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怎么查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怎么查看

发布时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怎么查看

收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已连续多次被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等等单位确定为各类“核心期刊”或“引文索引来源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栏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创刊于1983年,是我国高校中第一本教育科学专业类学报,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类学术期刊之一。以我校强大的教育科研力量为后盾,以全国各地及海外学者的支持为推动,坚持“学术性、权威性、探索性、应用性”的办刊原则,开设了教育理论、教育改革、教育史、心理学等方面以及如“海外来稿”、“专题讨论”等特色专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学术风格。据有关机构统计,本刊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指标在学报类和教育类学术期刊中名列前茅。宗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将本着“追求真理、繁荣学术”的办刊理念和“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工作态度,一以贯之地竭诚为我国学术进步服务,为学校科研发展服务,为校内外作者服务、为海内外读者服务。

现在这个行业发展的不错,生物实验技术外包也会跟着发展,比如一些高校或者企业部分实验不想自己内部开展,或者涉及的设备比较昂贵,技术要求高,都会寻求外包。但是现在竞争也比较大,的得看单位这边整体做的怎么样。做的比较好的,一般都是上海地区的,你可以看下基尔顿生物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5年,是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中英文学术期刊。报道主要报道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技术、地学、环境科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收录学报在国内外一直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是国内核心科技期刊,已被国际国内数十种文献检索工具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指标始终在同行中名列前茅。发展近几年学报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把从2005年起,把季刊改为双月刊,并且每期增加两印张,使得年发稿量增加近一倍,从而彻底解决了稿件积压问题;开辟了特约综述和研究快讯栏目,吸引优秀稿件;严格双盲审稿制度,使录用论文的质量明显提高;利用每期的封页,介绍华东师范大学的知名学者、科研教学机构以及获奖情况等。同时狠抓了编排和出版工作,包括重新设计封面,更换内芯纸,坚决执行有关的标准和规范,坚持三校制度;使得刊物面目一新,编校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学报的变化和发展受到了广大读者和作者的赞赏和欢迎。学报正在抓紧自动化和网络,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作者投稿、编辑处理和专家审稿的网络化;并计划在网上推出预印本,以尽快传播学术成果。另外,学报正在积极计划聘请国际编委和国际审稿专家,努力朝办刊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报编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报将实现在几年之内更上一个学术新台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怎么查看啊

2013 年,该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项, 位居上海高校第一、全国高校第九; 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35项, 居上海高校第一、全国高校第七;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6项,居上海高校第一、全国高校第七;获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年度课题17项,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根据“自然亚洲”(natureasia) 网站2013年6月发布的亚太地区“自然出版指数(Nature PublishingIndex:NPI)”中国排名, 华东师范大学学者过去12 个月在《自然》(Nature) 及其系列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篇, 总贡献点数(Corrected Counts:CC) 为14, 在内地高校中列第十二,在全国科研机构中列第十五。 根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该校何积丰院士获2013 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3年科技到校经费  院系名称  纵向经费(万元)横向经费(万元)经费总数(万元)  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81036814491生命科学学院39530933488信息科学技术学院76227093471软件学院54127123253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231943216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73821182856化学系39917582157物理学系19214761668数学系2912181247科学与技术跨学科高等研究院345610955网络教育学院163400563金融与统计学院27526553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90403493教育部 ( 上海市 ) 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28256284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32156188社会发展学院07777体育与健康学院07373教育科学学院0100100商学院04343公共管理学院01212人文社会科学学院066其他单位1410141总计47142462129335备注: 1、以上经费中含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经费、校内创新基金2、“其它”一栏中包含2013 年未列入以上单位统计的理科项目经费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4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官网) 馆藏资源 截止2013年底,图书馆拥有印刷型文献总量48万余册,其中图书 78万余册,期刊合订本近 96万册,古籍文献 74万余册,学位论文 48万余册,非书资料 49万余册;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124个(含 334个子库),其中电子期刊 7万余种,电子图书近136万种,学位论文9万余篇。馆藏文献的学科范围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等学科领域,尤以教育学、地理学、文史哲等学校重点学科领域的文献见长。 学术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学术性杂志,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版、教育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三种期刊。三刊均已连续多次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文献研究评价中心(CSSCI)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CSCD)等单位确定为各类“核心期刊”或“引文索引来源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5年,“十年动乱”期间被迫停刊,后于1978年复刊。该刊以致力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等专业领域的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形成了“严谨、严肃、严格”的办刊风格。2001年, 该刊被确定为“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2004年,该刊“世界史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学报名栏”;2006年, 该刊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2012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资助入选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5年,复刊于1978年。 该刊主要刊登华东师大师生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同时适量刊登历届校友和海内外科研人员的优秀论文,以及反映有关科研课题最新研究进展的学术简报;其内容涵盖数学、物理学、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教育信息技术、化学、地理学、生物学及环境科学等领域。该刊多次获得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等称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创刊于1983年,是中国高校中第一本教育科学专业类学报。 该刊开设了教育理论、教育改革、教育史、心理学等栏目以及如“海外来稿”、“专题讨论”等特色专栏。该刊已连续多次被华东地区六省一市新闻出版局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的称号,曾多次获得“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上海市最佳学报”的称号。

现在这个行业发展的不错,生物实验技术外包也会跟着发展,比如一些高校或者企业部分实验不想自己内部开展,或者涉及的设备比较昂贵,技术要求高,都会寻求外包。但是现在竞争也比较大,的得看单位这边整体做的怎么样。做的比较好的,一般都是上海地区的,你可以看下基尔顿生物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怎么查

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SCI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87篇。其中SCI论文33篇(第一作者SCI核心期刊17篇,SCI外围期刊4篇,合作者SCI 核心期刊11篇,SCI外围期刊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54篇(第一作者31篇,合作者23篇)。发表著作章节和文集论文(含待发表)11篇。国际会议论文摘要16篇,国内会议论文摘要15篇。出版译著一部,副主编专著一部,参加编写专著一部。发表科普与文学作品34篇。索取:国内外同行索取论文抽印本158篇次。学术论文 (同行审稿, SCI杂志标注近5年最高影响因子IF) 倪健 济南市卧虎山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的初步研究 海洋湖沼通报 4: 57- 倪健, 吴继友, 蒋本和, 冯素萍, 张永贤 某些环境胁迫因素对植物光谱学和解剖学特征的影响 生物学通报 4: 23- 倪健, 吴继友, 蒋本和 山东省台上金矿区赤松林叶绿素含量的季节动态 植物资源与环境 2(4): 54- 倪健, 吴继友 山东省招远金矿区春季赤松林光谱反射率的变化及其与某些因子的相关性 植物学报 36(6): 466- 倪健 山东省的灌丛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资源开发与市场 10(3): 109- 倪健, 吴继友, 蒋本和 赤松林受虫害后生物学及光谱学特征的变化 植物生态学报 18(4): 322- 倪健 赤松稀疏幼林下灌木和草本地上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 105- 吴继友, 倪健, 冯素萍, 蒋本和, 张永贤, 叶正丰 山东省招远金矿区春季赤松林的植物地球化学和反射光谱特征 环境遥感 9(2): 113- 倪健, 吴继友 山东省台上金矿区荆条反射光谱的“红移”和“蓝移”现象 植物资源与环境 4(4): 17- 倪健 浙江泰顺乌岩岭常绿阔叶林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 74- 吴继友, 倪健 松毛虫危害的光谱特征与虫害早期探测模式 环境遥感 10(4): 250- 倪健 中国木荷及木荷林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植物资源与环境 5(3): 28- 倪健 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估算 生态学杂志 15(6): 1- 倪健, 吴继友 利用植物叶面反射光谱探测隐伏地下矿产 植物学通报 14(1): 36- 倪健, 宋永昌 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及常见种分布与气候的相关分析 植物生态学报 21(2): 115- 倪健, 宋永昌 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及常见种的水热分布类群 植物生态学报 21(4): 349- 倪健, 宋永昌 CO2倍增条件下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及常见种分布区的可能变迁 植物生态学报 21(5): 455- 倪健 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及常见种分布与Thornthwaite指标的关系 武汉植物学研究 15(2): 143- 倪健, 宋永昌 中国青冈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植物学报 39(5): 451- 倪健 Kira指标的拓展及其在中国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应用生态学报 8(2): 161-倪健, 张新时 水热积指数的估算及其在中国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植物学报 39(12): 1147-倪健, 任久长, 巩玉华 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建设与管理 大自然探索 16(2): 122-倪健, 宋永昌 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壳斗科主要种的分布与气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 100-张新时, 周广胜, 高琼, 倪健, 唐海萍 中国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关系研究 地学前缘 4(2): 137-张新时, 周广胜, 高琼, 倪健, 王权, 唐海萍 全球变化的中国东北森林-草原陆地样带(NECT) 地学前缘 4(2): 145-张新时, 高琼, 杨奠安, 周广胜, 倪健, 王权 中国东北样带的梯度分析及其预测 植物学报 39(9): 785-799+图版III张新时, 高琼, 杨奠安, 周广胜, 倪健, 王权, 唐海萍 全球变化研究的中国东北样带(NECT)分析及模拟 中国科学院院刊 12(3): 195-吴继友, 杨旭东, 张福军, 倪健, 田文新, 解立业 山东招远金矿区赤松针叶反射光谱红边的季节特征 遥感学报 1(2): 124-倪健, 张新时 CO2增浓和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大自然探索 17(1): 1-倪健, 陈仲新, 董鸣, 陈旭东, 张新时 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 植物学报 40(4): 370- (SCIe, IF=434)倪健, 宋永昌 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若干树种分布与Penman指标关系的探讨 植物学报 40(7): 647- (SCIe, IF=434)倪健, 宋永昌 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及常见种的分布与Kira指标的关系 生态学报 18(3): 248-倪健 植被—气候分类指标及其应用 生态学杂志 17(2): 33-倪健, 李宜垠, 张新时 从生态地理特征论中国东北样带(NECT)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科学意义 生态学报 19(5): 622-岳天祥, 周成虎, 李镇清, 倪健 生物多样性模型的理论分析 地球信息科学 1: 19-倪健 BIOME系列模型: 主要原理与应用 植物生态学报 26(4): 481-阎顺, 李树峰, 孔昭宸, 杨振京, 倪健 乌鲁木齐东道海子剖面的孢粉分析及其反映的环境变化 第四纪研究 24(4): 463-阎顺, 孔昭宸, 杨振京, 张芸, 倪健 新疆表土中云杉花粉与植被的关系 生态学报 24(9): 2017-阎顺, 穆桂金, 孔昭宸, 倪健, 杨振京 天山北麓晚全新世环境演变及其人类活动的影响 冰川冻土 26(4): 403-孟猛, 倪健, 张治国 地理生态学的干燥度指数及其应用评述 植物生态学报 28(6): 853-杨振京, 孔昭宸, 阎顺, 倪健, 马克平, 许清海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大西沟表土花粉散布特征 干旱区地理 27(4): 543-蒋霞, 倪健 西北干旱区10种荒漠植物地理分布与大气候的关系及其可能潜在分布区的估测 植物生态学报 29(1): 98-李树峰, 阎顺, 孔昭宸, 倪健 乌鲁木齐东道海子剖面的硅藻记录与环境演变 干旱区地理 28(1): 81-倪健, 郭柯, 刘海江, 张新时 中国西北干旱区生态区划 植物生态学报 29(2): 175-张芸, 孔昭宸, 阎顺, 杨振京, 倪健 新疆天山北坡地区中晚全新世生物多样性特征 植物生态学报 29(5): 836-冯晓华, 阎顺, 倪健, 孔昭宸, 杨振京 新疆北部平原湖泊记录的晚全新世湖面波动及环境变化 科学通报 51(增刊I): 49-张芸, 孔昭宸, 阎顺, 杨振京, 倪健 天山北麓晚全新世云杉林线变化和古环境特征 科学通报 51(12): 1450-王娟, 倪健 植物种分布的模拟研究进展 植物生态学报 30(6): 1040-孟婷婷, 倪健, 王国宏 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和生态系统功能 植物生态学报 30(1): 150-袁婧薇, 倪健 中国气候变化的植物信号和生态证据 干旱区地理 30(4): 465-张芸, 孔昭宸, 倪健, 阎顺, 杨振京 新疆草滩湖村湿地4550年以来的孢粉记录和环境演变 科学通报 53(3): 306-陈瑜, 倪健 利用孢粉记录定量重建大尺度古植被格局 植物生态学报 32(5): 1201-王娟, 倪健 中国北方温带地区5种锦鸡儿的分布模拟 植物生态学报 33(1): 12-

主要论著论文:发表论文50余篇,近三年主要有: Qun Wang, Yaping Wang, Peng Xu, Zhanjiang L NK-lysin of channel catfish: gene triplication, sequence variation, and expression Molecular Immunology,2006,43:1676- (2005年影响因子:307) Qun Wang,Baolong Bao,Yaping Wang,et Characterization of a NK-lysin antimicrobial peptide gene from channel Fish and shellfish 2006,20:419~426(2005年影响因子:696) Yaping Wang, Qun Wang, Puttharat Baoprasertkul, Zhanjiang L Genomic organization, gene duplic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interleukin-1B in channel catfish (Ictalurus punctatus) Molecular Immunology,2006,43:1653- (2005年影响因子:307) Jun-jie Yao, Yun-long Zhao, Qun Wang, Zhong-liang Zhou, Xian-cheng Hu, Xiao-wei Duan and Chuan-guang A Bio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ies during the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prawn, Macrobrachium Aquaculture,2006,253:573- (2005年影响因子:374) Boping Tang, Qun Wang, Liqiao Chen and Siliang Y Features of an intersex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japonica sinensis (Decapoda, Brachyura) [J] Crustaceana,2005,78(3):371-377(2005年影响因子:594) 范丽君,周忠良,陈东华,赵云龙,王 群*中华绒螯蟹精子线粒体的检测,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139- 马强,王群*,李恺,丁银娣 酶消化法和匀浆法获得河蟹游离精子的比较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2- 王群,马强,李恺,丁银娣,陈立侨 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微量元素锌对河蟹雄性生殖腺的影响 水生生物学报,2005,29(4):417- 丁银娣,王群*,李恺,陈东华 红螯螯虾雄性生殖系统的生化组成及精子代谢 中国水产科学,2005, 12(5):562~ 罗文,王群,赵云龙,顾志敏,宓国强,黄鲜明,刘启文 维生素E对红螯螯虾繁殖性能的影响,海洋与湖沼, 2005,36(4):335- Hongbo Jiang, Kang Li, Liqiao Chen, Qun Wang, et Nutritional Requirement of the Chinese Mitten-handed Crab Eriocheir sinensis Juvenile for Arginine and L J W A S 2005,36,4: 515-520(2005年影响因子:560) 王群,赵云龙,马强,陈立侨 中华绒螯蟹雄性生殖系统发育过程中生化成分的季节变化海洋与湖沼,2004,35(4):351~ 王群,李凯,马强,陈立侨 光周期对中华绒螯蟹性腺发育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147~ 王群,丁银娣,赵云龙,陈立侨 维生素C对雄性中华绒螯蟹生殖的影响动物学杂志,2004, 39(2):12~ 赵云龙,唐思贤,王群,樊玉杰,赵艳民,杨志彪 上海虹桥机场土壤及草丛动物群落特征和鸟类关系研究 生态学报, 2004,24(6):1220~课题主持和参与课题近30项,其中主要有: 中华绒螯蟹精子发生相关基因的研究及其营养调控(2007),国家自然基金(30671607),主持 中华绒螯蟹精子代谢和精子质量评价研究(2004),国家自然基金(30300265),主持 “高效抗体筛选和免疫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其在水产品药物残留量测定中的应用研究”,上海市“登山计划”(06DZ05139)(2006),第二课题责任人 高效环保型中华绒螯蟹(河蟹)配合饲料的产业化(2006),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基金,第二 重要水产养殖动物抗病育种基础研究(2006),上海市科委基础重大专项(06DJ14003),课题高级研究人员 红螯螯虾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的研究(2006),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第二 重要天敌--龟纹瓢虫的生殖营养和批量培育(2004),上海市启明星,第二 环境胁迫对河蟹免疫系统得影响及其营养调节(2005),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第三 中华绒螯蟹性腺发育和生殖的营养调空(2003),国家自然基金(30271012) 第三 环境胁迫对甲壳动物免疫系统得影响及其营养调节(2005),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第四 柳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2003), 主持著作: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3月 副主编彩图动物百科(无脊椎动物)海燕出版社12,唐思贤,王群等科技成果奖:中华绒螯蟹的营养学及其环保型全价人工饲料的研制开发。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获奖情况:获2005-2006学年华东师范大学人生发展导航“优秀教师导师”称号获2006年度申银万国奖主要社会(学术)兼职 :上海昆虫学会副秘书长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怎么查看不了

(2016版)复合影响因子:098(2016版)综合影响因子:722不用这么麻烦,你到知网  或者万方直接输入 杂志名字 就可以看到啦。

不够,我想你所发现的就像1+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简介主办: 华中师范大学周期: 季刊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0-1190CN: 42-1178/N邮发代号:38-39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华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5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5年创刊,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高校学报之一,主要发表数学、信息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最新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经过近50年的发展壮大,在贯彻国家“科教兴国”方针;服务学校教学科研;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培养研究型人才方面,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和水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已发行到海外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与国内外几百所高等院校、图书馆、科研院所、科技情报机构建立了联系,二、三次文献影响面和学术影响力不断提高。据我国科技期刊权威评价机构——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2002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报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影响因子在全国综合类学术期刊中排列前10位,在全国师范院校学报中名列前茅。《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自1997年起被列为全国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1999年为湖北省科技期刊五十佳重点创建期刊,被评为第三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在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专家评审中获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一等奖(教育部发文等同于科技进步奖),进入中国高校学报50强行列。2001年被评为第四届湖北省优秀期刊;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重点刊出粒子物理、磷化学、病毒微生物学等科研成果,获国家和部级多项奖励,还有多项成果获湖北省和武汉市科技成果奖,此外,还出版了有影响的专辑,如“纪念李琮池先生诞生90周年学术论文集”、“长江中游沿岸地区生产力布局研究”、“理科基地教学实验成果和优秀毕业论文集”等,为学校学科建设,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有专职编辑5人,都具有副高职以上职称,年轻编辑都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是一支专业基础好,编辑业务精,及事业心强的编辑队伍。我们的办刊理念是:选择、创造、开放、服务。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怎么查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5年,是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中英文学术期刊。报道主要报道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技术、地学、环境科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收录学报在国内外一直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是国内核心科技期刊,已被国际国内数十种文献检索工具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指标始终在同行中名列前茅。发展近几年学报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把从2005年起,把季刊改为双月刊,并且每期增加两印张,使得年发稿量增加近一倍,从而彻底解决了稿件积压问题;开辟了特约综述和研究快讯栏目,吸引优秀稿件;严格双盲审稿制度,使录用论文的质量明显提高;利用每期的封页,介绍华东师范大学的知名学者、科研教学机构以及获奖情况等。同时狠抓了编排和出版工作,包括重新设计封面,更换内芯纸,坚决执行有关的标准和规范,坚持三校制度;使得刊物面目一新,编校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学报的变化和发展受到了广大读者和作者的赞赏和欢迎。学报正在抓紧自动化和网络,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作者投稿、编辑处理和专家审稿的网络化;并计划在网上推出预印本,以尽快传播学术成果。另外,学报正在积极计划聘请国际编委和国际审稿专家,努力朝办刊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报编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报将实现在几年之内更上一个学术新台阶。

收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已连续多次被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等等单位确定为各类“核心期刊”或“引文索引来源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栏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创刊于1983年,是我国高校中第一本教育科学专业类学报,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类学术期刊之一。以我校强大的教育科研力量为后盾,以全国各地及海外学者的支持为推动,坚持“学术性、权威性、探索性、应用性”的办刊原则,开设了教育理论、教育改革、教育史、心理学等方面以及如“海外来稿”、“专题讨论”等特色专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学术风格。据有关机构统计,本刊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指标在学报类和教育类学术期刊中名列前茅。宗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将本着“追求真理、繁荣学术”的办刊理念和“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工作态度,一以贯之地竭诚为我国学术进步服务,为学校科研发展服务,为校内外作者服务、为海内外读者服务。

  • 索引序列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怎么查看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怎么查看啊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怎么查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怎么查看不了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怎么查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