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

发布时间: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

农村反贫困的目标如何确立 论文《改革》10 1003-7543 赵曦 熊理然中国人口增长的结构性差异及政策调整 论文 《人口与发展》1 ISSN1674-1668 赵曦 熊理然西部开发的文化制约与文化建设 论文 《经济问题探索》3 ISSN1006-2912 赵曦 刘慧玲中国农村反贫困治理的制度安排 论文 《贵州社会科学》9 ISSN1002-6924 赵曦 成卓高起点、高质量、高速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论文 《四川日报》14 CN61-1 赵曦西部大开发稳步推进 论文 《四川日报》13 CN 61-1 赵曦高起点、高质量、高速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论文 《四川日报》13 CN 61-1 赵曦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成就及其历史经验 论文 《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9 ISSN978-7-109-12907-8 赵曦 熊理然四川“三州”民族地区扶贫搬迁战略研究 论文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1 ISSN1008-6323 赵曦 严红着力统筹城乡发展 论文 《经济日报》2008年9月8日 CN11-0014张炜 廖婴露收获人口红利的对策思考 论文 《中国人口报》2008、5、12 陈明立 苏建明中国西部发展建议 其他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ISBN962—450-776-7/D·43745 纪尽善中国经济发展建议 其他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ISBN962—450-776-7/D·43746 纪尽善论外资银行转制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论文 《西南金融》 2008年第1期CN51-1587/F 纪尽善汶川震后恢复重建要大力借重民间资金 论文 《经济界》 2008年第6期ISSN1007-0486 纪尽善“中国人口学家前沿论坛”研讨诸多人口问题 论文 《光明日报》25(11版) CN11-0026 杨成钢汶川地震灾区重建的人口学思考 论文 《人口与发展》4 ISSN1674-1668CN11-5646 杨成钢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论文 2007年增刊 ISSN1000-6087杨成钢区域人口科学素养研究 论文 《人口与经济 ISSN1000-4149 王学义 曾祥旭对四川农村人口科学素养的调查分析 论文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ISSN1008-5947 王学义 曾祥旭人口转变、人口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 论文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人口学与计划生育》2008(1)全文转载 ISSN1005-4235 王学义人口预测及其研究现状 论文 《中国人口报》2008-03-24 CN11-0020 王学义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分析报告 研究报告 《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研究及分析》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2-07706-7 王学义四川省残疾人康复需求和发展研究 研究报告 《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研究及分析》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2-07706-7 王学义基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论文 《生态经济》2008年第1期 ISSN1671-4407 徐承红基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论文 《城市经济、区域经济》(人大复印报刊)2008年第4期 1005-4332 徐承红四川省生态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论文 《生态经济》2008年第3期 ISSN1671-4407 徐承红 张佳宝循环经济与川东北丘陵地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论文 《农村经济》2008年第10期 ISSN1003-7470 徐承红 陈健生论构建四川生态产业体系 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第1期 ISSN1006-012X 徐承红 张佳宝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论文 《农村经济》11 ISSN1003-7470 张俊良劳动适龄人口起点年龄探讨 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6 ISSN1006-012X 张俊良四川省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研究报告 《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研究及分析》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2-07706-7 张俊良副教授中国绿色发展的战略思路论文《生态经济》 2008(3)ISSN1671-4407兰竹虹企业环境行为的经济分析 论文《生态经济》 2008(5)ISSN1671-4407兰竹虹国际环境协定的经济学分析及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论文 《生态经济》2008(11) ISSN1671-4407 兰竹虹我国农民环境维权的现状、困境及对策思考论文 《农村经济》2008(6) ISSN 1003-7470 兰竹虹汶川地震后区域恢复中城乡生态建设对策思考 论文 《农村经济》2008(9) ISSN 1003-7470 兰竹虹我国农民环境维权现状及对策 论文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3) ISSN 1673-288X 兰竹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资本建设研究论文 《中国软科学》12 赵曦 成卓怎样看待当前宏观经济政策 论文《人民日报》 28 CN11-0065 丁任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论文 《学术研究》1 ISSN1000-7326 丁任重宏观经济政策与四川经济发展面临的选择 论文 《决策咨询通讯》5 ISSN1006-3404 丁任重非常时期的抉择:强力推动经济增长 论文 《四川日报》15 CN11-0065 丁任重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放在首位(论文) 《中国国土资源报》12丁任重与改革开放的时代同行——读刘诗白《体制转型论》(书评) 《经济学家》6 丁任重 刘方健

教育核心期刊有很多,现在我来汇总一下教育方面可以发表的核心期刊有哪些。北大核心《教育与职业》 《科技通报》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商业经济研究》 《人民论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财会通讯》 《学术探索》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双核心《外语学刊》 《出版广角》 《文艺争鸣》《人民论坛》 《法学论坛》 《理论探索》《学术月刊》 《经济纵横》 《心理发展与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成立于1952年10月,其前身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党校。四川行政学院成立于1997年4月。2001年6月,省委、省政府决定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两校合并。现有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等36个内设机构,在职职工586人。有正高职称的专家教授34人,副高职称的110人,中级职称的8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7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省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专家评议委员6个,博士研究生28人,硕士研究生63人,具有正高和副高职称的人数占到专业技术人员的50%左右。学校坐落在景色怡人的杜甫草堂风景文化区,占地面积270亩,是国家绿委表彰的 “全国绿化四百佳”单位之一。该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全国党校系统最早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级党校,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区域经济学等6个专业的硕士授予权,在校硕士研究生120余人。该校也是首批加入全国党校卫星远程教学网的省级党校,办有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类理论刊物《理论与改革》,并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简称“CSSCI”)来源期刊。同时办有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四川行政学院学报》和《四川党校报》等报刊。数字图书馆建设快速发展,现藏书55万余册,中外报刊7万余本,电子图书12 万册,拥有17个数据库,所有馆藏资源均已实现数字化,在2005年全国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图书馆”。经过“十五”期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为主,学位研究生和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党校函授教育、能力素质教育“五位一体”的办学新格局。认真坚持完善“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新布局,努力实现从素质培训向素质和能力相结合的培训转变,注重把能力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深入推进研究式教学,在特色化办学上迈出了新步伐。全校院以市厅级领导干部,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市州局长,中青年干部,高层次复合人才,省政府处级公务员,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人员,中美合作研修班等为主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主体班次年培训规模为2000余人。按照省委提出的“开放式组织、多学科并进、深层次探索”的要求,在科研重大课题攻关和精品力作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仅1989年以来,主编、独著、合著专著、教材600余部,其中公开出版490余部,内部出版120余部,在省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2200余篇,立项国家课题29项,省部级课题114项,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27项。这些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为促进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校院教学质量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了咨询服务。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卫星远程教学网、四川干部教育网、校园内部网、校园无线宽带网、校园监控网、全球发展学习网、四川党政网、校园闭路电视网等的互联互通,与21个市(州)党校实现了光纤互联,建立了蜀光网站、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实验室、金融证券实验室、语言教学室。对外交流与合作力度不断加大,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中非等10多个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有关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2004年该校正式加入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与美国乔治亚大学卡尔文森政府研究所合作举办中美研修班6期,参与由中央党校牵头的中国和加拿大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项目。组织出国(境)培训、考察488人次,接待国(境)外来访客人372人次。以创建文明单位为载体,积极开展构建和谐校院活动。2005年成功获得了青羊区区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又成功创建成为省级机关文明单位。隶属该校的四川管理职业学院是2005年经省政府批准同意在四川行政财贸管理干部学院的基础上建立的以实施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主办,由省教育厅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学院设有公共管理、秘书档案、财税金融、工商管理、会计统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旅游经济管理、城镇经营管理等30余个专业,拥有电子阅览室、网络实验室、语音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等教学设施,现在校生人数达到5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历年在88—90%,学院办学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四川省职业教育领域的一支生力军。“十一五”期间,校院在新的起点上争创全国一流省级党校、行政学院,实现争创“八个一流”的目标,即“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科研精品、一流的优势学科、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信息化建设、一流的科学管理,一流的育人环境”,努力把该校院建设成为四川干部教育和理论研究的“三个基地、三个中心”,即县处级、市厅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基地,县处级、市厅级公务员培训基地,领导人才和管理人才培训基地,四川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四川党的建设理论研究中心,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师资培训、业务指导中心。在新一轮建设和发展中,新一届校院领导班子正以务实开拓、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带领全校院干部职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认真落实《干部培训工作条例》,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工作的总体取向,努力按照建设“特色化、开放型、示范性”学校的奋斗目标,为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作出新贡献。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投稿方式

刊名: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engdu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主办: 成都行政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8-5947CN: 51-1539/D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成都行政学院学报曾用刊名:当代成都创刊时间:1984不是核心期刊

专著教材1、《行政法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2、《创建服务型政府与完善地方公共服务体系》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年4月3、《四川省社会治理发展报告》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12月4、《地方社会管理创新——突破和谐发展的行政障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5月5、《四川省社会管理创新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12月6、《地方政府流程再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7、《行政法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8、《薪酬管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9、《走向有限政府: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四川科技出版社 2006年1月10、《公共管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11、《环境社会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年3月 主持科研项目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子课题;2、主持教育部规划项目:《我国地方政府服务流程再造的理论与实践探索》;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面向西部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景区集成管理模式研究》子课题;4、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完善地方公共服务体系》;5、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行政障碍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6、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WTO西部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7、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政府服务流程再造的理论与实践》;8、主持教育部哲社发展报告建设(培育)项目:《成渝统筹城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发展报告》;9、主持国务院办公厅委托项目:《省级政府政务公开与管理创新》;10、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西部地区社会和谐发展与社会风险控制研究》;11、主持四川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构建和谐四川进程中的行政障碍与制度创新研究》;12、主持四川省社科基金项目:《SARS与地方政府危机管理》;13、主持四川省“十一五”人才规划基础项目:《四川省人才市场机制的构建与政府服务》;14、主持四川省软科学项目:《四川省人才市场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15、主持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资助项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创新——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16、主持四川省政府项目:《行政改革与政府服务中心建设》;17、主持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四川省中介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18、主持中国行政管理学会重点项目:《地方政府服务流程再造的理论与实践》;19、主持四川大学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研究项目:《公共管理专业科研、教学互助关系研究与实践》;20、主持成都科学发展研究院招标项目:《成都市统筹城乡年度报告》;21、主持成都科学发展研究院招标项目:《统筹城乡背景下的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方案》;22、主持成都市政府招标项目:《成都市村级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改革研究》;23、主持成都市“十一五”规划项目《成都市政府管理体制创新》;24、主持成都市政府项目:《领导干部素质培养》;25、主持成都市政府项目:《成都市干部创新能力研究》;26、主持成都市政府项目:《成都科学发展研究》;27、主持成都市政府项目:《成都市统筹城乡研究》;28、主持成都市政府项目:《乡镇机构改革研究》;29、主持成都市政府委托项目:《规范化、服务型政府试点工作方案》;30、主持成都市政府委托项目:《成都市行政审批程序与前置条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31、主持成都市政府委托项目:《电子政务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32、主持成都市政府委托项目:《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33、主持成都市政府委托项目:《城市房地产管理体制改革》;34、主持成都市房管局委托项目:《成都市房管局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方案》;35、主持成都市工商局委托项目:《成都市工商局规范化服务型政府》;36、主持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委托项目:《成都高新区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方案》;37、主持成都市工商局委托项目:《工商管理干部行政能力提升与培训》;38、主持彭州市政府委托项目:《彭州市政府职能配制》;39、主持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委托项目:《政务公开与政府管理创新》;40、主持成华区政府委托项目:《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成都模式---成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与惠民工程研究报告》;41、主持绵竹市政府委托项目:《规范化责任性政府建设》;42、主持成都市新都区项目:《政府服务流程再造》;43、主持成都市金堂县委托项目:《金堂县人员编制“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科学化研究》;44、主持成都市青羊区委托项目:《青羊区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45、主持成都市温江区项目:《温江区城乡一体行政管理体制研究》;46、主持成都市人事局委托项目:《成都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47、主持成都市新都区纪委监察局委托项目:《成都市新都区行政效能评估(2009年度)》;48、主持成都市新都区纪委监察局委托项目:《成都市新都区行政效能评估(2008年度)》;49、主持双流县项目:《成都市双流县投资软环境评估与规划》;50、主持龙泉驿区人民政府委托项目:《龙泉驿区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创新研究》;51、主持成都市温江区项目:《温江区人力资源市场优化与再造》;52、主持新津县编办委托项目:《花源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53、主持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委托项目:《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管理创新方案研究》54、主持金堂县竹篙镇委托项目:《金堂县竹篙镇产城互动中的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机制研究》。 论文《城市空气污染防治中的政府责任缺失与履职能力提升》,姜晓萍、张亚珠,《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1期2、《我国社会焦虑问题研究述评》,姜晓萍、郭兵兵,《行政论坛》,2014年第5期3、《国内公共服务体系研究的知识图谱》,姜晓萍、苏楠,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4、《国内服务型政府研究的知识图谱》,姜晓萍、苏楠,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5、《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2期6、《基于价值取向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姜晓萍、郭金云,《行政论坛》,2013年第6期7、《构建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体系:以成都试验区为例》,姜晓萍、黄静,《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6期8、《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共同趋势与地区差异——基于国家和地方基本公共服务十二五规划的比较》,姜晓萍、陈朝兵,《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9、《统筹城乡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姜晓萍,《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3年第2期转载10、《当前我国干部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析》,姜晓萍、史云贵,2012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11、《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姜晓萍、吴菁,《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新华文摘》2013年1期1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编制管理再造:机理与策略》,姜晓萍、范逢春,《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9期 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11期13、《论城市房屋征收之被征收人权利保护》,姜晓萍,陈丛刊,《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2期14、《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农民权利保障机制研究》,姜晓萍、衡霞,《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6期15、《还权赋能:治理制度转型的成都经验》,姜晓萍、黄静,《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第6期16、《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的形成机理及外部性研究》,姜晓萍、衡霞,《农村经济》2011年11期17、《加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利保障的对策建议》,姜晓萍,《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要成果专报》,2011年第17期18、《建议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四个问题》,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专家建言》,2011年第9期19、《统筹城乡发展须保障农民权益》,姜晓萍,《四川日报》,2010年11月24日第7版20、《汲取养分的不竭源泉 奉献社会的重要舞台》,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12期21、《国外政府流程再造的核心问题与启示》,姜晓萍、汪梦,《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6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2、《中国公共服务30年的制度变迁与发展趋势》,姜晓萍、邓寒竹,《公共行政》,2009年7期全文转载23、《中国公共服务30年的制度变迁与发展趋势》,姜晓萍、邓寒竹,《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期24、《我国政府流程再造的公共需求与可行性分析》,姜晓萍,《理论与改革》,2009年4期25、《四川地震灾区受灾群众需求调查与潜在社会风险分析》,姜晓萍、李文星、夏志强,中央党校《思想理论内参》,2008年30-31期26、《中国公共服务体制改革30年》,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12期27、《地震灾区居民住宅重建的几点建议》姜晓萍《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3期28、《公民行政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姜晓萍、郭金云,《新视野》,2008年3期29、《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行政障碍与地方政府治理》,姜晓萍,《理论月刊》,2008年4期30、《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公民参与》,姜晓萍,《新华文摘》,2007年21期转载3254个字31、《行政问责的体系构建与制度保障》,姜晓萍,《政治学研究》,2007年3月32、《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公民参与》,姜晓萍,《公共行政》,2007年11期全文转载33、《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公民参与》,姜晓萍,《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4期34、《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考》,姜晓萍、兰旭凌,《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10期35、《我国人才市场机制构建中的障碍与对策探讨》,姜晓萍、侯军帮,《公共行政》,2007年1期全文转载36、《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姜晓萍、衡霞,《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1期37、《我国人才市场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转变与制度创新》,姜晓萍,《新视野》,2006年5期38、《我国省级政务公开探析》,姜晓萍、姜洁,《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8期39、《政府流程再造的基础理论与现实意义》,姜晓萍,《新华文摘》,2006年第15期40、《政府流程再造的基础理论与现实意义》,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5期41、《我国省级政务公开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姜晓萍,《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4期42、《我国人才市场机制构建中的障碍与对策探讨》,姜晓萍、 侯军帮 ,《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43、《透视地方政府引进ISO9000》,姜晓萍、郭金云,《决策》,2006年第7期44、《从两次“井喷”事故看政府危机管理》,姜晓萍、陈进,《决策》,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C3《管理科学》2006年8期全文转载)45、《以政府制度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姜晓萍,《社科论坛》,2006年3期46、《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姜晓萍、马凯利,《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5年3期)47、《地方政府建立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的探索与创新》,姜晓萍、范逢春,《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2期48、《提高政府采购效率二有效途径》,姜晓萍、陈伟,《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1期49、《地方可持续发展与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姜晓萍、姜洁,《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50、《地方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个案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例》,姜晓萍、 郭金云,《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7期51、《港台地区网上申报与审批的经验及启示》,姜晓萍、 滕赋骋,《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2期52、《完善行政服务中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姜晓萍、唐冉熊,《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2期53、《成都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11期54、《我国政府部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姜晓萍、 郭金云,《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2期55、《从SARS看我国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姜晓萍、范逢春,《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2期56、《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姜晓萍,《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2期57、《我国行政审批范围的规范化》,姜晓萍、吴军飞,《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2期58、《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路和对策》,姜晓萍、刘汉固,《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6期59、《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姜晓萍,《四川政报》,2003年11、12期60、《香港特区顾客导向型政府之构建及其启示》,何水、姜晓萍,《人文杂志》,2003年第6期61、《地方政府行政审批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姜晓萍、李文星,《河北学刊》2002年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1期62、《施韦策诘难和道教生态伦理》,姜晓萍、曹玉华,《西南师大学报》,2002年5期63、《论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支持系统》,李文星、姜晓萍,《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4期64、《西南民族地区的居住模式与婚姻、家庭的变迁》,姜晓萍,《西南民院学报》,2001年3期65、《朱元璋法律意识二重性心理探析》,姜晓萍,《史学集刊》,1996年第5期66、《明代的司法制度与君主专制》,姜晓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67、《“击鼓鸣冤”的由来》,姜晓萍,《法学杂志》,1992年第4期68、《明代的立法及特色》,姜晓萍,《文史知识》,1991年第1期69、《中国古代居室建筑中的“家”的观念》,姜晓萍,《文化史知识》,1994年第7期

审稿快好发的大学学报是黑河学院学报、宁夏师范学院学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绥化学院学报、湖南行政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学报,这些都是比较好发的,审核也比较快,3天左右都可以出结果。大学学报的作用培育高校科研精神。现在学报基本上都是实行的外审制度,都是匿名审稿,只有一些文章质量高,有应用价值的稿件才能得到录用,水平低、内容空洞和关系稿将被排除在外,这就可以督促科研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认真撰写科研论文,从而培育了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论文在发表前,要经过编辑工作,在编辑过程中,编辑要和作者进行深入交流,在编辑的精心指导下,认真修改文章,这样作者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自己的成果,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不仅锻炼了作者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他的科研素质。学报对学科建设的作用。学报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期刊,教师在科研方面获得的新发现,新认识,就有必要发表来和其他同仁交流自己的成果,学报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论坛,不同学科通过在学报这个论坛进行学术探讨,有利于一些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等新兴学科的形成。学报可以为这些新兴学科设置专栏,优先发表其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促进这些新兴学科的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现在由于扩招,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因此招聘了很多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在教课之余也要从事一些科研活动,但是他们刚开始从事科研,经验不足,因此写的论文稍有些欠缺,因而学报尤其是本校的学报是他们投稿的首要选择。只要文章有创新点,学报编辑便不厌其烦地帮助作者反复修改,这样也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写作能力,增加了他们继续搞科研的自信心,《复旦大学学报》就确立了不靠名人带刊物,要用刊物育新人的办刊思想,从而造就了很多名家。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官网投稿

《行政责任概念的比较分析》(第二作者),《行政与法》2004年第9期;《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思考》(第二作者),《行政与法》2005年第10期;《公共利益与公共行政责任》,《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公共治理行动体系的责任结构分析》,《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2005年“第三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政治学科分论坛主题发言,政治学科分论坛行政管理学科组优秀论文一等奖;《行政责任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深层反思》,《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行政责任制度设计理论原则》,《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主编:《中国政府管理创新——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述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论制度惩罚与责任个人化原则》,《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治理范式的信息结构、交易费用和学习机制》,《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公共管理标准的理论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10期目录索引;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不确定性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2004年“第二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管理科学”分论坛上主题发言论文;《行政责任:概念、性质及其视阈》,《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公民问责制:理论意义与制度设计》,《中州学刊》2007年第5期;《统计数字的多维解读与理论诠释》,《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20期;《街头官僚的行动逻辑与责任控制》,《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中央纪委监察部廉政理论研究中心、中国监察学会《研究参考》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权力的恣意与权利的贫困:建构和谐社会的二维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基于有效性和可行性的政策方案的类型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政府责任场域中的悖论空间》,《长白学刊》2008年第2期;《公共政策方案的结构与逻辑分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后“风暴”语境下的政府问责和问责制》,《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分析》,《理论导刊》2008年第4期;《行政责任工具的类型学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价值、功能与意义: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三题》(第二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和谐社会中的政府信任及其建构途径》(第二作者),《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论政治文明视野下的政府信任建构》(第二作者),《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4期;《公共治理中的责任结构分析》(第二作者),《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书评《构建法治之下的有限政府》(第二作者),《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7期;《政府解辩性责任的理论探讨》,《长白学刊》2009年第1期;《政府解辩性责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途径》,《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政治学分析》,《探索》2009年第2期;《公民问责的行动模式及其要素分析》,《中州学刊》2010年第1期;《监督权的制度逻辑、内在贫困和建构维度》,《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3期;《闹大现象的生产逻辑、社会效应和制度情境》,《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1期;《公民问责的概念建构、机制缺失和治理途径》,《探索》2010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合作治理的空间建构——评<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一书》,《学海》2010年第2期;《行动的选择与制度的逻辑——对“闹大”现象的理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5期;《街头官僚的空间诠释——基于工作界面的比较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行动者的策略及其影响要素——基于公民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事件的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街头官僚及其行动的空间辩证法——对街头官僚概念与理论命题的重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行动者的缺席与制度的虚置——基于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问题的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对行政问责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反思》,《探索》2011年第4期;《公民网络问责:行动逻辑与要素分析》(第二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2期全文转载;《能力短缺条件下的双边动员博弈——政府维稳与公民闹大及其关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言说的短路与表达的困境——公共行政的话语危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2期;《从科学与艺术到社会设计——公共行政隐喻的后现代转向》,《行政论坛》2012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利益表达、资源动员与议程设置——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性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2期;《治理体系碎片化背景下的“闹大”现象》,《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2年第1期;《公民抗争行动与治理体系的碎片化——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与解释》,《人文杂志》2012年第3期;《社会诚信体系的制度建构》,《光明日报》2012年7月28日第11版;《以公民行动建构政府责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8月3日第338期;《从“独白”走向“对话”——网络时代行政话语模式的转向》,《东南学术》2012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12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劳工权利的多元博弈及其困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社会建构主义视阈下的公共行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8日第415期;《象征性行动与制度实施——以公民申请财政信息公开事件为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技术理性与行政之恶——读<揭开行政之恶>》,《理论探索》2013年第1期;《实践、制度与理念之间的互动及其张力——基于中国行政问责十年历程的理论思考》,《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1期;《“制度论”与“道德论”——两种行政责任机制的比较分析》,《行政论坛》2013年第2期;《行政之恶的现实经验及治理途径》,《学习论坛》2013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敬业精神的社会建构》,《光明日报》2013年4月18日07版;《政府责任理念的扩散及再生产——基于行政问责话语演变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5期;《街头行政:概念建构、理论维度与现实指向》,《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制度扩散与责任理念的再生产——行政问责制十年历程的反思》,载于《行政的价值》,湘潭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农村反贫困的目标如何确立 论文《改革》10 1003-7543 赵曦 熊理然中国人口增长的结构性差异及政策调整 论文 《人口与发展》1 ISSN1674-1668 赵曦 熊理然西部开发的文化制约与文化建设 论文 《经济问题探索》3 ISSN1006-2912 赵曦 刘慧玲中国农村反贫困治理的制度安排 论文 《贵州社会科学》9 ISSN1002-6924 赵曦 成卓高起点、高质量、高速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论文 《四川日报》14 CN61-1 赵曦西部大开发稳步推进 论文 《四川日报》13 CN 61-1 赵曦高起点、高质量、高速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论文 《四川日报》13 CN 61-1 赵曦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成就及其历史经验 论文 《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9 ISSN978-7-109-12907-8 赵曦 熊理然四川“三州”民族地区扶贫搬迁战略研究 论文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1 ISSN1008-6323 赵曦 严红着力统筹城乡发展 论文 《经济日报》2008年9月8日 CN11-0014张炜 廖婴露收获人口红利的对策思考 论文 《中国人口报》2008、5、12 陈明立 苏建明中国西部发展建议 其他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ISBN962—450-776-7/D·43745 纪尽善中国经济发展建议 其他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ISBN962—450-776-7/D·43746 纪尽善论外资银行转制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论文 《西南金融》 2008年第1期CN51-1587/F 纪尽善汶川震后恢复重建要大力借重民间资金 论文 《经济界》 2008年第6期ISSN1007-0486 纪尽善“中国人口学家前沿论坛”研讨诸多人口问题 论文 《光明日报》25(11版) CN11-0026 杨成钢汶川地震灾区重建的人口学思考 论文 《人口与发展》4 ISSN1674-1668CN11-5646 杨成钢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论文 2007年增刊 ISSN1000-6087杨成钢区域人口科学素养研究 论文 《人口与经济 ISSN1000-4149 王学义 曾祥旭对四川农村人口科学素养的调查分析 论文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ISSN1008-5947 王学义 曾祥旭人口转变、人口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 论文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人口学与计划生育》2008(1)全文转载 ISSN1005-4235 王学义人口预测及其研究现状 论文 《中国人口报》2008-03-24 CN11-0020 王学义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分析报告 研究报告 《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研究及分析》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2-07706-7 王学义四川省残疾人康复需求和发展研究 研究报告 《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研究及分析》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2-07706-7 王学义基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论文 《生态经济》2008年第1期 ISSN1671-4407 徐承红基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论文 《城市经济、区域经济》(人大复印报刊)2008年第4期 1005-4332 徐承红四川省生态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论文 《生态经济》2008年第3期 ISSN1671-4407 徐承红 张佳宝循环经济与川东北丘陵地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论文 《农村经济》2008年第10期 ISSN1003-7470 徐承红 陈健生论构建四川生态产业体系 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第1期 ISSN1006-012X 徐承红 张佳宝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论文 《农村经济》11 ISSN1003-7470 张俊良劳动适龄人口起点年龄探讨 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6 ISSN1006-012X 张俊良四川省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研究报告 《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研究及分析》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2-07706-7 张俊良副教授中国绿色发展的战略思路论文《生态经济》 2008(3)ISSN1671-4407兰竹虹企业环境行为的经济分析 论文《生态经济》 2008(5)ISSN1671-4407兰竹虹国际环境协定的经济学分析及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论文 《生态经济》2008(11) ISSN1671-4407 兰竹虹我国农民环境维权的现状、困境及对策思考论文 《农村经济》2008(6) ISSN 1003-7470 兰竹虹汶川地震后区域恢复中城乡生态建设对策思考 论文 《农村经济》2008(9) ISSN 1003-7470 兰竹虹我国农民环境维权现状及对策 论文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3) ISSN 1673-288X 兰竹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资本建设研究论文 《中国软科学》12 赵曦 成卓怎样看待当前宏观经济政策 论文《人民日报》 28 CN11-0065 丁任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论文 《学术研究》1 ISSN1000-7326 丁任重宏观经济政策与四川经济发展面临的选择 论文 《决策咨询通讯》5 ISSN1006-3404 丁任重非常时期的抉择:强力推动经济增长 论文 《四川日报》15 CN11-0065 丁任重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放在首位(论文) 《中国国土资源报》12丁任重与改革开放的时代同行——读刘诗白《体制转型论》(书评) 《经济学家》6 丁任重 刘方健

甑炳禧透视美国次贷危机及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1) 张明透视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7(5)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投稿方式要求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成立于1952年10月,其前身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党校。四川行政学院成立于1997年4月。2001年6月,省委、省政府决定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两校合并。现有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等36个内设机构,在职职工586人。有正高职称的专家教授34人,副高职称的110人,中级职称的8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7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省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专家评议委员6个,博士研究生28人,硕士研究生63人,具有正高和副高职称的人数占到专业技术人员的50%左右。学校坐落在景色怡人的杜甫草堂风景文化区,占地面积270亩,是国家绿委表彰的 “全国绿化四百佳”单位之一。该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全国党校系统最早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级党校,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区域经济学等6个专业的硕士授予权,在校硕士研究生120余人。该校也是首批加入全国党校卫星远程教学网的省级党校,办有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类理论刊物《理论与改革》,并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简称“CSSCI”)来源期刊。同时办有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四川行政学院学报》和《四川党校报》等报刊。数字图书馆建设快速发展,现藏书55万余册,中外报刊7万余本,电子图书12 万册,拥有17个数据库,所有馆藏资源均已实现数字化,在2005年全国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图书馆”。经过“十五”期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为主,学位研究生和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党校函授教育、能力素质教育“五位一体”的办学新格局。认真坚持完善“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新布局,努力实现从素质培训向素质和能力相结合的培训转变,注重把能力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深入推进研究式教学,在特色化办学上迈出了新步伐。全校院以市厅级领导干部,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市州局长,中青年干部,高层次复合人才,省政府处级公务员,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人员,中美合作研修班等为主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主体班次年培训规模为2000余人。按照省委提出的“开放式组织、多学科并进、深层次探索”的要求,在科研重大课题攻关和精品力作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仅1989年以来,主编、独著、合著专著、教材600余部,其中公开出版490余部,内部出版120余部,在省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2200余篇,立项国家课题29项,省部级课题114项,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27项。这些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为促进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校院教学质量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了咨询服务。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卫星远程教学网、四川干部教育网、校园内部网、校园无线宽带网、校园监控网、全球发展学习网、四川党政网、校园闭路电视网等的互联互通,与21个市(州)党校实现了光纤互联,建立了蜀光网站、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实验室、金融证券实验室、语言教学室。对外交流与合作力度不断加大,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中非等10多个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有关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2004年该校正式加入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与美国乔治亚大学卡尔文森政府研究所合作举办中美研修班6期,参与由中央党校牵头的中国和加拿大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项目。组织出国(境)培训、考察488人次,接待国(境)外来访客人372人次。以创建文明单位为载体,积极开展构建和谐校院活动。2005年成功获得了青羊区区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又成功创建成为省级机关文明单位。隶属该校的四川管理职业学院是2005年经省政府批准同意在四川行政财贸管理干部学院的基础上建立的以实施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主办,由省教育厅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学院设有公共管理、秘书档案、财税金融、工商管理、会计统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旅游经济管理、城镇经营管理等30余个专业,拥有电子阅览室、网络实验室、语音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等教学设施,现在校生人数达到5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历年在88—90%,学院办学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四川省职业教育领域的一支生力军。“十一五”期间,校院在新的起点上争创全国一流省级党校、行政学院,实现争创“八个一流”的目标,即“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科研精品、一流的优势学科、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信息化建设、一流的科学管理,一流的育人环境”,努力把该校院建设成为四川干部教育和理论研究的“三个基地、三个中心”,即县处级、市厅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基地,县处级、市厅级公务员培训基地,领导人才和管理人才培训基地,四川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四川党的建设理论研究中心,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师资培训、业务指导中心。在新一轮建设和发展中,新一届校院领导班子正以务实开拓、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带领全校院干部职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认真落实《干部培训工作条例》,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工作的总体取向,努力按照建设“特色化、开放型、示范性”学校的奋斗目标,为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作出新贡献。

1、《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理论界,2008年第09期。2、《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思想理论版),2009年第02期。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4、《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三架马车”要素探析》,学理论,2010年16期。5、《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格局——盘锦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情况调查》,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第07期。6、《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创新及其启示》,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9期。7、《完善干部监督机制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2期。8、《关于激励人才发挥作用机制的研究》,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01期。9、《和谐劳资视阈下的工会维权困境与解决路径探析》,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10、《新中国对日战犯改造政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兰台世界,2011年2月(上)。11、《抚顺战犯管理所对日本战犯的改造及其影响》,党史纵横,2011年3月。12、《和谐社会视阈下现阶段中国阶层分化与党的执政基础问题研究》,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13、《中国阶层分化与党的执政基础问题研究》,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1年03期。14、《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宗教信仰与党的执政基础关系探析》,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15、《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宗教信仰与党的执政基础关系探析》,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16、《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现代化的范式选择》,沈阳干部学刊,2011年04期。17、《张学良思想中的抗日情愫及其抗日行为分析》,兰台世界,2011年11月(上)。18、《抗联女英雄冯淑艳》,党史纵横,2011年9月。19、《王卓然与东北抗日救亡运动》,兰台世界,2012年05月(上)。20、《解放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21、《东北救亡七杰之一——王卓然》,党史纵横,2012年03期。22、《见过列宁的中国人知多少》,世纪桥,2012年06期。23、《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宝贵经验——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考察对象》,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1期。24、《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宝贵经验——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考察对象》,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1期。25、《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研究》,沈阳干部学刊,2012年05期。26、《抚顺战犯管理所对日本战犯的改造》,党史博览,2012年06期。27、《张作霖与东北的铁路近代化建设》,兰台世界,2013年2月(上)。28、《张学良主政时期东北铁路联运及其历史意义》,沈阳干部学刊,2013年02期。29、《唐聚五与辽东抗日救亡运动》,党史纵横,2013年03期。30、《关于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几点思考》,沈阳干部学刊,2013年03期。31、《成功改造日本战犯的“抚顺奇迹”》,共产党员,2013年16期。32、《宋庆龄的国民革命之路》,党史纵横,2013年09期。33、《“老虎”、“苍蝇”一起打是对腐败的“零容忍”》,新华社辽宁领导参考,2013年6月3日。34、《“文牍风”盛行必将误国误事》,新华社辽宁领导参考,2013年7月1日。35、《历次整风运动中的群众路线带给我们的启示》,新华社辽宁领导参考,2013年7月8日。36、《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的几点思考》,新华社辽宁领导参考,2013年7月29日。37、《从四方面入手遏制“村官”腐败》,新华社辽宁领导参考,2013年10月28日。38、《辽宁当前“择校难”现状分析与建议》,新华社辽宁领导参考,2013年12月17日。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官网

《行政责任概念的比较分析》(第二作者),《行政与法》2004年第9期;《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思考》(第二作者),《行政与法》2005年第10期;《公共利益与公共行政责任》,《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公共治理行动体系的责任结构分析》,《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2005年“第三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政治学科分论坛主题发言,政治学科分论坛行政管理学科组优秀论文一等奖;《行政责任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深层反思》,《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行政责任制度设计理论原则》,《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主编:《中国政府管理创新——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述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论制度惩罚与责任个人化原则》,《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治理范式的信息结构、交易费用和学习机制》,《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公共管理标准的理论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10期目录索引;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不确定性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2004年“第二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管理科学”分论坛上主题发言论文;《行政责任:概念、性质及其视阈》,《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公民问责制:理论意义与制度设计》,《中州学刊》2007年第5期;《统计数字的多维解读与理论诠释》,《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20期;《街头官僚的行动逻辑与责任控制》,《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中央纪委监察部廉政理论研究中心、中国监察学会《研究参考》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权力的恣意与权利的贫困:建构和谐社会的二维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基于有效性和可行性的政策方案的类型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政府责任场域中的悖论空间》,《长白学刊》2008年第2期;《公共政策方案的结构与逻辑分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后“风暴”语境下的政府问责和问责制》,《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分析》,《理论导刊》2008年第4期;《行政责任工具的类型学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价值、功能与意义: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三题》(第二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和谐社会中的政府信任及其建构途径》(第二作者),《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论政治文明视野下的政府信任建构》(第二作者),《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4期;《公共治理中的责任结构分析》(第二作者),《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书评《构建法治之下的有限政府》(第二作者),《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7期;《政府解辩性责任的理论探讨》,《长白学刊》2009年第1期;《政府解辩性责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途径》,《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政治学分析》,《探索》2009年第2期;《公民问责的行动模式及其要素分析》,《中州学刊》2010年第1期;《监督权的制度逻辑、内在贫困和建构维度》,《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3期;《闹大现象的生产逻辑、社会效应和制度情境》,《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1期;《公民问责的概念建构、机制缺失和治理途径》,《探索》2010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合作治理的空间建构——评<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一书》,《学海》2010年第2期;《行动的选择与制度的逻辑——对“闹大”现象的理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5期;《街头官僚的空间诠释——基于工作界面的比较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行动者的策略及其影响要素——基于公民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事件的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街头官僚及其行动的空间辩证法——对街头官僚概念与理论命题的重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行动者的缺席与制度的虚置——基于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问题的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对行政问责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反思》,《探索》2011年第4期;《公民网络问责:行动逻辑与要素分析》(第二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2期全文转载;《能力短缺条件下的双边动员博弈——政府维稳与公民闹大及其关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言说的短路与表达的困境——公共行政的话语危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2期;《从科学与艺术到社会设计——公共行政隐喻的后现代转向》,《行政论坛》2012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利益表达、资源动员与议程设置——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性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2期;《治理体系碎片化背景下的“闹大”现象》,《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2年第1期;《公民抗争行动与治理体系的碎片化——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与解释》,《人文杂志》2012年第3期;《社会诚信体系的制度建构》,《光明日报》2012年7月28日第11版;《以公民行动建构政府责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8月3日第338期;《从“独白”走向“对话”——网络时代行政话语模式的转向》,《东南学术》2012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12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劳工权利的多元博弈及其困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社会建构主义视阈下的公共行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8日第415期;《象征性行动与制度实施——以公民申请财政信息公开事件为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技术理性与行政之恶——读<揭开行政之恶>》,《理论探索》2013年第1期;《实践、制度与理念之间的互动及其张力——基于中国行政问责十年历程的理论思考》,《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1期;《“制度论”与“道德论”——两种行政责任机制的比较分析》,《行政论坛》2013年第2期;《行政之恶的现实经验及治理途径》,《学习论坛》2013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敬业精神的社会建构》,《光明日报》2013年4月18日07版;《政府责任理念的扩散及再生产——基于行政问责话语演变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5期;《街头行政:概念建构、理论维度与现实指向》,《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制度扩散与责任理念的再生产——行政问责制十年历程的反思》,载于《行政的价值》,湘潭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成立于1952年10月,其前身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党校。四川行政学院成立于1997年4月。2001年6月,省委、省政府决定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两校合并。现有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等36个内设机构,在职职工586人。有正高职称的专家教授34人,副高职称的110人,中级职称的8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7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省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专家评议委员6个,博士研究生28人,硕士研究生63人,具有正高和副高职称的人数占到专业技术人员的50%左右。学校坐落在景色怡人的杜甫草堂风景文化区,占地面积270亩,是国家绿委表彰的 “全国绿化四百佳”单位之一。该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全国党校系统最早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级党校,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区域经济学等6个专业的硕士授予权,在校硕士研究生120余人。该校也是首批加入全国党校卫星远程教学网的省级党校,办有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类理论刊物《理论与改革》,并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简称“CSSCI”)来源期刊。同时办有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四川行政学院学报》和《四川党校报》等报刊。数字图书馆建设快速发展,现藏书55万余册,中外报刊7万余本,电子图书12 万册,拥有17个数据库,所有馆藏资源均已实现数字化,在2005年全国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图书馆”。经过“十五”期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为主,学位研究生和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党校函授教育、能力素质教育“五位一体”的办学新格局。认真坚持完善“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新布局,努力实现从素质培训向素质和能力相结合的培训转变,注重把能力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深入推进研究式教学,在特色化办学上迈出了新步伐。全校院以市厅级领导干部,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市州局长,中青年干部,高层次复合人才,省政府处级公务员,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人员,中美合作研修班等为主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主体班次年培训规模为2000余人。按照省委提出的“开放式组织、多学科并进、深层次探索”的要求,在科研重大课题攻关和精品力作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仅1989年以来,主编、独著、合著专著、教材600余部,其中公开出版490余部,内部出版120余部,在省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2200余篇,立项国家课题29项,省部级课题114项,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27项。这些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为促进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校院教学质量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了咨询服务。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卫星远程教学网、四川干部教育网、校园内部网、校园无线宽带网、校园监控网、全球发展学习网、四川党政网、校园闭路电视网等的互联互通,与21个市(州)党校实现了光纤互联,建立了蜀光网站、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实验室、金融证券实验室、语言教学室。对外交流与合作力度不断加大,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中非等10多个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有关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2004年该校正式加入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与美国乔治亚大学卡尔文森政府研究所合作举办中美研修班6期,参与由中央党校牵头的中国和加拿大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项目。组织出国(境)培训、考察488人次,接待国(境)外来访客人372人次。以创建文明单位为载体,积极开展构建和谐校院活动。2005年成功获得了青羊区区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又成功创建成为省级机关文明单位。隶属该校的四川管理职业学院是2005年经省政府批准同意在四川行政财贸管理干部学院的基础上建立的以实施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主办,由省教育厅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学院设有公共管理、秘书档案、财税金融、工商管理、会计统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旅游经济管理、城镇经营管理等30余个专业,拥有电子阅览室、网络实验室、语音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等教学设施,现在校生人数达到5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历年在88—90%,学院办学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四川省职业教育领域的一支生力军。“十一五”期间,校院在新的起点上争创全国一流省级党校、行政学院,实现争创“八个一流”的目标,即“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科研精品、一流的优势学科、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信息化建设、一流的科学管理,一流的育人环境”,努力把该校院建设成为四川干部教育和理论研究的“三个基地、三个中心”,即县处级、市厅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基地,县处级、市厅级公务员培训基地,领导人才和管理人才培训基地,四川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四川党的建设理论研究中心,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师资培训、业务指导中心。在新一轮建设和发展中,新一届校院领导班子正以务实开拓、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带领全校院干部职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认真落实《干部培训工作条例》,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工作的总体取向,努力按照建设“特色化、开放型、示范性”学校的奋斗目标,为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作出新贡献。

  • 索引序列
  •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
  •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投稿方式
  •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官网投稿
  •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投稿方式要求
  •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官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