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太原师范大学报录比

太原师范大学报录比

发布时间:

太原师范大学报录比

太原师范今年貌似不招财务管理的。晋中学院倒是招了。明年就难说了。太原师范今年只是招了英语专业。所以你还是准备报考其他学校吧。

在山西本省,山西师范大学的录取线要比太原师范学院高。

40-60人

太原科技大学报录比

好考的MBA学校其实挺多的那要结合您的个人情况才能判断考哪个是比较容易上岸且性价比比较高的那这个就要结合以下几个因素:您的工作生活地点——如果没有变化工作,生活地点的打算的话。我们就要在您生活工作的区域或者是附近区域找一个合适的院校。这个可以很大地缩小一个我们的择校范围,也就更容易找到好考的院校了。您的个人情况——其实这个主要要了解的就是您的工作情况,您的资金预算,您大概能花在备考上的时间是多少,您大概想去的院校是哪一类型的院校。只有知道了您的个人情况和您的具体想法之后,我们才能给出一个建议。您的考试能力——其实这个就是要和小伙伴聊一下了。我们有的时候也会给小伙伴一套真题让小伙伴做一下,看一下大概的感觉。这样我们就能知道我们需要多长时间复习,我们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我们需要在哪个环节更努力了。通过这个模拟,我们也能知道大概情况是咋样的,去冲击哪个分数段的院校可能性更大整体来说,在不了解您的具体情况的背景下,我们是没法给出直接的院校建议的呢但一般来说985院校的难度系数大于211院校;211院校的难度系数大于普通一本院校一本院校难度大于二本,三本院校难度但建议小伙伴也不要为了竞争弱一点,好考一点去选择非常一般的院校。毕竟我们还得考虑一个投入产出比,看读完之后能不能给我们起到学历提升,整体能力提升的作用。所以还是建议在选择范围内,挑选最合适的院校呢。

这要看当年的招生简章!报录比也需要去官网上自行查看

据说考的人挺少的,好像是考史论,不考手绘。

相对比较好考,应为报考的人少

太原师范大学学报

本人已在师院呆了两年,在这两年里面,体会到了各种不同的感受。 在这里,学习方面,风气非常好,尤其是我们学英语的,整天早晚自习,学习在上课出勤这方面卡的也很严,为的是督促学生在大学里不要荒废了学业。图书馆很好,不过在考试前夕里面的座位很紧张。学风很好,考研的风气相当好,考研率也很高。 生活方面,8人间的宿舍,如果你是11届的女生的话,住的应该是没有阳台的那栋楼,学校因为女生多,所以保安、楼管阿姨都很负责,晚上11点熄灯,有网线,每一楼层有公共卫生间和洗漱间。 如果不是艺术类,学费算是很便宜的了 学校在各方面都还行,关键是自己的心态,保持好的心态,在学校什么事情都会遇到,毕竟也是半个社会了。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件事情,自然也就好了。 希望你可以在师院好好成长!

不是核心 是省刊 现在是季刊,不是双月刊。

不错的

(一)著作1、《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参加编辑。2、《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版。参加编辑。3、《教育大词典?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负责宋代人名及明清部分人名词条300余条共计约10万字。4、《现代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合著,主编(3),撰写3万字。5、《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独立,8万字。1996年获第四届中国西部地区教育图书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6、《新中国教育改革研究》,重庆出版社1996年第1版。合著,参加撰写近6万字。1999年4月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7、《女童教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合作,主编(3)。2000年6月获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8、《教育大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版。负责宋代人名及明清部分人名词条300余条共计约10万字。9、《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合著,参加撰写3万字。10、《女中学生潜能开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参加撰写约3万字。11、《女童教育实践与研究》,天地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任执行副主编(3),参加撰写5万余字。12、《中国现代文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主编(2),参加撰写约5万字。13、《中国女子教育文萃》,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主编(1)。2001年5月获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4、《人的本质?素质?素质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参加撰写约2万字。15、《中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参加撰写近8万字。16、《女中学生现代素质的探索与培育研究》,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1版。副主编(2),参加撰写2万余字。2003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17、《中外女童教育简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独著,7万字。2002年7月获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03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8、《当代中国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的回眸与前瞻》,2003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版。参加撰写2万字。19、《外国女子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独著,6万字。2005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同年获得第四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称号。20、《女中学生潜能开发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合著,主编(2),参加撰写5万字。21、《杨贤江年谱长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第1版。合作撰写(1),撰著12万字。该书收入潘懋元、华长慧、宋恩荣主编,喻立森执行主编的《纪念杨贤江诞辰110周年丛书》。22、《戴续威教育论著选》,2005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合作编撰(1),全书21万字。(二)论文◆1986年1、《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法体系问题》,熊明安、杜学元,《西南教育论丛》1986年第1、2合期◆1989年2、《试论教育与文化变迁的关系》,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5期。第59—65页。◆1991年3、《浅谈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6期,第25—30页。◆1996年4、《浅谈<福翁百话>的教育思想》,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118—124页。5、《浅谈雷培鸿的女子教育思想》,杜学元,载广西雷培鸿教育思想研究会编《雷培鸿教育思想研究文集(三)》,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1997年6、《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第82—88页。7、《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89—91页。8、《加强教育综合改革 促进女童教育发展——川北地区农村女童入学及辍学问题的研究》,川北女童教育研究课题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第51—55页。9、《发展女童教育 提高民族素质——大巴山、米仓山地带女童教育研究》,冉元辉、汤泽生、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第56—59页。◆1998年10、《对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研究报告》,《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研究》课题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56—59页。11、《对川北某重点师范学校女生素质的调查》,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84—90页◆1999年12、《试论中日近现代女子高等教育的主要不同点及其成因》,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第23—29页。13、《近代广西壮族师范教育的发展及其给我们的启示》,杜学元(署名“杜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第56—61页14、《试论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杜学元,载金艳芬主编《教研论丛》,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第1版15、《试论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杜学元,载金艳芬主编《教研论丛》,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第1版16、主持承担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现状及其改革研究”1999年3月获“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2000年17、《大学素质教育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杜学元,《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第25—26页。◆2001年18、《我国西部边远地区女童失学原因调查与对策》,洪显利、刘电芝、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2003年19、《贫困山区中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刘伟斌、杜学元、黄魁耀,《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增刊。20、《老年女性教育问题研究——四川省南充市老年大学的调查分析》,范琐哲、杜学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21、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ese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enlightenment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Du Xueyuan,Contemporary Education (HK),2003(16)22、《加强教育科研,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杜学元、贾贵州,载叶上雄主编《教育强省——科教兴川的必由之路》,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2004年23、《民国之前女子高等教育的回顾与审视: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的比较》,杜学元,《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3期。第36—39页。24、《浅谈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成因》,杜学元,《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99—102页。25、《论小城镇女童教育生活世界的建构》,吴立保、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4年第 12期第66—69页。26、《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杜学元,《高等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第4期,90—93页。27、《高校教师聘任制管窥》,孙刚成、杜学元,《教育与职业》2004年10月(中),第75—77页。28、《简论网络教育与教育机会平等》,何岸、杜学元,《教育与职业》2004年11月(下),第7—8页。29、《高校专业设置雷同问题浅析》,何岸、杜学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第93—97页。30、《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刘伟斌、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第146—148页。31、《张澜教育思想评析》,杜学元、龚波,《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35—39页。32、《新中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曾庆红、杜学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154—156页。33、《福禄倍尔<人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卢长娥、杜学元,《中国西部科技》2004年第4期。34、《略谈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刘伟斌、杜学元,《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4年第3期,第5—6页。35、《略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王勇、杜学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10—15页。36、《卢作孚的职工教育思想及其启示》,王小红、杜学元,载刘重来主编《卢作孚社会改革实践与中国现代化研究》,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1版。◆2005年37、《我国小城镇女童教育学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杜学元、沈堰奇,《西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74—78、89页。38、《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探讨》,孙刚成、杜学元,《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39、《外出打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张晓琳、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99—101页。40、《论我国助学贷款的改革与发展展望》,曾庆红、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103—105页。41、《建立在生活平台上的德育模式》,郑利波、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116—118页。42、《从人的主体性谈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方式》,吴薇、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125—127页。43、《斯坦福大学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启示》,王勇、杜学元,《教育与现代化》2005年第1期。第24—26页。44、《教育劳动及其生产性投资》,郑海波、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4期。第29—32页。45、《浅谈在外国教育史学科中如何创设富有探究性的教学过程》,范琐哲、杜学元、肖韵,《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58—60页。46、《中学生学习压力源的社会学分析及其对策研究》,合作(2),《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5年第6期。第53—56页。47、《外国教育史教学中如何创设富有探究性的教学过程》,杜学元、范琐哲,载杨孔炽主编、黄仁贤副主编《百年跨越——教育史学科的中国历程》,鹭江出版社2005年第1版。48、《异曲同工——庄子与卢梭人文教育思想的契合》,孙刚成、杜学元,《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78—79页。49、《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探讨》,孙刚成、杜学元,《延安大学学报》(社科)2005年第5期。第118—121页。50、《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代课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安徽省某县为例》,张军、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 2005年第12期。第137—138页。51、《小城镇初中女童的同伴同伴交往观探析》,刘青秀、贾云鹏、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5年第12期。第50—53页。52、《美日两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比较研究》,杜学元、杜永红,《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75—77页53、《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低教育探究》,严敏、杜学元、金珺,《成都中医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95—96页。54、《羌族民俗与羌族教育》,蔡文君、杜学元,《贵州民族研究》(CSSCI收录期刊)2005年第6期。第197—202页。55、《欧阳修教育思想探微》,陈元、杜学元,《西南教育论丛》2005年第4期,第89—92页。◆2006年56、《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教师职业声望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王新兵、杜学元,《教师教育研究》(CSSCI收录期刊)2006年第1期,第66—70页。57、《试论新世纪的教育发展观》,王新兵、杜学元,《教育探索》2006年第1期,第48—50页。58、《教育价值的回归——从功利到人格完善》,张忻、杜学元,《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134—137页。59、《试论我国观念文化变迁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吴薇、杜学元,《教育现代化》2006年第1期。第30—31页。60、《浅谈民俗对女童教育的影响》,杜学元、吴立保,《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6年第2期。第29—32页61、《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当今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易莉、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2期(上)。第120—121页。62、《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入学机会不均等》,杜永红、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27—132页。63、《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初探》,严敏、杜学元,《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4期,第155—156页。64、《荀子和亚里斯多德音乐教育观之比较》,张忻、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18—120页。65、《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当今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易莉、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21—123页。66、《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反思当前教育的功利追求》,郑海波、杜学元,《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114—118页。67、《留守儿童初级社会化中家庭功能弱化问题研究》,刘继强、杜学元,《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112—114页。68、《试论农村中学债务问题》,周兰英、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7期(下),第14—15页。69、《中国男女分校与同校之争的历程、主要分歧及启示》,杜学元,《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85—90页;《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期,第46—52页。70、《曾国藩教育思想探析》,杜学元、王新兵,《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39—42页。71、《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启示》,张丽、杜学元,《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46—49页。72、《论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周兰英、杜学元,《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57—60页。73、《试论我国学校应加强学生的个性教育》,曹兆文、杜学元、苏济,《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27—30页。74、《凸现教师魅力型权威,构建和谐教育》,杜学元、张忻,《成都中医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2页。75、《论胡宏的教育哲学思想》,陈小明、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6年第6期,第51—53页。76、《行政导向下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陈小明、杜学元,《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54—156页。77、《论大学校训》,庹红平、杜学元、李化树,《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134 —136页;《高等教育研究》(西华大学),庹红平、杜学元、李化树,2006年第2期,第16—19页。78、《论高收费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需求与市场化运作》,赵秋、杜学元,《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7期,第55—57页。79、《高等教育收费制实施中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李敏敏、杜学元、赵秋、李江淘,《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6年第6期,第6—7页。80、《对现行高校生师比要求一致性的质疑》,易莉、杜学元,《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第2期,第70—72页。81、《徐特立教师论及其当代价值》,周兰英、杜学元,《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第164—167页。82、《唐君毅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杜学元、张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13—15页。83、《试论应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周兰英、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68—71页。84、《浅谈我国高校应建立学术休假制度》,高建华、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30—33页。85、《经济转型时期确定教师合理报酬初探》,刘飞燕、杜学元、徐安兴,《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7期(上),第93—94页。

太原师范学报

太原师范学院是二本。太原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本科师范教育为主、非师范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现有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884亩,其中新校区占地面积1569亩,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000余名,硕士研究生千余名,生源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学校组建20年来,锐意进取,开拓奋进,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逐年提升,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优势学科:学校现有1个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优势特色学科,1个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提质增效计划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8个省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重点扶持学科。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地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应用经济学、艺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上内容参考:太原师范学院官网——学校简介

太原师范学院是二本学校,太原师范学院(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太原师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原市,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山西省“1331工程”、山西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山西省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建设高校。学校校训:崇德、博学、团结、创新。崇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崇德”即传承优良教育传统,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彰显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宗旨。博学:语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笃行之”,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团结:强调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意味着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襟怀,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境界。创新:旨在与时偕行,面向未来。对于教师而言,是日新月异的期许;对于学子而言,是“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激励。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太原师范学院

太原科技大学报录比搜狐

据说考的人挺少的,好像是考史论,不考手绘。

想知道准确的录取情况,就登陆"太原科技大学"网站,详细查看

太原科技大学在二本里面算凑合的吧,也不怎么样,绝大多数毕业的学生都给了差评。当然,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学校离市区比较远,住宿条件也不好,都是六人间和八人间,还有食堂饭菜也有点难以下咽。近几年学校在全国的排名急速下滑,从二百名左右掉到了三百多名,可以看出这所学校发展的局限性了。不过再差的学校也有牛逼的专业,因为太原科大的前身就是重型机械学院,所以毫无疑问,机械和材料两个专业是这所院校的招牌。从近几年的就业率来看,机械和材料的就业率是最好的,没毕业就会被各大厂家签走,而且月薪还不低。再就是偏文科类的,比如会计专业,就业率也不错。其实这个专业的就业率跟学校教学什么的没什么关系,毕竟会计财务人员缺口比较大,野鸡大学的会计出来也能找到工作。太原科大竟然还喜欢限水限电,有时候学生们得拿着水桶储水,以备不时之需。这一点可是比较坑了,虽说山西是缺水的省份,那也不用这么节省吧,没听说同城的其他学校有这样的举措的,不得不吐槽一下。太原的污染也还是有点严重,所以对空气治理有要求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慎重考虑。简而言之,能考上机械和材料你就来,考不上的话建议复读吧。

作为科大学晋校你们的16级老学长,真的要在这里好好说一说了。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晋城可是一个小众的旅游城市,有司徒小镇,王莽岭,珏山,蟒河等景点。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位于晋城市泽州县,具体点说就是,市区郊外的村子里,这里的学习氛围是相当好的,适合考研的学生在这里安心的学习,不过从市区回学校,只有两趟公交,得且一阵呢。科大晋校成立校区已有五年,是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吧,不过再过个几十年,也可以算是历史悠久的老校区了。专业方面,我们校区大部分是二本专业,还有部分专科,不过今年应该是不往这个校区招专科生,一般二本分数线又是第一志愿的话基本稳过。学校目前的的二A专业有网络工程,通信工程,安全工程,不过前两个专业的分数应该是相对来说是高一点的,二本线上30分应该是可以的。这个校区基本所有专业都是为了培养为晋城本地服务的大学生,山西的煤是特别多的,煤层气尤指晋城,所以我们校区的采矿专业,安全工程专业都是校区重点扶持专业,基本每次实习都去晋城市以及周边城市的各大煤矿,要是准备留在晋城发展,那么这两个专业是无疑的选择。当然晋城市也在着力发展其他的项目,例入网络,这几年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快的,这学校就是把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这两个专业转移到这个校区的必要性,因此这个校区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可观的。再一个就是早操和晚自习。我想跟大家说的是,早操,晚自习,没有是不可能的。不仅有早操,而且跑早操是跟德育分还是挂钩的,如果你早操旷操被学生会或者老师逮住,那就扣你德育分,超过两次还是三次了就会取消你本学期的评先选优的资格。不过也就大一一年跑早操,只要你坚持下来也是一个不错的习惯呢。晚自习的话,大一大二都是要强制性的去上晚自习,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有学生会的同学去查晚自习不到同学的名单,一旦通报上去,也还是要扣除你的德育分的,累计够两次的话还是会取消你的评先选优的资格宿舍方面的话,男女寝室共有五栋楼:女生的寝室分别为二号楼和五号楼其中二号楼的楼门往上数的宿舍都是四人间上床下桌,其余的都为六人间上床下桌。五号楼有多于二号楼以北的四人间宿舍上床下桌,其余的都为六人间上床下桌。男生的寝室分别为一号楼,三号楼,四号楼,其中住的人数和床铺都是一样的。特别说明的是:男,女宿舍楼都是面对面的,所有宿舍楼都没有独立卫生间,都是防盗门,所有的宿舍都是比较干净的,冬暖夏凉,这个校区的宿舍,简直是无可挑剔。还有个重点就是不让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发现的话,会被通报,累计够两次取消评先选优的资格。下一届的新生入学时,男生应该住三号楼宿舍,女生应该住二号楼和五号楼宿舍。关于寝室的安排完全由学校根据专业,空余楼来决定,每个专业都会固定分几个宿舍新生要是先来的话可以先选择入住哪个寝室。也就是说,你未来几年的寝室和你的室友完全由学校,你所选择的专业和你到校的时间来定。至于同学们最关心的假期,其实就还好,寒暑假基本都是四十九天左右,万年都没变过。先考完的专业的学生可以先走,如果顺利的话,你的假期会特别长~~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春假和秋假,也就是每个五一和十一。五一一般是放五天,十一的话一般是放七天!!可以趁机出去外边旅个游,顺带说一下,晋城还是一个国家级绿化城市,旅游城市。五天假期可是大部分学校都望尘莫及的,但大家伙都想尽可能的再多放几天,至于怎么操作,这个就看个人了。另外就是我们校区的各大学生组织了。我们校区采取“一心三环”的学生组织管理政策:一心是指团委,第一环是指学生会,第二环是指实创中心(也就是其他学校的社联),第三环是社团。因为我本人就是社团的管理干部,在社团的两年时间里,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一个大学中大家庭的温暖,我个人认为这是在团委,学生会,社联所体会不到的。因为在社团里所有的人都是因为兴趣才聚集到了一起,没有那么多的其他因素混杂在里面,这一点就比其他的学生组织要强的多。校区社团有众多类型,文化型,娱乐型,学术型等等,不胜枚举。那么在期末加分的时候团委,学生会,实创中心,是加分最多的学生组织,社团人员是按照社团的等级来加分的。至于食堂的话,咱们校区的食堂有三层,其中只有两层是营业的,据我两年的吃食堂的习惯来讲,一楼的饭相对来说是好吃的,量也挺多的,二楼就是那种有特色的,汉堡啊什么的。有些人觉得食堂好吃,有些人觉得不好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我上大一什么开始就不喜欢吃食堂,现在熬成老学长了,反而更想去食堂吃饭了,基本上每天都在食堂吃饭。感觉每个同学在档口买饭,拿着各自的餐盘在桌子上吃饭,聊专业,聊学习,聊八卦,这样才更像一个大学生活本来的样子,普通又不同。还有就是这个城市的消费水平相对一些其他城市来讲是较低的,这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讲还是不错的,但就是平时周六日或者小长假的兼职不太多,可能不是能很好的充实假期生活,但是假期有时间可以多出去走走,这个城市的公园,各种小的景点还是蛮不错的。说了这么多呢,是想让各位同学可以理智的看待我们学校,如果你的分数比分数线高出30分往上那我劝你不要报考我们校区,如果你考的分数在分数线30分以内的话,那我建议你可以考虑我们学校,这个城市的气温,不是别的地方可以比的。如果你是江浙沪地区的考生的话,那我建议你慎重报考。希望各位高三加油!

  • 索引序列
  • 太原师范大学报录比
  • 太原科技大学报录比
  • 太原师范大学学报
  • 太原师范学报
  • 太原科技大学报录比搜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