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生物化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生物化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

生物化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选择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的具有独立性的实在词。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①②③……。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其他未说明文献〔Z〕。格式与示例如下:(1)图书类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期刊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建议外文刊名后加ISSN号),年,卷(期):起止页码(3)报纸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4)古籍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O]其他责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刊行年代(古历纪年)及刊物机构(版本)收藏机构(5)析出文献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6)电子文献格式: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7)文献重复引用标记: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时,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只出现一次,其中不注页码;而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角标外著录引文页码。11.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12.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14.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

计算生物学、微生物前沿、生物过程、生物物理学这些都可以,不过,只有微生物前沿是本武大核心期刊,其它的是普刊,但是都录用率很高

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遗传都是比较容易的。

生物化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遗传都是比较容易的。

期刊的选择主要包括期刊所属领域、期刊针对性、期刊影响因子(IF)及其他相关事宜如审稿周期等。 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自己的论文进行一个综合评估,决定投稿的期刊范围。比如肿瘤科稿件就要投稿到属于肿瘤学领域的稿件。具体的搜索方式可以采用查询影响因子表格的方法。按照影响因子的升、降序排列选择适当的期刊。建议大家找带期刊全名的影响因子表格(鑫达医学翻译网下载专区内有近两年的IF表格,如需要更多请与在线客服联系),先试图搜索相关的期刊。以肿瘤学为例,可以搜索cancer字眼或者carcinoma字眼。找到的肯定是符合该领域的,此时就要考虑一下IF是否合适。同样临床的可以搜索clinical,查看是否出现相关的关键词。这是一种比较快捷的方式,如果有足够耐心,可以挨着表格看期刊全名。选择几个合适的期刊,然后到期刊的官方网站查看其Aim & Scope,进一步查看是否投稿到该期刊。 期刊针对性。专业性很强的期刊IF往往不如有些综合性期刊。例如JBC针对性就很强,但是其IF并不高,但是其专业性很强。如果生物化学领域的文章想发到JBC或其他IF高但是专业性不及JBC强的期刊。建议大家发表到专业性更强的JBC。该杂志生化领域的专业读者更多,更容易引起效应。而如果单纯为了追求IF而投稿到高分值的期刊就没有太大意义。国外评价一篇文章的价值不是看IF,而是看被引用的次数。生物化学方面的期刊发表在JBC上被同行引用的几率比较高。 查询期刊的影响因子。期刊的影响因子在期刊首页及影响因子表格内均有体现。在对自己的期刊进行综合定位后选择合适的IF会大大缩短投稿周期,再者也不会出现投稿期刊低于心理预期这种情况。如果你的时间较为仓促,那么建议选择一个跟你的文章定位相差不大的期刊,这样把握更大一些。如果时间相对充足的话,不妨先投稿到IF略高于预期的期刊试试,看看能否进入小修后接收状态。 另外,投稿期刊的审稿周期也要好好考虑一下。有时候会遇到审稿较慢的期刊,确实很急人。有必要到相应的论坛跟大家学习一些经验,或者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请教。这些都会缩短投稿的周期。当然,一般期刊的审稿周期还是比较快的。

氨基酸代谢  1。8种营养必需氨基酸,缬、亮、异亮、苯丙、蛋、色、苏、赖(携一两本淡色书来)。生酮氨基酸:亮、赖。 2。参与联合脱氨基的酶主要是ALT(肝组织中)和AST(心肌中)。  3。氨的转运有丙氨酸-葡萄糖循环和谷氨酰胺两种方式,在肌肉和肝脏之间转运氨的主要方式是丙氨酸-葡萄糖~ 4。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CPS-I)是鸟氨酸循环启动过程中的限速酶,其变构激活剂为N-乙酰谷氨酸(AGA)。启动后尿素合成的关键酶是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  5。体内甲基的直接供体是SAM,间接供体是N5-CH3-FH4。  6。苯丙酮尿症患者缺乏苯丙氨酸羧化酶;白化病是缺乏酪氨酸酶;帕金森病患者缺乏酪氨酸羟化酶 7。参加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是维生素B12转氨酶和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是磷酸吡哆醛(维生素B6) 8。谷氨酸脱羧生成γ-氨基丁酸,组氨酸脱羧生成组胺,色氨酸脱羧生成5-羟色胺。  9。FAD、FMN是维生素B2 的活化形式;NAD+、 NADP+是维生素PP的活化形式。 八。核苷酸代谢  1。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是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O2等,在磷酸核糖的基础上合成环。合成过程中的调节酶是PRPP合成酶和PRPP酰基转移酶。  2。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是谷氨酰胺、CO2和天冬氨酸,先合成环再与磷酸核糖相连。合成过程中的调节酶是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I;合成所用的氨基甲酰磷酸用谷氨酰胺为氮源,尿素合成所需的氨基甲酰磷酸以游离的NH3为氮源。  3。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中HGPRT催化合成的核苷酸是IMP和AMP。 4。自毁容貌症是由于基因缺陷而导致HGPRT完全缺失所致。 5。 5-氟尿嘧啶是胸腺嘧啶类似物,6-巯基嘌呤是次黄嘌呤类似物,氨甲喋呤是叶酸类似物(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氮杂丝氨酸是谷氨酰胺类似物,别嘌呤醇是次黄嘌呤类似物(抑制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生成) 6。嘌呤核苷酸代谢产物为尿酸,由肾排出。 7。嘧啶碱分解代谢终产物是β-丙氨酸、β-氨基异丁酸、CO2和NH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生物技术通报,生物技术,可能容易发一点,试试前者,最新的中文核心期刊,但是不是cscd的核心期刊。不知道符合不符合你的要求,好一点的小综述的话,看看生命的化学和遗传等。

这要看你文章的质量,但如果有熟人的话,很容易

这个期刊 是非常好的,所有自然科学类的核心期刊数据库 都可查到这个期刊。同时是 中文核心、科技核心、CSCD核心 。这种学报类的期刊 属于是 一类期刊。

生物物理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农学类的农业科学,生物类的生物过程,审稿周期都是在半个月之内,但是也是要看文章质量的

核心期刊《安徽农业科学》我可以发,见我的用户名,163的邮箱。

微生物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至少对研究生毕业的顺利性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微生物学报》是基础性、高科技学术刊物,是以微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技术创新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反映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中最新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微生物学报》是我国微生物学领域综合性学报级期刊和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外一些著名的文摘刊物和数据库收录,是我国最早被世界最大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ARS”作为医学主题词标引的五个中文期刊之一,发行和交换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被评为优秀科技期刊,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好评。

直接看几篇前人发表的格式就好了这里是他们报社的要求行文格式(2010年1月修订)写作内容:关于稿件中的内容,作者可以在本刊网站下载PDF文件或每期发行的期刊,直接看到本刊论文的写作内容。写作格式和排版要求:作者投稿时,应采用通栏排版、不要双栏,图、表要放到文中随文排版应按照阅读顺序,详细要求请请见“投稿要求”。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中英文脚注正文计量单位数字的使用统计学符号正体与斜体参考文献 文题要求简短、醒目、准确反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3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一致。 作者文章署名人应对文章全部或部分内容作出主要贡献,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名字的写法是:王小红, Xiaohong Wang。 作者单位作者单位加圆括号排在作者署名下方,单位应写全称、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外国作者单位应注明国名。不同单位的作者应标注清楚。 摘要每篇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综述)都应附中、英文摘要,具体写法请详见“投稿要求”。5.关键词每篇文章选取3~8个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6.中英文脚注(如有些项目没有,可缺项。2006年有所变动!)(1)中文脚注:(正文首页下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通讯作者。Tel: +86- ;Fax: +86- ;E-mail: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E-mail:(注:指的是第一作者)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时间写为:年-月-日)(2)英文脚注:(英文摘要下方)Supported by the ……(项目编号)*Corresponding Tel: +86- ;Fax: +86- ;E-mail:Received : /Revised: (时间写为:日 月份全拼 年,之间不用标点符号)7.正文(1)各级标题:①引言部分只叙述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等。②正文部分一级标题一般为“1 材料和方法”、“2 结果”、“3 讨论”,左顶格顺序编排。③二级标题,如:“1 菌株和质粒”,左顶格排。一、二级标题后的内容另起行排。④三级标题,如:“1质粒的提取”,左顶格排。与后面的内容用冒号隔开,内容接排。(2)图和表:文中图、表力求精简,避免图、表的内容重复。在文中的位置应是,先见文后见图和表。请将图表直接随正文排版,不要单独排在文后。①图:在正文中插图位置的下方写图题(中英文)及图注(英文);照片要清晰,线图要精绘。②表:随正文排。表序及表题(中英文)置表上方,表注(英文)置于表下。表的内容全部用英文表述。一般使用三线表。(3)致谢:放文末,与正文空 一行,左顶格。8.计量单位(1)单位符号均用英文小写、正体,不允许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常用的计量单位如下: ①时间:日(天)用d ;小时用h;分钟用min ;秒用s 等。 ②溶液浓度:用mol/L 表示,而不用M 或 N。 ③旋转速度:单位符号为 r /min,而不用rpm 。 ④生物大分子的分子量:蛋白质用 kDa,Da;核酸用 bp或 kb。 ⑤光密度:用OD表示。 ⑥灭菌压力:用Pa或kPa表示,而不用磅或kg/cm2 。(2)图表中数值的量和单位:用量和单位的比值表示数值,即物理量符号(斜体)与单位(正体)之间用斜线隔开,如:t /h (时间,单位是小时)。(3)有些数值带的计量单位不能省略,如:30cm X 5cm,不能写成30 X 5cm;15%~20%不可写成15~20% 等。 数字的使用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①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②计数和计量的数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③不是表示科学计量和有统计意义数字的一位数可以用汉字,例如:一本书、两种产品等。④4位和4位以上的数字,不再采用三位分节法,要连续排。 统计学符号一般统计学符号用斜体。本刊常用统计学符号如下:样本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t检验用英文小写t;F检验用F;卡方检验用x2;相关系数用r;样本数用n;概率用P。 正体与斜体(1)物种的学名:菌株的属名、种名(包括亚种、变种)用拉丁文斜体。属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属以上用拉丁文正体。病毒一律用正体,首字母大写。(2)限制性内切酶:内切酶前3个字母用斜体,后面的字母和编码正体平排,如:BamHⅠ、HindⅢ、Sau3AⅠ等。(3)氨基酸和碱基的缩写:氨基酸缩写用3个字母表示时,仅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为小写,全部正体。碱基缩写为大 写、正体。 参考文献(1)要求:①文献必须是作者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②未正式发表的文献(如会议论文集、私人通讯等,毕业论文除外)一般不作为文献引用,必要时可作为脚注处理。③文献应以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论文一般不超过20篇,综述不超过25篇。(2)格式:请严格按照下列格式整理文献。① 列出参考文献中的全部作者。【2010年开始实行】② 姓名采用姓前名后的形式,姓写全称,名缩写(不加缩写点,双名间不空格)。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不用“和”字或“and”。③ 外国期刊名应用全拼、不可缩写【2009年开始实行】,西文刊名采用斜体。④ 非英文的期刊,以尊重原始文字为主,在原文刊名的后面注明“标准的西文刊名”,如:微生物学报(Acta Microbiologica Sinica)。 (3)具体模式:① 期刊:[序号] 作者文章题目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② 图书:[序号] 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序号] 文章作者文章题目//书的作者书名 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③ 译著:[序号] 外国作者的原姓名 中文书名 译者的中国人名,等译 版次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④ 专利:[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日期⑤ 论文:[序号] 作者论文题目“单位”的“学位论文”,年⑥ 互联网:写明网址

需要了解期刊和投稿的都可以访问 期刊之家。把你文章情况简介一下,杂志发行周期等也告知编辑。

  • 索引序列
  • 生物化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 生物化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 生物物理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 微生物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