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军事记者杂志主编

军事记者杂志主编

发布时间:

军事记者杂志主编

刘白羽:男,1916年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1936年毕业于北平民国大学中文系。194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延安文抗支部书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编辑部主任,新华社总社军事记者,总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及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文化部部长,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大军区副职。全国第一届政协代表,全国第一、二、三、五、六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共八大代表,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主席,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名誉副主席。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1]著有长篇小说《风风雨雨太平洋》,散文集《红玛瑙集》、《海天集》、《秋阳集》、《腊叶集》,短篇小说集《草原上》、《兰河上》、《五台山下》、《太阳》、《幸福》、《扬着灰尘的道路上》、《晨光集》,报告文学集《刘白羽东北通讯集》、《环行东北》,短篇小说《无敌三勇士》、《政治委员》,散文《长江三日》、《日出》等。电影文学剧本《中国人民的胜利》(已拍摄发行)获1950年斯大林文艺奖一等奖,散文《芳草集》获1989年中国作家协会优秀散文奖,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获1991年茅盾文学奖,长篇回忆录《心灵历程》获1995年优秀传记文学奖。[1]人物介绍刘白羽历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党支部书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部主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记者、新华社总社军事特派记者、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作协副主席、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顾问、《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刘白羽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党代会代表,第一、二、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一届代表、七届委员。半个多世纪来,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立。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始终不渝地坚持文艺的工农兵方向,进而为社会主义、为人民写作。

刘白羽(28-24),山东潍坊青州人,出生于北京通州。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代文学杰出代表人物,卓越的散文家、报告文学家、小说家、作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他写出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品。2019年9月23日,刘白羽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1] 中文名 刘白羽 国 籍中国 民 族 回族 出生日期 1916年9月28日 逝世日期 2005年8月24日 毕业院校 北平民国大学 职 业 文学作家 主要成就 获1995年优秀传记文学奖 出生地 北京通州 代表作品 《风风雨雨太平洋》 性 别 男▪ 沉甸甸的遗嘱人物概况编辑刘白羽刘白羽刘白羽:男,1916年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1936年毕业于北平民国大学中文系。194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延安文抗支部书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编辑部主任,新华社总社军事记者,总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及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文化部部长,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大军区副职。全国第一届政协代表,全国第一、二、三、五、六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共八大代表,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主席,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名誉副主席。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 [2] 著有长篇小说《风风雨雨太平洋》,散文集《红玛瑙集》《海天集》《秋阳集》《腊叶集》,短篇小说集《草原上》《兰河上》《五台山下》《太阳》《幸福》《扬着灰尘的道路上》《晨光集》,报告文学集《刘白羽东北通讯集》《环行东北》,短篇小说《无敌三勇士》《政治委员》,散文《长江三日》《日出》等。电影文学剧本《中国人民的胜利》(已拍摄发行)获1950年斯大林文艺奖一等奖,散文《芳草集》获1989年中国作家协会优秀散文奖,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获1991年茅盾文学奖,长篇回忆录《心灵历程》获1995年优秀传记文学奖。 [2] 人物介绍编辑刘白羽刘白羽历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党支部书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部主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记者、新华社总社军事特派记者、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作协副主席、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顾问、《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刘白羽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党代会代表,第一、二、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一届代表、七届委员。 [3]

西蒙诺夫(1915~1979)前苏联小说家,诗人,剧作家。1915年11月28日生于一个沙俄军官家庭,卒于1979年8月28日。曾参加反法西斯卫国战争。1938年他在高尔基文学院毕业后投身文学创作。曾任苏联作协书记处书记、《新世界》月刊主编和《文学报》主编。西蒙诺夫的成名作是头一个剧本《我城一少年》,早期作品还有诗歌《等着我吧》、《打死他》等,随后又创作了表现卫国战争中俄罗斯人英雄主义精神的《俄罗斯人》。1943~1944年西蒙诺夫完成描写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中篇小说《日日夜夜》。此外,卫国战争期间他还创作了大量诗歌。50年代后西蒙诺夫致力于表现战争题材的小说创作。从1959年起用了12年的时间完成了他的代表作:三部曲长篇小说《生者与死者》(第一部《生者与死者》,第二部《军人不是天生的》,第三部《最后的夏天》)。小说既有反映卫国战争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真实内容,又有迎合某种需要的主观描写

穆青、李普、田流、李峰、阎吾等。1、穆青穆青(1921---2003),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穆青,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穆青曾任新华社社长。从事新闻工作50多年,他勤学苦练,不懈进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写了多篇在我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佳作,为我国新闻队伍建设付出了辛勤劳动。2、李普李普(1918年8月—2010年11月8日),出生于湖南湘乡(今属涟源);抗战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长沙县嵩北区委书记、《新华日报》记者、新华社鄂豫皖野战分社社长、中原总分社采访部主任等;解放战争期间,跟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新华社总社采访部副主任、特派记者、记者组副组长,中宣部宣传处副处长、中南局办公厅副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1973年回新华社工作,历任北京分社社长,核心小组成员、党组成员、副社长;1982年离休;2010年去世。3、田流田流,原名张丙蔚。直隶(今河北)完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1945年后,历任《晋察冀日报》记者,《人民日报》记者、农村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国内政治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国家计委政治工作组组长,中共中央工交政治部办公室副主任。《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报告文学》杂志主编,兰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新闻学会理事。擅长写通讯和报告文学。著有《田流散文特写集》、《生活在召唤》、《我这样做记者》等。4、李峰李峰,男,新华社资深记者。新华社资深记者,20世纪50年代初就被新闻界和社会上广大读者所关注。北大和复旦等高校把他当时写的《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诞生了》等新闻特写,列为新闻系的参考教材,认为它在新闻写作上有新的突破。可李峰则说,他走运,是党和人民给了他不少没有想到的机遇。5、阎吾阎吾 (1921—1996)山东荣成市夏庄同家庄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入伍参加八路军,入抗大一分校学习。1939年调鲁南抗大学习,1942年分配到山东省教育处编审科、省文协编审辑部,1946年调华东野战军新华社前线总分社。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干事,新华通讯社第三野战军总分社、志愿军总分社前线记者,志愿军总分社记者组长、新华社海防前线分社社长、新华总社军事编辑组长、新华社解放军总分社第一副社长兼党委书记。阎吾一直从事军事记者工作,当时被称为“情景记者”、“武记者”。参加了淮海、渡江等战役的报道。采写有《强渡长江》、《战后凉山》等报道。有《阎吾情景新闻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的《中国十大名记者》、河南中州大学出版的《中国名记者著作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的《名记者传》均载文介绍了他的记者生涯。著有新闻作品集《雄风录》、《奇志集》、《阎吾战地情景新闻选》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穆青百度百科——李普百度百科——田流百度百科——李峰百度百科——阎吾

军事记者杂志主编级别

杂志社的主编和执行主编的区别以及谁的职位高:1、主编是技术职称,通过专家评审才能获得。2、 执行主编履行主编的职能,但不一定具备主编职称,由单位聘任即可。3、主编大。 一般情况下,相对于副主编,执行主编是指特定的人而从事某项工作。副主编是在任职务,而执行主编是临时指定的。是根据需要指定某编辑为某书出版的执行主编。其实际职位未变。

记者有分初级、中级、高级的级别,1、按工作性质分类 新闻记者按工作性质分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网络记者;2、报道内容分类 按报道内容分为政治记者、军事记者、经济记者、文教记者、科技记者、体育记者等3、地区分类 按地区分为本地记者、驻外记者、特派记者等。新闻机构为了专题采访报道或专门地区4、按职务分级 中国新闻记者的职务序列,分助理记者、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4级。

高级记者 主任记者 记者 实习记者好像就这么几个等级

类似于一个公司的总经理。当然要搞好关系。

军事记者杂志主编是什么

苏联俄罗斯诗人、作家、剧作家。 原名基里尔,1915年11月15日生于彼得格勒,由继父(军校教官)抚养长大。童年在梁赞和萨拉托夫度过。1930年从萨拉托夫7年制学校毕业,随后进入工厂技校学旋工。1931年西蒙诺夫随父母迁居莫斯科,在莫斯科读完精密机械工技校之后到飞机厂、电影制片厂工作。在这些工厂工作的时候,他开始写诗。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青年近卫军》以及《十月》杂志发表了他最初的一批诗作。与此同时,他半工半读进入高尔基文学院诗歌创作研究班学习,1938年毕业,随后进入文史哲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但1939年学业被迫中断(后来他没有返回文史哲学院)——他接受红军政治部的任务,作为《英勇红军报》战地记者前往蒙古哈勒欣河采访。1940年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军事记者培训班学习,同年秋至次年6月就读于军政学院。 1940年西蒙诺夫创作了自己的第一个剧本《情史》 «История одной любви»,,列宁共青团剧院将它搬上舞台,1941他又写出第二个剧本《我城一少年》,并于1942年获得斯大林文艺奖金。卫国战争爆发后西蒙诺夫在第一时间应征入伍,在《战旗报》(也有资料说是《红军真理报》)工作,随后是《红星报》。1942年他被授予营级政委军衔(звание старшего батальонного комиссара),1943年是中校,战争结束时已经是上校。西蒙诺夫的绝大多数战地通讯报道都发表在《红星报》上。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西蒙诺夫创作了剧本《俄罗斯人》、《等着我》、《将会如此》,小说《日日夜夜》,两部诗集:《和你在一起以及不在一起》、《战争》。作为一名军事记者,西蒙诺夫多次来到前线,并曾随军转战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波兰以及德国,他是柏林之战的见证人之一。 西蒙诺夫曾担任《新世界》杂志主编(1946-1950、1954-1958)、《文学报》(苏联作协机关报)主编(1950-1953)、苏联作协副总书记(1950-1954)、书记(1954-1959、1961——逝世)以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苏共中央候补委员、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先后得3枚列宁勋章,1974年获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康斯坦丁西蒙诺夫先后6次获得斯大林文艺奖金,获奖作品是: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 1942年获奖剧本《俄罗斯人》1942 1943年获奖中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 1946获奖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 1947年获奖诗集《友与敌》1948 1949年获奖剧本《异邦阴影》1949 1950年获奖 1974年获得列宁文艺奖金,获奖作品是长篇小说三部曲:《生者与死者》1954-1959《军人不是天生的》1963-1964《最后一个夏天》1970-1971

穆青、李普、田流、李峰、阎吾等。1、穆青穆青(1921---2003),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穆青,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穆青曾任新华社社长。从事新闻工作50多年,他勤学苦练,不懈进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写了多篇在我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佳作,为我国新闻队伍建设付出了辛勤劳动。2、李普李普(1918年8月—2010年11月8日),出生于湖南湘乡(今属涟源);抗战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长沙县嵩北区委书记、《新华日报》记者、新华社鄂豫皖野战分社社长、中原总分社采访部主任等;解放战争期间,跟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新华社总社采访部副主任、特派记者、记者组副组长,中宣部宣传处副处长、中南局办公厅副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1973年回新华社工作,历任北京分社社长,核心小组成员、党组成员、副社长;1982年离休;2010年去世。3、田流田流,原名张丙蔚。直隶(今河北)完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1945年后,历任《晋察冀日报》记者,《人民日报》记者、农村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国内政治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国家计委政治工作组组长,中共中央工交政治部办公室副主任。《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报告文学》杂志主编,兰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新闻学会理事。擅长写通讯和报告文学。著有《田流散文特写集》、《生活在召唤》、《我这样做记者》等。4、李峰李峰,男,新华社资深记者。新华社资深记者,20世纪50年代初就被新闻界和社会上广大读者所关注。北大和复旦等高校把他当时写的《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诞生了》等新闻特写,列为新闻系的参考教材,认为它在新闻写作上有新的突破。可李峰则说,他走运,是党和人民给了他不少没有想到的机遇。5、阎吾阎吾 (1921—1996)山东荣成市夏庄同家庄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入伍参加八路军,入抗大一分校学习。1939年调鲁南抗大学习,1942年分配到山东省教育处编审科、省文协编审辑部,1946年调华东野战军新华社前线总分社。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干事,新华通讯社第三野战军总分社、志愿军总分社前线记者,志愿军总分社记者组长、新华社海防前线分社社长、新华总社军事编辑组长、新华社解放军总分社第一副社长兼党委书记。阎吾一直从事军事记者工作,当时被称为“情景记者”、“武记者”。参加了淮海、渡江等战役的报道。采写有《强渡长江》、《战后凉山》等报道。有《阎吾情景新闻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的《中国十大名记者》、河南中州大学出版的《中国名记者著作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的《名记者传》均载文介绍了他的记者生涯。著有新闻作品集《雄风录》、《奇志集》、《阎吾战地情景新闻选》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穆青百度百科——李普百度百科——田流百度百科——李峰百度百科——阎吾

1、纪希晨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中央党校学习。曾任晋绥边区《抗战日报》、《晋绥日报》和新华通讯社雁门分社编辑、驻成都办事处主任,《人民日报》西南记者站负责记者,新华社四川分社第一社长,《人民日报》记者部副主任。1983年参加创办《中国老年》杂志,任总编辑。擅长写新闻通讯、报告文学。著有《战斗的青春》、《时代的足迹》等。2、彭迪国际新闻记者、国际问题评论员。长期在新华通讯社工作,历任英文翻译、国际部编辑、国外分社记者、分社社长、新华社编委会委员和副总编辑。从事新闻记者工作近40年,发表了大量国际新闻、通讯和评论。1979~1984年在美国所写作品已辑为《彭迪国际评论选》出版。所写评论文章尖锐泼辣,逻辑严密,独具风格,在国内外读者中有一定影响。3、陈柏生陈柏生,女,安徽安庆人,1926年出生。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同年赴晋察冀解放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采访开国大典的人民日报记者之一。4、黄钢我国著名报告文学家,政论家,杰出的党的新闻工作者。建国初期,在中央宣传部电影处工作。1963年调到《人民日报》任国际部评论员。这时期写了大量的文艺性政论。结集成《亚洲的新纪元》、《伟大的变化》、《这就是美国的缩影》(与人合著)等。曾任中国社会科学新闻研究所副所长。1980年,黄钢作为发起人之一创建了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担任常务会长,1984年组建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出任理事长。5、李峰李峰,男,新华社资深记者。新华社资深记者,20世纪50年代初就被新闻界和社会上广大读者所关注。北大和复旦等高校把他当时写的《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诞生了》等新闻特写,列为新闻系的参考教材,认为它在新闻写作上有新的突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当代十大名记者

1,穆青。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穆青,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原名穆亚才,祖籍河南开封杞县,为了生计,举家随祖父迁到安徽蚌埠。曾担任学校进步团体“文学艺术同盟”主席,出版文艺刊物《群鸥》。从事新闻工作50多年,他勤学苦练,不懈进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写了多篇在我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佳作,为我国新闻队伍建设付出了辛勤劳动。穆青于2003年10月11日凌晨3时2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2,陈柏生。1926年出生,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同年赴晋察冀解放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采访开国大典的人民日报记者之一。3,彭迪。国际新闻记者、国际问题评论员。江西萍乡人。1920年10月14日生。1944年在成都燕京大学历史系肄业。从事新闻记者工作近40年,发表了大量国际新闻、通讯和评论。1979~1984年在美国所写作品已辑为《彭迪国际评论选》出版。所写评论文章尖锐泼辣,逻辑严密,独具风格,在国内外读者中有一定影响。4,纪希晨。原名松晓,河南伊川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中央党校学习。曾任晋绥边区《抗战日报》、《晋绥日报》和新华通讯社雁门分社编辑、驻成都办事处主任,《人民日报》西南记者站负责记者,新华社四川分社第一社长,《人民日报》记者部副主任。5,闾丘露薇。1997年开始在凤凰卫视担任记者、主持人。1999年在浸会大学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美国华盛顿现场报道美国总统的就职仪式,并成为全球首位进入阿富汗腹地喀布尔采访的华人女记者。2002年,成为惟一一位三进阿富汗的华人女记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穆青 (杞县籍当代著名新闻记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柏生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彭迪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纪希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闾丘露薇

军事记者杂志主编级别是

总监

哈哈是呀!主编就是领导级的!我的主编也是我的顶头上司!杂志社的一切运营也是主编做的

事实上记者的分级各个单位都有所不同,我只给你找到以下这个例子,其他报社电台可能会有所偏差在成都商报、重庆商报这类报纸中,人员流动非常频繁,特别是在同城媒体之间,有些媒体人员是三进三出。“没有新鲜血液就没有发展”。全报社的记者每年有10%的淘汰率,各部门对记者的淘汰率也差不多达到10%。所以他们不敢太注重培养名记者,因为记者成名之时可能即是他们流走之日。记者进入报社的门槛很高,要求是重点大学毕业。记者分为实习记者、转正记者、机动记者,机动记者的作品连续三个月在报社获奖,可以申请升级。记者分为三级。一级记者为最高级记者,据介绍,自成都商报创刊十多年以来,只有四个人升到了一级记者。申请升级的记者,再连续考查三个月,其作品三个月连续在报社获好稿奖即可升级,否则降级。编辑分为十级。设立七级编辑和三级责任编辑,实行岗位定薪制。在评定方面,不以工作年限、职称定岗,而以工作业绩、市场反馈综合评价作为定岗定薪的依据。编辑在把关上做出重要贡献的,把住了重大差错的,可以破格升级。记者和编辑分级制,象军队的军衔一样,提供给人们奋斗的目标,“残酷”的淘汰机制。各报所规定的任务量一般都定得较高,相当于本报每月800分的标准(本报记者的基本工作量是300分)。另外,几家报纸还实行末位淘汰,连续三个月或一年中有四个月在部门排位最后一名即出局,一般一个部门一年要淘汰1—3人。通过与各家报纸座谈,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报社工作压力大,老总是所有压力的总承受人,老总要把这种压力层层分解,不能只压在总编辑头上,要向下分解,首先要把压力分解给部门主任,部门主任也要把压力分解到每个记者,即责权利要对等。在成都晚报、成都商报、重庆商报,部门主任有用人权,对不出稿不出力的记者,部门主任可以辞退,上交报社人力资源部备案;同时,部门主任对记者稿件进行初打分,再由报社考评办统一审核。总编辑把抓稿件的压力压在了部主任肩上,而部主任没有相应的权力管理记者,也就无法调动记者的生产力和生产积极性。

记者有分初级、中级、高级的级别,1、按工作性质分类 新闻记者按工作性质分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网络记者;2、报道内容分类 按报道内容分为政治记者、军事记者、经济记者、文教记者、科技记者、体育记者等3、地区分类 按地区分为本地记者、驻外记者、特派记者等。新闻机构为了专题采访报道或专门地区4、按职务分级 中国新闻记者的职务序列,分助理记者、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4级。

军事记者杂志主编级别高吗

哈哈是呀!主编就是领导级的!我的主编也是我的顶头上司!杂志社的一切运营也是主编做的

事实上记者的分级各个单位都有所不同,我只给你找到以下这个例子,其他报社电台可能会有所偏差在成都商报、重庆商报这类报纸中,人员流动非常频繁,特别是在同城媒体之间,有些媒体人员是三进三出。“没有新鲜血液就没有发展”。全报社的记者每年有10%的淘汰率,各部门对记者的淘汰率也差不多达到10%。所以他们不敢太注重培养名记者,因为记者成名之时可能即是他们流走之日。记者进入报社的门槛很高,要求是重点大学毕业。记者分为实习记者、转正记者、机动记者,机动记者的作品连续三个月在报社获奖,可以申请升级。记者分为三级。一级记者为最高级记者,据介绍,自成都商报创刊十多年以来,只有四个人升到了一级记者。申请升级的记者,再连续考查三个月,其作品三个月连续在报社获好稿奖即可升级,否则降级。编辑分为十级。设立七级编辑和三级责任编辑,实行岗位定薪制。在评定方面,不以工作年限、职称定岗,而以工作业绩、市场反馈综合评价作为定岗定薪的依据。编辑在把关上做出重要贡献的,把住了重大差错的,可以破格升级。记者和编辑分级制,象军队的军衔一样,提供给人们奋斗的目标,“残酷”的淘汰机制。各报所规定的任务量一般都定得较高,相当于本报每月800分的标准(本报记者的基本工作量是300分)。另外,几家报纸还实行末位淘汰,连续三个月或一年中有四个月在部门排位最后一名即出局,一般一个部门一年要淘汰1—3人。通过与各家报纸座谈,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报社工作压力大,老总是所有压力的总承受人,老总要把这种压力层层分解,不能只压在总编辑头上,要向下分解,首先要把压力分解给部门主任,部门主任也要把压力分解到每个记者,即责权利要对等。在成都晚报、成都商报、重庆商报,部门主任有用人权,对不出稿不出力的记者,部门主任可以辞退,上交报社人力资源部备案;同时,部门主任对记者稿件进行初打分,再由报社考评办统一审核。总编辑把抓稿件的压力压在了部主任肩上,而部主任没有相应的权力管理记者,也就无法调动记者的生产力和生产积极性。

主编、执行主编都是职务,和职称没有直接关系。一般对于独立法人出版单位,主编或总编是负责内容和质量的总负责人;在非独立法人的单位,主编或总编一般是上级单位领导,编辑部名义负责人。执行主编是在主编领导下对于具体业务执行主编职责的具体负责人,一般来说是也是出版单位真正的负责人,职位比主编低,但是实际执行主编职责。编辑序列的职称是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等,一般主编或副主编应取得副编审及以上职称。

杂志社的主编和执行主编的区别以及谁的职位高:1、主编是技术职称,通过专家评审才能获得。2、 执行主编履行主编的职能,但不一定具备主编职称,由单位聘任即可。3、主编大。 一般情况下,相对于副主编,执行主编是指特定的人而从事某项工作。副主编是在任职务,而执行主编是临时指定的。是根据需要指定某编辑为某书出版的执行主编。其实际职位未变。

  • 索引序列
  • 军事记者杂志主编
  • 军事记者杂志主编级别
  • 军事记者杂志主编是什么
  • 军事记者杂志主编级别是
  • 军事记者杂志主编级别高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