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人民周刊杂志社社长

人民周刊杂志社社长

发布时间:

人民周刊杂志社社长

李春涛,广东潮州人,曾用名景山、赤鳞。国民党左派。1897年2月25日出生于潮州刘察巷15号。祖父李毓贞,在潮州东平路开设祥和糖行,生有两个儿子。其父李秀升是小儿子,民国初年当过短暂的潮安县议员。他虽拥有糖行的股份,但不愿经商,终生以教书为业,在潮州城南小学当过语文老师。母亲王懿德出身于潮州仙街头王氏家族。李春涛是他们的大儿子。 其父李秀升与澄海县三才子之一的吴贯因是执友(吴贯因:留日学生,著名的历史学家。19世纪初任北京政府内务部参事兼编译处处长。民国初期,主编中华书局的《中华杂志》。后任东北大学校长等职。)李秀升及其堂兄李南笙和澄海县的吴贯因、李秀才四人相约同赴厦门参加了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活动,并在家乡宣传三民主义,带头剪辫子。他们四人常聚到刘察巷15号,讨论国家大事,使年幼的李春涛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他决心学习孙中山的革命精神,遂以景山为别字。尊父命李春涛拜吴贯因为师,而那时杜国庠已是吴贯因的弟子,故李、杜是同门师兄弟,杜国庠年长李春涛 8 岁。李、杜两人一见如故,志同道合,从此亲如兄弟。李春涛的家是一个旧式大家庭,堂兄弟姐妹十余人。他是两房兄弟中年龄最长的一位。 李春涛幼年、少年就读于潮州城南小学、金山中学。他自幼读书努力,勤奋好学,聪颖过人,语文基础扎实,成绩尤为优秀。1918年9月 --- 1921年6月 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5月7日李春涛参加了在日留学生召开的国耻纪念大会。1919年的秋、冬间,李大钊的名著《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和杨匏安的力作《马克思主义》等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论文相继发表。杜国庠、邓初民、林砺儒以及田汉、李春涛等都在日本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并经常寄有关日本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报刊、文件给林伯渠,交流思想。1919年9月18日,早稻田大学的进步学生创立了“建设者同盟”,不久,李春涛和彭湃一起参加这个组织。1920年10月李春涛与彭湃、杨嗣震等共创赤心社,出版《赤心》,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经验,探讨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参加赤心社的还有王鼎新、陈卓凡、林孔昭、李孝则、彭泽、林泉、洪达共十人。1920年11月,日人堺利彦、韩人权无为等在东京发起组织“CoSmo—C1ub” (可思母俱乐部),彭湃与春涛等“因与堺、权相识,遂首先加入。”1921年,春涛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科毕业。他取道北京还乡时,曾与方展英等潮汕籍青年一起,在北京聆听李大钊的演讲。1921年9 --- 1922年2月 任潮州金山中学教务长、代校长。到金中是因为校长张竞生博士是李春涛的金中校友,当张见春涛返乡,便往会晤,相见甚欢,又志同道合,张即聘春涛到母校共职。李春涛一到校,立即创办、主编《金中月刊进化》,公开定期向学生讲解社会主义学说。并力排各方阻力,于1921年9月经考试招收了 8 名女生,在潮州开创了男女同校的先例。韩师也于1923年招收了 5 名女生。当时潮州没有电灯,李春涛在金中办了一个发电所,由学生参与管理,装上百多盏电灯。既改善了教学条件,又帮助勤学的贫苦学生继续求学。他在金中任职期间,关心和支持“潮州青年图书社”的活动,主动向书社介绍外地一些新的书刊,通过书社请来一位步行旅游世界各地的美国人到金中发表沿途观感演讲,以此扩大学生视野并增长社会知识。1921年10月,彭湃就任海丰教育局长后,李春涛于1922年3月受彭湃之邀任海丰第一高等小学教员。他只从教科书选讲二三篇好文章,而另取《新文精华》、《新青年》作为教材,讲授梁启超、蔡元培、陈独秀、鲁迅等人的作品。1922年“五一”节,李春涛协助彭湃和杨嗣震,积极筹备在海丰举行劳动节纪念游行。游行之后,李春涛在运动场演说中号召学生“为谋取人类的幸福生活而奋斗”。这次纪念游行,吓坏了海丰的土豪劣绅,陈炯明撤去了彭湃的教育局长职务,革新教育的实践受到了挫折,但春涛和彭湃等宣传新思想的活动并末停止。李春涛与彭湃共创《赤心周刊》,任主编,并亲自刻印。《赤心周刊》以鲜明的政治态度,与陈炯明的《陆安日刊》展开论战,直至1922年7月回到潮州。1922年9月 --- 1925年4月 李春涛与杜国庠同租北京地安门内慈慧殿南月牙胡同13号的一座四合院赭庐。执教于中国大学、平民大学、法政大学和高等女师。在《孤军》、《晨光》、《学艺》等刊物上发表大量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1923年8月,李春涛回潮州探亲,正逢海丰农运受到镇压,被捕20多人并通告解散海丰县农会,史称“七五农潮”。彭湃三兄弟到刘察巷向李春涛告知此事。彭、李共商,并由李春涛起草了《海丰全县农民泣告同胞书》,并立即印发各界扩大宣传,呼吁援助营救被捕农友。针对当时香港《华字报》和《建设周报》所载歪曲海丰农运的文章,李春涛于1923年11月在北京发表了长篇文章《海丰农民运动及其指导者彭湃》,支持彭湃领导的农民运动。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李春涛、杜国庠、李春鍏(李春涛的弟弟)到北京大学法学院参加追悼列宁的大会,李春涛在大会上发言,宣传列宁的工农联盟的思想。并与杜国庠、邝摩汉编辑出版了纪念列宁专集《列宁逝世纪念册》、《社会问题》,印刷达数万册。李春涛虽身在北京,仍不断在汕头的《大岭东报》、《天声日报》、《汕头星报》、《时报》等报刊积极撰稿,宣传民主思想和唤起民众反帝反封建。1925年4月 应上海大学施存统的激请,李春涛到该校讲学。他向学生讲授了《殖民政策》,并将讲稿发表在上海《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上。在上海李春涛还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1925年6月 李春涛离开上海,经杭州回到汕头。路上许多同志和朋友向他探问海丰农会的近况,因为反动舆论说了很多海丰农会的坏话。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海丰农运情况,并用事实驳斥反动派的谣喜,李春涛决定进行实地调查。他7月7日到达海丰, 7月9日参加海丰全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彭湃介绍李春涛和126位农会代表见面,就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观念,用举手法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写成文章《田地究竟是谁的呢?》,说明海丰农会是农民的阶级组织,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强大的生命力,有力地支持了农民运动。1925年10月1日,开始第二次东征,他在周恩来领导的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工作。1925年11月初,黄埔军校潮州分校在潮州湘太马路(今中山路)李厝祠成立。担任分校早期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聘请李春涛、李春蕃(柯柏年)等到校讲课。1925年12月,国民党宣传部创办《政治周报》,由毛泽东任主编。李春涛作任《政治周报》的编辑。并在该报发表了《杀尽知识阶级的是谁?》、《东征纪略》等重要文章。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时,孙传芳派周荫人带军三万人从福建分三路进攻潮汕,而驻潮汕的第一军只有一万人左右,军长何应钦心慌起来,特请李春涛到警备司令部磋商如何解决军费、军用物品、运输队、维持后方治安和社会秩序等问题。为使潮汕人民免遭兵灾战祸,李春涛竭尽全力,在农工商学各界人士的支持下,以上各项问题顺利得到解决,何应钦这才心安。当周荫人的中路军打到饶平上饶时,饶平的农民武装,配合张贞的军队进行反击,把入侵的敌军驱逐出上饶。张贞的军队乘胜打入福建,由各县工会、农会组织的运输队也协同部队一起前进。1926年1月 ---1927年2月 李春涛受周恩来指派回到汕头,负责接收反动报纸《平报》,筹办《岭东民国日报》,任社长、主编。一开始,工作人员少,经费奇缺,担任编辑的只有李春涛、张亦文、李辞三人,担任采访、营业、广告和发行的是苏铁肩、李穗珊、林纪云、李伟如四人。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使《岭东民国日报》在1926年1月20日正式出版。李春涛在该报发表大量文章。1926年1月初,普宁县以方耀家族为首的地主豪绅集团借故殴打和拘捕农会会员和农会宣传员,1月15日,更纠集地主民团进攻一区农会。中共普宁支部发动号称十万农民围攻县城,爆发了农民阶级反抗地主豪绅集团的斗争。周恩来派员前往处理;《岭东民国日报》发表评论,支持农民的斗争;各地农会起而声援;彭湃给以具体指导,使斗争取得了胜利。1926年1月21日,中共潮汕特委、团汕头地委以国民党市党部名义在审判厅前举行纪念列宁逝世两周年盛大集会,到会各界群众万余人,周恩来、李春涛、冷欣、林昌炽等及苏联代表相继在会上发表演说。为配合北伐和工农运动的开展,7月10日“东江农工运动宣传员养成所”在汕头一中正式开学,彭湃、李春涛、杨石魂、赖先声等都到所任课。7月11日汕头罢委为加强反帝斗争,在劳动学院举办罢工工人及纠察队宣传训练班。杨石魂、李春涛、林昌炽、丁愿等担任讲授政策及政治形势等课程。由于工贼侯映澄篡夺了潮州工会的领导权,李子标等有正义感的工人退出该工会并于26年夏成立总工会,10月31日侯映澄指使凶徒打死了李子标,“潮州血案”发生。广大群众愤怒了,李春涛在《岭东民国日报》、《人民周刊》上发表短文、评论,却因为“群众伸冤”而触动了反动分子的天威。何应钦不得不要何辑五请李春涛来磋商,王绳祖扣押了李春涛,迫于群众的强大压力,才不得不将其释放,经过李春涛的据理力争,最后撤职查办了王绳祖、通缉侯映澄、抚恤了伤亡者。12月11日,工运领袖杨石魂被揭阳的反动派绑架,为营救杨,两万多农民、工人开进县城。李春涛在《岭东民国日报》上亲自撰写社论支持正义斗争,并与彭湃、记者梁工甫一起乘坐小电船到揭阳县城,最后成功营救出杨石魂。1926年12月25日,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召开广东省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李春涛被公推为汕头市党部代表,在五名主席团成员中,他名列榜首。李春涛等三人为宣言起草委员会委员。30上午,他在大会上报告潮梅特别委员会党务进行概况。会议结果,李春涛被选为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执行委员。1927年初,革命阵营内左、右派斗争激烈。“不怕死的《岭东民国日报》主笔李春涛”,成为右派猛烈攻击的对象。他们首先要夺取的就是办报权,国民党免去李春涛《岭东民国日报》社社长的职务,另派右派三人接管该报。2月25日李春涛登报卸职。1927年3月 共产党再创办《岭东日日新闻》。李春涛任社长,继续发表文章。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14日潮梅警备司令部接到蒋介石的密电指令:“立即在你司所瞎范围内,将共产党捣乱分子拿办,以止乱萌为要。”时潮梅警备司令何辑五赴上海未返,由罗参谋长执行,实行“清共”。当日,罗以研究处理彭丕被杀事件为名召开会议,企图诱捕中共汕头地委和国民党左派领导人。由于对形势的严峻估计不足,仍派李春涛、廖伯鸿(共产党员)、梁德明(商人部长)三人赴会。他们明知有危险,却置生死于度外,毅然赴会,当即被捕。当晚十时,全市戒严,查封80多个单位和团体、先后被捕的有100多人,其中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国民党左派人士和革命群众。他们多数被秘密杀害。1927年4月27日 ,李春涛、廖伯鸿被国民党反动派强行装进麻袋,用刺刀活活刺死并抛入汕头石炮台外海,李春涛时年30岁。工运领袖杨石魂为寄托哀思,写了《澎湃的春涛》一文在香港发表。

是司局级,人民日报的子刊总编一般是司局级

《人民周刊》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是2016-10-17在北京市朝阳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院5号楼146。《人民周刊》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5MA008XDU90,企业法人董伟,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人民周刊》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出版《人民周刊》;零售出版物;互联网信息服务;经济贸易咨询;企业管理咨询;企业策划;计算机技术培训(不得面向全国招生);翻译服务;版权贸易;销售工艺品;会议服务;承办展览展示服务;货物进出口;代理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出版物零售、互联网信息服务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人民周刊》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人民日报包括中国经济周刊。。

人民周刊杂志社社长级别

前者是正部级,后者副部级

不知道

中央机关报,社长是正部长级

人民日报社是中共中央直辖的部门,正部级单位,社长为正部级干部。

人民周刊杂志社社长名单

如果是应试需要的话看一下丁柏铨主编的新闻采访与写作和人大版的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另外南方周末、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也是经典。如果是工作需要的话还是研究一下感兴趣的媒体,尤其是你将要涉及的那个口子的常用报道模式。不知道你是哪种工作性质,每个口子的稿子都有自己固定的模式,其实熟练了之后就是套。

不知道

正局

是司局级,人民日报的子刊总编一般是司局级

人民周刊杂志社社长是谁

胡绳(1918年1月11日-2000年11月5日),原名项志逖、笔名蒲韧、卜人、李念青、沈友谷等,中国著名哲学家、近代史专家,祖籍安徽歙县,籍贯是浙江钱塘,出生于江苏苏州。早年就读于苏州中学,1934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37年后,历任武汉《全民周刊》等刊物编辑,《鄂北日报》社主编,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委委员,生活书店编辑,《读书月报》主编。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在香港任《大众生活》编辑。1942年后,在重庆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委委员,《新华日报》社编委。1946年后,任中共上海市工委文委委员,香港生活书店总编辑。1949年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教材编写组组长,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人民出版社社长,政务院出版总署党组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1955年至1966年,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1975年后,先在国务院研究室及毛泽东选集工作小组工作,后任毛泽东著作编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2000年11月5日8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2岁。 著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现实主义当代流变史》、《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童稚集》、《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理性与自由》、《历史和现实》、《枣下论丛》、《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出版有《胡绳文集》、《胡绳全书》。

正局

是司局级,人民日报的子刊总编一般是司局级

人民周刊杂志社社长许芊

许芊姒si(美女褒姒) 许芊嫤jin(貌美) 许芊嬛huan(甄嬛轻柔美丽) 许芊媺mei(同“美”) 许芊妤yu(女官,美人妃子) 许芊娥e(嫦娥) 许芊姣jiao(明媚亮丽)许芊姝shu(“静女其姝”诗经。美丽)许芊婧jing(身姿纤柔)呃 好巧我的id中间也有个芊字 借鉴下吧

任正非的励志故事: 当他执意要挑战跨国巨头时,对手说他自不量力;当他提出要做世界顶级公司时,别人说他异想天开;当他喊出要发展一批"野狼"时,同行无不以异样的眼光看他;然而他却正在改写中国企业的生存法则;他领导的华为开始成为跨国巨头最危险的竞争对手-他就是从军营走出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任正非。  任正非1982年从部队转业,1988年借来两万元人民币在深圳创立华为技术公司。他选择走技术自立、发展高新技术的实业之路,与业界巨头一争高下,20年时间把华为打造成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和服务商,并跻身世界500强,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标杆,华为所走过的路正在成为众多中国企业学习的经典教材。  在任正非的带领下,22年来,华为一路高歌猛进,创造着各种各样令人瞠目结舌的神话。然而任正非却始终保持着"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色彩,他是当今中国最低调的企业家。但是,尽管任正非似乎刻意地保持着自己的低调行为,他不事张扬、谨言慎行的个性,仍随着华为在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扩张中,不断地为人所认识和了解,有人说任正非的低调行为造就了华为的传奇,而他还被人们冠上了"土狼"、"硬汉"、"华为教父"等各种各样的头衔。  2005年,任正非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他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企业家。《福布斯》杂志这样评价:"任正非是一个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人物,却是国际上最受人尊敬的中国企业家。"  2008年,任正非荣膺《中国企业家》杂志评选的"2008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领袖终身成就奖",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这样评价他:"任正非几乎是中国最有静气和最有定力的一位企业家。"  2011年3月,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公布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名单,任正非排名榜首。柳传志、张瑞敏分列二、三位。华为在人们印象当中非常强大而神秘,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到底有多强。近几年来,许多记者曾努力试图接触华为,但华为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采访对象。  而任正非从1988年创办华为至今,从没接受过任何媒体的正面采访,从不参加什么评选、颁奖活动和企业家峰会,甚至连有利于华为品牌形象宣传的活动也一律拒绝。  由于任正非处世低调,其个人公开的资料甚少,有关他的故事多是来源于华为公司唯一对外的窗口-《华为人报》。但人们所看到的只是这个在全球电信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华为,而种种关于任正非和华为的评说大多只是人们分析和猜测的结果。对于外界的评论无论是对是错,华为极少回应。  任正非虽然不接受媒体采访,却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热门人物。2010年,着名财经杂志《福布斯》中文版首次推出有12人入选的"最受国际尊敬的中国企业家"年度人物榜,任正非高居榜首。《福布斯》中文版表示,任正非虽然不喜欢在公众面前露面,但他在全球大型跨国公司领袖中受到尊敬的程度,在中国国内无人能出其右,华为至今仍然几乎是唯一在高科技领域内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内地跨国公司。  此前,财经作家程东升用一年多的时间写出了轰动一时的《华为真相》一书。程东升在《华为真相》中总结道:"实事求是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成功者总是少数。华为的经历揭示了一条真理:真正的实事求是是震撼人心的。"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在他写的《"冬天"的震撼-华为给中国企业界的启示》一文中说:"华为也许是中国企业界最令人捉摸不透的公司。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任何传媒能够采访它的最高领导人,也很难对它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报道。"  一直以来,任正非不仅自己保持着低调的姿态,不响应外界对他及华为的批评,也不主张华为员工出去和别人辩论。在任正非看来,华为不是上市公司,因此没有必要向公众披露自己不愿说的事情。

许慧芊、许芸芊

嚜mei,我个人觉得“许芊嚜”挺好听的,意思是聪明的

  • 索引序列
  • 人民周刊杂志社社长
  • 人民周刊杂志社社长级别
  • 人民周刊杂志社社长名单
  • 人民周刊杂志社社长是谁
  • 人民周刊杂志社社长许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