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浙江中医药大学报考要求

浙江中医药大学报考要求

发布时间:

浙江中医药大学报考要求

千万别学中医!!!找不到工作啊!!!一定要学医的话就学临床医学!!!

嗯,没问题的。报考点选就近的就行。

你好:选择户口所在的报考点,电话咨询你所在区的教育局,并且索要考点代码。

往届成人本科学历可以报考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考试。往届生是指非应届毕业生,非应届生和应届生一样都可以考研,但是往届生不是用学生的身份,而是以社会人士的身份去考研。如果想选择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报考点,就需要符合工作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要求。2022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报考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人格健全、身体健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网络教育、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类别的应届生)或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以上人员均需取得学士学位(公共管理除外)。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3、身体健康状态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4、中医、中西医专业不接受西医(临床医学)毕业生报考,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不接受中医、中西医专业毕业生报考。5、医学专业学位不接受已经参加过临床规范化培训的考生报考。

浙江中医药大学报考点

浙江中医专硕在杭州的考点如下:1、3301杭州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不含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2、3302宁波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3、3303温州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4、3304嘉兴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5、3305湖州市教育考试中心:报考全国统考、联考;6、3306绍兴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7、3307金华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8、3308衢州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9、3309丽水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报考全国统考、联考;10、3310台州市教育考试院:报考全国统考、联考;11、3311舟山市教育考试中心:报考全国统考、联考;12、3312浙江大学:杭州市(含各县)报考本校统考、联考及各地报考本校“单独考试”“强军计划”“美术专业且选考709科目”的考生;13、3313中国美术学院:各地报考本校统考。浙江中医药大学考试注意考生须在考前随时主动查询、了解浙江教育考试网站及报考点网站发布的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疫情防控告示,自觉遵守相关的考试防疫规定。考生须提前14天通过“支付宝”或“浙里办”APP完成本人浙江“健康码”(浙江省内各市健康码可通用)的申领;并在打印准考证时如实填报考前14天内本人健康信息。考前14天,在省外的考生应及时返回我省,省内考生应避免出省活动,以免因疫情耽误考试。

2019杭州研究生考试考点(1)浙江大学(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3)浙江工业大学(4)浙江理工大学(5)浙江海洋大学(6)浙江农林大学(8)浙江中医药大学(9)浙江师范大学(10)杭州师范大学(11)温州大学(12)浙江工商大学(13)中国美术学院(14)中国计量大学(16)浙江财经大学(17)宁波大学(18)浙江科技学院(19)绍兴文理学院(20)浙江万里学院(21)浙江传媒学院(22)湖州师范学院(23)浙江音乐学院(24)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25)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26)浙江省医学科学院(27)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现场确认提交材料:(1)本人居民身份证(2)学历证书(3)网上报名编号(5)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自学考试机构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6)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照像并缴纳报考费120元(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回答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1、报考点是指考生选择报名和考试的地点,可以就近选择;报考单位是指考生想报考的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名称。譬如,想报考北京大学的考生可以选择他目前工作或学习地的报考点来报名。

2、报考点就是你在哪里报考。一办般在哪里报考,考场就设置在哪里。往届生再选考研地点时要选择户口或者工作所在地。如有特殊情况还需要提前进行咨询了解。切不可盲目行事。

3、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提问 我说2020年本科毕业生,怎么网上报名填的是选择的户口所在地,总是通过不了 想考湖工大学,2020年本科生,户籍地在湖北孝感 回答 户籍地通过不了,那你就以学习或者工作地填写 提问 没工作地,一直在家复习 回答 那就是户籍地,应该是可以的,你再试试,看是不是哪里填错了 更多4条 

你可以自己选择 但是有些报名点是只接受指定学校或者考试科目的 一定要看清楚在选择~~~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格式要求

两所学校的学习时间不同,学费不同外,学生入取的批次不同。浙江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中药为主,医理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高校。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获得港澳台地区招生权、免试招收香港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是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工作基地。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坐落于美丽的钱塘江南岸,与著名的六和塔隔江相望。学院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利用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2000年1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2000〕4号文批复,学院正式创立,并于同年秋季起正式招生。2004年11月,经教育部确认。 学院采用民办机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

支付版面费。一般都是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进行,部分也可以通过邮政汇款的方式。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创始于1977,创办至今都是在研究领域当中非常好的一本期刊,拥有正规的国内国际统一出版刊号:33-1349/R,国际连续性出版刊号:1005-5509,邮发代号32-14。是由浙江中医药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版面费一般都是在600-2000元/版。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是非常受广大专业学者们青睐的期刊之一,创刊多年以来,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的质量水平也不断提高、审稿周期也有所提升。发表周期一般在1-60天左右,在论文发表之后等待编辑老师的一个准确的回复,编辑部会通过邮件或者是电子录用通知书的方式进行回复信息,确保文章录用。、在确定收到编辑部的用稿通知之后,该期刊会给作者发送确认刊登的具体相关信息,如刊在哪一期上等等。支付版面费。最后在进行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版面费汇款或者是银行转账之后,要求杂志社开具相关的发票等信息,后期进行报销使用。可以采用单位转账进行缴纳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版面费,在“附言”栏注明稿件编号或者第一作者姓名。作者同时也可以通过个人银行转账以及银行汇款的这些方式进行缴纳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版面费,在“附言”栏注明发票单位。作者也都是需要告知发票单位的相关纳税人识别号,否则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版面费的财务就会不予开具发票,可在系统的汇款信息中注明单位纳税人识别号。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相关信息,可直接询问学报编缉部。你若喜欢,便是晴天。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是科技核心期刊,就是统计源期刊,可以到万方数据库搜索此杂志,在杂志介绍页面,杂志封面下方,如果有ISTIC标识,这就表示此杂志是科技核心期刊。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要求

两周以内。第一次外审都没法给你通过,如果二审还不能通过的话,你就要延期毕业了,所以这个时候二审一般都会比较快,让你能正常的参加必须答辩,因此也就两周。

1撰稿要求1总体要求文稿力求内容新颖,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练,语言通顺,用词规范,数据可靠。文稿一般以4 000~6 000字为宜,论著、综述类不得超过8000字。2名词术语医学名词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及中医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基本名词》系列为准。文稿内使用的名词术语前后统一,新名尚无统一译名时,首次出现应在名词后面圆括号内注明原文。药物名称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药名词汇》或《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采用批准的药名;创新性新药,请参照我国药典委员会的“命名原则”。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新译名词应附外文原文。在摘要及正文中,如原词过长且文内又多次出现,第一次出现时一律先写出中文名词全称,后在圆括号内标注英文全称及缩写词,英文全称及缩写词之间用逗号分隔,以后再出现时则用简称。常用公知公认的缩写词可不加说明直接引用,例如:WBC、RBC、Hb、DNA、HBsAg、IgG、IgA、IgM、CO2、NO等。文中引用中国人姓名时,应写全名。3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黑、花诸体,并注意上、下角标使用准确。如kg不能写成Kg,ml不能写成ML,pH不能写PH或Ph。4数字用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1时间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间,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年份用4位数表,如1999年不宜写成99年。避免用时间代词,如“今年”、“去年”、“近期”等。时间天用“d”表示,小时用“h”表示,分钟用“min”表示,秒用“s”表示。2数字范围的表示形式表示范围用“~”,不用“-”。5至10应为5~10;5万至10万应为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3×10至5×10应为3×10~5×10,或(3~5)×10,不能写成3~5×10;60 %至70%应写为60%~70%,不能写成60~70%;60 mg至70 mg应为60~70 mg不能写成60 mg~70 mg;5±5摄氏温度应写(5±5)℃。3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表示方法每个数值后的单位不能省略。如40 mm×20 mm×30 mm不能写成40×20×30 mm,也不能写成40×20×30 mm。5计量单位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的规定,正确使用和书写单位的名称和符号。6统计学符号应以国家标准GB/ T 1-93《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为准,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符号一律用斜体,大小写应写清楚,如:(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表示(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斜体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9)样本数用英文小写n;(10)概率用英文大写斜体P。2稿件格式1题名题名应恰当简洁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题中不得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等;也不能将原形词和缩略词同时列出;一般不用副标题。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实词首字母大写,其他均小写。2作者署名和单位作者姓名全部列出,置于题名下方。作者单位需写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并注明省份、城市和邮政编码。如作者单位为两个以上,应分别注明;集体署名的文章需注明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在论文首页脚注第一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性别、最高学位、职称、是否为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等内容;整理者姓名列于文末。如果需要确定一名对文稿及其研究内容负责的通讯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并注明通讯作者的职称、是否为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电子信箱;如在来稿中未特殊标明,则视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各类文稿均须附英文题名及全部作者与单位的英译。中文姓名用汉语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姓字母均大写,名的每一个汉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双名之间加连字符“-”。3摘要摘要字数要求在200~300字,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论著类文稿的摘要形式采用结构式,内容应包括目的(阐明研究的背景和设想、目的)、方法(必须包括材料或对象,应描述课题的基本设计,双盲、单盲还是开放性,使用什么方法,如何进行分组和对照)、结果(应列出主要结果,包括主要数据,有什么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和局限,叙述要真实、准确、具体)、结论(全文总结,准确无误的观点及价值)。英文摘要可略详于中文摘要,但文意要一致。4关键词各类文稿均须标引关键词,数目一般为3~8个,不得少于3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关键词的选择要规范、准确,可以参照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有关系列名词选词,也可以使用主题词标引,具体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和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编著的《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关键词应置于摘要之后,正文之前。附中英文摘要的文稿,须注中英文关键词。5正文体例论著一般分为引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5部分。各级标题的编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均左顶格书写,后空一格写标题文字;二级以上层次序号的数字间用下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不加圆点。分级编号示例:“1”“1”“1”“1”。编号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为3级,最多不超过4级。引言和参考文献不标序号。各层次的标题应简短明确,以15字为限,同一层次的标题所用的词组结构应尽可能相同,语气应一致。文内接排的序号一律用圆括号数码,如:(1)、(2)……;若再分级用圈码,如:①、②……表示。6图表图表要精选,凡能用文字说明者,尽量不用图表。插图和表格应具有足够的自明性信息,使读者不查阅正文即可理解其内容,并注意勿与正文内容重复。插图和表格均应有简要的图题和表题,图、表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并在正文中相应位置标示。即使只有1张图或表,也须标示“图1”或“表1”。1图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或在图的下方)标明图题、图号、放置方向及作者姓名。图可集中附于文后,图题、图注应置于正文内,外加方框标明所在位置。照片图要求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示,不要写在照片上。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须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2表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可适当加注辅助线(不用竖线)。表内不设备注栏,如有需说明的事项(如P值等),可在表内依次用*、#、△、□、☆号标注在相应内容的右上角,并以简练的文字写标注在表格的左下方。表内参数的单位应尽量相同,放在表的右上方;如各栏参数的单位不同,则放在各栏的表头内,均值±标准差用±s,置于表的右上方。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一位。统计学显著性标注统一用*、#、△、□、☆表示P<05;* *、##、△△、□□、☆☆表示P<01。7致谢致谢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应征得被致谢本人同意,对被感谢者可直书其名。文字力求简练,评价恰当,用语准确。8参考文献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标注法,即按引文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外加方括号标注在文献作者的右上角;如文献作者名不出现时可作为文中词语的一部分引用。文后参考文献表著录项目应齐全,文献作者列出第1~3名,超过3名时,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期刊文献卷和期均须著录。参考文献应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主要文献为主,必须与原文核对无误。内部资料、私人通信、未发表的文章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尽量不引用文摘、综述等第二、三次文献。每条参考文献题后需加文献类型标志代码:期刊[J]、普通图书[M]、学位论文[D]、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标准[S]、报告[R]、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未定义类型者[Z];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采用[A]。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要在文献类型标志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如: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磁带数据库[DB/MT]、光盘图书[M/CD]、磁盘软件[CP/DK]、网上期刊[J/OL]、网上电子公告[EB/OL]。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期刊文献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页-止页图书文献格式:主要责任者书名[M]版本(第1版可以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报纸文献格式:[序号]著者题名[N]报名,出版年-月-日(版次)会议论文集文献格式:[序号]著者题名[A]//文集的编者文集名[C]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学位论文文献格式:[序号]著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起页-止页专利文献格式:[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电子文献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析出文献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文献来源类型]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在原文献中的起页-止页3投稿须知1投稿方法电子版来稿请进入相应杂志的主页注册、登陆后投稿,点击“修改全文”上传投稿原文;纸质版投稿采用邮寄方式,邮寄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114信箱“学报”编辑部收(邮政编码201203)。请勿寄个人,以免影响稿件处理。不采用稿件一般不寄还,请自留底稿。2补充材料来稿应列出通讯作者的姓名、地址、电话和电子邮件。如系国家或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或攻关项目文稿,请在文稿首页页脚位置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并附寄项目任务书复印件。3稿件处理编辑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发出稿件处理通知。若作者在投稿后3个月内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可向本刊编辑部查询。作者若欲改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多投。一旦发现一稿多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2年之内拒绝采用该文第一作者的任何来稿。4修改事宜来稿经同行专家审查后,认为内容需要修改、补充或删节时,本刊编辑部将把稿件及修改意见反馈给作者修改,作者必须于1个月内将修改后的稿件寄回编辑部,否则将作自动退稿处理。5版权声明本刊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著作权、专利权的保护和保密等法规,投稿前第一作者应请所在单位加盖公章,以免侵权和泄密,并同意将印刷版和电子版出版权转让给本刊编辑部。对来稿一律要求文责自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刊有权对拟录用的稿件进行文字性修改、删减等加工处理;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将提请作者考虑,如不同意删改者请事先声明。另外,本刊已独家加入《中国期刊网》,作者若不同意自己的论文被数据库收录时请在来稿时说明。6稿酬支付来稿一经发表,本刊即按国家有关规定向作者寄付稿酬(已含各类文摘、光盘版、网络版稿酬),并赠送2本样刊。

浙江中医药大学报考条件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一)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获准在我国境内就业的其它国籍的人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参加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1、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中专学历,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7年; 2、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大专学历,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5年; 3、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3年; 4、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1年; 5、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药学(中药学)专业知识 (一)、药学(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两个科目,只参加药事管理与法规、综合知识与技能两个科目的考试。 1、中药学徒、药学或中药学专业中专毕业,连续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20年; 2、取得药学、中药学专业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连续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15年。

没明白,请修改错别字

这两个大学都一般,中医学就业的话很不好找工作,除非你有医院方面的关系,不然还是谨慎的选择学医,医学的话要求高,除了本科5年,研究生3年,这是必须的,学费都贵,如果你能有那么多的时间或金钱支持,还是可以考虑。

1、目前大部分学校除了少数医学类等少数专业非本专业本科生不能报考外,其他专业的所有大学只要专业目录没有说明就可以报考。2、专科毕业两年以上就可以报考全日制研究生,但同等学力报考都有条件,多数学校规定不能跨学科报考,个别专业不接收同等学力。3、名校对同等学力报考的要求比较高,如外语过四级、发表论文、本科主干课程成绩单等,一般大学只是在复试时加试两门专业课程。如下我国中医药大学: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是直属教育部管理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北中医现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2.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国最早兴建的四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首批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非医攻博试点单位。广中医拥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中医学(含13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005年,学校首次承担“973计划”项目,邓铁涛教授出任首席科学家。3.上海中医药大学,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现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中药学(含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中医外科学、中医内科学及中医骨伤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2个。北京中医药大学4.成都中医药大学,前身为1956年8月创建的成都中医学院,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四所中医药学院之一,是四川省属重点高等学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现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中药学(含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妇科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5.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经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具有较高教学、科研、医疗水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校园坐落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重点大学之一。6.山东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9月,是山东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医药科大学。1996年更名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属5所应用基础型大学(鲁版211)之一,现有44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湖南中医药大学,始创于1934年,是一所科研、医疗、校办产业结合的以中医学专业为主的大学。2002年,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合并,实行校院合一的管理体制,是湖南重点本科大学,在本科一批和本科提前批进行招生,有本硕连读招生资格。湖南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8.天津中医药大学,一所著名的中医药院校,原称天津中医学院,位于中国天津市南开区。9.福建中医药大学,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一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原名福建中医学院。10.长春中医药大学,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长春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大学,是吉林省重点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截至2014年7月,学校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现有本科专业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后创新工作站1个。全日制在校生10643人。辽宁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11.安徽中医药大学,其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学校),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医学院。2013年批准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现为安徽省重点建设高校(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12.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沈阳市的一所公立大学,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辽宁中医学院。13.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被誉为“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博士点和44个硕士点。浙江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14.浙江中医药大学,一所以中医中药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高等院校。15.广西中医药大学,位于广西南宁市一所公立大学,前身为1956年创立的广西中医学院,2012年更名为大学。16.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武汉市的一所公立大学,是湖北省唯一一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湖北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17.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省南昌市的一所公立大学,前身为1959年创立的江西中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大学。18.陕西中医药大学,前身是1952年创建于西安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升格为陕西中医学院,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19.甘肃中医药大学,是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由成立于1978年的甘肃中医学院更名而成,坐落在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河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1955年在开封创办的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即后来的河南中医学院,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河南省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全国五所省部共建的中医药大学之一,坐落在河南郑州,2015年9月,河南中医学院拟更名为“河南中医药大学”。

  • 索引序列
  • 浙江中医药大学报考要求
  • 浙江中医药大学报考点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格式要求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要求
  • 浙江中医药大学报考条件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