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展望杂志创办地点

展望杂志创办地点

发布时间:

展望杂志创办地点

普通省级期刊 知网 万方收录该刊被维普资讯网、万方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该刊是中国知网(CNKI)、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收录期刊。

这是《展望杂志》(这个杂志主要讨论政治,经济和时事热点)的附属网站。网站上的文章精选自杂志。从网站上,我能看到的文章主题分类分别是政治、经济、环球分析、科学,艺术与文学。下面是网站对杂志的介绍(about):它的每一期都汇集了对时事热点的犀利分析(Each issue brings together the sharpest minds on the events and ideas that define the modern world) 展望杂志已成为政府,新闻界,政策制定和商业的必读物(Prospect has established itself as a must-read title with key figures in government, journalism, policy making and business)更多资料请见维基:_(magazine)

在战后初期的日本,创刊最早的杂志是综合杂志。所谓综合杂志,是指以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进行评述为主要内容的杂志。这一杂志名称来自于战前日本军部对杂志的一种简单的分类方法。军部之所以要做这种分类,为的是对杂志的编辑和印刷纸张的用量进行控制。从受众来看,综合杂志的读者对象主要为知识阶层。综合杂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治时期。如森有礼编辑的《明六杂志》、福泽谕吉编辑的《民间杂志》等是综合杂志的前身。日本的综合杂志的特征是具有反对权力的性格和倾向。   1945年11月,《新生》创刊。该杂志由新生社出版,创刊号上的作者大都是在战争期间没有积极参与侵略战争或在战争期间不甚活跃的作者。《新生》的思想导向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一致的,再加上定价甚为低廉,摆到书店后不到两个小时便销售一空。该杂志的印数为13万册,从这一空前的销售量不难看出当时是如何迫切需要“信息和理论”。而且,该杂志的成功也开创了战后综合杂志流行的先河。①   就政治与杂志的关系来说,这一时期的综合杂志所倡导的是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打倒天皇制。如在反对日美同盟等问题上,岩波书店出版的《世界》在日本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战后初期,日本虽迎来了综合杂志的黄金时代,但由于综合杂志过于表露政治上的倾向性,不少杂志往往因此失去了市场。如《世界评论》和《潮流》都因其明显的政治性在创刊不久便不得不停刊。   1947年,《世界》、《中央公论》、《展望》、《改造》等综合杂志拥有较大的市场,排名仅在日文版《读者文摘》之后。战后初期,日本社会普遍盛行崇拜美国的观念,这样,日文版《读者文摘》从1947年到1949年,一直居于排行榜的首位。但到1949年以后,杂志的排名就发生了变化,除了《世界》不复在排名之内外,《文艺春秋》越过《中央公论》、《改造》而跃居前列。而到1955年,《改造》也从排名榜上消失了。就当时日本的社会状况来说,通过美国的民主化和产业化改革,日本已进入了所谓的大众社会,对普通的读者而言,与战后初期人们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思想性的读物有一种强烈的需求相比,这使人们逐渐地看重实际,在一个既不存在经济恐慌,也不存在失业的时代,人们自然会远离综合杂志。而且,当时《文艺春秋》的畅销也充分地说明了这种社会心理和价值意识。   朝鲜战争爆发以后,随着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急剧改变和日本社会的右倾化、国民意识日趋保守化以及产业化社会的到来,最能表现娱乐化和信息化色彩的《文艺春秋》开始成为人们争先购读的刊物。在1951年至1953年前后,《文艺春秋》的发行量已远远领先于《改造》和《中央公论》。1955年前后,《改造》终于停刊,《文艺春秋》、《朝日周刊》的发行量大增,与之相比,《中央公论》和《世界》的发行量则有缩无增。①   《文艺春秋》起初在意识形态上奉行的信条是中庸,其宗旨是把杂志变成成人的娱乐性和实用性读物。《文艺春秋》不像其他杂志那样“志存高远”,而是追求一种轻松的中间文化。由于创办人菊池宽是作家,杂志也有一定的文艺性倾向,后来评论性的成分逐渐增强。虽然该杂志在政治上标榜不偏不倚,但这也只是相对于日本国内的政治气候而言的,一些知识界的反共人士和具有保守倾向的知识分子,往往是其主要论客。②作为办刊宗旨,该杂志则一直持反共的态度。表1 1947—1950年日本杂志销售排行榜(不含1948年)

科技展望期刊已停刊

展望杂志创办地点在哪

B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科技展望期刊已停刊

通过查询期刊超市得知《科技展望》ISSN:1672-8289 CN:64-1054/N 由宁夏科技发展战略和信息研究所主办,在国家出版总署备案,是正规期刊,应该为省级期刊。

普通省级期刊 知网 万方收录该刊被维普资讯网、万方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该刊是中国知网(CNKI)、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收录期刊。

展望杂志创办地点是哪里

幼年在湖北荆州就读瑞典行道会所办的教会小学,1925年去北京,就读于基督教美以美会(美国差会)创办的北京汇文中学。1928年去上海,入读基督教美北浸礼会和美南浸信会联合创办的沪江大学。后赴美留学。1936年获得美国密执安大学哲学博士。回国后曾任上海圣约翰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7年与民盟盟员共同创办《展望》杂志。1949年3月,解放军渡江前夕,陈仁炳出版有文集《走向民主社会》,批评国民党统治。解放后,担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57年划为右派前,还兼任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委员。他提出“反对乡原态度,提倡贾谊精神”。陈仁炳当时被任《解放日报》总编辑的张春桥,在其写的题为《陈仁炳的“另外一条道路”是什么?》一文中点名。后来又在毛泽东《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一文中被点名。1980年代,绝大多数右派分子获得平反,而他是5名中央级未获平反的右派之一,也是5人当中唯一一个活着看到自己没有被平反的人。1990年12月9日,陈仁炳在上海去世,享年81岁。

《全球教育展望》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入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引用率历年来一直名列前茅,该刊由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钟启泉教授担任主编,由崔允漷教授、赵中建教授、李雁冰教授担任副主编。 包括:“专家访谈”(特邀一些国际知名教育研究专家进行访谈)、“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课程与教学”、“国际与比较教育”、“教育管理”、“学科教育”、“道德教育”、“走进中小学”等,另外还会就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增设一些专题栏目。

青年杂志创办地点

北平 鲁迅等人文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杂志

是“新青年”吗?我不敢肯定。供参考。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新青年。《新青年》(LA JEUNESSE)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简要介绍:《新青年》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希望杂志谁创办的

终于碰到一个和我一样的人了,我之前还能和他们的QQ客服联系上,居然还告诉我正在安排发出,到最后怎么发消息都不回了,打了他们所有的广州、上海、北京工作电话全部是空号。居然一个解释都没有。。我从1996年就开始看这个杂志了,一直都是在书店买的,就今年觉得麻烦于是订了全年的希望,一直到5月份就再也收不到了。。一直在网上搜索关《希望》倒闭的消息却一直都找不到,直到今天才看到这样一条内容:今天,一个朋友告诉我,《希望》杂志停刊了,还拿物品抵稿费:“很抱歉,希望停刊了,从六期开始,不会再出版。这是一个很坏的消息,对读者,对你我来说,都是。但是,有一点可以保证的是,上头向所有编辑公开承诺,所有欠下的稿费,从一期到五期会全部归还的,不会欠大家。只是,原先投资商说广告款还没追还,所以也没办法一时之间交出来。稿费之事,会有出版局监督的,所以,我觉得还是可信,大家也请再相信《希望》这最后一回吧。 ”但是却没有对我们订了杂志的读者一个交待。

《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 16开,每月一号,每6号为一卷。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2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以及鲁迅轮流编辑。自1918年后,该刊物改为同人刊物,不接受来稿。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塞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编辑本段]【刊物历史】 该刊创始人陈独秀在二次革命失败后,对中国时局进行了思考,认为政治革命没有作用,而“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民国四年(1915年)夏天陈独秀从日本回上海后,便开始准备筹备《青年杂志》,先是同亚东图书馆的汪孟邹商量,在得知亚东图书馆无法合作后,又被介绍给群益书社的陈子沛、陈子寿兄弟。几人商议后由群益书社出版《青年杂志》,每月一本,每期支出在200圆。最初发行量为1000份。在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创刊词《敬告青年》,对青年提出六点要求: 自由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并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也就是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1916年,群益书社接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来信,信上说该杂志同青年会杂志《青年》、《上海青年》同名,要求《青年杂志》改名。于是自第二卷起《青年杂志》改为《新青年》。最初的撰稿人有陈独秀、高一涵、刘书雅、刘半农、易白沙、吴虞,其中陈独秀为主编。1916年2月起因护国战争停刊7个月。1917年1月因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总部迁往北京,办公地点在东华门外箭杆胡同,但印刷地点仍在上海。1917年8月后又因故中断4个月。1918年1月15日复刊出版第4卷1号,此时编委会经过改组由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沈尹默、高一涵、周作人(鲁迅二弟)轮流编辑,不久鲁迅也加入到编辑队伍当中。在第4卷第3期中,刊登《本志编辑部启事》:“本志自第四卷第一号起,投稿章程业已取消,所有撰译,悉由编辑部同人共同担任,不另购稿。其前此寄稿尚未录载者,可否惠赠本志?尚希投稿诸君,赐函声明,恕不一一奉询,此后有以大作见赐者,概不酬。”即《新青年》自4卷1号后改为同人编辑,不接受来稿。 由于1919年6月陈独秀被捕,《新青年》又停刊5个月。10月迁回上海,但仍保留北京编辑部。1919年12月的第7卷起由陈独秀一人主编。1919年12月1日第7卷第1号《新青年》刊登了《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指出“现在从7卷1号起,划一标点符号和行款”。1920年末胡适提出《新青年》应“声明不谈政治”,遭到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的反对。第8卷第1号(1920年9月1日)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公开出版的机关刊物,北京编辑部被取消。改由新青年社发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刊物。1921年陈独秀返回上海后又任主编直到1922年7月停刊。

任和机会的关系,分析起来有三种情形: 一、责任与机会合二为一。 比如,某公司有一个重要项目需要实施,董事长提出竞争上岗,谁做好了,谁就是下任董事长。谁都看得出来,做好项目是责任也是机会。 二、责任背后隐藏着机会。 比如,老板对一位员工说:“你去开发西北市场。”表面看来,老板是给员工一个任务,实则是给员工一个机会,因为如果开发市场成功了,这位员工可能获得更丰厚的物质回报或者职位的晋升。 三、机会背后隐藏着责任。 比如,老板任命某员工为副总经理,表面上看来,这是一个机会,事实上,它同时又是责任,抓住做副总经理这个机会,意味着要承担起一个合格的副总经理应当承担的所有责任。 上面三种关系,归结起来实际上就是一种关系:“责任就是机会”,或者说“责任等于机会”。 “机会在哪里?” 这是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我刚刚走上社会的时候,也经常说这句话,甚至怨天尤人。 事实上,机会在每一个人的身边。之所以很多人抱怨机会太少,大致是因为下列几种情形: 一是缺乏抓住机会的能力,眼睁睁地看着很多机会从身边溜走,除了慨叹“别人机会那么多,我却没有机会”外,什么也做不了。 二是机会来了,他自己却没有做好准备,甚至“缺位”了——也就是说机会来了,他却不在。 三是没有认识到责任就是机会,见到责任就躲,结果把机会也躲掉了。 上述三种情形中,第三种是最最常见的,很多人都吃过这方面的亏。当上级安排任务时,他们第一个反应就是:“麻烦事来了。”或者说:“这是额外的责任,我不能去承担。” 规避责任,是人的一种本能,也可以说是人的一种劣根性。没有责任,却能轻轻松松地领取薪水,这是多么快意的事情啊,就像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未被发现那段时期一样。但是,这样的好事情绝对不可能长久,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人,早晚要被扫地出门,即使侥幸没有被赶走,也会因为长期不承担责任,长期得不到锻炼而能力退化,进而被淘汰。 记得小时候,邻居家养了两条狗,其中一条很勤奋,而另一条却不分昼夜睡懒觉。有一天,邻居突然觉得一条狗就能看好家,养两条实在没必要,于是决定杀掉一条。经过比较,他把天天睡懒觉的那条杀了,一方面因为这条狗没尽到看家的责任,另一方面因为这条懒狗因为好吃懒做长了一身肥肉。类似这样的情节,在职业场上也反反复复上演着,承担责任越多的人,越容易得到晋升和加薪,承担责任少的人,越容易被列入裁员名单。 我认识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张军,一个周明,大学毕业后他们同时进入一家企业做设计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两个人的表现没有太大的差别。但三个月后,张军给人留下了工作主动积极的好印象,周明却给人留下了推委、逃避工作的坏印象。在这种情况下,老板总是把重要的、难度大的工作交给张军去完成,而把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交给周明。张军因此经常忙得不可开交,周明却经常无事可做。 “俗话说,‘鞭打快牛’,张军真是大傻瓜!”周明经常在背地里嘲笑张军,“你瞧我,活干得少,责任承担得少,日子过得逍遥,工资并不比他少一分!” 残酷的现实没有让周明得意太久。半年后,张军晋升为主管,周明却被辞退了。张军在工作中愿意承担更多责任,做得多,学得多,成了老板离不开的人,而周明做得少,学得少,成了多余的人。 在我曾经就职的一个公司中,也有一个完美诠释“责任就是机会”的案例。 那时,我们公司有三个大分厂,一分厂历来管理基础较好,规模也较其他两个分厂小一些。一分厂的厂长姓骆,正是在他的一手经营下,一分厂才有了良好的管理。 去年8月份,董事长决定调骆厂长到三分厂担任厂长。 三分厂是公司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管理却最混乱的一个厂。之前已经有好几个厂长去那里,都无功而返。因此,得知调动消息时,骆厂长很矛盾,不去吧,董事长可能不高兴,去吧,一旦搞砸了,想再回一分厂都不行了。而且,由于多年管理一分厂,一切运作程序早就规范了,管理起来很轻松。 思量再三,骆厂长还是答应调往三分厂,因为他意识到搞好三分厂这一重要责任的后面,隐藏着巨大的机会:如果搞好了,就可以进一步证明他的能力,就可以从所有厂长中脱颖而出! 到今年4月份,半年多过去了,原来最混乱、生产能力最低的三分厂,一跃成为整个公司的生产管理标杆区,各项指标均占据首位。 责任就是机会,承担起责任的人,不一定马上得到回报,但总会得到应有的回报,今年5月份,董事长决定把三分长的经营管理权下放给骆厂长,并给他年薪80万元。 骆厂长原来的工资,每月只有5000元! 上述案例,实际上很平常,在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曾经面临重大责任,所不同的是,很多人都选择了逃避责任,结果当然没有把握到重大的机会。 作为职员,你应该记住:事情多并不怕,让你做的事情越多,表明你越重要,事情少,尤其是没事干才是可怕的,这意味着你已经成为一个无用之人了;困难多也不可怕,困难越多,越能证明你的能力。 责任和机会是成正比的。没有责任就没有机会,责任越大机会越大,责任越小机会越小。 在很多职场励志图书中,经常强调“这是我的责任”这句话。事实上,“这是我的责任” 听起来总让人感觉很虚假,而“这是我的机会”却常常是肺腑之言,因为拥抱责任不是人的本能,而拥抱机会却是人的本能。 作为管理者,应当时时引导下属树立“责任就是机会”的观念,当你在布置任务时,不要仅仅强调责任重大,而应该强调责任与机会的关系。只有在你让下属明白了你是在给他机会,而不仅仅是给他责任时,他才会发自内心地支持你,心悦诚服地接受你交给的任务。 “这件事情责任重大,不得有任何闪失!” 这句话的确可以引起下属的高度重视,但其负面效果却是让每一个下属都期望自己不要摊上这差事,因为每一个下属都知道,一旦做砸了,就可能遭遇严厉惩罚。 “这件事情责任重大,不得有任何闪失,当然,挑战也是机遇,谁能做好它,谁就是我们这个团队中最杰出的人!” 这句话同样可以引起下属的高度重视,但不会引起下属的逃避念头,相反,个个下属都可能摩拳擦掌,并主动请缨:“交给我吧,我保证完成任务!”行走职业场,你应该时时刻刻记住:机会从来不是独来独往,她要么牵着责任的手,要么和责任合二为一。

新世纪、新青年 宽广的银河已经拓上人类的足迹 孤冷的月宫也为人类敞开了殿门 古人寄寓思想朝拜的圣地 开始闪耀人类智慧的星光 智慧的光芒开始深入宇宙 照亮沉睡的深藏的宝藏 宇宙飞船驮回了更多生命的奥秘 宇航员的体温暖亮了古人的梦想 伟大人类正实现着立体的飞跃 为人类文明孕育更适宜的温床 把人类文明的种子撒向宇宙 让生命、光明、自然音乐般的融合,流淌 可是,思想总有高尚哺育不到的角落 在人类伟大文明的光圈中就会有盲区 欧美日等资本主义列强一直觊觎暴君的王座 他们的鹰眼死死地盯着和平中不安定的因素 他们的政治寡头、导弹、卫星紧咬着和平 时刻谋划着吞噬弱者的肉体与灵魂 新世纪、新时代的新青年们! 我们拥有最高尚的中国血统 我们拥有最灿烂的中华文明 我们拥有比以往舒适的生活空间 我们拥有较以往富有的学习环境 人类伟大的荣光就罩在我们头顶 青春、智慧、激情、体魄 都处于我们人生道路的顶峰 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术 姹紫嫣红般的盛开在人类的花园 我们的血液里传承了祖先的英明和高尚 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烙在我们身上 新世纪、新时代的新青年们! 放开你们的眼界,捋起你们的袖口 挺起你们的胸膛,迈开你们的步伐 前进吧!前进,别做井底之蛙 在自己小小苑囿里叹息着消逝 人类和平幸福的舍利就蕴藏在我们体内

  • 索引序列
  • 展望杂志创办地点
  • 展望杂志创办地点在哪
  • 展望杂志创办地点是哪里
  • 青年杂志创办地点
  • 希望杂志谁创办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