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财政收入论文的现状分析

财政收入论文的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

财政收入论文的现状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收入绝对规模持续增长,且呈先慢后快的阶段性特征。1979-1992年,全国财政收入从1146亿元增加到3483亿元,年均增长规模为17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4%;1992-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从3483亿元增加到38730亿元,年均增长规模为251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1979-1995年比重总体上呈现不断下降的阶段,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下降到3%。1996-2006年是比重呈现持续上升的阶段,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4%上升到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先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是与我国财税改革总体策略紧密相关的。保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是我国的主要财政目标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明确地提出了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项经济改革全面展开。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要求,进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和工商税制改革,规范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调动中央和地方连个积极性,建立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同时,要强化财政税收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和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稳定提高。

部门决算填报说明(部门用)一、决算汇编基本情况(一)报表类型说明1.纳入201 年度部门决算汇编范围的独立核算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共 个,其中:(1)单户录入 户,其中含单位 个,占单位总数的 %;比上年增加(减少) 个。增减变动原因说明。(2)行政单位汇总录入 户,其中含单位 个,占单位总数的 %;比上年增加(减少) 个。增减变动原因说明。(3)事业单位汇总录入 户,其中含单位 个,占单位总数的 %;比上年增加(减少) 个。增减变动原因说明。(4)经费自理事业单位汇总录入 户,其中含单位 个,占单位总数的 %;比上年增加(减少) 个。增减变动原因说明。(5)其他单位汇总录入 户,其中含单位 个,占单位总数的 %;比上年增加(减少) 个。增减变动原因说明。2.本部门代编经费报表及调整表 户,其中:经费差额表 户,调整表 户;比上年增加(减少) 个。增减变动原因说明。(二)单位分类情况说明1.按单位基本性质划分:(1)行政单位 个,比上年增加(减少) 个,增减变动原因说明。(2)事业单位 个,比上年增加(减少) 个,增减变动原因说明。(3)其他单位 个,比上年增加(减少) 个,增减变动原因说明。(4)经费自理事业单位 个,比上年增加(减少) 个,增减变动原因说明。2.按单位执行会计制度划分:(1)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 个,比上年增加(减少) 个,增减变动原因说明。(2)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 个,比上年增加(减少) 个,增减变动原因说明。(3)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单位 个,比上年增加(减少) 个,增减变动原因说明。(4)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 个,比上年增加(减少) 个,增减变动原因说明。(三)单位预算级次说明1.一级预算单位 户,比上年增加(减少) 户,增减变动原因说明。2.二级预算单位 户,比上年增加(减少) 户,增减变动原因说明。3.三级预算单位 户,比上年增加(减少) 户,增减变动原因说明。┅┅二、基础数据核对情况(一)与财政部门对账情况1.财政拨款核对情况(1)单位本年度实际收到的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收入 万元,财政部门拨款对账单 万元,差额 万元。对差额原因进行说明。(2)单位本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 万元,财政部门拨款对账单 万元,差额 万元。对差额原因进行说明。2.预算外资金核对情况(1)单位本年度缴入财政专户预算外资金 万元,财政部门预算外财政专户缴款对账单 万元,差额 万元。对差额原因进行说明。(2)单位本年度从财政专户取得的预算外资金收入 万元,财政部门预算外财政专户拨款对账单 万元,差额 万元。对差额原因进行说明。3.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二)上年结转和结余核对及指标变动情况(附表一)1.结转和结余资金上年年末数与本年年初数不一致的情况说明(如财政调整、审计调整、部门调整等)。2.主要指标上下年变动幅度超过20%,其中机构人员指标上下年变动幅度超过5%的,应具体核实并说明原因。三、报表审核情况(一)公式审核情况1.逻辑性审核公式公式报错 条,其中:公式A-XXX报错 条,涉及 个单位,原因说明。公式A0-XXX报错 条,涉及 个单位,原因说明。2.核实性审核公式公式报错 条,其中:公式A-XXX报错 条,涉及 个单位,原因说明。公式A0-XXX报错 条,涉及 个单位,原因说明。3.公式设置建议(1)如有不适用的审核公式,请列出并说明修改意见。(2)单位自行增加的审核公式,请列出并说明设置依据。(二)模板审核情况行政单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情况及原因说明。单位结余分配中转入“其他”项的情况说明。“支出决算明细表”中,各类下“其他”占本类支出小计比例大于30%的,应核实并说明支出明细情况。事业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原因说明,提供单位类型和制度依据。其他模板审核情况。四、决算数据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1.“收入决算表”中其他收入的具体构成情况,说明单位从其他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非本级财政拨款、未纳入预算外财政专户管理的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收入情况。(附表二)年末结转和结余为负数的原因说明,包括单位基本支出结转和结余、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事业基金结余和专用基金结余为负数的情况。3.“支出决算明细表”中,部门转拨附属单位或者非本级预算单位的经费支出,应具体说明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去向和金额。(如“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拨给……单位用于……事务,……万元)4.“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列支“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的依据及说明。5.使用经费差额表代编部门收支以及使用调整表调整部门收支重复汇总数的情况说明,包括代编(或调整)的依据、涉及的单位和金额。6.“机构人员情况表”中“其他人员”的具体构成情况。(附表三)“预算外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中预算外资金未缴留用的情况说明(包括批准的部门及文件依据)。“资产负债简表”中行政单位“暂存款”、“暂付款”,事业单位“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往来账款情况说明。9.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财政收入论文的现状分析内蒙古

内蒙古财政收入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现状分析(一)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经济总量规模与财政收入规模分析。“十五”时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从12亿元增长到5亿元,年均增长2%,区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从2003年起已连续五年列居全国第一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自治区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00年至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总收入由6亿元增加到9亿元,年均递增9%。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分析。2000年至2006年,内蒙古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提高到9%,年均提高8个百分点。同期,全国这一比重从11%提高到5%,年均提高9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从7%提高到4%,年均提高48个百分点。由于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质量不断提高,从2002年以来内蒙古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呈逐步上升趋势,与全国及西部地区的差距逐年缩小,2006年甚至超过西部地区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与GDP弹性分析。“十五”时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总收入增速总体上快于GDP增速,但两者弹性波动较大,财政收入与GDP的弹性系数平均约为65,即:GDP每增长1%,财政总收入增长65%。财政收入对GDP弹性系数呈上升趋势,说明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较快发展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大幅提高,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能够协调发展。但不同年份弹性系数波动较大的问题制约着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制长期、稳定的发生作用。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从自治区整体经济结构上看,走工业化道路是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在今后乃至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应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对资源的深度利用、综合利用、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抑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过快增长,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发展新型替代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单一主导型结构向多元主导型结构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向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改变主要依靠资源及其初加工提供财政收入的现状,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  (三)巩固和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发展县域经济  在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努力提高畜牧业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思路,着力扶持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民营主体、突出特色的原则,培育县域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发展农牧业产业化,改变目前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贡献低的现状,今后将通过增值税、营业税等形式成为财政收入增长的稳定财源。  (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适当提高第三产业中大型垄断性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以减税让利的形式适当放宽第三产业中小型企业的市场准入度,通过“放水养鱼”的形式扶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长久看会给营业税的增长提供较大的空间,也会成为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收入增长新的、稳定的财源。  (五)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的有力保障,对促进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具有长远的意义。应继续鼓励呼、包、鄂优势地区率先发展,使呼、包、鄂金三角地区继续成为自治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加快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发展,使蒙东地区成为自治区财政收入新的、稳定的增长源。  (六)全面实行综合财政预算  按照公共财政要求,通过完善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扩大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努力将所有政府性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统一管理,建立统一完整的预算体制。  (七)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调整现行财政体制,更多地体现对民族地区的倾斜和照顾。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集中体现了中央财政统一性的要求,但对民族地区特殊性体现不足。因此,应在财政体制方面对民族地区做一定的调整,比如考虑适当放宽和降低增值税、所得税上交比例,既增加了民族地区的可用财力,也体现了和其他地区的区别;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可考虑将民族地区上交中央财政的税收全部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返还地方,增加民族地区自主安排财力的灵活性;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对于中央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取得的利润,应将其收入的10% 20%部分留给地方,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  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增值税改革。目前,我国在部分省市进行增值税试点改革,未在全国乃至西部地区普遍推行,不利于体现政策均衡和区域协调发展,应尽快在全国普遍推行增值税改革,以便使全国税负实现区域平衡。  减轻营业税征收税负。目前,北京、上海、天津三市的营业税税收合计数仍小于内蒙古自治区税务机关征缴的营业税收收入,而以上三市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快于内蒙古自治区,说明内蒙古自治区营业税税负偏高。所以,应适当减轻营业税征收税负,提高营业税征收起征点。  充实完善资源税。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及财政收入的增长仍未摆脱以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长乃至生态环境都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鉴于此,应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适当提高资源税的征收标准;征收一定的“生态补偿费”;调整资源税的财政体制,提高地方政府留成比例,专项用于资源开采地区的环境和生态改造。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3R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内蒙古循环经济在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为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从内蒙古资源禀赋及产业特点看,也具备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和条件。   (一)有利条件   ――资源综合利用潜力较大。内蒙古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匹配条件较好,具备发展循环经济的物质载体。但从总体看,资源利用仍处于较低水平。2005年,内蒙古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6吨标准煤,万元GDP用水是全国的6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农业有效灌溉利用率低于全国近5个百分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空间较大。   ――循环性产业链初步建立。经过"十五"时期的建设,能源、重化工产业初具规模,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围绕煤炭产业,形成了"煤―电―化工―建材"、"煤―电―冶金"、"煤―电―粉煤灰―氧化铝"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农牧业领域,优化种养区域布局,建立了种植业―养殖业―沼气―生活用能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取得初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绿色产业优势突出。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产品品牌优势,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已成为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区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达到80多家,产品品种达到243个,2006年,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59亿元,比上年增长5%。绿色产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政策环境有利。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为发展循环经济指明了方向,并将制定一系列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自治区党委、政府也制定相应政策措施,确定发展循环经济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示范园区等,为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   (二)制约因素分析   ――水环境压力。目前全区重点监测的66条河流中,约二分之一的河流水质为良好或较轻度污染,二分之一为中度污染或重度污染;湖泊水质多为重度污染。"十五"时期,全区有8%的河流水质有所下降;5%的湖泊、水库水质有所下降。全区重点监测的河流中,水质达标的监测断面约占1/5,超标断面占4/5。内蒙古河流污染仍主要来自沿岸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大量废弃排放物对环境的压力。2005年,全区废水排放量56241万吨,比2000年增长8%。其中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31274万吨,工业废水排放量24967万吨,分别占总量的6%和4%,增长4%和3%。2005年,全区二氧化硫排放量6万吨,比2000年增长19倍,其中工业排放量6万吨,生活及其它排放量16万吨,分别占总量的89%和11%,增长56倍和3%;烟尘排放量8万吨,增长61%,其中工业排放量3万吨,生活及其它排放量5万吨,分别占总量的5%和5%,增长99%和-3%;工业粉尘排放量6万吨,增长59倍。2005年,全区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5万吨,排放率8%;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1%,与2000年相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2个百分点,排放率下降6个百分点。加之城市大量生活垃圾的产生。因此,上述排放物对环境带来很大压力和负面影响。   ――能源资源的压力。目前,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GDP年均增长虽然达到两位数,这种经济的高速增长,实际上是靠"三高"即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和"两低"即低质量、低效益换来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缺水问题愈加突出。   ――人口增长与消费量增加的压力。全区人口2006年35万人,到2010年全区总人口将达到2480万人左右,比2006年将增加80多万人。未来内蒙古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也将再度上升,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制约。内蒙古国有及控股企业资产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以上,非国有经济发展较慢。传统产业占主体地位。技术结构总体较为陈旧,工艺装备落后,核心竞争力不强。工业园区尚未形成循环型产业链,制约了生产工艺的更新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尚未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缺乏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如电厂烟气脱硫、化工厂废液处理等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等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研发水平较低,同时,新技术研发与推广成本较高,直接影响到资源利用率以及废弃物的资源化程度,提高了污染监控和循环经济技术推广成本。   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对推动内蒙古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二、内蒙古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一)内蒙古资源及利用效率状况   内蒙古资源蕴藏总量较为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煤炭资源分布比较集中。目前,内蒙古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为2317亿吨,仅次于山西,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的8%。其中鄂尔多斯市地区煤炭资源总储量占全区的6%。   ――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集中在鄂尔多斯市地区。内蒙古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为7903亿立方米,占世界3%。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天然气田是迄今我国发现的为数不多的陆上特大型气田之一。   ――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除了当前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常规能源以外,内蒙古还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内蒙古可开发的风能资源储量为1亿千瓦,其它如太阳能、生物质能、工业有机废水等资源也非常丰富。   内蒙古资源利用状况。目前来看,内蒙古资源利用效率和利用水平还比较低。以煤炭资源的利用为例,随着内蒙古煤炭工业结构的调整及产业集中度的提高,煤矿资源回采率有所提高,2004年已接近40%,就是每采出1吨煤要实际动用5吨煤炭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在煤炭资源富集的鄂尔多斯市,每采出1吨煤要付出6吨左右的代价。在内蒙古的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消费比重由1990年的81%下降到2005年为86%。但是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一直保持在65%以上,天然气、水电、风力发电等清洁优质能源的比重很低。这种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特点,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运输压力大和能源利用效率低等多方面的问题。   (二)资源消耗效率   单位GDP能耗比较。2005年内蒙古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48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倍,居全国各省区市的第5位。其中,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耗为1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居全国各省区市的第6位;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为67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6倍,居全国各省区市的第3位。   单位产品能耗比较。由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在GDP中的比重逐年上升,电力、冶金、建材、有色等高耗能行业超速发展,导致内蒙古经济结构日趋重型化,创造1元GDP,重工业消耗的能源是轻工业的8倍以上,这也是近几年来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从单位产品能耗看,内蒙古与全国相比,目前内蒙古的火电煤耗、水泥综合能耗低于全国2005年的平均水平,而吨钢综合煤耗高于全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率状况   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主要是指对废钢、旧轮胎、旧家电、废纸、包装物的回收总量占各自产生量的比率和废旧物资的重复利用率。2005年,内蒙古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6万吨,增长04倍;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提高5个百分点;"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65亿元,增长5%。但与全国对比,内蒙古主要资源回收利用率低,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到2005年底,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中属于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的企业仅有1家,年产值只有2268万元,年利润217万元。内蒙古每年还有大量的废旧家电和电子产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   (四)废物排放与处置状况   一般来讲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工业废物的产生量越少,表明工业废物的产生量得到了有效控制。特别是工业废物处置率越低,说明对废物治理的力度加大,工业废物最终排量减少和对环境污染程度有所降低。2005年,内蒙古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6万吨,比上年增长6%;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04吨/万元,比上年减少03吨。2005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62%,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而二氧化硫排放量达6万吨,烟尘排放量达35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61,分别比上年增长3%、7%和4%。2005年,内蒙古工业废水处置变动率为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个百分点;二氧化硫处置变动率为4%,烟尘处置变动率为7%,粉尘处置变动率为4%,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个百分点、7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内蒙古工业废水处置变动率低于全国,这说明最终排放量在减少,对环境污染程度降低。而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处置变动率高于全国这说明最终排放量在增加,对环境污染程度呈现上升趋势。   (五)其他情况   2005年,内蒙古能耗低、废物排放少的除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外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为1%,比上年降低7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为1%,比上年上升1个百分点。这表明内蒙古消耗资源较少、污染环境小的清洁产业发展缓慢,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反映出循环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还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再生能源指在生态环境中能重复产生的自然资源,能够循环使用,不断得到补充,不会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而日益减少,具有天然的自我再生功能,如水力、潮汐、太阳辐射、风力、海洋能、草木燃烧、热能以及从有机物质及其废物中提取的燃料,如酒精、沼气等。内蒙古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有很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总辐射量在4800~64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年日照时数为2600~3200小时。内蒙古是我国风能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全区风能资源储量为1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功率为01亿千瓦,占全国的39%,居全国首位。内蒙古还有丰富的农作物秸杆、动物资源等都是颇具开发潜力的生物质能源。但是目前,内蒙古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程度还比较少,发展循环经济的科技水平有待提高。截至2005年底,内蒙古水电和风力发电为06亿千瓦时,仅占全部能源生产量的08%,。   三、加快内蒙古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近几年,内蒙古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和环境难以支撑,经济发展也难以为继。内蒙古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区,减少污染排放,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今后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只有认真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是内蒙古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从而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   (一)制定政策法规,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已有的国家及自治区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将强制的外部约束力和企业内在利益的驱动结合起来,明确企业生产者和产品交易者所担负的维护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责任,规定废弃物管理处置的基本原则和做法,通过源头防控,避免和减少废物的产生。加强环保执法检查,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二是研究制定高耗能、高耗水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和合格评定制度,完善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和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组织修订主要耗能、耗水行业节能、节水设计规范。尽快制订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标准,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规范和技术导向目录。要完善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实行产品的绿色标识、能效标识和节能节水认证、环境标志论证制度。   (二)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   内蒙古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行业,占了全社会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大头。遏制这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是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宏观调控的紧迫任务。要按照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思路,加大调控力度。一要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核准程序,建立相应的项目审批问责制。二要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落后生产能力是资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的源头。淘汰落后产能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要大力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化工、煤炭、造纸、食品等行业落后产能。要积极争取中央对内蒙古节能减排工作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三)依靠科技进步,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加大科技投入,支持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通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环保专项资金以及产业技术进步资金应大力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和推广,鼓励帮助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投入循环经济技术研究,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抓紧制定循环经济技术政策,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技术政策和技术导向目录,对环境与生态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拆解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等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的创新活动给予政策倾斜;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推动环境友好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成果的转化及运用,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依靠国内外特别是内蒙古的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重点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及回收处理、绿色再制造等技术,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电力、钢铁和有色冶炼等重点行业,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采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四)完善配套政策,发挥政策引导、激励作用   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   一是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投资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金融支持的引导作用。对重大循环经济建设项目,有关部门要优先核准或备案,列入自治区重点项目计划,优先给予直接投资、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优先保障能源、水、土地等生产要素供应。   二是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技术推广、试点示范和宣传培训。研究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机制和信用担保体系,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对重大循环经济项目,要优先给予贷款支持;采取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鼓励外商及其他各类投资主体,以各种形式投资循环经济领域。   三是积极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研究并逐步形成自然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通过水、电等价格政策的调整,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   (五)积极试点,为全面推广积累经验   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要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和提高资源生产率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机制,为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一是企业试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试点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研究提出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接模式,研究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政策措施。经过试点,企业资源生产率显著提高,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和废物产生量、排放量大幅度降低。   二是工业园区试点。根据不同园区的产业特点建立不同类型的循环经济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废物最终处置量。对进入园区的企业提出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污染物排放综合控制要求,优化资源流、能源流和信息流,引进关键链接项目,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推动产业升级换代,增强综合竞争实力,提升园区的档次和竞争力。   三是城市、社区试点。城市和社区循环经济试点以资源型城市为重点开展试点,积极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形成以资源为链条的系列主导产业基地,探索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城市废弃资源循环利用试点要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再生利用、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再制造领域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明确回收处理技术路线,提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建立和落实有关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完善价格机制,鼓励采取特许权出让等形式,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市场化运作。   (六)政府发挥表率作用,带动全社会循环经济发展   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准确掌握相关政策法规,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宣传者、倡导者和实践者。各级党政机关要把建设节约型社会贯穿于日常公务活动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推动政府机构节能的实施意见,推广无纸办公、压缩会议、降低油耗、节约用电、惜水省材。抓好政府建筑物的节水和采暖、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单位内部绿地用水和景观用水尽可能不使用自来水。   (七)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利各种媒体手段,通过组织开展专题讲座、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印发宣传品等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广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先进典型,促使循环经济理念深入单位、学校、社区和家庭,逐步建立崇尚节约的社会风尚和生活方式。要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和知识纳入基础教育内容,将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的相关内容编入教材,加强对大、中、小学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情教育,力争以教育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思维、新风尚。

财政收入论文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多年来,我国地方财政普遍面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是:地方财政收入远远不能满足地方财政支出的需求。为缓解这种矛盾,各级立法部门、行政部门及理论部门就如何增加地方财力的问题进行过许多有益的探讨与实践,但有限的收入增长始终难以满足巨大的资金需求,财政困难依旧,甚至有增无减。它表明,对于问题的解决而言,上述思路的能量是有限的。笔者认为,财政收入作为对政府提供公共商品所付财政成本的补偿,与财政支出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二者互为因果,而且,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讲,财政收入是以财政支出为基本前提的。因此,认真研究地方财政支出是促进地方财政状况改善的更有效的手段。 一 自体制改革以来,地方财政支出作为地方政府履行其职能的经济基础,为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伴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化,地方财政支出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明显,财政支出结构也亟待优化。这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矛盾加以剖析: 支出总量高速增长与财政支出结构失衡的矛盾 自实施“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以来,地方财政支出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份额不断提高。1983年,预算内支出、预算外支出中中央和地方所占份额分别为7%、3%;3%、7%。到1995年,上述指标分别变为2%、8%;1%、9%。(注:从1993年起,预算外收支中不含国有企业和主管部门收支。但是,这一变化并不影响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总格局,相反,这更清楚地表明了中央和地方实际使用预算外资金的情况,即地方是主角,中央是配角。)它表明,地方财政支出已占整个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左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际上已形成“大地方、小中央”的格局。十余年来,地方财政支出迅猛增长,其增幅远远超过同期财政收入的增幅。1986年~1992年同口径比较,地方收支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6%和3%;从绝对量上看,1996 年的财政支出是1985 年的79倍。然而,在地方财政支出总量大幅增长的同进, 财政资金所产生的效用并没有同步增长,且财政支出结构失衡,其基本表现是: 一是地方经常性财政支出在整个地方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及增长速度均高于建设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及增长速度,从而使地方财政具有明显的“吃饭”型财政特征。1992年~1996年地方本级财政支出的情况显示,地方财政建设性支出从未达到过本级财政支出的30%。这种状况似乎表明政府正逐步退出私人商品领域,但问题在于,我国财政建设性支出中绝大部分项目均属市场经济下政府应有所作为的领域。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我国整个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 二是地方财政的经常性支出中, 行政经费日益膨胀。 1992 年、 1994年和1996年,全国地方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之和分别为36亿元、56亿元和36亿元,其占当年地方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9%、43%和14%。行政经费的膨胀, 大量挤占了急需的地方公共支出项目,表明我国公共劳务提供的成本过高。 三是在各单项支出中,人头经费远远超过公用经费。以1994年为例,我国文教卫生事业支出、教育事业费支出、行政管理费类支出中人头经费均在80%左右。(注:人头经费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人民助学金和主要副食品价格补贴。公用经费包括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其他费用和差额补助。)尤其是工资改革后,人头经费在大部分支出项目中更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进一步扩大了行政经费在整个地方财政支出中的份额,因此,支出总量的扩大,不仅未能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相反还导致了更为明显的不平衡与不合理。 越背越重的赤字“包袱”与日益增长的事业发展需要的矛盾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地方财政赤字“包袱”越背越重,资金调度空前困难,部分地方财政不能按期发放工资,不能及时足额报销差旅费、医药费,上级财政拨付的专款因被挪用而常常不能及时到位。因此,部分地方财政成为实实在在的“吃饭”财政,少数地方连“吃饭”财政都难以维持。资料表明,从1986年开始,预算内财政收支中,地方财政几乎年年出现为数不小的财政赤字。此点在少数民族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赤字额呈现扩大趋势的同时,赤字面也呈扩大趋势,使地方财政支出仅限于保工资和办公经费,而且这种“双保”又限于低水平,地方财政实际上是以欠帐“包袱”的加重来换取赤字的减少。而这种状况必然影响“九五”乃至更长时期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基础的稳固,也必然与日益增长的事业发展需要产生矛盾,从而使农业的“基础”地位,教育的“根本”地位,计划生育的“国策”地位,公检法的“重点”地位,无法从财政上得到保证,也使得缓解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变得极为困难。 预算内收入短缺与非规范性财政活动大量进行的矛盾 统计资料显示的地方财政收支情况几乎是年年赤字,这表明预算内收入短缺,无法满足正常的财政资金需要。但与此同时,有目共睹的事实是,由财政供给资金的单位,无论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干部和职工的生活条件却越来越上档次、上台阶。这显然是一种奇怪的不对称现象。其直接原因在于预算外资金的大量存在及非规范性创收活动的“合法化”。它起码带来如下三个后果:其一,预算内收入难以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其二,为非规范性财政活动的进行提供可能;其三,预算外收入成为地方财政平衡的“蓄水池”,有关机构与部门难以获得地方财政收支情况及其它真实信息。正因为如此,我们基本上只能从预算外收入这个侧面来考查预算内收入短缺而非规范性财政活动大量进行的直接原因。 从全国来看, 同口径比较, 1992 年全国地方预算外收入总额是1984年的99倍,年均增长速度为7%,而同期地方预算内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只有5%。1996年,地方预算外收入较之1993年的增幅更是高达78%。从积极的方面看,预算外资金的增长和政府对这部分资金流向的控制,对各级政府综合平衡社会财力,补充国家预算资金的不足,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也正是这部分资金的相当一部分被用于单位办公条件(包括办公楼和办公设施)的改善,交通、通讯工具的便捷,职工福利(包括职工住宅、补贴、津贴)等额外消费的增加,而这些支出基本上是个人、集团消费方面的非建设性支出。它进一步使整个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出现“一头沉”的不合理局面。 不同地区之间以及同一地区不同级次之间支出水平、支出结构失衡的矛盾 当前,我国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人均财政支出水平极为悬殊。从收入来看,1996年青海省人均财政收入不到广东的2%; 从支出来看,排序最末的贵州省,人均财政支出仅为上海的93%。 此种情况直接导致不同地区财政支出结构的差异。例如,仅从财政经费占支出的份额来看,1996年上海、北京、天津行政管理费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55%、32%、55%,而青海、贵州、西藏分别为99 %、86%、75%。因此,在经济发达地区,财政除满足政权建设和一般支出需要外,还有财力进行建设性支出,而不发达地区,其财政支出主要用于保工资和最低水平的公务支出。这种差别除导致地区之间财政支出结构的失衡外,还进一步拉大了地区之间的差距。上述现象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级次之间也同样存在,它使得中央和地方出台的统一的支出标准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级次出现较大差异,从而带来地区内部不同级次之间的支出水平、支出结构的失衡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种现象的出现,都可以从某种或某几种现象上找到原因。当前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离不开以下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和市场的分工应十分明确,即市场能做且做得好的应尽量交给市场去做,只有市场做不好或不能做的才应由政府去做。但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转轨变型期,政府、市场、企业的分工尚未相应转轨,因而在相当的程度上造成了当前财政支出的不合理和财政困难。例如,单纯从我国当前吃“皇粮”者众多,且增长过猛,从而导致财政支出大幅增长的情况就可以说明,当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与我国的改革尚未触及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大政府行政机构这一历史“遗产”相关。 第二,由于历史、地缘、政策及其他主客观原因,我国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且这种不平衡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总量、人均占有量、城乡人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等等。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例,沿海部分发达地区相当于低收入地区的15倍以上;以省份为例,1996年,贵州人均GDP与上海相差26倍。不仅如此, 在同一省区内部,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距,例如,1992年广东最富的珠海市与最穷的河源市,人无GDP相差4倍。 而地方财政状况作为一个地区经济水平的综合反映,本身就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财政收不抵支、财政巨额赤字、中央财政补助比重高,很大程度上即是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基本表现形式。而地区之间财政收支水平悬殊,财政收支状况迥异,则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反映。 第三,财政体制作为划分中央和地方分配关系的制度,是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但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大部分年份实行的是五花八门的财政包干制,即使是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实行操作中也沿袭包干制下的陈旧做法,有其名而无其实。由于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未能从法律上规范,因此地方各级的分配关系也不可能规范,在各级财政普遍困难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地区结构的优化亦难以有效进行。 第四,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致对地方性公共商品的需求增大。公共支出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范围项目与规模。其一般发展规律是:范围、项目由少到多,规模则由小到大。我国目前尚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在这个特殊时期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提供越来越多的带有明显地域性的公共商品,但是现行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制度不能适应这种客观要求。在有限的财政收入无法满足巨大的财政需求,而“创收”制度合法化的情况下,各种税外收费、摊派、罚款、赞助、集资等非规范性的收入形式大量衍生且鱼目混珠,从而导致大量非规范性财政活动的进行。 三 显然,目前地方财政收支状况及地方财政面临的困难,不是或主要不是财政本身的原因造成的,它是我国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诸多因素综合作用在财政上的反映。因此,缓解地方财政困难,改善地方财政收支状况,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大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为使短期内收到较好的效果,当前,必须从财政内外部着手,改造现有环境,并重点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对政府作用进行正确定位,降低公共商品的供给成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政府与市场分工的基本思路与原体制截然不同,因此,列入地方财政支出的事项大多属于满足地方公共需要的层次,即主要为社会提供难以按市场原则提供的地方性公共商品。公共商品的提供需要成本,但不能带来任何直接收益,这在客观上需要政府通过必要的技术装置使公共商品的享用者为之付费。从这个意义上看,地方财政收入是公民为消费地方公共商品而付出的价格或费用。而从公共需要的决定到公共商品提供出来,中间还需要经过许多环节,需要政府设立相应的科层组织。而且,在公民付费一定的情况下,政府设立的科层组织越庞大,公共商品的供给成本越高,公共商品的供给数量越少,质量越差。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应切切实实地按照市场经济原则的要求转换地方政府职能,对地方政府作用领域进行正确定位,借第七次机构改革的东风,下大力撤消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机构;因岗设人,降低公共商品的供给成本。 配合市场化改革进程,认真清理财政供给范围及供给成本 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许多原来的差额预算单位已变为或逐渐变为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许多原统由财政供给资金的单位无偿供给的商品与劳务已变为有偿供给,并逐渐由低价位供给改为高价位供给,而且,许多单位的收入已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如自1997年起,大中专院校招生全面并轨,所有通过入学考试的学生都必须交费上学,学费收入已成为此类事业单位的固定收入。因此,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变型中,应十分注意配合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适时清理财政供给范围,对已经或已具备条件按市场化原则提供商品和劳务的单位不再由财政供给资金。同时,重新调整财政供给标准,对提供纯公共商品的单位,应足额供应资金,同时采取措施防止经费的过快增长;对提供混合商品、有一定收入来源的单位,则可分别具体情况采用定额或定项补助的办法核拨经费,以使财政资金的使用真正限于公共需要的满足。 整顿分配秩序,建立规范化的地方财政收入体系 当前,非规范的、混乱的分配秩序是造成地方财政困难、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最重要的原因,也是政府行为不规范的主要表现。因此,必须在规范政府行为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整顿分配秩序。首先,应将现行各种收费、基金中宜于采用税收形式的非规范收入纳入税收征收轨道;其次,应适应分税制改革,逐步下放税权,适当开征地方性税种,以使地方财政收入能随着地方公共商品需求增加而增长;第三,明确费权,并统一预算管理。费与税均属财政收入的必要形式,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客观的界限:一般来说,涉及面较广,延续时间较长,收入用于一般性公共支出,而受益的地域性和边界性相对模糊者应用用税收形式;而涉及面较窄,延续时间较短,收入用于专项支出,则受益的地域性、边界性相对明确者可采用收费形式。因此,在确保税收收入占整个地方财政收入主体地位的同进,可通过制定收费决策程序及相应的决策制衡机制,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包括乡一级政府取得一定收入的权力。这不仅有助于地方公共收入体系的建立,而且,对于我国分配秩序的改善及财政收支状况的好转也是大有裨益的。 加强中央及省一级地方财政的财权和财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一般具有配置资源、平衡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的三大职能,其中,后两个事关全局利益的职能主要应赋予中央政府,中央财政在宏观调控中也应居于主导地位。这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本保证。而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听任这种不平衡发展,既不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也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既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支出转移,也包括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收入让渡。这里,主要是指前者。由于我国的政权组织包括中央、省、市、县、乡5级,因此,要建立科学的财政转移制度, 其前提条件是加强中央和省一级支付的财权和财力,即应使中央财政收入在整个国家财政收入中、省级财政收入在整个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其最终目的是使中央财政和省一级地方财政能够以各种灵活多样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对其下级财政进行补助,以平衡不同地区的财政供给能力,缓解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实现各级政府各自承担的基本职能。

财政收入论文的现状分析怎样写

论文现状分析应该从现状的主要特征以及具体的趋势来进行有效书写,分几个不同的分论点进行有效论述,再加以总结。

回答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 亲您好,一、中小企业品牌建设背景与意义 (一)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背景 (二)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意义 二、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分析 (一)中小企业创建品牌的优势和劣势 1、中小企业品牌建设优势 2、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劣势 (二)中小企业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1、中小企业品牌建设面临的机会 2、中小企业品牌建设面临的挑战三、中小型企业品牌建设的措施 (一)、强化品牌意识,认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二)、建立全面的品牌战略规划 (三)、明确品牌的市场定位 (四)、提炼并提高品牌的核心价值 (五)、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和危机的管理模式 更多14条 

一、财务分析理论的现状   经济金融化及对财务分析的挑战   金融是货币与信用的融合,它是商品交换与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合理地发展金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更利于化解金融风险,预防和抑制其对经济发展的阻滞作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而伴随着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经济金融化的进程也日益加剧、程度不断加深。经济金融化表现在经济关系日益金融关系化、社会资产日益金融资产化、融资活动证券化。在这样的情况下,金融体系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的运行与发展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整个市场机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面临金融市场的新发展,无论是证券市场参与者还是信贷市场参与者;无论是企业、个人、政府及非营利组织还是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投资基金、保险公司;无论是中央银行、证监会还是银监会 保监会,都需要和应用财务分析信息进行监管、经营和决策。而基于财务分析主体和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传统的财务分析在理论、体系、内容和方法都面临着挑战。   企业管理决策与控制对财务分析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企业发展目标与财务目标的转变,为保证企业资本增值目标的实现,企业必然面临着投资、筹资、经营、分配各环节的决策与控制,企业管理决策与管理控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企业管理中无论是管理决策,如战略决策、财务决策、经营决策,还是管理控制,如预算控制、报告控制、评价控制和激励控制,都离不开相应的财务分析信息。财务分析是现代企业基于价值管理的基础。而由于传统财务分析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外部投资者,因此随着管理决策与控制对财务分析信息需求的转变,财务分析基础信息和财务分析基本内容也都面临着挑战。   会计理论革新对财务分析的挑战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新会计准则,较旧准则有很大的改变和突破,其中对财务报表列报和相关列示项目的变动可能会极大地改变财务报表的内容、结构和数据,由此对基于财务报表数据的财务分析必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变革,使得会计信息的内容和内涵随之改变;会计假设、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确认、会计计量等的变化及灵活性,使同一经济业务所记录与报告的结果发生了改变,增加了财务分析的难度;不同国家会计准则差异、会计报表合并方法差异、特殊会计业务处理方法差异等的存在,使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与可靠性判断更加复杂。会计变革的实践使依据会计信息的财务分析必然也面临着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挑战。   物价变动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2007年,我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也就是CPI从年初的2%一路攀升至年底的5%,全年平均涨幅为8%,较2006年上涨3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这一涨幅处于此前经济学家预测区间的高端。而物价指标上涨也绝非只在国内发生,近来美元贬值给全球带来的通胀风险,将进一步增加资源类产品的价格上涨动力,反过来也会进一步增加美国国内的通胀压力。会计信息是财务分析的主要资料来源,会计核算采用何种计量属性,如何表现经济业务和交易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影响;如何对财务报表各项进行列报都对会计信息的客观公允性产生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在通胀风险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地计量经济业务和交易,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入流出信息,必然对财务分析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产生影响。

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以及伴随国内通胀压力、出口放缓等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已经出现转折。在宏观经济处于下行周期中,公司首要任务就是进行相应的风险防范。近期的“中信泰富事件”更加说明公司及时发现风险与防范风险的重要性。企业如何发现风险并进行风险防范呢?最佳和最便捷的途径就是通过财务报表以及相应的财务分析。   通过财务报表,我们究竟能从中看到多少企业运作中的问题和秘密?手中的财务报表多大程度上值得我们信赖?因此,只有通过财务分析才能发现风险并防范风险,发现企业运作中的优劣所在,找到企业运营的高风险区域,寻求有效方法改善现状和防范风险。   财务分析主要是根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整合、提炼大量的财务数据,将生硬的财务数据,清晰直观地表达出来,让使用者一目了然,从而发现企业经营的优劣所在,通过财务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依据和财务支持,运用财务信息了解企业、客户、供应商及同行等的经营情况,为企业及时调整策略和化解风险提供支持。

财政收入论文的现状分析怎么写

1、题目学位论文题目要简明、确切,不罗唆,不冗长。评委或读者一看题目就知道你的主要工作。可以突出一点,但不要将不是很密切的几个内容都写在一个题目上。2、前言有些学位论文有一个大前言。所谓大前言,就是相对每个章节而言,每个章节内往往还有一个前言。前言要讲清楚研究背景,论文涉及到的研究内容的相关进展,主要是学说、理论等方面的发展。3、结果这是论文最精华的部分,是多年辛苦劳动的成果。有些同学喜欢按照不同的章节进行描述,这是可以的。每个章节可以独立成文,在每个章节内的前言就需要更加具体化,科学问题也就更直接和具体。4、结语建议全文有个结语部分(不见得都需要)。结语是全文的总结,再次提醒读者你所研究所获得的主要结论,重要贡献,不足,以及建议可以进一步开展的相关内容。5、参考文献这部分往往容易出问题,主要是由于不细心导致的。首先,在论文内引用的文献,在参考文献部分一定要列出来;反之,参考文献中列出的每篇文献,必须都是文内引用的。

多年来,我国地方财政普遍面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是:地方财政收入远远不能满足地方财政支出的需求。为缓解这种矛盾,各级立法部门、行政部门及理论部门就如何增加地方财力的问题进行过许多有益的探讨与实践,但有限的收入增长始终难以满足巨大的资金需求,财政困难依旧,甚至有增无减。它表明,对于问题的解决而言,上述思路的能量是有限的。笔者认为,财政收入作为对政府提供公共商品所付财政成本的补偿,与财政支出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二者互为因果,而且,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讲,财政收入是以财政支出为基本前提的。因此,认真研究地方财政支出是促进地方财政状况改善的更有效的手段。 一 自体制改革以来,地方财政支出作为地方政府履行其职能的经济基础,为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伴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化,地方财政支出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明显,财政支出结构也亟待优化。这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矛盾加以剖析: 支出总量高速增长与财政支出结构失衡的矛盾 自实施“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以来,地方财政支出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份额不断提高。1983年,预算内支出、预算外支出中中央和地方所占份额分别为7%、3%;3%、7%。到1995年,上述指标分别变为2%、8%;1%、9%。(注:从1993年起,预算外收支中不含国有企业和主管部门收支。但是,这一变化并不影响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总格局,相反,这更清楚地表明了中央和地方实际使用预算外资金的情况,即地方是主角,中央是配角。)它表明,地方财政支出已占整个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左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际上已形成“大地方、小中央”的格局。十余年来,地方财政支出迅猛增长,其增幅远远超过同期财政收入的增幅。1986年~1992年同口径比较,地方收支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6%和3%;从绝对量上看,1996 年的财政支出是1985 年的79倍。然而,在地方财政支出总量大幅增长的同进, 财政资金所产生的效用并没有同步增长,且财政支出结构失衡,其基本表现是: 一是地方经常性财政支出在整个地方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及增长速度均高于建设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及增长速度,从而使地方财政具有明显的“吃饭”型财政特征。1992年~1996年地方本级财政支出的情况显示,地方财政建设性支出从未达到过本级财政支出的30%。这种状况似乎表明政府正逐步退出私人商品领域,但问题在于,我国财政建设性支出中绝大部分项目均属市场经济下政府应有所作为的领域。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我国整个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 二是地方财政的经常性支出中, 行政经费日益膨胀。 1992 年、 1994年和1996年,全国地方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之和分别为36亿元、56亿元和36亿元,其占当年地方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9%、43%和14%。行政经费的膨胀, 大量挤占了急需的地方公共支出项目,表明我国公共劳务提供的成本过高。 三是在各单项支出中,人头经费远远超过公用经费。以1994年为例,我国文教卫生事业支出、教育事业费支出、行政管理费类支出中人头经费均在80%左右。(注:人头经费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人民助学金和主要副食品价格补贴。公用经费包括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其他费用和差额补助。)尤其是工资改革后,人头经费在大部分支出项目中更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进一步扩大了行政经费在整个地方财政支出中的份额,因此,支出总量的扩大,不仅未能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相反还导致了更为明显的不平衡与不合理。 越背越重的赤字“包袱”与日益增长的事业发展需要的矛盾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地方财政赤字“包袱”越背越重,资金调度空前困难,部分地方财政不能按期发放工资,不能及时足额报销差旅费、医药费,上级财政拨付的专款因被挪用而常常不能及时到位。因此,部分地方财政成为实实在在的“吃饭”财政,少数地方连“吃饭”财政都难以维持。资料表明,从1986年开始,预算内财政收支中,地方财政几乎年年出现为数不小的财政赤字。此点在少数民族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赤字额呈现扩大趋势的同时,赤字面也呈扩大趋势,使地方财政支出仅限于保工资和办公经费,而且这种“双保”又限于低水平,地方财政实际上是以欠帐“包袱”的加重来换取赤字的减少。而这种状况必然影响“九五”乃至更长时期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基础的稳固,也必然与日益增长的事业发展需要产生矛盾,从而使农业的“基础”地位,教育的“根本”地位,计划生育的“国策”地位,公检法的“重点”地位,无法从财政上得到保证,也使得缓解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变得极为困难。 预算内收入短缺与非规范性财政活动大量进行的矛盾 统计资料显示的地方财政收支情况几乎是年年赤字,这表明预算内收入短缺,无法满足正常的财政资金需要。但与此同时,有目共睹的事实是,由财政供给资金的单位,无论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干部和职工的生活条件却越来越上档次、上台阶。这显然是一种奇怪的不对称现象。其直接原因在于预算外资金的大量存在及非规范性创收活动的“合法化”。它起码带来如下三个后果:其一,预算内收入难以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其二,为非规范性财政活动的进行提供可能;其三,预算外收入成为地方财政平衡的“蓄水池”,有关机构与部门难以获得地方财政收支情况及其它真实信息。正因为如此,我们基本上只能从预算外收入这个侧面来考查预算内收入短缺而非规范性财政活动大量进行的直接原因。 从全国来看, 同口径比较, 1992 年全国地方预算外收入总额是1984年的99倍,年均增长速度为7%,而同期地方预算内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只有5%。1996年,地方预算外收入较之1993年的增幅更是高达78%。从积极的方面看,预算外资金的增长和政府对这部分资金流向的控制,对各级政府综合平衡社会财力,补充国家预算资金的不足,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也正是这部分资金的相当一部分被用于单位办公条件(包括办公楼和办公设施)的改善,交通、通讯工具的便捷,职工福利(包括职工住宅、补贴、津贴)等额外消费的增加,而这些支出基本上是个人、集团消费方面的非建设性支出。它进一步使整个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出现“一头沉”的不合理局面。 不同地区之间以及同一地区不同级次之间支出水平、支出结构失衡的矛盾 当前,我国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人均财政支出水平极为悬殊。从收入来看,1996年青海省人均财政收入不到广东的2%; 从支出来看,排序最末的贵州省,人均财政支出仅为上海的93%。 此种情况直接导致不同地区财政支出结构的差异。例如,仅从财政经费占支出的份额来看,1996年上海、北京、天津行政管理费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55%、32%、55%,而青海、贵州、西藏分别为99 %、86%、75%。因此,在经济发达地区,财政除满足政权建设和一般支出需要外,还有财力进行建设性支出,而不发达地区,其财政支出主要用于保工资和最低水平的公务支出。这种差别除导致地区之间财政支出结构的失衡外,还进一步拉大了地区之间的差距。上述现象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级次之间也同样存在,它使得中央和地方出台的统一的支出标准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级次出现较大差异,从而带来地区内部不同级次之间的支出水平、支出结构的失衡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种现象的出现,都可以从某种或某几种现象上找到原因。当前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离不开以下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和市场的分工应十分明确,即市场能做且做得好的应尽量交给市场去做,只有市场做不好或不能做的才应由政府去做。但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转轨变型期,政府、市场、企业的分工尚未相应转轨,因而在相当的程度上造成了当前财政支出的不合理和财政困难。例如,单纯从我国当前吃“皇粮”者众多,且增长过猛,从而导致财政支出大幅增长的情况就可以说明,当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与我国的改革尚未触及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大政府行政机构这一历史“遗产”相关。 第二,由于历史、地缘、政策及其他主客观原因,我国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且这种不平衡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总量、人均占有量、城乡人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等等。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例,沿海部分发达地区相当于低收入地区的15倍以上;以省份为例,1996年,贵州人均GDP与上海相差26倍。不仅如此, 在同一省区内部,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距,例如,1992年广东最富的珠海市与最穷的河源市,人无GDP相差4倍。 而地方财政状况作为一个地区经济水平的综合反映,本身就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财政收不抵支、财政巨额赤字、中央财政补助比重高,很大程度上即是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基本表现形式。而地区之间财政收支水平悬殊,财政收支状况迥异,则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反映。 第三,财政体制作为划分中央和地方分配关系的制度,是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但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大部分年份实行的是五花八门的财政包干制,即使是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实行操作中也沿袭包干制下的陈旧做法,有其名而无其实。由于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未能从法律上规范,因此地方各级的分配关系也不可能规范,在各级财政普遍困难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地区结构的优化亦难以有效进行。 第四,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致对地方性公共商品的需求增大。公共支出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范围项目与规模。其一般发展规律是:范围、项目由少到多,规模则由小到大。我国目前尚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在这个特殊时期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提供越来越多的带有明显地域性的公共商品,但是现行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制度不能适应这种客观要求。在有限的财政收入无法满足巨大的财政需求,而“创收”制度合法化的情况下,各种税外收费、摊派、罚款、赞助、集资等非规范性的收入形式大量衍生且鱼目混珠,从而导致大量非规范性财政活动的进行。 三 显然,目前地方财政收支状况及地方财政面临的困难,不是或主要不是财政本身的原因造成的,它是我国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诸多因素综合作用在财政上的反映。因此,缓解地方财政困难,改善地方财政收支状况,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大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为使短期内收到较好的效果,当前,必须从财政内外部着手,改造现有环境,并重点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对政府作用进行正确定位,降低公共商品的供给成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政府与市场分工的基本思路与原体制截然不同,因此,列入地方财政支出的事项大多属于满足地方公共需要的层次,即主要为社会提供难以按市场原则提供的地方性公共商品。公共商品的提供需要成本,但不能带来任何直接收益,这在客观上需要政府通过必要的技术装置使公共商品的享用者为之付费。从这个意义上看,地方财政收入是公民为消费地方公共商品而付出的价格或费用。而从公共需要的决定到公共商品提供出来,中间还需要经过许多环节,需要政府设立相应的科层组织。而且,在公民付费一定的情况下,政府设立的科层组织越庞大,公共商品的供给成本越高,公共商品的供给数量越少,质量越差。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应切切实实地按照市场经济原则的要求转换地方政府职能,对地方政府作用领域进行正确定位,借第七次机构改革的东风,下大力撤消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机构;因岗设人,降低公共商品的供给成本。 配合市场化改革进程,认真清理财政供给范围及供给成本 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许多原来的差额预算单位已变为或逐渐变为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许多原统由财政供给资金的单位无偿供给的商品与劳务已变为有偿供给,并逐渐由低价位供给改为高价位供给,而且,许多单位的收入已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如自1997年起,大中专院校招生全面并轨,所有通过入学考试的学生都必须交费上学,学费收入已成为此类事业单位的固定收入。因此,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变型中,应十分注意配合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适时清理财政供给范围,对已经或已具备条件按市场化原则提供商品和劳务的单位不再由财政供给资金。同时,重新调整财政供给标准,对提供纯公共商品的单位,应足额供应资金,同时采取措施防止经费的过快增长;对提供混合商品、有一定收入来源的单位,则可分别具体情况采用定额或定项补助的办法核拨经费,以使财政资金的使用真正限于公共需要的满足。 整顿分配秩序,建立规范化的地方财政收入体系 当前,非规范的、混乱的分配秩序是造成地方财政困难、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最重要的原因,也是政府行为不规范的主要表现。因此,必须在规范政府行为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整顿分配秩序。首先,应将现行各种收费、基金中宜于采用税收形式的非规范收入纳入税收征收轨道;其次,应适应分税制改革,逐步下放税权,适当开征地方性税种,以使地方财政收入能随着地方公共商品需求增加而增长;第三,明确费权,并统一预算管理。费与税均属财政收入的必要形式,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客观的界限:一般来说,涉及面较广,延续时间较长,收入用于一般性公共支出,而受益的地域性和边界性相对模糊者应用用税收形式;而涉及面较窄,延续时间较短,收入用于专项支出,则受益的地域性、边界性相对明确者可采用收费形式。因此,在确保税收收入占整个地方财政收入主体地位的同进,可通过制定收费决策程序及相应的决策制衡机制,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包括乡一级政府取得一定收入的权力。这不仅有助于地方公共收入体系的建立,而且,对于我国分配秩序的改善及财政收支状况的好转也是大有裨益的。 加强中央及省一级地方财政的财权和财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一般具有配置资源、平衡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的三大职能,其中,后两个事关全局利益的职能主要应赋予中央政府,中央财政在宏观调控中也应居于主导地位。这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本保证。而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听任这种不平衡发展,既不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也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既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支出转移,也包括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收入让渡。这里,主要是指前者。由于我国的政权组织包括中央、省、市、县、乡5级,因此,要建立科学的财政转移制度, 其前提条件是加强中央和省一级支付的财权和财力,即应使中央财政收入在整个国家财政收入中、省级财政收入在整个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其最终目的是使中央财政和省一级地方财政能够以各种灵活多样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对其下级财政进行补助,以平衡不同地区的财政供给能力,缓解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实现各级政府各自承担的基本职能。

会写

你的分析应该从你选的这个题目的背景以及一些政策和现象的进行分析。

  • 索引序列
  • 财政收入论文的现状分析
  • 财政收入论文的现状分析内蒙古
  • 财政收入论文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 财政收入论文的现状分析怎样写
  • 财政收入论文的现状分析怎么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