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影响因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影响因子

发布时间: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影响因子

江苏环境科技已经改名为环境科技,属于科技核心期刊的~请放心投稿~~

专著与教材1 郭旭东, 邱扬, 刘世梁, 吕一河 土地生态学综述 土地科学学科发展蓝皮书: 2006年 (中国土地学会等编) 北京: 中国大地出版社 165-2 武吉华, 张绅,江源, 康慕谊, 邱扬 植物地理学(第四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82页3 傅伯杰, 陈利顶, 邱扬, 王军, 孟庆华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 北京: 商务印书馆 302页4 邱扬,傅伯杰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持续利用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 (傅伯杰等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69-文章 (英文)1 Wang Jun, Fu Bojie, Qiu Yang, Chen iding, Chen Chen, Hu B The effects of and use on runoff and soi nutrient osses in a guy catchment of the hiy areas: impications for erosion Journa of Geographica S 15(4): 396-2 Fu Bojie, Meng Qinghua, Qiu Yang, Zhao Wenwu, Zhang Qiuju and DA D Effect of and use on soi erosion and nitrogen oss in the hiy area of the oess Pateau, C and Degradation and Deveopment, 15: 87-3 Qiu Yang, Fu Bojie, Wang Jun, Chen Spatiotempora prediction of soi moisture content for an event-based hydroogy mode in a guy catchment of the oess Pateau, C C 54(1-2): 173-4 Wang Jun, Fu Bojie, Qiu Yang, Chen The effects of and use and its patterns on soi properties in a sma catchment of the oess P Journa of Environmenta Sciences, 15(2): 263-5 Wang Jun, Fu Bojie, Qiu Yang, Chen Anaysis on soi nutrient characteristics for sustainabe and use in Da Nangou catchment of the oess Pateau, C C 54(1-2):17-6 Fu Bojie, Wang Jun, Chen iding, Qiu Y Infuence of and use on soi moisture variation on a sma catchment of the oess pateau, C C 54(1-2):197-7 Meng Qinghua, Fu Bojie, Qiu Yang, Zhao W and use effects on soi erosion and phosphorus oss in the Hiy area of the oess Pateau, C Proceddings of 12th ISCO Conference, Process of Erosion and its Environmenta Effects (Voume II) Beijing: Tsinghua U8 Qiu Yang, Fu Bojie, Wang Jun, Chen Soi moisture variation in reation to topography and and use in hisope catchment of the oess pateau, C Journa of Hydroogy, 240(3-4):243-9 Qiu Yang, Fu Bojie, Wang Jun, Chen Spatia variabiity of soi moisture content and its reation to environmenta indices in a semi-arid guy catchment of the oess Pateau, C Journa of Arid Environments, 49: 723-10 Wang Jun, Fu Bojie, Qiu Yang, Chen Soi nutrients variation in reation to and use and topography in guy catchment on oess pateau of C Journa of Arid Environments, 48: 537-11 Wang Jun, Fu Bojie, Qiu Yang, Chen Geostatistica anaysis of soi moisture variabiity in space and time on Da Nangou catchment of oess pateau, C Environmenta Geoogy, 41: 113-12 Chen iding, Wang Jun, Fu Bojie, Qiu Y and-use change in a sma catchment of Northern oess Pateau, C Agricuture, Ecosystem & Environment, 86(2): 163-文章 (中文)1 邱扬, 傅伯杰, 王军,张希来, 孟庆华 土壤水分时空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时空关系 生态学杂志 26(1): 1-2 邱扬, 李湛东, 张玉钧, 徐化成, 于汝元,张希来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白桦种群世代结构的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30(5): 753-3 邱扬, 李湛东, 张玉钧, 徐化成, 于汝元 火干扰对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下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生态学报 26(9): 2863-4 王军, 邱扬 土地质量的空间变异与尺度效应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 24(4): 28-5 郭旭东, 邱扬, 连钢, 王静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县级土地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地理科学 25(5): 579-6 邱扬, 傅伯杰, 王军, 陈利顶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子 生态学报 24(9): 1871-7 邱扬, 傅伯杰 异质景观中水土流失的尺度变异及尺度转换 生态学报 24(2): 330-8 邱扬, 傅伯杰, 王军, 陈利顶 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子 自然科学进展 14(3): 294-9 朱源,邱扬, 傅伯杰,张英 河北坝上草原东沟植物群落生态梯度的数量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 15(5): 799-10 郭旭东, 邱扬, 连钢, 王静, 张爱萍 基于PSR框架针对土壤侵蚀小流域的土地质量评价 生态学报 24(9): 1884-11 李双才,罗利芳,张科利,邱扬,刘宇 黄土沟壑丘陵区退耕对土壤侵蚀影响的模拟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18(1): 74-12 邱扬, 傅伯杰, 王军, 陈利顶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自然资源学报 18(1): 20-13 邱扬, 李湛东, 张玉钧, 徐化成, 于汝元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兴安落叶松种群世代结构的研究 林业科学 39(3): 15-14 郭旭东,邱扬,连纲,刘康 基于PSR框架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地理科学进展, 22(5): 479-15 王军, 傅伯杰,邱扬,陈利顶, 余莉 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Kriging插值分析 地理研究 22(3): 373-16 邱扬, 傅伯杰, 王勇 土壤侵蚀时空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时空关系 水土保持学报 16(1): 108-17 邱扬, 傅伯杰, 王军, 陈利顶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变异 地理学报 57(5): 587-18 傅伯杰,邱扬,王军,陈利顶,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地理学报 57(6): 717-19 孟庆华, 傅伯杰,邱扬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径流及磷流失研究 自然科学进展 12(4): 393-20 王军, 傅伯杰,邱扬,陈利顶, 余莉 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 生态学报 22(8): 1173-21 王军, 傅伯杰,邱扬,陈利顶 用空间内插法研究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 自然科学进展 12(4): 430-22 邱扬, 傅伯杰, 王军, 陈利顶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形成机制 应用生态学报 12(5): 715-23 邱扬, 傅伯杰, 王军, 陈利顶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空间预测研究 地理研究 20(6): 739-24 王军, 傅伯杰,邱扬,陈利顶, 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与土壤水分的时空关系 自然资源学报 16(6):521-25 邱扬, 傅伯杰, 王军, 陈利顶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时空分异与环境关系的数量分析 生态学报 20(5): 741-26 邱扬, 傅伯杰 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景观生态学基础 资源科学 22(6): 1-27 邱扬, 张金屯, 郑凤英 景观生态学的核心: 生态学系统的时空异质性 生态学杂志 19(2): 42-28 邱扬, 张金屯 DCCA排序轴分类法及其在关帝山八水沟植物群落生态梯度分析中的应用 生态学报, 20(2): 199-29 王军, 傅伯杰,邱扬,陈利顶,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特征-半变异函数 地理学报 55(4):428-30 傅伯杰, 邱扬, 陈利顶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及应用(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编),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pp366-31 傅伯杰,邱扬 英国环境变化监测网络简介 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 11(3):1-32 张金屯, 邱扬, 郑凤英 景观格局的数量研究方法 山地学报, 18(4): 346-33 张金屯, 邱扬, 郑凤英, 柴宝峰 吕梁山严村低中山区植物群落演替分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9(2): 34-34 张金屯, 柴宝峰, 邱扬,陈廷贵 吕梁山严村流域摞荒地植物群落演替中的物种多样性变化 生物多样性, 8(4): 378-35 邱扬, 张金屯 关帝山八水沟天然植物群落时空梯度的数量分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5(2): 113-36 邱扬, 张金屯, 柴宝峰, 郑凤英 晋西油松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 河南科学, 17(增): 72-37 邱扬, 张金屯, 毕全喜 山西省森林资源的现状、评价及发展对策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1): 91-38 邱扬, 马正岩, 张金屯 山西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分析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4): 387-39 柴宝峰, 张金屯, 邱扬, 郑凤英 晋西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 河南科学, 17(增): 68-40 邱扬 森林植被的自然火干扰 生态学杂志, 17(1): 54-41 邱扬, 李湛东, 于汝元 白桦种群的稳定性与火干扰关系的研究 植物研究, 18(3): 321-42 邱扬, 张金屯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作用 环境与开发, 13(1): 1-43 邱扬, 张金屯 自然保护区学研究与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 农村生态环境, 13(1): 46-44 邱扬, 杜建林, 王晓军 植被动态的格局与过程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4): 440-45 邱扬, 杜建林 林木种群年龄结构研究在森林生态学中的应用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 107-46 邱扬, 李湛东, 徐化成 兴安落叶松种群的稳定性与火干扰关系的研究 植物研究, 17(4): 441-47 徐化成, 李湛东, 邱扬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火干扰历史的研究 生态学报, 17(4): 337-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影响因子

CSSCI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名优期刊的评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国家图书馆、中科院等100多个单位包库使用,并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项目及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SCI为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 (Selectively 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人文/艺术, AHCI为艺术人文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简称A&HCI)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建立的综合性艺术与人文类文献数据库,包括语言、文学、哲学、亚洲研究、历史、艺术等内容。收录1400多种国际权威的期刊,累计200余万条记录。EI是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的简称。EI创刊于1884年,由美国工程情报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C)出版发行。EI是工程技术领域内的一部综合性检索工具,报道内容包括:电类、自动控制类、动力、机械、仪表、材料科学、农业、生物工程、数理、医学、化工、食品、计算机、能源、地质、环境等学科。看了介绍,基本区别就清楚了,后四者都是对发表文章国际范围内的评价标准。您的这个问题牵涉面太广,能否考虑提高悬赏或奖励,谢谢。

sci对于大学生有何帮助?我们如何利用它?谢谢大家 报告首长: 应该是大写的英文字母SCI、EI。他们能帮助你们考研、赚钱、找工作、添加荣誉、为母校争光、使学校对你们增加投资。 同时也败坏了学风、促使抄袭早就蔓延到绝大部分本科毕业论文、给社会和国家制造巨大潜在的社会危机、卖国无良教授专家社会精英绑架了政府、迫使政府社会个人注入巨额资金、抬高了学费和国家投入、大量采购教学科研仪器造成了设备空闲、完好率低、维修费用高、仪器设备淘汰极快、使用率低下、社会成本教学成本居高不下、教师取了高额的报酬、大量进口大型精密仪器试剂、无收益地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并且形成了声势越来越浩大的恶性循环,其实质,就是敌对国家通过在中国的代理人—汉奸不法知识分子制造的类似星球大战对社会在冠冕堂皇光环下的腐蚀和破坏,危害国家安全!!!更高明的黑招数是国外敌对势力的代理人假惺惺地诱导我们将国力投入争取诺贝尔奖的空中楼阁,做那些荒诞不经的课题,还诱你就差那么一点点,再进口国外最先进的分析仪器设备、到发达国家那些顶级大学培训、入学,就能实现你们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这是卖国贼制造的一场阴谋,妄想迷惑、破坏国家的乌托邦幻想;是挖掘黑洞和陷阱,是巨额消耗国力、通过各校重奖发表三大检索论文的知识分子来绑架zhengfu的蛊惑人心的宣传伎俩。 这就是毕业生找工作难、企业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差、只能做系统集成、在基础工业能力没有实质提高,依然落后于发达国家数十年、甚至连30年前的中国基础水平都不如、社会矛盾剧烈的根本原因。 所以,对于中国有实质性意义的真招、实干,是用中国的资源,从基础制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而且是优先国民消费。用巨额社会资源、进口设备、进口集成电路砸政绩为目的来引进人才,太危险了!!!要严格整肃!毫不留情! 因此,中国教育的出路不是泛泛的开放,现在已经太民主自由了,而是从问题俯拾皆是的基础做起,扎实才是根本之道。 张鸣先生说:各种评审的指标体系,如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国际SCI、EI论文数量,国家级课题数量,省部级课题数量,课题经费总量等等,实际上只是具有中国学术特色的自娱自乐。中国所谓的学术核心期刊,其学术品质,原本就是周知的,但是,在各个高校发疯追求论文数量的情况下,有某大学带头发明了硬性规定研究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作为毕业前提条件的方法,人为拉高学校的论文发表数量,其他学校纷纷跟进,使这种本质上违法的行为,成为高校的新惯例。研究生做不出论文,就买,不仅买论文,而且买版面,各个学术期刊,因此出卖版面,蔚然成风,进一步败坏了学术期刊的质量。现在的状况是,跟中国有全世界最多的大学生相匹配,中国也有世界上最大的论文发表量,但科研竞争力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基础工业能力没有实质提高,依然落后于发达国家数十年。核心期刊和论文发表如此,所谓的课题也如此。往往官越大,课题就越多,当然也就越没有时间做(这是假定他们都有学问的前提下),只能让学生做,因此研究生们就成了导师的打工仔,廉价劳动力,这样的课题,能有什么质量,可想而知。从教师的基础水平、道德底线、创新能力、责任心、起码的道义感,从中国自行车与发达国家的自行车的每一个细节的比较就可以清楚区别了, 这样的课题和论文的实质水平你自己就清楚了。学校的教师,在定期的考评面前,必须拿出东西来凑数,否则就会下岗。当然,如果产量高,也有奖励,尤其是在所谓A级B级刊物上发文章,奖金甚为可观。

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E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文摘3万至4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出版形式有印刷版(期刊形式)、电子版(磁带)及缩微胶片。EI选用世界上工程技术类几十个国家和地区15个语种的3500余种期刊和1000余种会议录、科技报告、标准、图书等出版物。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简称ISTP。创刊于1978年。该索引收录生命科学、物理与化学科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的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其中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类文献约占35%,其他涉及学科基本与SCI相同。ISR(科学评论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Reviews 简称ISR。创刊于1974年,收录世界各国2700余种科技期刊及300余种专著丛刊中有价值的评述论文。高质量的评述文章能够提供本学科或某个领域的研究发展概况、研究热点、主攻方向等重要信息,是极为珍贵的参考资料。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formation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科学引文索引是从文献之间相互引证的关系上,揭示科学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检索与查询,可以揭示已知理论和知识的应用、提高、发展和修正的过程,从一个重要侧面揭示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走向;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统计与分析,可以从定量的视角评价地区、机构、学科以及学者的科学研究水平,为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与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CSSCI俗称“南大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 1996 年出版了第二版, 2000 年出了 2000 版,2008年又推出了最新的版本。《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就是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期刊,俗称“北大版核心期刊”。CSCI(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是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资助的项目,建设目标是建立中文科技期刊的基于web的科技文献文摘、引文、联合目录馆藏的科技知识服务体系,面向广大机构和个人用户提供中文科技期刊文献资源的有效发现和评价服务。结合对全文数据库的开放链接,建立基于核心科技期刊的知识发现、评价和推介服务体系。ASPT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ASPT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A)、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S)、北京大学图书馆(P),中国学术(光盘版)电子杂志社(T)共同建设的《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CJF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ese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的英文缩写属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创办的我国第一个学术期刊全文检索与评价数据库,是我国知识信息生产、传播、应用和期刊评价、管理的现代化运作平台,以光盘和网络等形式向国内外读者提供动态知识服务,并为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进行期刊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新闻出版总署等有关期刊管理部门提供期刊管理数据。如刊物被这些数据库收录,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期刊的权威性。CJCR(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是按照美国JCR的模式,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为基础,选择数学、物理学、力学、化学、医药卫生、工业技术、电子与通信、计算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等学科的1000多种中国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期刊作为来源期刊,根据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计算了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论文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数和自引总引比等十余项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并按照期刊的所属学科、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期刊字顺分别进行排序。CMC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是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创建的中文医学期刊文献的数据库,是面向医院、院校、科研、图书情报、医药卫生和医药出版等单位的文献摘要数据库。它收录文献量大,专业性强,信息新,查询途径广,更新及时,系统功能比较完备,用户界面友好,使用方便,是检索最新医学文献的重要工具,几乎收录了国内生物医学领域的全部核心期刊、重要刊物以及与生物医学相关的一些自然科学期刊,内容涵盖了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及其边缘学科的相关领域。CMCC 是目前我国同类产品中提供信息量最多、传递速度最快的中文医学文献数据库。CASS(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在多年的期刊研究基础上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它采用我国目前年度收文量最大的引文数据库和其他大型文献数据库作为统计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统计分析,邀请各学科权威专家进行评审,力求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该书评出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学、历史等重要学科领域中的344种核心期刊,涵盖了目前我国人2社会科学期刊中使用率和学术水平均居前列的权威期刊和优秀期刊。CASS也有人称之为“社科院版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是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的模式,结合中国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在中国出版(不含港、澳、台)的1576种(2004年版)科技期刊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因其受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具有很高的学术权威性,人们习惯称其为“统计源期刊”,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入我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近千种,其中核心库来源期刊670种,扩展库期刊为 378 种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具有建库历史最为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等特点,被誉为“中国的SCI ”。CAJCE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是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是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的评价数据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大型数据库。是《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数据源统计的分析工具、《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的重要依据。该数据库为各期刊管理部门进行期刊管理、评比及期刊的其它定量分析研究提供依据和统计分析结果。在《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及其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由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专家遴选900多种社科类优秀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高”“双奖”“双百”“双效”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的基本框架分为4个层面,形成宝塔形结构。第一个层面为“双效”期刊。以全国现有近万种期刊为基数选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1000余种期刊,作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基础。第二个层面为“双百”期刊。即通过每两年一届评比产生的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每届进入全国“双百”重点期刊数量控制在200种左右。 第三个层面为“双奖”期刊。是全国“双百”重点期刊基础上评选出的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期刊。此类期刊约100种左右。即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期刊。此类期刊约50种左右。“双奖”和“双百”期刊通过评选产生,“双高”期刊由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确定。国家级期刊“国家级” 期刊 ,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 ”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省级期刊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为省级期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也被视为省级期刊。增刊根据新闻出版总署规定,每本合法期刊,一年可以出版两期增刊。增刊的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和刊号都是与正常周期出版的刊物完全一致的,不能称之为非法或违规出版物。大众期刊的增刊一般用来出版专辑、合集或纪念特刊。学术期刊通常把一些具有相当水准,但又无法在正常周期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稿安排在增刊上,因此增刊的学术影响力较正常周期出版的刊物为弱。在评定中级以下职称时,省级期刊的增刊大多不被承认。但国家级期刊或核心期刊的增刊往往会被降级使用,相当于省级期刊或普通学术期刊。

订阅网上可以订啊,订阅全年的话还有优惠的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杂志是省级期刊主管单位:江苏省科技厅主办单位: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省植物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植物园保护分会ISSN:1004-0978CN:32-1339/S地址:江苏省南京中山门外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内如果您想发辫相关文章可以联系我。

当然是核心期刊。中类的核心中的核心期刊。非常好的核心期刊。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4)中国科技论文统率源期刊(2014-2015)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4年版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影响因子

生态学报 环境科学 湿地科学我个人比较熟悉,觉得好投一些(相对上面三个),有一本《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挂靠在福建师大,算是不太出名的核心,但是那边有做湿地的老师,所以也有一些湿地文章发出来。但是是季刊,不知道会不会来的及如果楼主是实在急(比如毕业),那不如找个大学学报这种试试看

你可以到佰腾科研导航站上去找找,可以先在“期刊”分类里搜索一下,如果没有合适的就按照学科分类来查询。希望能帮到你。

地理学报 自然资源学报 地理研究 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进展 岩石学报 资源科学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经济地理 气象 中国沙漠 古地理学报 地学前缘 高原气象 地球科学进展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干旱区研究 水科学进展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测绘学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沉积学报 遥感学报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海洋与湖沼 地质科技情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湿地科学 冰川冻土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遥感技术与应用 地球与环境 地质与勘探 测绘科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测绘通报 海洋工程 热带地理 海洋科学 测绘信息与工程 世界地震工程 海洋湖沼通报 地层学杂志 矿物学报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海洋技术 空间科学学报 海洋地质前沿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天文研究与技术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海洋科学集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地质学报 广东气象 地球物理学报 当代经济管理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进展 海洋开发与管理 地质通报 地质论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气象研究与应用 应用气象学报 石油实验地质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第四纪研究 气象学报 湖泊科学 热带气象学报 气象科技 石油物探 海洋学报(中文版) 中国地质 现代地质 大气科学学报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山地学报 地理空间信息 遥感信息 地球化学 海洋通报 矿床地质 水文 地球学报 地质科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灾害学 物探与化探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国土资源 国土资源遥感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气象科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工程地质学报 矿物岩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气象与环境科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测绘工程 高校地质学报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世界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 陕西气象 地震地质 国土资源情报 气候与环境研究 台湾海峡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热带海洋学报 海洋测绘 新疆地质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国际地震动态 气象与环境学报 中国农业气象 资源环境与工程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国土资源导刊 山东国土资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海洋科学进展 中国海洋平台 地理信息世界 地震学报 沙漠与绿洲气象 南方国土资源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中国岩溶 海相油气地质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现代测绘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地质力学学报 海洋预报 地质找矿论丛 干旱气象 浙江国土资源 贵州气象 西北地质 四川地质学报 海洋学研究 暴雨灾害 山东气象 海洋信息 铀矿地质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内蒙古气象 地震 北京测绘 地震研究 气象与减灾研究 地质与资源 云南地质 吉林地质 地矿测绘 贵州地质 西北地震学报 黑龙江气象 测绘 地质学刊 世界核地质科学 地质调查与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国土资源信息化 测绘技术装备 浙江气象 资源调查与环境 安徽地质 西部资源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中国地震 吉林气象 化工矿产地质 华南地质与矿产 华南地震 天文学报 甘肃地质 天文学进展 华北地震科学 青海国土经略 Applied Geophysics 福建地质 极地研究 震灾防御技术 陕西地质 防灾减灾学报 山西地震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内陆地震 四川地震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城市地质 高原地震 时间频率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国外测井技术 资源导刊 海洋世界 地图 国土资源通讯 城市与减灾 今日国土 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 青海气象 江西测绘 山西气象 黄金地质 防灾博览 华北国土资源 中国测绘 世界地震译丛 湖南地质 测绘科技情报 岩相古地理 测绘标准化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测绘文摘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Annual Report 大地纵横 气象教育与科技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北京地质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南海地质研究 江西地质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西北地质科学 福建地震 天文爱好者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内蒙古地质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Global Geology Abstracts of Chinese Geological Literature 江西地质科技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时间频率公报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人天科学研究 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Continental Dynamics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地震地质译丛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 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 Journal of Arid Land Geoscience Frontiers 国外地质勘探技术 国外火山地质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植物资源遗传学报影响因子

国家科学评论。影响因子未过十。分子植物,影响因子过十。

国内生物类期刊中,排在第一的《CellResearch》杂志已经成为了本领域较为有影响力的期刊,不少著名学者都选择将新成果发表在该期刊上,其影响因子自突破10之后,今年又稳步上升至了413,这份期刊于1990年创刊,2001年首次获得影响因子,这份杂志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同时,中科院的另外一份期刊:MOLPLANT(分子植物)也升至337,排在第三,据报道这两份期刊SCI影响因子位于同学科前10%,另外中科院还有《国家科学评论》《中国病毒学》今年上半年被SCI正式收录。MOLPLANT(分子植物)创刊于2008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和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共同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承。目前这份期刊在植物科学领域期刊中已位列亚洲第一,在全球植物生物学领域研究类期刊排名也很靠前,前面的几份期刊是PlantCell,PlantPhysiology,NewPhytologist等,可见这一期刊已跻身国际植物学领域顶级期刊行列。还有遗传学报(JGENETGENOMICS)也是发展迅猛,影响因子从去年的924上升至585,这份期刊由中国遗传学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主要刊载动物、植物、医学和微生物等遗传学领域的研究论文,也包括该领域中的最新技术和最新方法。大

  • 索引序列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影响因子
  •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影响因子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影响因子
  • 植物资源遗传学报影响因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