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点评会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点评会

发布时间: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点评会

外审过了,是说明你的论文在质量上达到发表要求,但是不是采用,由主编来决定。

这个学报级别才是非常高的!!绝对的一类期刊!!绝对的核心期刊。同时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ei收录。

这个是可以到国家新闻总署去查询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点评

中南大学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也是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概览栏目是中南大学的全景图,将引导你把握住中南大学这所名校的整体风貌。该栏目由学校概况、历史沿革、学校领导、院士风采、学科专业、统计资料 和校园漫步7个子栏目组成。其中,学校概况子栏目简要地介绍了中南大学的基本情况和办学特色,并提供学校视频介绍的下载;历史沿革子栏目图解了原中南工业 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的组建和发展情况;学校领导子栏目介绍了学校现任14位校领导的简历;院士风采子栏目介绍了已故的陈新民、陈国达2位院 士和目前在中南大学工作的王淀佐等15位院士的学术成就;学科专业子栏目介绍了中南大学涵盖了工学、理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教育 学、历史学等十大门类的学科体系与专业设置情况;统计资料子栏目提供了中南大学学年度基层统计主要数据;校园漫步子栏目展示了中南大学幽美的校园景观。 学校领导 校 长:黄伯云(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 党委书记:高文兵 (原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司长) 名誉校长:周光召(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校地理位置 中南大学坐落在湖南省长沙,主校区位于长沙市河西的岳麓山下。“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里孕育了博大精深,广袤无垠的湖湘文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先烈、伟人。 学校背依巍巍岳麓山,东临滔滔湘江水,山水交映,风景如画,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2009年9月位于湘江西岸,岳麓南庭,一期投资25亿的中南大学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一流的校园设施将加快中南大学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的有力步伐[1]。下设二级学院 文学院 外国语学院 艺术学院 商学院 法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政治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粉末冶金研究院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建筑学院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信息物理工程学院 护理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药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学院 基础医学院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口腔医学院 体育教研部 航空航天学院 学校杰出院士 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称号的科学家(3人) 王淀佐 姚开泰 金展鹏 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称号的科学家(13人) 王淀佐 黄伯云 周宏灏 夏家辉 黄培云 何继善 钟 掘 古德生 刘业翔 刘宝琛 曾庆元 曾苏民 左铁镛 世界级学术学派 作为中国科研实力最强的高校之一,中南大学在金属材料、矿物加工、概率论、医学领域均拥有世界级的学派。 生物冶金:由中南大学校本部王淀佐院士开创,目前金属材料领域亚洲第一,世界前三。 金氏理论:由中南大学校本部金展鹏院士发明的“三元扩散偶——电子探针微区成分法”——金氏相图测定法及其相图理论以及他领导的相图计算和材料设计研究所,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英国伯明翰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相关学术群体齐名。 地洼学派:由中南大学校本部陈国达院士开创,是国际上公认的学派。这一学说与19世纪发现的地槽、地台学说共荣,被称为大陆地壳第三构造单元;与20世纪的板块学说齐鸣,是地学界在20世纪的两块里程碑之一。 侯氏定理:由中南大学铁道校区中国数学界顶尖科学家侯振挺开创,其“齐次可列马尔夫过程”与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并称中国第一,在数学界有“北陈南侯”之称。 湘雅学派: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秉承“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院风,近百年来造就了张孝骞、汤飞凡、谢少文、李振翩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医学专家,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的盛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共为三名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医学家发行了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其中有两名毕业于湘雅医学院,分别为微生物学家汤飞凡与内科学专家张孝骞。 中南大学是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与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在中国同时进行标准试点研究的两所院校之一,是第一批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五所院校之一。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是美国耶鲁大学在华唯一的姊妹大学,在教育部推出“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中,湘雅医学院也是南方唯一入选的医学院。 中南大学从建校起即从事军工研究,建有航空航天学院、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承担军工项目和军工科研经费最多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唯一具有武器装配生产许可证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先后承担并完成了以国家级科研任务为主体的各类科研项目80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200余项,拥有专利40余项。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第一座生产性原子反应堆,第一艘核潜艇的建造,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枚洲际导弹、第一颗同步卫星、第一枚运载火箭的发射、神舟飞船、大飞机、高速列车等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四次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嘉奖,并多次授予“全国高校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国防军工协作配套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同时中南大学也是唯一拥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基地为军队培养军官的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南大学全面采用大类招生,学生在录取时是没有专业的,只有大类,学校第一年基础课程都是相同的,一年后可以根据对专业的了解来选择大类下涵盖的所有专业。中南大学认为本科生更需要导师指导,学校为每名学生(部分专业)指定了指[2]导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专业、选择专业,类似于研究生的模式。综合实验楼大类录取后,第一年课程学习成绩在前5%的学生可以选择跨大类。选择之后,在另一个大类里再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中南大学学生选择好专业后,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来选择课程,学校会对每个专业品牌设置课程平台模块,同一个专业对不同的学生来说,课程可能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充分体现个性的课表,同一个班、同一门课有些同学可能是在大二上学期修,有些可能是在大二下学期修,还有些可能是在大三修,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就可以了,学生的选择十分灵活。 中南大学学生对任课老师有充分的选择权,每一门课都有多名教师讲述,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任课教师。也就是说在同一课堂,可能有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起上课。 中南大学学生毕业时,可以自己选择就业方向。每个专业可能涉及的研究方向比较多,也就是常说的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来选择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自2000年以来,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43项,居全国高校第2位。其中一等奖3项,居全国高校第1位;分别为“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硫化矿电位调控浮选理论与实践”、“高效利用与高性能铝材制备理论与技术” 教育部推出“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以来,中南大学有7项成果入选,居全国高校第3位。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专利实施率达70%,中国高校中国专利奖金奖排行榜第三名。2010中国高校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排行榜,中南大学以6个一等奖位列第二,仅次于清华大学。 2008年粉末冶金国家工程中心荣获国家发改委全国评价第一名。 200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南大学周宏灏院士研制出世界首块高血压病基因诊断芯片。 200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方加胜教授获亚洲医学界最高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2008年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第六名,中南大学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培养亿万富豪人数最多的高校。代表富豪有王传福、梁稳根、何清华、张锴雍、唐修国等。 2008年发改委授予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十年成就奖”,教育部系统高校获得4项。黄伯云校长领衔的“C/C复合材料航空刹车副国家重点工业性实验项目”获此殊荣国家基地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难冶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央军委 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 mu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 有色、稀有及粉末冶金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生物冶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化学生物学与创新药物创新引智基地 癌变与侵袭原理创新引智基地 教育部 教育部有色金属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癌变与侵袭原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现代复杂装备设计与极端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中国人类遗传相关疾病资源库及共享信息平台 教育部铝合金强流变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有色冶金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先进电池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药物基因组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 卫生部癌变原理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肿瘤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人类干细胞与生殖工程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卫生部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铁道部 铁道部高速列车研究中心 国家环保总局 国家环境保护有色金属冶金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金属矿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中国有色金属信息物理工程研究中心 冶金分离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矿产资源生物技术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金属塑性加工摩擦润滑重点实验室 中国有色金属开放实验室 湖南省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湖南重点实验室 本部南校区心血管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有色资源与水害探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深部资源开发与灾害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肾脏疾病与血液净化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高校土木工程科学安全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高校遗传药理学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矿冶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湖南省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金融识别与自助服务平台工作技术中心 湖南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湖南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马王堆古尸和文物研究保护中心 湖南省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治疗研究中心 湖南省干细胞工程研究中心 湖南省亚健康诊断与干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节能评价技术研究中心中南大学学术期刊有《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医学版和社会科学版,《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等学术刊物。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中南大学承办的、以有色金属材料和冶金学科为主的两种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被列为2003-2006年度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被EI核心库收录,其英文版《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被SCI扩展版和EI核心库收录。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被EI核心库、《化学文摘》等国际和国内主要文献机构收录。 《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主要用于国际学术交流,被SCI扩展版和EI核心库收录。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核心库)等国内外知名检索系统收录。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其论文常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有影响的文摘类刊物转摘或全文转载。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6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机械工程 土木工程 矿业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1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铁道夜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有色金属冶金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遗传学 药理学 神经病学 外科学(胸心外) 耳鼻咽喉科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 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外科学(普通外科) 22个湖南省重点学科 测绘科学与技术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材料加工工程 冶金物理化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应用化学 矿产普查与勘探 病原生物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 儿科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 管理科学与工程 耳鼻咽喉科学 热能工程 钢铁冶金 计算机应用技术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外科学(神外) 内科学(肾病) 50个国家211工程“十五”重点建设学科 · 伦理学 · 金融学 · 经济法学 · 高等教育学 · 英语语言文学 ·应用数学 · 分析化学 · 生理学 · 工程力学 · 热能工程 · 化学工艺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安全技术及工程 · 地质工程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外科学(传染病) · 护理学 · 外科学(秘尿外) · 妇产科学 · 口腔临床医学 · 卫生毒理学 · 行政管理 · 企业管理 · 科学技术哲学 · 国际贸易学 · 文艺学 · 社会学 · 计算数学 · 凝聚态物理 · 物理化学 · 生物工程 · 车辆工程 · 制冷及低温工程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环境工程 ·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内科学(血液病)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外科学(普外) · 外科学(神外) · 眼科学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会计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 生物学 机械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冶金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矿业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中西医结合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博士点 伦理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心理学 英语语言文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应用数学 凝聚态物理 分析化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工程力学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药理学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 一级学科硕士点 哲学 应用经济学 法学 政治学 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历史学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机械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冶金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电气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建筑学 土木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矿业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西医结合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硕士点 西方经济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教育学原理 课程与教学论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传播学 美术学 设计艺术学 天体物理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构造地质学 系统分析与集成 固体力学 工程力学 环境工程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作物遗传育种 蔬菜学 植物营养学 植物病理学 药物化学 药剂学 生药学 药物分析学 药理学 图书馆学 情报学 专业学位点 临床医学博士 口腔医学硕士 公共卫生硕士 公共管理硕士 工商管理硕士 工程硕士 安全工程 材料工程 测绘工程 车辆工程 地质工程 动力工程 工业工程 化学工程 机械工程 计算机技术 建筑与土木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控制工程 矿业工程 软件工程 生物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物流工程 项目管理 冶金工程 制药工程 国家教学基地 2个国家教学基地 国家工科物理教学基地 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 3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中南大学后备军官培养基地[编辑本段]国家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所属一级学科门类 1 人工智能 蔡自兴 工学 2 物理化学 陈启元 工学 3 材料科学基础 余志明 工学 4 智能控制 蔡自兴 工学 5 资源加工学 胡岳华 工学 6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 张新明 工学 7 冶金原理 李劼 工学 8 粉末冶金原理 阮建明 工学 9 矿业经济学 陈建宏 工学 10 材料结构分析 姜锋 工学 11 隧道工程 彭立敏 工学 12 有机化学(生物医药) 罗一鸣 工学 13 管理信息系统 陈晓红 管理学 14 行政伦理学 李建华 管理学 15 计算机网络 高阳 理学 16 大学物理 杨兵初 理学 17 无机化学 黄可龙 理学 18 物理实验 徐慧 理学 19 数值分析 韩旭里 理学 20 卫生统计学 孙振球 医学 21 病理学 文继舫 医学 22 人体解剖学 罗学港 医学 23 生理学 罗自强 医学 24 药理学 周宏灏 医学 25 儿科学 易著文 医学 26 诊断学 张桂英 医学 27 内科学 廖二元 医学 28 病理生理学 肖献忠 医学 29 精神病学 张亚林 医学 30 临床麻醉学 郭曲练 医学 31 神经病学 肖波 医学 32 传染病学 范学工 医学 33 社区护理学 何国平 医学 34 医学分子生物学 胡维新 医学 35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姜涛 工学 36 机械设计基础 王艾伦 工学 机械类 37 操作系统原理 胡志刚 工学 电气信息类 38 固体物理学 郭光华 理学 物理学类 39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 李洁 理学 化学类 40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朱建军 工学 测绘类 41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 吴超 工学 地矿类 42 流行病学 谭红专 医学 预防医学类 43 临床技能实验学 沈守荣 医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44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 徐克前 医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45 工程测量(网络课程)曾永年 工学 土建类 46 编译原理 陈志刚 工学 软件工程 …… …… …… …… 截至2010年,我校在“质量工程”一期建设中,共获得国家精品课程56门,数量居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之后,名列全国高校第5位

中南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曾用刊名: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创刊时间:1999 不是核心的 需要Q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点评

云南大学创建于1922年12月,1923年4月20日开始招生。八十多年来六易校名,从创建之初的私立东陆大学发展成为云南省唯一的国家重点综合大学,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七万多人。目前,云南大学是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1所“211工程”大学之一,已经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的行列,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学。也是一所发展势头强劲的边疆大学。 云南大学有着辉煌的历史。1937年到1947年,著名数学家熊庆来教授受聘担任云南大学校长,按照“清华模式”建设云大,费孝通、楚图南、陈省身、华罗庚、严济慈、冯友兰、吕叔湘等大批著名学者应邀来校执教,使学校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较有影响的综合性大学。1946年,世界著名的《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把云南大学列为中国十五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云南大学位于昆明市区内,踞商山余脉的贡院坡上,前临翠湖,左依圆通山,占地面积640亩,校舍面积35万平方米。校园内茂林修竹,绿草如茵,一幢幢教学大楼、图书馆、实验楼掩映在花图锦簇中。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读书、研究学问的好地方。 云南大学现已成为文、法、理、技、经、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全国重点大学。在校学生达19872人,其中全日制学生9919人,研究生2853人(博士生94人;硕士生684人;硕究生进修班1842人;授专业法学学位170人;学位教师进修班63人),夜函大生7100人。 云南大学现有在校本科学生16700多人、研究生2000多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4000多人。全校有专职教科人员1214人,其中教授261人,副教授382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5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8人;云南省高校特聘教授(研究员)4人;14人入选 “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教育部骨干教师培养资助对象”等国家人才选拔培养计划, 43人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科技带头人等选拔培养计划。 学校设有24个学院、3个公共教学部、2个研究院;72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民族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和专门史)和15个省级重点学科;10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MBA、MPA、法律、工程硕士(含: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企业工作站;3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历史学、生物学、数理学科)、1个教育部生命科学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职教师资培养基地、2个省级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国家级新产品开发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云南大学图书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已建成为现代化、多功能、开放型的信息资源库、图书的采访、编目、流通、公共检索已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现有藏书140多万册,收藏有一批全国善本和珍贵文献。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库。学校设有出版社;学术期刊《思想战线》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学报评比中名列第10位,荣获“双十佳学报”称号,并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进入“百种重点期刊”行列;《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美国权威的《数学评论》收录摘评;2002年创刊的《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国内社科界已产生良好声誉。 1998年8月27日, “云大科技”股票上市后,云南大学成为全国1千多所高校中第八家拥有高科技上市公司的高校。“云大科技”的主产品云大—120在全国推广应用近1亿亩,并形成了推广、销售、服务网络。短短几年时间,“云大科技”从一个几万元起家的课题组,发展成为总资产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云大生物”是国内首家在单克隆抗体领域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所研制生产的“避孕试纸”、“优生试纸”和“不孕检测试纸”被定为国家标准。填补了我国单克隆抗体研究技术空白。已具有年产20克以上单抗体的能力。 云南大学设有出版社,已出版各类学术著作200余种共200多万册。学术期刊《思想战线》(社会科学版)进入了全国核心期刊行列、《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评为全国优秀重点大学学报,此外还有《云南大学》校报。学校还附设有云大附中、云大外语学校和云大幼儿园。云大附中连续十多年在昆明市中考、高考中名列前茅,社会上声誉较好。 七十余年来,云南大学共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7万余人,其中解放后培养了本专科生5万余人,研究生1300余人,留学生1600余人、成人夜函大学生万余人。以基础扎实、学风严谨、知识广博、务实进取而享誉省内外的云大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几年来,根据云大“立足边疆、服务云南、办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结合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提出并实践着适应与创新相统一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确立了“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教学理念,构建以教育观念、目标规格、课程体系及运作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倡导“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的校训,造就博专高精兼备、德智体美同优、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四有”人才。 云南大学素有重视科学研究、追求科学前沿、活跃学术气氛的传统。在几代人的探索和努力下,学校的基础学科和优势领域的研究得到加强,新型领域和应用领域的研究得到拓展,重大攻关项目得到集成,同时又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大力促进科研成果的孵化、推广和应用。近五年来云大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700余项,荣获各类科研奖励170余项,出版专著250余部,发表论文3100多篇,国际学术榜(《SCI》)上的排名居全国高校第六十位左右。在应用研究领域涌现出一批高新技术成果,云大BR—120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推广项目。 云南大学基金会是全国大学基金常务理事单位。云南大学基金会已发展到有近七十位海内外董事,他们为云大捐款捐物,献计献策,牵线搭桥,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近五年来,云南大学先后与美、英、俄、日、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建立了不同层次的交流关系,派出了200余人赴国(境)外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成功举办了十余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云大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国际学术交流比较活跃的大学之一。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省级学校,在云南省来说还是一所不错的学校的,但是不能和省外的比较。现在的地理位置是属于市中心地带了,云南大学几乎是昆明市的中心,云南师范大学与其一街之隔,在云南大学的北边。 但是云南师范大学是即将搬迁至呈贡大学城,云南师范大学是第一批搬迁的大学之一,搬迁后的校区面积为4000亩。在昆明,我个人认为只要想兼职,就没有找不到的……学校以云南人主,2000年开始对全国招生,现在外省人也占了不少。 在云南我从来不觉得有过排外的习惯……具体你可以去学校网站进行了解,最好能使用教育网的线路,因为不使用教育网线路,访问速度慢,而且还不能访问全部信息。学校网站是: 参考资料:

云南大学考研资料链接:  提取码: qsi3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创建于1922年12月,1923年4月20日开始招生。八十多年来六易校名,从创建之初的私立东陆大学发展成为云南省唯一的国家重点综合大学,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七万多人。目前,云南大学是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1所“211工程”大学之一,已经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的行列,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学。也是一所发展势头强劲的边疆大学。  云南大学有着辉煌的历史。1937年到1947年,著名数学家熊庆来教授受聘担任云南大学校长,按照“清华模式”建设云大,费孝通、楚图南、陈省身、华罗庚、严济慈、冯友兰、吕叔湘等大批著名学者应邀来校执教,使学校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较有影响的综合性大学。1946年,世界著名的《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把云南大学列为中国十五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云南大学具有八十余年的历史,是中国西部建立最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前身私立东陆大学为当时的云南省都督唐继尧所创办,始建于1922年12月。1923年4月开始招生,1930年学校改组为省立东陆大学,1934年又改为省立云南大学。1937年著名数学家熊庆来教授出任校长,云南大学迎来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1938年,云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熊庆来在任期间,费孝通、楚图南等大批著名学者应邀到校执教,使学校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影响甚大的综合性大学。1946年,英国《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把云南大学列为中国十五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到建国前,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面 向全国招生的高等学府。1952年开始的高校院系调整,把我校法律、政治等学科,分别并入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学院等高校,农、医、工等学院先后分离独立建校,我校由此成为一所以基础学科为主、较为单纯的文理科综合大学。1958年,我校由教育部下放云南省管理。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云南大学加快了发展。1996年,云南大学成为“九五”期间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以此为契机,学校提出“立足边疆、服务云南、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以“211工 程”建设为龙头,以改革为动力,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把学校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云南大学进入了建国后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2001年6月,我校“211工程”、“九五”建设顺利通过验收,获得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受到教育部领导的表扬。  云南大学位于昆明市区内,踞商山余脉的贡院坡上,前临翠湖,左依圆通山,校园内茂林修竹,绿草如茵,一幢幢教学大楼、图书馆、实验楼掩映在花图锦簇中。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读书、研究学问的好地方。 学校现占地面积2111亩,其中校本部568亩,洋浦校区1543亩;公用校舍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5069万元;图书馆藏书257多万册;学校设有出版社,并主办《思想战线》、《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和法学版)等十余种学术刊物。学校现与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着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云南大学现已成为文、法、理、技、经、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全国重点大学。 云南大学现有在校本科学生16700多人,研究生4493人(博士555人,硕士3938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4000多人。全校有专职教科人员1214人,其中教授297人,副教授480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5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8人;云南省高校特聘教授(研究员)4人;14人入选 “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教育部骨干教师培养资助对象”等国家人才选拔培养计划, 43人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科技带头人等选拔培养计划。[编辑本段]学校现状  学校设有24个学院、3个公共教学部、2个研究院;72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民族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和专门史)和27个省级重点学科;15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MBA、MPA、法律、工程硕士(含: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企业工作站;3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历史学、生物学、数理学科)、1个教育部生命科学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职教师资培养基地、2个省级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国家级新产品开发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云南大学图书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已建成为现代化、多功能、开放型的信息资源库、图书的采访、编目、流通、公共检索已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现有藏书251多万册,收藏有一批全国善本和珍贵文献。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库。学校设有出版社;学术期刊《思想战线》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学报评比中名列第10位,荣获“双十佳学报”称号,并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进入“百种重点期刊”行列;《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美国权威的《数学评论》收录摘评;2002年创刊的《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国内社科界已产生良好声誉。  1998年8月27日, “云大科技”股票上市后,云南大学成为全国1千多所高校中第八家拥有高科技上市公司的高校。“云大科技”的主产品云大—120在全国推广应用近1亿亩,并形成了推广、销售、服务网络。短短几年时间,“云大科技”从一个几万元起家的课题组,发展成为总资产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云大生物”是国内首家在单克隆抗体领域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所研制生产的“避孕试纸”、“优生试纸”和“不孕检测试纸”被定为国家标准。填补了我国单克隆抗体研究技术空白。已具有年产20克以上单抗体的能力。  云南大学设有出版社,已出版各类学术著作200余种共200多万册。学术期刊《思想战线》(社会科学版)进入了全国核心期刊行列、《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评为全国优秀重点大学学报,此外还有《云南大学》校报。学校还附设有云大附中、云大外语学校和云大幼儿园。云大附中连续十多年在昆明市中考、高考中名列前茅,社会上声誉较好。  七十余年来,云南大学共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7万余人,其中解放后培养了本专科生5万余人,研究生1300余人,留学生1600余人、成人夜函大学生万余人。以基础扎实、学风严谨、知识广博、务实进取而享誉省内外的云大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几年来,根据云大“立足边疆、服务云南、办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结合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提出并实践着适应与创新相统一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确立了“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教学理念,构建以教育观念、目标规格、课程体系及运作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倡导“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的校训,造就博专高精兼备、德智体美同优、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四有”人才。  云南大学素有重视科学研究、追求科学前沿、活跃学术气氛的传统。在几代人的探索和努力下,学校的基础学科和优势领域的研究得到加强,新型领域和应用领域的研究得到拓展,重大攻关项目得到集成,同时又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大力促进科研成果的孵化、推广和应用。近五年来云大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700余项,荣获各类科研奖励170余项,出版专著250余部,发表论文3100多篇,国际学术榜(《SCI》)上的排名居全国高校第六十位左右。在应用研究领域涌现出一批高新技术成果,云大BR—120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推广项目。  云南大学基金会是全国大学基金常务理事单位。云南大学基金会已发展到有近七十位海内外董事,他们为云大捐款捐物,献计献策,牵线搭桥,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近五年来,云南大学先后与美、英、俄、日、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建立了不同层次的交流关系,派出了200余人赴国(境)外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成功举办了十余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云大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国际学术交流比较活跃的大学之一。[编辑本段]学校实力  云南大学办学指导思想:立足边疆 服务云南 办出特色  云南大学精神: 会泽百家 至公天下   云南大学校风: 高远 务实 勤勉 卓越   云南大学校训:自尊 致知 正义 力行   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六十五,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九十三,2007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三十六。  进入21世纪,云南大学作为云南唯一一所实施国家“211工程”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国家西部重点支持高校和省部共建高校,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全体云大人将秉承“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继续遵循“立足边疆,服务云南,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抓住机遇,团结一致,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云南省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希望您能满意!谢谢!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点评会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河南省教育委员会主管、焦作工学院主办的煤矿开采类学术性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内外多家数据库和文摘刊物的重要收录源刊,《中国矿业文摘》中文常用核心期刊。

不是核心期刊哦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学报简介  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高等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主要栏目  瓦斯地质与安全工程   采矿工程   地质工程   环境工程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   机械工程   建筑工程   管理工程获奖情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三次评为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   河南省优秀学报一等奖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主编:邹友峰   ISSN:1673-9787   CN:41-1384/N   地址:河南省焦作市世纪大道2001号   邮政编码:454003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点评会

可垃圾,我就从那毕业的

我以一名河南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告诉你:河南工业大学在河南省内的大学之中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比较有实力的,特别是粮油食品学院的专业,土木建筑学院专业,机电工程学院的各专业,电气学院,还有材料学院的专业都是不错的,最起码就业的话,非常具有竞争力。工科实力还是比较强悍的。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73-2383]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394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4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4年版影响因子:378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5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5年版影响因子:294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 排序:食品工业 - 第12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 排序:食品工业类 - 第17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提示: 排序:TS 食品工业 - 第 21 位主题分类:TS2:食品工业: TS2:食品工业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你服务。我是百度特邀答主谢学姐在线解答,教育机构资深老师,拥有五年工作经验,累计服务6000人,回复需要几分钟时间,请耐心等待一下哦。 2019河南工业大学就业率 河南工业大学本科就业率为96%,硕士就业率为14%。 河南工业大学就业率及就业前景怎么样(含就业质量报告) 2、2018河南工业大学就业率 河南工业大学本科就业率为68%,硕士就业率为75%。 河南工业大学就业率及就业前景怎么样(含就业质量报告) 3、河南工业大学好就业的专业 以下河南工业大学专业名单由本校学长学姐实名推荐: 1、 食品科学与工程 推荐指数: 8(552人推荐) 2、 土木工程 推荐指数: 6(431人推荐) 3、 粮食工程 推荐指数: 8(406人推荐) 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推荐指数: 7(362人推荐) 5、 食品质量与安全 推荐指数: 7(336人推荐) 6、 金融学 推荐指数: 6(105人推荐) 7、 经济学类 推荐指数: 3(91人推荐) 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推荐指数: 7(85人推荐) 总体来讲还是很不错哈 更多16条 

  • 索引序列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点评会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点评
  •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点评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点评会
  •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点评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