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热带生物学报审稿时长

热带生物学报审稿时长

发布时间:

热带生物学报审稿时长

放假,但有值班的。海大学报编辑部周末放假,但有值班的,可处理稿件的工作可能延后。学报编辑部现有工作人员18人,其中编辑人员16人,12人拥有高级职称,4人拥有博士学位,是一支职称学历较高、业务素质精良的编辑队伍。海南大学学报编辑部是学校直属单位,现负责编辑出版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热带生物学报三种学术期刊,海南省教育厅主管,海南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

羌塘地区在很长时间内属于地质空白区,菊石化石资料十分稀少和零星,可以提供进行古地理古气候研究的化石资料很少见。无论是古地理还是古气候研究均很少涉及羌塘地区。在早期的古生物地理研究中,几乎没有涉及羌塘地区的资料,如 Diener ( 1916) 按照Urlich ( 1908) 对侏罗纪—白垩纪菊石动物群的生物地理分区的认识,将三叠纪菊石类分为 4 个地理分区: 北方区、地中海区、喜马拉雅区和安第斯区。即便在 20 世纪后期,羌塘地区零星的菊石类资料也很少为人们所了解和关注 ( Hallam,1994; Page2000) 。随着近年来羌塘地区的地质大调查和专题研究的开展,积累了不少新资料,提供了探讨和重新认识羌塘地区古地理格局的古生物研究的基础。本文涉及的是晚三叠世的菊石类和双壳类,选取具有重要古气候意义的西藏菊石科和双壳类 ( 印度海扇) 进行。西藏菊石科系 Hyatt 于1900 所建,迄今已有12 个属纳入该科 ( Sepkoski 2002) 。首先建立西藏菊石科的是 Hyatt ( 1900) ,他基于 Mojsisovics ( 1896) 建立的 3 个喜马拉雅地区的属 ( Tibetites,Anatibetites 和 Paratibetites ) 而建立了西藏菊石科。此后,喜马拉雅地区陆续建立新属 Metacarnites ( Diener,1908) ,Nodotibetites 和 Metatibetites ( 王义刚、何国雄,1976) 。西藏 菊石 科 在 喜马拉雅 地区 以 外的属有 意 大利西西里 的 Palicites ( Gemmellaro1904) 和西太平洋的帝汶岛的 Neotibetites ( Krumbeck,1913) ,它们的产地都介于当时的低纬度区域。Tozer,( 1994) 将加拿大的 Oxytibetites Tozer 1994,Prodrepanites Tozer 1994,Mesohimavatites Tozer 1994,以及 Dimorphotoceras Spath 1951 等属也归入西藏菊石科。Tozer( 1988) 将这些西藏菊石作为低纬度代表,并很好地解释了加拿大西部的块体运移。所以,三叠纪晚期的西藏菊石科作为典型暖温型动物群,对于古气候和古海洋的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我国东特提斯范围内,西藏菊石科和板菊石科化石群曾先后发现于西藏喜马拉雅地区 ( Mojisisovics,1893; Diener,1906) ,西藏聂拉木地区 ( 王义刚等,1976) ,云南西部剑川、巍山和兰坪等地 ( 梁希洛,1976) ,西藏昌都 ( 王义刚等,1981) ,滇西宁蒗县( 陈金华等,1983) ,青海治多地区 ( 何国雄等,1985) ,青海玉树地区 ( 何国雄等,1990) ,以及青海雀莫错地区 ( 牛志军等,2003) ( 插图 1) 。印度海扇由 Douglas ( 1929) 利用伊朗材料建立。该属的地理分布包括伊朗、东印度和帝汶岛地区 ( Krumbeck,1913; 1924) 。后来又陆续发现于匈牙利、阿曼、泰国、俄罗斯、高加索,以及塔吉克斯坦等地 ( Krumbeck 1924; Kiparisova,1947; Fallahi,1983;Huatman,2001) 。在国内,报道印度海扇产地有青海南部 ( 张作铭等,1985) 、西藏珠峰地区 ( 文世宣等,1976) 和康马地区 ( 陈金华等,1976) 云南西部剑川 ( 马其鸿等,1976) 和维西等地 ( 何克昭等,1996) 。本文报道的菊石化石材料来自于安多 109 道班附近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群剖面。该剖面土门格拉群为一套海进 - 海退相沉积土门格拉群上部为厚度超过400 m的石英砂岩所覆盖,然后为厚度超过 700 m 的雀莫错组。土门格拉群上覆的两个组没有发现化石,推测它们的时代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菊石在土门格拉组上部约 100 m 厚的地层中 。菊石具有两个层位,彼此相距约 50 m ( 厚度) 。层位 H4 -1 产 Placites oldhami; 层位 H6 - 1 有菊石 Metatibetites acutus 和 P sakuntala 。与这些菊石共生的双壳类有 Indopecten himalayaensis Wenet Lan,Myophoriopsis ,Costatorianapengensis Heale, Catella laticlavaHealey,Cultriopsis ; 最顶部的化石层位产出 Indopecten himalayaensisWen,Costatoria napengensis Healey。插图 1 安多 109 道班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群含煤碎屑岩组菊石层位 ( 剖面 26P7)王义刚等 ( 1976) 将珠峰地区的菊石动物群识别出 5 个菊石带。Metatibetites acutus 是中诺利阶下部 Indojuvavites angulatus 菊石带的分子。因此,按照 109 道班的化石群和沉积相,上覆在产菊石 Metatibetites acutus 地层以上的一套石英砂岩很有可能代表了海退沉积,这一地区不会有晚于中诺利期的海相沉积。近来在 109 道班以西的雀莫错地区 ( 产地东经 91°15'51″,北纬 33°45'56″) 也发现了西藏菊石 ( 插图 1) 。计有 Nodotibetites 和 Parati-betites 两个属 ( 牛志军等 2003) 。他们建立了菊石 Nodotibetites nodosus - P wheeleri 组合,认为其时代也是早中诺利期。何国雄等 ( 1985) 也描述了发现于治多县的 Placites oldhami ,以及发现于杂多县的 P Polydactylum ,时代是中诺利期。双壳类定年意义远不如菊石类,但是安多 109 道班剖面的晚三叠世双壳类组合面貌在种一级的程度上可以与云南西部地区早、中诺利期的双壳类动物群 ( 马其鸿等,1976) 、缅甸北部那A地区晚三叠世诺利期动物群 ( Healey,1908) 对比,也可以与喜马拉雅珠峰地区的晚三叠世双壳类动物群的种很好地对比。特别是 Indopecten himalayaensis 这个种,出现在云南剑川石钟山组、羌塘南部 109 道班土门格拉组,以及珠峰地区的土隆群上部诺利期地层,证明这个双壳类动物群的时代也应该为诺利早中期。中生代生物地理在 “域 ( Realm) ”一级的分异是从中侏罗世才开始的,它们是北方大区 ( Boreal Realm) 和特提斯大区 ( Tethyan Realm) ( Westermann,2000) 。前者代表冷凉气候,后者代表温热气候。在此之前全球海域是均一的特提斯海温暖环境,以至于无论是双壳类,还是菊石类,它们的许多属种显示了全球性地理分布。在三叠纪,尽管暖温带地域非常广阔,甚至可以到达极区范围的高纬度 ( 70°以上) ,但是却缺乏真正的热带雨林 ( Hallam,1994) 。相比较最温暖的白垩纪中期,暖温带地域的北界也只是到达北纬30°至南纬 40°。晚三叠世西藏菊石科和印度海扇的地理分布也反映了上述中生代生物地理区系分化的阶段性。西藏菊石科或是印度海扇属纵向上 ( 经度方向) ,无论是地处东特提斯海域北侧的青海、滇西、藏北,还是地处东特提斯海域南侧的喜马拉雅地区,或者是地处晚三叠世古赤道位置的帝汶岛均有分布。横向上 ( 纬度方向) ,西藏菊石科既出现在太平洋东侧的西藏地区,又出现在太平洋西侧的加拿大西部,如 Oxytibetites,Prodrepanites 和 Mesohima-vatites 三个属 ( Tozer 1994) ( 插图 2) 。Tozer ( 1982) 认为,这三个属原本应该是低纬度热带动物群,由于承载这些菊石的地体向北运移,改变了化石产地的原始纬度而到达了目前的高纬度区。较之属一级的地理分布,东特提斯洋南、北海域如果具有相同的地方性种,它们的地理分布更能说明生物扩散的途径。插图 2 印度海扇 ( Indopecten) 和西藏菊石类 ( tibetids) 地理分布和现代洋流①Tibetites; ②Anatibetites; ③Paratibetites; ④Metacarnites; ⑤Nodotibetites; ⑥Metatibetites; ⑦Palicites;⑧Neotibetites; ⑨Dimorphotoceras; ⑩﹣Oxytibetites; ⑾﹣Proderpanites; ⑿Mesohimavatites; ●Indopecten按照现代生物地理区系理念 ( Brown and Gibson 1983) ,现代海洋生物地理的控制因素基于海陆分布格局造成的地理隔绝、纬度不同产生的气候差异,以及洋流的运动途径。其中洋流对于海洋生物的地理分布具有关键作用。洋流是大多数具有浮游幼虫阶段的软体动物,如菊石类和海扇类进行生物扩散和辐射的主要途径。现代大洋表层环流的形成基于三个要素①风的应力,包括风对洋流的摩擦力和风对洋流的压力; ②海水内部的压强梯度力和摩擦力; ③地球自转偏向力 ( 即地球上非赤道地区对于地面拥有水平运动方向速度分量的物体,也称为柯氏力 Coriolis effect) 。现代大洋表层环流总体规律是①以中低纬海区的副高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②以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低压区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③南半球中纬海区的西风漂流; ④在南极大陆周围形成的绕极环流; ⑤北印度洋形成的季风环流 。而所有这些表层环流的形成无不和地球气候因纬度不同而分成热带、温带、寒带有关系。例如现代地球赤道和南、北纬 30°之间的纬度差异导致季风 ( 贸易风) 的形成,直接产生吹送流或漂流的形成机制 ( 插图 3) 。现代生物地理区系还表明,由于赤道环流的存在,通常赤道两侧会形成对称的、不同的生物地理分区。因此赤道和大洋盆地都成为现代海洋生物扩散的有效屏障。插图 3 现代大气循环和洋流产生机制及三叠纪可能的大气循环Kristan-Tollmann and Tollmann ( 1983) 和 Kristan-Tollmann ( 1988) 主要基于棘皮动物和微体化石的资料、Newton ( 1988) 基于双壳类的资料曾先后提出三叠纪或中生代热带生物群横太平洋扩散 ( tropical transpacific dispersal) 模式。她 ( 他) 们认为,太平洋东、西两岸热带型生物可以借助赤道环流进行扩散。如果承认生物扩散借助赤道环流进行扩散,也就意味着赤道两侧同时存在和现代洋流机制一样的低纬度环流。那么这种模式其实和现代大洋洋流模式并无区别 ( 参见 Kristan - Tollmann and Tollmann,1983, 215, 9) 。由于赤道环流的阻隔,南半球和北半球之间的生物交流应该十分困难。而事实上,晚三叠世西藏菊石科和印度海扇均具有同样的种分布在南纬 30°左右的喜马拉雅地区和北纬 30°左右的羌塘地区,运用赤道环流模式就不易解释这些生物的分布规律。此外,晚三叠世类重要的造礁类伟齿蛤 ( 双壳类) ,不但分布在南、北纬 30°之间的地理范围,甚至分布在北半球达到更高的纬度 ( Tamura 1983) ,表明它们可以在特提斯海域自由扩散,几乎不存在地理障碍。同时,这些暖温型分子能够穿越赤道,分别到达南、北半球较高的纬度域。因此,现代生物地理分区的原则显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生代时期。中生代时期全球气候相当温暖,两极地区没有冰盖,地球上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的温度差别很小,气候不会因为纬度的高低而产生明显的分带。没有温度的差别,自然也就缺乏产生季风的大气环流的机制,也极有可能缺乏产生赤道环流的机制,因此动物群的交流和扩散并不会因为赤道的存在而受阻。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洋流的驱动力可能主要是以地球自转偏向力为主,纬度越高、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愈大,从而形成的洋流以沿岸洋流为主。在南、北半球双向大洋沿岸流的作用下,可能形成顺时针方向运行的沿岸洋流,它们可以穿越赤道地区,从而成为近海环境的菊石类、双壳类生物扩散的主要途径。此外,在日照的作用下,晚三叠世非常开阔的潘基亚联合古大陆之上的大气层较之开阔的特提斯洋水体的大气层更易受热而产生上升流,需要来自大洋的温度较低的气流补充。在这种大气流的作用下,便有可能产生使得沿岸洋流运行速率加快的受力机制,正是这种沿岸洋流成为晚三叠世海洋生物扩散的载体。西藏菊石科和印度海扇,以及其他三叠纪动物群在太平洋两岸显示出其生物亲缘性很有可能是它们可以借助太平洋沿岸洋流自由地迁徙,所以许多生物具有沿太平洋东西两侧分布的特点。还有一种可能的是,由于晚三叠世期间,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的裂解还刚刚开始,东特提斯依然保持着足够宽阔的大洋洋面,古特提斯洋业已闭合,而中特提斯洋刚刚开裂,尚未形成深阔的洋盆。由于没有深邃的大洋盆地的存在,对动物群穿越大洋交流的影响相对要小得多 ( 插图 4) ,从而形成西藏菊石和印度海扇等在太平洋周缘的分布。插图 4 东特提斯大洋洋流和生物扩散路线①Neomegalodon ; ②Napeng - fauna; ③ Indopecten; ④Tibetidids参考文献陈金华,杨胜秋 西藏康马地区晚三叠世的双壳类 古生物学报,22 ( 3) : 355 ~358何国雄,王义刚,陈国隆 青海南部玉树地区三叠纪头足类, 《青海玉树地区泥盆纪 - 三叠纪地层和古生物》235 -288;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何克昭 赵崇贺,何浩生,帅开业 滇西陆内裂谷与造山作用。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武汉 1 ~138。梁希洛 云南晚三叠世菊石,71 ~8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云南中生代化石》,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马其鸿,陈金华,蓝绣,顾知微,陈楚震, 云南中生代瓣鳃类化石,161 - 386,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云南中生代化石》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牛志军等, 张作铭,鲁益矩,文世宣 1979: 瓣鳃类,《西北地区古生物图册》,青海分册 ( 一) ,北京,地质出版社王义刚,何国雄 珠穆朗玛峰地区三叠纪菊石, < 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 > ,古生物,第三分册 223~ 502,北京,科学出版社王义刚,何国雄 西藏一些三叠纪菊石。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西藏古生物,第三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文世宣,蓝绣,陈金华,张作铭,陈楚震,顾知微 珠穆朗玛峰地区瓣鳃类化石, < 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 > ,古生物,第三分册 1 ~210,北京,科学出版社张作铭,陈楚震,文世宣 藏东,川西,滇西北等地瓣鳃类化石 《川西藏东地区地层古生物》,第三册,科学出版社Arkell,W J , Mesozoic A L185 – L In: Moore,R C, ,Treatise on Invertebrate Paleontology, part L Mollusca 4, Cephalopoda, A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oulder and Kansas University Press, Law-rence,490 ppBrown,J H And Gibson,A C 1983: Biogeography,1 ~ The C V Mosby Company,MissouriDiener,C 1916: Die marine Reiche der Trias-Periode,D A W Wien 92: 405 ~ 549Dmitry A Ruban 2008 Evolutionary rates of the Triassic marine macrofauna and sea - level changes: Evidences from theNorthwestern Caucasus,Northern Neotethys ( Russia) Palaeoworld,Volume 17,Issue 2: 115 ~ 125Fallahi,M ,Gruber,B And Tichy,G 1983: Gastropoden und Bivalven aus dem oberen Teil der Nayband-Formation( Obertrias) on Baqirabad ( Isphahan,Iran) In Zapfe,H ( Hrsg) Neue Beitraege zue Biostraigrafphie der Tethys-Tri- Schftenreiche der Erdwissenschaftlichen Kommission 5: 57 ~ 82,Wien ( Springer)Hallam,A 1994: An outline of Phanerozoi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246ppHautmann,M Stiller, F , Cai Huawei and Sha Jingeng,2008: Extinction-Recovery Pattern of Level-Bottom FaunasAcross the Triassic-Jurassic Boundary in Tibet: Implications for Potential Killing M ,Palaios; October 2008; V 23; 10; 711 ~ 718Huatman, M 2001: Die Muschelfauna der Nayband - Formation ( Obertrias, Nor-Rhaet ) des osterlichenZ Beringeria,Heft 29,1 ~ 182Kabayashi,T And Tamura,M 1983: The Triassic Bivalvia of Malaysia,Thailand and adjacent areasKiparisova,L D 1947: Atlas,of the guide forms of the fossil faunas of USSR 7: The Triassic,252pp,Moskau ( inRussian)Kristan-Tollmann,E and Tollmann,A 1983: Uberregionable Zuge der Tethys in Schichfolge und Fauna am Beispiel derTrias zwischen Europa und Fernost,speziell C In Zapfe,H ( Hrsg) Neue Beitraege zue Biostraigrafphie der Tethys-Tri- Schftenreiche der Erdwissenschaftlichen Kommission 5: 177 ~ 230,Wien ( Springer)Kristan-Tollmann,E 1988: Unexpected microfaunal communities within the Triassic T In Audley-Charles,M G AndHallam,A ( eds) Gondwana and Tethys Geological S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N 37: 213 ~ 223Krumbeck,L 1913: Obere Trias von Buru und M Paleontographica,supplement IV ( II) : 1 ~ 161,T 1 ~ 11,StutgartKrumbeck,L 1924: Die Brachiopoden,Lamellibrachiaten und Gastropoden der Trias von Timor II Palaeontologischer Teil,Palaeontologie von Timor,XIII Lieferung,22: 1 ~ 275,Taf 1 ~ 20,Stutgart。Newton ( 1988)Metcalfe,I 1988: Origin and assembly of south - east Asian continental In Audley - Charles,M G And Hallam,A ( eds) Gondwana and Tethys Geological S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N 37: 101 ~ 118Mojsisovics,E , Das Gebirge um Hallstatt, Teil I, Die Cephalopoden der Hallsttter K Abhandlungen geologischen Reichsanstalt,6 ( 2) : 123 ~ 147Page,K N 1996: Mesozoic ammonoids in space and T In: Landman,N H ,Tanabe,K and Davis R A ( eds) ,Ammonoid Paleobiology, 756 ~ Plenum Press,New York and LondonSepkoski,J J ,J A compendium of fossil marine animal Bulletins of American Paleontology,363: 1 ~ Tamura,M 1983: Megalodonts and Megalodont limestones in J M F E ,Kumamoto U N 32N S ,7 ~28Tozer,E T , Triassic Ammonoidea: Classification,evolution,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mian and Jurassic In:House,M R ,Senior,J R ,eds,The Ammonoidea,Systematic Association Special Volume ( London,Academic Press) ,18: 65 ~ 100Tozer,E T 1982: Marine Triassic fauna of north American: their significance for assessing plate and terrane move- Geologische Rundschau,71 ( 3) : 1077 ~ 1104Tozer E T 1994: Canadian Triassic ammonoid Bulletin of Geological Survey of Canada,N 467,348 ppWestermann,G E G 2000: Marine faunal realms of the Mesozoic: review and revision under the new guidelines for biogeo- graphic classification and 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 163: 49 ~ 68Distribution Pattern of Late Triassic Tibetitids( Ceratitida) and Indopecten ( Bivalvia) from the Qiangtang Region,and Its Palaeogeo-graphic SignificanceAbstract Both tibetitids ( ammonoids) and Indopecten ( scallops) have been regarded as subtropic or tropic indi-cators,based on their distribution Recently,tibetitids,including Metatibetites,Paratibetites,Anatibe-tites,and Nodotibetites,as well as Indopecten and Catella ( bivalve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provinces of southernQinghai and western Y Endemic species of these faunas from Himalayan Tibet,such as Metatibetites acutusWang & He and Indopecten himalayaensis Wen & Lan appear in southern Qinghai and western Y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se Late Triassic molluscs suggests that faunal radiation or dispersal took place from south to north ( or in opposite direction) despite the equatorial circulation and the wide eastern Tethyan ocean,which are usually thought to be main obstacles for spreading of modern It may also indicate that a warm climate pre-vailed across the vast ranges of the eastern Tethys during Late Triassic A further consideration is that theLate Triassic latitudal climatic belts may have been very blurred,and that no marked differences in climate and temperature existed between high and low latitude regions as on today's E It is assumed that no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a modern monsoonal climate Thus continental margin currents,regional warm water cur-rents,and the equatorial circulation produced by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might not have existed at that Faunal dispersal may have depended on continental margin currents resulting from the Earth's rotation and land mass blocking This may be the reason why tibetids and Indopecten ,as well as other taxa exhibit a pe-ripheral distribution along the Palaeo-Pacific Keywords Late Triassic,ammonites,Indopecten,Paleogeography,dispersal

热带生物学报审稿周期

综合性大学的学报Q--综合性生物科学 1、生态学报 2、应用生态学报 3、生物多样性 4、生物工程学报 5、遗传 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7、微生物学报 8、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9、水生生物学报 10、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1、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2、生态学杂志 13、微生物学通报 14、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5、生物物理学报 16、古脊椎动物学报 17、古生物学报 18、微体古生物学报 19、生物数学学报 20、生物技术 21、生命的化学 22、实验生物学报(改名为: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3、生物技术通报 24、生命科学 25、生物学通报 Q94--植物学 1、植物生态学报 2、植物生理学通讯 3、西北植物学报 4、植物分类学报 5、云南植物研究 6、植物学通报 7、武汉植物学研究 8、菌物学报 9、植物研究 10、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1、广西植物 Q95/96--动物学/昆虫学类 1、动物学报 2、昆虫学报 3、动物学研究 4、动物分类学报 5、兽类学报 6、动物学杂志 7、昆虫知识 8、昆虫分类学报 9、人类学学报 10、四川动物 下面还有一些是农业和食品的看能不能靠上第六编 农业科学S--综合性农业科学 1、中国农业科学 2、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3、华北农学报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6、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7、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9、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0、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1、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2、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3、西南农业学报 14、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5、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6、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7、安徽农业科学 18、上海农业学报 19、中国农学通报 20、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1、西北农业学报 22、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3、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4、江苏农业科学 25、江苏农业学报 26、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7、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浙江农业学报 29、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0、广东农业科学 31、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32、湖北农业科学 33、新疆农业科学 34、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35、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36、贵州农业科学 37、河南农业科学 38、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农业基础科学 1、土壤学报 2、水土保持学报 3、土壤 4、土壤通报 5、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6、水土保持通报 7、水土保持研究 8、土壤肥料(改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 9、生态环境 10、中国水土保持 11、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农业工程 1、农业工程学报 2、灌溉排水学报 3、农业机械学报 4、节水灌溉 5、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6、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7、农机化研究 8、中国农机化 S3,5--农学、农作物 S4--植物保护 1、植物病理学报 2、中国生物防治 3、植物保护学报 4、植物保护 5、农药 6、昆虫天敌(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7、植物检疫 8、中国植保导刊 S6--园艺 1、园艺学报 2、果树学报 3、中国蔬菜 4、北方园艺 5、食用菌学报 6、中国果树 7、中国食用菌 8、中国南方果树 S7--林业 1、林业科学 2、林业科学研究 3、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4、 福建林学院学报 5、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6、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7、浙江林学院学报 8、西北林学院学报 9、世界林业研究 10、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11、竹子研究汇刊 12、中国森林病虫 13、林业资源管理 14、浙江林业科技 15、林业实用技术 S8--畜牧、动物医学 1、畜牧兽医学报 2、中国兽医学报 3、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4、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中国兽医科学) 5、中国兽医杂志 6、草业学报 7、中国草地(改名为:中国草地学报) 8、草地学报 9、动物营养学报 10、蚕业科学 11、黑龙江畜牧兽医 12、草业科学 13、中国家禽 14、动物医学进展 15、中国饲料 16、畜牧与兽医 17、饲料工业 18、中国畜牧杂志 19、饲料研究 20、中国畜牧兽医 S9--水产、渔业TS2--食品工业 1、食品科学 2、食品与发酵工业 3、食品工业科技 4、中国油脂 5、中国粮油学报 6、食品科技 7、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8、中国乳品工业 9、食品工业 10、茶叶科学 11、食品与机械 12、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3、中国调味品 14、粮食与油脂 15、粮食与饲料工业 16、中国食品添加剂 17、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改名为:粮油加工) 18、中国食品学报 19、中国酿造 20、食品研究与开发

据官网2014年8月信息,“211工程”三期建设以来,先后获得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近百项,获授权专利近百项。 2009年-2014年,学校承担的“973”、“863”、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数量逐年增加,科研立项经费快速增长,2011年突破2亿元,比2008年增加了近5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海南省社科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6项、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及其它省级以上奖励30多项,获授权专利27项。 自然科学类科研成果 (2008年—2013年) 序号成果名称完成人(前三位)获奖级别年度1石斑鱼遗传多样性及其种质评价技术的研究尹绍武 陈国华 张本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2流动沙丘的固定和绿化用新材料、新结构及其野外实践效果研究李建保 陈永 周青平20103热带水产养殖动物微生物性疾病检测及其安全高效控制技术研究周永灿 谢珍玉 王世锋20114高温气固分离陶瓷过滤管材的研制及应用李建保 邓湘云 姬忠礼20125极值图论的相关度序列理论及其应用尹建华 高泽图 尹梦晓20126中国棉叶螨各近似种的研究程立生 蔡双虎 蔡笃程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7绿色环保型农药----16%氟硅唑水乳剂与5%阿维哒微乳剂的研制及应用李嘉诚 冯玉红 林强20088一种补偿网络控制系统随机时延的新方法杜峰 杜文才 雷榰20099几种鱼鳔的成分分布规律及鱼鳔寡肽的制备技术研究段振华 易美华 汪菊兰200910海巴戟(NONI)规范化种植和精深加工技术及应用符文英 邢诒旺 云韵琴200911海南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理论研究与应用杨小波 吴庆书 李东海201012马氏珠母贝育种和养殖新技术王爱民 王 嫣 顾志峰201013金、磷酸钙和氧化钛光功能纳米材料及性能研究刘钟馨 曹献英 文 峰201014三维医用体数据稳健多水印算法研究李京兵 杜文才 黄梦醒201215转基因水稻颖花突变体形态学鉴定、遗传学分析和基因克隆罗丽娟 何朝族 张 艳等201216优质“定安黑猪”标准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与示范推广王凤阳 吴科榜 李笑春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17长丰2号紫长茄引进、试验与示范推广林师森 成善汉 符海秋201118海巴戟(NONI)产业化技术集成及推广应用符文英 邢诒旺 符传贤201219绿色农药新制剂的产业化及应用推广李嘉诚 林强 李鹏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社会科学类科研成果 (2008年—2012年) 序号成果名称完成人(前三位)获奖级别年度1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赵康太 沈德理 张云阁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92海南历史文化大系(10卷104本书)曹锡仁(参与)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20093中国共产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史李德芳 杨素稳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94现代化背景下的海南大特区曹锡仁 鲁兵20095海南农村基层政治与社会发展研究李德芳20126股权结构与企业资本支出决策:理论与实证分析胡国柳 黄景贵 裘益政20097论黎族文身的伦理隐喻郑小枚20098论我国民法典总则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王崇敏 张丽娜20099股权分置、公司治理与股利分配决策:现金股利还是股票股利?胡国柳等201210高校创新性基础科学研究团队特征研究——以汤姆逊—卢瑟福团队为例夏代云等201211什么是当代文学批评?——一个理论论纲刘复生201212多变量整体模式累加多层统计模型的建立及其在组织绩效预测上的应用研究刘殿国等201213海南农村基层政治与社会发展研究李德芳201214股权分置、公司治理与股利分配决策:现金股利还是股票股利?胡国柳等201215高校创新性基础科学研究团队特征研究——以汤姆逊—卢瑟福团队为例夏代云等201216什么是当代文学批评?——一个理论论纲刘复生201217多变量整体模式累加多层统计模型的建立及其在组织绩效预测上的应用研究刘殿国等201218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领域研究王丽娅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919中国天然橡胶经济问题研究柯佑鹏 过建春200920《企业柔性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安应民、郝冬梅200921贯彻科学发展观——海南干部读本王毅武 彭京宜200922丘濬集(10册)(明)丘濬著 周伟民 王瑞明 崔曙庭 唐玲玲点校200923商法学徐民201224制度递延逆反论——一个典型制度变迁的案例描述与推论张尔升200925蜕变中的历史复现——从“革命历史小说”到“新革命历史小说”刘复生200926海南文物保护、开发、利用与发展战略阎根齐 梁小平200927海南农业保险补贴与需求研究王芳201228我国高校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研究赵康太等201229海上侵权法律制度研究张丽娜201230商法学徐民2012 馆藏资源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信息显示,海南大学图书馆藏书65万册,其中,纸质文献(含纸质图书、期刊合订本)52万册,电子图书13万册。还有丰富的中外文电子数据库,如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题录数据库、中国专利题录摘要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EBSCO数据库、BIOSIS Previews数据库、CA 数据库、Springer Link电子期刊系统、LexisNexis律商联讯等中外文电子信息资源,可查询检索国内外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期刊题录与全文资料。 学术期刊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创刊,是海南省惟一进入CSSCI的学术期刊;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的期刊;2000年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1年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热带生物学报》由海南大学主办,海南省教育厅主管,公开发行。选登热带生物领域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评述、学术问题讨论、研究简报(或快报)、成果摘要等稿件。该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2013年9月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审稿周期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在中国的传播 The Spreads of Mikania micrantha in China 王伯荪 廖文波 昝启杰 李鸣光 周先叶 高三红 摘 要: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是危害性极强的世界性恶草它原产于热带美洲,现广布于亚洲热带,是新大陆众多假泽兰属Mikania植物中传播至旧大陆的惟一物种,并与旧大陆的假泽兰Mdata(B) Robinson共存薇甘菊在旧大陆的最早记录是1884年采自香港动植物公园,而非1907年采于斐济它在中国的传播始于19世纪末,由原产地引种栽培于香港动植物公园,并于1919在该园附近发现逸生的薇甘菊20世纪50-60年代,薇甘菊在香港地区蔓延开来1984年在广东深圳银湖地区发现逸生的薇甘菊,80年代末到90年代已蔓延至广东沿海地区,目前蔓延趋势不减薇甘菊在中国的传播始于香港,源于原产地中、南美洲,而广东地区的薇甘菊传播无疑地是源于香港而目前薇甘菊在中国香港和广东境内南亚热带地区的迅速蔓延或许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 关键词: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传播;恶性杂草;中国;旧大陆 分类号:Q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29-6579(2003)04-0047-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39899370);广东省林业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0-01);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200001050) 作者简介:王伯荪(1931年生),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 作者单位:王伯荪(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175) 廖文波(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175) 昝启杰(广东福田内伶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东,深圳,518040) 李鸣光(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175) 周先叶(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0) 高三红(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175) 参考文献: 〔1〕王伯荪,廖文波,缪汝槐薇甘菊学名订正及其近缘种检索[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1,40(5):72- 〔2〕昝启杰,王伯荪,王勇军,等外来杂草薇甘菊的分布与危害[J]生态学杂志,2000,19(6):58- 〔3〕蓝崇钰,王勇军广东内伶仃岛自然资源与生态研究[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4〕黄忠良,曹洪麟,梁晓东,等不同生境和森林内薇甘菊的生存与危害状况[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0,8(2):131- 〔5〕孔国辉,吴七根,胡启明外来杂草薇甘菊在中国的出现[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0,8(1): 〔6〕孔国辉,吴七根,胡启明,等薇甘菊的形态、分类与生态资料补记[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0,8(2):128- 〔7〕HOLMES W CRevision of the old world Mikania(Compositae)[J] Bot Jahrb Syst,1982,103(2): 211- 〔8〕CHOUDHURY A KControversial Mikania (climber)-A threat to the forests and agriculture[J]Indian Forester,1972,178- 〔9〕WATERHOUSE D FThe major arthropod pests and weeds of agriculture in Southeast Asia: Distribution,Importance and origion[M]Canberra,ACT,Australian,1994:124- 〔10〕温惠玲,曹洪麟,梁晓东,等薇甘菊在广东的分布与危害[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2,10(3):263-

介绍《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东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 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中文学术期刊(双月刊),优先报道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及其交叉学科领域中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 亦欢迎来自不同气候带的植物科学研究论文,重点刊登全球气候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系统与进化生物学、环境退化与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育及可持续利用、农业及食品质量安全与植物化学资源、植物种质创新与基因发掘利用以及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新成果。设有研究报告、快报、综述、评论、书评和会讯等栏目。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刊登部分英文稿件。该刊1991年创刊,早期以经典植物分类学为报道重点。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ISSN:1005-3395CN:44-1374/Q周期:双月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期刊级别:08版北大核心

来自360百科的介绍《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东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 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中文学术期刊(双月刊),优先报道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及其交叉学科领域中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 亦欢迎来自不同气候带的植物科学研究论文,重点刊登全球气候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系统与进化生物学、环境退化与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育及可持续利用、农业及食品质量安全与植物化学资源、植物种质创新与基因发掘利用以及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新成果。设有研究报告、快报、综述、评论、书评和会讯等栏目。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刊登部分英文稿件。该刊1991年创刊,早期以经典植物分类学为报道重点。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ISSN:1005-3395CN:44-1374/Q周期:双月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期刊级别:08版北大核心同时查阅了其它一些关于此报的说法,都说其是北大核心期刊。

热带生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树义博士是我国第一个到南美亚马逊热带雨林进行野外研究与考察的生态学者。留学法国期间,他曾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位于法属圭亚那原始森林里的努里格(Nouragues)生态站工作19个月,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他1995年回国到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工作,获得“百人计划”项目支助。张树义博士愿意与读者朋友们共同分享他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亲身经历。一、丛林中的努里格生态站努里格(Nouragues)生态研究站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卓有成绩和特色的野外研究基地之一。它位于南美大陆法属圭亚那原始森林的纵深处,那里的生态系统属于亚马逊热带雨林。由于避免了一切外界的干扰和破坏,加之拥有现代化的野外研究设备,生态站建立后的十几年当中吸引了许多国家的科研工作者前去从事热带生态学研究。1991年,我作为一名留法博士研究生到该站做博士论文的野外研究,先后两次,历时19个月,为中国生态学者涉足亚马逊热带雨林做考察和研究迈出了第一步。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树义博士是我国第一个到南美亚马逊热带雨林进行野外研究与考察的生态学者。留学法国期间,他曾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位于法属圭亚那原始森林里的努里格(Nouragues)生态站工作19个月,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他1995年回国到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工作,获得“百人计划”项目支助。张树义博士愿意与读者朋友们共同分享他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亲身经历。一、丛林中的努里格生态站努里格(Nouragues)生态研究站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卓有成绩和特色的野外研究基地之一。它位于南美大陆法属圭亚那原始森林的纵深处,那里的生态系统属于亚马逊热带雨林。由于避免了一切外界的干扰和破坏,加之拥有现代化的野外研究设备,生态站建立后的十几年当中吸引了许多国家的科研工作者前去从事热带生态学研究。1991年,我作为一名留法博士研究生到该站做博士论文的野外研究,先后两次,历时19个月,为中国生态学者涉足亚马逊热带雨林做考察和研究迈出了第一步。其实,汉语中的亚马逊一词(亦有人译为亚马孙)可分为三个不同的概念:第一是众所周知的亚马逊河,为全世界最大河流,全长6400公里,起源于秘鲁,横穿巴西,流入大西洋;第二是亚马逊平原,本意是指由亚马逊河及其支流灌溉的森林平原,其地域北起圭亚那高原,南止巴西的马托哥罗梭(MatoGrosso),东边与大西洋相接,西边延伸至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面积约六百万平方公里。第三是亚马逊森林,其范围超出了亚马逊平原,泛指与亚马逊平原森林类型一致的南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法属圭亚那即属于这一类。目前巴西境内热带雨林的破坏日趋严重,而圭亚那森林仍完好地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鲜为人知的原始丛林之一。努里格是个年轻的生态站,它创建于1987年。当时,我的博士论文导师Charles Dominique教授经法国环境部和科研部的批准在法属圭亚那原始森林创建生态站,主要研究热带雨林中的动植物协同进化。60年代Charles Dominique师从跻身国际最著名动物学家行列的Grasse先生研究灵长类动物行为,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和南美洲长期从事野外研究,曾多次在<<自然>>上发表文章,是夜行性灵长类动物的权威。因为法属圭亚那原始森林以前从未有现代人涉足,当时又没有卫星勘测地貌的技术,几个地理和生物学家便不得不在这茫茫的原始丛林中在当地土著的带领下徒步寻找建站的位置。最后,他们寻到这依裸山傍溪流的地方,坐标是北纬4o05’,西经52o40’。在亚马逊热带雨林,裸山是不多见的特殊生态类型:它本身是块巨大的花岗岩,由于沉积了薄薄一层沙土,岩石表面零星生长着风梨科草本植物和灌木杜鹃。在裸山和平原接壤处,植物类型逐渐向高树林过度,形成一条特殊的植物演替带,为研究亚马逊森林的进化过程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应该说努里格不是一个普通名词,它是200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印地安部落的名字。自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欧洲白人侵入这个世界,先是用刀枪和猎狗直接屠杀了大批印地安人,随后他们传播的疾病更使得一个个土著部落逐渐地销声匿迹,其中就包括努里格。于是乎,不知是为了怀旧的纪念还是出于反省的伤感,生态站被起了这个名字,我们也戏称自己为努里格人。生态站附近的山洞里一直存有努里格印地安人曾经用过的泥瓦罐;在溪流旁的石头上,迄今还清晰地保留着那些已经作古的土著人磨石器的痕迹。初次目睹这些遗物和遗迹,我曾莫名其妙地想起“大江东去”的诗句。从法属圭亚那首府卡宴去努里格生态站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直升飞机。我还记得第一次乘直升飞机时异样的激动。直升飞机飞得很低,脚下是浩瀚的林海,郁郁葱葱一望无际。在万倾绿中点缀着一簇簇的红,那是开满鲜花的树。河道嵌在雨林里,巨莽般蜿蜿蜒蜒。飞行25分钟后,前方蒙胧胧现出一座突兀的裸山,驾驶员告诉我生态站的大本营就在裸山脚下。果然,眨眼的功夫,一片空地和几顶木架结构的帐篷显现出来。不知是为了试探我这个远道而来的黄皮肤的胆量还是想炫耀自己高超的本领,驾驶员故意不着急降落,而是操纵直升飞机紧贴花岗岩石壁绕裸山兜风。飞到“悬”处,机体与石壁的距离仅有一米左右,我真的担心与他同归于尽在这异国他乡。作为一个现代化的生态站,努里格的管理和科学研究充满了新思想。首先,生态站是个“禁区”。经法国5位部长签字,以生态站为中心的10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被政府批准为国家自然保护区,非生态站同意任何人不得进入,甚至直升飞机也无权低空飞行。专家就是权威在这里得到良好的体现,保护区也有了真正的内涵。其次,生态站的科研人员也严格维护这热带雨林自然状态下的原始平衡:处理不掉的垃圾被直升飞机运回城市;绝对禁止钓鱼和狩猎,尽管一尺长的鱼就在河里游来游去,大豚鼠甚至跑到营地里“讨”饭吃;采集植物和小型动物标本被控制在最低限度;甚至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尽可能保持肃静。总之,应该有自知之明:我们是“外来户”。正是得益于诸多的努力,生态站及其研究人员逐渐被雨林中的动物们所接受。蜂鸟每天早晨在帐篷前的花间快活地采蜜,好奇的食蚁兽曾竞爬上住人的木板棚,几十只一群的野猪差一点袭击了我们栽种的香蕉,美洲豹也偶尔出没在营地附近。提及美洲豹,初入雨林的人常为之谈“豹”色变。的确,如果人兽真正交战的话,既使一个壮汉也绝对无力招架一只两百公斤重的美洲豹的攻击。然而事实上,原始森林中的猛兽是不会轻易攻击人的,其中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人对兽来说是既陌生又奇怪的直立动物,它们对人有畏惧感;第二,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猛兽能够捕到足以充饥的猎物,因此没有必要冒无意义的危险。当然,对于大型猛兽的提防总是必要的,专门研究美洲豹的美国动物学家Emmons博士曾向我们传授经验:遇到猛兽千万不要逃跑,因为这反而会刺激它们的追杀行为;不过,拍手发出响声一般来说能对动物产生威慑作用。其次,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为努里格的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初入丛林的人容易迷路,生态站为每个人配备了步话机和雷达发射器,以便于相互联络和寻找丢失者;营地还安装了太阳能发电设备,科研人员不仅可以使用计算机,还能直接与世界各地通电话和传真。我们还在森林的树冠层搭起了空中索道和平台,其中平台是尤其方便的野外研究设备:它几乎能够建在任何一棵高树上,人可以凭借绳索和特殊的攀登器具爬上树梢,为研究树栖动物的行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不过,无论设备怎样先进,也无论如何小心谨慎,意外的事总会不时地发生:一次,一个胆大冒失的澳大利亚女学生夜幕降临后多时还没返回生态站,大家只好四处寻找。最后,用尽了现代化的手段才在后半夜从距离遥远的瀑布旁她临时搭就的小窝棚里将她唤醒。她是彻底地搞错了方向,若不是我们行动得快,她愣小伙子般的性格会让她继续朝生态站相反的方向走。更“轰轰烈烈”的一次是一个刚愎自用的地理学教授,他自诩在雨林里不用任何工具就可以确认方向。于是,他便在某一天迷失在浩瀚的林海,走了三天三夜,又在大河里漂游了一整天,最后庆幸地遇到了一个巴西船夫将他搭到有人烟的地方。而生态站里,二十几个宪兵和努里格人几乎将整个雨林都掀翻了。更重要的是,生态站把握先进的科研方向,不同领域密切合作,从各个侧面研究整个生态系统。我们不妨走马观花地看几个科研题目:阳光对附生植物分布的影响,木本植物的植被分布与土壤特性的关系,蜂鸟与植物的协同进化,石鸡的求偶炫耀及其对婚场的选择,鸟类的集团活动行为,蝙蝠对种子的传播作用,灵长类动物的取食对策及其对森林植被的影响,等等。我本人则专门研究棕色卷尾猴的取食行为及其对种子的传播作用。这是个“疲劳”的课题,原因是卷尾猴太活泼,它们每天天不亮就开始活动,在树梢上奔来蹿去,一会儿爬山,一会儿过河。这可苦了我,我又得观察,又得记录,又得注意不踩上毒蛇,不陷进犰狳洞,不掉下独木桥,不撞上带刺的棕榈。开始的三个月,卷尾猴不习惯被跟踪,见了人就跑,闹得我一天下来疲惫不堪。在河流附近,它们尤其会耍花招。本来,好不容易才在河岸边追上猴群,可它们见了我三下两下就蹿到对岸;等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淌过了河,它们又“流蹿”回来。倘若我守候在一边不动,这些顽皮的家伙便长久地逗留在河岸的另一边,或者在不可预测的某一刻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不过,有耕耘就有收获,一些颇有学术价值的自然现象和动物行为不断地在这里被发现,让我们一同看几个有趣的例子。石鸡是一种美丽而有趣的鸟,每天清晨和傍晚,十几只甚至几十只雄鸟聚在婚场上以“唱歌”和“跳舞”做求偶炫耀。Thery博士通过细致的研究发现光照对石鸡婚场的选择和求偶炫耀行为的发生有直接影响,这是因为雌性总是在光照最适中时造访婚场,在这种光强下,雄鸟羽色的艳丽表现得最充分。这项研究获得1992年法国青年科学家发现奖。博士研究生Jullien研究热带鸟类的“集团活动”行为,就是十几种鸟长年松散地结合在一起生活。在她专心致志的研究过程中,她有一次观察到了奇迹:十几种几十只大大小小的鸟聚在一块两平方米的地面上翩翩跳起“鸟芭蕾”,正如人们在神话中描述的百鸟朝凤的情景。这是人类首次发现这类有趣群体舞蹈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正是解释鸟类“集团活动”的关键。我对卷尾猴的研究也取得了成果:在<<国际灵长类学报>>上发表的“棕色卷尾猴取食行为”一文揭示出卷尾猴在不同季节能够根据食物资源的数量和分布的变化迅速调整生存对策;在<<美国灵长类学报>>上发表的“棕色卷尾猴睡眠行为”首次报道了卷尾猴为防御猛兽在夜晚的袭击而选择在棕榈叶子上睡眠;发表在热带生态学研究的权威刊物<<热带生态学报>>上的关于在热带雨林中果实产量测量方法的文章被美国Duke大学教授、国际著名热带生态学家和灵长类学家Terborgh先生称为是“在该领域里极有价值的,使野外研究方法标准化的工作”。该文章发表后收到百余封来自世界各国的索要文章的信件,美国<<热带生物学报>>也因此连续邀请为其审阅该领域的稿件。毋庸置疑,努里格是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地方,在那里,人与自然真正地融为一体。离开这“世外桃园”已三年有余,我迄今还深深眷恋着她-南美丛林中的努里格生态站。二、缤纷的植物王国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种类成分最丰富的植被类型,这源于两个原因:地区的古老性和适宜的现代生境条件。可以说,是赤道气候孕育了热带雨林,这种气候的特点是高温多雨,空气湿润。由于气候全年温度高而温差小,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故与气候相适应的植物群落变化不象温带植物那样表现出明显的季相。叶在全年都呈绿色,每个月都可能有某些植物处于开花期。但如仔细观察即可发现一年之中也的确存在开花最盛的季节,在大多数雨林中,开花主要发生在干燥气候下。亚马逊森林的植物种类异常繁多。植物学家认为,仅亚马逊河流域就有不下5万种植物,迄今只有半数被作出科学的鉴定。与温带植被景观不同,热带雨林中通常很难找到优势种。在这片雨林里,每公顷林地一般包括200多个树种,而同等面积的温带林地仅有10-15个。热带的许多乔木高大笔挺,没有分枝。树的主干常具富有特征的外表: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长着稀疏的疣突,有的披着密密的尖刺。有些树主干基部具有外露土面的板状根;板状根由粗大的侧根发育而来,构成扁平的三角形的板,有时高达3-4米,显得颇为壮观。它们大大加强了巨树的支持力,抵御风的侵袭。关于板状根形成的原因,适应性理论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适应,以抵抗风或重力引起的应力。但这一理论不能解释为何热带以外的树木板状根不发达,而且板状根最发达的并非是最高大的树木。而且板状根总是出现在一定的科属内,因此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不容忽视。不过,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板状根固着植物本身,丛林中树木坍塌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有一次我正坐在溪边小憩,忽听“咔”的一声干裂,我心叫“不好!”,急忙奔向一棵粗树,还没等定过神来,又是一连串“咔咔”的响声,紧接着,一棵合抱粗的树不偏不矣地砸在我刚刚歇息的地方。“谢天谢地”,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幸好它没有“殃及池鱼”。雨林里,一棵倾倒的大树常会株连邻近的另一棵,后者再波及第三棵,如此的连琐反应会使半公顷的森林在顷刻间倒下。倘若人或动物站在那不幸的地方,则必是在劫难逃。雨林中另一位令人望而生畏者是一种棕榈,它浑身上下布满了十几厘米长的刺。我跟踪猴子时曾“冒犯”过它,几根刺钻进我头皮一厘米;还有一次不小心踩到了落在地面的叶柄,尖刺竞穿透了厚厚的靴底。初次造访雨林的人一定会对千奇百怪的藤本植物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说,雨林里充满了藤。藤的形态多变:有圆圆的,笔直地从树冠垂下来;有扁扁的,缠绵地环绕在树上;有的光滑,仿佛历经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有的粗糙,好象是天工弃下来的旧锯齿;有的又粗又长,弯弯曲曲,既寻不见根源,也找不到尽头;有的则缠成一团,从此树攀悬到彼树,把树冠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还有的缠着无数色彩斑斓的寄生花,远远望去,宛如丛林巨蟒悬游在一棵棵巨树之间,令人毛骨悚然。有一种藤呈凸凹相间的节状,印地安人称之为“龟藤”,传说乌龟可以顺着这种藤爬到天上。藤本植物有很好的生态适应,它们可以以本身缠绕而上,或以嫩枝卷绕支持物而上,或依靠卷须,或依靠吸根向上攀登。总之是以茎干物质最经济的手段攀援到光照充分的上层,迅速生长达到成熟。热带雨林中最引人注目或者说最“臭名昭著”的当数绞杀植物。这类植物属于藤本植物与附生植物之间的过渡类型,称半附生植物。绞杀植物的种子被鸟或别的动物带到树冠后发芽,它们起初以卷须附生于支柱植物,随后长出气生的网状根系紧紧包围树干并向下扩展,直到伸入地面下变为正常根系。它从土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后生长加快,网状根膨大愈合变成网状茎,支柱植物的树干在里面被绞杀致死,绞杀植物最常见的是榕树属的一些大乔木。南美的绞杀植物是藤黄科的克鲁西(Clusia)藤黄,它与榕树不同的是虽有巨大的树冠,但没形成巨大的根网,因此,它虽限制着被附生植物的树冠,但却不能绞杀后者,并且也不能成为独立生活的乔木。。附生植物是热带雨林森林结构中一个特别的组成部分。全世界共有65科850属约3万种附生植物。在热带雨林,这类植物大约占植物种数的一半。这类植物具有迅速汲取和收储雨水的器官和组织。在热带雨林中,附生植物有时稠密地覆盖着树枝干和树叶上,其间偶尔还夹杂着灌木和小乔木,构造出一座座空中花园。附生植物种类极其繁多,其中最辉煌的当属兰科,风梨科和天南星科。兰花小巧玲珑,形态多样,有的序状,象一串晶莹的绿珍珠;有的舒展,仿佛飞燕张开的金翅膀。最迷人的一种洁白如玉,一个柄上并开两朵一模一样的花,宛若一对天生丽质的孪生姐妹。全世界有大约两万种兰花,根据其栖息方式可分为陆生,附生或腐生。温带的兰花均为陆生,这是因为植物需要土壤提供蒸腾过程中所失的水分。而在热带,虽然也的确有些种类生长在地上,但大多数种类是附生的。陆生及腐生的兰花因此需要具有根或块茎,附生的兰花则具有肥厚根被的气生根。兰花通常两性,两侧对称,花被6枚,2轮,每轮中间的一枚萼片与两侧的两片花瓣,无论在颜色或形状上都不同,常特化为唇瓣或舌瓣。兰科植物花的高度特化,是对昆虫传粉的高度适应的表现。兰科植物的花,对昆虫传粉的适应非常复杂,一般来说,兰花常大型而美丽,有香气,易引诱昆虫。花的蜜液多藏于唇瓣基部的距内或蕊柱的基部,昆虫进入花内采蜜时,落在唇瓣上,头部恰好触到花粉块基部的粘盘上。昆虫离开花朵时,带着一团胶状物和粘附其上的花粉块而去,至另一花采蜜时,花粉块恰好又触到有粘液的柱头上,完成授粉作用。风梨科植物是新热带雨林的特产,大约有50属,1000种。这些植物的花大多奔放,轮生的叶片构造出一个小“池塘”,里面有时生活着树栖的蛙和螺。热带美洲最著名的风梨科植物就是我们常吃的菠萝。茎花现象是热带雨林一些植物的显著特征,这些植物直接在无叶的茎上开花和结果。它们的花和果由很短的无叶柄附着在主干上。关于茎花现象,植物学家认为这是雨林下层小乔木得不到充分阳光的一种适应,这种适应使花得以展现于喜阴的蝶类面前而完成传粉过程。

影片讲述一个摄制组在亚马逊雨林陷入圈套,他们被迫和巨蟒搏斗,并想方设法脱离险境的故事

毒蛇 蟒蛇 毛虫 甲虫 鳄鱼 食人鱼 毒草 毒花 。。。太多了 运气好 还能遇到食人族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的审稿流程

设有研究报告、快报、综述、评论、书评和会讯等栏目。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刊登部分英文稿件。

来稿应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简练,每篇研究论文(包括图表、英文摘要、参考文献)不超过6个版面,研究简报不超过3个版面,综述文章不超过8个版面。关键词3-8个。来稿须在正文前附加封页,写明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单位后应写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多作者签名;正文只写中英文题目,不署名和单位。正文内容按如下顺序书写:中文题目、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英文中的中国作者姓名和我国地名,请用汉语拼音拼写。摘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须概述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字;英文摘要内容应详于中文摘要。文稿字号不小于5号字,5倍行距,用规范化简体字。计量单位采用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中规定的国际统一名称符号。首次出现的种、属名称请附拉丁学名,并请核对无误。稿中的外文字母、数学符号请标明文种,大、小写,上、下标,正、斜体。参考文献只列与本文有关的主要近期文献,未正式发表的内部资料请勿引用。作者或编者为3人以下的(含3人)应全列出;3人以上的,在第3作者或编者后加“等”字。中、日、俄文文献一律用英文引用,中文文献作者姓名、期刊名附中文对照,并加“(inChinese)”。每条参考文献的着录项必须完整。书写格式为:期刊论文:[序号]作者。论文题目[J]刊名,发表年份,卷(期):页码。图书:[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论文集:[序号]作者。论文题目[C]//编者。文集名。版本(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参考文献按照在文中引用的先后依次列出,在文中以“[序号]”标于引用处的右上角。图、表、照片力求精简,总数一般勿超过6张。图、表题及内容均需中、英文(或拉丁文)对照。并请自行插入文中;表格用三线表,照片要求清晰,层次分明,反差较大为宜。线条图用绘图纸黑墨绘制,线条粗细均匀,电脑绘制的线条图的主线粗25~5mm,辅线为主线的一半,请用激光机打印。每个图版不超过版心(220mm×165mm)。所有图表应插入文中相应位置,不要全部放在文后。所有数据图要求用excel软件制作,并带上数据库。带数据库的方法:先在excel软件里直接生成图,复制,然后打开word里的正文,再粘贴。检查是否带数据库的方法:打开word里的正文,双击图,带excel数据即可。

  • 索引序列
  • 热带生物学报审稿时长
  • 热带生物学报审稿周期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审稿周期
  • 热带生物学报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的审稿流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