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四川农业科技杂志2022年第3期出版了吗

四川农业科技杂志2022年第3期出版了吗

发布时间:

四川农业科技杂志2022年第3期出版了吗

2014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1117篇,同比增长6%,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371篇(同比增长89%)、EI检索论文114篇。出版专著25部。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属单位)和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10种学术期刊,包括《地质学报(英文版)》(SCI检索刊物)、《地球学报》(E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地质论评》、《中国岩溶》、《岩矿测试》(CA收录刊物),《岩石矿物学报》、《地质力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2014年,中国地学期刊网()使用效果显著。目前是国内地学界唯一的容纳期刊最多的网站。同时,该网站还吸引了大批的海外读者,网站统计显示海外访客来自于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蒙古等十余个国家,网站海外显示度日益增加,突破了新语障。《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刊物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自2006~2014年连续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近年来,刊物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CA)等十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2010~2011年本刊继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2012年荣获中国科协、财政部“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称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2013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在JCR中,影响因子为406,引文频次为2358次。登载的论文水平,基本上与国际刊物的论文水平接轨。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共出版6期,1936页;收稿总数413篇,刊发论文总数132篇,NEWS12篇;刊发各类基金论文比92%,海外论文比31%。全年共发表国外论文41篇,这些论文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扩大了刊物的国际影响。本刊还登载一批在国际地学界处于前缘领域的我国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地质科研的重大突破,其中追踪学科热点组稿22篇。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顺利结题。2014年被北京市印刷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评为优等印刷品。这些是刊物长期以来重视科技期刊国际化建设的结果,也标志着刊物质量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网址:国内:国外:-5/issuetoc《地质学报(中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中文版)》现为月刊。该刊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06~2014年连续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发表论文160篇,共2600页,基金论文比达98%,其中超过半数为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973”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的成果,为展示国家科技成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出版两期专辑,为“深部探测专辑”与“陈毓川院士80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纪念文集”,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动力。2013年核心影响因子为770,总被引频次为4430次,综合评价总分3,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及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科学类排名分别为第4位、第2位和第2位。《地质学报(中文版)》一直常年吸引着众多作者投稿,投稿量居高不下,退稿率颇高,表明本刊有良好的论文来源,吸引了广大的读者。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以论、评、述、报为特色。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是中文核心期刊,曾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协的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奖、双奖期刊称号,被国内外众多检索系统收录。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分析”中,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多年来均位居前列;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14年发表论文130余篇,通讯资料和消息报道10多篇。据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统计,2013年《地质论评》的影响因子为112,总被引频次2407,综合评价总分9,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学类期刊中排名第4。网址:《地球学报》(ACTA GEOSCIENTICA SINICA):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双月学术期刊。《地球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进入SCI总被引频次100以上中国期刊排行榜。2013年成为EI来源期刊。2012年起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地球学报》核心总被引频次1740次;核心影响因子263,在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87位。《地球学报》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树立其学术形象的重要窗口,力图充分展示院综合学术水平和科研竞争实力,2014年刊载“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全文10篇,同时刊载以“十大科技进展”为主线的封面照片和封面故事。全年共出版正刊6期,刊载论文95篇,报道各类信息快报25篇,共782页。《地球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免费全文浏览下载。网址:《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Abstracts》、《CSATechnologyResearchDatabase》、《 》(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2014年《矿床地质》刊出96篇,并始终保持基金项目的较高比例。2013年影响因子为551,位居地学类期刊第5名,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43位,总被引频次2423次。《矿床地质》再次荣获“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编辑部参与了“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项目,根据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CSTPCD)单篇文章定量评估与同行评议或期刊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有2篇发表在《矿床地质》2013年的论文获得提名。2014年《矿床地质》编辑部网站点击率近六百万次。网址:《岩石矿物学杂志》(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被国内的《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自然科学技术版)、《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国地质文摘》、《中国地质文摘》(英文版)、《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和国际的AJ、BIG、CA、GEOREF、CSA等收录。2014年共发表论文98篇,1170页。网站点击率已过253万次,在地学类学术期刊中受关注程度较高。2013年影响因子995,总被引频次1157,他引率达92,在同专业领域期刊中排名较前。再次入选“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并且各项指标较2013年均有所提升。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岩矿测试》(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1982年创刊,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是中国唯一的地质分析测试专业杂志,所载内容反映了中国地质物料分析测试的水平。凡是正在进行的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调项目等均在发表之列。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论文的内容质量是提高刊物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主编和专家的支持是提升刊物学术质量的要素,编辑的专业能力是提高刊物内容质量的关键。2014年本刊文章选题有导向性和启发性,内容充满质感,富含思辨性、论述性、借鉴性。刊物的学术参考价值、整体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国际SCI期刊导航”针对重点国际地学和化学SCI期刊的发展方向、学术标准,为青年作者提供了最新的、实用的投稿指导。针对我国作者的薄弱点和本刊报道的主题,2014年举办了两期作者培训班。调整办刊工作思路,聚焦现代各类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成果和重要创新,进一步凸显办刊定位,增长在文献领域的学术地位。2014年发表论文135篇,共908页。网站访问量超过42万次。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661,总被引频次为1215次。网址:/ykcs/ch/aspx《中国岩溶》(CARSOLOGICA SINICA):创办于1982年,季刊,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2,2004年版),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及美国汤姆森Gale数据库、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及国内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索引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收录。2014年《中国岩溶》共出版4期,刊出论文64篇(514页),内容多为当前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所关注或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术性强,应用价值大。2013年的核心总被引频次671次,核心影响因子570。网址:《地质力学学报》(JOURNAL OF GEOMECHANICS):由中国地质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95年,以“弘扬李四光学术思想,求实、创新、发展”为办刊宗旨,是反映地质力学领域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地质力学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2014年发表论文46篇,共474页。《地质力学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全文浏览下载。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788,总被引频次为451次。网址:《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于2013年4月创刊,英文季刊。刊登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下水资源、农业与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与生态、地下水与地质环境、地下水循环、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开发利用、水文地质标准方法、地下水信息科学、气候变化与地下水等学科领域的优质稿件。2014年发表论文48篇,共404页,并入选世界著名地学数据库《GeoRef数据库》,这标志着我国水文地质科学的研究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网址:。(注:期刊影响因子根据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SCI数据库等)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农业科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棉花种子

一、《农业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本刊编委会决定,2000年农业工程学报第6期拟将以英文正文和中文摘要形式集中向国内外隆重介绍中国农业工程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情况和近阶段的最新研究成果。二、《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双月刊)曾用刊名:(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农业管理科学)1985年创刊,刊发三农研究的最新成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刊发各高校、科研机构的前沿理论成果。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三、《茶业通报》(季刊)创刊于1957年,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商业知识,发表茶树病虫害防治、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科学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及动态。主要栏目:综合、生态、生化、栽培、植保、制茶与检验、经贸。四、《新疆农业大学学报》本刊是新疆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生物技术、作物遗传育种及栽培、植物保护、土壤农化、农业生态、资源与环境科学及基础学科等方面的具有创新性、适用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快报等,涵盖了农林牧各学科。五、《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唯一的一种有关油料作物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及其它特种油料作物有关品种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肥植保、综合加工利用以及品质测试技术等方面的首创性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等。

是的吧,上次发表的论文评职称时还用上了的。

四川农业科技杂志2022年第3期出版

冬季仙人掌消耗水分缓慢,浇水必须控制。否则土壤过湿容易烂根,导致仙人掌死亡。同时,肥也不能多施,一月一次为宜。寒露节时停止施肥。 仙人掌喜肥、喜光。冬季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 湿度与温度的变化,都会病虫害,要加强管理,用新高脂膜预防害虫及病菌的滋生,要使用“壮茎灵”使茎片肥壮鲜嫩。

仙人掌,一种看似普通的植物,因其具有较高的药用、食用和花卉用途价值,经人为的非理性地炒作,成为了无数农民朋友理想中致富的摇钱树,也因为公司的欺诈订单而成为许多种植者的噩梦,一种普通的植物承载了太多本不属于它的是是非非。 希望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随着人们素质的日益提高,仙人掌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体现真正的价值。下面是我帮您收集的资料,供参考:仙人掌的栽培管理和繁殖技术专利文献集专利:CN4 仙人掌快速繁殖培养方法 专利:CN7 食用仙人掌的快速繁殖方法 专利:CN6 仙人掌与金烂锦的嫁接方法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的经济价值及栽培技术 河北林业科技 2006年第3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的露地栽培技术 广西园艺 2002年第1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的诱导及再生技术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的栽培 林业实用技术 2003年第4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露地栽培技术 福建热作科技 2004年第1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特性观察及栽培技术小结 江西园艺 2002年第3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栽培技术 农村新技术 2003年第1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栽培要点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 2001年第9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引种试验 西南园艺 2002年第1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栽培要点 新疆农业科技 2002年第6期 “米邦塔”仙人掌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江西农业科技 2003年第8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栽培要点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2年第10期 保健新蔬--无刺菜用仙人掌栽培技术 当代蔬菜 2004年第2期 北京发现的园林新害虫——仙人掌根粉蚧 植物检疫 2001年第3期 不同基质对仙人掌多肉植物生长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2004年第5期 菜用仙人掌的高产栽培及管理 上海蔬菜 2006年第3期 菜用仙人掌的温室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 2003年第5期 菜用仙人掌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中国蔬菜 2005年第1期 菜用仙人掌的组织培养 中国蔬菜 2001年第03期 菜用仙人掌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2年第3期 菜用仙人掌杜邦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中国种业 2003年第3期 菜用仙人掌腐烂病的发生及防治 农业科技通讯 2003年第6期 菜用仙人掌及其栽培 西北园艺 2001年第4期 菜用仙人掌引种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 2002年第6期 菜用仙人掌栽培技术 陕西农业科学 2005年第1期 菜用仙人掌栽培技术要点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1年第12期 大棚栽培食用仙人掌 山西农业 2003年第12期 低温冷害和室温对食用仙人掌采后生理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03年第6期 对"米邦塔"食用仙人掌蔬菜的特点分析 甘肃农业 2004年第2期 多肉植物米邦塔仙人掌微型繁殖 江西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 贵州野生仙人掌的菜用类型筛选 贵州农业科学 2004年第6期 海南野生仙人掌资源的开发利用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4年第5期 黄淮地区菜用仙人掌大棚高效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科学 2004年第6期 基质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食用仙人掌扦插繁殖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 几种植物提取物对梨果仙人掌斑点病菌的抑制活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z1期 江汉平原湿地食用仙人掌高效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2年第6期 江淮地区米邦塔食用仙人掌的生产管理技术 上海蔬菜 2001年第6期 金刺塔仙人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湖北林业科技 2004年第4期 酒泉地区日光温室菜用仙人掌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05年第4期 兰州地区日光温室食用仙人掌栽培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2002年第6期 米邦塔菜用仙人掌的组培快速繁殖技术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 2004年第1期 米邦塔菜用仙人掌栽培技术 河北农业科技 2003年第2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保护地栽培技术 中国果菜 2001年第6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的栽培技术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2年第11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丰产株型培育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2004年第6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试管快速繁殖试验 贵州农业科学 2004年第6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适应性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2004年第6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温室栽培技术 新疆农业科技 2005年第5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温室栽培技术(上) 新农业 2001年第7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温室栽培技术(下) 新农业 2001年第8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引栽初报 西北园艺 2001年第6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02年第8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在南京地区种植初探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种苗繁殖技术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2004年第6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种片质量对其菜片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04年第6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组培快繁的研究 贵州科学 2002年第1期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11期 '米邦塔'仙人掌的快速繁殖 经济林研究 2006年第3期 米邦塔仙人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湖北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 墨西哥"米邦塔”食用仙人掌栽培新技术 安徽农业 2001年第05期 墨西哥菜用仙人掌栽培法 科学大观园 2001年第3期 墨西哥菜用仙人掌栽培与组织培养繁殖技术 河南农业科学 2001年第8期 墨西哥菜用仙人掌组培快繁技术 广西园艺 2002年第4期 墨西哥米邦塔食用仙人掌高产栽培技术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5年第2期 墨西哥米邦塔食用仙人掌栽培技术 江西农业科技 2004年第12期 墨西哥食用仙人掌的组织培养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2年第3期 墨西哥食用仙人掌高产栽培 西北园艺 2000年第3期 墨西哥食用仙人掌栽培管理技术 安徽农业 2004年第9期 墨西哥食用仙人掌在有霜地区的栽培 四川农业科技 2003年第1期 墨西哥食用仙人掌组织培养种苗繁殖技术 热带作物学报 2002年第2期 墨西哥仙人掌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Ⅰ内生真菌分离及其抗菌活性筛选 菌物研究 2004年第4期 清流引种食用仙人掌越冬气象条件分析 中国农业气象 2005年第1期 蚯蚓、仙人掌同床种养技术要点 四川农业科技 2003年第2期 日光温室食用仙人掌栽培技术研究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 食用仙人掌"米邦塔"的大棚栽培技术 山西农业 2001年第12期 食用仙人掌"米邦塔"的栽培技术 陕西农业科学 2002年第11期 食用仙人掌"米邦塔"经济价值与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 2003年第5期 食用仙人掌"米邦塔"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 2003年第2期 食用仙人掌‘米邦塔'的试管快繁 园艺学报 2003年第5期 食用仙人掌『米邦塔』栽培技术 农村实用技术 2002年第4期 食用仙人掌保护地栽培技术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 食用仙人掌病虫的防治 山西农业 2002年第11期 食用仙人掌采后衰老与膜脂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1期 食用仙人掌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长江蔬菜 2002年第12期 食用仙人掌大棚种植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 食用仙人掌的保护地栽培 现代农业 2005年第6期 食用仙人掌的大田栽培 中国果菜 2002年第4期 食用仙人掌的价值及栽培 吉林农业 2006年第6期 食用仙人掌的开发价值及其在凯里地区试种体会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 食用仙人掌的开发与研究 山西食品工业 2003年第4期 食用仙人掌的离体快速繁殖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1年第03期 食用仙人掌的离体培养及其快繁技术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1期 食用仙人掌的离体培养及其快速繁殖 园艺学报 2001年第4期 食用仙人掌的生物学特性 中国果菜 2002年第3期 食用仙人掌的引种栽培技术 长江蔬菜 2000年第10期 食用仙人掌的引种栽培试验 上海蔬菜 2002年第2期 食用仙人掌的栽培管理 农家参谋 2002年第3期 食用仙人掌的栽培技术 上海蔬菜 2005年第2期 食用仙人掌的种质资源与引种栽培 食用仙人掌的组织培养 生物学杂志 2003年第4期 食用仙人掌的组织培养及快繁试验 广西农业科学 2004年第1期 食用仙人掌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试验简报 山东农业科学 2002年第5期 食用仙人掌的组织培养研究初报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 食用仙人掌高产栽培技术 农村实用技术 2001年第5期 食用仙人掌高产栽培要点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 2001年第2期 食用仙人掌功效及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 2002年第6期 食用仙人掌及其组培繁殖 山东蔬菜(内部资料) 2000年第03期 食用仙人掌家庭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03年第5期 食用仙人掌茎片研究开发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2006年第9期 食用仙人掌离体培养的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04年第1期 食用仙人掌离体培养再生植株 广西林业科学 2002年第1期 食用仙人掌露地栽培技术 湖南农业 2004年第11期 食用仙人掌米邦塔的开发利用及栽培技术 江西农业科技 2003年第6期 食用仙人掌米邦塔的栽培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5年第4期 食用仙人掌米邦塔的组织培养 贵州农业科学 2002年第6期 食用仙人掌米邦塔特征特性及种植技术要点 甘肃农业科技 2003年第8期 食用仙人掌米邦塔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02年第3期 食用仙人掌日光温室冬季温度管理技术 河北农业科技 2004年第11期 食用仙人掌软腐病病原鉴定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 食用仙人掌塑料大棚的管理技术 经济林研究 2004年第2期 食用仙人掌塑料大棚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4期 食用仙人掌萎蔫气象条件分析 中国农业气象 2006年第1期 食用仙人掌温室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01年第6期 食用仙人掌无公害栽培措施 甘肃农业 2004年第5期 食用仙人掌无公害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4年第12期 食用仙人掌芽增殖体系的建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9期 食用仙人掌-樱桃番茄-香椿套种高效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2006年第1期 食用仙人掌有机生态型栽培基质配方筛选 安徽农业科学 2006年第1期 食用仙人掌与香菇冬春间作高效栽培技术 长江蔬菜 2002年第6期 食用仙人掌栽培管理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1年第11期 食用仙人掌栽培管理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1年第8期 食用仙人掌栽培管理技术 河北农业科技 2001年第7期 食用仙人掌栽培要点 农家顾问 2001年第08期 食用仙人掌在贵州省罗甸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广西园艺 2004年第1期 食用仙人掌种好有诀窍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2年第10期 食用仙人掌种植技术 吉林农业 2002年第11期 食用仙人掌贮藏条件的初步研究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 食用仙人掌组培快繁的技术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 食用仙人掌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03年第02期 食用仙人掌组织培养与快繁 广西热带农业 2004年第6期 温室食用仙人掌气象适用技术 陕西农业科学 2003年第4期 西宁地区食用仙人掌栽培技术 青海农技推广 2002年第3期 仙人山的愈伤组织的诱导 大连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 仙人掌"黄体绯牡丹"的组织培养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2年第3期 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离体繁殖的初步观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1年第02期 仙人掌的嫁接 湖南农业 2003年第21期 仙人掌的微繁殖 广西植物 2003年第3期 仙人掌腐烂的原因及防治 河北农业科技 2003年第1期 仙人掌果的组织培养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2年第3期 仙人掌果引种试验初报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1年第4期 仙人掌和草莓的种质资源保存实验 中国林副特产 2004年第3期 仙人掌和仙人指的组培嫁接成苗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9年第4期 仙人掌科花卉的栽培管理 农业科技通讯 2005年第5期 仙人掌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 仙人掌类播种育苗技术 亚热带植物通讯 2000年第3期 仙人掌类的病害及防治 园林 2002年第7期 仙人掌类花卉水培技术 河北农业科技 2006年第9期 仙人掌类及多肉植物的扦插与嫁接技术 西南园艺 2003年第4期 仙人掌类嫁接繁殖技术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2年第3期 仙人掌植物嫁接技术 河北农业科技 2006年第9期 新型保健蔬菜--食用仙人掌栽培技术 现代化农业 2002年第12期 印榕仙人掌、胭脂虫及其繁育技术 农村实用技术 2001年第6期 印榕仙人掌的资源价值及开发利用 贵州农业科学 2006年第4期 印榕仙人掌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林业科学研究 2001年第01期 印榕仙人掌栽培和胭脂虫繁养技术 广西热带农业 2003年第3期 印榕仙人掌栽培和胭脂虫养殖技术 林业调查规划 2005年第6期 印榕仙人掌栽培技术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年第6期 有机食品菜用仙人掌的栽种技术 农业新技术 2004年第5期 栽培基质与外源激素对Milpa Alta仙人掌生根的研究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

2014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1117篇,同比增长6%,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371篇(同比增长89%)、EI检索论文114篇。出版专著25部。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属单位)和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10种学术期刊,包括《地质学报(英文版)》(SCI检索刊物)、《地球学报》(E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地质论评》、《中国岩溶》、《岩矿测试》(CA收录刊物),《岩石矿物学报》、《地质力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2014年,中国地学期刊网()使用效果显著。目前是国内地学界唯一的容纳期刊最多的网站。同时,该网站还吸引了大批的海外读者,网站统计显示海外访客来自于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蒙古等十余个国家,网站海外显示度日益增加,突破了新语障。《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刊物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自2006~2014年连续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近年来,刊物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CA)等十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2010~2011年本刊继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2012年荣获中国科协、财政部“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称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2013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在JCR中,影响因子为406,引文频次为2358次。登载的论文水平,基本上与国际刊物的论文水平接轨。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共出版6期,1936页;收稿总数413篇,刊发论文总数132篇,NEWS12篇;刊发各类基金论文比92%,海外论文比31%。全年共发表国外论文41篇,这些论文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扩大了刊物的国际影响。本刊还登载一批在国际地学界处于前缘领域的我国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地质科研的重大突破,其中追踪学科热点组稿22篇。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顺利结题。2014年被北京市印刷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评为优等印刷品。这些是刊物长期以来重视科技期刊国际化建设的结果,也标志着刊物质量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网址:国内:国外:-5/issuetoc《地质学报(中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中文版)》现为月刊。该刊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06~2014年连续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发表论文160篇,共2600页,基金论文比达98%,其中超过半数为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973”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的成果,为展示国家科技成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出版两期专辑,为“深部探测专辑”与“陈毓川院士80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纪念文集”,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动力。2013年核心影响因子为770,总被引频次为4430次,综合评价总分3,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及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科学类排名分别为第4位、第2位和第2位。《地质学报(中文版)》一直常年吸引着众多作者投稿,投稿量居高不下,退稿率颇高,表明本刊有良好的论文来源,吸引了广大的读者。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以论、评、述、报为特色。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是中文核心期刊,曾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协的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奖、双奖期刊称号,被国内外众多检索系统收录。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分析”中,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多年来均位居前列;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14年发表论文130余篇,通讯资料和消息报道10多篇。据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统计,2013年《地质论评》的影响因子为112,总被引频次2407,综合评价总分9,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学类期刊中排名第4。网址:《地球学报》(ACTA GEOSCIENTICA SINICA):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双月学术期刊。《地球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进入SCI总被引频次100以上中国期刊排行榜。2013年成为EI来源期刊。2012年起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地球学报》核心总被引频次1740次;核心影响因子263,在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87位。《地球学报》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树立其学术形象的重要窗口,力图充分展示院综合学术水平和科研竞争实力,2014年刊载“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全文10篇,同时刊载以“十大科技进展”为主线的封面照片和封面故事。全年共出版正刊6期,刊载论文95篇,报道各类信息快报25篇,共782页。《地球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免费全文浏览下载。网址:《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Abstracts》、《CSATechnologyResearchDatabase》、《 》(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2014年《矿床地质》刊出96篇,并始终保持基金项目的较高比例。2013年影响因子为551,位居地学类期刊第5名,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43位,总被引频次2423次。《矿床地质》再次荣获“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编辑部参与了“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项目,根据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CSTPCD)单篇文章定量评估与同行评议或期刊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有2篇发表在《矿床地质》2013年的论文获得提名。2014年《矿床地质》编辑部网站点击率近六百万次。网址:《岩石矿物学杂志》(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被国内的《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自然科学技术版)、《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国地质文摘》、《中国地质文摘》(英文版)、《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和国际的AJ、BIG、CA、GEOREF、CSA等收录。2014年共发表论文98篇,1170页。网站点击率已过253万次,在地学类学术期刊中受关注程度较高。2013年影响因子995,总被引频次1157,他引率达92,在同专业领域期刊中排名较前。再次入选“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并且各项指标较2013年均有所提升。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岩矿测试》(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1982年创刊,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是中国唯一的地质分析测试专业杂志,所载内容反映了中国地质物料分析测试的水平。凡是正在进行的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调项目等均在发表之列。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论文的内容质量是提高刊物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主编和专家的支持是提升刊物学术质量的要素,编辑的专业能力是提高刊物内容质量的关键。2014年本刊文章选题有导向性和启发性,内容充满质感,富含思辨性、论述性、借鉴性。刊物的学术参考价值、整体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国际SCI期刊导航”针对重点国际地学和化学SCI期刊的发展方向、学术标准,为青年作者提供了最新的、实用的投稿指导。针对我国作者的薄弱点和本刊报道的主题,2014年举办了两期作者培训班。调整办刊工作思路,聚焦现代各类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成果和重要创新,进一步凸显办刊定位,增长在文献领域的学术地位。2014年发表论文135篇,共908页。网站访问量超过42万次。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661,总被引频次为1215次。网址:/ykcs/ch/aspx《中国岩溶》(CARSOLOGICA SINICA):创办于1982年,季刊,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2,2004年版),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及美国汤姆森Gale数据库、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及国内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索引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收录。2014年《中国岩溶》共出版4期,刊出论文64篇(514页),内容多为当前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所关注或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术性强,应用价值大。2013年的核心总被引频次671次,核心影响因子570。网址:《地质力学学报》(JOURNAL OF GEOMECHANICS):由中国地质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95年,以“弘扬李四光学术思想,求实、创新、发展”为办刊宗旨,是反映地质力学领域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地质力学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2014年发表论文46篇,共474页。《地质力学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全文浏览下载。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788,总被引频次为451次。网址:《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于2013年4月创刊,英文季刊。刊登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下水资源、农业与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与生态、地下水与地质环境、地下水循环、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开发利用、水文地质标准方法、地下水信息科学、气候变化与地下水等学科领域的优质稿件。2014年发表论文48篇,共404页,并入选世界著名地学数据库《GeoRef数据库》,这标志着我国水文地质科学的研究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网址:。(注:期刊影响因子根据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SCI数据库等)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仙人掌不需要太多水分,天天给仙人掌浇水,仙人掌肯定腐烂了!保持土壤较干燥,最多每周一次浇水!不要浇水太多,轻微湿润就够!仙人掌生根很快!不需要担心缺水!最怕水太多!

四川农业科技杂志2022年第3期

四川农业大学是211不是985。四川农业大学实行省部共建,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四川985有两所,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

2022年3月22到26日。考生可将大学期间成绩单,科研成果,荣誉证书等作为证明其学习和科研能力的补充材料,材料扫描或清晰拍照整理合并成一个PDF文档,以“考生姓名加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名称”的格式命名该文档。因变更姓名或身份证号码导致学历学籍信息验证未通过的,考生还应提供学信网的学历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和本人信息变更的证明记载曾用名和现用名的户口簿或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招生代号即代码是5161。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共建,是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介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四川省建设类优质学校、文化和旅游部四川培训基地教学基地,入选四川省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学校发轫于1937年由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代办的省立成都高级农科职业学校;前身为1958年组建的四川省温江农校;2002年升格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2005年成都畜牧兽医学校和成都市机电工程学校并入学院。据2022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柳城、海科两个校区,校园面积541亩,校舍面积3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价值26万元;设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37个高职专科专业;有教职工646人,在校生13000余人。办学历史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1937年11月,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受四川省教育厅委托,代办四川省立成都高级农科职业学校。1953年,四川省立成都高级农科职业学校更名为四川省立成都农业学校。1958年3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农业厅决定将四川省立成都农业学校的果树栽培、农作物栽培、植物保护三个专业、学生459人、教师30余人,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农作物栽培专业与温江专区农业合作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四川省立温江专区农业学校。1961年,温江地委决定四川省立温江专区农业学校停办。1963年,温江行署决定四川省立温江专区农业学校复办。1965年,学校迁入温江县外西的西禅寺。1969年12月,学校被撤销,教职工全部进入温江地区“五七干校”,以后大部分教职工调离学校。1974年2月,温江地委决定恢复四川省立温江专区农业学校,更名为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1975年,正式恢复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建制。1980年,学校被授予"国家级重点中专"称号。1991年8月,学校被农牧渔业部确认为"全国中等农业学校办学水平评估A等二级学校"。1993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为"省部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998年,学校再次获得了"国家级重点中专"称号。2001年初,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向四川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提出,在温江农校基础上申办"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2002年4月2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省成都畜牧兽医学校1956年,经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增建成都农业经济学校,校址位于成都大观堰。1957年,更名为四川省农业经济学校。1958年,成都农业经济学校被撤销,师生分别调往温江专区农业学校、绵阳农校、灌县林业学校;其余部分和四川省农业经济学校合并为四川省成都经济学校。1959年,四川省成都经济学校更名为成都市农业学校。1961年2月,撤销成都市农业学校。1966年,调整为成都市农业职业学校。1973年7月,恢复成都市农业学校。1988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成都畜牧兽医学校。成都农业机械化学校1978年8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在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内创建温江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1979年春,温江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独立办学,迁址到温江区和盛镇。1983年,温江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调整为成都农业机械化学校。1992年,学校合并成都市农业机械研究推广所。1998年,学校增挂成都市机电工程学校牌子。合并发展2004年6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四川省成都畜牧兽医学校和成都市机电工程学校整体并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7月,四川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三校合并。2005年7月,成都畜牧兽医学校和成都机电工程学校整体迁入,完成了实质性合并。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07年,学校与成都市属农林口科研院所共同组建成都市农林科学院。2009年,学校划出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归口成都市教育局。2011年8月,学校被四川省教育厅、财政厅列为第二批“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院校;被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确定为四川省建设类优质学校。2012年,成为四川省单独招生试点院校。2014年,通过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验收。2015年8月,学校入选为国家首批100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9月,先后被列入四川省、成都市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11月,被批准为成都市特色院校试点单位;12月,被认定为四川省首批四川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2017年5月,学校被确定为四川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9月,与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0月,入选四川新型职业农民试点;11月,入选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2018年9月,学校成为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2019年,学校被确定为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入选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6月,入选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名单; 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2020年7月7日,入选四川省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2021年6月,成都市人民政府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签署共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协议。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3月,学校设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37个高职专科专业。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7月,学院有教职工618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352人,取得教授、副教授等高级技术职称的192人,“双师”教师330人。截至2018年9月,学校拥有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名师5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教学建设截至2020年7月,学院1个专业群入选双高计划,拥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校内实践基地3个、省示范专业3个、省重点专业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省级校内实践基地13个、市重点和特色专业5个、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7个、市级校内实践基地2个,市级重点教学实验(实训)室2个、有省级在线开放课程3门。特色专业休闲农业、畜牧兽医、园艺技术、作物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旅游管理、园艺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动物医学、宠物临床诊疗、宠物养护与训导、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林业技术、园林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农业经济管理等。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休闲农业(专业群)。中央财政支持专业:饲料与动物营养、作物生产技术。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水产养殖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农业经济管理(农业职业经理人方向)。国家级校内实践基地(名单不全):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疫病检测中心、园林园艺实训基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畜牧兽医生产性实训基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园艺技术、畜牧兽医、作物生产技术。省示范专业:畜牧兽医、园林工程技术、园艺技术。省重点专业:畜牧兽医、园林技术、作物生产技术。市重点和特色专业:畜牧兽医、园艺技术、园林技术、会计、软件技术。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园林工程技术、畜牧兽医、农业经济管理、水产养殖技术。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水产养殖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农业经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物业管理、宠物养护与驯导。市级重点教学实验(实训)室: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与细胞繁育中心。国家级精品课程:农业气象。省部级精品课程:农业气象、动物药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农业气象省。级、园艺植物保护、动物微生物、动物解剖组织胚胎及生理学、植物保护、SQL Server 2000应用技术、动物解剖生理、盆景与插花艺术。市级精品课程:动物繁殖与改良技术、园林工程定额与预算、动物营养与饲料、园林植物栽培与应用技术、中兽医防治、Flash动画制作、园林植物保护、花卉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遗传与作物育种、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猪与猪病防治。省级精品课程共享课:动物解剖生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园艺植物保护。市级精品课程共享课:蔬菜生产技术。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名单不全):动物解剖生理、创办园艺企业。教学成果截至2019年3月,学校先后获全国农业职教成果一等奖、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所获荣誉2020年12月28日,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表彰为“第二届四川省文明校园”。2021年4月22日,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其“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2021年7月,该校“畜牧兽医专业群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公示名单。2022年5月4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团委荣获“成都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科研平台据2021年7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建成特种玉米研究所、中兽药研究所、园艺研究所、动物疫病监测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四川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现代农业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成都市重点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科研成果据2021年7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官网显示,近两年,学校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2018年5月25日,学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参与的《猪用中兽药新产品研发及应用》获201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20年2月12日,该校畜牧兽医分院杨琼老师和王利琴老师参与的《肉猪阶段性无抗养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叶少平教授大麦研究团队完成的《优质高产饲用大麦新品种选育及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获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21年3月,该校参与的《四川山地乌骨鸡综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畜禽用抗菌中药复方和单体的筛选研究与应用》《牛羊脑多头蚴病病原学及高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图书馆拥有各类图书近85万册,其中印刷体50万册、电子图书35万册;开通了计算机软件视频学习系统、银符在线考试系统、汇雅电子图书、超星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知识库、中央电视台农广天地、三农致富经视频、国家农业数据共享中心、万方数据、万方视频资源、超星汇雅电子图书、读秀学术搜索、中国知网(CNKI)、畅想之星电子书等电子资源。合作交流截至2017年5月,学校已与英国拉夫堡学院、荷兰艾瑞斯应用技术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西北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TAFE西部学院、俄罗斯契科夫技术学院、法国瓦尔德萨尔特农业科技学院、泰国暹罗大学、泰国博仁大学、老挝北部农林学院、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屏东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中州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结成姊妹学校,签订合作协议。

四川畜牧兽医杂志2022年第一期出版了吗

不是。《四川畜牧兽医》杂志是省级期刊。《四川畜牧兽医》杂志社创刊于1973年,适合畜牧兽医行业管理,科研院校、技术推广、养殖动保企业、基层畜牧兽医站、养殖户等相关人员阅读。先后被评为全国畜牧类核心期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四川省优秀期刊、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等。 《四川畜牧兽医》创刊于1973年,公开发行于1985年;发行覆盖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期印量12000多份,适合畜牧兽医行业管理,科研院校、技术推广、养殖动保企业、基层畜牧兽医站、养殖户等相关人员阅读。《四川畜牧兽医》秉承“立足西部、辐射全国,面向科研、面向生产、面向未来”的办刊宗旨,在形式内容、出版发行诸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是月刊的,也就是每个月出一本,2021年4期,也就是4月份的。

四川农业与农机杂志2022年第一期

列的很全了。

  • 索引序列
  • 四川农业科技杂志2022年第3期出版了吗
  • 四川农业科技杂志2022年第3期出版
  • 四川农业科技杂志2022年第3期
  • 四川畜牧兽医杂志2022年第一期出版了吗
  • 四川农业与农机杂志2022年第一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