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

发布时间: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

截止2014年,学校设有50余个研究机构,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6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研究机构 重点实验室级别名称国家级 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原国防科工委 近程高速目标探测技术国防学科重点实验室 智能弹药技术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功能纳米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软化学与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维信息智能感知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江苏省化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高校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光谱成像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公安厅社会公共安全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级 国家特种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兵器工业弹药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国家民用爆破器材质量检测中心 国家微多蛋白素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心 原国防科工委 国防科技工业民爆制备工艺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国防科技工业大构件焊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国防科技工业弹药自动装药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教育部 材料评价与优选设计教育部工程中心 化工污染与控制教育部工程中心 江苏省 江苏省片式元件与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轨道交通电气牵引仿真设计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江苏省药物中间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表面活性剂及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电厂废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改性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心脑血管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分子聚合发泡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代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现代饲料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锻压机械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性能棉纺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混凝土砌块成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稀贵金属爆炸复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驱动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地区合作 中日合作SMC气动研究中心科技开发与技术转移支援中心(香港)中德轨道交通研究院合作共建实验室实验室名称 联合单位 中国-白俄罗斯“真空等离子体技术”国际科学实验室 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 中-法“自动化与信号”国际科学实验室 里尔第一大学 金属纳米材料与技术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天文光学超分辨探测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微纳含能器件联合实验室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嵌入式智能信息系统联合实验室 加拿大QNX软件系统公司、美国TI德克萨斯州仪器公司 力学联合实验室 瑞士W+B公司 先进制造自动化联合实验室 研华科技 企业创新服务联合实验室 万方数据 体感创新实验室 华硕电脑 智能电网技术与控制联合研究中心 香港城市大学中德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 德国CONCEPT Laser有限公司、上海福斐科技发展有限公创新引智基地 高维信息智能感知与系统创新引智基地 微纳米材料与装备引智基地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江苏省 江苏省产业集群研究基地 江苏省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基地 江苏省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 江苏省科技思想库 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 作为学校巨资打造的人才特区,南京理工大学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于2012年12月揭牌成立。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将以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为目标,在追寻创新性成果的科研实践中,打造世界顶级纳米技术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该所由国际纳米晶材料权威、德国科学院副院长,身兼德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印度科学院院士的赫伯特 ·格莱特教授领衔担任所长。格莱特教授于1980年首次提出纳米晶固体的构想,开创了全球纳米材料研究新方向,引发并推进了纳米科技的发展。德国伊尔默瑙工业大学教授雷勇担任常务副所长,德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霍斯特·哈恩教授,德国科学院院士、德国工程学院院士哈拉尔德·福克斯教授,世界上第一个单原子晶体管发明者托马斯·希梅尔教授为高级研究人员,默罕默德·加法里博士等为骨干研究人员。 学术组织 学会名称学校联系单位参加学会情况联系人任职情况中国兵工学会弹道专业委员会 动力学院挂靠张小兵总干事长中国兵工学会弹药专业委员会机械学院挂靠何勇黄正祥 主任委员总干事长 中国兵工学会自动控制与工程专业委员会自动化学院挂靠薄煜明戚国庆 主任委员总干事长 中国兵工学会民用爆破器材专业委员会化工学院挂靠吕春绪陆明 主任委员总干事长 中国兵工学会应用数学专业委员会理学院挂靠杨孝平肖伟 主任委员总干事长 中国兵工学会机械加工专业委员会机械学院挂靠钱林方汪惠芬 主任委员总干事长 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电光学院挂靠高志山秘书长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体育数学专业委员会理学院挂靠朱顺荣秘书长中国宇航学会机械学院常务理事单位廖文和理事全国高校科协工作研究会(筹)校科协副理事长单位廖文和沈家聪 副理事长副秘书长 江苏省军工学会校科协副理事长单位徐复铭理事长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挂靠杨敢新陈同纲 理事长秘书长 江苏省现场统计学会经管学院挂靠韩子俊程龙生 理事长秘书长 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自动化学院挂靠王晓锋戴跃伟 副理事长秘书长 江苏省颗粒学会环生学院挂靠王连军杨毅 理事长秘书长 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可靠性专业委员会机械学院挂靠黄文良主任江苏省激光与光学工程学会理学院理事长单位贺安之理事长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化工学院副理事长单位吕春绪副理事长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会校科协副理事长单位廖文和沈家聪 副理事长副秘书长 南京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协会学术中心副理事长单位廖文和王小绪 副理事长副秘书长 南京市现场统计学会理学院挂靠米少君 南京市创造学会人文学院挂靠邱凤昌理事长 学术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物理学、电技术、计算机及控制信息社数据库》(INSPEC),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扩展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江苏省一级期刊、上海图书馆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弹道学报》: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兵工学会主办、南京理工大学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89年,为中国弹道学领域唯一的学术期刊,是美国工程索引(Ei Pageone)收录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军工高教研究》《高教文摘》 馆藏资源 截止2014年,学校图书馆馆藏中外文纸本图书文献240余万册;截止2012年底,图书馆拥有中外文电子文献651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7万余种,中外文电子数据库119个。 兵器博物馆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作为国内高校唯一的种类齐全、专业性强的兵器博物馆,经过数十年的广泛收集,珍藏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武器装备,囊括了火炮类、轻武器类、弹药类、引言类、军事通讯和光学器材类等诸多门类计6000余件珍贵的藏品。这个集文物收藏、教学科研、陈列展览于一身的兵器博物馆,旨在以珍贵的展品和丰富内容帮助世人了解兵器发展的历史轨迹,普及军事知识,增强国防意识,促进我国兵器研究和国防人才培养,使之成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

刊名: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主办: 南京理工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8-2646CN: 32-1516/C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华东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88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刊名: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主办: 南京理工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8-2646CN: 32-1516/C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华东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88

不是的,北大核心都不是

一、专著:《难以产出的村落政治——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中观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该书出版后,《中国图书评论》、《中国农村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等专业杂志发表研究性书评。  编著:《中国政治制度的特与优》,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译著:《多元社会中的民主:一项比较研究》([美]阿伦·利普哈特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参编:《治理的创新》,学习出版社2002年版。  参编:《政治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论文:  “浅析经济因素对村级民主建设的影响”,载于《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4期。  “当前我国公共领域的特征分析”,载于《新世纪的公共管理》,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版。“社会转型与政府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口,2003)收录为主题交流论文。  “简论加入WTO对我国地方政府文化资源的冲击”,载于《学术论坛》2003年第2期。《管理理念创新——大势推动中的选择与对策》一书收录,羊城晚报出版社2002年版。  “寻求国家与社会的统一——黑格尔对市民社会与国家间关系的论述”,载于《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从政治参与的角度看我国今后的政治发展”,载于《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6期。  “农民自组织程度低的成因分析”,载于《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5期。  “当前中国‘第三领域’发展的难题”,载于[美]《当代中国研究》2005年第3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论文库收录。“政治学视野中的21世纪中国:挑战与机遇”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2006)收录为主题交流论文。  “论公共权力边界问题的由来”,载于《行政论坛》2005年第4期。  “新公共管理在中国的适用性反思”,载于《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  “后期全能主义与当前中国社会的自组织问题”,“和谐:中国的价值”全国高校政治科学类学术研讨会(上海,2006)收录为主题交流论文。  “从政治包容的角度看我国的统一战线建设”,载于《黑龙江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卢梭直接民主制理论的内在困境及其启示”,载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论我国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的完善路径”,载于《人大研究》 2008年第1期。  “对政府边界问题的纯逻辑演绎”,载于《晋阳学刊》2008年第2期。  “政府与非法社会间关系的政治学考察”,载于《兰州学刊》2008年第3期。  “寻求村落与国家之间的有效衔接——基于相关文献的初步反思”,载于《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8年第10期全文转载。《演进民主》(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收录。  “传统政治文明转型视角下的清末立宪之难”,载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寻求事实呈现与理论提炼之间的统一”,载于《中国农村研究》2008年卷(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间关系的演变”,载于《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群体性活动视角下的村民信任结构研究”,载于《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4期。  “论村落自主性的形成机制与演变逻辑”,载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民主巩固视角下的民主转型”,载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迈向现代国家——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国家政权建设的回顾、总结与展望”,载于《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0年第2期全文转载。《多元文化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收录。  “地方人大常委会研究:总结与反思”,载于《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  “论深化村落政治研究的可取路径”,载于《江汉论坛》2010年第9期。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村落解体问题”,载于《珞珈政治学评论》(第三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影响业主维权进程的主要因素”,载于《社区民主与社会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没有产出的政治:村民群体性活动的普遍困局”,载于《基层民主与社区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村民群体性活动展开的中观机制”,载于《珞珈政治学评论》(第四卷)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乡村基督教、传统民间信仰与村庄治理”,“第二届社会科学经验研究武汉青年论坛论”(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收录为主题交流论文。  “村民介入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践方式”,载于《社会学评论》第二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中国乡村政治问题:缘自何处?走向何方?”,载于《中国农村研究》2012年卷(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运动式治理的限度与民主的角色定位”,载于《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12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随笔:  “说话的三条底线”,载于《百姓》2002年第10期。  “对一次抓赌事件的分析——江湖道义、政府规范与底层百姓的正义诉求”,载于《百姓》2003年第1期。  “《英雄》不能承受之重”,载于《新疆经济报》2003-02-08  “从‘猴子实验’看民主制度的建构”,载于《民主与科学》2005年第1期。  “安庆市乡村调查随笔”,载于《三农中国》2007年第1期。  “东方治水社会的政治逻辑反思”,载于《绿叶》2007年第6期。  “当前中国社会自组织问题之思考”,载于《绿叶》2007年第8期。  “阎连科的乡土批判——对《受活》与《丁庄梦》的比较阅读”,载于《社会学家茶座》2008年第1期。  “不同的村庄,同一种选择”,载于《南风窗》2009年第14期。  “忍耐与宽容”,载于《民主与科学》2010年第3期。  “农民政治心理研究需要深化”,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8-26。  “国家建构视角下的村落转型”,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0-21。  “通识教育与现代公民培养”,载于《新产经》2011年第1期。  “党委换界与地方政治家培养”,载于《新产经》2011年第6期。  “差异性视角下的村落解体”,载于《农村工作通讯》2011年第3期。  “在政治建设中解决农民问题”,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2-24  “‘三农’问题的旧与新”,载于《南风窗》2012年第2期。  课题:   民政部委托课题:“村落解体现状与乡镇治理的路径选择”,负责人,2009年   教育部项目:“乡村治理转型中的农民政治心理嬗变”,负责人,2010年  武汉大学70后项目:“有序民主建设中的我国农民政治心理”,负责人,2010年  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负责人,2012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民政治支持与乡村社会管理的路径选择研究”,负责人,2012年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审稿

魏晋南北朝赋史 江苏古籍出版社唐诗入门 贵州人民出版社刘克庄年谱 贵州人民出版社西京杂记全译(与成林合作) 贵州人民出版社西京杂记(与成林合作) 台湾地球出版社汉赋揽胜 上海古籍出版社魏晋南北朝诗 天地出版社世族与六朝文学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石学论丛 台湾大安出版社程氏汉语文学通史(与程千帆先生合作) 辽宁古籍出版社程氏汉语文学通史(与程千帆先生合作) 河北教育出版社魏晋南北朝赋史(修订本) 江苏古籍出版社新译诗品读本(与成林合作) 台湾三民书局2003年迷楼//宇文所安著//程章灿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论查初白《诣狱集》(译文) 《南京大学学报》关于《文选》注引赋的一些问题 《古籍研究》“廖化作先锋何必逊大将”──评马积高先生著《赋史》《南京大学学报》从《世说新语》看晋宋文学观念与魏晋美学新风 《南京大学学报》先唐赋存目考 《文献》后村词编年补考 《福建论坛》《诗集传》纂例举证 《古典文献研究》(1989-1990)南京大学出版社古籍整理:信息开发与反馈处理──评王仲镛先生《唐诗纪事校笺》(与程千帆合作) 《社会科学研究》说驴 《文史知识》《三都赋》:京殿大赋最后的辉煌──兼论两晋以后骋辞大赋的历史命运 《南京大学学报》论南朝赋的诗化趋势 《江海学刊》论南朝赋的唯美化追求 《学术论丛》建安赋:斑斓的情感世界 《中国文学研究》诗谶说:一种诗歌文化现象的剖析 《程千帆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西京杂记》的作者 《中国文化》第9辑诗词体性新论──关于词的艺术特征的思考 《南京社会科学》陈郡阳夏谢氏:六朝文学士族之个案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文史哲出版社石刻考工录补遗(上) 《古典文献研究》(1991-1992)诗字古义考(译文) 《古典文献研究》(1991-1992)宋代石刻刻工辑补 《文献》汉魏六朝文学五考 《古籍整理与研究学刊》略论《六朝赋话》的编撰 《江苏文史研究》神女之探寻(译文) 载《神女之探寻--英美学者论中国诗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传统的叛逆(译文) 载《神女之探寻--英美学者论中国诗歌》漫说“易安体” 《中国典籍与文化》谢夫人缘何“意大不说”?──兼论东晋王谢二族之关系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二辑中华书局论《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阙误《南京大学学报》何逊《早梅诗》考论 《文学遗产》《陆广成墓志》考 《考古》论士族宗亲伦理对六朝文学题材的影响 《古典文献研究》(1993-1994)石刻考工录补遗(下) 《古典文献研究》(1993-1994)唐代墓志中所见隋唐经籍辑考 《文献》从《有唐武威段夫人墓志》看元稹之为人 《中国典籍与文化》从金到石 从廊庙到宫廷--石刻之起源与文化背景 《中国典籍与文化》“填写”写出来的人生--由亡宫墓志看唐代宫女的命运 《中国典籍与文化》谁得了便宜--碑刻润笔及其他 《中国典籍与文化》司马迁真有侍妾随清娱吗? 《中国典籍与文化》东南亚华文碑刻一瞥(上) 《中国典籍与文化》东南亚华文碑刻一瞥(下) 《中国典籍与文化》唐代墓志丛考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沈约《奏弹王源》与南朝士风考辨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所谓《后村千家诗》考 《中国诗学》第4辑南京大学出版社刘勰赋论:溯源与评述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7辑上海古籍出版社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林昌彝稿本》考 《文献》辞赋批评:思的框架与史的脉络 台湾政治大学《第四届赋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岁月匆匆六十年:〈哈佛亚洲学报〉与美国汉学的进展》(上) 《古典文学知识》《岁月匆匆六十年:〈哈佛亚洲学报〉与美国汉学的进展》(下) 《古典文学知识》《唐史研究手册》评介 《古籍整理出版简报》28期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著录订误(上) 《古籍整理出版简报》229期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著录订误(中) 《古籍整理出版简报》230期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著录订误(下) 《古籍整理出版简报》231期 墓志铭的结构与名目-以唐代墓志铭为例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却把金针度与人-从方法论的角度读《程千帆选集》 《江海学刊》透过字面看风波 《中国典籍与文化》名山名寺名僧-《明征君碑与栖霞山的故事》 《中国典籍与文化》画鬼――读“鬼书”之一 《文史知识》话鬼――――读“鬼书”之二 《文史知识》鬼界素描――读“鬼书”之三 《文史知识》鬼怕什么――读“鬼书”之四 《文史知识》人鬼之间――读“鬼书”之五 《文史知识》读《六朝别字记新编》札记 《古汉语与古文献论丛》第二辑杭州大学出版社五种英文本中国文学史著作评述――兼谈中国文学史的编撰问题 《跨文化对话》第二辑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唐宋元石刻中的赋 《文献》关于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几点想法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事类赋注》引六朝赋考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六朝碑别字新考 《中国语文》峥嵘岁月征诗史—-读《闲堂诗存》 《中国韵文学刊》读任昉《刘先生夫人墓志》并论南朝墓志文体格―――读《文选》札记《〈昭明文选〉与中国传统文化:第四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青灯有味说读书 《古典文学知识》汉魏六朝文学札记 《论学谈言见挚情—洪顺隆教授逝世周年纪念文集》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城市传奇·金陵王气(上) 《古典文学知识》城市传奇·金陵王气(下) 《古典文学知识》城市传奇·龙蟠虎踞(上) 《古典文学知识》城市传奇·龙蟠虎踞(下) 《古典文学知识》城市传奇·青骨成神(上) 《古典文学知识》论赋绝句五十首 《中国典籍与文化》两种碑刻集中的刻工资料--《石刻考工录》三补 《古典文献研究》总第五辑江苏古籍出版社林昌彝《砚耕绪录》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7辑北京大学出版社黄季刚先生与酒 《文史知识》石刻文献与古代文学研究刍论 《文献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第二届中国文献学学术研究会论文集》周彦文主编 台湾学生书局 《望厦条约》前一个美国人的中国文化知识——读亨特《旧中国杂记》和《广州番鬼录》 《文明对话: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中国哈佛-燕京学者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关于墓志文体的三个问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化论文集》南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浮生六记》中芸的形象分析 《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城市传奇·莫愁东下 《古典文学知识》城市传奇·千变女人 《古典文学知识》城市传奇·多少楼台烟雨中 《古典文学知识》城市传奇·沆瀣风流 《古典文学知识》城市传奇·城市寓言(上)·爱住金陵为六朝 《古典文学知识》明僧绍与栖霞立寺史实考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魏理的汉诗英译及其与庞德的关系 《南京大学学报》 汉诗英译与英语现代诗歌---以魏理的汉诗英译及跳跃韵律为中心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文苑英华》选录碑志文的统计与分析 《古典文献研究》总第六辑江苏古籍出版社《文选》选录碑文及其相关的文体问题 《〈文选〉与“文选学”》(第五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汉魏六朝文学文献丛札 《廿一世纪汉魏六朝文学新视角:康达维教授花甲纪念论文集》文津出版社也说《聊斋志异》“被洋人盗用” 《中华读书报》区域文学史研究的新创获—评《福建文学发展史》《福州大学学报》《桯史》“稼轩论词”条评议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城市传奇·城市寓言(下)·是真名士自风流 《古典文学知识》城市传奇·旧时王谢(上):王榭的故事 《古典文学知识》城市传奇·旧时王谢(下):风流的渊薮 《古典文学知识》《骑鹤扬州》,《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4期《百斛金陵春》,《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5期《俗眼看“花”——晚清南京娼界一瞥》,《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6期《魏理与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交游考》,《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1期《细数落花——王安石与南京(上)》,《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 第1期《半山夕照——王安石与南京(下)》,《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第2期《魏理眼中的中国诗歌史——一个英国汉学家与他的中国诗史研究》,《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3期《墓志文体起源新论》,《学术研究》2005年第6期《462年的爱情——贵妃之死(上)》,《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第3期《哀荣背后的都城政治——贵妃之死(下)》,《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第4期《先唐“九”体源流述略》,孙津华、程章灿,《中州学刊》2005年第4期《古典文体的现代命运——以20世纪赋体文学观念及创作为中心的思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高阁临江》,《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第5期《旧时燕》,《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第6期《后论赋绝句五十首》,《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4期《百斛金陵》,《出版参考》2006年第23期《廿年远在帝王州》,《世界》2007年第1期《东方古典与西方经典——魏理英译汉诗在欧美的传播及其经典化》,《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1期《蒋王庙神蒋子文由人到神的传奇》,《南京日报》2007年7月2日《宋江杀阎婆惜前后》,《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第4期《瓦官寺的故事》,《南京日报》2007年8月6日《作为地方文脉的古典诗词的旅游规划模式——以江苏省吴江市江南水乡古诗词文化旅游产品规划为例》,张捷、程章灿、刘泽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随园先生袁枚》,《南京日报》2007年12月17日《魏理及一个“恋”字》,《读书》2008年第2期《欧美六朝文学研究管窥》,《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论“碑文似赋”》,《东方丛刊》2008年第1期《读〈张迁碑〉志疑》,《文献》2008年第2期作为文本的汉代石刻——读〈汉代石刻集成〉》,《古典文献研究》2008年第00期《旧时天气旧时衣——“鬼话连篇”之一》,《文史知识》2009年第1期《岂曰无衣——“鬼话连篇”之二》,《文史知识》2009年第2期《耳径通幽——“鬼话连篇”之三》,《文史知识》2009年第3期《井井有鬼——“鬼话连篇”之四》,《文史知识》2009年第4期《鬼诗是怎样生成的?——“鬼话连篇”之五》,《文史知识》2009年第5期《鬼使神差——“鬼话连篇”之六》,《文史知识》2009年第6期《说“鬼木”——“鬼话连篇”之七》,《文史知识》2009年第7期《读〈张迁碑〉再志疑》,《文献》2009年第3期《唐传奇中的“木鬼”——“鬼话连篇”之八》,《文史知识》2009年第8期《为仙鬼捉刀——“鬼话连篇”之九》,《文史知识》2009年第9期《人鬼与钱神——“鬼话连篇”之十》,《文史知识》2009年第10期《从〈金陵五题〉到“金陵四十八景”——兼论古代文学对南京历史文化地标的形塑作用》,程章灿、成林,《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庄子见鬼——“鬼话连篇”之十一》,《文史知识》2009年第11期《画鬼容易吗?——“鬼话连篇”之十二》,《文史知识》2009年第12期《苏东坡“画蛇”了吗?》,程章灿、于溯,《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1期《三十个角色与一个演员——从〈杂体诗三十首〉看江淹的艺术“本色”》,《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青山为谁妩媚?》,程章灿,《江苏政协》2010年第S1期《“天下白”是什么东西?》,程章灿、于溯,《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2期《“青衿”者谁?》,程章灿、于溯,《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3期《晚窗分得读书灯——程章灿读书札记》,《名作欣赏》2010年第16期《更从何处问刘郎?》,于溯、程章灿,《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4期《何处是蓬莱》,于溯、程章灿,《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5期《荔枝为什么侧生?》于溯、程章灿,《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6期《怎样学文言文》,《名作欣赏》2011年第1期《相逢何以不相识》,于溯、程章灿,《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1期《总集与文学史权力——以〈文苑英华〉所采诗题为中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树”立的六朝:柳与一个经典文学意象的形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1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2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违背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本刊处理稿件的一切事宜,只与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联系。3 该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和两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出版。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要求

1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2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违背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本刊处理稿件的一切事宜,只与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联系。3 该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和两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出版。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

截止2014年,学校设有50余个研究机构,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6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研究机构 重点实验室级别名称国家级 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原国防科工委 近程高速目标探测技术国防学科重点实验室 智能弹药技术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功能纳米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软化学与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维信息智能感知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江苏省化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高校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光谱成像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公安厅社会公共安全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级 国家特种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兵器工业弹药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国家民用爆破器材质量检测中心 国家微多蛋白素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心 原国防科工委 国防科技工业民爆制备工艺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国防科技工业大构件焊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国防科技工业弹药自动装药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教育部 材料评价与优选设计教育部工程中心 化工污染与控制教育部工程中心 江苏省 江苏省片式元件与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轨道交通电气牵引仿真设计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江苏省药物中间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表面活性剂及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电厂废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改性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心脑血管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分子聚合发泡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代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现代饲料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锻压机械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性能棉纺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混凝土砌块成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稀贵金属爆炸复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驱动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地区合作 中日合作SMC气动研究中心科技开发与技术转移支援中心(香港)中德轨道交通研究院合作共建实验室实验室名称 联合单位 中国-白俄罗斯“真空等离子体技术”国际科学实验室 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 中-法“自动化与信号”国际科学实验室 里尔第一大学 金属纳米材料与技术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天文光学超分辨探测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微纳含能器件联合实验室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嵌入式智能信息系统联合实验室 加拿大QNX软件系统公司、美国TI德克萨斯州仪器公司 力学联合实验室 瑞士W+B公司 先进制造自动化联合实验室 研华科技 企业创新服务联合实验室 万方数据 体感创新实验室 华硕电脑 智能电网技术与控制联合研究中心 香港城市大学中德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 德国CONCEPT Laser有限公司、上海福斐科技发展有限公创新引智基地 高维信息智能感知与系统创新引智基地 微纳米材料与装备引智基地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江苏省 江苏省产业集群研究基地 江苏省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基地 江苏省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 江苏省科技思想库 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 作为学校巨资打造的人才特区,南京理工大学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于2012年12月揭牌成立。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将以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为目标,在追寻创新性成果的科研实践中,打造世界顶级纳米技术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该所由国际纳米晶材料权威、德国科学院副院长,身兼德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印度科学院院士的赫伯特 ·格莱特教授领衔担任所长。格莱特教授于1980年首次提出纳米晶固体的构想,开创了全球纳米材料研究新方向,引发并推进了纳米科技的发展。德国伊尔默瑙工业大学教授雷勇担任常务副所长,德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霍斯特·哈恩教授,德国科学院院士、德国工程学院院士哈拉尔德·福克斯教授,世界上第一个单原子晶体管发明者托马斯·希梅尔教授为高级研究人员,默罕默德·加法里博士等为骨干研究人员。 学术组织 学会名称学校联系单位参加学会情况联系人任职情况中国兵工学会弹道专业委员会 动力学院挂靠张小兵总干事长中国兵工学会弹药专业委员会机械学院挂靠何勇黄正祥 主任委员总干事长 中国兵工学会自动控制与工程专业委员会自动化学院挂靠薄煜明戚国庆 主任委员总干事长 中国兵工学会民用爆破器材专业委员会化工学院挂靠吕春绪陆明 主任委员总干事长 中国兵工学会应用数学专业委员会理学院挂靠杨孝平肖伟 主任委员总干事长 中国兵工学会机械加工专业委员会机械学院挂靠钱林方汪惠芬 主任委员总干事长 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电光学院挂靠高志山秘书长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体育数学专业委员会理学院挂靠朱顺荣秘书长中国宇航学会机械学院常务理事单位廖文和理事全国高校科协工作研究会(筹)校科协副理事长单位廖文和沈家聪 副理事长副秘书长 江苏省军工学会校科协副理事长单位徐复铭理事长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挂靠杨敢新陈同纲 理事长秘书长 江苏省现场统计学会经管学院挂靠韩子俊程龙生 理事长秘书长 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自动化学院挂靠王晓锋戴跃伟 副理事长秘书长 江苏省颗粒学会环生学院挂靠王连军杨毅 理事长秘书长 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可靠性专业委员会机械学院挂靠黄文良主任江苏省激光与光学工程学会理学院理事长单位贺安之理事长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化工学院副理事长单位吕春绪副理事长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会校科协副理事长单位廖文和沈家聪 副理事长副秘书长 南京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协会学术中心副理事长单位廖文和王小绪 副理事长副秘书长 南京市现场统计学会理学院挂靠米少君 南京市创造学会人文学院挂靠邱凤昌理事长 学术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物理学、电技术、计算机及控制信息社数据库》(INSPEC),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扩展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江苏省一级期刊、上海图书馆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弹道学报》: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兵工学会主办、南京理工大学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89年,为中国弹道学领域唯一的学术期刊,是美国工程索引(Ei Pageone)收录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军工高教研究》《高教文摘》 馆藏资源 截止2014年,学校图书馆馆藏中外文纸本图书文献240余万册;截止2012年底,图书馆拥有中外文电子文献651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7万余种,中外文电子数据库119个。 兵器博物馆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作为国内高校唯一的种类齐全、专业性强的兵器博物馆,经过数十年的广泛收集,珍藏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武器装备,囊括了火炮类、轻武器类、弹药类、引言类、军事通讯和光学器材类等诸多门类计6000余件珍贵的藏品。这个集文物收藏、教学科研、陈列展览于一身的兵器博物馆,旨在以珍贵的展品和丰富内容帮助世人了解兵器发展的历史轨迹,普及军事知识,增强国防意识,促进我国兵器研究和国防人才培养,使之成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经验

周三多、贾良定主编, 2005, 《管理学(第二版)习题与案例》, 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三多主编、陈传明副主编,贾良定参编, 2005, 《管理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三多主编、贾良定副主编, 2004, 《管理学教与学导引》, 复旦大学出版社 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主编,贾良定参编, 2003,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4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贾良定、范秀云编译, 2009, 《管理学》,M·希特、S·布莱克、L·波特著 , 高等教育出版社 贾良定、唐翌译, 2005, 《孙子兵法中的销售智慧》,杰拉德·A·迈克尔森、斯蒂芬·W·迈克尔森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贾良定、唐翌译, 2005, 《孙子兵法中的营销智慧》 贾良定, 2002, 专业化、协调与企业战略, 南京大学出版社 JIA Liangding, WAN Guoguang, ZHOU Jieyu, LU Qian, 2010, Do Continuous and Categorical Measures Capture the Same Construct of Diversity? Evidence from China,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 V4, N3: 423-450 V4, N3: 423-鲁倩、贾良定, 2009, 高管团队人口统计学特征、权力与企业多元化战略,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5) 第5期,第181-187页。 鲁倩、贾良定, 2009, 多元化测量方法的内涵和理论视角:对内容效度的考查, 南大商学评论 15 第15辑,第103-115页。 杨迤、贾良定、陈永霞, 2009, 认知学派: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前沿, 南大商学评论 15 第15辑,第178-194页。 孙俊华、贾良定, 2009, 高层管理团队与企业战略关系研究述评, 科技进步与对策9: 150-155。 贾良定、鲁倩、万国光、周婕妤, 2009, 国外多元化测量方法适于本土研究吗?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战略管理 V1, Issue 1 第1卷第1期(创刊号):85-万国光、贾良定, 2008, 企业多元化战略与财务决策的关系:一个多视角的分析框架, 经济管理第8期, 第4-9页。 贾良定, 2008, 努力做一位既受尊敬又受欢迎的教师, 中国大学教学第2期,第32-33,34页。Yan Zhang, Anne S Tsui, Lynda Jiwen Song, Chaoping Li, Liangding Jia, 2008, How Do I Trust Thee? The Employee-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 Supervisory Support and Middle Managers’ Trust in the Organizati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V47, N1,111- SSCI贾良定, 2007, 有中生无,无中生有, 北大商业评论第9期,第91页。特约评论JIA Liangding, SONG Jiwen, LI Chaoping, CUI Rongjun, CHEN Yongxia, 2007, Leadership and Job-related Attitudes of Employees: An Empirical Study of Managers under Chinese Context on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Reciprocity and Trust,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 1(4): 574- JIA Liangding, ZHANG Junjun, QIAN Haiyan, CUI Rongjun, CHEN Yongxia, 2007, Why, When, and How to Diversify?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ognitions between Western Theories and Chinese Enterprises, Front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 1(1)(创刊号): 102-贾良定、崔荣军, 2007, 簇群升级与工业化发展:以江苏省三个簇群为例,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0卷第2期,第50-55页。簇群工业化集体效率升级战略 贾良定、宋继文、李超平、崔荣军、陈永霞, 2007, 领导风格与员工工作态度:互惠和信任的中介作用的实证研究, 《中大管理评论》(广州),第2卷第1期,第13-45页。领导风格、互惠、组织信任、组织承诺、离职意愿 贾良定、周三多, 2006, 论企业家精神及其五项修炼, 《南京社会科学》(南京)第9期,第29-35页。(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2006年第11期)贾良定、陈永霞、宋继文、李超平、张君君, 2006, 变革型领导、员工的组织信任与组织承诺:中国情景下企业管理者的实证研究, 《东南大学学报》(南京)第6期,第59-67页。Joshua B Wu, Peter W Hom, Lois E Tetrick, Lynn M Shore, Liangding Jia, Chaoping Li, Lynda Jiwen Song, 2006, The Norm of Reciprocity: 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in the Chinese Context,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Volume 2, Issue 3, 377-陈永霞、贾良定、李超平、宋继文、张君君, 2006, 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与员工的组织承诺:中国情景下的实证研究, 《管理世界》第1期,aa 第96-105页,144页。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组织承诺 贾良定、João Guimarães、周玲、陈永霞, 2006, 集体效率、全球价值链与簇群的升级战略:大新镇五金簇群和陈埭镇鞋业簇群的案例研究及其启示, 《南大商学评论》第10辑,第106-121页。簇群 全球价值链 升级战略 集体效率 控制关系 陈永霞、贾良定、张君君, 2005, 所有权与进入权分离:国企改制的性质与效率分析, 《南京大学学报》(南京)第2期,第80-87页。 贾良定、张君君、钱海燕、崔荣军、陈永霞, 2005, 企业多元化的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西方理论和中国企业认识的异同研究, 《管理世界》第8期,第94-104页。(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2005年第11期) 多元化 动机 时机 产业选择 贾良定、唐翌、李宗卉、乐军军、朱宏俊, 2004, 愿景型领导:中国企业家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 《管理世界》第2期,第84-96页。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4年第5期,第128-140页;部分转载于《新华文摘》2004年第10期,第49-50页 贾良定、陈秋霖, 2004, 人力资本、进入权与企业层级结构, 《南京大学学报》第4期,第86-92页。(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4年第10期)贾良定, 2002, 企业产品最优品种数量确定及其生产方式的历史考察, 《经济学(季刊)》第1卷第3期,第723-740页。 贾良定, 2002, 导、读、写、议:研究生教学方法新探, 《高教研究与探索》(南京)第3期。 贾良定, 2001, 从现代工商企业的发展看我国企业如何做大做强,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第4期。 贾良定, 2001, 交易分工经济的涌现及其自组织机制研究, 《预测》第1期。 贾良定, 2001, 企业是什么?--西方企业理论述评兼论现代工商企业的本质, 《南京大学学报》第4期,第140-147页。 贾良定、陈秋霖, 2001, 消费行为模型及其政策含义, 《经济研究》第3期,第86-92页。消费行为信贷消费消费信贷贾良定, 2000, 个人理性与群体理性的冲突及其解决机制研究, 《经济与管理科学》第1期。个体理性 群体理性 冲突 贾良定, 1999, 《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体系研究及其在现代企业战略管理中的运用, 《经济与管理科学》第1期。 贾良定, 1999, 人的革命, 《伦理研究》第1期。 何旭强、贾良定, 1998, 国有企业购并过程中的政府功能及角色定位, 《管理现代化》第5期。 贾良定, 1998, 试论国有企业工资体制的改革, 《南京大学学报》第4期,第117-125页。(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8年第12期)贾良定, 1998, 关于交易概念的思考──兼评斯密与康芒斯的交易理论, 《经济与管理科学》第1期。 贾良定、余秀兰, 1997, 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上海高教研究》第12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1998年第2期)贾良定, 1997, 企业资金结构化与银行不良债权消化途径分析, 《经济与管理科学》第3期。 贾良定, 1997, 大市场营销--企业竞争思想的革命, 《营销管理》第3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7年第10期) 尤树洋、贾良定、杜运周, 2011, Th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of Chinese context in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search: A three-decade review, The Presentation Paper of the 71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San Antonio, T贾良定, Jason D Shaw, Anne S Tsui, Tae-Youn Park, 2011, A social-structural analysis of employee-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s and team creativity, The Best Paper Proceedings of the 71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San Antonio, Texas (荣获美国管理学会年会最佳论文)周婕妤、贾良定、陈永霞、万国光、鲁倩, 2009, 第一大股东的治理作用:资源冗余与企业多元化的关系视角, 第四届中国管理学大会,北京,2009年11月14-15日 蔡亚华、贾良定、万国光, 2009, 雇佣关系对员工创造性的作用机制:一个整合框架, 第四届中国管理学大会,北京,2009年11月14-15日 贾良定, Peggy Lee, Henry Moon, Lan Li, 2009, Me or we: The influence of CEO values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through innovativeness and stakeholder consideration, The 6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August 7 to 11, Chicago, ILThe Best Paper P周婕妤、贾良定, 2008, 资源冗余与企业多元化:第一大股东类型、持股比例的调节作用, 第三届中国管理学年会,2008年11月1-2日,长沙 贾良定、鲁倩、万国光、周婕妤, 第三届中国管理学年会,2008年11月1-2日,长沙优秀论文 周婕妤、贾良定, 2008, 企业多元化的动因: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的解释, IACMR第三次年会(广州) 2008年6月19-22日 万国光、贾良定, 2008, 企业多元化战略与财务决策的关系:一个多视角的分析框架, 鲁倩、贾良定, 2008, 高层管理团队的职能背景和企业多元化行为的关系研究, 贾良定, 2008, Agglomeration in Chinese Township Industrial Cluster: 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6月19-22日 贾良定、鲁倩、万国光、周婕妤, 2008, 国外多元化测量方法适于本土研究吗?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第三届中国管理学大会(长沙) 2008年11月1-2日荣获大会优秀论文 鲁倩、贾良定, 2007, 高层管理团队的职能背景和企业多元化行为的关系研究, 第二届中国管理学大会(南京) 2007年11月21-23日 万国光、贾良定, 2007, 企业多元化战略与财务决策的关系:一个多视角的分析框架, 第二届中国管理学大会(南京) 2007年11月21-23日 周婕妤、贾良定, 2007, 企业多元化的动因: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的解释, 第二届中国管理学大会(南京) 2007年11月21-23日贾良定, 2007, 努力做一位既受尊敬又受欢迎的教师, 首届中国经济管理基础课程教学高层论坛(北京) 2007年11月10-11日 贾良定, 2007, 复制与创新:中国战略管理研究的思考, 第二届中国管理学大会(南京) 2007年11月21-23日 贾良定, 2007, 复制与创新:中国战略管理研究的思考,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的“国际化下的中国企业战略管理学发展:方向与路径”研讨会 2007年7月2-3日 贾良定、宋继文、李超平、崔荣军、陈永霞, 2006, 领导风格与员工工作态度:互惠和信任的中介作用的实证研究, 首届中国管理学大会(北京) 2006年12月8-10日 贾良定、张君君、钱海燕、崔荣军、陈永霞, 2006, A Study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gnitions of Western Theories and Chinese Enterprises on Motivations, Timing and Industrial Choice of Enterprises’ Diversification, IACMR第二次年会(中国管理学研究国际学会,南京) 2006年6月15-18日 贾良定、唐翌, 2006, They Are both Born and Made, But not Self-made: A Cluster Analysis of Visionary Leadership of Chinese Entrepreneurs, 陈永霞、贾良定、李超平、宋继文、张君君, 2006, 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与员工的组织承诺:中国情景下的实证研究,IACMR第二次年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中国管理学研究国际学会,南京) 2006年6月15-18日Anne S Tsui (Arizona State U); Yan Zhang (Peking U); Atira Cherise Charles (Arizona State U); Chaoping Li (Renmin U); Liangding Jia (Nanjing U), 2006, Retaining Chinese Middle Managers:The Motivational potential of Employee-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 AOM C张君君、贾良定、宋继文、李超平、陈永霞, 2006, 雇佣关系、工作嵌入性与员工离职意愿:中国情景下的实证研究, IACMR第二次年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中国管理学研究国际学会,南京) 2006年6月15-18日Joshua B Wu (University of Miami); Peter Hom (Arizona State U); Jiwen Song (Renmin U of China); Lynn Shore (San Diego State U); Lois Tetrick (George Mason U); Chaoping Li (Renmin U); Liangding Jia (Nanjing U), 2006, The Norm of Reciprocity: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a Chinese Scale, AOM C贾良定, 2006, 集聚效应、产业升级与经济绩效:乡镇产业簇群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首届中国管理学大会(北京) 2006年12月8-10日 杨迤、陈永霞、贾良定, 2005, 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Cognitive School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第四届跨国经营国际研讨会 (南京) 2005年5月28-30日 贾良定、唐翌、李宗卉、乐军军、朱宏俊IACMR创立大会(中国管理学研究国际学会,北京) 2004年6月贾良定、唐翌、李宗卉、乐军军、朱宏俊,2004, The Constructs and Patterns of Visionary Leadership: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ese Entrepreneurs, 第五届管理学大会(澳门) 2004年5月

刊名: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主办: 南京理工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8-2646CN: 32-1516/C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华东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88

  • 索引序列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审稿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要求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经验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