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河池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

河池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

发布时间:

河池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

题名 作者 刊名 发表日期 认识矛盾 解决矛盾 实现记者与采访对象的统一 熊高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3-01-25 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思考 熊高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6-30 论画面图像的新闻属性——传播语境下的影像信息理性思考之一 熊高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7-25 论画面图像的艺术特性——传播语境下的影像信息理性思考之二 熊高; 曾志伟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0-25 论画面图像的信息缺失——传播语境下的影像信息理性思考之三 熊高; 李志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25 电视新闻写作规律初探——视觉传播下的新闻写作思考之一 熊高 河池学院学报 2009-02-15 电视新闻节目写作文本探析——传播视觉下的电视新闻写作思考之二 熊高; 贺威 河池学院学报 2009-06-15 电视新闻节目语言规律探析——视觉传播下的电视新闻写作思考之三 熊高 河池学院学报 2009-08-15 思维科学视阈下的新闻写作规律探析 熊高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0-25 就业导向视角下的文化产业管理 熊高 河池学院学报 2010-08-15 就业导向视角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 熊高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10-25 就业导向视角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构建——面对专业热、就业冷的思考之三 熊高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25 传播学视阈下的文化媒介的属性(上) 熊高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10-25 传播学视阈下的文化媒介属性(中) 熊高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25 传播学视阈下的文化媒介属性(下) 熊高 河池学院学报 2012-06-15 视觉传播下对电视专题片的再认识 熊高 视听 2012-09-15 视觉传播下对电视纪录片的再认识(上) 熊高 视听 2012-12-15 视觉传播下对电视纪录片的再认识(下) 熊高 视听 2013-01-15 “读图时代”视阈下的影视文化比较研究(上) 熊高; 段圣伟 河池学院学报 2013-02-15 “读图时代”视阈下的影视文化比较研究(下) 熊高; 段圣伟 河池学院学报 2013-06-15

公办的,正规院校。

(1)一元论:同属于一个法律体系,但分国际法优先和国内法优先两派。① 国内法优先:国际法效力低于国内法,是国内法的一个部门。弊端:结果导致取消国际法。② 国际法优先:国际法效力高于国内法,国内法效力是国际法赋予的,国际法效力来源于“约定必守”、“法律良知”。(2)两元论:国家法与国内法都是法律,都是国家法的主权意识行为。但是,国际法和国内法是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国内法是国家的主权意志的对内表现,其对象是国家之内的人民,而国际法是国际的主权意志的集体表现,其对象是国家的关系中的国家本身。

体育肯定不是核心的

河池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码

钦州学院,排在那几个学院前面,而且它现在正在筹建北部湾大学

梧州学院,我有朋友在那里毕业的。

不好!今年学校评估过后,就开始联合中介坑实习生的工资。今年被河池学院组织去深圳策维实习的学生就被坑惨了。以下是具体情况:今年七月份电子、机械的学校组织去深圳实习,具体去哪里实习学校有关负责人不说,就想先把我们来。来之前,有关负责人还信誓旦旦地说“你们不用带什么东西去,钱就带三五百就行了”,其实这只是坑我们的第一步。去之前还说报销车费,之后车费又不报销了。来到策维科技公司实习后,学校有关负责人和中介(仁隆劳务派遣公司)暗箱操作,联合划分实习生的工资。实习生进厂工作后一直都没能和厂方签合同,实习生被告知默认签了合同。实习生工资按每小时7元算,不管是正常上班还是加班。而实习那里的普工、或有些和实习生一样是临时工的工资都比实习生的多,而且加班费按劳动法算。终于有人在实习一个月后就辞工了,他们辞工的结果是:一个月工资按1800元算,再被中介扣除后只能拿到300元……(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揭晓)

通解为y=c1*cos4x+c2*sin4x+c3*cos3x+c4*sin3x微分方程对应的特征方程的四个根为4i,-4i,3i,-3i因而特征方程为(r^2+16)(r^2+9)=0即r^4+25*r^2+144=0对应的微分方程为y''''+25y''+144y=0

河池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环境很好,老师也有很优秀的,关键看自己,我就是从大城市去到那在那生活了四年,生活上确实还有很多不习惯,但最后确实还有很多舍不得

在河池学院应该不算

个人感觉吧!要是你是大城市的,你来这里可能觉得这里环境优美,如果你是农村的话来这里你就会失望。都读大学了还离不开农村!自己掂量。

去过一次,感觉还行吧。学习的事关键还是靠自己,大学就是这样,自己的时间很多,看你怎么用了。一定要趁还在学校里时多学习些各方面的知识,不局限于学校规定的。学校的环境不错,所在地宜州经济还有待发展。总之算可以吧

河池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是多少

公办的,不过比较拉圾。

1 论著:《论唐代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巴蜀书社 2001112 《独到的农村生活画面展现——陶渊明与小林一茶的田园农事诗比较》 《九江师专学报》增刊; V20; 20013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对日本天皇年号的影响》 《日本研究》; N2; 200106204 主编:《古文精粹》四川辞书出版社 105 《论王维的应制诗》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NO4;4;6 《日本和陶诗简论》江西社会科学;NO1;1;7 独著:《 古诗精粹 》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2108 参编:《唐宋八大家文观止》1998年2月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9 合著:《杜诗全集》1999年10月四川天地出版社出版。10 独著:《中日古代帝王年号及大事对照表》2004年6月四川辞书出版社11 《日本汉诗概论》;《日本问题研究》1993年1期12 《论白居易的闲适诗》;《河池师专学报》1993年4期13 《苏轼政治讽喻师内容新探》;《河池师专学报》1994年1期14 《论陶渊明“桃花源”理想的生命力》;《河池师专学报》1期15 《纪念黄庭坚诞辰9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宜州举行》;《文学遗产》1996年3期16 《改进高等师范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广西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3期17 《讨论黄山谷的两次贬谪及贬谪诗》;《河池师专学报》1996年4期18 《豪放健劲与婉约绝谷——杜甫写景咏物诗评谈》;《钦州师专学报》1期19 《无巧不成书与偶然和必然——<三言>,<二拍>中冤狱巧合现象杂论》;《钦州师专学报》1997年2期20 《论小林一茶诗歌产生的思想基础及其艺术创作观》;《日本研究》1998年2期21 《杜甫雨诗寓意管窥》;《杜甫研究学刊》1998年2期22 《试论传统文化在当前形势下的意义和作用》;《河东学刊》1999年2期23 《简论日本汉诗的艺术特色》;《日本研究》1999年1期24 《苏文辩伪三题》;《钦州学刊》1999年3期25 《略论杜诗在日本的流传及日本学者研究杜诗的主要方法》《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3期2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读杜诗有感》;《成都大学学报》2000年3期27 《陶渊明与小林一茶农事诗比较研究》;《九江师专学报》2001年增刊28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对日本天皇年号的影响》;《日本研究》2002年3期29 《<烈女传>引<诗>得诌议当》;《钦州师范高等学校学报》2001年1期30 《论鉴真东渡后唐代佛教对日本佛教的影响》;《贵州文史丛刊》2002年3期31 《曾来余亦诗成僻,昨夜分明梦杜翁——谈谈杜诗对日本汉诗的影响》;《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4期32 《略论白居易山水诗的淡美风格》;《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 4期33 《司空图‘韵味说’辩》;《广西大学学报》2002年6月34 《日本和陶诗简论》;《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月35 《黄庭坚》;《河池师专学报》1994年2期36 《古乐府与古诗十九首——关于中国古代抒情诗成熟的研究》;《河池师专学报》1994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1995年2期全文转载)37 《论宋元明短篇白话小说中的冤狱描写》;《河池师专学报》1995年4期38 《烈女传引诗考》;《河北师院学报》1997年2期39 《论<诗经>‘风’的 概念形成及其理念志向》(上);《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2期40 《论<诗经>‘风’的 概念形成及其理念志向》(下);《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3期41 《论诗经中的天,鸟现象》;《钦州学刊》1997年4月42 《论西汉三家诗的正变说》;《河池师专学报》1997年4期43 《论郑板桥的风雅诗》;《钦州学刊》1998年1期44 《中唐元和讽喻诗小考》;《河东学刊》1998年1期45 《<陶渊明集>所收<问莱使>诗真伪考》;《九江师专学报》1998年2期46 《简论李商隐,<乐游原>诗中的“只是”一词——唐诗虚词初探》;《钦州学刊》1998年3期47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考》;《河池师专学报》1998年3期48 《论刘向“幽厉”时代的诗经学》;《吉林师院学报》1998年4期49 《从“诗迹”看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中的“香径”一词》;《钦州学刊》1998年4期50 《从<红楼梦>的二重世界看林黛玉与眼泪之关系》;《河池师专学报》1999年1期51 《评<诗经研究史概要>》;《唐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1期52 《从“连章组诗”的试点看钱谦益对杜甫<秋兴八首>的接受与展开》;《杜甫研究学刊》1999年2期53 《从庞统和诸葛亮看三国故事中军师形象的变迁》;《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3期54 《蜀汉政权论》;《四川社会科学研究》1999增刊55 《从试点的角度看白居易诗歌中身体语言的描写》;《钦州学刊》1999年3期56 《论金元诸宫调的韵》;《川东学刊》1999年3期57 《论<诗经>十五国风所体现的科学思想》;《第三届诗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58 《释<毛诗注疏>中的“若然”》;《第三届国际诗经研讨会论文集》59 《高吹万<诗经>收书轶事》;《第三届国际诗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60 《论<毛诗注疏>对司马迁<史记>的有关评价》;《第四届国际诗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61 《论<诗经>中鸟的表现寓意》;《第四届国际诗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62 《简论<宋本杜工部集>中的几个问题》;《杜甫研究学刊》1999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2000年7期全文转载)63 《朱东润的生平和学术成就》;《嘉应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1期64 《钱起<归雁>“水碧沙明两岸苔”苔之含义考》;《山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年2期65 《略论<老莱子孝行>中孝的真义》;《贵州文史丛刊》2000年2期66 《陈硕甫小论》;台湾《中国文哲研究通讯》2000年4期67 《郝敬的诗序论》;《贵州文史丛刊》2000年4期68 《从视力障碍的角度解释白居易诗歌中眼疾描写的意义》;《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1期69 《略论<岁寒堂诗话>对杜甫与白居易诗歌的比较评论》;《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1期70 《陶渊明“乐天委分,以至百年”考》;《九江师专学报》2000年4期71 《陈奂传》,《陈奂研究集》;(台湾)中央研究院 中国文哲研究所编著。台湾达雯印刷有限公司 2000年12月出版72 《陈硕甫年谱》《陈奂研究论集》;(台湾)中央研究院 中国文哲研究所编著,台湾达雯印刷有限公司 2000年12月出版73 《陈奂的经学思想》《陈奂研究论集》 (台湾)中央研究院 中国文哲研究所编著 台湾达雯印刷有限公司 2000年12月出版74 《陈奂<说文部目韵>考》《陈奂研究论集》 (台湾)中央研究院 中国文哲研究所编著 。台湾达雯印刷有限公司 2000年4期75 《从赠答诗的世界看陶渊明与青年友人的关系》;《九江师专学报》2001年3期76 《论杜甫的夔州诗》;《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4期77 《略论<儒林外史>中的“把”字结构》;《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年3期78 《<诗经>与<坊记>——从以<诗经>为源头的<坊记>形成过程看人类所存在的基本理念志向》;《诗经研究丛刊第二辑》(中国诗经学会编学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79 《论郑玄的诗经学》;《第五届国际诗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80 《从归鸟意向与<易经>之关系释陶渊明<饮酒>(其五)诗》;《九江师专学报》2002年2期81 《白居易<池上篇>考》;《河池师专学报》2002年3期82 《论玄言诗在文学史上的意义》;《鞍山社会科学》2002年3期83 《季本的诗经观》;《嘉应大学学报》2004年4期84 《略论李白<蜀道难>的演变的过程——谦论<蜀道易>系列诗的政治意义》;《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7期)85 《从处所与理想的视点释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鞍山社会科学》2002年5期86 《从知识分子“忧道”与“忧贫”的角度释陶渊明的<劝民>诗》;《九江师专学报》2003年2期87 《论王维的应制诗》;《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期88 《论杜甫在东鲁时期与李白的交友与诗作》;《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1期89 《略论王安石的性情命论》;《华东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1期90 《明清女子题壁诗考》;《河池师专学报》2004年1期91 《郝敬的赋比兴论》;《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年2期92 《略论<诗经>中“南亩”的意义》;《圣经研究丛刊第七辑》(中国诗经学会编学苑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93 《论鲍照对同时代诗人陶渊明的继承和创新》;《鞍山社会科学》2004年3期94 《苏武,李陵诗考》;《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3期9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读杜诗有感》,成都大学学报;N3;20000396 《中日学者的‘陶渊明情节’》,九江师专学报;N1;20000197 《陶渊明‘乐天委分,以至百年’考》,九江师专学报:N4;200004;98 《杜诗全集》,天地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99 《陈硕甫小论》,台湾《中国文哲研究通讯》V10;N2;200006;100 《略谈杜甫诗在日本的流传及日本学者杜诗研究主要方法》,杜甫研究学刊;N3;200003;101 《论杜甫在东鲁时期与李白的交友与诗作》,《杜甫研究学刊》2004·1102 《略论王安石的性情命论》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4·1103 《明清女子题壁诗考》 , 《河池师专学报》2004·1104 《郝敬的赋比兴论》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2105 《略论〈诗经〉中“南亩”的意义》,《诗经研究丛刊·第七辑》(中国诗经学会编·学苑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106 《论鲍照对同时代诗人陶渊明诗歌的继承与创新》《鞍山社会科学》2004·3107 《苏武、李陵诗考》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108 《简析杜甫〈唐故万年县京兆杜氏墓志〉的写作特色——兼论‘义姑’京兆杜氏对杜甫的影响》, 《河池学院学报》2004·3109 《从〈大别狐妖〉到〈二刻拍案惊奇〉再到〈型世言〉看狐妖谭内容的变革与继承》 《明清小说研究》2004·4110 《简论〈饮酒〉(其十七)诗的寓意》, 《九江学院学报》2004·1111 《略论〈世说新语〉中“人”的自称词用法》,《河池学院学报》2004·5112 《略论王褒的送葬诗》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13 《季本的诗经观》 《国际汉学论丛》(林庆彰主编)第二辑·台湾台北乐学书局)2005年2月出版

1 《〈三国志〉古写本残卷中值得注意的异文》,刊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学术刊物《中国文字研究》第六辑。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合著,第一作者为导师吴金华先生,本人为第二作者)2 《〈贩书偶记〉“子部·释家类·一切经音义二十六卷”条辨疑》,刊于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学术刊物《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6期。(独著)3 《唐代书法家、文字学家卫包生平略考》,刊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学术刊物《中国学研究》第八辑,齐鲁书社2006年出版。(独著)4 《大型辞典一般词汇训释的比较研究》,刊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刊物《中州学刊》(增刊)2006年5月。(独著)5 《〈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札记一则,刊核心期刊《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1期。 (独著)6 《〈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释文商榷三则》,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独著)7 《〈三国志〉古写本疑难字形略考》,中国文字研究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大会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2007年10月。(独著)8 《试论〈马氏文通〉“接读代字”的性质》,刊《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独著)9 《对秦汉出土文献“是是”句讨论的思考》,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增刊3。(第一作者)10 《广西全州县白宝乡石帽脚村土话声母系统》,刊《第十一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独著)11 《创新型古代汉语课教学刍议》,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增刊3。(独著)12 《赣语泰和方言的三个常用动词》,刊《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一作者)13 《略论吐鲁番、敦煌出土〈三国志〉古写本用字研究的意义》,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独著)14 《中国地名学研究的奇葩——〈壮语地名的语言与文化〉评介》,刊核心期刊《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独著)15 《敦煌研究院藏〈三国志·步骘传〉残卷疑难俗字补释》,刊核心期刊《敦煌研究》2008年第5期。(独著)16 《〈兼名苑〉佚文四则》,刊《广西语言研究》第五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独著)17 《古代汉语工具书数字化教学资源简介——古代汉语类课程建设与优质教学资源开发系列论文之一》,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增刊)2009年4月第31卷。(独著)18 《敦煌吐鲁番出土〈三国志〉古写本疑难字形四例》,刊《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独著)19 《湖南郴州苏仙桥J4三国吴简文字校读记》,刊《河池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独著)20 《魏晋南北朝写本俗字兴盛原因管窥》,“中国文字研究与教学暨《中国文字研究》创刊十周年”国际研讨会大会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2009年12月13日。(独著)21 《三国志》今译的诤臣----评《中日〈三国志〉今译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刊于《河池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独著)22 汉语动词重叠研究的新篇章——《动词重叠历史考察与分析》评介,刊《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独著)23 《百年来敦煌吐鲁番出土〈三国志〉古写本研究编年》,刊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10年第3期。(独著)24 《敦煌吐鲁番出土〈三国志〉古写本通假字例释》,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第一作者)25 《重刊北京五大部直音会韵》初探,第二届佛经音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宣读,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0年9月19日。(独著)26 《中古买地券及镇墓文所见〈汉语大词典〉新词新义拾补》,广西语言学会第七届年会宣读,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12月12日。(独著)

河池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地址

体育肯定不是核心的

1 《〈三国志〉古写本残卷中值得注意的异文》,刊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学术刊物《中国文字研究》第六辑。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合著,第一作者为导师吴金华先生,本人为第二作者)2 《〈贩书偶记〉“子部·释家类·一切经音义二十六卷”条辨疑》,刊于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学术刊物《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6期。(独著)3 《唐代书法家、文字学家卫包生平略考》,刊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学术刊物《中国学研究》第八辑,齐鲁书社2006年出版。(独著)4 《大型辞典一般词汇训释的比较研究》,刊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刊物《中州学刊》(增刊)2006年5月。(独著)5 《〈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札记一则,刊核心期刊《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1期。 (独著)6 《〈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释文商榷三则》,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独著)7 《〈三国志〉古写本疑难字形略考》,中国文字研究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大会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2007年10月。(独著)8 《试论〈马氏文通〉“接读代字”的性质》,刊《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独著)9 《对秦汉出土文献“是是”句讨论的思考》,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增刊3。(第一作者)10 《广西全州县白宝乡石帽脚村土话声母系统》,刊《第十一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独著)11 《创新型古代汉语课教学刍议》,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增刊3。(独著)12 《赣语泰和方言的三个常用动词》,刊《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一作者)13 《略论吐鲁番、敦煌出土〈三国志〉古写本用字研究的意义》,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独著)14 《中国地名学研究的奇葩——〈壮语地名的语言与文化〉评介》,刊核心期刊《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独著)15 《敦煌研究院藏〈三国志·步骘传〉残卷疑难俗字补释》,刊核心期刊《敦煌研究》2008年第5期。(独著)16 《〈兼名苑〉佚文四则》,刊《广西语言研究》第五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独著)17 《古代汉语工具书数字化教学资源简介——古代汉语类课程建设与优质教学资源开发系列论文之一》,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增刊)2009年4月第31卷。(独著)18 《敦煌吐鲁番出土〈三国志〉古写本疑难字形四例》,刊《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独著)19 《湖南郴州苏仙桥J4三国吴简文字校读记》,刊《河池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独著)20 《魏晋南北朝写本俗字兴盛原因管窥》,“中国文字研究与教学暨《中国文字研究》创刊十周年”国际研讨会大会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2009年12月13日。(独著)21 《三国志》今译的诤臣----评《中日〈三国志〉今译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刊于《河池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独著)22 汉语动词重叠研究的新篇章——《动词重叠历史考察与分析》评介,刊《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独著)23 《百年来敦煌吐鲁番出土〈三国志〉古写本研究编年》,刊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10年第3期。(独著)24 《敦煌吐鲁番出土〈三国志〉古写本通假字例释》,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第一作者)25 《重刊北京五大部直音会韵》初探,第二届佛经音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宣读,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0年9月19日。(独著)26 《中古买地券及镇墓文所见〈汉语大词典〉新词新义拾补》,广西语言学会第七届年会宣读,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12月12日。(独著)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教学内涵建设,切实把高等教育重点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促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实施广西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桂教〔2008〕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经学院研究决定,于2009年开展教学质量年建设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正确处理好规模与质量、规范与创新的关系,按照分类指导、强化特色、重在建设的原则,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把我院的教育教学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建设目标通过开展“2009教学质量年”活动,促进我院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质量、学水平和学生就业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定位更加准确,特色更加突出;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教师投身教学的积极性显著增强,师德师风明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重点突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有实质性进展,课程建设扎实推进,特色明显;实践教学体系更加系统、规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教学规章制度更加健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教学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通过“教学质量年”的建设活动,形成重视教学工作,重视教学质量和注重内涵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学院各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三、建设内容(一)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突出专业特色通过学科建设提高学院的整体水平。2009年对院级及以上重点学科(实验室、基地)进行检查和加大建设力度。通过建设,促进重点学科人才梯队、科学研究和实验基地的建设,提升学科水平,并争取使其中的部分院级重点建设学科(实验室、基地)提升为区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基地)。加强对6个本科专业调整改造的建设、检查、验收和推广,并争取继续得到教育厅的支持。同时,加大对区级优质专业的申报力度,力争有所突破。3.优化专业结构,大力培植品牌与特色专业。开展专业建设大讨论,使专业门类与结构进一步优化。对于生源质量差、学效益低的老专业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改造或撤销。对院级重点专业进行检查、评比和立项建设,在重点专业的基础上重点加大对特色专业的扶持力度,实施政策倾斜,遴选2-3个专业作为院级特色专业。(二)加强课程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1.抓好院级重点课程建设。各重点课程所在单位和课程负责人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相应课程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要按照区级精品课程的基本条件建设好重点课程。2.加大教材建设力度。做好教材的选用、规范管理工作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利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编写国家规划教材和各种创新教材、立体化教材。学院设立教材建设专项基金,通过立项形式进行教材建设,组织编写、公开出版一批质量高、有特色、适应性强的应用型本科教材。3.加强校园网、多媒体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建设。开展网络教学培训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竞赛活动,力争通过建设和系列培训,使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不少于15%。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课件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院级重点课程、区级精品课程要实行课程的网络辅助教学。制定多媒体教学管理规定,规范多媒体教学行为。同时,开展优秀课件评比活动。4.加强图书馆的服务功能。通过开展代检代查专项服务、“优质服务之星”评比、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专项服务等一系列活动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意识和服务作风。  (三)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管理。在新建实验楼使用后,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各教学系(院、部)制定实验教学大纲,提高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创新性实验比例。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创建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创新的实验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奠定良好的基础。对院级的“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进行检查和立项建设。  2.加强院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按照“合作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拓展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渠道,建立能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相对稳定的院外实习基地。学院设立专项资金,继续加大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2009年,增加10个左右的院级实训实习基地。  3.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各专业制定相应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过程管理,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和质量检查工作,加大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比例。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4.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建立教学管理和网络平台,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普通话、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5.资助和支持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积极推进大学生参与校外学习、实践和创新,以各项竞赛为平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重点资助“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新华杯”广西高校计算机应用大赛、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广西大学生英语戏剧节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同时,大力支持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及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活动。6.构建学院公共教学实验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加大建设投入,构建为全院公共基础课教学服务的公共教学实验平台,主要承担公共计算机教学实验、大学英语语音训练、普通话测试、微格教学等职能。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学术和教学水平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制定相关的师德师风建设文件和开展演讲比赛、检查评比等一系列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树立我院教师的良好形象,推进学院快速和谐发展。2.设立专业(课程)责任教授岗位。要从能够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长期从事教学第一线工作,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注重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授(副教授)中选聘担任专业(课程)责任教授,真正使专业(课程)建设的责任落到实处。继续评选“十佳教师”,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树立良好教风。  3.教学团队建设。大力开展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2-3个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院级教学团队。通过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促进教学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4.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建立导师制,培养青年教师。同时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教师基本功竞赛、检查教案、座谈会等系列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5.支持和鼓励部分教师转型。学院人员编制有限与新专业不断增加的矛盾,将是影响学院学规模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从近三年新专业的教师队伍总体现状看,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及素质远不能满足专业设置及发展的需要,存在着学历职称结构偏低、后备人选不足、学术梯队断层等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引进和调入,必须让部分教师从原专业课程教学转到新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来。为此,结合新专业的需要和现有教师的特点,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促进部分教师转型,以满足新设专业的建设需要。  (五)规范教学管理,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结合新升本院校的特点,进一步理顺教学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学院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教学督查组等组织的作用,完善教学工作体系,强化教学服务意识,加大二级单位工作力度,促使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建立系(院、部)二级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督导体系。开展二级管理经验交流和教学管理先进集体评比活动。2.进一步完善本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指导性意见,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凸现学生基本功技能训练和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各教学系(院、部)分专业制定相关的实施方案。3.加大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和培养,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开展院级教学管理先进个人评选活动。4.加强和规范教研室工作。建立健全教研室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基础作用。各教研室相应建立健全规范教师备课、授课、听课、考试等制度。根据学院的要求,以专业为单位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开展优秀教研室和优秀教研室主任评选活动。5.制(修)订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实验教学及实习实训教学质量标准,同时,通过开展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教师授课技能比赛等系列活动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6.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体育等公共课程的教学管理,逐步实行教考分离,开展公共课教师课堂教学比赛。7.购置和开发教学管理软件,建立学院教学管理网络平台,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六)学分制改革与推进  做好中文系和物电系2008级学分制试点工作(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共五个专业)。同时,逐步推进2009年招生的其它本科专业实行学分制。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增加学生实践训练的时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七)全面推动教学研究与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引导全院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参加教改项目和教改活动,结合我院学指导思想、学定位、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及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开展广泛研究与探索实践,全面提高我院的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继续开展教学改革立项,并对已立项的教学改革课题进行中期检查,出版一期《河池学院学报》增刊,刊登教改成果。开展教学成果展示和交流活动。(八)加强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学生就业水平制定实施《河池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学生的综合测评体系,把出勤情况、学风情况作为学生评优的标准之一。开展诚信考试承诺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修订《河池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暂行法》,严肃处理考试作弊等违纪学生。组织举“学术论坛”和“大学生成才之路”等系列讲座,各教学系(院、部)应围绕教学质量年的主题开展系列学术报告和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努力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4.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调查工作。通过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和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等多种途径,及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5.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机制,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组织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参加职业技能认定考试,加大力度对毕业生进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政策宣传、竞聘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力争初次就业率(7月31日)达到75%以上。四、组织措施(一)学院成立“2009教学质量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此项活动的部署、指导和监督检查,并在教务处设立公室负责其日常工作。  (二)各教学单位要成立由系(院、部)主任为组长的“2009教学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和落实。(三)教务处及相关部门要确定“教学质量年”活动评价法和具体的检查项目,对各项工作的执行、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量化打分,每月通报一次情况。“教学质量年”活动结束时,进行评比,表彰奖励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对在项目建设中有重大失职、造成严重后果或没有按期按要求完成建设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追究责任。要将奖惩情况作为年终考核、晋职晋级、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在“2009教学质量年”活动中,全院各管理服务部门要主动关心支持教学,帮助和配合各教学单位开展工作。各教学单位要按照学院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真抓实干,确保落实,使“教学质量年”的活动取得实效,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我院教学工作上新台阶打好基础。

  • 索引序列
  • 河池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
  • 河池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码
  • 河池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 河池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是多少
  • 河池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地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