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当代文学期刊

中国当代文学期刊

发布时间:

中国当代文学期刊

我也打算考文学批评的研

我知道的不多,星星是最好的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山花》

《人民文学》,《译林》,《小说月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刊

《文学评论》是文艺学类综合期刊,学术等级最高,权威荟萃;问题是这样的刊物往往因为辐射面广和学术巨头间的利益平衡而几乎不可能在一个具体方向和具体专题上提供充分的研究资源。所以,专研中国现当代文学,就不能冲着刊物的名头来。《文艺研究》就更加泛化,甚至不止文学,还包括其它艺术门类的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则局限于现代中国文学,与当代无关;并且向论文的史料价值倾斜,略感沉闷。推荐以《当代文坛》、《当代作家评论》、《诗探索》和《小说评论》为主要参照,深入中国现当代文学。本人是高校教师,且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从业者,不打诳语。

就是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目录中的 文学理论类和文学作品类的 期刊:I0,I20,I210 文学理论类核心期刊表 1 文学评论 2 文学遗产 3 当代作家评论 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5 文艺研究 6 文艺理论研究 7 中国比较文学 8 鲁迅研究月刊 9 南方文坛 10 文艺理论与批评 11 红楼梦学刊 12 小说评论 13 明清小说研究 14 当代文坛 15 民族文学研究 16 中国文学研究 17 新文学史料 18 文艺评论 19 文艺争鸣 I21/I29(除I210) 中国文学作品类核心期刊表 1 收获 2 当代 3 上海文学 4 人民文学 5 钟山 6 小说月报 原创版 7 十月 8 北京文学 原创 9 天涯 10 花城 11 中国作家 12 长城 13 小说界 14 芙蓉 15 清明 16 诗刊 17 江南 18 长江文艺 19 芒种 20 作家 21 山花 22 短篇小说 原创作品版 这是 2011版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版的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要到 今年7月份才公布,名单 到时候会有变化的。

当代中国期刊

《中国教育新思路文萃》在网上怎么查不到发表的文章?难道不是正规刊物?

‍‍

齐鲁晚报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期刊

《文学评论》是文艺学类综合期刊,学术等级最高,权威荟萃;问题是这样的刊物往往因为辐射面广和学术巨头间的利益平衡而几乎不可能在一个具体方向和具体专题上提供充分的研究资源。所以,专研中国现当代文学,就不能冲着刊物的名头来。《文艺研究》就更加泛化,甚至不止文学,还包括其它艺术门类的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则局限于现代中国文学,与当代无关;并且向论文的史料价值倾斜,略感沉闷。推荐以《当代文坛》、《当代作家评论》、《诗探索》和《小说评论》为主要参照,深入中国现当代文学。本人是高校教师,且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从业者,不打诳语。

中国青年报 光明日报 和《十月》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山花》

中国当代文学期刊官网

[摘要]韩春燕:由贾平凹、张炜、迟子建、刘醒龙、陈晓明、王彬彬、张福贵、张清华、陈汉平9位作家、学者、编辑家组成终评阶段的评委会。采用通信评奖、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最后的获奖者。获奖批评家合影  由《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东北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的中国文艺高峰论坛:走向经典的中国当代文学——暨第三届当代中国文学优秀批评家奖、《当代作家评论》年度优秀论文奖颁奖典礼,10日在东北大学举行。孟繁华、贺绍俊、施战军、白烨、黄发有被评为本届“当代中国文学优秀批评家”。这个结果是怎样评选出来的?《当代作家评论》主编韩春燕在颁奖典礼给出这样的答案。  第三届“当代中国文学优秀批评家奖”评奖说明  尊敬的各位作家、批评家,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虽然之前我们辽宁省作家协会的领导已经对大家表示过感谢,但是我在这里还是要再次感谢各位作家批评家能光临此次论坛和颁奖典礼。  《当代作家评论》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大型文学评论类期刊之一,从1984年1月25日创刊至今,已经有32年的历史了,32年好像历史并不很长,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时间跨度也不过是30年,而《当代作家评论》这32年与中国社会的云涌风起相伴,与中国文学的潮起潮落相生,它不仅见证了32年来中国文学发展的每一个印记,而且也积极参与其中,介入了当代中国文学的风云际会,成为当代中国文学风景的重要构成。  30多年来,《当代作家评论》始终以“坚持艺术信念,恪守学术立场,倡扬人文精神”为办刊宗旨,经过几任主编的不懈努力,成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等,两次获得“东北三省优秀社科期刊”称号,连续三届获“北方优秀期刊” 奖,《当代作家评论》无疑已位居中国文学期刊方阵的最前沿。  然而,《当代作家评论》只不过是一个平台而已,这三十多年来,在《当代作家评论》周围聚集了一批又一批才华卓著的文学批评家,正是这些优秀批评家们以智性的思想、激昂的文字、犀利的笔风,成就了《当代作家评论》的今天,同时他们也以文学批评的方式参与了当代文学史的建设。《当代作家评论》自2008年始,设立“当代中国文学优秀批评家奖”, 四年一届,遴选和表彰为中国当代文学与批评的繁荣作出杰出贡献的批评家。  今年又是评奖年,第三届“当代中国文学优秀批评家奖”,是《当代作家评论》以30多年来在《当代作家评论》所发表文章的数量、影响力和批评家个人多年研究成绩为参照,选出10名候选者进入终评,终评由贾平凹、张炜、迟子建、刘醒龙、陈晓明、王彬彬、张福贵、张清华、陈汉平9位作家、学者、编辑家组成“当代中国文学优秀批评家奖”评委会。采用通信评奖、记名投票,以超过三分之二得票数为当选标准的方式,由《当代作家评论》负责向9位评委寄出选票,评委投票后签名并将选票寄回《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由编辑部统计票数并将选票封存。最终评委投票统计结果为(以得票多少为序):孟繁华、贺绍俊、施战军、白烨、黄发有5位批评家得票数均超过三分之二票,第三届“当代中国文学优秀批评家奖”评委会决定授予这5位批评家“当代中国文学优秀批评家奖”。  历史里埋藏着无数人的青春和梦想,也许我们的身体渐渐老去,但我们的内心仍然葱翠着不老的文学之梦。感谢缘分,让我们相遇在同一个时代,并且成为文学路上的同路人。感谢《当代作家评论》的历任主编,是他们的不懈努力让《当代作家评论》有了今天的成绩。  第三届“当代中国文学优秀批评家奖”的颁奖盛典,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一次对未来的郑重开启。  谢谢大家!  附:第三届“当代中国文学优秀批评家奖”授奖辞  白烨授奖辞  自投身文学批评以来,白烨在新时期、九十年代和新世纪以来的各个时期,都有基于自己眼光的理论观察,出于自己思考的批评成果。他的这些批评实践,以紧密跟踪当下文学新的发展走向,热情扶持新人新作,积极向有关方面建言献策等,形成务实求真的突出特点,留下与时俱进的鲜明足迹。在一定意义上,这也以他自己的方式,促动了文学批评的持续活跃,推动了当代文学的切实发展。鉴于白烨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真诚付出,特授予当代中国优秀批评家奖。  黄发有颁奖词  黄发有的文学批评另辟蹊径,以跨学科视野不断推进当代文学传媒研究和当代文学制度研究。尤为难得的是,他的见解建立在史料发掘与阐释的基础上,言必有据。他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的探索,具有方法论意义。  贺绍俊授奖辞  贺绍俊从1980年代起开始文学批评活动,他始终站在当代文学的前沿,对文学创作进行跟踪阅读与批评,参与并见证了从新时期到新世纪的文学发展历程。他以真诚的姿态和友善的热情进入到批评实践中,其批评文字率真而质朴,在温婉的语调中表达出坚实的自信和智性的审美。他的自信表现在他对“建设性”批评理念的坚守,他通过建设性的批评我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意义和有创见的价值参照。鉴于贺绍俊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影响,特授予当代中国优秀批评家奖。  孟繁华授奖辞  孟繁华是当代中国文学重要的批评家。他的批评熔铸着一贯的真诚、敏锐和激情,形成了他独特的格局、气象和视野。从自成一家的学术史和文学史的编撰,到对世纪之交中国文化现象的关注,再到对新世纪文学研究的倡导,他始终站在文学现场的第一线,秉承着理想主义者的风姿,激扬文字,挥斥方遒。数十年来,他以批评家的人格魅力和批评的文字魅力,直面世道人心,守护着文学的最高正义。鉴于孟繁华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特授予当代中国优秀批评家奖。  施战军授奖词  学院严谨的学术历练造就了他开阔的中外文学视野,将近三十年对文学现场的深度参与又形成了他敏锐的问题意识和艺术解读的美文特质。史识与悟性的融合、定位时的后顾与评析中的前瞻,让他的文学批评实现了梳理与引领的双重功效。鉴于他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对中国文学尤其是青年写作的实际影响力,特授予当代中国优秀批评家奖。

  • 索引序列
  • 中国当代文学期刊
  •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刊
  • 当代中国期刊
  •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期刊
  • 中国当代文学期刊官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