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社社长级别

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社社长级别

发布时间:

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社社长级别

统战部是党委领导下的以统一战线为主要工作的一个部门,中央统战部是正部级,省级统战部为正厅级,市级统战部为正处级,县级统战部为正科级。作为党内重要工作的一环,中央统战部虽然名义上是正部级的,但中央统战部部长往往都会高配,由全国政协副主席甚至中央政治局委员等副国级领导兼任。同样,省级统战部部长由副省级干部兼任、市级统战部部长由副厅级干部兼任、县级统战部部长由副处级干部兼任。

正部级。社长和总编辑的行政级别,与其报社所在层级直接关联。如果是中央级媒体,比如人民日报社社长和总编辑,因为人民日报社是正部级单位,其社长和总编是正部级。《时事报告》 杂志社是中宣部直属事业单位,出版《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时事报告职教版》和《时事》(高中版、初中版)《时事画刊》等七个面向不同层面读者的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系列刊物,已获誉"百强社科期刊"。

统战部副部长的级别分析:  如果是县级统战部副部长为正科级,地级市统战部副部长为正处级,省级统战部副部长为正厅级;国家统战部副部长则为副部级。

一般杂志社,社长或总编是最高领导,他们下一级应该是执行总编辑,再往下应该分编辑、助理编辑、实习生等级别。其他还有美术编辑、发行经理等职位。发行经理与执行总编辑职位高低相当,美术编辑与编辑职位相当。

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社社长级别是

统战部副部长的级别分析:  如果是县级统战部副部长为正科级,地级市统战部副部长为正处级,省级统战部副部长为正厅级;国家统战部副部长则为副部级。

这个问题有点含糊。统战部是国务院下属的二级部委。统战部部长是部级干部了。如果是统战部里面的小弟,可能什么级别都不是。

一般杂志社,社长或总编是最高领导,他们下一级应该是执行总编辑,再往下应该分编辑、助理编辑、实习生等级别。其他还有美术编辑、发行经理等职位。发行经理与执行总编辑职位高低相当,美术编辑与编辑职位相当。

中国 共 产 党 中 央 委 员 会 统 一 战 线 工作部,简称中 共 中 央 统一战线工作部、中 共 中 央 统战部或 中 央 统 战 部,是中 共 中 央 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  统战部部长,是行政省部级。  中 国 共 产 党 建立专门的统战工作机构是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开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中 共 中 央 和地方党委中继续设立统战部。

中央统一战线杂志社社长级别

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社社长级别高吗

统战部部长是中央委员会下设的一个职能部门,大印上刻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一看就明白,是中央委员会下设的一个职能部门。信封上印的是“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算是简称。统战部作为党委主管统战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党委统战工作的参谋机构、组织协调机构、具体执行机构、督促检查机构,担负着了解情况、掌握政策、协调关系、安排人事、增进共识,加强团结等重要职能。公安部部长是国务院组成部门,是全国公安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和指挥机关。各省、自治区设公安厅,直辖市设公安局;各市(地、自治州、盟)设公安局(处);市辖区设公安分局,接受上级公安机关直接领导;各县(市、旗)设公安局,分别接受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领导。县(市、区、旗)公安局下设公安派出所,由县(市、区、旗)公安机关直接领导和管理。各司其职,各有职能。

都是正部级正职,级别一样

统战部部长是中央委员会下设的一个职能部门,大印上刻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一看就明白,是中央委员会下设的一个职能部门。信封上印的是“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算是简称。统战部作为党委主管统战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党委统战工作的参谋机构、组织协调机构、具体执行机构、督促检查机构,担负着了解情况、掌握政策、协调关系、安排人事、增进共识,加强团结等重要职能。公安部部长是国务院组成部门,是全国公安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和指挥机关。各省、自治区设公安厅,直辖市设公安局;各市(地、自治州、盟)设公安局(处);市辖区设公安分局,接受上级公安机关直接领导;各县(市、旗)设公安局,分别接受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领导。县(市、区、旗)公安局下设公安派出所,由县(市、区、旗)公安机关直接领导和管理。各司其职,各有职能。

肯定是社长大,可以这么说 ,如果有副社长,总编可能就是第三把手

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社社长

中国共产党党报史略中国共产党建党80年来,党报作为党的事业的一部分,从为生存而斗争逐步走上兴旺发达的道路,既积累了丰富的办报经验,也总结出一整套的办报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党报实践和党报理论,具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补充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时值党的八十生日之际,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党报的办报历史和办报经验,对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办好党报不无积极意义。一、中共中央机关报溯源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后,就十分重视报刊宣传工作,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第一个决议就对出版党报的原则性问题作出了规定。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又专门讨论了党报宣传问题。1922年8月,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会议上,决定创办全国性政治机关报《向导》周报。1922年9月13日,《向导》在上海创刊,刊名“向导”二字由陈独秀题写,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向导》1927年5月迁往武汉,7月18日停刊。作为中共中央第一份政治机关报,《向导》集中力量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统一战线政策,为群众斗争指明了方向,受到广泛的欢迎,并被誉为“黑暗中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办的《向导》等革命报刊几乎全部被迫停刊。8月12日,中共中央发出通告,要求各级党部努力恢复和加强党的宣传鼓动工作,由于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重建的报刊一般不用大革命时期的名称。因此,新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定名为《布尔塞维克》,1927年10月24日在上海秘密创刊。1930年8月15日,中共中央又在上海创办了机关报《红旗日报》,第一任主编为李求实。1930年10月30日,该报增出独立副刊《实话》。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刚刚建立的党报网络又遭到严重摧残。1933年1月,临时中央被迫从上海迁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党报也随之转移。1931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红色中华》在江西瑞金创刊,首任主笔周以栗。1934年因红军长征而休刊,1936年1月在陕北复刊。1937年1月29日,为适应新的形势,改名为《新中华报》,首任社长是博古(秦邦宪)。该报初期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1939年2月7日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兼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1941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机关报——《解放日报》,该报是由《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改组而成。毛泽东题写了报名,并撰写了发刊词,第一任社长是博古(秦邦宪),第一任总编辑为杨松(吴绍镒)。1947年3月27日停刊。《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大型日报,它创造性地宣传了中共中央的各项主张,为争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在宣传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解放日报》停刊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中共中央没有再办机关报,而是加强了新华社的工作。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同年3月,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迁入北平,8月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1949年起设有社长,先后担任社长的有胡乔木、范长江、邓拓等;实行总编辑制后,历任总编辑有邓拓、吴冷西等。当时,为了宣传革命的主张,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还出版了自己的合法报刊,如《新华日报》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创办的机关报。《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1938年10月25日迁重庆,1947年2月28日因国民党的迫害而停刊。第一任社长兼总经理是潘梓年。在出版9年多的时间里,《新华日报》针对国统区的实际情况,正确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为中共在国统区赢得了民心,在我党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除了以上所述及的各类中共中央机关报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共中央还创办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报刊,如《热血日报》、《新青年》、《前锋》、《红旗》、《红旗周报》、《战斗》周刊、《实话》、《斗争》周刊、《群众》周刊、《解放》周刊等。中共中央现在的机关报是《人民日报》,这是1949年8月1日由原来的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改版而来,当时未作任何声明,期号也未重新编排。从那时至今,《人民日报》就一直是中共中央机关报,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迄今为止办报时间最长的机关报。

何其芳更多图片(14张)何其芳,男,1912年2月5日生于重庆万州,于1977年7月24日在北京逝世。他是中国伟大的诗人,散文家,小说家,文学研究家。言情写手,文学评论家,“红学”理论家。重庆万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是“汉园三诗人”之一。1938年到延安参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1947年曾两次派往重庆,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从事文化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同时担任文艺界的领导工作。著作主要有:散文集《画梦录》(成名作),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红楼梦的研究也颇有建树。其名言佳句以“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最为著名(选自何其芳所著的《生活是多么广阔》)。

何其芳作品 何其芳(1912~1977) 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研究家。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1929年到上海进中国公学预科,广泛阅读了中外文学作品。1931至193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课余沉浸于文学书籍之中,发表了不少诗歌和散文。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受到文坛注意。他的散文集《画梦录》出版后,曾获《大公报》文艺奖金。大学毕业后,到天津南开中学、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教书。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四川万县和成都教书,参加创办《川东文艺》和《工作》杂志。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其间曾随贺龙部队到晋西北和冀中根据地工作。新的生活使何其芳写出了《我歌唱延安》等散文和《生活是多么广阔》等诗篇,讴歌革命,礼赞光明,传诵一时。1944年以后,被派往重庆工作,任《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等职。1948年底开始在马列学院(即高级党校)任教。结集出版的主要作品有:诗集《预言》、《夜歌》(后改名《夜歌和白天的歌》),作品集《刻意集》,散文集《还乡杂记》、《星火集》及其续编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其芳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同时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写有少量诗作。他主持筹建文学研究所(今属中国社会科学院),曾任副所长、所长,《文学评论》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等职。出版有《关于现实主义》、《西苑集》、《关于写诗和读诗》、《没有批评就不能前进》、《论〈红楼梦〉》、《诗歌欣赏》、《文学艺术的春天》以及6卷本《何其芳文集》等著作。何其芳早期诗作艺术精致,色彩绚丽,以清新柔婉见长。参加革命后诗歌变为平易朴实,乐观豪放。他又以写抒情散文著称,《画梦录》中的篇章常用象征手法,构思精巧,文字秾丽,富于艺术的独创性。以后在《还乡杂记》中的篇什则趋于朴素自然,感情犷放,格调明朗。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幼年时即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习,读了大量新诗。1931—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大学毕业后,何其芳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其芳回到老家四川任教,一面继续写作诗歌、散文、杂文等。1938年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并长期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并任文学研究所所长职务。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他自称开始创作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他不满丑恶的现实,又不清楚出路何在;他热切地向往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缺乏热烈的追求。于是较多徘徊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忧郁。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在散文创作上,他自称“我的工作是在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他善于融合诗的特点,写出浓郁缠绵的文字,借用新奇的比喻和典故,渲染幻美的颜色和图案,使他的散文别具风格。真正明显地表现出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变化,是在抗战开始,特别是到了延安以后。这时他渐离梦境,面对现实,诗文风格趋向朴实明朗。六卷本《何其芳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收录了何其芳的大部分创作和论著。

  • 索引序列
  • 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社社长级别
  • 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社社长级别是
  • 中央统一战线杂志社社长级别
  • 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社社长级别高吗
  • 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社社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