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是谁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是谁啊

发布时间: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是谁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2002年,为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社科类综合性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经济管理、文史哲类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性学术论文。现为季刊,每期156页。现为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全国百强社科期刊。

刊名:华南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是由华南农业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中文核心期刊。1959年创刊,1980年复刊。季刊;A4幅面;每期124页;国内统一刊号:CN 44-1110/S;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411X。主要报道农业各学科的科研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综述等,刊登国内外来稿。据不完全统计收录本刊的中外数据库和文摘刊物主要有: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CSA-BB);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环境科学与污染管理》;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CAB Abstracts》;英国《动物学记录》(ZR);意大利《农业索引》;国际农业文献索引(AGRI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万方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粮食经济作物文摘;中国园艺文摘;中国农业资源环境文摘;中国畜牧兽医文摘;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中国地理科学文摘。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遴选为中国综合性农业科学核心期刊。本刊在国内同类刊物中处于较领先地位,在期刊评比中曾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期刊奖,2004年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6、2008、2010年连续三届荣获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2010年获广东省品牌期刊奖,2011年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期刊名称: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主管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主办单位:华南农业大学,主编:陈晓阳,地址:广州市五山路483号,邮政编码:510642,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411X,国内统一刊号:CN 44-1110/S,定价:10元,刊期:双月刊,创刊日期:1959年创刊,1980年复刊 综述(刊登国际、国内知名专家撰写的综述或特约稿)农学·园艺·土壤肥料(主要包括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果树学、蔬菜学、果蔬贮藏加工、茶学、土壤学、作物营养与施肥、农业环境保护)植物保护(主要包括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研究等)生物学(主要包括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昆虫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林业科学(主要包括造林学、森林经理学、园林规划设计等)动物科学与兽医学(主要包括畜牧、兽医各学科、蚕桑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木质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等)简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是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2002年,为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社科类综合性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经济管理、文史哲类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性学术论文。现为季刊,每期156页。现为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全国百强社科期刊。

1973年11月在广东省揭阳县玉滘公社凤美农技站任农业技术员,1977年4月至1979年8月就读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1979年9月提前考读该专业研究生,1982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1987年12月至1988年12月在美国阿肯色大学进修。1995年2月起任华南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农场场长,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任教学科研基地管理处处长,2002年12月起任科技处处长,2006年5月起任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强同志在广东率先开展水稻航天育种研究,“十五”以来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农业攻关重大项目等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通过这些研究,先后在国际学术会议、国内学术会议以及核心学术刊物发表30多篇研究论文,从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多角度、多层次揭示水稻空间诱变机理和性状的变化规律以及空间诱变特异种质诱变成因,部分研究结果以论文发表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水稻科学》、《生物物理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在广东率先利用空间诱变技术成功选育出高产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华航一号”,2001、2003年分别通过了广东省和国家品种审定(第一完成人),在广东省及华南稻区累计推广种植500多万亩。以第一完成人选育的优质高产广适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培杂泰丰”分别于2004、2005年通过广东省和国家品种审定,并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一批超级稻主推品种,该品种在华南稻区累计推广种植200多万亩。近年来,先后选育出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培杂航七”、“培杂88”、“培杂航香”、“培杂130”及优质高抗水稻品种“胜巴丝苗”,“华航丝苗”、“金航丝苗”、“红荔丝苗”等一批航天育种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推广。创建了一批航天诱变新种质,并获得四项新品种保护权。《航天育种优质稻新品种“华航一号” 推广应用》2004年获得广东省农业科技推广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国家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曾获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国家星火计划先进个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先进个人,广东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奖,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三等奖,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奖等荣誉称号,200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兼任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水稻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担任《农学通报》、《广东农业科学》副主编,《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是谁啊

刊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主办: 华中农业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8-3456CN: 42-1558/C邮发代号:38-341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81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一)公开发表的论文1、《广告传播的消极功能》,《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6)全文转刊。2、《关于广告学专业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结构的思考》,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深圳会议(2001/11)宣读交流,《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3、《人本观广告的崛起》,《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4、《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新闻与传播评论》2003年卷,武汉出版社,2003年10月版。5、《广告传播语境的变化对广告功能结构的影响》,《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6、《广告传播观念: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现代传播》2004年第5期。7、《广告是人的意识的延伸——对麦克卢汉广告观解读》,《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1期。5、《人本观广告创意特色》,《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8、《差异化追寻:广告创意理论的嬗变》,《理论月刊》2004年第10期。9、《对当代青年节日文化的几点讨论——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青年研究》2005年第1期,通讯作者(研究生彭蝉)10、《盘整资源与激情释放——2003、2004年中国媒介市场白描》,《中国媒介发展报告》2003、2004年卷。11、《试论品牌可延伸性的核心影响因素》,《中国广告年鉴》2005年版/丁俊杰、董立津主编《品牌——企业核心价值的开发》(2004年全国广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工商出版社2005年版。12、《谁的汽车?谁的广告?——丰田汽车广告事件解析》,单波、石义彬主编《跨文化传播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3、《我国青少年使用网络需求研究述评》,《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通讯作者(研究生罗青萍)14、《大众传媒的“性别成见”与青年女性的社会化》,《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15、《媒介接触行为与民族文化变迁的相关性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通讯作者(研究生彭蝉)。16、《近年我国受众媒介接触行为研究评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第12期,通讯作者(研究生曾洁)17、《论打造广告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广告研究》2006年第5期。18、《以受众为本:全球化语境下的广告传播观念》,戴元光主编《传媒·传播·传播学》2007年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中国大陆传媒市场现状、问题与走向》,日本《亚细亚的历史与文化》,1(总第11辑)。20、《日本博多万能葱品牌传播分析》,《中国品牌》2007年第9期。21、《日本鲜花第一品牌——津南雪美人品牌传播分析》,《中国品牌》2008年第1期。22、《2007年中国媒介市场“合”为贵》,《现代广告》,2008年第2期。23、《渐进式改革背景下中国大陆报纸角色转型研究》,《中国传播报告》,2007年第4期。24、《中国农民媒介接触与媒介期待调查的主要发现与结果》,《武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25、《中国大陆报纸种群转型逻辑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26、《改革·转型·突破与融合的探究》,《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8年卷,2008年10月,武汉大学出版社。27、《中国广告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冲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8年卷,2008年10月,武汉大学出版社。28、《经济危机背景下的企业广告预算:现实择选与理性反思》《广告人》2009年第2期。29、《全媒体时代广告媒体价值评价指标》,《现代广告》2009年第6期。30、《中国大学生传媒认知调查结果与发现分析》,《当代传播》2009年第5期。31、《论中国的主流报纸》,《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9年卷,2009年1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32、《中国传媒人媒介认知调查结果与发现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33、《近几年经济新闻报道存在问题与改进对策》,中宣部新闻局编《加强和改进经济报道论文集》,2009年8月版,学习出版社。34、《民本化、产业化、数字化、国际化:我国传媒发展的四大战略走向》《新闻与传播》2009年第8期。35、《2008年报纸研究综述》,《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9年卷,2009年1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36、《对中国新闻历史发展本体价值与特色的探索》,《新闻记者》2009年第6期。37、《中国报业转型发展的四大战略走向》,《中国报业》2010年第3期。38、《中国司局级干部媒介认知调查结果与发现分析》,《现代传播》,2010年第4期。39、《2009年新媒体研究综述》,《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0年卷,2010年6月,武汉大学出版社。40、《深圳新闻出版业三大集团演绎“深圳速度”》,《深圳特区报》2010年9月5日。41、《都市类报纸主流化转型的路径、误区与对策》,《武汉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42、《中国报业的比较发展优势》,《中国报业》2011年第7期;《新华文摘》2011年第13期。43、《中国企业品牌全球化传播的历程、问题与对策》,2010年全国广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广告产业创新发展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二)专著与教材1、《基础传播学》(第一作者),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2、《广告文案教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3、《中国大陆报纸转型》(专著,独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4、《社会转型下的中国传媒环境与传媒发展》(专著,第2作者),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5、《新闻传媒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研究》(专著,作者之一),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三、课题1、21世纪初湖北省新闻传媒业发展战略研究(湖北省社科基金,2003—2005,子课题负责人)。2、广告学本科专业人才整合优化的培养模式研究(湖北省,主持人,2003—2004)。3、日本品牌传播研究(3—9,日本吉田秀雄纪念事业财团项目,主持人)。4、中国报业生态建构与演进研究(武汉大学“985”工程项目媒介生态与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子课题,2004-2007)。5、新世纪广告传播观念转型与发展趋势研究(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主持人,2004-2006)。6、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改扩版方案研究(湖北报业集团委托课题,子课题负责人,2007年12月)。7、湖北媒体新闻宣传与经营“两分开”研究(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07年,第一参加人和报告执笔人)。8、近五年经济新闻报道的经验、问题与改进对策研究(中宣部调研课题,主持人,2008年)。9、西方媒体西藏“3·14”事件报道与我国对外新闻传播的战略对策(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第三子课题负责人,2008年)。10、新闻传媒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主持“中国司局级干部、农民、大学生、传媒人四类群体媒介认知调查研究”,2005-2009)。11、社会转型下的中国传媒环境与传媒发展(武汉大学国家“895”工程二期项目“新闻传媒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子课题第2负责人,2005—2009年)。12、三峡工程与三峡总公司舆情监测分析(中国三峡工程总公司委托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006—2010年)。13、中国报纸产业发展战略转型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主持人,2008年项目)。14、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新闻传媒转型发展战略研究(武汉大学自主创新多学科交叉项目,主持人,2010—2011年)。15、三网融合背景下中国报社组织结构转型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主持人,2010—2012)。16、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中的传媒产业化发展(武汉大学“211”工程三期项目,2010—2012)。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是谁呀

如果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不录用你的稿的话,是不会有回复的,也不会退回原稿。你应该可以看到华农学报的征稿启示上写着

1973年11月在广东省揭阳县玉滘公社凤美农技站任农业技术员,1977年4月至1979年8月就读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1979年9月提前考读该专业研究生,1982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1987年12月至1988年12月在美国阿肯色大学进修。1995年2月起任华南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农场场长,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任教学科研基地管理处处长,2002年12月起任科技处处长,2006年5月起任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强同志在广东率先开展水稻航天育种研究,“十五”以来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农业攻关重大项目等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通过这些研究,先后在国际学术会议、国内学术会议以及核心学术刊物发表30多篇研究论文,从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多角度、多层次揭示水稻空间诱变机理和性状的变化规律以及空间诱变特异种质诱变成因,部分研究结果以论文发表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水稻科学》、《生物物理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在广东率先利用空间诱变技术成功选育出高产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华航一号”,2001、2003年分别通过了广东省和国家品种审定(第一完成人),在广东省及华南稻区累计推广种植500多万亩。以第一完成人选育的优质高产广适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培杂泰丰”分别于2004、2005年通过广东省和国家品种审定,并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一批超级稻主推品种,该品种在华南稻区累计推广种植200多万亩。近年来,先后选育出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培杂航七”、“培杂88”、“培杂航香”、“培杂130”及优质高抗水稻品种“胜巴丝苗”,“华航丝苗”、“金航丝苗”、“红荔丝苗”等一批航天育种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推广。创建了一批航天诱变新种质,并获得四项新品种保护权。《航天育种优质稻新品种“华航一号” 推广应用》2004年获得广东省农业科技推广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国家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曾获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国家星火计划先进个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先进个人,广东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奖,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三等奖,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奖等荣誉称号,200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兼任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水稻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担任《农学通报》、《广东农业科学》副主编,《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是谁

1978─19991、湖北农村合作制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 7,副主编)2、中国县经济的改革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 11,副主编)3、新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典型剖析──巨变中的鄂州(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5,副主编)4、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总纂)5、中国农村经济学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 2,副主编)6、中国现阶段家庭经营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 9,独著)7、水体经济原理(中国经济出版社 12,与廖丹清等合著)8、面临严峻挑战的思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比较研究(海天出版社 1992,与廖丹清等合著)9、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 8,与廖丹清等合著)10、改革·发展·希望(湖北人民出版社 3,副主编)11、经济改革的纵横思维──中国十年改革论集(中国经济出版社 10,论文集独著)12、改革与发展中的老工业基地(湖北人民出版社 10,论文集主编之一)13、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洪湖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6,主编)14、大国发展的十大困惑──大国发展经济学难点探索(湖北人民出版社 8,与李享章、熊维明等合著)15、走出“怪圈”──大国改革的变形与矫治(湖北人民出版社8,独著)16、改革:大国通向发展之路(湖北人民出版社 8,与夏振坤等合著)17、古老而年青的课题──大国农民问题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 8,与朱建中、熊维明等合著18、金灿的曙光──大国中小城市发展模式与城乡关系趋向(湖北人民出版社 8,与夏振坤等合著)19、独特的农业微观机制──中国湖北30个村双层经营个案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8,与方涛共同主编)20、军工大趋势──湖北军转民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7,主编顾问)21、湖北农村改革与发展研究(内部出版 1995,主编)22、中国政府消除贫困行为(湖北科技出版社 12,副主编)23、《湖北老区脱贫模式研究》(湖北科技出版社 6,主编顾问)24、农业产业化及其运作(湖北人民出版社 1,与秦宏灿共同主编)25、农业灾害经济学原理(山西经济出版社 12,与熊维明等合著)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内部出版 4,研究生教材,独著)27、湖北21世纪特色经济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 3,论文集常务副主编之一)28、中国农民问题(河南人民出版社,7,熊维明、朱建中等合著)三、近年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1.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缺陷与对策 光明日报 182.农业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观察 23.如何理解“有进有退” 经济学家 14.美国“新经济”的两大潜在危险 经济学消息报 215.西部大开发与武汉经济区的战略对策 学习与实践 46.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刍议 学术论坛 57.加快西部大开发需要重视五个关系 中国社科院《要报》 98.制度创新:湖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 现代经济 59.绿色经济战略:适应全球化市场性竞争和生态竞争的第一位战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410.论21世纪初期湖北经济的跳跃式发展 湖北经济 1211.“中西部发展经济学”的几个问题 江汉论坛 1212.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层思考 经济学动态 7 1.论绿色经济 江汉论坛 12.防灾减灾:大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 天津社会科学 23.中国转轨经济学论纲 改革 34.论中国经济转轨模式的特色 社会科学研究 35.论中国经济转轨中过渡阶梯的特色 广东社会科学 66.关于湖北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改革问题 鄂州大学学报 37.新阐发新概括新贡献 湖北人民出版社 9 第二主编8.发展经济学与21世纪中国中西部发展 山西经济出版社 9 主编9.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劳动价值论 湖北日报 24 1.21世纪大武汉发展战略问题 红旗出版社 1 载《长株潭 经济论坛》2.从根本上消除体制性障碍 湖北日报 253.大国转轨最容易忽视的六大问题 学习月刊 94.论“十五”湖北经济发展的若干关系 湖北经济 35.发展“大武汉”集团城市的构想 学习与实践 16.论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江汉论坛 37.论中国经济转轨目标的特色 学术论坛 18.论中国经济转轨攻关的特色 转轨通讯(中文版) 20029.武汉城市群的战略定位与创新发展 学习与实践 610.关于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的几点思考 江汉论坛 11 1.中国县域经济转轨的四大矛盾 转轨通讯(中文版) 12.深刻认识劳动价值论的若干问题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13.中国县域经济转轨中的矛盾与成因分析 广东社会科学 24.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新视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5.中国县域经济转轨的矛盾与成因分析,《广东社会科学》,36.资本结构: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来龙”与“去脉”,《中国农村观察》,3,(与刘平青合作)7.城市圈(带)发展的当代蕴含与阶段分析,《江汉论坛》,88.完善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几个问题,《河北学刊》,5,9.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湖北日报》理论版,2310.两位专家认为我国经济出现中部凹陷现象,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911.专家认为我国经济出现中部凹陷现象,《湖北内参》,46(与秦尊文合作)12.抓住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关键,《学习月刊》,113.湖北气象灾害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研究》,114.论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变,《湖北宣传》,115.中国县域经济转轨的四大矛盾,《转轨通讯》(中文版),116.深刻认识劳动价值论的若干问题,《湖北经济学院学报》,117.论实现全面小康的三大转变,《鄂州大学学报》,218.破除“官本位”,树立“企业为本”思想,《学习月刊》,319.在区域分化中壮大中部增长极,《学习与实践》,920.推进全面小康:中国改革与发展的系统工程,《湖北经济学院学报》,5(与熊维明合作)21.大武汉城市圈战略与周边城市定位,《学习与实践》,6(与秦尊文、郭慧伶合作)22.在创新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湖北宣传》,1123.武汉城市圈亟待研究的解决的三个问题,《湖北经济》,924.武汉城市圈一体若干思考,《企业导报》,12,(与秦尊文、郭慧伶合作)25.武汉市在全国城市中的经济地位演变及发展趋向分析,《学习与实践》,5,(与秦尊文、郭慧伶合作)26.对我省破除“官本位”,树立企业为本思想的再思考,《要文摘报》,227.武汉经济圈破题三议,《要文摘报》,828.中部凹陷现象的成因与对策建议,《要文摘报》,36(与秦尊文合作)29.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文摘报》,41(与秦尊文合作)30.特色立市,错位发展,《要文摘报》,14(与秦尊文、郭慧伶合作)

学术期刊论文类论教育哲学的时代精神,《教育评论》(CSSCI),1999(6)大学精神探论,《未来与发展》(CSSCI),2000(6)规模与质量:印度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云南教育》2001(25)全球化与文化的发展:多元文化论的观点,《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交往:德育研究的新思维,《思想·理论·教育》(CSSCI),2003(1)人文学科改革探论,《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3)大学内部权力结构及其调整,《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04(2)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探讨,《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04(3)研究生导师的角色定位与责权分析,《中国研究生》,2004(10)知识分子与大学精神,《高等教育研究》2005(9),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5(12)中国科举考试产生与持续发展的原因探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CSSCI),2005(6)大学精神的社会根基:政治与经济之纬,《内蒙古社会科学》(CSSCI),2006(1)大学的文化内涵,《未来与发展》(CSSCI),2006(4)大学发展中的开放与封闭:系统论的视角,《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06(1)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系统论与冲突论的视角,《现代教育科学》2006(1)大学文化:大学活的灵魂,《现代教育》2006(3)社会服务站:经济驱动与大学发展,《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大学的文化内涵,《未来与发展》(CSSCI),2006(4)中世纪大学:权力夹缝中的生存与发展,《理工高教研究》 2006(5)自由、独立与批判:大学的精神执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CSSCI) 2006(5)大学精神的制度根基,《北京教育》2006(7-8)研究性教学及其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实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06(10)基督教信仰与大学起源——以大学的精神存在为视角,《现代教育科学》2006(6)学习型大学的文化特征,《高等理科教育》(CSSCI),2007(2)大学精神与大学组织的依存关系——系统论的观点,《中国电力教育》2007(1)人文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精神”的完整表达,《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07(2)早期形态大学的精神面貌,《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2)西方大学学术自由探源:对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历史解读,《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08(3)论学术自由的文化价值,《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08(6)学术自由概念的诞生与初步发展:从文艺复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08(6)流程再造:基于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深层转换的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08(7)联合硕士学位:欧洲高等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国高等教育》(CSSCI)2008(15、16)中世纪的学术自由:湮灭与重生,《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3)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特征解析,《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09(8)当前我国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欧洲博士生教育的改革动向,《高教发展与评估》(CSSCI),2010(3)欧洲博士生教育改革十年:从政策到行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10(6)试论和合学视域中我国研究生导师制度的本土创新,《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0(6)博洛尼亚进程中的欧洲硕士生教育改革,《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11(4) 教育家校长引领大学崛起:以哈佛大学近现代五任校长为分析样本,《高等教育研究》(重要期刊),2011(12) 校企联合培养:欧洲博士生教育的新探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12(10) THE FACULTY PROMOTION AND MERIT SYSTEM INCHINA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CASES OFWUHANUNIVERSITYAND THEUNIVERSITYOFCALIFORNIA,DAVIS Research & Occasional Paper Series: CSHE 美国硕士生教育及其完成率调查:以STEM学科为对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13(4) 高校教师职称晋升与绩效评价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启示,《2013年高校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文集——变革中的高校教师发展》,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 论学术自由的人本价值,《教育研究》(权威期刊),2014(2) 应试情境下教师的创造力教育观及其实践经验——基于现象学的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CSSCI),2014(22)著书类1.专著《大学精神探论》,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2.译著《创造性对话:课堂里的思维交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3.参著:《新中国著名大学校长》,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4.参著:《回眸——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十年(2000—2010)》,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5.参著:《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

  • 索引序列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是谁啊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是谁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是谁啊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是谁呀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