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长江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长江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发布时间:

长江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你好,不要在乎学校和专业的级别,而要在你自己,我当时就是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现在参加工作就明白了不是在乎那些,而是要在乎你自己啊。

长江大学学报属于省级期刊!不是核心!社科版和自科版只是收录不同学科的文章而已!由大学主办的期刊(核心除外)都是省级期刊!核心期刊在核心期刊目录上可以检索到(该目录在百度上可以搜索到)!而核心期刊一半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发文章的话建议发核心期刊,其难度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大! (亲身经历,我大学和读研的时候都发表过)

长江大学,有前景,马上搬到武汉。

长江大学石油院要搬到武汉了

长江大学学报点评

学校免费送的,而且是你到你寝室,都是学校写的一些关于学校的新闻,至于怎么样就不好说了,我们寝室基本没人看。

一般的普通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1986年创刊(半年刊),1993年改为季刊。1996年3月,邢台师范专科学校、邢台教育学院、邢台经济管理干部学校三校合并,成立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学报更名《长江大学学报》1999年1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开始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2002年5月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邢台学院,学报也于2003年更名为《长江大学学报》。学报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树立特色化的发展理念,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地方性,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栏目和名牌栏目,其中“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邢台区域经济研究”、“邢台地方文史研究”等以较高的学术水平和鲜明的特色,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学报发表的文章被一些学术文摘报刊转载,并受到省新闻出版局的表彰。2000年曾获全国高校学报研究会优秀学报奖。

《长江大学学报》,还可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要用心去学,你就是最好的。金猴献瑞,吉星临门。祝你学业进步,马到功成。

长江大学学报版面费期刊点评

长江大学学报属于省级期刊!不是核心!社科版和自科版只是收录不同学科的文章而已!由大学主办的期刊(核心除外)都是省级期刊!核心期刊在核心期刊目录上可以检索到(该目录在百度上可以搜索到)!而核心期刊一半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发文章的话建议发核心期刊,其难度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大! (亲身经历,我大学和读研的时候都发表过)

普通期刊,你要是论文引用,最好是SCI的。

刊名: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主办:长江大学周期:月刊出版地:湖北省荆州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673-1409CN:42-1741/N历史沿革:现用刊名: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曾用刊名: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75《长江大学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湖北省教育厅主管,长江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优秀学报。《长江大学学报》为双月刊,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3-1395,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740/C 。 文学研究(1)唐宋之际文人心态与角色之衍变 陈毓文(6)冯衍仕历三考 林佳颖(9)生态诗学视角下中国“诗性智慧”与西方“诗意栖居”之比较 宋坚(12)高雅与通俗:冰心、张爱玲作品比较 梁春海(14)论《呼兰河传》启蒙与民间的双重立场 陈杨萍(16)从鲁贵形象看曹禺创作的反庸俗倾向 李娟 马臣(18)当代女性文学形象“被看”的重围与突击 吴素芳(21)梦幻与现实:《困》的艺术技巧 胡红艳神话学与神话资源转化研究(23)日本民间故事的两个特点 陈晓雪(25)“画中人”型故事探析 臧卢璐法律研究(27)浅议专利权滥用 孙健(30)涉外民事诉讼中的实际联系原则 林敏(32)论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性 于维琴经济管理研究(34)石油装备制造型企业项目化管理探索 赵岗(37)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问题与建议 王波(39)基层车间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探索 徐玲(41)供应链视角下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及防范 张敏(43)基于微博的旅游品牌推广策略研究 王浩(46)建筑企业海外经营战略管理探析 周俊(48)《第一财经周刊》打造新型商业读本策略分析 冯露(50)研究与开发机构R&D经费投入分析——以中部六省为例 郭国峰 罗娟(52)我国中小医药企业分销渠道问题研究及对策 金龙布(54)论中医智慧与企业管理 冯华亚(56)第三维治理机构与社会发展 卢敏(58)河南省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张合林 何春(60)福建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庄贝妮 陆晓倩(63)地方特色旅游工艺品设计思路——以安徽霍邱柳编为例 王子琳(65)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王鹏(67)农民工职业病防治政策实际效能浅议 汤慧玲(69)80后知识型员工离职现象探析 王闪闪(71)新时期提高油田企业女职工科技素质的思考 马静语言研究(73)语言学视角下小品幽默话语策略分析 邓美云(75)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实践创新模式维度 苏燕(77)深化时期的对外汉语教育政策与课程设置研究 杨秀华(81)汉语、西班牙语词汇的文化差异 王琦(84)刍议英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廖彦婷(86)英语新闻标题中隐喻解读的主体自洽原则 孙淑娟(88)构建语篇连贯——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 王丽萍(91)商务英语促动性体裁分类与商务语篇建构 刘丹(93)模因论视角下语言输入假说的理据性 杨国萍(95)英语词汇理据的多元探析 师锐敏 宋静(97)英语听力理解阻碍形成的原因及其对策探讨 刘艳艳(99)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写作语体特征个案研究 李静 常院玲(101)形成性评价在英语写作课程中的应用 贺玉

《长江大学学报》,还可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要用心去学,你就是最好的。金猴献瑞,吉星临门。祝你学业进步,马到功成。

长江学术期刊点评

据我知道适合教育类论文发表的省级期刊不少于114种。比如:《好家长》《教书育人》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数学学习与研究》 《学习月刊》 《文教杂志》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小学时代(教师)》 《中学政史地》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 《省级教育期刊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高教发展与评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现代教学》《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金色年华》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郑州师范教育》 《学生之友(小学版) 学周刊》 《高校教育管理》 《长江学术 》《中小学教育》 《语文学刊》 《现代语文》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陕西教育(教学版)》等。

严良,男,1961年10月出生,湖北省大悟人。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7月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地质经济管理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9月至1985年7月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进修学习; 1996年7月于华中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学习,获管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赴加拿大多所著名大学访问交流; 2002年12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院学位委员会主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人文社会学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中国地质大学资源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汉市社科院兼职研究员,中国地矿经济研究会青年分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技术经济现代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武汉市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工业工程与管理》理事。主要从事管理科学、市场营销、资源管理工程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他已独立和合作出版教材、著作、译著7部,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湖北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指导的研究生已有20余人毕业,目前正指导的在读博士生、硕士生17人(含留学生1人)。严良教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且行之有效的“严+良”式风格,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分学位委员会主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会会员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湖北省技术经济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人文社会学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中国地质大学资源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汉市社科院兼职研究员中国地矿经济研究会青年分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技术经济现代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武汉市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工业工程与管理》理事 担任课程:本科生:《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地质经济管理概论》《市场营销学》研究生:《市场营销学》教学效果及获奖情况:1、由于教学态度严谨,教学效果良好,曾获得“校级优秀教师” 、“校十大最受欢迎的老师”、“优秀指导教师”、“五好青年教(职)工”等称号。2、在教学中锐意改革与创新, 《市场营销学 》教学中采用案例法教学,1/2英语授课,反映良好。 1、主持教学研究项目《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类学科与文管学科交叉协进模式研究》,已按时完成,并获得“优秀奖”。2、主持教学研究项目《地学类硕士点与管理工程硕士点交叉协进模式》(研究生院立)。3、参加地矿部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理工科院校实施艺术教育的作用及途径研究 》。4、参加全国95规划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关于对民办学校行政和师资队伍管理过程理论和实践的研究》。5、负责校211重点学科 《工商管理》的建设项目,为负责人。6、参与校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工商管理专业系列课程体系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人文与管理学科同地质学科交叉协进的必要性、可行性探讨 《人文与管理》(1997年第6期,第一作者)中国地质大学人文与管理学科地质学科交叉协进的途径 《人文与管理》(1998年第8期,第一作者)   人文与管理学科同地质学科交叉协进若干问题的思考 《现代高等教育》(1998年第1期,第一作者)   案例教学法及其在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高等教育》(1999年第2-3期,第二作者)   文管学科科研在地学类院校发展中的思考 《中国科教论文选(一) 》(第二作者)   新制二级学院是我校管理学科发展国际化的突破口 《21世纪学科建设论文集》中地大出版社2000年5月   创新与实践——高校教学与行政管理改革论丛 副主编,中地大出版社1999年10月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之我见 第二作者 现代高教研究 3   我校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第一作者《走近21世纪》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2 公开出版:1、《现代企业管理基础》 (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2、《地勘单位经营管理学》 (第二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年)3、《管理学案例》 (副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4、《商务营销学》 (主译 中信出版社)校内出版:1、《地质经济管理概论》( 1990年)2、《现代企业经济管理》( 1995年)3、《管理专业英语》( 1998年)4、《管理学原理案例》( 1998年)5、《现代企业制度概论》( 1997年) 企业营销管理(译著)中信出版社现代企业管理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现代市场营销策划——原理、理论与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第二)现代市场营销策划——案例及点评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第二)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路径选择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11(中文核心期刊)西部大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初探 《科技进步与对策》9(中文核心期刊)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路径选择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12(中文核心期刊)   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对比 《国土资源》2   论企业产权及其明晰标准 《科技进步与对策》 7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西部概念及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浅议 《2002资源环境经济论坛》个性---品牌的生命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1999年6月22日,理论探索版)论品牌经理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年第7期)(全国科技期刊一等奖中文核心期刊)  品牌延伸的风险及其对策 《海南经济报》( 30)  我国网络营销的限制因素及可行性分析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年第10期)(中文核心期刊)  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明晰模式初探 《广东金融》(1997年第4期)   抓大放小企业改革战略浅议 《跨世纪的探索》(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刘少奇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观及其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面向21世纪中国思想政治建设研究》(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高科技产业与风险投资(上)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1999年5月18日 )(理论探索版)高科技产业与风险投资(下)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1999年5月25日)(理论探索版)  国有企业产权明晰若干问题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年第7期)  谈增殖税纳税申报中非正常零申报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人文与管理》(1999年10月) 27、开征遗产税为期不远 《湖北财税》(2000年第1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索及启示 《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第6期)(中文核心期刊)   关于我国环保产业建设与发展的思索 《长江建设》(2000年第3期)(建设部优秀期刊)   论矿产资源产权及其明晰的意义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4期)(中文核心期刊)   我国高新区管理模式现状与对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6期)(中文核心期刊)  高校兴办产业的意义及作用探讨——中国地质大学校办产业现状分析《人文与管理 》(2000年第1期)  试论企业形象与企业家形象的配合 《经济论坛》( 2000年第22期) (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浅析西部大开发中的若干问题 《2000年资源环境经济论坛》浅析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高科技与产业化》1我国资源型企业资源效率管理行为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谢雄标,严良,程胜 2008,(1)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统计与决策 严良 2008 20-186  西部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浅析 管理学报 严良 2008 5-692   经济发展与西部资源开发科技合作研究 统计与决策 严良 2008 1-111   西部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的博弈分析 煤炭经济研究 严良 2008 1-51  论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中观管理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严良 2008 6-10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涪陵师范大学

是重庆的长江师范学院吧?是一所重庆市属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9月,由涪陵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现有李渡、江东和建涪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20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亿元。建有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11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10个。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有纸质藏书150多万册,购置和自建各类专题数据库14种,数字资源容量近25TB。学校现有17个二级教学单位和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设有50个本科专业。现有市级重点建设课程3门,市级精品课程10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是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重庆市三峡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重庆市属高校唯一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70多人,其中,其中教授102人,副教授264人;博士145人,硕士523人。有兼职博士生导师3人,有兼职硕士生导师3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1人,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教育系统职业道德标兵1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9人,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2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资助计划28人。另有兼职教授20人,外籍教师6人。学校现有科研机构15个,其中有国家部委联合共建研究基地2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2个,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2个,重庆市高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主办有《长江师范学院学报》、《长江师范学院报》两种全国公开发行报刊和《三峡教育论坛》、《乌江论丛》、《巴渝教育探索》等重庆市内部连续出版刊物。2004年以来,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18项,教育部等国家部委科研项目22项,重庆市级科研课题300多项。近年来,学校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国家民委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各类学术荣誉20余项。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万人。2004年开始招收来自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波兰、日本、韩国、泰国、斐济等国的留学生,先后与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波兰卢布林天主教大学、韩国公州立大学与草堂大学、日本广岛文化学园大学,以及泰国38所皇家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了合作与交流,已形成互派留学生的合作机制,并资助教师到国外进修访学60多人(次)。引自于学校官方网站

《知识分子乡村立场的回归》,《光明日报》,2005年6月10日。   《审美范式重建与新诗再次复兴》,《文艺研究》,2006年12期。(第二作者)   《张扬诗歌的人文精神》,《光明日报》,2007年12月7日。   《简论王久辛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诗刊》,2007年7期。   《跨越国界的情感共鸣》,《文艺报》,2009年3月21日。   《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学史的建构》,《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2期。   《土地意识与生命意识的呈现》,《诗刊》,2008年4期。   《涂抹着橄榄绿的边地情思》,《当代文坛》。2003年3期。   《校园菁菁 情思悠悠——冬婴校园诗赏析》,《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期。   《从鲁迅诗歌奖作品看诗歌写作路向》,《中国诗人》,2002年3期。   《叶玉琳诗歌论》,《文论报》,2001年12月15日。   《寻找心灵的憩园》,《重庆日报》(“两江潮”副刊),2001年3月5日。   《唱给岁月无奈的歌——读冬婴近期作品有感》,《北碚文化报》,2002年8月30日。   《在文化转型中把握中国新诗》,《中外诗歌研究》,2001年3-4合期。   《枫叶红时情正浓》,《葡萄园》诗刊(台湾),2004年春季号。   《澳门新诗精神和艺术的一个侧面》,《中西诗歌》(澳门),2005年1期。   《九叶诗派艺术研究的拓展》,《诗探索》,2003年3-4合期。   《金所军诗歌的一种特质》,《文艺报》,2005年5月12日。   《别样的乡土情怀:金所军诗歌的一种特质》,《中国文化报》,2005年7月6日。   《从2003年高考诗歌鉴赏一题的答题情况说起》,《学语文》,2004年3-4合期。   《游历中的情思:吕进诗歌片谈》,《重庆文艺》,2005年2期。   《植根于本土文化土壤》,《文学报》,2003年7月10日。   《论叶延滨九十年代的诗歌创作》,《诗选刊》,2003年7月。   《当代重庆诗歌论》,《诗江西》(文论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当代四川诗歌发展概貌》,《诗江西》(文论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论郭新民的爱情诗》,《中国文化报》,2004年6月23日。   《黄葵乡土诗歌的文化精神》,《安庆的棉花》,中国民航出版社,2004年。   《知识分子情怀的诗性言说》,《诗林》,2005年6期。   《论郭新民的土地诗》,《长治学院学报》,2006年1期。   《新诗演变轨迹的深度勾画》,《泰山学院学报》,2006年4 期。   《在尘世与精神间升腾的爱情》,《山西日报》,2006年 10月24日。   《关于诗歌诸题答紫枫先生》,《葡萄园》诗刊,2007年春季号。   《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进行诗人研究》,《中外诗歌研究》,2007年1期。   《金所军诗歌创作理路的新变》,《诗探索》,2006年3-4期。   《开展文学通识课教学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4期。   《论白帆的怀乡诗》,《开花的梦土·序》,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   《他们将诗写在土地上》,《惊蛰》,2007年4期。   《简论袁智忠散文诗的美学特质》,《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1期。   《历史叙事与艺术表现的深度融合》,《解放军文艺》,2008年4期。   《扎根于故乡土地的情思》,《麦门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   《在无奈与孤独中诗意地栖居——论李杜诗歌的精神意蕴》,《诗探索》,2008年第1辑。   《回响在甘南草原的吟唱——甘南青年诗人群印象》,《腊子口》,2008年诗歌专辑。   《冬婴的物质困境与诗意追求》,《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期。   《积极的生命姿态:读蒙田的<热爱生命>》,《重庆晨报》,2010年6月9日。   《诗歌创作源于真挚的情感体悟》,《葡萄园诗刊》(台湾),2010年夏季号。   《简评唐瑛<宋代文言小说异类姻缘研究>》,《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3期。   《论冬婴校园诗中的学生形象》,《课本外的蓝天》,北京:中国2010年版。   《感性作品与理性批评的文本互参》,《星星》诗刊(理论版),2010年7期。   《在生活与生命的双向维度上建构诗歌的精神意蕴》,《世界诗人》,2010年4期。   《世界文明的诗性言说》,《文艺报》,2011年12月8日。   《乡土诗创作应挖掘民间文化精神》,《葡萄园》诗刊,2012年夏季卷。   《诗歌是现代人的安身立命之所》,《星星》诗刊(理论版),2012年9期。   《诗歌评论折射出的理性光芒:谈马忠的诗学观念》,《诗美探真》,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   《新世纪诗歌创作应具有入世情怀》,《星星》诗刊(理论版),2013年5期。   《从青春的惆怅到生命的沉思:简论潘云贵的散文诗创作》,《延河》,2013年10期。

  • 索引序列
  • 长江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 长江大学学报点评
  • 长江大学学报版面费期刊点评
  • 长江学术期刊点评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