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诗歌研究杂志官网电话号码

中国诗歌研究杂志官网电话号码

发布时间:

中国诗歌研究杂志官网电话号码

《诗刊》(半月刊)创刊于1957年,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中国作家协会为广大文学青年特别是诗词爱好者提供的一方舞台。新诗新作,今人今事,如缕缕清 风拂面而过,似幽涧中涌出的一股清泉。诗人随笔,诗词评论,品诗如品茶,个中况味,又岂是一个“雅”字了得!以诗歌为主体兼及诗歌评论的文学期刊。刊载各 种题材、体裁、风格、流派的诗歌作品,同时对当前诗歌创作的思想倾向、艺术形式及美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 主要栏目:诗坛动态、诗人现状。简介上面有投稿方式,希望对于你的问题有所帮助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8号新洲商务大厦808室邮编:100142投稿邮箱:广告邮箱:办公室电话:010-51607683编辑部电话:010-51607687发行部电话:010-51607686投稿要求:一、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回答 编辑部一编室(上半月刊):shikan_ 编辑部二编室(下半月刊):shikan_ 编辑部三编室(事业发展部):shikan_  每个编辑室将有专人对邮箱来稿定时阅读。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在关注名家佳作的同时,更加关注青年力作,尽最大努力,发掘当下优秀诗歌,为中国诗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敬请来稿。 提问 网上如何向《诗刊》投稿? 回答 亲,就是这个呀 提问 是。谢 比如手机 回答 1、投稿请寄《诗刊》上半月刊编辑部或下半月刊编辑部,稿件统一由编辑部阅处,请勿寄私人,以免延误。投稿地址是:100026北京市农展馆南里10号《诗刊》上半月刊或下半月刊编辑部收。 2、凡是投稿请用正楷详细写清固定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和作者姓名。准备用笔名发表作品的作者请一定在稿末注明真实姓名(与本人身体证一致),便于作品发表后邮寄样刊及领取稿费。 3、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个月内未收到本刊决定刊用的通知,稿件可自行处理,在此期间内,请勿一稿两投。 4、限于人力、财力、稿件一般不退,请自留底稿。 5、本刊可以对准备发表的作品酌情修改删节,不愿本刊对其作品修改删节者,请在稿件中注明。 6、本刊已在“中国作家网”开办《诗刊》网页,因此,凡给本刊投稿者,就被视为其稿件可以在本刊和本刊网页上发表,所发稿费包括在网页上刊登的稿费。如不同意其作品在《诗刊》网页上发表者,请在稿件中注明。 提问 你没回答我网上如何? 回答 亲,有投稿地址哦 提问 书信的方式?太累赘[左捂脸] 回答 应该是电子邮箱吧 提问 正是。叨扰。 回答 [开心] 更多18条 

中国诗歌研究杂志官网电话

☆《时代作家报》  关注实力作家诗人,长期策划出版各类文艺作品集。  通信地址:北京25支局037信箱 邮编:100025  咨询电话:010-65729778  电子信箱:  ☆大型民刊《伯乐》  伯乐期刊长期征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并策划出版图书。)  投稿地址:100025 北京25支局033信箱*伯乐文学编辑部 收  电子信箱:DFBOLECOM  语言通道:010-65157362 65761589  伯乐文学论坛:  ☆《边缘艺术》总第七辑2003年3月出版  本期重点推荐中国水墨画大师李世南先生的“僧缘作品”。  投稿地址:100101 北京朝阳区安立路66号安立花园2D-1101室  电话联系:010-64907253  电子信箱:   ☆ 著名民刊《诗参考》每年出一期。  投稿地址:100088 北京海淀区北三环中路67号*中央电视台新影中心 王立忠收  诗参考论坛:  ☆ 《国际汉语诗坛》  投稿地址:400020 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邮局031信箱 张智收  ☆《独立》民刊  投稿地址:615300 四川普格县农机厂内发星工作室 发星收  ☆《新诗界》季刊  投稿地址:100089 北京市8938信箱 李青松收  ☆《守望》民刊  电话联系:0313-3039481  投稿地址:075100 河北宣化大北街10号 温国收  ☆《爆炸》民刊  投稿地址:467000 河南平顶山市湛河南路12号楼1单元10号 张杰收  论坛投稿:  ☆《放弃》民刊  投稿地址:365400 福建宁化地税局 鬼叔中收  ☆《年度诗选》主编  投稿地址:250014 山东济南市文化东路*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张清华收  ☆《诗歌与人》民刊  投稿地址:510500 广州市沙河顶新一街14号 黄礼孩收  ☆《新城市》民刊  投稿地址:200435 上海临汾路1320弄13号404室 达陆收  ☆《诗前沿》民刊  投稿地址:100025 北京朝阳区八里庄南里5号大楼407室 孙文涛收  ☆《在人间》民刊  投稿地址: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新华路湖州师院598号信箱 王平收  ☆《寄身虫》民刊  投稿地址:深圳福田皇冈村三龙花园13幢803室 农夫收  ☆《存在》民刊  投稿地址:四川内江市艺术馆(邱家咀干校内) 刘泽球或陶春收  ☆《中华文学选刊》期刊  投稿地址:100705 北京市朝内大街166号 编辑部收  ☆《艺术广角》期刊  投稿地址:110003 沈阳市和平区8经街74号 编辑部收  ☆《上海文学》期刊  投稿地址:200040 上海市巨鹿路675号 编辑部收  ☆《中华诗词》期刊  投稿地址:100009 北京市东城区北兵马司17号 编辑部收  ☆《文学自由谈》期刊  投稿地址:300040 天津市新华路237号文学自由谈杂志社 编辑部收  ☆《作品与争鸣》期刊  投稿地址:100025北京市慈云寺邮局005信箱 编辑部收  ☆《中西诗歌》期刊  投稿地址:510510 广州市同和邮局121信箱 编辑部收  ☆《中国新诗刊》民刊  电话联系:010-89594064  投稿地址:101100 北京通州区龙旺庄23幢141室 飞沙收  网上论坛:  ☆《香稻诗报》民刊  投稿地址:124010 辽宁盘锦市邮政218信箱 编辑部收  ☆《翼》民刊  投稿地址:100732 北京建内大街5号文学所 周瓒收  ☆《槎诗刊》民刊  投稿地址:517000 广东河源市华达街1号《河源青年》编辑部 东方舟收  ☆《第三说》民刊  投稿地址: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大同路市图书馆 康城收  电子信箱:   ☆《方向》民刊  电话联系:0953-6012685(办)0953-6011261(宅)  投稿地址:751500 宁夏盐池县文化馆美术室《方向》诗社 何武东  ☆《黄河文学》期刊  投稿地址:150004 银川市民生街23号 编辑部收  ☆《山花》期刊  投稿地址:550002 贵阳市科学路66号 编辑部收  ☆《芙蓉》期刊  投稿地址:410006 长沙银盆南路67号 主编:萧元  ☆《大家》双月期刊  投稿地址:650034 昆明市环城西路609号云南新闻出版大楼10层  电子信箱:MasterMAG  ☆《作品》期刊  投稿地址:510635 广州市天河北路龙口西路552号广东文学艺术中心7楼 编辑部收  ☆《台湾诗学》期刊  投稿地址:台中逢甲邮局25-427号信箱 (注:地址用繁体写)  电子信箱:  电话联系:0911-132371  ☆《葡萄园诗刊》期刊  投稿地址:239莺歌镇莺桃路182巷96弄37号4楼 (注:地址用繁体写)  ☆《诗艺文出版社》  投稿地址:台北县新店市三民路75巷2弄3号 (注:地址用繁体写)  电子信箱:P  ☆《扬子江》诗刊  投稿地址:210034 南京市颐和路2号 编辑部收  ☆《绿风》诗刊  投稿地址:832000 新疆石河子北二路艾青诗歌馆《绿风》编辑部收  ☆《诗选刊》月刊  投稿地址:050021 石家庄市槐北路192号  ☆《诗潮》双月刊  投稿地址:110003沈阳市和平区北三经街66号 编辑部收  ☆《星星》诗刊  投稿地址:610012 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 上半月或下半月编辑部一起收  论坛投稿:  ☆《诗刊》半月刊  投稿地址: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 上半月或下半月编辑部一起收  ☆《诗歌月刊》  投稿地址:230001 安徽合肥市大钟楼邮局518信箱 编辑部收  网上投稿:  ☆《墓草工作室》不定期编辑网刊或民刊选集等  通信地址:100025 北京25支局037信箱 苏向辉(墓草)收

《诗刊》由诗刊社编辑出版。现任常务副主编叶延滨;副主编:李小雨;副社长:王青风。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邮编:100026国际刊号:ISSN 0583-0230中国刊号:CN11-1512/I扬子江诗刊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编辑出版:扬子江诗刊社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542X国内统一刊号:CN32-1602/I邮发代号:28-270《星星》(上半月)诗刊欢迎各位读者、作者投稿,来稿题材不限,长短不限,但不接受古体,只发新诗、散文诗和新诗理论。来稿请写明作者姓名、详细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若在网站的相关论坛投稿,也请写清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若通过邮局寄稿,请直接寄编辑部,勿寄私人。地址:610012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星星》诗刊编辑部。电话:028-86740864、86625358。《星星》(下半月)诗刊为诗歌理论版,全力打造汉语诗歌理论第一刊。欢迎各类诗歌理论文章(不受理非诗歌的理论稿)。来稿请寄往北京组稿处:北京东城区王府井灯市口大街33号国中商业大厦911室。《绿风》诗刊简介《绿风》诗刊是新时期以来国内创刊最早的一家诗歌刊物,是崛起于大西北的西部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家诗刊。《绿风》的前身是《绿洲》文学杂志,《绿洲》发轫于石河子市文化馆创办的《石河子文艺》——1977年创刊的内部发行的小报。1981年6月,《石河子文艺》改为《绿洲》文学双月刊,由石河子文联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绿风》则作为《绿洲》的“刊中刊”(中国期刊办刊中刊即始于《绿风》)集中刊发诗歌作品,1983年9月,石河子文联主办了建国以来国内最大的一次诗歌盛会——第一届绿风诗会。应与会诗人和诗歌界的强烈要求,从石河子和新疆文学界的实际情况出发,经自治区和国家主管部门批准,自1984年1月起,《绿洲》正式改为《绿风》诗刊。《绿风》诗刊自其前身算起,迄今已出版146期,质量不断提高,影响逐步扩大,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诗歌刊物之一,与北京的《诗刊》、四川的《星星》鼎足而立,雄踞诗坛,被《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称之为全国诗歌界有深远影响的诗歌刊物之一。《绿风》诗刊以其高品位,大容量,精编辑,美印刷荣获“新疆优秀期刊奖”和“新疆优秀社科期刊奖”,以及“编校质量奖”和“优秀文章编辑奖”等多项奖。主编曲近荣获“优秀主编奖”。“绿风起西北,诗韵入万家”(臧克家语)活跃于当代中国诗坛的诗人几乎全都在《绿风》诗刊发表过作品,大批青年诗人由此起步,走向诗坛。一度风靡中国诗坛的“西部诗”即以《绿风》为大本营。《绿风》诗刊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一家诗刊,对于新时期以来我国新诗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诗歌研究 不是期刊,属于 学术集刊,在CSSCI集刊 目录中 可以查到,也可以认为是核心期刊。

结婚吧,儿子岁月荏苒 ,暮然回首,儿子快30岁了,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全部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看着儿子一路走来的父母满头青丝已变白发,24年的求学之路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呢 。记得2002年6月,在西安外国语大学读书的女儿要毕业了,我们一家三口去接女儿回家,正在上高中的儿子看见姐姐的被褥,风趣地说,快把姐姐的被褥放到男生宿舍,明年我也在这里读大学, 我们老俩口听到儿子这样一席话,高兴得合不拢嘴 。2003年6月儿子又以优异成绩,如愿以偿地考上了这所大学,喜悦之余,我们为儿子这4500元的学费犯难了,虽然我和妻子都有自己的工作,但是上有老下有小,每月几百元的工资入不衍出捉襟见肘,临近开学儿子的学费还是没有着落。大学如期开学了 ,我怀揣几百元硬着头皮还是将儿子送到都市这所大学。放眼望去,校园里人声鼎沸到处充满欢声笑语 岁月荏苒 ,暮然回首,儿子快30岁了,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全部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看着儿子一路走来的父母满头青丝已变白发,24年的求学之路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呢 。记得2002年6月,在西安外国语大学读书的女儿要毕业了,我们一家三口去接女儿回家,正在上高中的儿子看见姐姐的被褥,风趣地说,快把姐姐的被褥放到男生宿舍,明年我也在这里读大学, 我们老俩口听到儿子这样一席话,高兴得合不拢嘴 。2003年6月儿子又以优异成绩,如愿以偿地考上了这所大学,喜悦之余,我们为儿子这4500元的学费犯难了,虽然我和妻子都有自己的工作,但是上有老下有小,每月几百元的工资入不衍出捉襟见肘,临近开学儿子的学费还是没有着落。大学如期开学了 ,我怀揣几百元硬着头皮还是将儿子送到都市这所大学。放眼望去,校园里人声鼎沸到处充满欢声笑语,新生们踏进这所将要改变人生命运的校园个个憧憬着未来,儿子也要在这里实现自己梦想。‘’爸,交完学费才能注册”,我的思绪被儿子打断了,我尽力安慰儿子,“别着急,马上办好”。情急之下,还是在学校当老师的妻子有办法,他找来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正在大学生任教,学生找来儿子的辅导员,说明了来意,辅导员荅应学费缓交可先行注册,儿子终于可以上学了,我这才一块石头落了地。我常常告诫儿子,爸妈只是芸芸众生中能顾及温饱的一员,一无社会背景,二无金钱,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会出人头地,学习就是博弈,只有自己积蓄了足够内存才会有厚积薄发的一刹那。儿子做到了,4年大学生活结束了,儿子又考上了公费研究生,转眼到了2009 年 ,儿子研究生胜利毕业了,他一面寻找工作,一面复习考博 。2010年儿子收到了陕西农业银行小寨分行录用通知书,同时又收到了读博录取通知书,是工作挣钱还是继续深造拿博士学位,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儿子依然决然选择了读博,5年的专职学习从教室到食堂在到宿舍枯燥而繁重的学习让儿子患上了胃溃疡住进了医院,在病床上仍然坚持做课题,废寝忘食自强不息完成了所有博士论文课题,2015年6月终于取得了博士学位,7月儿子高兴地登上了理工大学讲台,当了一名名副其实大学老师,在这同时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爱情。  儿子:你成功了,爸妈祝福你。你在工作之余抽时间完婚吧 。  文学兵 电话;13991738521

中国诗学研究杂志官网电话号码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学校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刘少奇同志题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同志题写校名)。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王星拱、杨亮功、程演生、陶因、张慰慈、丁绪贤、项南、许杰等一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出“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的学风,凝炼出“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20余万名。学校现有文学院、政治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7个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并办有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附中、附小和附幼。学校学科门类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教育等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博士后流动站,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8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87个本科专业。有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3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个安徽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10余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81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讲席教授7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8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7人,5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名师,12个省级教坛新秀。各类在籍学生37400余人,其中,研究生4800余人,普通本科生21800余人,留学生200余人,成人本专科生16000余人。校园占地总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75亿元。学校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书丰富,种类齐全,现有图书285万册,古籍善本600多种,其中《洪武正韵》为国内唯一全本、元刻明递修《通志》、明嘉靖刻本《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均为海内珍本,还拥有国内外主要网络资源及数据库,馆藏资源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学校办有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高校辅导员学刊》、《学语文》、《安徽师大报》等多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和报纸。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招收公费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学校先后接收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进修和学历教育留学生3000多人次,与美国、英国、德国、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并与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学校还是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安徽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安徽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基地、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安徽省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旅游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为迎接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学校正在围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在更高的起点上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学科领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文化荣校”战略,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美好安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以上数据截至2015年11月)详情可以去安徽师范大学官方网站查看

难,不如写点小说。

期刊名称:中国文学研究 主管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主办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期刊CN号:43-1084/I国际刊号:1003-7535国内刊号:43-1084/I邮发代号:42-154发行范围:公开周期: 季刊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创刊时间:1985国外数据库收录:医学文摘、应用力学评论、数学评论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 1、文稿要求:内容新颖、论点明确、力求文字精炼、准确、通顺,文题简明扼要,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书写规范,文责自负。2、文章结构: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文章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作者详细通讯地址、电话、邮箱。3、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专项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注于文章正文下方。 社长:凌宇教授主编:谭桂林教授 2010第4期目录1 论《西厢记》曲语题八股文的特征及产生原因 龚笃清;2 晚明四六文流行下的《四六法海》 吕双伟;3 李渔放弃科举考试成因说辨 钟明奇;4 论冯子振的散曲艺术 王毅;5 李维桢《大泌山房集》中的诗社 李玉栓;6 论李昌祺的词 李华;陈文新;7 中国诬蔑小说简论 汤克勤;8 汪然明与晚明才姝交游考论 吴建国;傅湘龙;9 新闻意识与商业行为——报刊连载对清末民初章回小说文体的影响 刘晓军;谭帆;10 构建独特的“左翼”话语谱系——重读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黄健;11 鲁迅与沈从文民族观之比较 吴正锋;舒小红;12 废名的归乡叙事——论《桥》 陈丽红;宋剑华;13 中国化比较文学理论体系的营构 方汉文;14 谢冰莹对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接受和超越 罗婷;蒋永国;15 台湾现代主义诗歌与西方反讽诗学 龚敏律;16 “中国诗学”与考据 项念东;17 启蒙视野中的梁启超情感诗学 蒋述卓;郑焕钊;18 丁玲的政治化文艺思想辨析 陈娇华;19 叙事视野下的金圣叹故事观 赵炎秋;20 唐传奇的时间叙述 李作霖;

lz可以来天使领域浮云殿,天使是一个权威投稿平台,里面各色约稿函涵盖面广,要求约稿函有标注,字数要求也有明细,有大神专门探路,版主组搜索织探路队辨别真假,约稿函有编辑联系信息,和编辑沟通不费力。而且天使有专门的投稿指南,探路成果,专门的入门攻略可供阅读。浮云殿短篇约稿,约稿涵盖面广,文章各类型都有涉及,杂志,报刊都有。 回望筑长篇约稿,内地台湾都有,还涉及晋江,纵横,起点,红袖之类的网站写稿。ps:诗刊一般都是杂志篇首或是栏目,没有特有的刊物,所以亲可以去浮云找找,上至青年文学,下至疯狂作文(这个排位是由稿费和上稿难度决定的)都收诗歌的,邮箱太多,就先贴两个吧。青年文学:邮箱:疯狂作文:投稿邮箱:

中外诗歌研究杂志官网电话

本目录所列作品除两种编著外,均由曹明伦一人完成并单独署名。 《英诗金库》 (全书共五卷,本人编注1-3卷,第二署名)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年10月出版;《外国名诗选》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2年01月出版。学术论文:  1、《语域再现和译者的虚拟社会角色——兼谈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载《中国翻译》2016年第1期  2、《形具神生,神形兼备——谈英语长句的汉译》,载《中国翻译》2015年第6期  3、《理解·转换·调整——第六届“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参赛译文评析》,载《英语世界》2015年第10期  4、《“翻译暴力”从何而来?——韦努蒂理论术语violence探究》,载《中国翻译》2015年第3期  5、《关于翻译研究的学术对话》,载《东方翻译》2015年第2期  6、《关于中国诗歌英译的一点思考》,载《英语世界》2015年第3期  7、《译文应既像原作又像译作——兼谈“最接近、最自然”二元翻译标准》,载《中国翻译》2015年第1期  8、《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结合的方式》,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11期  9、《梦魇般的魔力,幻觉般的体验》,载《中华读书报》2014年11月26日第11版  10、《再谈翻译的文本目的和非文本目的》,载《中国翻译》2014年第5期  11、《字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第五届“英语世界杯”参赛译文评析》,载《英语世界》2014年第10期  12、《当令易晓,勿失厥义——谈隐性深度翻译的实用性》,载《中国翻译》2014年第3期  13、《谈英诗汉译的几个基本问题》,载《中国翻译》2014年第1期  14、《田园诗人弗罗斯特的政治讽刺诗》,载《外国文学》2013年第6期  15、《义贵圆通,辞忌枝碎——第四届“英语世界杯”参赛译文评析》,载《英语世界》2013年第10期  16、《谈深度翻译和译者的历史文化素养》,载《中国翻译》2013年第3期  17、《诗人爱伦·坡和他的诗》,载《中华读书报》2013年7月24日第11版  18、《谈非文学译者的文学文化素养》,载《东方翻译》2013年第2期  19、《弗罗斯特诗歌在中国的译介——纪念弗罗斯特逝世50周年》,载《中国翻译》2013年第1期  20、《弗罗斯特与〈游艺场〉——纪念弗罗斯特逝世50周年》,载《中华读书报》2013年1月23日第11版  21、《爱伦·坡:一团纷乱浑沌的强烈激情》,载《中华读书报》2012年12月5日第11版  22、《谈翻译中的文化移植和信息补偿》,载《中国翻译》2012年第4期  23、《知其人·论其世·译其文——第三届“英语世界杯”参赛译文评析》,载《英语世界》2012年第10期  24、《“翻译研究也需要翻译”——再谈西方翻译理论引介过程中的误读误译问题》,载《外语研究》2012年第3期  25、《“语言游戏”的规则和技巧》,载《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26、《中国当代译论对佛教典籍的失察和误读》,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27、《自具衡量,即义定名——谈perfect storm意义之演变及其汉译》,载《中国翻译》2011年第6期  28、《Perfect之汉译“完美”未必完美——从三部美国电影片名之汉译说起》,载《东方翻译》2011年第5期  29、《善查、善辨、善思方可有“善译”——第二届“英语世界杯”参赛译文评析》,载《英语世界》2011年第10期  30、“The Textual Purpose Is Translators' Fundamental Purpose”, 载《比较文学:东方与西方》2011年第1期(第14辑)  31、《以所有译其所无,以归化引进异质》,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32、《英语定语从句译法补遗之补遗》,载《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33、《谈英汉词典之释义和译者之措辞——以no (not) more…than+从句(短语)的翻译为例》,载《中国翻译》2011年第1期  34、《晓其文·译其意·传其神——首届“英语世界杯”参赛译文评析》,载《英语世界》2010年第12期  35、《巴斯内特〈翻译研究〉(第三版)导读》,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36、《洗垢求瑕,追求善译——〈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译文评析》,载《中国翻译》2010年第3期  37、《翻译中失去的到底是什么》,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38、《序译苑新谭》,载《译苑新谭》第1辑第i-iv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39、《谈词义之确定和表达之得体》,载《中国翻译》2009年第4期  40、《关于译诗和新诗的一点思考》,载《现实与物质的超越》第18-19页,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41、《爱伦·坡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纪念爱伦·坡200周年诞辰》,载《中国翻译》2009年第1期  42、《孤独的过客,不朽的天才——纪念爱伦·坡200周年诞辰》,载《外语教学》2009年第1期  43、《中国当代译论求瑕》,载《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论文集》第365-380页,外文出版社2008年出版  44、《伊丽莎白时代的三大十四行诗集》,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2期全文转载  45、《谈译者的主体性及其学识才情》,载《中国翻译》2008年第4期  46、《我是否可以把你比喻成夏天》,载《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  47、《揭开“纯语言”的神学面纱——重读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48、《谈翻译中的语言变体和语域分析》,载《中国翻译》2007年第5期  49、《谈译文语篇之构成和语境中的词义》,载《中国翻译》2007年第4期  50、《文本目的——译者的翻译目的》,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51、《翻译中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汉译疑难探究》,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52、《语言转换与文化转换——读宋正华译〈苏格兰〉》,载《中国翻译》2007年第2期  53、《广告语言的基本特点及其翻译》,载《中国翻译》2006年第6期  54、《约而意显·文而不越——重读支谦〈法句经序〉》,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55、《论以忠实为取向的翻译标准——兼论严复的“信达雅”》,载《中国翻译》2006年第4期  56、《Translation Studies在中国的名与实——兼谈翻译学的学科范围和界线问题》,载《上海翻译》2006年第3期  57、《从教学视角看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58、《“五失本”乃佛经翻译之指导性原则——重读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载《中国翻译》2006年第1期  59、《谈英语报刊新闻的基本特点及其翻译》,载《中国翻译》2005年第6期  60、《字去而意留·辞殊而意显》,载《中国翻译》2005年第4期  61、《就〈两条路〉参考译文答读者问》,载《中国翻译》2005年第4期  62、《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引介过程中的误读倾向》,载《上海翻译》2005年第3期  63、《谈谈译文的注释》,载《中国翻译》2005年第1期  64、《翻译目的——译者的目的》,载《文学翻译报》2005年第1期  65、《散文体译文的音韵节奏》,载《中国翻译》2004年第4期  66、《海明威死亡意识中的宗教因素》,载《国外文学》2004年第3期  67、《英译汉的若干基本原则》,载《中国翻译》2004年第1期  68、《译者应始终牢记翻译的目的》,载《中国翻译》2003年第4期  69、《名正而后言顺·器利而后事成》,载《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  70、《翻译中的借情写景和意象转换》,载《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  71、《关于弗罗斯特若干书名、篇名和一句名言的翻译》,载《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  72、《是诠释还是揣测——评〈鸦声的诠释〉》,载《名作欣赏》2002年第2期  73、《从“最接近,最自然”开始》,载《中国翻译》2002年第2期  74、《〈页边集〉选译译文点评》,载《中国翻译》2002年第1期  75、《英语定语从句译法补遗》,载《中国翻译》2001年第5期  76、《弗罗斯特若干诗集书名的翻译》,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9期  77、《爱伦·坡其人其文新论》,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7期  78、《违规亦违法的“编选”》,载《文学自由谈》1999年3月号  79、《爱伦·坡幽默小说一瞥》,载《名作欣赏》1997年第4期  80、《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翻译研究》,载《中国翻译》1997年第3期  81、《关于编注〈英诗金库〉的几点说明》,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82、《也谈中国人字、号的英译》,载《中国翻译》1995年第5期  83、《fur seal 的翻译及其它》,载《中国翻译》1995年第1期  84、《人生的意义——写在海明威〈获而一无所获〉中译本出版之时》,载《文艺报》1993年7月24日第8版  85、《一名之立·三月踌躇》,载《文学翻译报》1992年第9期  86、《人生皆虚无·虚无乃人生——谈海明威的〈获而一无所获〉》,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87、《也说莎剧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载《中国翻译》1990年第5期  88、《关于翻译庞德两行短诗的通信》,载《文学翻译报》1990年第6期  89、《随心所欲、一往情深——谈〈玛米恩〉:弗洛登战役传奇》,载《名作欣赏》1989年第2期  90、《〈玛米恩〉史诗般的传奇——二谈司各特的诗》,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91、《庞德的两行诗还是没有译好》,载《文学翻译报》1989年第12期  92、《重返伊甸的研究》,载《文学翻译报》1989年第7期  93、《误译·无意·故意——有感于当今之中国译坛》,载《中国翻译》1988年第6期  94、《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之我见》,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95、《司各特的诗》,载《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第1期 《爱伦·坡论诗》 《中外诗歌研究》 1994年4期;《创作哲学》(爱伦·坡 著) 《中外诗歌研究》 1998年4期;《诗歌原理》(上) (爱伦·坡 著) 《中外诗歌研究》 1999年1期;《诗歌原理》(下) (爱伦·坡 著) 《中外诗歌研究》 1999年2期;《弗罗斯特诗论二篇》 《中外诗歌研究》 2000年3期;《关于诗艺的对话》(弗罗斯特 等) 《中外诗歌研究》 2001年3期;《我与诗》 (查尔斯·赖特 著) 《中外诗歌研究》 1989年1期;《火与冰》 《外国文学》 1981年11期;《迪金生诗五首》 《外国文学》 1982年4期;《哈代诗四首》 《外国文学》 1983年3期;《布鲁克丝诗四首》 《诗刊》 1981年11期;《诗的艺术》 《星星诗刊》 1981年8期;《霍尔夫妇诗二首》 《星星诗刊》 1988年12期;《斯宾塞十四行诗二首》 《星星诗刊》 1992年8期;《拜伦抒情诗二首》 《星星诗刊》 1991年8期;《查尔斯·赖特诗四首》 《星星诗刊》 2003年1期;《霍斯曼诗三首》 《绿洲》 1983年6期;《叶芝诗二首》 《绿风》 1985年6期;《叶芝诗六首》 《译海》 1985年2期;《约翰尼·伯尔》(斯坦贝克 著) 《译林》 1987年1期;《战后琴声》等 编入《二十世纪外国诗选》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7年1月出版;《意 志》等 编入《当代英美诗歌鉴赏指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年10月出版;《寂静的午时》等 编入《英国名诗详注》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3 月出版;《司各特及其[湖上夫人]》 编入《世界名诗鉴赏词典》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年2月出版;《马维尔及其[花园]》等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华兹华斯及其[我心儿激动]》等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拜伦及其[她身披美丽而行]》等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雪莱及其[西风颂]》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济慈及其[西腊彩瓶颂]》等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阿诺德及其[多佛尔海滩]》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霍普金斯及其[风鹰]》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狄金森及其[我为美丽而死去]》 编入《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未走之路》(译诗)编入台湾九年一贯国中《国文教材第六册》南一书局2006年出版。藏头翻译四川大学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Sea, all water, receives all rivers;Utmost wit listens to all

中国当代诗歌研究杂志官网电话

完全错的!!!!!

一、投稿邮箱:二、《诗刊》简介《诗刊》是以发表当代诗歌作品为主,兼发诗坛动态、诗歌评论的大型国家级诗歌刊物。创刊于1957年1月,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文革”期间停刊,1976年1月经毛泽东主席批示“同意”复刊。《诗刊》一直坚持“刊载诗歌作品,繁荣诗歌创作”的办刊宗旨,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团结和推出了一代代中国当代诗人,名篇佳作如林,为我国诗歌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恨老鼠 老鼠是害虫专偷人们的粮食还会传播病毒我很恨你们 注:何荣诚

d

  • 索引序列
  • 中国诗歌研究杂志官网电话号码
  • 中国诗歌研究杂志官网电话
  • 中国诗学研究杂志官网电话号码
  • 中外诗歌研究杂志官网电话
  • 中国当代诗歌研究杂志官网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