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分析化学science

分析化学science

发布时间:

分析化学science

分析化学主要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化学分析主要分为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重量滴定仪器分析重要分为紫外,红外,核磁,质谱。这些是我们学校主要学习的分析化学内容可以供你参考

《分析化学》中文刊是SCI收录,2017年影响因子824

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

分析化学sci

SCI收录。网页链接

收录了以下信息:1、《分析化学》(月刊)1972年创刊,是分析化学学科专业性学术期刊。2、《物理化学学报》(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主办、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3、《ChineseJournalofChemicalPhysics》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物理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承办的学术性期刊。SCI官方的划分方式:所有的期刊主要按影响因子高低被分为四个区,分别是Q1区,Q2区,Q3区,Q4区,各占25%。即Q1区是影响因子最靠前25%的期刊,Q4区是最靠后的25%的期刊。Q1区的期刊质量最高,Q4区期刊质量最低。划分依据相同,但四部分比例不同,Q1区(前5%),Q2区(6%—25%),Q3区(26%—50%),Q4区(51%—100%)。

ACTA CHIMICA SINICA《化学学报》(中文版)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HINESE《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中国化学》(英文版)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物理化学学报》(中文版))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中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催化学报》(中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分析和生物分析化学杂志

分析化学可以为生物服务。

我国被SCI检索的期刊名称 2005-12-5 1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MMM英文版) 2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 3 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4 代数集刊(英文版) 5 地球物理学报 6 地质学报、土壤圈(英文版) 7 分析化学 8 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 9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0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 11 高分子科学(英文版) 12 高分子学报 13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4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15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文) 16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中文) 17 化学学报 18 计算数学(英文版) 19 结构化学 20 科学通报(英文版) 21 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22 力学学报(英文版) 23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4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25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 26 世界胃肠病学杂志(英文版) 27 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 28 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 29 数学学报(英文版) 30 无机材料学报 31 无机化学学报 32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科学英文版) 33 物理化学学报 34 物理学报 35 物理学报—海外版 36 稀土学报(英文版) 37 稀有金属(英文版) 38 稀有金属与材料工程 39 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 40 有机化学 41 植物学报(英文) 42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 43 中国化学(英文版) 44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45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46 中国科学A辑(英文版) 47 中国科学B辑(英文版) 48 中国科学C辑(英文版) 49 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 50 中国科学E辑(英文版) 51 中国文学(英文版) 52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53 中国药理学报 54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55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56 自然科学进展(英文版)

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是研究获取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的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元素、离子、官能团、或化合物)、测定物质的有关组分的含量、确定物质的结构(化学结构、晶体结构、空间分布)和存在形态(价态、配位态、结晶态)及其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等。 分析化学开发分析物质成分、结构的方法,使化学成分得以定性和定量,化学结构得以确定。分析化学是化学家最基础的训练之一,化学家在实验技术和基础知识上的训练,皆得力於分析化学。当代分析化学著重仪器分析,常用的分析仪器有几大类,包括原子与分子光谱仪,电化学分析仪器,核磁共振,X光,以及质谱仪。仪器分析之外的分析化学方法,现在统称为古典分析化学。

前言第1章 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分析1 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2 核酸3 糖4 生物分子的分析化学参考文献第2章 生物样品的制备1 生物分析化学分析对象的复杂性2 生物材料的选择3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4 细胞的破碎5 生物大分子的提取6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与纯化7 固相萃取与固相微萃取参考文献第3章 液相柱色谱技术1 液相柱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2 描述色谱过程的速率理论3 HP1C系统4 液相色谱分离模式5 整体色谱柱参考文献第4章 电泳技术1 电泳的基本原理2 琼脂糖凝胶电泳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4 自由流电泳5 毛细管电泳参考文献第5章 生物质谱分析法1 质谱仪2 质谱联用技术3 生物质谱的应用参考文献第6章 微流控分析l微全分析系统和微流控分析概述2 微流控芯片上的生物分析化学技术3 微流控分析在生物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参考文献第7章 免疫分析与印迹技术1 抗原一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2 可见性免疫反应及其分析应用3 标记免疫分析4 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印迹技术5 免疫分析的发展与新技术6 印迹技术7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设计、制备与选择性8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9 分子识体1 0分子识体的应用参考文献第8章 生物传感与DNA阵列1 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2 电子传递媒介体生物传感器3 无试剂生物传感器4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5 DNA生物传感器6 DNA阵列参考文献第9章 核酸扩增和序列分析1 核酸的提取和分离2 核酸的体外扩增一一聚合酶链反应3 核酸测序参考文献第10章 蛋白质、多肽的氨基酸组成及序列分析1 氨基酸的衍生化间接分析法2 氨基酸直接分析法3 氨基酸的液质联用分析4 氨基酸立体异构体的手性色谱分析5 肽和蛋白质的直接测序法6 蛋白质测定序列前的样品处理7 蛋白质测序技术平台参考文献第11章 蛋白质组分析1 蛋白质组与基因组2 蛋白质组学研究对生物分析化学提出的挑战3 蛋白质组学的分析策略与研究路线4 双向电泳技术及其改进5 蛋白质组学分析中的色谱技术及几种分离技术的“杂交”6 生物质谱在蛋白质组学分析中的应用7 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8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9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参考文献第12章 代谢组学1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向2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3 展望参考文献第13章 生物信息学1 生物信息学的概念2 重要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3 搜索引擎——ExPAS4 DNA序列分析应用举例5 蛋白质序列分析应用举例6 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数据分析参考文献第14章 细胞分析化学1 细胞毛细管电泳分析2 细胞图像分析3 微电极实时动态检测单细胞4 细胞电化学与细胞传感参考文献

分析化学学报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会志)Chemical reviews(化学评论)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德国应用化学)Chemical communications(化学通讯)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化学研究述评)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化学学会评论)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Analytica Chimica Acta(分析化学学报)Analyst(分析化学家)Analytiacl Methods(分析方法)

近代化学知识传入我国,大体说来是从19世纪30年代就开始的。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丁守存曾著《造化究原》和《新火器说》两部书。后来在19世纪50年代,第一部部分地介绍化学知识的书《博物新编》出版。在《博物新编》之后,不久出版了韦廉森的《格物探原》、丁韪良的《格物入门》以及其他一些《化学启蒙》、《化学须知》、《化学指南》、《化学入门》等一类只讲浅近的普通化学知识的书。一直到19世纪70年代,徐寿等人方才开始系统地翻译化学书籍,不但有了如《化学鉴原》等普通化学书,而且大约从1884年起,开始有了分学科的分析化学等书籍的编译出版。19世纪中期,世界上最杰出的分析化学家卡尔·雷米格乌斯·富里西尼乌斯曾经写过2部分析化学书:一部是《定性分析化学导论》;另一部是《定量分析导论》。这2部书分别由徐寿等人译成中文,前者名《化学考质》,后者名《化学求数》。这2部书约在1884年出版,是译成中文介绍到我国来的2部最早的分析化学书。这2部书里所用的名词,当然和现用的有很大差异,如称元素为“原质”、化合物为“杂质”等。《化学考质》的德文初版是在1841年出版的;《化学求数》的德文初版是在1846年出版的。它们是19世纪最有名的2部分析化学书籍,曾经先后出版了十几版。富里西尼乌斯于1818年12月28日出生在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城的一个商人家庭。他读完中学后,在药铺里担任了几年学徒,后来进入波恩大学读化学,在那里获得博士学位。1841年,他23岁时开始在吉森大学担任讲师。当时最有名的化学家李比希在该校任教授,李比希辅导富里西尼乌斯参加了大量的化学实验工作。根据19世纪欧洲高等学校的传统,每一个系基本上只有一位正教授,李比希在世时,富里西尼乌斯不可能任吉森大学的教授。因此,他不得不到别的学校去工作,才能提升为教授。由于富里西尼乌斯做了很多重要化学研究,并且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论文,所以他在化学界有了名,于是威斯巴登农业大学于1845年聘请他担任正教授。可是在这所农业大学里,当时并没有像样的实验室,于是富里西尼乌斯在自己家里设立了一个比较好的实验室。他带领着一批助教和学生,在这里进行实验工作。这个私人实验室很有名,当时许多德国的工业公司都请富里西尼乌斯帮助解决问题。在这座实验室里进行实验工作的学生,都得到普鲁士政府的承认,可以授予博士学位。这个实验室对于分析化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还存在于维斯巴登,现名为“富里西尼乌斯研究所”,仍由富氏的后代主持。1862年,富里西尼乌斯创办了《分析化学学报》,他担任总编辑,一直到他1897年6月11日去世为止。当时全世界本来只有专载全面的各类化学论文的几种期刊,而《分析化学学报》却是最早的专载化学一个分支学科论文的期刊,该刊至今还在定期出版,而且是国际上负有盛名的科学刊物。富里西尼乌斯的《定性分析化学导论》初版是1841年出版的,在10年之内共修订出版了7版,可见这部书在当时是很受重视的。富里西尼乌斯逝世以后,还继续出版到16版之多。这本书曾经被译成中文、英文、法文、意大利文和俄文。富里西尼乌斯在定性分析系统中,把金属分成6组:第一组包括钾、钠和铵,这些元素的硫化物和碳酸盐都能溶解于水,它们的氧化物的水溶液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色。第二组包括氧化钡、氧化锶、石灰和氧化镁,它们不容易溶解;但是镁、钙、锶、钡的硫化物却能溶解于水,它们可以与碳酸根和磷酸根发生沉淀。第三组的氧化铝和氧化铬不溶解于水,不被硫化氢沉淀,但容易被硫化铵沉淀。第四组中,锌、锰、镍、钴和铁的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都不能被硫化氢沉淀;可是在碱性溶液中,它们的硫化物容易发生沉淀。第五组中,银、汞、铅、铋、铜和镉的氧化物,都能与硫化氢在中性、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发生沉淀。第六组中,金、铂、锑、锡、砷的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可以被硫化氢沉淀,但是这些硫化物能溶解在硫化铵中。我们可以看出,富里西尼乌斯将金属分组的方法,基本上和现用的相似,所不同的是他的第一组成了现在的最后一组,各组的顺序,正好是倒过来的。富里西尼乌斯对于每个学生规定所用的仪器,基本上也和后来学生学定性分析时所用的相同。当然,现在所用的定性分析,大都已经达到半微量分析的方法,并且已经大量使用有机试剂了。在富里西尼乌斯的时代,电离学说还没有出现(这一学说是到了1883年以后,才由阿累尼乌斯首创的)。在没有电离学说之前,富里西尼乌斯能建立起这样的定性分析系统,是很不容易的。富里西尼乌斯的《定量分析导论》是1848年初版的,后来也修订出版了好多次新版本。他十分重视叙述实验的详细方法,所以这部书也被翻译成中、英、法、意、俄等种文字。富里西尼乌斯的声望很高,从19世纪40年代起,在分析化学界,是十分受人尊敬的。富里西尼乌斯有两个儿子H·富里西尼乌斯和W·富里西尼乌斯以及一个孙子L·富里西尼乌斯,都继承了他的事业,也都是有名的分析化学家。至今他的分析化学刊物,已出版了300多卷,改称为《富里西尼乌斯分析化学杂志》,现任杂志主编是他的重孙之一。因此,不但富里西尼乌斯本人是分析化学史上最有名望的科学家,而且他的后代中也还不断地有许多杰出的化学工作者出现。富里西尼乌斯不但重视化学分析,同时还使化学分析这一学科成为许多工业不可缺少的一个部门。他本人在世时,就使分析化学起了解决工业原料和产品的重要分析工具的作用。富里西尼乌斯获得过许多荣誉,他曾担任过全德科学和艺术学会的几任会长,又是德国化学会的荣誉会员。在1961年,西德的化学会特别设置了富里西尼乌斯奖金,每年奖励世界各国对于分析化学有特殊贡献的人才。尽管100多年来,分析化学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可是回顾起来,富里西尼乌斯在当时分析化学上的贡献却是十分巨大的。我国在19世纪80年代就翻译了他的著作——《化学考质》和《化学求数》,这促进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在我国的发展。

化学分析期刊

O6/O7 化学/晶体学类核心期刊表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分析化学 3、化学学报 4、催化学报 5、无机化学学报 6、物理化学学报 7、有机化学 8、分析试验室 9、色谱 10、分析测试学报 11、化学通报 12、分子科学学报 13、分析科学学报 14、中国科学B辑,化学 15、化学进展 16、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7、分子催化 18、化学研究与应用 19、化学试剂 20、功能高分子学报 21、光谱实验室 22、合成化学23、人工晶体学报 24、感光科学与光化学(改名为: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5、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6、核化学与放射化学这些都是核心期刊。

本刊是分析化学学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我国分析化学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分析化学学科前沿和进展。刊物设有研究报告、研究简报、评述与进展、仪器装置与实验技术、来稿摘登等栏目。

  • 索引序列
  • 分析化学science
  • 分析化学sci
  • 分析和生物分析化学杂志
  • 分析化学学报
  • 化学分析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