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sci收录的杂志

sci收录的杂志

发布时间:

sci收录的杂志

SCI都是英文的杂志,没有中文,但是国内也有SCI的期刊的 辑文编译老师非常了得,知道得很多,可以去问问

我国SCI检索的期刊名称: 1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MMM英文版) 2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 3 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4 代数集刊(英文版) 5 地球物理学报  6 地质学报、土壤圈(英文版) 7 分析化学  8 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9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0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 11 高分子科学(英文版) 12 高分子学报  13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4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15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文) 16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中文) 17 化学学报  18 计算数学(英文版) 19 结构化学  20 科学通报(英文版) 21 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22 力学学报(英文版)23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4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25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 26 世界胃肠病学杂志(英文版) 27 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 28 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29 数学学报(英文版) 30 无机材料学报 31 无机化学学报  32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科学英文版) 33 物理化学学报 34 物理学报  35 物理学报—海外版 36 稀土学报(英文版) 37 稀有金属(英文版) 38 稀有金属与材料工程  39 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 40 有机化学41 植物学报(英文)  42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 43 中国化学(英文版) 44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45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46 中国科学A辑(英文版) 47 中国科学B辑(英文版) 48 中国科学C辑(英文版) 49 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 50 中国科学E辑(英文版) 51 中国文学(英文版) 52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53 中国药理学报  54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55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56 自然科学进展(英文版)

有的,但是不多。也不是每个领域都有,有的只是;化学学报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之类的。

在知网有sci分类栏目。栏目下就显示名字和影响因子。多了去了

sci收录的杂志目录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的简写研究生和博士毕业一般发SCI都有加分的。

没看到previous issue

到此杂志的官方网页上就有啊

SCI收录杂志

在知网有sci分类栏目。栏目下就显示名字和影响因子。望采纳@

中文有SCI期刊,但是领域是不多的,一般只有与实验相关的领域才会有中文的SCI,而且中文的SCI非常难录用,竞争度不是一般的激烈,所以建议你如果论文实力不够不建议去投,你投国外的SCI难度都要小点,实在不行你就发EI会议论文吧,你可以百度搜下:EI学术会议中心,上面有专门的知识模块讲解这个,可以学习下

百度文库中有列出,您可以点开链接看看。提供:早检测

按照通过来看sci收载杂志来统计,主要运用科学的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估相结合方法,综合评估期刊的学术价值,截至目前其收录了 10000余种期刊,覆盖了国际上大多有重要影响的刊物,其收录的80万条论文,集合了各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SCI已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由此,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学术界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之一。就SCI本身来说,其索引功能帮助了世界各地的科技人员获取最需要的文献信息,这也是创始人加菲尔德创办SCI的目的所在,即通过文献搜索的办法,方便各地的科技工作者掌握本领域或即将探索领域的研究数据,从而减轻了不必要的劳动,更好地结合现存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通过其引文功能,能很快地看到某篇论文是否被他人引用过,引文次数有多少,可以了解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另外,使用SCI还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如:有没有关于某一课题的评论,某一理论有没有被证实,某方面的工作有没有被扩展,某一方法有没有被改善,某一提法是否成立,某一概念是否具有创新性等等。因此SCI也具有反映科技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功能。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03年至2013年(截至2013年9月1日)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科技论文共被引用88万次,比上年度统计时提升1位,排在世界第5位。《信息科技论文:写作、发表与高被引》对如何改善论文引用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sci收录的杂志有哪些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个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为避免引起误会,确切的说,不应该叫做“SCI期刊”,因为它是一个科学引文检索模式 。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7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简称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截止至2006年6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SCI期刊共收录30种,其中核心期刊(印刷版/光盘版)16种。被耳鼻喉科专业这30种SCI-E杂志收录都可以称作被SCI收录。

在知网有sci分类栏目。栏目下就显示名字和影响因子。多了去了

我国SCI检索的期刊名称: 1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MMM英文版) 2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 3 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4 代数集刊(英文版) 5 地球物理学报  6 地质学报、土壤圈(英文版) 7 分析化学  8 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9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0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 11 高分子科学(英文版) 12 高分子学报  13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4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15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文) 16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中文) 17 化学学报  18 计算数学(英文版) 19 结构化学  20 科学通报(英文版) 21 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22 力学学报(英文版)23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4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25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 26 世界胃肠病学杂志(英文版) 27 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 28 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29 数学学报(英文版) 30 无机材料学报 31 无机化学学报  32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科学英文版) 33 物理化学学报 34 物理学报  35 物理学报—海外版 36 稀土学报(英文版) 37 稀有金属(英文版) 38 稀有金属与材料工程  39 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 40 有机化学41 植物学报(英文)  42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 43 中国化学(英文版) 44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45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46 中国科学A辑(英文版) 47 中国科学B辑(英文版) 48 中国科学C辑(英文版) 49 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 50 中国科学E辑(英文版) 51 中国文学(英文版) 52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53 中国药理学报  54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55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56 自然科学进展(英文版)

SCI是国际通用的综合性的学术bai检索工具,因此,SCI所检索的期刊是非常多的,涵盖的专业范围也是比较广,我国被SCI检索的期刊名称1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MMM英文版) 2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 3 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4 代数集刊(英文版) 5 地球物理学报 6 地质学报、土壤圈(英文版) 7 分析化学 8 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 9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0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 11 高分子科学(英文版) 12 高分子学报 13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4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15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文) 16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中文) 17 化学学报 18 计算数学(英文版) 19 结构化学 20 科学通报(英文版) 21 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22 力学学报(英文版) 23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4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25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 26 世界胃肠病学杂志(英文版) 27 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 28 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 29 数学学报(英文版) 30 无机材料学报 31 无机化学学报 32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科学英文版) 33 物理化学学报 34 物理学报 35 物理学报—海外版 36 稀土学报(英文版) 37 稀有金属(英文版) 38 稀有金属与材料工程 39 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 40 有机化学 41 植物学报(英文) 42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 43 中国化学(英文版) 44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45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46 中国科学A辑(英文版) 47 中国科学B辑(英文版) 48 中国科学C辑(英文版) 49 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 50 中国科学E辑(英文版) 51 中国文学(英文版) 52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53 中国药理学报 54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55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56 自然科学进展(英文版)

SCI收录文献的()

说到发英文文章,就不得不说到几个文献索引,比如SCI,EI,SSCI等。其中,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也导致了现在一些院校对硕士、博士的论文要求就是SCI文章多少多少篇。SCI 是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于1960年出版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以S C Bradford文献离散律理论、以E Garfield引文分析理论为主要基础,,通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等的统计,可以对某篇文章、某篇作者所收录的文章、某篇科研单位、某篇期刊,甚至是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所有文章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判断被分析对象在国际上的学术水平。一般来说,文章被引用的次数越高,说明该文章在所在的研究领域里产生的影响越大,被国际同行的关注程度越高,从而说明文章作者的学术水平越高。而某个期刊整体被引用的次数越多,也说明了该期刊在所在的研究领域内的水平越高,就体现在影响因子越高。把期刊、文章的指标进行量化的结果,在现实中就成了把文章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跟文章的被引用次数成为评价一个科研人员水平的标准了。在web of knowledge上,通过论文检索功能可以查到相关研究课题各个阶段的文章发表状况以及文章的摘要,还可以交叉索引,得到该文章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以及被引用状况等各种非常有用的信息。SCI收录的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论文,所以它的指标主要适用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研究的成果。这样就对偏向工程的科研人员很不公平,因为即使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了很多应用工作,但是发表的文章很可能不被SCI收录。所以,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 EI) 就成了另外一个评价标准。EI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工程技术类检索工具。1998年的时候被Elsevier购买。它收录了大量工程技术类期刊,范围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国内的SCI收录的中文期刊不是很多,但是给EI收录的期刊就不少了。由于EI收录的期刊量比较大,间接也导致EI文章比较容易发表。所以,很多院校并没有把EI文章当作一个评判标准。除了期刊之外,会议是文章的另外一个来源。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s,ISTP) 就是用来收录检索会议文章。它成立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学会编辑出版。在笔者所在的领域里,会议文章要比期刊文章容易发表的多,而且会议文章基本上是不经过同行评议的,所以质量上也参差不齐。在个人简历基本上是不把会议文章列入的。

这些都是检索系统,一个收录很多论文的数据库。 SCI主要偏重理论性研究。 SSCI是社会科学期刊数据库。 EI偏工程应用。 CSCD和核心期刊都是中国的数据库。 ISTP是会议论文数据库,以上都是期刊论文。

以上都是国际公认的在各行业或综合学科顶级的文摘数据库。因此收录进这些数据库的都是权威期刊。因此也被学术界广泛用来做学术评价工具。也就是说,如果 你发的文章所在的杂志被以上数据库收录,则表示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平。

这三个分别是不同的数据库,SCI是收录自然科学,医学类研究文章,而EI主要收录工程类研究,CA收录化学类。

  • 索引序列
  • sci收录的杂志
  • sci收录的杂志目录
  • SCI收录杂志
  • sci收录的杂志有哪些
  • SCI收录文献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