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投稿方式选什么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投稿方式选什么

发布时间: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投稿方式选什么

上12核心期刊目录都可以查出来

当然不是了,带学院的核心有《天津行政学院学报》等等

1、《行政裁决辨析》,载《法学研究》1990年第6期2、《国家赔偿责任的性质》,载《法学研究》1994年第2期3、《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国家赔偿》,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2期4、《国家赔偿立法探索》,载《中国法学》1991年第5期5、《向新的高峰迈进——九十年代我国行政法学展望》,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3期6、《行政处罚现状与立法建议》,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5期7、《规范行政行为》,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1期8、《行政许可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立法构想》,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2期9、《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复议范围》,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2期10、《公务法人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11、《行政许可权初探》,载《中外法学》1991年第3期12、《论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载《中外法学》1998年第2期13、《司法赔偿制度论要》,载《政法论坛》1992年第4期14、《论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特征》,载《政法论坛》1994年第3期15、《论行政诉讼听证程序的基本原则》,载《政法论坛》1998年第2期16、《行政监督与救济制度的新突破》,载《政法论坛》1999年第4期17、《对我国行政诉讼类型的反思与重构》,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5期18、《WTO与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载《政法论坛》2002年第2期19、《澳大利亚行政法中的程序公平原则》,载《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2期20、《行政许可案件判决方式研究》,载《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21、《行政许可、登记行为违法的法律责任》,载《法学》2001年第10期22、《行政诉讼案件执行难的现状及对策》,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6期23、《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国家侵权损害赔偿》,载《行政法学研究》1994年第2期24、《关于收容审查、行政程序及法治原则的思考》,载《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25、《行政法官对国际法的适用》,载《行政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26、《公安派出所能否采取刑事强制传唤措施》,载《行政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27、《行政赔偿的范围》,载《江海学刊》1994年第5期28、《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及立法构想》,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29、《行政诉讼范围研究》,载《诉讼法学研究》(第一卷,2002年)30、《行政诉讼证据问题研究》,载《证据学论坛》2002年3月31、《国家赔偿法的完善及发展探索》,载《政府法制建设》2001年第2期32、《论行政诉讼中的撤销判决》,载《法学与实践》1990年第5期33、《建议制定行政许可证法》,载《法学与实践》1991年第5期34、《我国立法法应规范的“法”的范围》,载《法学杂志》1997年第4期35、《荷兰的行政法制度》,载《法学杂志》1999年第2期36、《国家赔偿法的立法模式》,载《法律科学》1994年第3期37、《行政诉讼第三人研究》,载《法律科学》2000年第3期38、《中国法治的里程碑--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39、《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40、《中国行政程序立法探索》,载《求是学刊》1999年第1期41、《公安侦查行为行政可诉性研究》,载《求是学刊》2000年第3期42、《透视中国的行政审判体制:问题与改革》,载《求是学刊》2002年第3期43、《法治难题与行政法的任务》,载《求是学刊》2002年第5期44、《司法赔偿研究》,载《人民检察》1994年第1期45、《行政许可案件判决方式探微》,载《人民检察》1999年第8期46、《析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诉讼范围之必要性》,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10期47、《公益行政诉讼:维护公共利益的司法方式》,载《方圆》2001年第11期48、《澳大利亚行政法概览》,载《法律适用》1993年第4期49、《行政机关赔偿协议程序》,载《法律适用》1994年第2期50、《论对物行政行为》,载《法律适用》2002年第9期51、《试论行政诉讼的种类》,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52、《中国行政许可程序解决方案之选择》,载《法制建设》2002年第6期53、《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关键是严格执法》,载《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7期54、《正当期望:概念性的分析》,载《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夏季号55、《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的交织与处理》,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4期56、《司法独立与宪法修改》,载《法学》2003年第12期57、《地方保护主义的成因和解决之道》,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6期58、《中国行政审判体制重构与司法体制改革》,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59、《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方式》,载《法学》2005年第5期60、《警惕执法者规避法律》,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2期61、《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载《法律适用》2005年第8期62、《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复议决定的法律效力》,载《中国改革》2005年第3期63、《立法的民主化及法律监督》,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64、《论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65、《创新立法方式提高立法质量的重大举措》,载《中国人大》2006年第5期66、《修改行政诉讼法需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载《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67、《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载《人民论坛》2005年第7期68、《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作者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7次集体学习的部分讲稿,略有删节。原讲稿执笔人为马怀德、史际春、薛刚凌、刘守文。69、《公益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及提起条件论析》,载于《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70、《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及立法意义》,载于《政法论坛》2004年第5期71、《完善城管综合执法需更多智慧》,载于《法制日报》2006年9月5日

主要的研究领域为:财政学与预算管理创新、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学与宏观经济政策、管理学与管理模式创新等。一、代表著作1、走向创业型经济——以创新带动就业政策选择(专著),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本书获2011“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奖);2、跨越: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社会普遍服务体系的构建(专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本书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3、社会多元复合转型-中国现代化战略选择的基点(专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本书获2009“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奖);4、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政策与发展战略(专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5、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选择与管理模式(专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6、北部湾新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与韩康等合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7、降低和优化政府成本(与张更华合著),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年;7、天津滨海新区 打造创新型国家示范区(主编),新华出版社,2005年12月;8、公共经济(主编),新华出版社,2004年;9、税收经济学(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10、公共财政学(主编),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11、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税收(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12、学习型政府(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13、学习型社会(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14、学习型企业(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15、学习型组织(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16、公共财政简明读本(参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年;17、财政风险(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二、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完成现代化多元复合转型,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转载,【复印期号】2007年03期,【原文出处】《理论与现代化》(津),2006年4期,第9~14页;我国城市经营应注意的问题及关键,人大复印资料《区域经济》转载,【复印期号】2004年06期,【原文出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福州),2004年04期第34~37页;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复合转型特征,人大复印资料【复印期号】2005年07期,【原文出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政府管理)》(京)2005年02期第54~57页;“中国政府规制目标及效率分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科技管理》,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发展天津滨海新区 打造京津塘科技新干线,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科技管理),2006年1期;发展创业型经济 深化经济社会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2)加快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3)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复合转型特征[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首届中印经济改革研讨会会议综述[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5)构筑国家产业原创体系走产业创新之路[J]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5,(7)建设京津塘科技新干线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9)立足高新技术 催生产业化发展[J] 中国经贸导刊,2004,(11)立足高新技术 加速产业化进程[J]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7)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战略选择[J] 宏观经济研究,2009,(6)城乡统筹新模式避免“拉美陷阱”[J] 人民论坛,2008,(24)立足内生增长,培育先导产业[J] 人民论坛,2008,(22)加强科技公共投入评估,催生社会能力[J] 经济研究参考,2008,(45)中国财政提供农村社会性公共产品问题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2008,(7)立足先导产业 迎接全球现代化[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10)控制政府成本 提升国家竞争力[J] 理论与现代化,2006,(2)我国乡镇财政困难的成因及对策[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财政支助体系:由追随到创新[J] 经济研究参考,2005,(31)创业型经济发展及创业型社会构建的战略路径研究[J] 求实,2009,(7)我国地方财政风险防范及其化解[J] 江西社会科学,2009,(6)发展创业型经济 深化经济社会改革[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3)河南经济内生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传统要素和内生要素的多要素经济增长模型[J] 经济经纬,2009,(1)行政区域管理求变[J]财经界,2004,(12)中国城乡统筹新模式探讨[J] 农村工作通讯,2009,(1)绩效棱柱在新绩效预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机化,2009,(1)立足科技创新 推动产业蛙跳--我国发展知识型循环经济的策略分析[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3)构建绩效预算框架 降低政府成本[J] 新视野,2007,(5)社会现代化转型面临八大挑战[J] 管理与财富,2007,(7)京津塘科技新干线:天津滨海新区的生力线[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1)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 完成中国现代化的转型[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5,(3)培育高新技术原创产业集群的战略选择[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3)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集群战略定位[J]嘉兴学院学报,2005,(1)我国城市经营应注意的问题及关键[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4)“多螺旋激励”护航中国经济 科技日报,2009年03月立足先导产业,迎接全球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 2008年09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现代化成果惠及西部人民科学与现代化, 2007年09月品牌拉动产业集群 信息导刊,2009年01月构筑社会普遍服务网,保障扩大内需 中国改革报,2009年02月纳米科技产业化:天津滨海新区经济腾飞的重要推手科技日报, 2009年02月英美两国的义务教育监督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公共管理改革,2005年第3期积极应对农民工返乡潮的对策研究社科论坛, 2009年01月我国生态补偿的研究现状与走势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年01月教育在美国历次化解危机中的经验及启示送阅件, 2009年“发展天津滨海新区,打造京津塘科技新干线”,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现代信用观及现代信用制度,政府管理理论与实践-国家行政学院论文选,2004年9月《“大部制”重在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建立信息知识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5月。三、主持各级科研课题情况:(一)主持并完成国家级课题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财税政策研究,编号:2004DGS2B017,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2007;基于工具创新的绩效预算研究,编号:70840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微电子技术与激光技术国家基础研究发展需求调研,编号:60845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构建基于技术创新的滨海新区产业蛙跳战略研究,编号:2007GXS3B063,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2008 ;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公共经济政策研究,编号:1760900020,中央委托课题,2009;中国政府绩效预算模式设计,编号:2005DIA2J005,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基金项目,2006。(二)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降低政府成本研究,院级一般课题,经济开放条件下的国家经济安全研究,院级一般课题,内蒙古科技名牌发展与科技支撑下的生态功能区建设,2008(三)国际组织合作研究项目1、2004-2009:主持世界银行课题“社会普遍服务体系设计与政府能力培育”(编号:SSA/CHNA/2007/00001497-0)2、2001-2005:主持世界银行课题“转型时期的财税政策研究”(编号:TCC4/NSA/25)3、2007-2008:主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研究项目“中国财政提供农村社会性公共产品问题研究”(SSA/CHNA/2007/00001497-0/0)4 、2008-2009:主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中国财政能力建设与减贫战略研究”(编号:CPR/04/518/7)5、2005-2007:主持世界银行课题“英国科技创新投资框架”(编号:SSA/CHNA/2007/00001497-0/9)6、2006-2007:主持世界银行课题“美国公共研发投资评估”世界银行项目(SSA/CHNA/2007/00001497-0/7)7、2001-2005:主持世界银行课题“中国教育财政绩效研究”(编号:TCC4/NSA/23)8、2002-2004:主持世界银行课题“我国高新区管理模式创新”(编号:TCC4/NSA/24)9、2001-2003:主持世界银行课题“财政分权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TCC4/NSA/26)四、获奖情况1、走向创业型经济——以创新带动就业的政策选择(专著),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本书获2011“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奖);2、2009年,论文《加快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获得国家行政学院首届优秀科研成果奖3、2008年,专著《社会多元复合转型》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4、2008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5、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撰写人)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投稿方式选什么类型

《教育界》杂志不错,纯教育的省级期刊,可以试试。他们的官方网站:

你可以自己投稿发表,就是难了点;

审稿快好发的大学学报是黑河学院学报、宁夏师范学院学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绥化学院学报、湖南行政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学报,这些都是比较好发的,审核也比较快,3天左右都可以出结果。大学学报的作用培育高校科研精神。现在学报基本上都是实行的外审制度,都是匿名审稿,只有一些文章质量高,有应用价值的稿件才能得到录用,水平低、内容空洞和关系稿将被排除在外,这就可以督促科研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认真撰写科研论文,从而培育了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论文在发表前,要经过编辑工作,在编辑过程中,编辑要和作者进行深入交流,在编辑的精心指导下,认真修改文章,这样作者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自己的成果,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不仅锻炼了作者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他的科研素质。学报对学科建设的作用。学报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期刊,教师在科研方面获得的新发现,新认识,就有必要发表来和其他同仁交流自己的成果,学报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论坛,不同学科通过在学报这个论坛进行学术探讨,有利于一些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等新兴学科的形成。学报可以为这些新兴学科设置专栏,优先发表其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促进这些新兴学科的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现在由于扩招,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因此招聘了很多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在教课之余也要从事一些科研活动,但是他们刚开始从事科研,经验不足,因此写的论文稍有些欠缺,因而学报尤其是本校的学报是他们投稿的首要选择。只要文章有创新点,学报编辑便不厌其烦地帮助作者反复修改,这样也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写作能力,增加了他们继续搞科研的自信心,《复旦大学学报》就确立了不靠名人带刊物,要用刊物育新人的办刊思想,从而造就了很多名家。

可以自己投稿,但成功的几率比较小。找和杂志社有合作的机构会提高成功率。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投稿方式选什么专业

我也在找啊2006年度CSSCI来源期刊(493种) 2005年11月21日—23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指导委员会在深圳召开会议,对CSSCI来源期刊的调整进行了讨论并达成共识:对2004年度461种来源期刊中属于自然科学、二次文献、通俗、译文为主等不符合CSSCI来源期刊收录原则的15种期刊予以删除,在此基础上对期刊近五年平均他引影响因子进行学科排序,遴选排位较前的47种非来源期刊入选为2006年度CSSCI来源期刊。经调整后的CSSCI来源期刊为493种,现予以公布。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2005年12月31日 2006年度CSSCI来源期刊(493种) 管理学(26种) 管理世界 科研管理 管理科学学报 外国经济与管理 中国软科学 科学学研究 南开管理评论 中国管理科学 管理工程学报 预测 中国科技论坛 经济管理(新管理) 研究与发展管理 科学管理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管理现代化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行政管理 商业经济与管理 软科学 科技管理研究 管理科学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未来与发展 科技进步与对策 宏观经济管理 经济学(72种) 经济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 金融研究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世界经济 会计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 国际经济评论 经济科学 改革 经济学动态 中国农村观察 财贸经济 农业经济问题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国际金融研究 经济学家 财经研究 南开经济研究 国际贸易 经济评论 中国经济问题 上海经济研究 宏观经济研究 国际贸易问题 当代经济科学 世界经济研究 证券市场导报 中国经济史研究 财经科学 投资研究 中国土地科学 财政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城市问题 城市发展研究 当代财经 经济与管理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经济导刊 当代经济研究 税务研究 财经理论与实践 农业技术经济 审计研究 经济问题 经济纵横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国际经济合作 金融论坛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中国农史 国际经贸探索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消费经济 中国流通经济 涉外税务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现代日本经济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亚太经济 经济经纬 保险研究 上海金融 中国国情国力 生态经济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绿色中国B(理论版) (2006年更名为:林业经济) 生产力研究 开发研究 《中国集体经济》、《集团经济研究》、《商场现代化》,经济管理类稿件发表可与我联系,投稿邮箱:(周编辑)。

审稿快好发的大学学报是黑河学院学报、宁夏师范学院学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绥化学院学报、湖南行政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学报,这些都是比较好发的,审核也比较快,3天左右都可以出结果。大学学报的作用培育高校科研精神。现在学报基本上都是实行的外审制度,都是匿名审稿,只有一些文章质量高,有应用价值的稿件才能得到录用,水平低、内容空洞和关系稿将被排除在外,这就可以督促科研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认真撰写科研论文,从而培育了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论文在发表前,要经过编辑工作,在编辑过程中,编辑要和作者进行深入交流,在编辑的精心指导下,认真修改文章,这样作者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自己的成果,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不仅锻炼了作者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他的科研素质。学报对学科建设的作用。学报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期刊,教师在科研方面获得的新发现,新认识,就有必要发表来和其他同仁交流自己的成果,学报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论坛,不同学科通过在学报这个论坛进行学术探讨,有利于一些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等新兴学科的形成。学报可以为这些新兴学科设置专栏,优先发表其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促进这些新兴学科的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现在由于扩招,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因此招聘了很多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在教课之余也要从事一些科研活动,但是他们刚开始从事科研,经验不足,因此写的论文稍有些欠缺,因而学报尤其是本校的学报是他们投稿的首要选择。只要文章有创新点,学报编辑便不厌其烦地帮助作者反复修改,这样也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写作能力,增加了他们继续搞科研的自信心,《复旦大学学报》就确立了不靠名人带刊物,要用刊物育新人的办刊思想,从而造就了很多名家。

主要的研究领域为:财政学与预算管理创新、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学与宏观经济政策、管理学与管理模式创新等。一、代表著作1、走向创业型经济——以创新带动就业政策选择(专著),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本书获2011“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奖);2、跨越: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社会普遍服务体系的构建(专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本书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3、社会多元复合转型-中国现代化战略选择的基点(专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本书获2009“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奖);4、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政策与发展战略(专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5、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选择与管理模式(专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6、北部湾新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与韩康等合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7、降低和优化政府成本(与张更华合著),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年;7、天津滨海新区 打造创新型国家示范区(主编),新华出版社,2005年12月;8、公共经济(主编),新华出版社,2004年;9、税收经济学(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10、公共财政学(主编),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11、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税收(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12、学习型政府(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13、学习型社会(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14、学习型企业(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15、学习型组织(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16、公共财政简明读本(参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年;17、财政风险(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二、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完成现代化多元复合转型,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转载,【复印期号】2007年03期,【原文出处】《理论与现代化》(津),2006年4期,第9~14页;我国城市经营应注意的问题及关键,人大复印资料《区域经济》转载,【复印期号】2004年06期,【原文出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福州),2004年04期第34~37页;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复合转型特征,人大复印资料【复印期号】2005年07期,【原文出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政府管理)》(京)2005年02期第54~57页;“中国政府规制目标及效率分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科技管理》,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发展天津滨海新区 打造京津塘科技新干线,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科技管理),2006年1期;发展创业型经济 深化经济社会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2)加快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3)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复合转型特征[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首届中印经济改革研讨会会议综述[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5)构筑国家产业原创体系走产业创新之路[J]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5,(7)建设京津塘科技新干线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9)立足高新技术 催生产业化发展[J] 中国经贸导刊,2004,(11)立足高新技术 加速产业化进程[J]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7)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战略选择[J] 宏观经济研究,2009,(6)城乡统筹新模式避免“拉美陷阱”[J] 人民论坛,2008,(24)立足内生增长,培育先导产业[J] 人民论坛,2008,(22)加强科技公共投入评估,催生社会能力[J] 经济研究参考,2008,(45)中国财政提供农村社会性公共产品问题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2008,(7)立足先导产业 迎接全球现代化[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10)控制政府成本 提升国家竞争力[J] 理论与现代化,2006,(2)我国乡镇财政困难的成因及对策[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财政支助体系:由追随到创新[J] 经济研究参考,2005,(31)创业型经济发展及创业型社会构建的战略路径研究[J] 求实,2009,(7)我国地方财政风险防范及其化解[J] 江西社会科学,2009,(6)发展创业型经济 深化经济社会改革[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3)河南经济内生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传统要素和内生要素的多要素经济增长模型[J] 经济经纬,2009,(1)行政区域管理求变[J]财经界,2004,(12)中国城乡统筹新模式探讨[J] 农村工作通讯,2009,(1)绩效棱柱在新绩效预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机化,2009,(1)立足科技创新 推动产业蛙跳--我国发展知识型循环经济的策略分析[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3)构建绩效预算框架 降低政府成本[J] 新视野,2007,(5)社会现代化转型面临八大挑战[J] 管理与财富,2007,(7)京津塘科技新干线:天津滨海新区的生力线[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1)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 完成中国现代化的转型[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5,(3)培育高新技术原创产业集群的战略选择[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3)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集群战略定位[J]嘉兴学院学报,2005,(1)我国城市经营应注意的问题及关键[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4)“多螺旋激励”护航中国经济 科技日报,2009年03月立足先导产业,迎接全球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 2008年09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现代化成果惠及西部人民科学与现代化, 2007年09月品牌拉动产业集群 信息导刊,2009年01月构筑社会普遍服务网,保障扩大内需 中国改革报,2009年02月纳米科技产业化:天津滨海新区经济腾飞的重要推手科技日报, 2009年02月英美两国的义务教育监督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公共管理改革,2005年第3期积极应对农民工返乡潮的对策研究社科论坛, 2009年01月我国生态补偿的研究现状与走势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年01月教育在美国历次化解危机中的经验及启示送阅件, 2009年“发展天津滨海新区,打造京津塘科技新干线”,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现代信用观及现代信用制度,政府管理理论与实践-国家行政学院论文选,2004年9月《“大部制”重在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建立信息知识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5月。三、主持各级科研课题情况:(一)主持并完成国家级课题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财税政策研究,编号:2004DGS2B017,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2007;基于工具创新的绩效预算研究,编号:70840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微电子技术与激光技术国家基础研究发展需求调研,编号:60845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构建基于技术创新的滨海新区产业蛙跳战略研究,编号:2007GXS3B063,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2008 ;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公共经济政策研究,编号:1760900020,中央委托课题,2009;中国政府绩效预算模式设计,编号:2005DIA2J005,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基金项目,2006。(二)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降低政府成本研究,院级一般课题,经济开放条件下的国家经济安全研究,院级一般课题,内蒙古科技名牌发展与科技支撑下的生态功能区建设,2008(三)国际组织合作研究项目1、2004-2009:主持世界银行课题“社会普遍服务体系设计与政府能力培育”(编号:SSA/CHNA/2007/00001497-0)2、2001-2005:主持世界银行课题“转型时期的财税政策研究”(编号:TCC4/NSA/25)3、2007-2008:主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研究项目“中国财政提供农村社会性公共产品问题研究”(SSA/CHNA/2007/00001497-0/0)4 、2008-2009:主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中国财政能力建设与减贫战略研究”(编号:CPR/04/518/7)5、2005-2007:主持世界银行课题“英国科技创新投资框架”(编号:SSA/CHNA/2007/00001497-0/9)6、2006-2007:主持世界银行课题“美国公共研发投资评估”世界银行项目(SSA/CHNA/2007/00001497-0/7)7、2001-2005:主持世界银行课题“中国教育财政绩效研究”(编号:TCC4/NSA/23)8、2002-2004:主持世界银行课题“我国高新区管理模式创新”(编号:TCC4/NSA/24)9、2001-2003:主持世界银行课题“财政分权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TCC4/NSA/26)四、获奖情况1、走向创业型经济——以创新带动就业的政策选择(专著),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本书获2011“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奖);2、2009年,论文《加快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获得国家行政学院首届优秀科研成果奖3、2008年,专著《社会多元复合转型》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4、2008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5、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撰写人)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投稿方式

期刊/期刊社查询机构名称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单位地址 无 刊号 12-1284/D 联系电话 无 类别 期刊 主管单位 天津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天津行政学院 语种 未知语言

CSSCI(2012-2013)拟收录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经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定,共179种) 本目录根据中文社会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确定的来源期刊收录的原则方法经讨论后审定,拟收录25个大类的学术期刊179种,按学科代码顺序分类排列。更多信息可以关注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 学科名称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管理学(10种) 1 科技管理研究 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 2 中国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3 科学观察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4 现代管理科学 江苏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5 工业工程与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 6 运筹与管理 中国运筹学会 7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8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中共中央党校 9 中国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10 上海管理科学 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 马克思主义(1种) 1 毛泽东思想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哲 学(3种) 1 逻辑学研究 中山大学、中国逻辑学会 2 周易研究 山东大学、中国周易学会 3 管子学刊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 宗教学(3种) 1 中国道教 中国道教协会 2 中国穆斯林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3 世界宗教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汉语类(3种) 1 汉语学习 延边大学 2 当代修辞学 复旦大学 3 华文教学与研究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等 民族语言文字(1种) 1 满语研究 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 外语类(4种) 1 外语研究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2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3 上海翻译 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 4 中国科技翻译 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 外国文学(1种) 1 外国文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中国文学(5种) 1 扬子江 江苏省作家协会 2 中国文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3 红楼梦学刊 中国艺术研究院 4 文艺评论 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5 创作与评论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艺术学(10种) 1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星海音乐学院 2 民族艺术研究 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等 3 艺术评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 4 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 5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中央戏剧学院 6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解放军艺术学院 7 中国音乐教育 人民音乐出版社 8 戏剧艺术 上海戏剧学院 9 装饰 清华大学 10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历史学(4种) 1 古代文明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2 中国史研究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3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4 中国地方志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考古学(5种) 1 华夏考古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考古学会 2 故宫博物院院刊 故宫博物馆 3 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院 4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上海博物馆 5 中国历史文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 经济学(23种) 1 税务与经济 吉林财经大学 2 科技与经济 南京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3 农村经济 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 4 工业技术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吉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5 中国金融 中国金融出版社 6 技术经济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7 商业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8 消费经济 湘潭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 9 中国经济问题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10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11 广东商学院学报 广东商学院 12 经济与管理 河北经贸大学 13 开放导报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 14 中国发展观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5 经济研究参考 经济科学出版社 16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西安财经学院 17 调研世界 中国统计学会 18 生态经济 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19 金融理论与实践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20 中国流通经济 北京物资学院 21 国际经济合作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22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23 财务与会计 中国财政杂志出版社 政治学(16种) 1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天津行政学院 2 电子政务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3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4 行政论坛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5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6 理论与改革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7 日本问题研究 河北大学 8 红旗文稿 求是杂志社 9 甘肃理论学刊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10 阿拉伯世界研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 11 党的文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 12 东南亚纵横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等 13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14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1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16 太平洋学报 中国太平洋学会 法学(8种) 1 政法论丛 山东政法学院 2 北方法学 黑龙江大学 3 法律适用 国家法官学院 4 河北法学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省法学会 5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甘肃政法大学 6 中国刑事法杂志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7 中国海商法年刊 中国海商法协会 8 证据科学 中国政法大学 社会学(4种) 1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2 青少年犯罪问题 华东政法大学 3 人口与计划生育 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社 4 社会保障研究 武汉大学 民族学与文化学(6种) 1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北方民族大学 2 黑龙江民族丛刊 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 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北民族大学 4 回族研究 宁夏社会科学院 5 民族教育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 6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湖北民族学院 新闻学与传播学(5种) 1 编辑学刊 上海编辑学会、上海文艺出版集团 2 传媒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3 新闻界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4 新闻与写作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5 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版协图书评论协会 图书馆、文献与情报学(5种) 1 图书馆学研究 吉林省图书馆 2 现代情报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等 3 新世纪图书馆 江苏省图书馆协会、南京图书馆 4 高校图书馆工作 湖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 5 四川图书馆学报 四川省图书馆协会 教育学(14种) 1 中国远程教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高教发展与评估 武汉理工大学、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 3 教育理论与实践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等 4 教育科学研究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 5 黑龙江高教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高教学会 6 外国中小学教育 上海师范大学 7 教育评论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 8 高校教育管理 江苏大学 9 思想教育研究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等 10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 11 学前教育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等 12 现代教育管理 辽宁教育研究院 13 思想理论教育 上海市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 14 上海教育科研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体育学(3种) 1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成都体育学院 2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广州体育学院 3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沈阳体育学院 统计学(1种) 1 统计教育(休刊) 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等 心理学(2种) 1 应用心理学 浙江省心理学会、浙江大学 2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人文经济地理(3种) 1 地理研究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国际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 世界地理研究 中国地理学会 环境科学(3种) 1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等 2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3 资源开发与市场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综合性社会科学(15种) 1 学术探索 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 学术交流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3 社会科学家 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 西藏研究 西藏社会科学院 5 中国文化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 6 理论月刊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7 湖北社会科学 湖北省社科联、省社会科学院 8 兰州学刊 兰州市社会科学院、兰州市社科联 9 中国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 10 科学·经济·社会 兰州大学 11 广西社会科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界联合会 12 理论与现代化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13 晋阳学刊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14 重庆社会科学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 15 中华文化论坛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高校综合学报(20种) 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通大学 2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北京联合大学 3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工业大学 4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天津大学 5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南大学 6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杭州师范大学 7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辽宁大学 8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扬州大学 9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海大学 10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云南大学 1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苏州大学 1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3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交通大学 14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哈尔滨商业大学 15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州大学 16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工业大学 17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交通大学 18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延边大学 19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河北师范大学 20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南农业大学 21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州大学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2012年1月14日

是的,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4年版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投稿方式要求

1、《行政裁决辨析》,载《法学研究》1990年第6期2、《国家赔偿责任的性质》,载《法学研究》1994年第2期3、《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国家赔偿》,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2期4、《国家赔偿立法探索》,载《中国法学》1991年第5期5、《向新的高峰迈进——九十年代我国行政法学展望》,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3期6、《行政处罚现状与立法建议》,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5期7、《规范行政行为》,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1期8、《行政许可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立法构想》,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2期9、《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复议范围》,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2期10、《公务法人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11、《行政许可权初探》,载《中外法学》1991年第3期12、《论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载《中外法学》1998年第2期13、《司法赔偿制度论要》,载《政法论坛》1992年第4期14、《论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特征》,载《政法论坛》1994年第3期15、《论行政诉讼听证程序的基本原则》,载《政法论坛》1998年第2期16、《行政监督与救济制度的新突破》,载《政法论坛》1999年第4期17、《对我国行政诉讼类型的反思与重构》,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5期18、《WTO与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载《政法论坛》2002年第2期19、《澳大利亚行政法中的程序公平原则》,载《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2期20、《行政许可案件判决方式研究》,载《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21、《行政许可、登记行为违法的法律责任》,载《法学》2001年第10期22、《行政诉讼案件执行难的现状及对策》,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6期23、《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国家侵权损害赔偿》,载《行政法学研究》1994年第2期24、《关于收容审查、行政程序及法治原则的思考》,载《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25、《行政法官对国际法的适用》,载《行政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26、《公安派出所能否采取刑事强制传唤措施》,载《行政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27、《行政赔偿的范围》,载《江海学刊》1994年第5期28、《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及立法构想》,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29、《行政诉讼范围研究》,载《诉讼法学研究》(第一卷,2002年)30、《行政诉讼证据问题研究》,载《证据学论坛》2002年3月31、《国家赔偿法的完善及发展探索》,载《政府法制建设》2001年第2期32、《论行政诉讼中的撤销判决》,载《法学与实践》1990年第5期33、《建议制定行政许可证法》,载《法学与实践》1991年第5期34、《我国立法法应规范的“法”的范围》,载《法学杂志》1997年第4期35、《荷兰的行政法制度》,载《法学杂志》1999年第2期36、《国家赔偿法的立法模式》,载《法律科学》1994年第3期37、《行政诉讼第三人研究》,载《法律科学》2000年第3期38、《中国法治的里程碑--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39、《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40、《中国行政程序立法探索》,载《求是学刊》1999年第1期41、《公安侦查行为行政可诉性研究》,载《求是学刊》2000年第3期42、《透视中国的行政审判体制:问题与改革》,载《求是学刊》2002年第3期43、《法治难题与行政法的任务》,载《求是学刊》2002年第5期44、《司法赔偿研究》,载《人民检察》1994年第1期45、《行政许可案件判决方式探微》,载《人民检察》1999年第8期46、《析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诉讼范围之必要性》,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10期47、《公益行政诉讼:维护公共利益的司法方式》,载《方圆》2001年第11期48、《澳大利亚行政法概览》,载《法律适用》1993年第4期49、《行政机关赔偿协议程序》,载《法律适用》1994年第2期50、《论对物行政行为》,载《法律适用》2002年第9期51、《试论行政诉讼的种类》,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52、《中国行政许可程序解决方案之选择》,载《法制建设》2002年第6期53、《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关键是严格执法》,载《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7期54、《正当期望:概念性的分析》,载《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夏季号55、《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的交织与处理》,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4期56、《司法独立与宪法修改》,载《法学》2003年第12期57、《地方保护主义的成因和解决之道》,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6期58、《中国行政审判体制重构与司法体制改革》,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59、《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方式》,载《法学》2005年第5期60、《警惕执法者规避法律》,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2期61、《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载《法律适用》2005年第8期62、《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复议决定的法律效力》,载《中国改革》2005年第3期63、《立法的民主化及法律监督》,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64、《论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65、《创新立法方式提高立法质量的重大举措》,载《中国人大》2006年第5期66、《修改行政诉讼法需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载《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67、《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载《人民论坛》2005年第7期68、《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作者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7次集体学习的部分讲稿,略有删节。原讲稿执笔人为马怀德、史际春、薛刚凌、刘守文。69、《公益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及提起条件论析》,载于《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70、《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及立法意义》,载于《政法论坛》2004年第5期71、《完善城管综合执法需更多智慧》,载于《法制日报》2006年9月5日

上12核心期刊目录都可以查出来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及本书(第二、三版)编写分工 (以撰写章节先后为序)姜明安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监察学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行政法学》(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行政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版)、《行政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行政执法研究》(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主要论文有:《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法律控制》(载《法学研究》1993年第1期)、《行政的现代化与行政程序制度》(载《中外法学》1998年第1期)、《新世纪行政法发展的走向》(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行政的“疆域”与行政法的功能》(载《求是学刊》2002年第3期)、《公众参与与行政法治》(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2期)等。 撰写本书第1—10章,负责全书的审稿、统稿。 叶必丰法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行政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初版、2003年修订版)、《行政法的人文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应申请行政行为判解》(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行政行为的效力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行政规范研究》(合著,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主要论文有:《论行政行为的公定力》(载《法学研究》1995年第5期)、《行政行为确定力研究》(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3期)、《现代行政行为的理念》(载《法律科学》1999年第6期)、《行政规范法律地位的制度论证》(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等。 撰写本书第11—13章。 杨建顺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1980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1982年赴日留学,1986年毕业于筑波大学,获社会科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一桥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一桥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93年回国后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要著作有:《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等,译著有:《日本行政法》(南博方著,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行政法》(盐野宏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等;主要论文有:《规制行政与行政责任》(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2期)、《论行政法的特点》(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第3期)和《行政裁量的运作及其监督》(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等。 撰写本书第14—15章。 章剑生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行政程序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行政程序法比较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行政诉讼法基本理论》(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行政监督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行政程序法基本理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主要论文有:《判决重作具体行政行为》(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行政行为说明理由》(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3期)、《有关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2期)、《现代行政诉讼的成因与功能分析》(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现代行政法基本原则之重构》(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3期)等。 撰写本书第16—17、19—22章。 于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法学教授,任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命题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协议与行政合同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德国行政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WTO协定国内实施读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政府采购制度的发展与立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降低政府规制——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行政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主要论文有:《WTO协定的国内实施问题》(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WTO政府采购协定的几个问题》(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加入世贸组织与政府职能转变的法律问题》(载《求是》2002年第24期)、《中国对反倾销措施的司法审查》(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制定紧急状态法的基本问题》(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4期)等。 撰写本书第18章。 王宝明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教授,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青少年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宪法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斯拉丘斯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主要著作有:《行政程序与行政诉讼》(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行政法学论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合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读本》(合著,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等;主要论文有:《行政立法评述》(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美国行政机关与美国宪法实施的监督》(载《行政法学研究》2001年第1期)、《行政程序立法论纲》(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中国公务员立法的合理取向》(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与政府的因应》(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等。 撰写本书第23、28、31—32章。 江必新法学博士,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行政诉讼法疑难问题探讨》(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国家赔偿法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行政诉讼制度之发展》(金城出版社2001年版)、《WTO与行政法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WTO与司法审查》(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主要论文有:《论行政诉讼中的司法变更权》(载《法学研究》1988年第6期)、《国家赔偿法价值论》(载《法学杂志》1994年第4期)、《司法解释对行政法学理论的发展》(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4期)、《先地方后中央:中国行政程序立法的一种思路》(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2期)、《紧急状态与行政法治》(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等。 撰写本书第24、30章。 刘恒经济学博士,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行政法学研究会总干事。主要著作有:《公安行政复议导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行政救济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外资并购行为与政府规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行政行为法律适用判解》(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主要论文有:《试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权》(载《法商研究》1995年第2期)、《论行政立法权》(载《法学评论》1995年第4期)、《行政诉权面临的若干问题及对策》(载《学术研究》1997年第1期)、《略论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法律规制途径》(载《现代法学》1998年第2期)、《政府信息公开立法问题探析》(载《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等。 撰写本书第25—27、29章。 湛中乐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行政学院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主要著作有:《环境行政法》(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年版)、《公安行政法》(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1994年版)、《高等教育与行政诉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法治国家与行政法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主要论文有:《论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2期)、《论完善我国的行政立法程序》(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3期)、《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及其司法运用》(载《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第5期)、《中国加入WTO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载《中外法学》2003年第2期)、《行政过程论》(载《行政法论丛》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等。 撰写本书第33、37—38章。 薛刚凌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家组委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国家赔偿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行政诉权研究》(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变迁时代的行政法思考》(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行政组织法研究》(合著,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主要论文有:《行政主体之再思考》(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行政诉讼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2期)等。 撰写本书第34—36章。

  • 索引序列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投稿方式选什么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投稿方式选什么类型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投稿方式选什么专业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投稿方式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投稿方式要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