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科技情报研究期刊投稿

科技情报研究期刊投稿

发布时间:

科技情报研究期刊投稿

美国《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简称ISTP)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本会议索引收录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管理信息、教育发展、社科人文和应用科学等学科的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其中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类文献约占35%,其他专业学科约占65%。ISTP是全球三大检索(SCI、ISTP、EI)之一,被誉为全球核心,凌驾于中国的核心期刊之上。尤其在国内,发表ISTP检索论文,将获得几千元的现金奖励或学分累计,在各类职称评定以及硕博毕业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您想投稿或者写作指导,请百度 中国ISTP检索中心

1

1、《图书情报工作》(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大型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核心期刊。2、《中国图书馆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图书馆学会和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国家级图书情报学专业期刊。编辑部地址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邮 政 编 码 1000813、《图书与情报》季刊 主办单位甘肃省图书馆 4、《图书情报知识》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承办的国家一级学科“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综合性学术期刊。编辑部地址: 武汉市珞珈山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邮编:4300725、《图书馆学刊》是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学会主办的图书馆学专业刊物。

科技情报研究期刊投稿经验

核心期刊的操作过程过程大概是这几步:选题—实验—统计—成文—投稿—初审—外审—修改—发表,前面4个环节实际上就是写文章并投稿,时间和文章投稿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可以写得快一些也可以慢工出细活,但是投稿以后,审稿速度和审稿结果就把握在别人手里了。这个审稿时间,让很多着急的人甚是烦躁,但没办法也只能等。大部分的核心期刊在征稿启示里都很清楚的写着是3个月,顶级核心期刊身高时间可能更长,达到6个月,这是因为他们这些刊物更权威,审稿需要把文章看得更仔细,更重要的是审稿专家的时间也很紧张,并不是普通期刊那样由编辑坐在办公室天天下载稿件,审稿就是检测一下复制率就完事。当然,申明的3个月或者3-6个月的并不一定要这么长,有时候也会很快。但总的来说核心期刊通常是3个月左右。如果3个月后审稿通过的话,接下来就是排期,即正式发表,大约是审稿通过后的半年左右,这就是说审稿通过并不是马上就能发表的,而要等半年到一年左右才能正式发表出来。相当于你写完文章——投稿——审稿通过——发表的时间大约是9个月到一年左右。

本人曾在《电脑爱好者》发过N篇作品。动画技巧与实践(一)--《电脑爱好者》1998年10期夜世界--《电脑爱好者》1997年03期 具有定时功能的时钟-《电脑爱好者》1997年第06期无界面播放器的设计-《电脑爱好者》1998年第16期其它还有好多,记不住了,这是根据记忆想起来的并在网上找到的。经验谈不上,首先要研究各个栏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写稿,直接发到栏目编辑那儿。写稿时要求质量第一,而不是数量,绝对要避免错别字与病句。专业杂志的稿件文章一定要专业,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语言要杜绝。投稿时要写清联系方式,包括地址邮编、Email、电话等。最后别忘了,杜绝一稿多投。

科技情报研究期刊投稿要求

但是,不同学科之间的SCI期刊很难进行比较和评价为了科学地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对科研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合理考核,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将JCR(《期刊引用报告》)公布的期刊分为13大类,在每一类期刊中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及被引频率等指标分成四个区,期刊档次由高到低排列,其中第一区期刊加上第二区少量期刊,被界定为顶级刊物。发表在1区和2区的SCI论文,通常被认为是该学科领域的比较重要的成果。有些在1区或者2区的期刊,也有影响因子很低的,比如病毒学最牛的杂志是JournalofVirology(IF=402),但是在它上面发表期刊的难度并不亚于Nature(IF=28)

《情报学报》是学术性期刊,主要报道情报科学、信息和知识管理、图书馆学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综述评论。内容包括:信息收集、加工、存储、检索、分析研究、传递与应用中的理论和方法,重点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知识信息的处理;信息经济、信息产业、信息市场和用户研究;信息服务,信息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政策研究等。 《情报学报》是上述领域的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和中国社科论文统计分析的选用期刊。

SCI----1955年,ISI创始人加菲尔德博士(D Garfield)在科学周刊(Science)发表论文提出将引文索引作为一种新的文献检索与分类工具,将一篇文献作为检索字段从而跟踪一个研究课题的发展过程,由此开创了引文索引的时代,并在此基础上还发展了文献计量学。在SCIE等索引数据库中,每条文献的信息包括论文的参考文献列表,允许用户通过被引作者或被引文献德出处展开检索,可轻松地追溯课题的起源和发展,揭示研究之间隐含的联系,全面掌握有关某一研究课题的过去、现代与将来。在SCIE中,可实现课题研究循环过程中多步骤的完整整合,包括获取所需文献(检索)——提炼课题中研究热点(分析)——对相关文献进行跟踪(管理)——研究成果发表(写作)等步骤。核心期刊的概念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某一学科中高水平、高影响力的期刊。不难看出,核心期刊有两个主要特性:一是学科性,二是学术性。一般情况下,核心期刊都是在某一个学科范围内来界定的某一个学科的核心期刊,到另一个学科就不一定是核心期刊(当然,综合性学科的核心期刊,如NATURE、SCIENCE等例外)。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投国际刊物,请参考JCR(包括科技版和社科版),选择自己想要找的学科类目,按照影响因子排序,挑选适合的刊物。然后查找刊物的地址或网站信息,登陆刊物的网站,查找在线投稿信息。投国内刊物,请参考《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从中选择自己想要找的学科类别,然后按照影响力,挑选适合的刊物。投稿地址信息可以参考工具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也可以登录"中国期刊网",查找刊物的投稿信息。在向核心期刊投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 尽量不要投增刊。(2) 单位署名要规范。要写上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这在SCI中尤其要注意。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Impact Factor 影响因子( If ):605If= (C2+C3)/(A2+A3)其中,A2 =1995年出版的文献数 A3=1994年出版的文献数 C2=1995年出版的文献在1996年被引用的次数 C3=1994年出版的文献在1996年被引用的次数

文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炼,字数在4500字以上;摘要的字数要求在200字左右,要中英文对应。内容包含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详情参见“文摘编写规则GB 6447—86”;3.文稿请附3~8个中英文对应的关键词,中英文题名和作者单位;4.来稿如获某种研究基金资助,请列出项目名称及编号; 请附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职务职称、研究方向及发表论文情况; 注明所有作者的详细地址、联系方式及E-mail; 参考文献要求在7条以上,并随文标注。要按“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05)”的要求著录; 文稿的格式请参见本刊近期出版的期刊;9.本刊审稿期为2个月,在此期间请勿一稿多投。10.本刊对已录用的稿件按所占版面收取版面费。稿件刊登后,按作者数赠送当期样刊。

科技情报研究期刊投稿邮箱

不管任何杂志都是要明白的,1、来稿采用网上投稿和E-mail附件投稿两种方式,文本格式采用Word2000以上版本。2、来稿请提供以下中文和英文信息:①文章题名;②所有作者的姓名、职称、现工作单位;③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和E-mail地址等);④3~5个关键词(自然信息除外)。3、来稿请附200字以内的中英文摘要(科技时评、书评、科技信息除外)。4、来稿中的图和表应分别按文中出现顺序编号。并附150字以内的图题和说明文字,线条图应清晰、准确,需要的图例、坐标名称、标度、标值等必须齐全(图中的图注尽量用中文表示)。照片必须是原版,要求反差鲜明,适于制版。5、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列表按文中出现顺序编号。著录项目必须齐全。期刊文章作者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专著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文章作者题名见:编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往往

你好 我是杂志社的编辑,联系方式看我空间资料,郑重声明!杂志社编辑非代理! 投稿邮箱: 投稿注明联系方式,我会及时与你联系

科技情报研究期刊

1

1989年中国情报所有职工 1 124人,对外服务部门有采编部、文献加工部、文献服务部、样本样品馆、咨询服务部、文献复制公司和科技文献出版社。馆藏文献总量:外国科技期刊6万种、外国科技资料80万份、缩微资料 170万篇、检索工具书26万册、外国产品样本15万份、参考工具书 2万册、外国科技影片1700部、外国录像带600部、外国参考工具书 7000册;中国科技期刊6000种,中国科技资料40万份,中国科技影片350部。为方便用户了解馆藏, 充分利用文献资源,中国情报所对所搜集的国内外科技文献进行了编译报道,报道的主要形式是出版科技情报刊物,其中以检索刊物为主,如书本式文摘、目录、索引等。另外,根据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每年出版大量的图书和资料。近年来,为了实现情报工作手段现代化,中国情报所正在组织建立文献数据库,开展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情报检索和机器翻译的研究试验,组织编制了《汉语主题词表》及开发软件试验。为了共享国际情报资源,建立了国际联机检索服务部,于1983年10月开始提供国外文献数据资料的联机检索服务。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受国家科技部委托,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JCR)的模式,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结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在中国出版的1405种科技期刊作为统计源期刊,选择了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用率、基金资助论文比例等十几种期刊评价指标,利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十几年积累的丰富数据,编辑出版了《200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这对中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期刊编辑部和科研管理部门能够快速地评价期刊,客观准确地选择和利用期刊提供了依据,也为广大科研人员和科技期刊客观了解自身的学术影响力,提供了公正、合理、客观、科学的评价依据。

不是,这个可以从刊物上看出来的,是的会明显的标示!据说这个给钱就发表,呵呵

  • 索引序列
  • 科技情报研究期刊投稿
  • 科技情报研究期刊投稿经验
  • 科技情报研究期刊投稿要求
  • 科技情报研究期刊投稿邮箱
  • 科技情报研究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