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火灾危害论文

火灾危害论文

发布时间:

火灾危害论文

校园消防安全及我校消防设施情况 校园消防安全及我校消防设施情况 及我校消防设施摘要:近些年,世界各地各类学校火灾频发,高等院校也不例外因此, 摘要:近些年,世界各地各类学校火灾频发,高等院校也不例外因此, 加强对校园安全现状的分析,提高各行政部门和校领导对学校消防安全的认识, 加强对校园安全现状的分析,提高各行政部门和校领导对学校消防安全的认识, 树立和培养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对构建和谐校园是非常重要的 树立和培养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对构建和谐校园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字:消防,火灾,高校, 关键字:消防,火灾,高校,学生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各类学校 60 多万所,在校学生总数超过 7 亿人, 据不完全统计, 多万所, 亿人, 左右 占全国总人口的 20%左右而高校是一个学生人数多,居住密度高,教学与实 左右 而高校是一个学生人数多,居住密度高, 验存在一定的火灾危险性的地方学生公寓安全无小事, 验存在一定的火灾危险性的地方学生公寓安全无小事,也许就在我们不经意 的那一刻,已经种下了安全因患的祸根,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的那一刻,已经种下了安全因患的祸根,"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 任重于泰山 在此综合整理出全国各高校部分火灾案例, 任重于泰山"在此综合整理出全国各高校部分火灾案例,旨在提醒同学们一 定要增强消防安全意识,警钟长鸣 定要增强消防安全意识,警钟长鸣 案例( 案例(一) 2005 年 12 月 24 日上午 9 时 30 分, 北京某大学学生公寓 6 号楼 219 房间发 生火情,系该校教育技术系学生吴某在宿舍内吸烟时,烟头点燃褥子所致 生火情,系该校教育技术系学生吴某在宿舍内吸烟时,烟头点燃褥子所致 案例( 案例(二) 分左右, 2006 年 2 月 19 日 19 日晨 5 时 30 分左右, 武汉某大学测绘校区 4 号学生宿 舍突发大火, 多间寝室均遭火劫,房顶几乎全部坍塌, 舍突发大火,该宿舍 3 楼的 30 多间寝室均遭火劫,房顶几乎全部坍塌,后经消 防人员施救,火险得以控制 平方米, 万元 防人员施救,火险得以控制过火面积 450 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约 10 万元 火灾系使用电热毯不当所致 火灾系使用电热毯不当所致 案例( 案例(三) 北京某大学一栋女生宿舍楼发生火灾 2007 年 3 月 28 日早上 7 点 40 分,北京某大学一栋女生宿舍楼发生火灾 多名女生获助逃生,但一名艺术设计学院大二女生被熏晕, 当时在楼内的 100 多名女生获助逃生,但一名艺术设计学院大二女生被熏晕, 幸无大碍火灾原因,电脑爆炸所致 幸无大碍火灾原因, 案例( 案例(四) 层一女生宿舍发生火灾, 2008 年 5 月 5 日,中央民族大学 28 号楼 6 层一女生宿舍发生火灾,起火原 因为接线板电器线路短路,火花引燃附近的布帘等可燃物 因为接线板电器线路短路,火花引燃附近的布帘等可燃物事后检查发现 1300 余件违章电器,其中"热得快" 余人 余件违章电器,其中"热得快"30 件,疏散 3000 余人 纵观以上高校火灾事故,令人悲哀的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纵观以上高校火灾事故,令人悲哀的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校园似乎总缺 少预防措施,导致十分尴尬的困局究其原因,一是在客观上, 少预防措施,导致十分尴尬的困局究其原因,一是在客观上,高等院校一般 建校较早,一些一些老式建筑年代久远,防火技术不完善,且多为土木建筑, 建校较早, 一些一些老式建筑年代久远,防火技术不完善, 且多为土木建筑, 一些老式建筑年代久远 砖木结构这些建筑还存在电线老化,用电超负荷等现象,普遍耐火等级低, 砖木结构这些建筑还存在电线老化,用电超负荷等现象,普遍耐火等级低, 发生火灾后,火势极易蔓延和传播 发生火灾后,火势极易蔓延和传播主观上则是由于部分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淡 违反学校管理规定及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而造成的 薄,违反学校管理规定及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而造成的 通过对以上高校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主观上的人为因素不可忽视, 通过对以上高校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主观上的人为因素不可忽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部分教师和学生存 侥幸心理,认为火灾离自己远,不会在自己身边发生 自己身边发生 侥幸心理,认为火灾离自己远,不会在自己身边发生学校在举行消防安全知 识教育和培训时,没有认真参与学习,领会, 识教育和培训时,没有认真参与学习,领会,有的甚至认为这是多此一举的事 有的老师和学生在参加安全教育时,没有从思想深处引起重视, 情;有的老师和学生在参加安全教育时,没有从思想深处引起重视,而在日常 行为中表现得满不在乎特别是有些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 学习成绩好就行把 行为中表现得满不在乎特别是有些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把 消防安全问题放在脑后,不闻不问; 消防安全问题放在脑后,不闻不问;有的老师和学生甚至认为消防工作是领导 和学校有关部门的事情而与自己无关二是存在违反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 和学校有关部门的事情而与自己无关二是存在违反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 高校内违章使用电器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教师和学生为图方便省事, 高校内违章使用电器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教师和学生为图方便省事,经常违规 使用电炉,热得快等大功率电热器,导致电线超载引起火灾;有的人私自乱接 使用电炉, 热得快等大功率电热器, 导致电线超载引起火灾; 电源,随着学生宿舍热水器,电脑等用电器具的逐步普及,增加了线路负荷, 电源,随着学生宿舍热水器,电脑等用电器具的逐步普及,增加了线路负荷, 加上使用的大多是低负荷的软电线,长期超负荷运行后出现绝缘老化, 加上使用的大多是低负荷的软电线,长期超负荷运行后出现绝缘老化,极易导 致火灾发生;高校内胡乱丢弃烟头的现象在男生中比较普遍, 致火灾发生;高校内胡乱丢弃烟头的现象在男生中比较普遍,烟头一旦与可燃 物接触就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有时肆意焚烧杂物, 物接触就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有时肆意焚烧杂物,使用明火最易发生 火灾,明火是正在发生的燃烧现象,一旦其失去控制马上便会转化为火灾, 火灾,明火是正在发生的燃烧现象,一旦其失去控制马上便会转化为火灾,有 的同学有时随意在宿舍内焚烧废弃物,可能导致火灾事故发生; 的同学有时随意在宿舍内焚烧废弃物,可能导致火灾事故发生;擅自使用炉具 的现象也不少见 三是消防知识贫乏有的大学生不了解电气基本知识, 三是消防知识贫乏有的大学生不了解电气基本知识,对基本的电气知识 不了解,如有的大学生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照明灯距离蚊帐太近, 丝代替保险丝, 不了解,如有的大学生用铜丝代替保险丝,照明灯距离蚊帐太近,充电器长时 间充电等都可埋下火灾隐患;火灾是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成为大火的 间充电等都可埋下火灾隐患;火灾是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成为大火的 火灾的形成过程一般分为初起,成长,猛烈,衰变四个阶段, 火灾的形成过程一般分为初起,成长,猛烈,衰变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是造 成火灾危害的关键有的大学生不懂得灭火常识,初期火灾是最易扑救的, 成火灾危害的关键有的大学生不懂得灭火常识,初期火灾是最易扑救的,有 的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学习消防知识,火险火情一旦发生就不知如何处理, 的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学习消防知识,火险火情一旦发生就不知如何处理,从 而失去了灭火的最佳时机,以致于火势发展蔓延成火灾 而失去了灭火的最佳时机,以致于火势发展蔓延成火灾 火灾是不可避免的,但火灾损失通过防范工作是可以减轻的 火灾是不可避免的,但火灾损失通过防范工作是可以减轻的经过分析近 年全球各地各类学校发生的火灾事故, 年全球各地各类学校发生的火灾事故,深深感到学校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十分 薄弱因些,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认识, 薄弱因些,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认识, 全面树立和培养教育战线广大职工和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全面树立和培养教育战线广大职工和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

利:1、用火来帮助狩猎。其次,火可用来加工武器和工具,例如木矛用火烧后再冷却,它的尖部变得坚硬。2、借助火的使用,人们学会了在任何气候下生活,人类向过去未曾生活过的地区扩散。3、火的力量给人类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而火的利用给了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例如火能用来照明,烤熟食物,烤暖身体,驱走猛兽,保护安全等等弊:1、玩火时会燃烧自己的衣服。2、危害到人的健康、生命以及财产。3、火灾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自己修改修改,举举例子即可望采纳,O(∩_∩)O谢谢

大学生如何预防火灾  (一)学生宿舍防火  在宿舍,学生应自觉遵守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做到不乱拉乱接电线;不使用电炉、电热杯、热得快、电饭煲等电器;使用台灯、充电器、电脑等电器要注意发热部位的散热;室内无人时,应关掉电器和电源开关;不在宿舍使用明火;不将易燃易爆物带进宿舍;不在宿舍内焚烧物品;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向管理人员或有关部门报告;爱护消防设施,不将灭火器材随意移动或挪作他用等等。  (二)教室、实验室、研究室的防火  在实验室、研究室实习或工作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使用仪器设备前,应认真检查电源、管线、火源、辅助仪器设备等情况。如放置是否妥当,对操作过程是否清楚等,做好准备工作以后再进行操作。使用完毕应认真进行清理,关闭电源、火源、气源、水源等,还应清除杂物和垃圾。尤其涉及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时,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规定,按照规定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用剩的化学试剂,应送规定的安全地点存放。  (三)公共场所防火  剧院、礼堂、舞厅等是人群密集的场所,近年来,多数公共场所都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装修,采用了大量的高分子可燃材料,如幕布、垂帐、护墙板、木质柜台等。公共场所的舞台布景多是高分子泡沫材料,易燃且能产生有毒气体;加上电器设备多,用电量大,多条电线在舞台上移动,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而公共场所火灾的预防尤为重要,在公共场所,要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有关规则,做到不携带易燃易爆品去公共场所,如汽油、酒精等;不吸烟或随地丢弃烟头、火种;不使用明火照明;不随便按触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开关;不玩弄电线,以免触电或引起短路;遵守公共场所秩序,不随意乱跑,不随意到放映室、舞台或柜台内触摸开关按钮等。  (四)树林草坪防火  高等院校的树林草坪等植被,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还能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侯,维持生态平衡等作用。但是由于杂草多,枯草等地被物以及落到地上的枯枝、残叶、树皮、球果等都可成为引火物。一些树种如油松、侧柏、落叶松、桦树等树皮中含有油脂,大都容易燃烧。一旦发生火灾,很快就会蔓延,而且常常会带来巨大损失。所以在树林草处,更要注意防火,要遵守有关消防法规,做到不使用明火,严禁做容易引起火灾的游戏;严禁在树林草枰中吸烟;一旦发现火灾隐患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秋冬季节封山时段及干旱天气尤其要注意防火。高校大学生宿舍内要预防火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乱接电源;  2、不乱扔烟头;  3、不躺在床上吸烟;  4、不在蚊帐内点蜡烛看书;  5、不焚烧杂物;  6、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7、不使用电炉等电热设备;  8、不擅自使用煤炉、煤油炉、液化器灶具等可能发生火灾的器具;  9、要人走灯关。嗅到电线胶皮糊味,要及时报告,采取措施;  10、台灯不要靠近枕头和被褥、蚊帐等

火灾的危害与预防论文结论

调研的火灾要是发生的话,危害也非常大的,注意财产和人身安全,损伤也是更差,学生宿舍的话,真是一些电源了,服务安全的第音换必须检查看清楚阿姨什么的,必须检查一遍,并练的时候不要给蜡烛忘了,以免睡着了,特别是学生,不要用电褥子,就是那个海绵垫子吧,电褥子有时候睡着了,忘了容易起火,在对他人的安全非常的精彩,存在隐患,你也铁栅栏窗户总是就想逃都逃不出去,所以说呢,必须做到安全第一

火场逃生对策及自救常识探讨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和丰富,城市规模的迅猛发展,各种大型超市、娱乐场所、公众聚集场所以及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而相对滞后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广大群众消防安全意识的淡漠,所造成的消防隐患问题日益突出,这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罩上了巨大阴影,历年发生火灾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灾威胁,往往容易造成惊慌失措,作出一些非理智性的举动,从而丧失火灾初期逃生的绝好时机,造成不少的人在火灾中受伤,乃至丧生。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应该有面对灾害的准备,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在相同的处境下,同为火灾所困,有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里逃生幸免于难。常说:“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面对浓烟毒气和熊熊烈焰,如能冷静机智地运用火场自救与逃生知识,就有可能拯救自己。因此,掌握一些火场逃生和自救的方法,在困境中就可能获得一线生机,以下将从火灾的危害、火灾伤亡原因、火场逃生对策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一、火灾对人的危害作用 火灾可怕的主要是火灾过程中材料燃烧产生的过程和结果明显威胁到人员性命,主要体现在:1、氧气耗尽,一般人类惯于在大气之21%氧气浓度下自在活动,在火场中氧气大量消耗,造成人员显现错误判断力,发生窒息、呼吸停止等现象;2、火焰与热,火焰温度及其辐射热可能导致立即或事后致命;3、毒性气体和烟气,从火灾死亡统计资料得知,大部分罹难者是因吸入一氧化碳等有害燃烧气体致死,而且烟会助长惊慌状况,因为它有视线遮蔽及刺激效应;4、结构强度衰减,火烧造成建筑物结构组件破坏具有明显潜在危险性,可能造成脆弱化,发生地板承受不起人员重量,或墙壁、屋顶崩塌。二、火灾造成伤亡原因1、擅设铁窗等安全门上锁,安全楼梯、疏散通道阻塞且未设逃生出口;2、没有满足防火区要求;3、内外墙装饰物堵住进出口、且采用易燃材料装修;4、未落实防火管理制度、消防设备未发挥应有功能。三、火灾时逃生对策及方法1、平时即要有危机意识,多利用机会了解消防安全常识及逃生避难方法,另外,认识平时居住之环境或办公场所的消防设施及逃生避难设备,事前准备逃生避难预案,并加以学习,在状况发生时,便能从容应对,顺利逃生。2、进入陌生场所时,应先寻找安全门、梯、查看有无加锁,熟悉逃生路径,尤其是夜宿饭店、旅馆等公共场所,更应特别注意有两个不同逃生方向出口最为安全。3、发生火警时, 可采取下列三项措施:(一)灭火(二)报警(三)逃生。 (一)灭火灭火最重时效,能于火源初萌时,立即予以扑灭,即能迅速遏止火灾发生或蔓延,此时可利用就近的灭火器、消火栓箱之水,从事灭火。如无法迅速取得这灭火器具,则可利用棉被、窗帘等沾湿来灭火。但如火有扩大蔓延之倾向,则应迅速撤退,至安全之处所。(二)报警发现火灾时,应立即拨打“119”报警,同时亦可大声呼喊、敲门、唤醒他人知道火灾发生。在打“119”报警,切勿心慌,一定要详细说明火警发生的地址、处所、建筑物状况等,以便消防车辆能及时前往救灾。(三)逃生1、要镇静,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追随。当人的生命突然面对危难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思维判断能力,当听到或者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追随其后,如: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突遇火灾时,首先应当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利用自己平时掌握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撤离时要注意,不可搭乘电梯,因为火灾时往往电源会中断,会被困于电梯中,应由从安全楼梯进行逃生,最好能沿着墙面,当走到安全门时,即可进入,避免发生走过头的现象;尽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当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2、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要因为贪财而延误逃生时机。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自己的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忌重回险地,自投罗网。 3、做好简易防护,匍匐前进,不要直立迎风而逃。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防止窒息。为了防止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用水打湿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 4、找好避难场所,固守待援,不要向光朝亮处奔。如各种逃生路线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同时,可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引起别人注意,在夜晚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切忌向光朝亮,这是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它能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撞乱撞更易逃生,但这时可能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最危险之处。5、缓降逃生,滑绳自救,绝对不要冒险跳楼。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如果设有这些专门设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绝对不要放弃求生的意愿,此时当力求镇静,利用现场之物品或地形地物,自求多福,设法逃生。你可以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格或其他重物上,再顺着绳子或布条滑下,或者利用屋外排水管攀爬往下至安全楼层或地面逃生。在火灾中,常会发生逃生无门,被迫跳楼的状况,非到万不得已,万万不可盲目采取冒险行为,因为跳楼非死即重伤,最好能静静待在房间内,设法防止火及烟的侵袭,等待消防人员的救援。火场逃生对策及自救常识探讨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和丰富,城市规模的迅猛发展,各种大型超市、娱乐场所、公众聚集场所以及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而相对滞后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广大群众消防安全意识的淡漠,所造成的消防隐患问题日益突出,这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罩上了巨大阴影,历年发生火灾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灾威胁,往往容易造成惊慌失措,作出一些非理智性的举动,从而丧失火灾初期逃生的绝好时机,造成不少的人在火灾中受伤,乃至丧生。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应该有面对灾害的准备,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在相同的处境下,同为火灾所困,有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里逃生幸免于难。常说:“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面对浓烟毒气和熊熊烈焰,如能冷静机智地运用火场自救与逃生知识,就有可能拯救自己。因此,掌握一些火场逃生和自救的方法,在困境中就可能获得一线生机,以下将从火灾的危害、火灾伤亡原因、火场逃生对策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一、火灾对人的危害作用 火灾可怕的主要是火灾过程中材料燃烧产生的过程和结果明显威胁到人员性命,主要体现在:1、氧气耗尽,一般人类惯于在大气之21%氧气浓度下自在活动,在火场中氧气大量消耗,造成人员显现错误判断力,发生窒息、呼吸停止等现象;2、火焰与热,火焰温度及其辐射热可能导致立即或事后致命;3、毒性气体和烟气,从火灾死亡统计资料得知,大部分罹难者是因吸入一氧化碳等有害燃烧气体致死,而且烟会助长惊慌状况,因为它有视线遮蔽及刺激效应;4、结构强度衰减,火烧造成建筑物结构组件破坏具有明显潜在危险性,可能造成脆弱化,发生地板承受不起人员重量,或墙壁、屋顶崩塌。二、火灾造成伤亡原因1、擅设铁窗等安全门上锁,安全楼梯、疏散通道阻塞且未设逃生出口;2、没有满足防火区要求;3、内外墙装饰物堵住进出口、且采用易燃材料装修;4、未落实防火管理制度、消防设备未发挥应有功能。三、火灾时逃生对策及方法1、平时即要有危机意识,多利用机会了解消防安全常识及逃生避难方法,另外,认识平时居住之环境或办公场所的消防设施及逃生避难设备,事前准备逃生避难预案,并加以学习,在状况发生时,便能从容应对,顺利逃生。2、进入陌生场所时,应先寻找安全门、梯、查看有无加锁,熟悉逃生路径,尤其是夜宿饭店、旅馆等公共场所,更应特别注意有两个不同逃生方向出口最为安全。3、发生火警时, 可采取下列三项措施:(一)灭火(二)报警(三)逃生。 (一)灭火灭火最重时效,能于火源初萌时,立即予以扑灭,即能迅速遏止火灾发生或蔓延,此时可利用就近的灭火器、消火栓箱之水,从事灭火。如无法迅速取得这灭火器具,则可利用棉被、窗帘等沾湿来灭火。但如火有扩大蔓延之倾向,则应迅速撤退,至安全之处所。(二)报警发现火灾时,应立即拨打“119”报警,同时亦可大声呼喊、敲门、唤醒他人知道火灾发生。在打“119”报警,切勿心慌,一定要详细说明火警发生的地址、处所、建筑物状况等,以便消防车辆能及时前往救灾。(三)逃生1、要镇静,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追随。当人的生命突然面对危难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思维判断能力,当听到或者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追随其后,如: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突遇火灾时,首先应当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利用自己平时掌握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撤离时要注意,不可搭乘电梯,因为火灾时往往电源会中断,会被困于电梯中,应由从安全楼梯进行逃生,最好能沿着墙面,当走到安全门时,即可进入,避免发生走过头的现象;尽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当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2、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要因为贪财而延误逃生时机。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自己的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忌重回险地,自投罗网。 3、做好简易防护,匍匐前进,不要直立迎风而逃。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防止窒息。为了防止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用水打湿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 4、找好避难场所,固守待援,不要向光朝亮处奔。如各种逃生路线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同时,可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引起别人注意,在夜晚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切忌向光朝亮,这是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它能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撞乱撞更易逃生,但这时可能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最危险之处。5、缓降逃生,滑绳自救,绝对不要冒险跳楼。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如果设有这些专门设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绝对不要放弃求生的意愿,此时当力求镇静,利用现场之物品或地形地物,自求多福,设法逃生。你可以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格或其他重物上,再顺着绳子或布条滑下,或者利用屋外排水管攀爬往下至安全楼层或地面逃生。在火灾中,常会发生逃生无门,被迫跳楼的状况,非到万不得已,万万不可盲目采取冒险行为,因为跳楼非死即重伤,最好能静静待在房间内,设法防止火及烟的侵袭,等待消防人员的救援。火场逃生对策及自救常识探讨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和丰富,城市规模的迅猛发展,各种大型超市、娱乐场所、公众聚集场所以及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而相对滞后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广大群众消防安全意识的淡漠,所造成的消防隐患问题日益突出,这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罩上了巨大阴影,历年发生火灾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灾威胁,往往容易造成惊慌失措,作出一些非理智性的举动,从而丧失火灾初期逃生的绝好时机,造成不少的人在火灾中受伤,乃至丧生。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应该有面对灾害的准备,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在相同的处境下,同为火灾所困,有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里逃生幸免于难。常说:“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面对浓烟毒气和熊熊烈焰,如能冷静机智地运用火场自救与逃生知识,就有可能拯救自己。因此,掌握一些火场逃生和自救的方法,在困境中就可能获得一线生机,以下将从火灾的危害、火灾伤亡原因、火场逃生对策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一、火灾对人的危害作用 火灾可怕的主要是火灾过程中材料燃烧产生的过程和结果明显威胁到人员性命,主要体现在:1、氧气耗尽,一般人类惯于在大气之21%氧气浓度下自在活动,在火场中氧气大量消耗,造成人员显现错误判断力,发生窒息、呼吸停止等现象;2、火焰与热,火焰温度及其辐射热可能导致立即或事后致命;3、毒性气体和烟气,从火灾死亡统计资料得知,大部分罹难者是因吸入一氧化碳等有害燃烧气体致死,而且烟会助长惊慌状况,因为它有视线遮蔽及刺激效应;4、结构强度衰减,火烧造成建筑物结构组件破坏具有明显潜在危险性,可能造成脆弱化,发生地板承受不起人员重量,或墙壁、屋顶崩塌。二、火灾造成伤亡原因1、擅设铁窗等安全门上锁,安全楼梯、疏散通道阻塞且未设逃生出口;2、没有满足防火区要求;3、内外墙装饰物堵住进出口、且采用易燃材料装修;4、未落实防火管理制度、消防设备未发挥应有功能。三、火灾时逃生对策及方法1、平时即要有危机意识,多利用机会了解消防安全常识及逃生避难方法,另外,认识平时居住之环境或办公场所的消防设施及逃生避难设备,事前准备逃生避难预案,并加以学习,在状况发生时,便能从容应对,顺利逃生。2、进入陌生场所时,应先寻找安全门、梯、查看有无加锁,熟悉逃生路径,尤其是夜宿饭店、旅馆等公共场所,更应特别注意有两个不同逃生方向出口最为安全。3、发生火警时, 可采取下列三项措施:(一)灭火(二)报警(三)逃生。 (一)灭火灭火最重时效,能于火源初萌时,立即予以扑灭,即能迅速遏止火灾发生或蔓延,此时可利用就近的灭火器、消火栓箱之水,从事灭火。如无法迅速取得这灭火器具,则可利用棉被、窗帘等沾湿来灭火。但如火有扩大蔓延之倾向,则应迅速撤退,至安全之处所。(二)报警发现火灾时,应立即拨打“119”报警,同时亦可大声呼喊、敲门、唤醒他人知道火灾发生。在打“119”报警,切勿心慌,一定要详细说明火警发生的地址、处所、建筑物状况等,以便消防车辆能及时前往救灾。(三)逃生1、要镇静,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追随。当人的生命突然面对危难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思维判断能力,当听到或者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追随其后,如: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突遇火灾时,首先应当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利用自己平时掌握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撤离时要注意,不可搭乘电梯,因为火灾时往往电源会中断,会被困于电梯中,应由从安全楼梯进行逃生,最好能沿着墙面,当走到安全门时,即可进入,避免发生走过头的现象;尽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当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2、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要因为贪财而延误逃生时机。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自己的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忌重回险地,自投罗网。 3、做好简易防护,匍匐前进,不要直立迎风而逃。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防止窒息。为了防止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用水打湿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 4、找好避难场所,固守待援,不要向光朝亮处奔。如各种逃生路线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同时,可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引起别人注意,在夜晚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切忌向光朝亮,这是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它能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撞乱撞更易逃生,但这时可能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最危险之处。5、缓降逃生,滑绳自救,绝对不要冒险跳楼。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如果设有这些专门设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绝对不要放弃求生的意愿,此时当力求镇静,利用现场之物品或地形地物,自求多福,设法逃生。你可以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格或其他重物上,再顺着绳子或布条滑下,或者利用屋外排水管攀爬往下至安全楼层或地面逃生。在火灾中,常会发生逃生无门,被迫跳楼的状况,非到万不得已,万万不可盲目采取冒险行为,因为跳楼非死即重伤,最好能静静待在房间内,设法防止火及烟的侵袭,等待消防人员的救援。

易燃易爆物品 雷电

逃生自救,需要技巧 时间就是生命,自救才能生存 就高校火灾特点,提供几种逃生方法,供参考。   1、如果身上的衣物,由于静电的作用或吸烟不慎,引起火灾时,应迅速将衣服脱下或撕下,或就地滚翻将火压灭,但注意不要滚动太快。一定不要身穿着火衣服跑动。如果有水可迅速用水浇灭,但人体被火烧伤时,一定不能用水浇,以防感染。    2、如果寝室、教室、实验室、会堂、宾馆、饭店、食堂、浴池、超市等着火时,可采用以下方法逃生。    (1)毛巾、手帕捂鼻护嘴法  因火场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氧气少、一氧化碳多的特点,人吸入后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神经中枢中毒,因此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但毛巾与手帕不要超过六层厚)。注意:不要顺风疏散,应迅速逃到上风处躲避烟火的侵害。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向上蔓延快、横向蔓延慢的特点,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火灾时,不应采用匍匐前进方式。    (2)遮盖护身法。  将浸湿的棉大衣、棉被、门帘子、毛毯、麻袋等遮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但注意,捂鼻护口,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封隔法。  如果走廊或对门、隔壁的火势比较大,无法疏散,可退入一个房间内,可将门缝用毛巾、毛毯、棉被、褥子或其它织物封死,防止受热,可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 、延长时间的目的。    (4)卫生间避难法。  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水也可从门缝处向门外喷射,达到降温或控制火势蔓延的目的。    (5)多层楼着火逃生法。  如果多层楼着火,因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房屋的阳台、水溜子、雨蓬逃生,也可采用绳索、消防水带,也可用床单撕成条连接代替,但一端紧拴在牢固采暖系统的管道或散热气片的钩子上(暖气片的钩子)及门窗或其它重物上,在顺着绳索滑下。    (6)被迫跳楼逃生法。  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威胁严重,被迫跳楼时,低层楼可采用此方法逃生,但首先向地面上抛下一些后棉被、沙发垫子,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3 、火场求救方法。  当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阴台、房顶、屋顶或避难层处,向外大声呼叫,敲打金属物件、投掷细软物品、夜间可打手电筒、打火机等物品的声响、光亮,发出求救信号。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为逃生争得时间。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论文

一、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新疆段主要存在以下4种地质灾害:风蚀沙埋、盐渍土腐蚀和盐胀、泥石流和洪水冲蚀、崩塌(危岩)。它们的特征如下:图6-2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新疆段水文地质图(一)风蚀沙埋风蚀沙埋主要分布于轮南—三十团、博斯腾湖南岸沙山一带、库米什洼地及库姆塔格沙垄地段。这些地段多数靠近沙漠、沙山、沙丘,生态环境恶化,在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下,使基岩风化成砂和砾石,地表岩性以疏松砾石、砂质土、粉细砂、粉土为主,在大风的作用下,向沙漠环境发展。风蚀沙埋具有掩埋农田、房屋设施和活动性大的特征,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差,会逐渐加重危害。轮南—三十团管线长约112km,紧挨南部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风力强劲,起沙风频率高,移动沙丘起伏高度5~25m,移动速率6~15m/a。博斯腾湖南岸管线长约82km,位于沙山与库鲁克塔格之间,沙山连绵不断,高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向西南和南方向移动,堆积于山前砾质平原上,厚达3m以上,沙丘移动速率大于20m/a。该地段沙尘暴天数较多。库米什洼地受沉积环境影响,管线经过库米什镇南18km地段黑戈壁村附近有长9km范围分布沙丘,多为半固定和固定沙丘,沙丘高度3~10m不等,多数地段已被改造为农田耕地,其移动减弱,随着改造的深化,管线经过地段沙丘及土地沙化最终将得到改良,其危害将减弱。库姆塔格沙垄附近长31km范围,分布风蚀沙埋灾害。库姆塔格沙垄呈近南北向延伸,东西向宽度在6km左右。沙垄由高大的活动性新月形沙丘组成沙丘链。沙丘高度多在65~120m之间,西侧高,东侧低。沙丘链之间的距离一般在50~120m之间,移动速率在10m/a左右。沙垄西北侧分布有大面积的风蚀洼地,洼地深度一般30m左右,底部多分布有分选性极好的细小砾石,成分与底部基岩一致。沙垄的形成,受制于天山七角井的西北风和河西走廊的东南风,但以前者风向为主。由于沙丘活动性极强,在风季随时可以造成沙埋危害。风蚀灾害主要分布于库姆塔格沙垄西北侧的风蚀洼地内。沙丘移动将对管线及施工造成掩埋危害。在风蚀洼地对地面工程有风蚀破坏作用,久而久之,可能会将地下工程刨蚀出地表,并产生破坏。(二)盐渍土腐蚀和盐胀新疆段内盐渍土均为内陆山间盆地和丘间洼地型,其分布范围较广泛,但不均匀,主要分布于轮南首站—三十团细土平原边缘、博斯腾湖南岸及东部细土带、库米什洼地、红柳河两岸及秋格明塔什北洼地等剥蚀残丘的丘间洼地内。管线在盐渍土分布区挖探坑43处,其中在轮南首站至5km段挖探坑16处,取样间距平均24km,深度3m,分别在0m、1m、0m、5m、3m处取样;在5~933km段挖探坑27处,取样间距平均6km,挖坑深度一般0~5m,个别达到2m,总取样数148个。根据化验结果分析,盐渍土在垂向分布上具有表聚性及结壳性的特点,盐分大量集中于表层。但库米什洼地及东段部分丘间洼地内受沉积环境的影响,其地层积盐较重,含盐量垂向表现出由地表向下减轻,至一定深度含盐量又有增加的趋势,Ca2+、 含量大大增加。盐渍土类型为氯盐渍土和硫酸盐渍土,地表含盐量38%~00%;而地表以下2~3m处以硫酸盐渍土为主,含盐量为33%~74%,较地表有明显减小。以上盐渍土分布地段,地下水埋深浅,仅为2~3m或更小,多为高矿化物的Cl·SO4—Na或SO4·Cl—Na型水。地表盐碱化严重,多数结壳,虽然分布于无人区,但其遇水陷落、高温干枯又膨胀并对金属设施具有一定腐蚀性,其危害较严重。(三)泥石流和洪水冲蚀泥石流仅零星分布于低山沟谷及山坡处。由于固体物质来源较少,沟谷流域面积、地形高差和沟谷相对切割程度都较小,降水稀少,在管线沿途低山区不易发生泥石流,发生的规模也较小,最大的一处在库米什洼地南侧低山沟谷AE001号桩附近,固体物质一次冲出量达6600m3。洪水冲蚀危害主要分布于低山沟谷、山前冲洪积平原出山口、库米什以东剥蚀残丘的丘间洼地中的冲沟及冲沟汇流处。由于特有的干旱气候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低山丘陵区植被稀少,地表滞水能力差,抵御洪水能力弱,一遇强降水便可诱发洪流。新疆段内平原区发育的冲沟切割深度多在5~0m,最深的约为7~8m,沟宽一般在5~200m。洪流一旦发生,洪水流量大,起涨快,持续时间长,冲沟内以水为主,携带少量岩性与上游母岩相同的碎石夹少量粉土,形成水石流。其危害不同于山区特有的典型泥石流,主要表现在洪水的冲蚀破坏作用上。上述山洪能造成危害的主要是洪水冲蚀,它具有短时间内破坏建筑设施、道路工程、管线工程设施等特征,其危害的决定因素是山区降水量的大小及瞬时降水大小。(四)崩塌(危岩)仅在库尔勒—塔什店低山区、库米什洼地西南侧低山沟谷、乌尊布拉克幅库米什洼地东北侧低山区的局部沟谷和高差较大的陡坡下时有发生,崩塌发生方量一般小于1000m3,崩塌堆积物长5~10m、宽5~3m、高5~3m,危害范围小于25m2;局部地段可大于10000m3,崩塌体底边长20~100m、宽30~100m、高20~50m,危害范围10000m2。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及特征、危险性大小、规模、分布、稳定状态、危害对象等,对评估区内已有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一)风蚀沙埋风蚀沙埋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轮南首站—三十团、博斯腾湖南岸、库米什洼地中心、库姆塔格沙垄附近,除库米什洼地中心现有人文活动,其余地段均为无人区。风蚀沙埋地质灾害分布总长度1km。风蚀灾害主要表现在库姆塔格沙垄西侧风蚀洼地内,最大风蚀深度达30m,对地下管线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在博斯腾湖南岸,沙山、沙丘活动性极大,根据段内沙丘移动速率及移动沙丘间距离,新疆段内风蚀沙埋现状评价危险性大的地段为0~5km、60~101km、127~128km、207~223km,4~2km,5~797km,合计8km。危险性中等的地段为:32~60km、223~235km、5~5km、780~5km,合计长5km。其余地段风蚀沙埋灾害危险性小。(二)盐渍土腐蚀和盐胀新疆段内盐渍土分布范围广,具有盐胀、腐蚀灾害。根据易溶盐取样分析结果,依据GB50021—9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和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标准,对沿线盐渍土类型及危害程度进行分类,亚氯盐渍土并为氯盐渍土,亚硫酸盐渍土并为硫酸盐渍土。现状评估按地表和地下2m处的含盐量分别进行。危险性大的地段(1)地表(以下均为输气管线km数):0~32km、82~127km、5~307km、5~5km、7~5km、5~5km、3~497km、7~2km、7~7km、622~624km、8~5km、7~5km、2~8km、8~4km、907~914km、7~3km,合计总长8km。(2)地下2m处地段:106~127km、5~307km、5~5km、5~5km、3~497km、7~7km、622~624km、8~5km、8~780km、907~914km,合计总长8km。危险性中等的地段(1)地表:32~82km、223~235km、4~5km、373~5km、5~2km、5~512km、5~685km、691~2km、8~8km、4~780km,合计1km。(2)地下2m处地段:12~4km、87~106km、127~147km、4~5km、373~5km、7~5km、5~512km、691~735km、754~5km、7~3km,合计总长189km。危险性小的地段(1)地表:512~5km、2~7km、7~622km、624~8km、5~7km、685~691km,合计3km。(2)地下2m处地段:180~212km、5~685km、8~754km、823~887km,合计总长130km。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水对钢结构的腐蚀性评价表,对3m以内地下水进行腐蚀性评价,盐渍土分布地段3m以内的高矿化水对钢结构腐蚀性一般为中等,考虑到管线埋置深度内见水,受高矿化水危害,与盐渍土危害密切相关,故将高矿化水并至盐渍土地质灾害危害一起评价,现状评价危险性中等。(三)泥石流和洪水冲蚀新疆段内泥石流仅在库米什洼地西南侧低山沟谷输气管线366~373km段内发生两处,其规模较小,最大一处在E001号桩附近,固体物质一次冲出量约6600m3。库尔勒低山区管线8km处东侧存在一处泥石流隐患点,上游流域面积小,汇流沟多,坡降大,附近输油管线已做了防护工程。泥石流对管线的危害表现为对管线的掩埋作用,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山前及山口处发育的冲沟,雨汛期洪水对输气管线有一定冲刷、冲蚀破坏。考虑到危害较小,现状评估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四)崩塌新疆段内崩塌发生在低山丘陵无人区。据实地调查,在三个地段有多处崩塌发生。一段在库尔勒市—塔什店低山丘陵区输气管线174~186km段内,沿线多处发生微小崩塌,崩塌方量小于1000m3,属地质灾害危险性小的地段。一段在库米什洼地西南部低山沟谷内管线362~373km段;其中管线366~373km段沿线有崩塌发生,崩塌体有多处分布于沟谷的北侧和西侧,崩塌最大方量大于10000m3,岩块直径5~8m,属地质灾害危险性大的地段;在管线362~366km段,沿线崩塌方量小于10000m3,属地质灾害危险性小的地段。另一段位于库米什洼地东北侧输气管线394~403km段,沿线丘陵表层为强风化花岗岩及洪积片麻岩碎石,2~3m以下为中等风化片麻岩及花岗岩,受地质构造影响,崩塌多处发生,最大方量大于10000m3,属地质灾害危险性大的地段。其余地段均为崩塌未发生或不发育区。三、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一)工程建设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属开挖埋置管线工程,开挖深度2m左右。新疆段内库尔勒北低山区管线位置180~186km段,乾草湖塔格山区管线5~339km段,库米什洼地西南侧低山沟谷区管线362~373km段,库米什洼地东北侧低山沟谷区管线394~403km段,多位于地质构造发育区。地形相对陡峻,地层裂隙发育,加之软硬岩体相间出露,工程开挖施工后,岩体完整性变差,陡坡失稳,易产生岩石崩塌,对埋置的管线施工危害较大。另外,管线于库尔勒市北东3km即管线位置9km处,自西向东横穿了南北向展布的孔雀河,在此处孔雀河西岸地势平坦,而东岸相对较高,河岸陡立,高出河面约6m,工程建设实施时东岸易诱发塌岸,从而产生危害。故施工和运营设计时应予以充分考虑,可以先进行削岸,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最后采用加固防护堤进行长期防护。此外,因管线埋置地下需开挖沟槽,在第四系土体分布区,尤其是砂性土分布区可能会导致土地沙化更严重,加剧风蚀沙埋。除上述易诱发、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地段外,其余均为山前砾质平原、细土平原、剥蚀残丘区及丘间洼地,工程建设对其影响小,不易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二)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发展趋势风蚀沙埋据风蚀沙埋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及现状危险性评估,在库姆塔格沙垄和博斯腾湖南岸沙山、沙丘段,因沙丘高大,活动性强,不仅给管线施工带来巨大困难,开挖工程量大,而且风季随时可以造成风沙掩埋危害,不仅危害程度严重,而且危害周期长。预计随着气候的变暖变干,在未来50年内,沙埋危害会呈现加剧的趋势。在库姆塔格沙垄西侧的风蚀洼地内,预测除对地面工程有风蚀危害外,对地下工程也有可能造成风蚀的危害。在风蚀沙埋现状危险性大的地段,在使用期限内,风沙对管线及地面工程具有严重的危害,并有向主风向下游发展的趋势。盐渍土腐蚀和盐胀在使用期限内,盐渍土分布地段表层可能受气候的恶化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蒸发的加剧,含盐量有所上升,盐渍化危害有加重的趋势。而管线埋置深度内盐渍土含盐量长期变化不会很大。管线主要遭受埋置时地表危险性大的盐渍土埋填产生的短期腐蚀危害、地面以下2~3m深度分布的危害中等或轻微的盐渍土长期腐蚀危害及盐胀破坏危害。地下3m以内可见的地下水多为高矿化中等腐蚀性水,其对钢结构具有中等腐蚀危害,预计50年内随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其危害性有小幅度变化,但总体不会有很大变化。崩塌、泥石流西气东输管道工程设计使用期限为50年,在新疆段内低山区,崩塌和泥石流灾害偶有发生。据现状危险性评估,崩塌除局部地段危险性大外,其余地段危险性多为中等、小。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小。在使用年限内,部分山体在高温、大风、降雨等物理作用下容易失稳,产生崩塌危害。在库尔勒—塔什店低山区,管线8km处东侧存在一处泥石流隐患点,在暴雨产生时,易发生泥石流危害。新疆段内除上述发展趋势外,预计50年内管线遭受崩塌、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小。地震液化管线80~210km段,即三十团西南30km—库尔勒—博斯腾湖西南岸,地震烈度为Ⅶ度区。管线在80~99km、111~112km、126~128km段的地层时代晚于第四纪晚更新世,其地下水位埋深多小于10m,有发生砂土液化的可能,需在进一步的工程勘察工作中,了解地下水埋深及15m深度内土层的剪切波速值或贯入阻力临界值,以便进一步判别土层是否液化。综上所述,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沿线多经过无人区和荒漠区,开挖深度仅2m左右,工程的建设实施不会对沿线地质环境条件产生大的影响,工程建设对周围现存工程也不易产生较大的破坏。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西气东输管道工程东西向横跨宁夏中部,沿线地质灾害以泥石流和洪水冲蚀、风蚀沙埋、盐渍土腐蚀、坍岸、地震液化为主,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沿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其对管线的危害程度和防治的难易程度,进行危险性综合评估,并坚持以工程建设为中心,就大不就小的原则,首先将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危险性大、中等和小的三个等级,在此基础上将评估区划分为14个危险性区段。其中,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的8段,危险性小的6段(图8-4,表8-8),总体上,评估区土地适宜于建设输气管线。表8-8 宁夏段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表续表二、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与措施的建议工程沿线地质灾害应本着以防为主,及时治理,因地制宜的原则。现按灾种提出防治对策与措施建议。(1)泥石流和洪水冲蚀:凡是管线从泥石流沟经过的,为防止泥石流对沟床的下切侵蚀,应增加埋设深度,同时要加保护层。(2)风蚀沙埋:管线经过流动沙丘区,应加大埋设深度,在沙梁上的埋置深度应以沙丘间最低基准面为准向下埋深2m。(3)煤层自燃:管线桩号CA085—CA088段的煤层曾发生自燃,应采取削坡和压盖等方法,或增大煤层与管线的距离,或消除其自燃的可能。(4)盐渍土腐蚀:选用强抗腐蚀的管材,设置防护层或采用其他如隔离墙等形式,消除盐渍土的危害。(5)坍岸:加大埋设深度,同时对沟岸进行砌护等措施,防治坍岸危及管线。(6)地震液化:对输气站宜采取地基处理措施。

地质灾害危险性是指地质灾害危险源危险区范围及其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前者危险源为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质体",可通过地质灾害易发性评判来寻找地质灾害危险源;后者为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用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大小来反映。

你找外国人翻译 也不一定解释得全、、、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论文范文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的要求,需对建设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目的是:分析工程建设可能受到地质灾害的影响,预测工程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各类环境地质问题及地质灾害,为防灾减灾与建设场地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从而达到为工程建设服务和保护地质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任务为:查明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环境条件、自然地理及工程概况;查明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发育类型、现状、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调查、分析评估区内潜在的地质灾害、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及其危险性,以及工程建设和建成后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及其危险性,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对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划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区,评估场地适宜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就写这几年的灾害啊,原因,结果,防护

(一)滑坡评估区内27处滑坡中,有16处距管线较近(<200m)或管线即在滑坡体上通过,对管线安全有一定影响,故将各滑坡列表说明其危险性现状(表6-5)。从现状评估可知,稳定性差和较差者有11处,其中大型1处,中型4处,小型6处;除1处是小型碎石土滑坡外,其余皆为黄土滑坡。其中现状危险性大的有3处。下面以两个典型实例来说明滑坡的活动特征。实例1:凤翔县柳林镇半坡铺二组滑坡(H15)位于柳林镇半坡铺二组,千凤公路西侧黄土峁半坡上,坡向150°、坡度60~70°,滑坡壁清晰,呈半园弧形,后壁较陡,鼓丘明显,滑体上可见醉汉林、马刀树。滑体岩性为中上更新统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局部有崩塌现象,滑体长50m,宽110m,厚20m,体积11×104m3,滑床为中更新统黄土类土。为中型黄土滑坡(图6-5)。该处斜坡较陡,坡下切坡修路,致使坡脚临空增大,破坏了斜坡的自然平衡,组成斜坡的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在暴雨的作用下产生滑动。该滑体坡度较陡,前缘呈鼓丘状,表面冲蚀严重,局部有崩塌现象,稳定性差,威胁坡下12户60人、100间房屋、50孔窑洞及千—凤公路车辆、行人安全,现状评估危险性大。实例2:泾阳县蒋刘乡大堡子滑坡(H24)位于泾阳县蒋刘乡大堡子村西北泾河右岸黄土塬边斜坡上,坡向 15°,上缓下陡,坡度30°左右。组成斜坡的岩性为中上更新统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该处为村民公墓,呈多级台阶状,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滑体长52m,宽200~250m,厚20~30m,体积3×104m3,为中型黄土滑坡(图6-6)。该处为黄土塬边,坡度较陡,村民在此切坡埋葬故人活动频繁,破坏了坡体的自然平衡,组成斜坡的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土体破碎,风化严重,植被较差,在降水因素作用下产生滑动。该处人类活动强烈,坡面多为台阶状,排水不畅,滑体后缘已出现拉张裂缝,稳定性差,对3户村民15人及一所村办小学产生威胁,现状评估危险性大。表6-5 滑坡危险性现状评估一览表续表续表图6-5 半坡铺二组滑坡剖面图人工堆积物;滑坡体;古土壤:上更新统黄土:中更新统黄土:滑动面图6-6 大堡子滑坡平面及剖面图滑坡周界;主滑方向;滑坡剖面线;滑坡堆积物;上更新统黄土:中更新统黄土;古土壤;全新统河流冲积物:地形等高线;滑动面(二)崩塌评估区内18处崩塌中,有7处临近管线(<100m)或管线直接穿越崩塌体,对管线有一定影响。现将这7处崩塌列表说明其危险性现状(表6-6)。由表6-6可知,稳定性差和较差的崩塌有6处,其中基岩崩塌2处,黄土崩塌4处;中型的2处,小型的4处。其中现状危险大的有3处。下面举陇县曹家湾乡段家峡曹固公路崩塌(B5)说明崩塌的特征。该崩塌体位于曹家湾乡段家峡西北,千河左岸黄土梁峁斜坡上,坡向220°,坡度50°~60°,组成斜坡的岩性为奥陶系灰岩,受构造活动影响,岩体完整性差,节理裂隙发育,可见10~15cm宽的张裂缝,垂直发育,延伸数米,斜坡上危石摇摇欲坠。坡下修路,人类工程活动较强(图6-7)。由于切坡修路开挖坡脚,致使沿坡脚形成20余米高的陡崖,局部岩体突出,崖面向坡内凹陷,形成突出危岩体,随时都有垮塌的可能。稳定性及危险性评估的结论是:山坡陡峻,岩石破碎,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坡体已出现10~15cm宽的拉张裂缝,切坡修路形成陡崖,临空面增大,稳定性差,坡下为公路,危及车辆及行人安全,危险性大。(三)地裂缝评估区内4条地裂缝,其分布位置,主要特征、稳定性及危险性现状评估列于表6-7中。可知D1、D2和D3三条地裂缝危险性中等,而D4危险性小。(四)泥石流及洪水冲蚀评估区内 1处泥石流(位于千阳县草碧镇附近的葫芦沟),依据《县市地质灾害区划要求》综合评判,现状评估危险性小。4处洪水冲蚀现状评估结果详见表6-8。可知4处洪水冲蚀点现状评估危险性皆小,需要指出的是,T2、T3和T4三处洪水冲蚀点距拟建管线较近或者就在线路通过处。(五)黄土湿陷和潜蚀评估区内广泛分布管线中、西段(里程桩号430~615)的晚更新世风成黄土,厚数米至十余米,均具有强—中等湿陷性,一般在地表和浅层湿陷性强烈,随深度增加湿陷性变弱,至一定深度湿陷性消失。湿陷深度最小5m,最大11m。由于本成品油管道埋深较小(5m左右),故湿陷性对工程有较大影响。此外,黄土类土的潜蚀作用则可遭致管道悬空变形破坏。根据现场调查,黄土湿陷和潜蚀在黄土梁峁区和黄土台塬边缘斜坡地带发育较强烈,而在广阔的黄土台塬面上则发育弱甚或不发育。因此黄土湿陷和潜蚀灾害在黄土梁峁区和黄土台塬边斜坡地带危险性大—中等,黄土台塬面危险性小。(六)地震液化评估区系强震区,地震烈度Ⅶ—Ⅷ度,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15~20g,历史上大地震时曾在渭河谷地内发生过强烈的砂土液化现象。据此,管线经过的渭河谷地一级阶地和河漫滩地段庆考虑地震液化的设防措施,以防患于未然。重点地段为:西安支线的西安市区北部沣河—耿镇,渭南支线渭河及支流地带(尤其是沋河入渭三角洲以西的渭河漫滩地带)。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论文选题

当然是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来说了 。 首先从理论上结合你要研究的论题,说说你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填补了理论界的什么空白,或者说你的理论有什么创新之处。实际方面说,肯定就是你的研究对于指导实践有多大作用之类的,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具体的都要结合你自己的论文啊 建议去知网上下载一些相近的论题,看看别人都是怎么写的,借鉴别人的,再加上自己的特色。望采纳!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级标准采取综合性、预防性原则和定性、半定量方法,拟定苏沪段主要地质灾害综合评估危险性分级标准(表13-9)。具体综合评估时本着以防为主,两种或以上灾害就重不就轻来划分其危险性大小。表13-9 苏沪段主要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级标准表土地适宜性评估仅根据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防治地质灾害难易程度、投入资金等定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大、防治投入资金随之增加,土地适宜性差,反之则好。(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针对苏沪段地质灾害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结合其现状和预测评估结果,对照上述标准,综合评估结果见表13-10及图13-7。纵观西气东输管道工程苏沪段全线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点,主要以缓变性地质灾害为主,无较大滑坡、采空塌陷点存在,但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的逐步发展,对管线的影响是深远的,潜在危险是很大的。总体来说东部(常沪段)管线土地适宜性较西部(宁镇段)差,统计评估苏沪段全线: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土地适宜性差的地段,苏锡常段长3km,占总长06%;危险性中等、土地适宜性一般地段长53km,占总长76%;危险性小、土地适宜性较好地段长84km,占全长16%。表13-10 苏沪段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结果表图13-7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苏沪段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二、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和措施的建议(一)滑坡灾害防治管线宁镇(下蜀—上党)段地形起伏较大,存在小规模滑坡和膨胀土边坡不稳定。建议对小滑坡和高坡土体加强施工期间监测,并做好护坡和地表排水措施。(二)膨胀土灾害防治建议管线路基施工时间安排在少雨季节(冬、春),施工时遵循快速开挖及时埋置和夯实的原则,尽量避免在斜坡体顶、中部和坡脚施工,防患于未然。重视管线穿越公路、铁路等交通工程时开挖膨胀土对其他工程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三)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的防治防治对策(1)强化地下水管理。严格按照江苏省人大2000年9月颁布的《关于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确保地下水位不再继续下降,使地面沉降、地裂缝发展趋势得到缓解,降低地质灾害发展对管线的潜在危害。(2)加大地表水厂建设,实行区域供水。应加快区域性水厂建设,以利达到压缩地下水开采目标,防止区域性地质灾害的发展。(3)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加大超采地区人工回灌的力度。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随时掌握地面沉降、地裂缝发展动态。由于地面沉降的滞后效应,应开展人工回灌工作,快速恢复主采层地下水水位。防治措施建议(1)穿越苏-锡-常-沪管线,应适当增大其管道焊接强度,隔一定的距离安置伸缩管,增强其自身安全性。(2)对穿越地裂缝附近部位设置地形变和检漏观测装置,发现异常及时维修。(3)可填埋一定厚度的砂砾石后再埋置管线,调节地面沉降的作用;亦可在槽沟中设置活动式支座或收缩接头,减轻地裂缝三维活动各种应力的作用。(4)应加强对软土地基的加固改良,工程勘察时应加强此方面工作。(5)建议无锡分输站建设前进行地裂缝、岩溶塌陷灾害勘查评价工作。

  • 索引序列
  • 火灾危害论文
  • 火灾的危害与预防论文结论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论文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论文范文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论文选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