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十期是第几卷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十期是第几卷啊

发布时间: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十期是第几卷啊

《企业法人市场营销全书》,(营销策划卷);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2.《推销谋略与技巧》;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社交谋略与技巧》,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CS案例》,独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推销与口才》,独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发表的论文:1、高校知识产权的经营研究 ,发展与研究管理 V 15 N 5, 2003; p98-1022、知识产权经营中的营销渠道研究,发展与研究管理 V 16 N 2 ,2004; p89-923、旅游投资项目的产品化及其策略,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No5,2004; p130-1354、游旅体验与景区开发模式,兰州大学学报(哲社版)V32,N6,2004;p104-108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旅游管理>2005年第2期第19-23页转载 中国旅游研究·2005,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P60-67(2005年度旅游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收录)5、对技术转移及知识产权权益明晰的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V24 No12, 2003; p137-1386、区域封闭市场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及对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V 25 N 3, 2004; p142-1437、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进—技术转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V 24 N 12, 2003; p137-138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79年,相继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其排名亦稳步前升,在CSSCI来源期刊2010-2011年版中在民族学类排名中位列第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十期是第几卷

醍醐灌顶目录 【注 音】 【释 义】 【出 处】 【示 例】 【用 法】 【近义词】 【关于“醍”】 【关于“醍醐”】 【小 结】 【关于“醍醐灌顶”】 【小 结】 【注 释】 【小 结】 【关于“醍醐灌顶”】 【小 结】 【注 释】 [编辑本段]【注 音】 tí hú guàn dǐng[编辑本段]【释 义】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许多研究者在讨论乳类是否是我们中华民族先民日常饮食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大都引用成语“醍醐灌顶”来佐证各自的观点。但是,“醍”和“醐”在古汉语里本是两个字,而且并不是在同一时间产生的;“醍醐”一词具有双重含义。成语“醍醐灌顶”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在演变。[编辑本段]【出 处】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编辑本段]【示 例】 王生闻得,满心欢喜,却似~,甘露洒心,病体已减去六七分了。(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编辑本段]【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编辑本段]【近义词】 茅塞顿开[编辑本段]【关于“醍”】 于430年前明朝时成书的《本草纲目》,记载了猪乳能治小儿惊癫、抽风;狗乳能治夜盲症;还记载了羊乳的功能是“甘温无毒、补寒冷虚乏、润心肺、治消渴、疗虚痨、益精气、补肺肾气和小肠气”;其中对牛乳的描述最多,诗称其为“仙家酒”。名医李时珍的这首诗流传甚广,录其原文如下: “仙家酒,仙家酒,两个葫芦盛一斗。 五行酿出真醍醐,不离人间处处有。 丹田若是干枯时,咽下重楼润枯朽。 清晨能饮一升余,返老还童天地久。” 诗文中提到了“醍”和“醐”两个字并且联训,指的是,按古法经若干复杂工序而制得的一种质地粘厚的发酵乳脂[1]。事实上,在中国语言文字里,这两个字并不是同时一起产生的。 自东周初或春秋始,“醍”字意为好酒,而且一直沿用至今。《周礼·天官·酒正》篇记载了古时酿酒业,对酒澄清的程度分为五个等级的细节:“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醍齐、五曰沈齐。”汉末学者郑玄谓“醴以上尤浊,盎以下差清。” 西汉时戴得、戴圣叔侄整理孔子门徒的后代所留下的言论《礼记·礼运》里也有记载:“玄酒在室,醴盏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粢醍”为红色的酒。至今江南地区还有这样红色的米酒,味甘、有后劲。 可资佐证的还有:《孔子家语》卷一《问礼第六》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五注疏《天官冢宰》五齐;郑玄《毛诗正义》卷六注《蟋蟀》篇;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九十六宗庙考六;明李之藻《頖宫礼乐疏》卷三《五齐三酒诂》;清朝应捴谦《礼乐汇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及1999年版《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等。 可见“醍”字的本意与乳与乳制品无关;还有现代学者进一步指出,古代蒙古人制作马乳酒的术语“阿刺吉”与乳与乳制品也无关,但与“醍”却同源[2]。[编辑本段]【关于“醍醐”】 早在南北朝佛教初兴的早期,作为梵文manda的译名,就在部分经书里偶尔出现“醍醐”一词了;但开始得以在汉语社会广为流传,则自大唐高僧三藏法师为代表的译经成熟期之后。“醍醐”在汉译佛经中的基本词义为“本质”、“精髓”;可以作名词,也可以是形容词,有多种用法。 但是,“醍醐”的另外一个意思,作为一种药物[3],则更早地出现在南北朝时的许多古籍里。例如北齐中书令魏收[4]编的《魏书》列传第九十《西域》里面说到“悦般国”的人:“俗剪发齐眉,以醍醐涂之,昱昱然光泽,日三澡漱,然后饮食。”“悦般国”人特别在意毛发的清洁,用醍醐美发。 《北史》卷五十五列传四十一《慕容绍宗传[5]》记绍宗的儿子慕容三藏:“又畜产繁滋,获醍醐奉献,赉物百段。” 我国第一本以制药为主要内容的书籍《雷公炮炙论》载有:“醍醐,是酪之浆,凡用以重绵滤过,于铜器煮三、两沸。”估计此书虽由后人编于唐末或宋初[6],但记录的内容显然也属“三国两晋”之时。 资料表明:意为发酵乳脂“醍醐”的出现,不应迟于“两晋南北朝”;作为口头语言可能更早些,并且非常可能本身就是一个音译外来语;较“醍齐”意为清酒的出现,至少晚了数百年。 “醍醐”本是“胡人”的食物。由于唐朝时胡风尤为盛行,包括胡舞、胡帐、胡女、胡食等,有点像今天的意大利“比萨饼”进入了我国。因此“醍醐”意指发酵乳脂,不仅是一个译名而且可能是一个译音名词,始在崇尚时髦的唐代上流社会得以流行。唐以后可以佐证的资料还有:《旧唐书》说玄宗朝“贵人御馔,尽供胡食”。 王定保[7]《唐摭言》记宣宗赐食给翰林院的孙宏,“皆乳酪膏脂所制”。所谓胡食之中“乳酪膏脂所制”,可能就包括有“醍醐”。 新、旧《唐书·穆宁传》还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情:穆宁有四个儿子,都很出色,时人用食物来比喻他们,其中三儿子穆员就被比喻成“醍醐”,因为他“粹而少用”。 还可参见《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知人二《杨穆兄弟》条,云出自《国史补》;宋王谠《唐语林》等。 现有的文献表明,唐之前,僧人学者在翻译梵文manda这一词根时,有的取音译,如将mandala译成“曼陀罗”,根据音节凑字造词;也有的取意译,如将manda译成“醍糊”或“醍醐”的都有。在后来的传播过程里,音译和意译的均得以保存;但意译的两个中,得以保留至今的,仅有后者。 之所以在唐代发生如此意译的原因,可能是: 1、待选用的汉语“醍醐”已经在当时的社会上得以流行。当然那时它的含意不仅是一种药物,也是一种食物了。同时人们对制作“醍醐”的过程也不仅已经有所了解,而且认为其相当繁复,最后所得到的是比“酪”更为高级的乳汁精华的代表。因为在公元1500年前成书的《齐民要术[8]·养羊篇》里,已经详细记载了古代北方民族饲养牛、羊和挤奶以及制作“酪”的方法;加上唐以来至少也有一定数量的汉人接受了“胡食”。 2、从翻译的意译角度,必然赋予选用后的汉语单词以新的涵义;但这个选用词的原意,最好与所赋予的新涵义相一致,至少不能引起歧义。事实上,佛经在中国宣讲的过程中,已经成功地借用了制酪、制酥、出醍醐的繁复过程,来演绎其经义。例如对“众生皆有佛性”这一佛教基本教义的解释和阐述,盛行于唐朝之前数百年的《涅磐经[9]》里就有描述:“善男子,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又云:“善男子,声闻如乳,缘觉如酪,菩萨如生、熟酥,(浅位如生酥,深位如熟酥)诸佛世尊犹如醍醐。” 由此可见,在唐朝僧人们集中大量翻译经文时,意指发酵乳脂含义的“醍醐”一词被翻译经文者确定为manda意译词的必要条件,均已具备了,几乎无须斟酌。[编辑本段]【小 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目前史学界尚未统一《周礼》的成书年代[10],有人认为在厉王十七年(前841),有人认为在战国时期(前475-前221),也有人认为在东、西周交替时(前770)等。现按最保守的估计,意为“第二等级清酒”的“醍”字的出现,约在公元前400年。 2、《魏书》作者魏收在北魏节闵帝普泰元年(531)任“修国史”,北齐天保二年(551),正式受命撰魏史。因此含义为发酵乳脂“醍醐”一词的出现时间,保守估计在公元540年,并且非常可能本身就是一个音译外来语。 3、佛经翻译集大成者是唐代高僧唐三藏,西去取经十七年,于贞观十九年(645)回到长安。随即奉旨译经直到麟德元年圆寂(664),共十九年。据此可以估计,含有“本质”、“精髓”意思的“醍醐”一词,作为梵文manda的译名,正式出现的时间当在唐朝贞观年后、麟德年前,约在公元650年左右。 可见“醍”字的历史,比意指单一含义为乳酪的“醍醐”早了800年;比同时兼作梵文manda译名的“醍醐”早了1000年。[编辑本段]【关于“醍醐灌顶”】 自唐以后,“醍醐”一词不仅用来形象地说明所谓佛教信徒成佛的渐进修炼过程;还可以比喻佛教各派教义,在相互辩驳、诘难中,不断提升的经历,例如《大涅磐》卷一四《圣行品》第七之四:佛出于《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磐》,犹如醍醐。甚至佛教的不同派别,也喜称自己信奉的经典书籍和宗派教名为醍醐,以显示自己的地位。见《法华玄文》卷一十下;连佛教寺院也以“醍醐”命名[11]。 然后,随佛教与道教和儒教等的相互磨合,“醍醐”一词迅速扩大了流行范围,影响到社会的其它方面。例如在文人诗作之中也多有体现: 杜甫《大云寺赞公房》:“到扉开复闭,撞钟斋及兹。醍醐长发性,饮食过扶衰”; 《全唐文》卷五百九十六欧阳詹《送蔡沼孝廉及第后归闽觐省序》:“烹乳为醍醐,锻金为干将,予期烹锻以变化”; 皇甫湜之《出世篇》:“四肢为琅玕,五脏为璠玙。乳如芙蓉,顶为醍醐”;等。 同样,“从乳到醍醐”不断升华的过程,也被历代儒家反复使用。例如《唐书》穆宁传注醍醐、四库提要解释明朝杨慎《谭苑醍醐》书名的醍醐两个字,都含有这层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在佛教内部,不仅珍品可以喻作为“醍醐”,毒药也同样可比喻为“醍醐”。例如《大般涅盘经·如来性品》第四之五:“如是大乘典,亦名杂毒药;如酥醍醐等”等。这与梵文manda的本意一致,属中性词,本无褒贬之意;它强调的是“本质”或“精髓”。 只是后来在佛教外部漫长曲折的流行过程里,“醍醐”一词后来被赋予了更多的褒义意思。如唐顾况诗《行路难之三》:“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白居易诗《嗟落发》:“有如醍醐灌,坐受清凉乐。”唐宪宗《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俾披阅之者甘露洒于心田,晓悟之者醍醐流于性境。”清董浩《全唐文·实际寺故寺主怀恽奉敕赠隆阐大法师碑铭》:“知与不知,仰醍醐于句偈;识与不识,询法乳于波澜。” 而最早完整出现成语“醍醐灌顶”的书面资料,可能是《维摩诘经讲经文》里的记载:“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灌顶”,原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举行的仪式。取四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统治“四海”的权力。后被佛教接受引用,作为后辈弟子在修行过程里,不断逐步晋级的仪式。流注的可以是具体的物质,如清水,“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流注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东西,如口诀、咒语以及秘笈、经文等,也就是作为中文音译词“醍醐”的梵语单词manda的本义。而且弟子在接受灌顶仪式后,一般都紧接着“闭关”一段长短不等的时间,少则数月,多则数年。然后也可冠以“某某灌顶”的头衔,享有某种待遇。因此作为成语“醍醐灌顶”里的“醍醐”,严格地说不能理解为“发酵乳脂”而是“本质”和“精髓”。 实际上佛教界直到今天,“醍醐灌顶”里的“醍醐”依然没有被理解为单一仅仅意指乳脂,2006年甘肃公开举行的灌顶法会的名称是“时轮灌顶大法会”[12];只是在唐中期,由于佛教各派在向普通民众宣教时,出现了以“变文”即“通俗的说唱”形式的法会后,“醍醐灌顶”才被社会理解为用“发酵乳脂浇头”的仪式。虽然后来在宋真宗时(998-1022),政府明令禁止僧人讲唱“变文[13]”,但是在社会中、下层里已经形成的观念不可能随即消失,继续以种种方式在世世代代流传,尤其在非佛教徒的认知里,“醍醐”回复成了单一含义“发酵乳脂”的代名词了。 公元1899年,在敦煌石室发现了约两万个卷子,其中多半是手写本,中外史学界公认这些手写本是四世纪末到十世纪末形成的资料[14]。《维摩诘经讲经文》就是在其中被发现的,这为我们框定成语“醍醐灌顶”产生的时间段提供了依据;由于《行路难之三》一诗的作者顾况,生于公元725年死于公元814年,《嗟落发》一诗的作者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死于公元846年;据此估计,《维摩诘经讲经文》成文的时间当在公元800年前后;换言之,成语“醍醐灌顶”的出现,应在唐三藏意译梵语单词manda为“醍醐”之后约150年。[编辑本段]【小 结】 不难理解李时珍[15]之所以在诗文中崇仰提倡“醍醐”,其实是为了借用影响力甚大的佛教典故“醍醐灌顶”,再次肯定以前医书的结论;他并非在提倡饮乳。因为事实上,我们黄种人几乎无人能够一次摄入一升牛[16],但一次饮用来自一升乳汁制得的发酵乳脂——“醍醐”,不仅确实是可能的,而且也是相对科学合理的。在这一点上,他超越了他的前辈。但是作为一代名医,虽然经他校勘而得正本清源的医学文献无数,然而对乳与乳制品的整体认知最终也没能突破前人的局限。制约他的,除了在他之前的医书经典外,还有是成书在2000年前的《汉书[17]·高帝纪上》里面的观念:“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乳臭者,奶腥味也;意即乳汁为婴儿专用品,成人根本不屑一顾。作为李时珍个人,还是难以摆脱当时社会流行意识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长达数千年的古代中国,乳汁及其制品,并不是人们普遍所接受和享用的食物资源。统观李时珍全诗的表达和理解,实际效果是顺应了世人对佛的敬畏,将乳汁的认识转化成了“灵丹妙药”式的神话。客观上使我们的先民,长久地偏离了正确方向:乳汁及其制品,本应作为汉民族一种可资利用的普惠性食物资源。 好在清末民国初期的后人,在翻译西文单词Cheese时,没有再将它译为“醍醐”,而是意译成了“奶酪”或“干酪”[18];因此自中国近代起,乳与乳制品才有幸淡化了“禅”的笼罩,渐渐地向中华民族显现其天然、朴素的真面貌,使我国人民慢慢地在逐步接受。[编辑本段]【注 释】 [1]不少人认为是“酪”,还误以为是奶酪。参见注3,和注6的正文。 [2]徐时仪,《佛经中有关乳制品的词语考探》,《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见《唐本草》:“醍醐,生酥中,此酥之精液也。好酥一石,有三、四升醍醐,熟杵炼,贮器中,待凝,穿中至底,便津出得之。”《唐本草》又称《新修本草》,是唐代李绩、苏敬等22人集体编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具有国家药典性质的本草。 [4]李建栋,陈希荣,《魏收生年补证》,《开封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郑小容,《慕容鲜卑汉化过程中所保留的本族文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2期。 [6]陈美燕,《〈雷公炮炙论〉写作年代分析》,《淮海医药》,2006年8月第24卷第4期。 [7]王定保,曾为晚唐进士,记初唐之事,向为注家所重。 [8]作者贾思勰,益都(今属山东)人。成年以后,走上仕途,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等官职,并因此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地都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中年以后,回到自己的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掌握了多种农牧业生产技术。大约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到东魏武定二年(554年)期间,将积累的许多古书上的农业技术资料、询问老农获得的丰富经验、以及他自己的亲身实践,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著《齐民要术》。 [9]王志远,《荟萃文库佛教百问》,《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 [10]刘丰,《百年来〈周礼〉研究的回顾》,《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1]醍醐寺建于公元874年,位于日本京阪郊区。为真言宗“醍醐派”的总院。除了五重塔外,全寺曾因战火被毁。1598年,借丰臣秀吉赏花之际重建寺。内拥有日本京都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五重塔、绢本着色五大尊像等众多的国宝。 [12]见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甘肃举行“时轮灌顶大法会”》,2006年09月07日。 [13]在公元七世纪末期以前,我国寺院中盛行一种“俗讲”。记录这种俗讲的文字,即“变文”。变文是用接近口语的文字写成的,中间有说有唱。说唱的材料,大部分是佛经中的故事。 [14]潘重规,《敦煌变文集新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新1版。 [15]李时珍,《本草纲目》的作者,书成于1578年(万历六年)。 [16]曹金英,《学生饮用奶的风险和管理》,《中国乳品工业》N6,2002。 [17]《汉书》成书于后汉和帝时,前后历时三四十年。班固世代为名家望族,家多藏书,父班彪为当世儒学大家,“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采集前史遗事,旁观异闻,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班固承继父志,“亨笃志于博学,以著述为业”,撰成本书。其书的八表和《天文志》,则由其妹班昭及马续,共同续成。 [18]顾佳升,《关于奶酪的营养性》,《乳业导刊》N40,2005。

(按时间倒序)1. 涂正革,韩生贵:“碳减排与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年第1期2. 涂正革,谌仁俊:“工业化、城镇化的动态边际碳排放量研究——基于LMDI“两层完全分解法”的分析框架”,《中国工业经济》3. 涂正革,谌仁俊:“传统方法测度的环境技术效率低估了环境治理效率?——来自基于网络DEA的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方法分析中国省级工业数据的证据”,《经济评论》,2013(5)。被人大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13年12期 全文转载。4. 涂正革,王玮: 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及我国低碳政策选择——基于1994~2010年工业39个行业的证据, 《广东社会科学》 2013(01)5. 涂正革,谌仁俊 中国碳排放区域划分与减排路径——基于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6. 涂正革:“中国的碳减排路径与战略选择——基于八大行业碳排放量的指数分解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三期,7. 涂正革:“能源安全与中国节能的现实路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一期8. 涂正革 谌俊仁:中国“三驾马车”的协整分析,《经济与管理评论》2011年第五期。10.涂正革 刘磊珂:“考虑能源、环境因素的中国工业效率评价”,《经济评论》2011年第二期11.涂正革:“中国的节能空间还有多大”,《瞭望东方周刊》,2010年6月24日,总第345期。13.涂正革 刘磊珂:“环境技术效率与“两型”社会建设研究:以湖北为例”,《经济与管理评论》2010年第五期(首篇特约稿),第5-12页。14.涂正革 肖耿:“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转变”,《世界经济》2009年第11期, 第41-54页。15.涂正革:“工业二氧化硫(SO2)的影子价格:一个新的研究框架”,《经济学季刊》,2009年10月,第9卷第1期, 第259-282页。16.王婧 涂正革:“排污权交易:理论与实践”,《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103-106。17.涂正革:“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基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对规模以上工业的分析”,《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第93-105页。18.涂正革: “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对1995-2004年28个省市大中型工业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分析”,《经济评论》(双月刊)2008年第1期,p29-35。19.涂正革:“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工业的和谐快速发展”,《财经研究》2007年第12期,P90-102。20.涂正革,肖耿:“非参数成本前沿模型与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研究”,《经济学季刊》2007年10月,第七卷第1期,第185-210页。21.涂正革,肖耿:“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双月刊)2007年第4期,p49-57;22.涂正革:“台湾本土银行业的成本效率1995-2003——兼论“金控”革新成效及对大陆金融改革的启示”,《金融研究》(理论版)2007年第10期,p41-57;23.涂正革:“中国大中型工业的动因分析:1995-2004”,《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7期;24.涂正革,肖耿:“中国大中型工业的成本效率:1995-2002”,《世界经济》2007年第7期,p47-55;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7年9期全文转载。25. 涂正革:“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基于对1995-2004年28个省市大中型工业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分析”,《南开经济研究》(双月刊)2007年第4期,pp14-36;26.涂正革,肖耿:“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转变——大中型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动态分析”。《管理世界》2006年第10期,第57-81页。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7年01期全文转载。27.涂正革,肖耿:《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否持续---基于企业生产效率动态变化的分析》, 《世界经济》(首篇)2006年第2期,p3-10。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6年6期全文转载。28.涂正革:《产权改革:中国持续增长的动力》,中国财经报(周刊,国家财政部主办),4。29.涂正革,肖耿:《中国工业增长:粗放还是集约?》,中国财经报(周刊,国家财政部主办),17。30.涂正革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率与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D]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31.涂正革,肖耿:《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经济研究》(首篇)2005年第3期,第4-15页。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32.涂正革,肖耿:《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的制度及市场基础——基于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差距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经济评论》(双月刊)2005年第4期, p50-62,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5年10期全文转载。33.涂正革,肖耿:《转轨时期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行业特征》,《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24期;34.王少平,涂正革,李子奈:《预期增广的菲利蒲斯曲线及其对中国适用性检验》,《中国社会科学》(双月刊)2001年第4期,p76-84。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2年04期全文转载。35.涂正革:《Heckman 自我选择理论简介》, 经济学消息报 ,11。36.涂正革,曾庆龄 :《中国政府投资对GDP效应的超外生性检验》,《世界经济》1999年第11期,p22-26。37.涂正革,王少平:《货币替代对西方汇率影响的协整分析》,《世界经济》1999年第12期,p31-35。

成语典故: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成语出处: 唐·顾况《行路难》诗:“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就自己平常的生活来说:生活中总是有些不顺的事情,渴求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能够醍醐灌顶,参悟出正确的方法论和行为观。禅讲究的是悟性,读一些有关禅的故事,开悟的多半是生活的最平常最普通的部分,而这些部分我们总是缺乏一种思维认真辨析,所以那些顿悟于我们便是清新脱俗大彻大悟,绝不是玄之又玄的神秘,禅就是醍醐灌顶的那种美妙。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禅其实就在生活里,它象空气一样弥漫在你的周围,象涓涓细水一样流淌在你的心里。只是当我们用习惯的成败论荣辱观来思考生活的时候,一切真谛被我们轻忽漠然的扬弃了。最开始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竟然后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禅的最美妙之处在于经过你的冥思和静悟后发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呢,我们的思想便得到一种升华,在事业地位财富婚姻爱情家庭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等诸多问题面前都能泰然处置,禅是我们精神的最大财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1年第8期

[8] Liu Yong Li S Oversea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financing way and Chinese economical Times, 7 [9] Liang F The discussion restricts Our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he financing The Nankai economy studies, 2 [10] Yang H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group development capital angle of view [M] Beijing: Chinese Finance Economical Publishing house, [11] Yin F Solves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financing bottleneck venture capital measure [J] economy management,

(按时间倒序)1. 涂正革,韩生贵:“碳减排与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年第1期2. 涂正革,谌仁俊:“工业化、城镇化的动态边际碳排放量研究——基于LMDI“两层完全分解法”的分析框架”,《中国工业经济》3. 涂正革,谌仁俊:“传统方法测度的环境技术效率低估了环境治理效率?——来自基于网络DEA的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方法分析中国省级工业数据的证据”,《经济评论》,2013(5)。被人大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13年12期 全文转载。4. 涂正革,王玮: 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及我国低碳政策选择——基于1994~2010年工业39个行业的证据, 《广东社会科学》 2013(01)5. 涂正革,谌仁俊 中国碳排放区域划分与减排路径——基于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6. 涂正革:“中国的碳减排路径与战略选择——基于八大行业碳排放量的指数分解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三期,7. 涂正革:“能源安全与中国节能的现实路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一期8. 涂正革 谌俊仁:中国“三驾马车”的协整分析,《经济与管理评论》2011年第五期。10.涂正革 刘磊珂:“考虑能源、环境因素的中国工业效率评价”,《经济评论》2011年第二期11.涂正革:“中国的节能空间还有多大”,《瞭望东方周刊》,2010年6月24日,总第345期。13.涂正革 刘磊珂:“环境技术效率与“两型”社会建设研究:以湖北为例”,《经济与管理评论》2010年第五期(首篇特约稿),第5-12页。14.涂正革 肖耿:“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转变”,《世界经济》2009年第11期, 第41-54页。15.涂正革:“工业二氧化硫(SO2)的影子价格:一个新的研究框架”,《经济学季刊》,2009年10月,第9卷第1期, 第259-282页。16.王婧 涂正革:“排污权交易:理论与实践”,《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103-106。17.涂正革:“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基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对规模以上工业的分析”,《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第93-105页。18.涂正革: “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对1995-2004年28个省市大中型工业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分析”,《经济评论》(双月刊)2008年第1期,p29-35。19.涂正革:“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工业的和谐快速发展”,《财经研究》2007年第12期,P90-102。20.涂正革,肖耿:“非参数成本前沿模型与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研究”,《经济学季刊》2007年10月,第七卷第1期,第185-210页。21.涂正革,肖耿:“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双月刊)2007年第4期,p49-57;22.涂正革:“台湾本土银行业的成本效率1995-2003——兼论“金控”革新成效及对大陆金融改革的启示”,《金融研究》(理论版)2007年第10期,p41-57;23.涂正革:“中国大中型工业的动因分析:1995-2004”,《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7期;24.涂正革,肖耿:“中国大中型工业的成本效率:1995-2002”,《世界经济》2007年第7期,p47-55;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7年9期全文转载。25. 涂正革:“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基于对1995-2004年28个省市大中型工业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分析”,《南开经济研究》(双月刊)2007年第4期,pp14-36;26.涂正革,肖耿:“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转变——大中型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动态分析”。《管理世界》2006年第10期,第57-81页。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7年01期全文转载。27.涂正革,肖耿:《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否持续---基于企业生产效率动态变化的分析》, 《世界经济》(首篇)2006年第2期,p3-10。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6年6期全文转载。28.涂正革:《产权改革:中国持续增长的动力》,中国财经报(周刊,国家财政部主办),4。29.涂正革,肖耿:《中国工业增长:粗放还是集约?》,中国财经报(周刊,国家财政部主办),17。30.涂正革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率与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D]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31.涂正革,肖耿:《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经济研究》(首篇)2005年第3期,第4-15页。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32.涂正革,肖耿:《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的制度及市场基础——基于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差距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经济评论》(双月刊)2005年第4期, p50-62,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5年10期全文转载。33.涂正革,肖耿:《转轨时期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行业特征》,《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24期;34.王少平,涂正革,李子奈:《预期增广的菲利蒲斯曲线及其对中国适用性检验》,《中国社会科学》(双月刊)2001年第4期,p76-84。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2年04期全文转载。35.涂正革:《Heckman 自我选择理论简介》, 经济学消息报 ,11。36.涂正革,曾庆龄 :《中国政府投资对GDP效应的超外生性检验》,《世界经济》1999年第11期,p22-26。37.涂正革,王少平:《货币替代对西方汇率影响的协整分析》,《世界经济》1999年第12期,p31-35。

成语典故: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成语出处: 唐·顾况《行路难》诗:“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就自己平常的生活来说:生活中总是有些不顺的事情,渴求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能够醍醐灌顶,参悟出正确的方法论和行为观。禅讲究的是悟性,读一些有关禅的故事,开悟的多半是生活的最平常最普通的部分,而这些部分我们总是缺乏一种思维认真辨析,所以那些顿悟于我们便是清新脱俗大彻大悟,绝不是玄之又玄的神秘,禅就是醍醐灌顶的那种美妙。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禅其实就在生活里,它象空气一样弥漫在你的周围,象涓涓细水一样流淌在你的心里。只是当我们用习惯的成败论荣辱观来思考生活的时候,一切真谛被我们轻忽漠然的扬弃了。最开始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竟然后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禅的最美妙之处在于经过你的冥思和静悟后发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呢,我们的思想便得到一种升华,在事业地位财富婚姻爱情家庭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等诸多问题面前都能泰然处置,禅是我们精神的最大财富。

我的选修服务营销论文,拼凑的 “好态度吸引回头客” ——————服务态度决定服务质量 论文摘要:消费者想要得到好的产品服务,人员的态度很重要。“获得一个新顾客比留住一个已有的顾客花费更大。”而吸引回头客的其中一大部分秘诀就是消费者的态度。而微笑服务和用心服务则是好态度的两大关键秘诀。 关键词:态度 微笑 用心 “The good nner attracts the repeat customer” —————Service attitude decision grade of service Paper abstract: The consumer wish obtains the good product service, sales personnels' nner is very “obtains a new customer to detain an existing customer to spend is ”But attracts the repeat customer jor part secrets are consumer's But the smiling service and serves is the good nner two big essential secrets Key word: Manner smile intention 从服务营销观念理解,消费者购了产品仅仅意味着工作的开始而不是结束,企业关心的不仅是产品的成功售出,更注重的是消费者在享受企业通过产品所提供的服务的全过程的感受。这一点也可以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上理解:人最高的需求是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服务营销正是为消费者(或者人)提供了这种需求,而传统的营销方式只是提供了简单的满足消费者在生理或安全方面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收入的提高,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更需要的是这种产品带来的特定或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有一种被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所带来的就是顾客的忠诚度。 作为消费者大多数情况下最先面对的是人员,他们往往是一家企业的“面子工程”。 米卢曾经说过:“ 态度决定一切 ”。消费者想要得到好的产品服务,人员的态度很重要。“获得一个新顾客比留住一个已有的顾客花费更大。”而吸引回头客的其中一大部分秘诀就是消费者的态度。 一.微笑服务 企业在拓展场、扩大场份额的时候,往往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发展新顾客上,但发展新的顾客和保留已有的顾客相比花费将更大。此外,根据国外调查资料显示,新顾客的期望值普遍高于老顾客。这使发展新顾客的成功率大受影响。不可否认,新顾客代表新的场,不能忽视,但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而这个支点需要每家企业不断地摸索。 一听到微笑这两个字,有人一定会想:人人都有一张脸,每张脸都会笑,这有什么值得你好讲的呢?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过遭遇蹙眉冷脸的经历,在那一时刻,您的心里不曾渴望过灿若阳光的笑颜吗? 其实,微笑是世间最美的花朵,微笑是人际间永远的春天,它的力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当你面对它的时候,你无法愤怒,无法吼叫,无法责备,更无法拒绝。 微笑服务是建行的服务理念之一,也是对员工素质的基本要求,全国的许多行业都在提倡微笑服务,于是许多人煞费苦心的对镜练习,企图练出一副蒙娜丽莎般的微笑,可是直到练到腮帮子发胀才认识到,微笑并不像点钞或者打算盘那样可以练得出来,微笑不是一种职业化的笑脸,而是一种情绪,也可以说是一种气质的流露,是微笑者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表现,是他们充盈的内心世界真实、自然的流露。 在当前消费者对自我权益的维护、被人尊重的需要、行业竞争越来越加大的情况下,体现良好、规范、人性化服务的“微笑服务”,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此,“微笑服务”是一种高附加值的、被认为有一定档次的服务规范。微笑是不用翻译的世界语言,它传递着亲切、友好、愉快的信息。微笑一下并不费劲,但它却能产生无穷魅力,受惠者成为富有,施予者并不变穷,它转瞬即逝,却往往留下永久的回忆。微笑服务的重要性在于: (一)微笑服务能带来良好的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是指第一次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最初印象。它具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对双方今后的交往有着较大的影响。在服务接待过程中,第一印象表现为宾客通过对服务人员的仪表、言谈、举止等方面的观察而形成的感觉登记。第一印象虽是短时,甚至瞬时形成,但它不仅影响着宾客的心理活动,而且影响着服务交往,有时甚至影响服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一旦宾客对服务人员产生了不良的第一印象,要改变它是十分艰难的,往往要付出比先前多出几十倍的精力。所以在与宾客初次交往时,微笑迎客是相当必要的,它能快捷地融洽与宾客的关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微笑服务能给服务工作带来便利,提高工作效率 微笑对宾客的情绪有着主动诱导的作用,宾客的情绪往往受到服务人员态度的影响。在服务交往中,由于微笑的表情,服务人员很自然地使用温和的语调和礼貌的语气,这不仅能引发宾客发自内心的好感,有时还可稳定宾客焦虑急燥的情绪。声音并非语言,可语言、语调、语速的变化却可以暗示出服务人员态度的好坏。微笑可在人不经意间修饰这些声音暗示,使宾客在整个交往中感到轻松和愉快。微笑服务是一种以心换心、宾客情绪、态度的配合,有利于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服务交往中,微笑也容易给服务人员自身带来热情、主动、自信等良好的情绪氛围,处在这一氛围中的服务人员,他的工作效率也随之提高。微笑在给服务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服务人员自身带来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有利于服务工作者自身的身心健康。 (三)微笑服务能使服务人员及早捕捉到服务工作的切入口 服务工作的难点不在于怎样去满足宾客的需求,而在于不知道宾客到底需要什么。宾客究竟需要什么,只有在他遇到问题,碰见困难时方可显露出来。好的服务人员的技能也只有在此时能得以充分展示。换句话说,这个时候更能看见服务质量的高低。一线服务人员的微笑服务可以从情感上拉近与宾客的距离,当宾客遇到问题,碰见困难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很及时地提出,这有助于服务工作有的放矢地展开,同时一些看似虽小的问题、困难不能被发现和解决,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例如:宾客在就餐过程中,吃到的全是不合自己口味的饭菜,很想告诉餐饮服务员单独要一份饭菜,但餐饮服务员冷漠的表情可能会打消宾客的这一想法。这位没有吃好的宾客不仅会感到胃不舒服,可能还会产生坏的情绪,他这份坏的情绪很容易“传播”更多的人,给企业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要将工作做得细致、周到,赢得宾客的认同,就应及早发现问题,而微笑服务可以说是一个捷径。 (四)微笑服务能为商业中心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服务人员既充当个人角色又代表企业,这两种角色彼此依赖又互为,也就是说企业的形象是通过每个具体服务人员来体现的。如果每位员工都能做到微笑服务,宾客不仅会感到这位服务人员工作不错,而且会将这一具体的感受升华到对企业形象的认可。反之,如果个别服务人员表情冷漠,不够主动、热情,宾客会认为该服务员态度不好,同样会影响到企业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宾客享受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企业要想在竟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争取以微笑服务和特色服务赢得更多宾客的青睐。所以微笑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首诗,据说在法国巴黎的商店,饭店、、机场等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大意是:微笑一下并不费力/但它却能带来无穷的魅力/受惠者成为富有/施与者并不变穷/它转瞬即逝却往往留下永久的回忆/富者虽富却无人肯抛弃/穷者虽穷却无人不能施与/它带来家庭之乐,又是友谊绝妙的表示/它给疲劳者解乏,又可给绝望者以勇气/如果你遇到某个人没有给你应得的微笑,那么把你的微笑慷慨地给予他吧,因为没有任何人比那不曾施与别人微笑的人更需要它,如果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利用微笑的话,就好象是巨额存款存到银行里,却没有存折把这笔财富支取出来一样。 一则印度谚语说: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所以我们提倡的令人信赖的服务质量,令人赞许的服务效率,令人满意的服务态度,绝不是一种表面的东西,它应该是我们播种的思想所收获的行为,并成为我们每一个建行人所具备的习惯和品格,这种思想就是“行兴我荣,行衰我耻”的集体荣誉感,爱岗敬业,勇挑重担的责任感和积极生活,乐观助人的优良意识,这不仅是我们的服务理念,更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准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容地绽放出发自内心的微笑。 因为微笑具有穿透心灵的力量,所以它能够消除所有的猜忌与误会,能够冰释所有的哀怨与愁苦,让我们微笑着接待每一位或善或凶的客户,微笑着迎接每一个或晴或雨的日子。 二.用心服务 在老城区或非商业旺地,你往往会发现很多自成一体的服装、百货小店。这些店铺虽然店铺不大,但人流量却很多,而且可以经营很长一段时间,陪伴街坊们一同生活。记者发现,这些店铺的老板或店员通常是一些阿姨级人马。这些阿姨员,以其亲和力吸引众多白领、师奶去“帮衬”,让店铺拥有固定客源,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黄阿姨就是其中一个“阿姨级”老板兼店员。 众所周知,店员的态度及其技巧,极大地影响顾客进店后的购欲望。黄阿姨的店铺以售内衣、睡衣居家服为主,平均每月纯利润达多元。据记者观察,进店的大部分顾客是女性,包括上班白领、在家的,以及退休人士等。她们要么专心致志地挑着睡衣,要么就和黄阿姨聊家常。每进来一个顾客,黄阿姨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好久不见你来了。最近怎么样呀?我们进了不错的新货啊。我拿来给你看看。” 只是几句简单热情招呼就可以持续吸引顾客?当然不是。拥有的经验的黄阿姨总结出几点技巧。 (一)喜欢购物环境轻松。“或许是我们这些阿姨给人感觉亲切和轻松吧。顾客只是进来看看或者砍低价,我都不会有失望或不高兴的表示。”黄阿姨笑着说。所以,不少顾客一开始都只是进店跟黄阿姨聊聊天。然而,就在这个聊天的过程中,促成购。 (二)顾客不愿意店员步步跟随。“我在老城区开店铺,做的就是街坊生意。所以,通常都会‘撒手不管’,让顾客自己找自己看。不像服装专店,店员都是一板一眼,在顾客进店后步步跟随,让不少顾客感觉不舒服。” (三)重视每一位顾客,尤其是老顾客。黄阿姨说,每当有老顾客回来店铺,她都会表示感谢。“老顾客是最好的顾客。对商店来说意味着不断提高的回头率。”有研究表明,顾客的忠诚度每提高5%,企业的获利就能增加25%。 (四)不失时机“自曝缺点”。一般情况下,店员大多数都会“黄婆瓜,自自夸”,不会自曝其短。对于记者的疑问,黄阿姨答道,如今的顾客已听惯了店员介绍商品的“好”,也习惯于回家使用时“根本不是这回事”,但如果商家还是一味采用王婆瓜式的推销,就不会再去理睬。而“自曝缺点”,却让顾客觉得新鲜、觉得可信,平添了一份朋友般的接近,更乐于接受这一商品和店铺。所谓“自曝缺点”,就是店员提醒顾客某类型衣服容易掉色;衣服容易起皱;扣子容易掉等。当然,黄阿姨说,“自曝缺点”还需要勇气和自信。勇气就是敢于否定自己;自信是相信自己的产品可以一步步走向成熟。 其实,这些经验和技巧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店铺的店员。黄阿姨表示,在货品有一定的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店员和老板用心对待顾客,便是店铺能经营的最关键之处。 一个善于把握用户需求心理的员就能够在产品推广行动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说,一个成熟的员,再加上企业良好成熟的管理体系,就能创造企业所渴望的利润目标。也就是说成熟的职业人员加上良好的管理=成功的,二者缺一不可,双方总是相辅相成的。所谓,是一种导向,正是基于这种导向,商才有必要理解和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并通过他们的心理来他们的表面需求以及潜在的需求。在这个意义上说,让客户满意本身就是完成的必经战役,它的成败直接决定了的业绩。我们在推广顾问式的过程中,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让顾客满意这一点,因为它是整个环节中最核心的部分。 在的过程中,如何更直观地去把握顾客的心理,而不是仅仅凭经验或者想当然,这就需要在组织上结构上对进行调整。由于顾客心理本身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过程,因此在中绝不可能只看业绩就自认为对顾客心理已经有所了解。 在的实践中,换位思考有时是非常有价值的,亦即从顾客的角度去考虑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换位思考本身是一个逆向思维的方式,它与我们传统的推销理念不同的地方在于,通过这样的思考,者将能更好地理解自己与顾客之间的主要矛盾。对于现代的者而言,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算是真正的用心服务。 据国际权威机构调查: 对客户服务不好,造成94%客户离去! 因为没有解决客户的问题,造成89%客户离去! 每个不满意的客户,平均会向9个亲友叙述不愉快的经验。 在不满意的用户中有 67% 的用户要投诉。 通过较好的解决用户投诉,可挽回 75% 的客户。 及时、高效且表示出特别重视他,尽最大努力去解决了用户的投诉的,将有95% 的客户还会继续接受你的服务。 吸引一个新客户是保持一个老客户所要花费费用的6倍。 以上几点,是由经过研究许多跨国知名企业对客户调查的统计而得出的结果,一直被众多应用来指导客户关系管理(CRM)客户服务工作,从而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实现的客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图。从这些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花费了庞大的资金去经营的品牌,可以由提供服务的任何一些从业人员轻易的毁去。 任何一个服务人员处理不当,立刻会使大量的客户与潜在客户流失。那么如何保证每个服务人员都能够按照既定的服务原则为客户提供服务?如何监督?如何对客户进行调查?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的客户关系管理建设程度,关系到未来的生死存亡。 自中国加入了WTO,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外企业纷纷在国内设厂,这给中国企业带来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首要就是面临很大的场的竞争压力!场供需双方发生转变,产品严重供过于求。客户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和资源之一。需求越来越趋于行业化、个性化,客户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自然而然的需要一些个性化的服务,希望企业提供一对一的营销。 从场竞争上面讲,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客户抢夺战逐渐开始升级,而且愈演愈烈,价格战、战等等,在这方面有很多例子,比如像有一段时间的家电等行业的场价格战。由于这种恶性的价格的战争,导致了一个行业的亏损和处于崩溃的边缘,很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从企业内部来讲,企业的竞争已经变成一种速度和信息的战争,快鱼吃慢鱼的故事已经讲了很长时间,惠普并购康柏已经成为一种定式。这么大一个企业怎么会被兼并呢?但是事实摆在面前。要解决这个压力问题,企业就必需要进行CRM的建设,考虑如何发展客户,保留客户,通过建立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万后芬:《顾客导向的变更与质量意识的变革》,载《场营销导刊》年第1期 武永红、范秀成:《基于顾客价值的企业竞争力理论的整合》,载《经济科学》年第1期。 王中华:《营销渠道策略理论的演进》,载《IT时代周刊》年第7期。 董雅丽、陶利:《整合营销战略》,载《企业管理》年第6期。 范云峰:《如何实施客户满意营销》,载《现代营销学苑版》年第7期 付勇:《中国企业宏观营销风险研究》,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年第8期。 傅光成:《“4P”、“4C”、“4S”三位一体的结合与应用》,载《华东经济管理》年第18卷第4期。 刘旭明:《不断创新不断学习——访叶延红教授》,载《现代营销学苑版》年第3期。 场营销导刊编辑部:《中国营销学科发展现状——访清华大学管理学院赵平教授》,载《场营销导刊》年第6期。 张云起、赵国杰、李军:《从营销模式和技术创新中降低成本和风险》,载《管理世界》年第1期。

生态学报2022年第七期是第几卷啊

好像是104页吧,版面费是根据页数算的,每页200-300元。不好意思回答晚了!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目录

赵继伟,男,年9月27日出生,汉族,党员,河南省南阳人,博士,曾在总参某部服役,现为中南民族大学副教授、主义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基本信息中文名称赵继伟别名纪委国籍中国民族汉 出生地辽宁省鞍山出生日期年8月25日职业中国篮球运动员身高cm目录展开1 个人资料1 主要作品2 人物信息3 个人经历赵继伟,男,年9月27日出生,汉族,党员,河南省南阳人,博士,曾在总参某部服役,现为中南民族大学副教授、主义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近年来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4项,主持完成省教育厅课题1项;目前主持课题1项、省教育厅课题1项、校重点课赵继伟题1项,参与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2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4部、合著1部,公表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摘录。主要作品专著《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武汉大学出版社,年2月版。《论思想教育学建设思维路径的转换》,《江汉》,年第1期。《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方式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1期。《论思想工作的实践前沿问题》,《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年第7期。《缄默知识理论视野中的思想教育》,《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2期。《晚年对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新贡献及其现实意义》,《理论月刊》,年第4期。《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的因应性机理》,《思想教育研究》,年第1期。《论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的感应性机理》,《湖北社会科学》,年第2期。《主义意识形态接受与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建设之间的关系》,《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卷)》,年第3期。《论思想教育机理的涵义》,《思想教育研究》,年第2期。《思想教育机理研究:缘起、意义与理路》,《宁夏党校学报》,年第2期。《论思想教育机理的属性、本质与表现形态》,《桂海论丛》,年第4期。《思想工作机理研究述评》,《理论月刊》,年第2期。《论思想教育机理的功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第2期。《论思想工作的人格载体》,《南方论刊》,年第12期。《民族思想教育学导论》(合著),民族出版社,年3月版。《着力提升思想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年第1期。《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实践方略》,《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年第2期。《论音乐教育的思想教育价值》,《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年第6期。《思想工作机理论》,湖北出版社,年5月版。篮球运动员百度名片 赵继伟,年8月25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中国篮球运动员,效力于CBA辽宁衡业捷豹男篮青年队人物信息家庭成员:父母 姐姐赛场下的他(10张)个人爱好:看电视剧 听音乐绰:纪委喜欢的电影:刘德华演的都喜欢喜欢的城:沈阳喜欢的食物:能吃的都好喜欢的球员:纳什 保罗 罗斯开心的事:赢球座右铭: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项目:国内篮球位置:控球后卫俱乐部:辽宁衡业捷豹篮球俱乐部俱乐部码:4数据:场均6分、7个篮板、3助攻以及6抢断。个人主要奖项: U16土耳其国际邀请赛冠军 荣获赛事最佳控卫的称 这是中国男篮国际比赛中有史 以来出现的第一个赛会最佳控卫年第二届亚洲青年(16岁以下)男篮锦标赛冠军年U17世青赛第七名 同时获得抢断王称 出战8场,场均23分钟内可以得到8分4篮板6助攻9抢断 ……年U19世青赛第七名 出战9场,场均7分钟获得3分 3个篮板 8个助攻 4抢断……个人经历年出生的赵继伟是一名优秀的控卫苗子,他身高1米85,拥有速度的同时球风踏实。他甚至这样给自己定位过,他说他将组织队友进攻放在首位,只有队友哑火或出现空位时,他才会出手。不迷恋进攻不浪投,赵继伟没有以往大多数控卫身上的通病。赛场风姿(13张)10岁时 赵继伟进入业余体校,13岁进入辽宁省少体校,教练跟赵继伟说:当队友被对手打乱的时候,你必须是清醒的,当队友不得分的时候,你必须站出来得分。“这句话一直鞭策着我,教练的信任让我感觉自己很有动力。”赵继伟说。“我的身高矮,重心低,而且喜欢训练,训练之后我都会加练。”赵继伟说,平时里,他一有机会就看NBA和CBA的比赛,最喜欢纳什,保存了他能找到的所有的纳什视频。赵继伟现在也一直在苦练基本功。就像搭建楼一样,地基打得有多扎实,楼就能盖多高,这样的启示,是去年底在澳大利亚的邀请赛上悟出来的。去年12月,国青队在澳大利亚的比赛中获得了初中组的冠军,但是那场比赛,赵继伟被对方的8逼得很紧,“传球失误、连运球都失误,就像不会打球了一样,从那回来之后,我就知道,我还差得远着呢,必须练基本功了。”至于等信息,一般人是不会有的啦。。。。

科研项目独立承担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0余项。具体如下列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法的结构规范化研究”(11BFX003); 国家社会科学项目:《立法后评估研究》,批准号为07BFX010(2007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批准号为NCET-10-0550); 2013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地方立法的成本效益评估研究”(项目批准号:13SFB2005); 教育部重点课题“《高等教育法》实施效果评估研究”(DIA080112)”;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法律绩效评估机制研究》,批准号为2007SFB2002(2007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公开化立法研究》,批准号为03JD820001(2003年); 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2013年度课题“民族教育平等权制度的实施效果评估研究”(项目编号:RDZC13007);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立项项目:《法科学生素质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式研究》,批准号为FIB070335-A12-04。 “荣达教育资助基金”民族教育研究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立法后评估研究》被批准为国家体育总局2009年度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批准号为1389SS09078。 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地方立法的效益问题研究》,批准号为AHSK01-02D048(2002年); 已出版专著如下列等:《法律绩效评估机制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立法听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立法效益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制度设计与立法公正》,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立法后评估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代表性论文 《“特别法”与“一般法”之关系及适用问题探讨》, 《法律科学》2006年06期; 《法治指数的中国引入:问题及可能进路》, 《 政治与法律》2015年05期; 《论我国官员财产申报立法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法学评论》2014年01期; 《法律文本中的“附件”设置》,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年06期; 《论立法后评估主体的建构》, 《 政法论坛》2010年05期; 《法律绩效评估的“公众参与”模式探讨》,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06期; 《立法的合法性评估》, 《法学论坛》2008年02期; 《法律绩效评估的发生机制——以国家主导为视角》, 《法商研究》2008年03期;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适用规则刍议》,《行政法学研究》2005年04期; 《立法后评估对象的选择》, 《 现代法学》2008年04期; 《立法听证初论》,《法学杂志》2002年04期; 《科学立法的判断标准和体制机制》, 《江汉学术》2015年04期; 《政府信息公开的说明理由制度探讨》, 《 电子政务》2015年09期; 《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质量及保障机制》,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年05期; 《我国法案公开征求意见回应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年02期; 《我国法治指数设立的规范化考察》, 《理论学刊》2015年05期; 《体育法律修改包裹模式的运用——以学校体育设施社会化开放立法为考察对象》,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政府档案信息公开的立法探索》, 《学习与探索》2007年03期; 《论立法的正当程序》, 《华东政法大学学学报》2006年02期; 《“特别法”与“一般法”之关系及适用问题探讨》,《法律科学》2006年06期; 《立法公正的实现与保障机制》,《政法论》坛2005年01期; 《立法回避制度论》,《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04期; 《立法的社会接受能力探讨》,《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4期; 《论立法成本》,《理论与改革》2001年06期; 《立法论证探讨》,《政治与法律》2001年03期。 《论公共体育设施的供给及制度保障》,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9期; 《美国行政立法的成本与效益评估探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06期; 《法律文本中“法的目录”设置论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年03期; 《法律文本中的“废止条款”设置论析》, 《政治与法律》2013年07期; 《论我国公民的被选举权及其完善》,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年01期; 《论法律文本中“过渡条款”的规范化设置》, 《法商研究》2013年04期; 《加拿大立法过程中的公众咨询制度考察》,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年03期; 《法律文本中题注的设置论析》,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 2012年02期; 《立法后评估结果的回应机制》,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年01期; 《立法后评估的回应滞阻析论》, 《 理论与改革》2010年05期; 《司法解释正当性的困境及出路》,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立法技术评估的探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年05期; 《论立法的可操作性评估》,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年04期; 《立法后评估的触发机制——国家与社会联动的视角》,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9年05期; 《日本的立法后评估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中州学刊》2009年05期; 《法律适用原则竞合时的司法选择》,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05期; 《加拿大立法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探讨》,《法治研究》2014年第8期。

英文名: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学校编辑部现有在岗人员10人(含人文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其中编辑8人,编务2人。编辑中,具有高级职称的6人,其中,正高4人(含学校学科带头人1人)。

  • 索引序列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十期是第几卷啊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十期是第几卷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1年第8期
  • 生态学报2022年第七期是第几卷啊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目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