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生态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心得

生态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心得

发布时间:

生态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心得

认知生态学囊括了生态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应用认知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和行为生态学诸多学科,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它使认知的研究更全面、更具体、更深刻。这些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是认知生态学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    认知生态学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旨在将生物学领域中的生态学和进化论整合并纳入到认知的研究中,实现认知的生态学和进化论的整合研究,是认知科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    将认知看成生物现象    LA Real于1993年首次提出“认知生态学”概念,并将其界定为一门旨在整合认知科学和行为生态学的学科。Sue Healy 和 Victoria Braithwaite在《认知生态学:一个实质性领域》(2000)一文中将认知生态学界定为旨在整合行为的功能主义解释(如行为生态学)和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及神经机制解释的学科。著名生物学家R Dukas在其2009年编辑出版的《认知生态学II》中将认知生态学界定为一门研究信息的获娶保存和使用的神经元加工过程的学科,它关注认知的生态学和进化论——动物依赖于各种信息与其周遭环境中物理的和生物的因素发生相互作用。    R Dukas将认知分为感知、学习、工作记忆、注意、长时记忆和决策六个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感知”是指将环境信息翻译为神经元表征;“学习” 是指获取和保存关于新信息的神经元表征;“工作记忆”包括一套短期活跃的神经元表征;“注意”是指随时被激活的神经元表征;“长时记忆”由先前获取信息的被动的、存储的表征构成;“决策”涉及在给定的相关环境特征和经历的可利用的信息情况下,行为主体所做出的一种决定行为。概言之,RDukas将认知过程看成一种神经元的加工和表征过程。从中可以看出,认知科学的研究从将认知看成一种逻辑处理过程转向将认知看成一种生物现象。    认知生态学囊括了生态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应用认知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和行为生态学诸多学科,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它使认知的研究更全面、更具体、更深刻。这些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是认知生态学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    认知生态学产生的背景    关于认知生态学产生的背景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认知心理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旨在研究大脑的信息处理机制。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早期范式理论是符号加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后期是联结主义理论。前者以“计算机”为隐喻,主张认知过程是信息加工和符号操作过程,其方法论基础是比拟和推演;后者以“神经网络”为隐喻,主张认知是相互连接的神经元的相互作用。    现代认知心理学背后的世界观是机械论,其核心指导思想是科学主义,在方法论上采取一种严格的可控制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将一切外界的环境因素看成是无关的干扰因素而加以排拒和摒弃,以期获得对人类认知内部表征机制的一般规律性的理解。以这种方法论为指导,虽然认知心理学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随着认知科学相关领域的迅猛发展,现代认知心理学于20世纪80年代陷入了危机。其内在根本原因是实验室研究方法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所致。具体表现在心理学的实验室研究因其严格的可控制操作要求,导致完全忽略甚至拒斥主体认知所处的外界环境因素和表现在主体自身之上的情绪、愿望、需要、兴趣等主观因素,使得其研究成果的现实推广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和限制。当时的批评者就指出“认知心理学发展的贫乏,使它与日常生活(包括文化)隔绝,与认知发展、进化理论、生物学理论隔离。对于人性的许多方面,基于计算机分析的计算机隐喻并不恰当,并且心智的计算理解对人的情感性和非理性方面并没有任何启发性”。    二是生态学的飞速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态学作为一门生物科学领域中的子科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渐趋成熟。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学的分析和研究方法迅速被各门科学所采纳和推广,成为科学研究新的有效工具。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个体、生态系统、种群,主要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以描述性分析为方法,将生态学的研究路径和分析方法纳入认知心理学领域成为大势所趋。美国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UNeisser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他以生态学为研究方法,展开了对认知领域中知觉、记忆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生态学研究,提出了用于解释心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图式表征模型和知觉循环理论模型以及作为自传体记忆心理表征模型的网状层级结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与此同时,在生态学方法的普遍推广之下,心理学领域中出现了许多新学科,如生态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应用认知心理学和行为生态学等。Gibson和RGBarker创立了生态心理学。他们都强调行为研究的“真实生活” (real world),反对实验室人为制造的环境,主张走出实验室,强调行为主体所处的现实环境、社会语境、情境、背景等的影响作用。Gibson认为动物和人类都处于与环境相互关联的一个系统当中,因此为了充分说明行为,必须研究行为发生的环境。他有句格言:“重要的不是脑袋中有什么东西,而是脑袋在什么东西之中。”Barker在其《生态心理学》(1986)中指出:人类行为从根本上讲都是境遇性的,换言之,你不可能对人类行为做出预测,除非你知道他所处的环境、情境等。显然,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路径与传统的实验室路径的不同之处,关键在于对人的行为和经历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看法。传统观点认为人与环境之间是彼此独立、分离的关系,而生态学路径则认为人的行为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而非孤立的关系。应用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与理论认知心理学相对,应用认知心理学强调将认知心理学应用于现实环境中,研究认知加工机制在现实环境下是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和表现的,它旨在为我们提供能在现实环境中实际应用的知识和洞见。进化心理学是运用进化理论来研究人的心理及其工作机制的心理学科,是进化论生物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整合,它主张将人类的心理属性看做长期进化的结果。    根隐喻为认知生态系统    认知生态学的根隐喻是认知生态系统。它将认知与其所处环境中的各个要素看成一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网。Bateson(1972)的心智生态学主张对生物有机体的全面理解必须包含他们与其所处环境中的其他有机体的关系。因此,认知现象的研究必须充分考虑到其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因为它们是认知过程得以展开和运行的平台。    认知生态学为我们理解和研究认知提供了洞见,不仅为我们揭示了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而且还进一步详细阐释了我们所知道的东西,同时它还为我们指出了一些未来需要解决的有趣问题。认知生态学将实验室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为认知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从语境论观点看,认知生态学就是在生态系统语境中对认知现象进行研究。在这种意义上,认知生态学也就是认知语境论。认知语境论强调语境是事件或行动得以展开的前提和基础,理解事件或行动的意义必须研究其所处的语境。认知是依赖于语境并受语境制约和规定的,人的认知研究必须充分考察其所处的语境。语境论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具有实验室研究和生态学研究所没有的优势特征。语境作为一种活生生的现实环境,在实验室中是无法复制和还原的,因此它比传统的实验室可控操作性研究更具有前景性;语境化研究在广度、深度上比生态学研究路径更具有优势,更具有解释力和推广性,它是生态学研究路径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语境论在方法论上具有强大的整合性和综合性,能够实现多元理论和多元方法的多元性整合,因而具有较强科学性和启示性,能不断推进人的认识向前发展和完善。因此,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应该超越生态学方法,走向语境化的研究道路。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武建峰 魏屹东 单位: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链接    认知生态学研究动态    第一本以认知生态学冠名的专著是由著名生物学家杜卡斯(Reuven Dukas)于1998年编辑出版的《认知生态学:信息加工和决策的进化生态学》。这本著作的正式出版被看成认知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杜卡斯将认知刻画为一种关于信息的获取和操纵的神经元加工过程。人脑不是一台由工程师根据特定的、预先确定的目的而设计出来的设备。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人脑是从处理信息的更为简单的结构中逐步进化而来的。因此,通过探讨潜藏于变化过程背后的生态规律和进化规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研究人类的认知。杜卡斯于 2009年再度编辑出版了《认知生态学II》,搜集和整合了当前认知生态学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展现了认知生态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认知生态学强调在语境中对认知现象进行研究。它将认知研究指向认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要素间的相互依存之网。认知科学家赫钦斯(Edwin Hutchins)(2010)认为,在过去认知科学研究的三十年里,至少有三个有影响力的领域采取了生态学的研究路径。它们分别是吉布森(Gibson)的生态心理学、贝特森(Bateson)的心灵生态学和苏维埃的文化历史活动理论(Soviet cultural-historical activity theory)。这些思想在现代关于具身性认知(embodied cognition)、境遇性认知(situated cognition)和分布式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的观点中都占有一席之位。例如,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和巴克(Roger GBarker)都主张并强调行为研究的“真实环境”(real world),反对实验室中人为制造的环境,主张走出实验室,强调行为主体所处的现实环境、社会语境、情境、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作用。吉布森认为动物和人类都处于与环境相互关联的一个系统当中,因此为了充分说明行为,必须研究行为发生的环境。他有句著名的格言:“重要的不是脑袋中有什么东西,而是脑袋在什么东西之中。”巴克也在他1986年出版的《生态心理学》一书中指出:人类行为从根本上讲都是境遇性的。换言之,你不可能对人类行为做出预测,除非你知道他所处的环境、情境等。    总之,认知生态学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认知科学的研究从把认知看做一种逻辑处理,转向了把认知看做一种生物现象、一种生态现象,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认知科学的研究内容。因此,我们可以断言:认知生态学的研究势必将成为认知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也许有你需要的摘录下来吧

这个杂志还行吧,就是等到发表时间很长,我都一年了,才等到发表通知

这是沈阳生态所办的期刊,实力是低于《生态学报》的,类似于《土壤》之于《土壤学报》,总体来说,《生态学杂志》在中文期刊是属于二级方阵的,影响因子应该有8左右吧~总体还行

1、本刊性质:《生态学杂志》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向,结合科研、教学、生产实际,报道生态科学诸领域新成果、新信息等。2、刊登内容:《生态学杂志》刊登有关生态系统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尤其鼓励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生态学、动植物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微生物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新方法与新技术、书刊评介、学术动态等。3、文章篇幅:研究报告以4个版面为宜(约8000字),综合评述以5个版面为宜(约10000字),研究简报以3个版面为宜(约6000字)。《生态学杂志》接受中英文两种语言投稿,英文稿件必须是国际合作研究创新论文。4、题目和作者题目:必须言简意赅,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超过20个字,中英文题目应一致。作者应有汉语拼音,多位作者(一般不超过8名)注明通讯联系人。所有单位要有准确中英文、城市和邮政编码。5、摘要和关键词:摘要须说明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结论,着重于创新与发现,以3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3~7个。6、中图分类号和基金项目:文章需注明“中图分类号”,参见《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4版),放在关键词下。正文首页左下脚注明基金资助项目及其编号。7、正文格式与要求:引言要明确提出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背景,以及本项研究的主要任务;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应提供名称、数量和制备方法。研究方法一般引用文献,如方法有改进则须说明,如果作者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结果与分析提出观察和实验证据,力求简明扼要;讨论提出实验结果所论证的原理、相互关系;阐明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是否一致,有无创新,指出本实验的不足之处,以及未能解决的问题。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只列出与本文相关的主要文献,一般在20~50篇。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包括硕博论文、报纸、网址等)以及“私人通讯”不得引用,但可在文中以脚注形式表示。引用文献必须核对无误。《生态学杂志》采用“著者-年代制”,中文文献在前(按拼音顺序排列),英文文献在后(按字母顺序排序)。具体格式如下:[中文期刊]:张斌,张桃林低丘红壤区农林间作系统的水分生态特征及生产力生态学杂志,16(4):1–[英文期刊]:MarkowTA,RaphaelB,DobberfuhlD,ElementalstoichiometryofDFunctionalEcology,13:78–[中文专著]:戈峰现代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30–[英文专著]:VitousekPMNutrientCyclingandLHawaiiasaModelS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30–[中文论文集]:朱廷曜,金昌杰,周广胜,等林带阻力与透风系数的试验研究//朱廷曜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及边界物理特征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23–[英文论文集]:GoldmanJC,GlibertPMK//CarpenterEJ,CaponeDG,NitrogenintheMarineENewYork:AcademicPress:233–[电子文献]:姓名发布日期主题名(网上发布日期)[作者引用日期]来源例: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W](2001-12-19)[2002-04-15]http:∥ader /9、文献引用:格式独立作者的文献,如:(戈峰,2002)、(Vitousek,2004);两个作者的文献,如:(张斌和张桃林,1997)、(Goldman&Glibert,1983);多个作者的文献,如:(朱廷曜等,1996)、(M,1999)。文献如在文中叙述中引用,两个作者的文献引用格式为:张斌和张桃林(1997)……;或Goldman和Glibert(1983)……。10、作者简介需要在文末附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发表论文篇数。E-mail及、电话。11、图表要求图题、表题要有中、英文。要求论文附图宽度(包括纵坐标上名称、单位)双栏为70~80mm,通栏≤150mm,图中字体一律用小5号宋体;高度尺寸可适当改变。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表中数据实测为零,写“0”;未测则写“-”;其它均如实注明;主线(函数线)粗5mm,辅线(坐标线)为主线的一半。12、计量单位:文稿中计量单位一律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用标准符号表示,如mol·L-1、Pa、J、s、min、h、d、mol、UV、m、m2、L、kg等。13、投稿方式为“期刊稿件处理系统”。14、收费和稿件处理:稿件不论录用与否,均需在稿件状态为“待交审理费”时邮寄论文审理费,(中文稿件100元;英文稿件150元,通过邮局邮寄)。稿件录用后需交纳版面费,版面费可邮寄或通过银行汇(开户行: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工商银行大南分理处,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用途一栏请注明《生态学杂志》版面费、作者姓名和稿件编号,收到后即寄回收据以供报销。杂志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即告知作者稿件编号,作者可根据用户名和密码上网查看稿件审理情况,投稿3个月内通知作者稿件审理结果。稿件接受录用后,6~8月内刊出,并赠送样刊。15、作者来稿发表后,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其编辑版权属《生态学杂志》所有。此杂志有权将其编辑的刊物制成光盘版或被其正式出版的光盘版收录。来稿请勿一稿两投。稿件若不采用,将通知作者。

生态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楼主投了吗?有没有录用呀?

1、本刊性质:《生态学杂志》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向,结合科研、教学、生产实际,报道生态科学诸领域新成果、新信息等。2、刊登内容:《生态学杂志》刊登有关生态系统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尤其鼓励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生态学、动植物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微生物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新方法与新技术、书刊评介、学术动态等。3、文章篇幅:研究报告以4个版面为宜(约8000字),综合评述以5个版面为宜(约10000字),研究简报以3个版面为宜(约6000字)。《生态学杂志》接受中英文两种语言投稿,英文稿件必须是国际合作研究创新论文。4、题目和作者题目:必须言简意赅,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超过20个字,中英文题目应一致。作者应有汉语拼音,多位作者(一般不超过8名)注明通讯联系人。所有单位要有准确中英文、城市和邮政编码。5、摘要和关键词:摘要须说明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结论,着重于创新与发现,以3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3~7个。6、中图分类号和基金项目:文章需注明“中图分类号”,参见《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4版),放在关键词下。正文首页左下脚注明基金资助项目及其编号。7、正文格式与要求:引言要明确提出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背景,以及本项研究的主要任务;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应提供名称、数量和制备方法。研究方法一般引用文献,如方法有改进则须说明,如果作者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结果与分析提出观察和实验证据,力求简明扼要;讨论提出实验结果所论证的原理、相互关系;阐明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是否一致,有无创新,指出本实验的不足之处,以及未能解决的问题。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只列出与本文相关的主要文献,一般在20~50篇。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包括硕博论文、报纸、网址等)以及“私人通讯”不得引用,但可在文中以脚注形式表示。引用文献必须核对无误。《生态学杂志》采用“著者-年代制”,中文文献在前(按拼音顺序排列),英文文献在后(按字母顺序排序)。具体格式如下:[中文期刊]:张斌,张桃林低丘红壤区农林间作系统的水分生态特征及生产力生态学杂志,16(4):1–[英文期刊]:MarkowTA,RaphaelB,DobberfuhlD,ElementalstoichiometryofDFunctionalEcology,13:78–[中文专著]:戈峰现代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30–[英文专著]:VitousekPMNutrientCyclingandLHawaiiasaModelS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30–[中文论文集]:朱廷曜,金昌杰,周广胜,等林带阻力与透风系数的试验研究//朱廷曜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及边界物理特征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23–[英文论文集]:GoldmanJC,GlibertPMK//CarpenterEJ,CaponeDG,NitrogenintheMarineENewYork:AcademicPress:233–[电子文献]:姓名发布日期主题名(网上发布日期)[作者引用日期]来源例: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W](2001-12-19)[2002-04-15]http:∥ader /9、文献引用:格式独立作者的文献,如:(戈峰,2002)、(Vitousek,2004);两个作者的文献,如:(张斌和张桃林,1997)、(Goldman&Glibert,1983);多个作者的文献,如:(朱廷曜等,1996)、(M,1999)。文献如在文中叙述中引用,两个作者的文献引用格式为:张斌和张桃林(1997)……;或Goldman和Glibert(1983)……。10、作者简介需要在文末附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发表论文篇数。E-mail及、电话。11、图表要求图题、表题要有中、英文。要求论文附图宽度(包括纵坐标上名称、单位)双栏为70~80mm,通栏≤150mm,图中字体一律用小5号宋体;高度尺寸可适当改变。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表中数据实测为零,写“0”;未测则写“-”;其它均如实注明;主线(函数线)粗5mm,辅线(坐标线)为主线的一半。12、计量单位:文稿中计量单位一律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用标准符号表示,如mol·L-1、Pa、J、s、min、h、d、mol、UV、m、m2、L、kg等。13、投稿方式为“期刊稿件处理系统”。14、收费和稿件处理:稿件不论录用与否,均需在稿件状态为“待交审理费”时邮寄论文审理费,(中文稿件100元;英文稿件150元,通过邮局邮寄)。稿件录用后需交纳版面费,版面费可邮寄或通过银行汇(开户行: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工商银行大南分理处,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用途一栏请注明《生态学杂志》版面费、作者姓名和稿件编号,收到后即寄回收据以供报销。杂志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即告知作者稿件编号,作者可根据用户名和密码上网查看稿件审理情况,投稿3个月内通知作者稿件审理结果。稿件接受录用后,6~8月内刊出,并赠送样刊。15、作者来稿发表后,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其编辑版权属《生态学杂志》所有。此杂志有权将其编辑的刊物制成光盘版或被其正式出版的光盘版收录。来稿请勿一稿两投。稿件若不采用,将通知作者。

生态科学这杂志没有投过哦。不过一般自己投稿审稿都要接近三个月左右。。。

不知道你说的退修是返修还是退稿再修,这两个不一样的。如果你所描述的是退修,有两种做法,有些编辑会因为稿件变动较大,会让作者按照从新投稿的要求重投,这种稿件一般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你什么时候改完就什么时候投稿,因为都是按照新稿件处理的,不存在时间问题;还有一种也是退修,这种退修是有所保留的,也就是你在稿件完成后,在cover letter里写明这事那个稿件的重投稿,但是未必经过相同的审稿人,这里就要注意,如果编辑在邮件里要求你在1-2两月内完成,你就必须在时间内返回。所以说上述问题完全取决于编辑的态度,如果不是退修而是“返修”,因为我不确定你退修的含义,例如Minor reversion或者moderate reversion,major reversion这样的评价,这就是返修,是必须在规定时间返稿的,过时不候。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心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原名《生态农业研究》,1993年创刊,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系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万方数据库统计源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刊、中国期刊网统计源刊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源刊,并被国际农业生物学文摘(CABI)、美国化学文摘(CA)、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国际数据库及检索单位收录。

找好了人打好了招呼好处给到了位机会大大机会多多很多医生的资格评审就这么搞定的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竹子研究汇刊 中国森林病虫 林业资源管理 浙江林业科技 林业实用技术 S8 畜牧、动物医学:中国草地学报) 草地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 蚕业科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草业科学 中国家禽 动物医学进展 中国饲料 畜牧与兽医 饲料工业 中国畜牧杂志 饲料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S9 水产: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杂志 草业学报 中国草地(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植物检疫 中国植保导刊 S6 园艺类核心期刊表 园艺学报 果树学报 中国蔬菜 北方园艺 食用菌学报 中国果树 中国食用菌 中国南方果树 S7 林业类核心期刊表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福建林学院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蚕、蜂类核心期刊表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林学院学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狩猎 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农作物类核心期刊表 作物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玉米科学 杂交水稻 棉花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大豆科学 种子 核农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棉花 作物杂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烟草科学 S4 植物保护类核心期刊表 植物病理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保护 农药 农药学学报 昆虫天敌(改名为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上海农业学报 中国农业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S5农学:中国土壤与肥料) 生态环境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农业工程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节水灌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农机化研究 中国农机化 S 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河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 农业基础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 土壤通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肥料(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农业学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S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重点核心:《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一般核心:《生态学杂志》、《生物多样性》

教育生物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心得

最好找专门写作的人,自己写太烧脑啦

一、学术论文写作的意义  硕士论文写作是研究生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之一,也是硕士研究生知识与能力结合、提升理论水准的一项重要环节。进行硕士论文写作,有利于全面训练研究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有利于引导研究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钻研,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同时,硕士学位论文是现行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而言,硕士论文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硕士论文体现着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学术论文是发表学术成果的基本方式,是现代学术研究的标志,理应成为各级各类学术研究者熟练掌握的一种应用文体。适应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惯例,能够写出合乎标准和要求的论文成为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基本教学目标和要求,也是现代高级专业人才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2、硕士论文是高校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检验方式。  研究生论文写作水平是检验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生生论文的水平往往能够体现出学校的教学水平。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和公立民办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而言,学术论文作为行之有效的研究生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检验方式,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3、硕士论文是专业学习的总结,是必需的学术训练。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论文写作是一项基本内容。通过论文的撰写,研究生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梳理、检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结构,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规范、规律和标准,培育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  二、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学术论文的规范是课题研究与表达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通过对于学术论文特征的全面分析,确立出评价论文质量的一般标准。  学术规范包含着多个层面、多个维度的丰富内涵。学术论文的特征表现为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与理论性四个方面。学术性是指语言的学术性、内容的学术性和问题的学术性。  创造性的内涵包括:研究是否推翻前人不正确的定论;有无新发现或提出新理论,或解决新问题;研究虽为老问题,但有无新意,或在继承前人成果的运用中发现不足而予以完善;是否反映在众多观点中独树一帜的见解。科学性指合乎规律、真实、准确的知识与结论,在学术研究中体现出内容准确、思维严密性与论证推理合乎逻辑性。理论性是指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运用理论思维,通过抽象、概括、说理来剖析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所组成的论证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使被解决的问题由一般现象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所有这些规范,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三个层面: 1、道德层面,即坚守学术道德,要以德治学,主要靠自律;2、精神层面,即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3、技术层面,即应遵守论文当一般编写格式和体例。  硕士论文写作应当严格遵循这几个方面的规范性要求,严格接受制度化规范的制约,才能保证写出乎共通标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硕士论文写作是最为基础的专业学术训练,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与程序,明确学术规范意识,掌握论文写作规律与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如果不进行基本的学术规范教育与学术训练,论文写作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抄袭、剽窃、侵占、拼凑等不端行为,必将在学术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学术规范教育和学术训练理应成为硕士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核心内容。

我很喜欢生物,我就来说两句学习生物一定要先记住生物上的一些名词,如八大循环系统都有哪些等等然后要记住名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细胞液和细胞内液的区别,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等等多看书上的图,在脑子里建立对名词的概念再就是不会的要多问老师或者多查资料还有一点很重要:要把书仔细地看不要漏掉细小的,因为细小的地方有时是有点信息量的(尤其是小字部分),可能考试不会考但对你掌握知识是很有帮助的就说这些吧,有空我们可以聊聊

生态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会

1、本刊性质:《生态学杂志》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向,结合科研、教学、生产实际,报道生态科学诸领域新成果、新信息等。2、刊登内容:《生态学杂志》刊登有关生态系统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尤其鼓励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生态学、动植物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微生物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新方法与新技术、书刊评介、学术动态等。3、文章篇幅:研究报告以4个版面为宜(约8000字),综合评述以5个版面为宜(约10000字),研究简报以3个版面为宜(约6000字)。《生态学杂志》接受中英文两种语言投稿,英文稿件必须是国际合作研究创新论文。4、题目和作者题目:必须言简意赅,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超过20个字,中英文题目应一致。作者应有汉语拼音,多位作者(一般不超过8名)注明通讯联系人。所有单位要有准确中英文、城市和邮政编码。5、摘要和关键词:摘要须说明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结论,着重于创新与发现,以3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3~7个。6、中图分类号和基金项目:文章需注明“中图分类号”,参见《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4版),放在关键词下。正文首页左下脚注明基金资助项目及其编号。7、正文格式与要求:引言要明确提出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背景,以及本项研究的主要任务;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应提供名称、数量和制备方法。研究方法一般引用文献,如方法有改进则须说明,如果作者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结果与分析提出观察和实验证据,力求简明扼要;讨论提出实验结果所论证的原理、相互关系;阐明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是否一致,有无创新,指出本实验的不足之处,以及未能解决的问题。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只列出与本文相关的主要文献,一般在20~50篇。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包括硕博论文、报纸、网址等)以及“私人通讯”不得引用,但可在文中以脚注形式表示。引用文献必须核对无误。《生态学杂志》采用“著者-年代制”,中文文献在前(按拼音顺序排列),英文文献在后(按字母顺序排序)。具体格式如下:[中文期刊]:张斌,张桃林低丘红壤区农林间作系统的水分生态特征及生产力生态学杂志,16(4):1–[英文期刊]:MarkowTA,RaphaelB,DobberfuhlD,ElementalstoichiometryofDFunctionalEcology,13:78–[中文专著]:戈峰现代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30–[英文专著]:VitousekPMNutrientCyclingandLHawaiiasaModelS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30–[中文论文集]:朱廷曜,金昌杰,周广胜,等林带阻力与透风系数的试验研究//朱廷曜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及边界物理特征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23–[英文论文集]:GoldmanJC,GlibertPMK//CarpenterEJ,CaponeDG,NitrogenintheMarineENewYork:AcademicPress:233–[电子文献]:姓名发布日期主题名(网上发布日期)[作者引用日期]来源例: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W](2001-12-19)[2002-04-15]http:∥ader /9、文献引用:格式独立作者的文献,如:(戈峰,2002)、(Vitousek,2004);两个作者的文献,如:(张斌和张桃林,1997)、(Goldman&Glibert,1983);多个作者的文献,如:(朱廷曜等,1996)、(M,1999)。文献如在文中叙述中引用,两个作者的文献引用格式为:张斌和张桃林(1997)……;或Goldman和Glibert(1983)……。10、作者简介需要在文末附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发表论文篇数。E-mail及、电话。11、图表要求图题、表题要有中、英文。要求论文附图宽度(包括纵坐标上名称、单位)双栏为70~80mm,通栏≤150mm,图中字体一律用小5号宋体;高度尺寸可适当改变。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表中数据实测为零,写“0”;未测则写“-”;其它均如实注明;主线(函数线)粗5mm,辅线(坐标线)为主线的一半。12、计量单位:文稿中计量单位一律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用标准符号表示,如mol·L-1、Pa、J、s、min、h、d、mol、UV、m、m2、L、kg等。13、投稿方式为“期刊稿件处理系统”。14、收费和稿件处理:稿件不论录用与否,均需在稿件状态为“待交审理费”时邮寄论文审理费,(中文稿件100元;英文稿件150元,通过邮局邮寄)。稿件录用后需交纳版面费,版面费可邮寄或通过银行汇(开户行: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工商银行大南分理处,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用途一栏请注明《生态学杂志》版面费、作者姓名和稿件编号,收到后即寄回收据以供报销。杂志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即告知作者稿件编号,作者可根据用户名和密码上网查看稿件审理情况,投稿3个月内通知作者稿件审理结果。稿件接受录用后,6~8月内刊出,并赠送样刊。15、作者来稿发表后,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其编辑版权属《生态学杂志》所有。此杂志有权将其编辑的刊物制成光盘版或被其正式出版的光盘版收录。来稿请勿一稿两投。稿件若不采用,将通知作者。

不明觉历,不知道要什么效果

《生态学杂志》(月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刊登生态学领域有创造性,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反映我国生态学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方向,报道生态学的科研成果与科研进展,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 索引序列
  • 生态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心得
  • 生态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心得
  • 教育生物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心得
  • 生态学杂志投稿经验总结分享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