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党的重要文献和党的历史经验

党的重要文献和党的历史经验

发布时间:

党的重要文献和党的历史经验

最重要的三条:  (1)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2)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3)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保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实践的经验和启示:  (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制定科学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全部工作与中国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  (4)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重视加强党的建设。

90年来,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战胜了各种困难,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中国社会的进步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中国人民过上了从未有过的好日子,中华民族踏上了崎岖不平的复兴之路。 90年来中国社会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90年的创造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给予当代共产党人深刻启示: 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体系,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正因为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挫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伟大结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最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2.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都是为了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中国人民正是在长期的历史比较中,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作为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历史表明,只有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才能无往而不胜。 3.制定科学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全部工作与中国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 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关乎党的生命。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引领社会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地研究、提出、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及时制定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人民愿望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改革开放时期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理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等重大战略思想,等等。历史充分证明,只有不断实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与时俱进,才能找到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正确道路和科学方法,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4.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夺取一个胜利又一个胜利的法宝。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工人罢工血腥的斗争中汲取教训,提出了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主张,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党又适时地提出建立广泛的爱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确主张,实现了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步伐。历史一再证明,团结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不断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5.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重视加强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千锤百炼而更加坚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把自身的建设确立为“三大法宝”之一,明确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环境,中国共产党又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把党建设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总是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总是首先动员和组织党自身的力量,进而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克服困难、夺取胜利。 9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自己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全体中国共产党人永远铭记。

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其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最后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帯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的原因在于,对统一全党思想坚定信心、开创未来,对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对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对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党历史上的重要文献

伟大领袖的著作,以及研究伟大领袖的著作,历届党代会形成的文件,党史,党章等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主要的著作基本上都是毛泽东写的!他的太多了,给你一个专门毛泽东著作的网址你自己看吧!周总理一生有两部著作。 一册书名为《抗战政治工作纲领》,1938年1月10日由上海明明书局出版。此书为周恩来在全国抗战爆发两个月时所撰,书中突出阐发了政治工作在抗战军队的重要作用,并具体阐述了政治工作的组织与方法,是极其重要的抗战史料。 另一册书名为《周恩来先生最近言论集》,1946年初由上海读者书社出版。书中收入了周恩来当年初率代表团出席政治协商会议时所发表的5篇讲话,这些讲话清晰地表述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各种主张。 这个是邓小平的著作网址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是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是党和国家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决议》的通过,标志着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为开创和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决议》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已经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的主要点,作了10个方面的概括,初步提出了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正是在不断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路径更加清晰。扩展资料:《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作出一次广泛而深入的总结。《决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定能够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参考资料:洛阳党建网-【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

党的重要文献

本文为胡锦涛同志2012年11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虽然不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但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的法律文件。它对于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新中国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党的历史论文摘要

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中,创造了无数惊天动地的辉煌业绩,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自己的认识,这也是学好党的基本理论的一条重要经验。认真研究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对我们深入学习在这一结合过程中创立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进一步提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从一成立,就坚定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努力把马列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正如毛泽东所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但是,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毕竟还处在幼年时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还没有完整的、统一的了解,对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都还懂得不多,还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因此,党内不可避免地接连出现了“左”的和右的错误,使中国革命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特别是在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党内,盛行着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极力鼓吹“百分之百地绝对忠实于共产国际的列宁主义总路线”,只知生吞活剥地背诵马列书本上的个别词句,照搬照抄苏联的革命经验和模式,攻击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主张是“狭隘经验论”,说什么“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那些动辄引经据典、自诩为“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的教条主义者们,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而恰恰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山沟里的马列主义”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唯一正确的胜利之路。

关键的格式。。至于意义你可以抄袭!

党史上重要文献

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古籍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认识水平、管理漏洞以及有些不法分子的破坏行为等诸多原因,使许多珍贵的古籍被破坏、散佚甚至卖到国外,这是国家与民族的重大损失,针对当时的情况党和政府在1949-1957年间曾采取了多种积极保护措施。1、党和国家对古籍保护的政策指导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部、军政委员会、地方人民委员会等部门都曾发布政令、通告、指示,制定条例、办法等为古籍保护提供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导。1、保护古籍图书,避免古籍散佚、毁坏的政策1、规定古籍的范围,并要求对古籍进行认真保护、保管1951年5月5日,川南人民行政公署下达保护文物的补充指示,其中第五点:“图书:古版及各种珍贵版本、孤本、绝本、抄本、金石拓本与不常见书籍、碑版、图书版片、简牍、档案、志书、年检、佛经、名人书法、墨迹等应负责征集,妥为保护与保管[1]。”1951年8月西南区制定《西南区土地改革期间保护民族文物暂行条例》,将报刊、杂志、图书档案均列入必须严密加以保护的范围[1]。1950年5月,政务院公布《关于古籍、珍贵文物、图书及稀有生物保护方法》[1]。1951年9月10日,中南军政委员会向各地发出《关于健全各级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加强保护历史文物图书手迹的通知》[1]。1951年11月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发布通告,指出:“历史文物包括古代金石、碑帖、书籍、字画……应很好地收集保管。”1951年,川西人民行政公署第17次行政会议通过《川西区保护历代古籍文物暂行办法》第四条指出:“各种珍贵版、孤本、绝本、抄本与不常见之书籍……近代具有价值之中外图书、仪器、报章、杂志、图表,均应妥为保管,不得毁损[1]。”1956年,四川省文化局指示各地“注意保护古旧图书资料”(以文社〈56〉第210号文件发出)。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依据“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的党的重要文献,每年以一件(组)珍稀文献(包括图片)为引,100年选取100个(组)重大事件;全面反映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着重讲述时代英雄和普通人物的感人故事,点面结合,串联起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历程构成一部简明百年党史。赏析:全书纵向体现党的历史分期的同时,注意全面反映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在努力做到大视野大格局大站位的同时,注意讲述时代英模和普通人物的感人故事。作者通过近400幅的历史图片,采用故事的笔法辅助史料叙事,使得这部30万文字的图书读来不仅毫无枯燥之感,而且越读越有味道。

党史著作有:《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等,及地方各级党组织的有关史料著作,如《中共广东省地方史》、《中共广东省组织史》、《中共东江革命根据地史》等

  • 索引序列
  • 党的重要文献和党的历史经验
  • 党历史上的重要文献
  • 党的重要文献
  • 党的历史论文摘要
  • 党史上重要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