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高中生科技创新大赛论文

高中生科技创新大赛论文

发布时间:

高中生科技创新大赛论文

环境污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陆地,大海同样不能幸免。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沿海每年发生赤潮的次数是上世纪80年代的3倍。接踵而来的赤潮,给海洋环境、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养殖业甚至人类健康和生命都带来危害。然而,用石灰治理赤潮,其后果令人担忧。 所谓“赤潮”,其实是漂浮在海面上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异常增殖的生成物。它并不仅限于红色,除红色以外有时还可能是蓝色或黑色,即“蓝潮”或“黑潮”,不过人们通常将其统称为“赤潮”。赤潮可以通过3种途径危害海洋生物:一是病毒的传播,这种情况就如同“禽流感”病毒的蔓延,可以使海洋生物受到侵害,大面积死亡,如果人类再食用这些摄入病毒的海洋生物也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二是赤潮在其生成和增殖过程中大量吸收海水中的氧,使海水缺氧而导致其他海洋生物的死亡;三是快速和大面积生成的赤潮可以将有些海洋生物的呼吸道堵塞,使其窒息而亡。因此,赤潮的发生必然会给海洋渔业和海洋水产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尤其是那些从事海洋水产养殖的企业或专业户,一旦赤潮袭来,就会把他们多年的资金投入和辛勤劳动在短时间内化为乌有。 面对这种无奈,有人终于在苦心探索后找到了防治的办法,即用石灰来对付随时可能袭来的赤潮。其操作说来也简单,只要发现海面上有赤潮生成并向养殖区域袭来,就立刻出动载有石灰的船只,在赤潮与养殖区域之间的海面上将石灰撒下。石灰遇水成为氢氧化钙,这是一种强碱性物质。别说赤潮,许多生命遇到它都会性命难保。这样,就在赤潮与养殖区之间形成了一条隔离带,养殖区内的水产养殖物也就可以躲过一劫了。 但是,这种办法让我想起上世纪60年代,英国在治理泰晤士河流域空气中二氧化硫污染时的教训。当时为了消除泰晤士河流域工业烟尘中的二氧化硫污染,英国采取了用石灰水即氢氧化钙来吸收二氧化硫的办法。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是硫酸钙与水,这样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自然是减少了,但是那些硫酸钙又排到了泰晤士河里,结果空气污染又变成了河流污染和水污染。后来,英国还是用系统工程的办法解决了二氧化硫的污染问题。 因此,面对环境问题千万不可以简单地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海面上撒石灰固然可以将造成赤潮的各种生成物杀死,保住水产养殖物,但同时也污染了海水,还杀死了其它海洋生物;如果频繁地向海中撒石灰,这些石灰堆积在海底,将来带给我们的可能又是另一种灾难性的后果。我们还是应当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防止和减少污染物向大海排放,从而减少乃至避免赤潮的发生。这才是根本之策。 蜜蜂靠什么发出嗡嗡声?权威专家都认为:是靠翅膀振动发声。我省监利县12岁的小学生聂利大胆挑战这一说法。她说:“蜜蜂有自己的发音器官,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聂利是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在甘肃省兰州市8月举行的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 她撰写的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荣获优秀科技项目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2001年秋,聂利从《小学自然学习辅导》一书中得知,蜜蜂、苍蝇、蚊子等昆虫都没有发音器官,但它们在飞行时不断高速扇动翅膀,使空气振动,会产生嗡嗡的声音。后来,聂利在《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也看到这种说法。 去年春天,她到一个养蜂场去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没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她因此对教材、科普读物的说法产生怀疑,并开始试验和研究。她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或者剪去蜜蜂的双翅,都能听到蜜蜂的叫声。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 为了探究蜜蜂的发音器官,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查找,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她又找来一些蜜蜂,不损伤双翅,只刺破小黑点,放在蚊帐里。蜜蜂飞来飞去,再也没有声音。她将这一发现写成论文,认为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 据了解,中国教育协会、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全文发表了聂利的论文。 昆虫专家称可能是个了不起的发现 多位从事昆虫研究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称,蜜蜂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陈国生说,膜翅目昆虫一般没有发声器官,而蜜蜂属于膜翅目昆虫。省昆虫学会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徐冠军说,还未发现有资料报道蜜蜂有发声器官。 听说聂利的发现后,徐冠军教授说,由于他没有见证聂利小朋友的试验,也从未做过这样的试验,所以尚不敢对她的发现下结论。如果这位小朋友的发现是真实的话,肯定是个了不起的发现。 希望对您有帮助。

想一想

青少年科技活动论文是在开展科技活动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所撰写的报告一也可以说,科技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假设、实验、验收、分析、归纳而获得大量的、丰富的材料(包括实验记录、资料和数据等)的过程,而科技活动论文的撰写则是对科技活动成果的提炼、加工和理论提升‘青少年科技论文撰写的要求论文撰写的丛本要求是主题科学,观点明确,见解新颖,表达简洁l)主题科学:科技活动论文的结论应该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是可以重复的‘在科技活动过程中,用多种方式记录信息,如以卡片摘要、照片、录音、录像、计算机文件等方式,对文字、图表、声像等信息进行记录,并养成保留完整、精确记录的良好习惯,这是确保主题科学性的基础。2)观点明确:科技活动论文的观点应该明确,例如,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社区池塘磷污染严重,就要明确提出“保护环境和禁用含磷洗衣粉”的观点。3)见解新颖:科技活动论文的见解应有较高的起点,也就是能通过分析活动中的问题,领悟到一般人视而不见的问题,提出一般人想总结又无法圆满总结出来的结论。这就需要学会从纷繁复杂的客观事件中抓住事物的本质。

科技创新大赛小学生论文

加点字行星期我剪指甲块手指甲丢进喝剩乐我漫经看眼已经沉手指甲房第二我凑玻璃杯前吃惊发现:指甲颜色变我劲想看看究竞变化翼翼放书桌几我竟事给忘星期我书桌前写作业意看玻璃杯想起杯指甲我仔细观察像指甲见我乐倒才找指甲比起前指甲变薄变我想乐某些份与指甲起化反应我网查资料电脑告诉我乐含磷酸磷酸属于强酸即使经稀释定酸度物体腐蚀作用我想指甲变变薄能乐磷酸所造另外我知道乐含咖啡期饮用瘾喝乐使牙齿受腐蚀更容易胖碳酸饮料虽具提神作用般适合偶尔觉疲劳、精神济候喝太适合我童饮用像我龄童喝白水比较

前天我在剪指甲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把指甲扔到了可乐里面,那是我昨天喝的,唉,可看来只能浪费了

加点字就行了 上个星期天,我在剪指甲时,一不小心把一块手指甲丢进了喝剩的可乐里,我漫不经心地看了眼已经沉下去的手指甲,回房去了。 第二天,我凑到玻璃杯前,吃惊地发现:指甲的颜色变了。这下我可来劲了,想看看究竞会有什么变化。就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书桌上,几天过去,我竟然把这事给忘了。 一星期后,我在书桌前写作业时无意中看到玻璃杯,想起了杯子里的指甲,我仔细观察以后,好像指甲不见了,然后我就把可乐倒在地上,才找到指甲,比起以前的指甲变薄变小了。我想会不会是可乐中的某些成份与指甲起了化学反应? 因此,我就上网查资料。电脑告诉我,可乐中含有磷酸,而磷酸属于强酸,即使经过稀释还有一定的酸度,对物体有腐蚀作用。我想指甲变小变薄很有可能是可乐中的磷酸所造成的。另外我知道了可乐中含有咖啡因,长期饮用会上瘾,喝可乐还会使牙齿受到腐蚀,更容易长胖。 碳酸饮料虽然具有提神的作用,但一般适合成年人偶尔感觉疲劳、精神不济的时候喝,不太适合我们儿童饮用。像我们这样年龄的儿童还是喝白开水比较好。

棒棒棒棒棒棒棒

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论文

前天我在剪指甲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把指甲扔到了可乐里面,那是我昨天喝的,唉,可看来只能浪费了

加点字就行了 上个星期天,我在剪指甲时,一不小心把一块手指甲丢进了喝剩的可乐里,我漫不经心地看了眼已经沉下去的手指甲,回房去了。 第二天,我凑到玻璃杯前,吃惊地发现:指甲的颜色变了。这下我可来劲了,想看看究竞会有什么变化。就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书桌上,几天过去,我竟然把这事给忘了。 一星期后,我在书桌前写作业时无意中看到玻璃杯,想起了杯子里的指甲,我仔细观察以后,好像指甲不见了,然后我就把可乐倒在地上,才找到指甲,比起以前的指甲变薄变小了。我想会不会是可乐中的某些成份与指甲起了化学反应? 因此,我就上网查资料。电脑告诉我,可乐中含有磷酸,而磷酸属于强酸,即使经过稀释还有一定的酸度,对物体有腐蚀作用。我想指甲变小变薄很有可能是可乐中的磷酸所造成的。另外我知道了可乐中含有咖啡因,长期饮用会上瘾,喝可乐还会使牙齿受到腐蚀,更容易长胖。 碳酸饮料虽然具有提神的作用,但一般适合成年人偶尔感觉疲劳、精神不济的时候喝,不太适合我们儿童饮用。像我们这样年龄的儿童还是喝白开水比较好。

加点字行星期我剪指甲块手指甲丢进喝剩乐我漫经看眼已经沉手指甲房第二我凑玻璃杯前吃惊发现:指甲颜色变我劲想看看究竞变化翼翼放书桌几我竟事给忘星期我书桌前写作业意看玻璃杯想起杯指甲我仔细观察像指甲见我乐倒才找指甲比起前指甲变薄变我想乐某些份与指甲起化反应我网查资料电脑告诉我乐含磷酸磷酸属于强酸即使经稀释定酸度物体腐蚀作用我想指甲变变薄能乐磷酸所造另外我知道乐含咖啡期饮用瘾喝乐使牙齿受腐蚀更容易胖碳酸饮料虽具提神作用般适合偶尔觉疲劳、精神济候喝太适合我童饮用像我龄童喝白水比较

青少年科技活动充满趣味性、探索性、好奇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科技活动是贯彻实施以培养创新意识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科技小论文是科技活动的总结,是在科技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类比想象、抽象概括,从而得出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新规律、新理论、新假设等结论。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了解和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科技素质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我在1997年开始从事科技活动辅导以来,就如何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点成效。在我指导学生完成的10多篇科技小论文中,获全国二等奖1篇,广西一等奖1篇,三等奖1篇,地、市级奖励6篇。现将本人的肤浅认识和体会简单介绍如下,以向同行请教。一、提高认识,激发兴趣,消除科技小论文的神秘感首先,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备课时,选择教学内容要突出科技知识,并及时将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改革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重视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和科技史教育。比如在学习铁的性质时,介绍α-Fe2O3和γ-Fe2O3在录音材料上的重要用途,学生往往热情高涨,感到科学技术离他们并不遥远,从而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其次,通过讲座、板报、科技知识竞赛、科技读书笔记比赛、科技手抄报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对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巨大影响。例如,在1997年第一届全国中师化学科普知识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获全国二等奖1人,全国三等将2人,广西一等奖3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12人,我本人获全国中师化学科普知识竞赛优秀辅导员称号;在2000年7月广西首届中师科技艺术节的各项比赛中,我辅导的学生均获得优异成绩;在2000年12月第二届全国中师化学科普知识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获全国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8人,广西一等奖13人,二等奖38人,我本人获全国优秀辅导员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和热情。第三,向学生介绍一些他们熟悉的短小精悍的优秀科技小论文,揭开科技小论文的神秘面纱。例如,联系生活实际介绍获全国一等奖的科技小论文《水浮莲净化污水的观察与调查》、《银杏快速培育的实验》、《音乐对某些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等,联系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变废为宝利用柑子皮水解后进行银镜反应的科技小论文《柑子皮的妙用》以及《蓟草可解烟毒》、《禾苗枯萎之迷》等科技小论文。这些通俗易懂的例子说明科技小论文的写作并不是高深莫测、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同时也为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二、联系实际,选好科技小论文的写作题材第一、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我们是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所以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题,这样才能选出学生感兴趣的、能独立完成的好题材。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校培养的目标是小学教师。因此,我指导学生选题的要求和原则是:面向小学,立足农村,服务农村,选择身边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比如,我指导的获奖科技小论文《流动灌溉——马蹄优质高产试验》、《龙眼罩网防果蝠实验》、《油茶树抵御砖厂污染的调查》等题材都是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产生活中选择的,其实践结果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流动灌溉——马蹄优质高产试验》的结果可使农民种植马蹄每亩增收500多元,在学生家乡已得到广泛推广,并于2000年8月26日被广西科技报在第一版宣传推广。立足农村选择的题材所需实验条件简单易行,适合学生今后在小学教学中开展科技活动。第二、选择的题材要具有新颖性。选择新颖的好题材意味着科技小论文的写作成功了一半。我首先是在学生中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积累科技知识,引导学生用科学眼光观察生活,大胆质疑,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从多种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筛选提炼论文题材,确定实践方案。其次,还结合具体例子说明科技小论文选题的方向和规律。例如,《肉桂驳枝繁殖试验》的“驳枝繁殖”、《人工上篱种植绞股蓝试验》的“人工上篱种植”、《生姜倒种优质高产》的“倒种”、《西瓜嫁接栽培试验》的“嫁接栽培”、《竹荪的室内栽培试验》的“室内栽培”、《磁化水对几种花卉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的“磁化水”等等,代表了科技小论文选题的一般方向和规律,都是优秀的选题。第三、了解不宜选择的题材。除了青少年科技活动规定不宜选择的如药物、药理、药效等题材外,我认为需要时间较长的、不具备实验条件的、不符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题材也不宜选择。第四、选题宜早不宜迟。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开展科学实验,查阅图书资料以及论文的写作修改。我指导学生写作的获奖科技小论文的题材一般都是学生提前1年甚至2年就选好了的。三、明确要求,规范格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严格地说,科技小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科技实践活动的结晶。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据了解,许多科技小论文在各级评比中落选的原因,是内容和格式不符合要求,或者是数据材料不足,尽管学生和辅导员都作了大量的实践工作。因此,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之前,必须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科技小论文的选题要求、实验数据记录的方法和要求、写作的格式等等。这样才能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科学实践活动,作好原始记录,为科技小论文的写作做好准备。此外,还要使学生明确一篇好的科技小论文,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图表和照片等直观说明材料,才能更好的体现真实性,增强说服力。四、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分析归纳,提高科技小论文的质量如何依据诸多个别的实验考察的现象和数据记录得出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结论?这是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至关重要的一步。首先引导学生根据科技小论文的主题对实验考察的现象和数据学会分辨取舍,去伪存真,归纳出一般结论。其次,指导学生查阅图书资料和运用学到的科技知识进行演绎推理,从一般结论得出特殊的新观点、新发现、新方法、新设想等。最后,指导学生运用类比思维将上述的特殊结论进行推广,从而得出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新结论、新规律,运用想象思维对原始的朦胧的观点、设想进行加工、改造,突破时空限制,得出创造性的结论。这样,既提高了科技小论文的质量,又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五、刻苦钻研,认真总结,不断提高辅导水平 刻苦钻研,虚心请教,是提高辅导水平的主要方法我开始从事科技活动辅导的时候,对科技活动了解甚少。由于我校将青少年科技教育定位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浓厚的科技活动氛围激励我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内容、途径和要求。尤其是我校教务科陈勇副科长和贺州市教育局原科技活动专干高兴平老师的热心指导,使我的辅导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1998年我辅导学生写作的科技小论文《流动灌溉——马蹄优质高产试验》获全国二等奖。这极大地增强了我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信心,同时也有了更强的责任感。为了进一步提高辅导能力,我先后参加了计算机培训和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2000年又考取了在职研究生班,现在正在学习中。 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需要有热心、耐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拿我指导学生完成《流动灌溉——马蹄优质高产试验》一文来说,虽然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但写出的初稿过于简单,尚不足300字。于是,我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到实验数据的记录,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图书资料的查阅,一一指导学生改进,其间八易其稿,整个辅导过程倾注了我大量的心血,花费的精力决不亚于自己撰写一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有人问我这样做值得吗?我笑之以答:“这是一名科技辅导员的职责。只有全身心投入辅导活动中,才有可能辅导出好成绩,辅导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勤于动笔,善于总结科技活动的经验教训1999年,我在辅导学生科技活动中受到启发而设计的一个创新实验,获全国中师化学老师实验大赛二等奖。2000年,我将辅导学生科技活动的一点做法和经验整理成文章参加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比赛,获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对我辅导学生科技活动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的榜样和动力。总之,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是一项艰辛而又繁琐却富有意义的工作。教师虽然不是科学家,但应该是科学家的引路人

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论文范例

青少年科技活动充满趣味性、探索性、好奇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科技活动是贯彻实施以培养创新意识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科技小论文是科技活动的总结,是在科技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类比想象、抽象概括,从而得出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新规律、新理论、新假设等结论。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了解和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科技素质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我在1997年开始从事科技活动辅导以来,就如何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点成效。在我指导学生完成的10多篇科技小论文中,获全国二等奖1篇,广西一等奖1篇,三等奖1篇,地、市级奖励6篇。现将本人的肤浅认识和体会简单介绍如下,以向同行请教。一、提高认识,激发兴趣,消除科技小论文的神秘感首先,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备课时,选择教学内容要突出科技知识,并及时将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改革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重视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和科技史教育。比如在学习铁的性质时,介绍α-Fe2O3和γ-Fe2O3在录音材料上的重要用途,学生往往热情高涨,感到科学技术离他们并不遥远,从而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其次,通过讲座、板报、科技知识竞赛、科技读书笔记比赛、科技手抄报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对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巨大影响。例如,在1997年第一届全国中师化学科普知识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获全国二等奖1人,全国三等将2人,广西一等奖3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12人,我本人获全国中师化学科普知识竞赛优秀辅导员称号;在2000年7月广西首届中师科技艺术节的各项比赛中,我辅导的学生均获得优异成绩;在2000年12月第二届全国中师化学科普知识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获全国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8人,广西一等奖13人,二等奖38人,我本人获全国优秀辅导员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和热情。第三,向学生介绍一些他们熟悉的短小精悍的优秀科技小论文,揭开科技小论文的神秘面纱。例如,联系生活实际介绍获全国一等奖的科技小论文《水浮莲净化污水的观察与调查》、《银杏快速培育的实验》、《音乐对某些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等,联系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变废为宝利用柑子皮水解后进行银镜反应的科技小论文《柑子皮的妙用》以及《蓟草可解烟毒》、《禾苗枯萎之迷》等科技小论文。这些通俗易懂的例子说明科技小论文的写作并不是高深莫测、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同时也为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二、联系实际,选好科技小论文的写作题材第一、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我们是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所以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题,这样才能选出学生感兴趣的、能独立完成的好题材。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校培养的目标是小学教师。因此,我指导学生选题的要求和原则是:面向小学,立足农村,服务农村,选择身边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比如,我指导的获奖科技小论文《流动灌溉——马蹄优质高产试验》、《龙眼罩网防果蝠实验》、《油茶树抵御砖厂污染的调查》等题材都是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产生活中选择的,其实践结果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流动灌溉——马蹄优质高产试验》的结果可使农民种植马蹄每亩增收500多元,在学生家乡已得到广泛推广,并于2000年8月26日被广西科技报在第一版宣传推广。立足农村选择的题材所需实验条件简单易行,适合学生今后在小学教学中开展科技活动。第二、选择的题材要具有新颖性。选择新颖的好题材意味着科技小论文的写作成功了一半。我首先是在学生中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积累科技知识,引导学生用科学眼光观察生活,大胆质疑,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从多种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筛选提炼论文题材,确定实践方案。其次,还结合具体例子说明科技小论文选题的方向和规律。例如,《肉桂驳枝繁殖试验》的“驳枝繁殖”、《人工上篱种植绞股蓝试验》的“人工上篱种植”、《生姜倒种优质高产》的“倒种”、《西瓜嫁接栽培试验》的“嫁接栽培”、《竹荪的室内栽培试验》的“室内栽培”、《磁化水对几种花卉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的“磁化水”等等,代表了科技小论文选题的一般方向和规律,都是优秀的选题。第三、了解不宜选择的题材。除了青少年科技活动规定不宜选择的如药物、药理、药效等题材外,我认为需要时间较长的、不具备实验条件的、不符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题材也不宜选择。第四、选题宜早不宜迟。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开展科学实验,查阅图书资料以及论文的写作修改。我指导学生写作的获奖科技小论文的题材一般都是学生提前1年甚至2年就选好了的。三、明确要求,规范格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严格地说,科技小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科技实践活动的结晶。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据了解,许多科技小论文在各级评比中落选的原因,是内容和格式不符合要求,或者是数据材料不足,尽管学生和辅导员都作了大量的实践工作。因此,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之前,必须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科技小论文的选题要求、实验数据记录的方法和要求、写作的格式等等。这样才能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科学实践活动,作好原始记录,为科技小论文的写作做好准备。此外,还要使学生明确一篇好的科技小论文,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图表和照片等直观说明材料,才能更好的体现真实性,增强说服力。四、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分析归纳,提高科技小论文的质量如何依据诸多个别的实验考察的现象和数据记录得出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结论?这是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至关重要的一步。首先引导学生根据科技小论文的主题对实验考察的现象和数据学会分辨取舍,去伪存真,归纳出一般结论。其次,指导学生查阅图书资料和运用学到的科技知识进行演绎推理,从一般结论得出特殊的新观点、新发现、新方法、新设想等。最后,指导学生运用类比思维将上述的特殊结论进行推广,从而得出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新结论、新规律,运用想象思维对原始的朦胧的观点、设想进行加工、改造,突破时空限制,得出创造性的结论。这样,既提高了科技小论文的质量,又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五、刻苦钻研,认真总结,不断提高辅导水平 刻苦钻研,虚心请教,是提高辅导水平的主要方法我开始从事科技活动辅导的时候,对科技活动了解甚少。由于我校将青少年科技教育定位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浓厚的科技活动氛围激励我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内容、途径和要求。尤其是我校教务科陈勇副科长和贺州市教育局原科技活动专干高兴平老师的热心指导,使我的辅导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1998年我辅导学生写作的科技小论文《流动灌溉——马蹄优质高产试验》获全国二等奖。这极大地增强了我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信心,同时也有了更强的责任感。为了进一步提高辅导能力,我先后参加了计算机培训和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2000年又考取了在职研究生班,现在正在学习中。 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需要有热心、耐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拿我指导学生完成《流动灌溉——马蹄优质高产试验》一文来说,虽然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但写出的初稿过于简单,尚不足300字。于是,我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到实验数据的记录,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图书资料的查阅,一一指导学生改进,其间八易其稿,整个辅导过程倾注了我大量的心血,花费的精力决不亚于自己撰写一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有人问我这样做值得吗?我笑之以答:“这是一名科技辅导员的职责。只有全身心投入辅导活动中,才有可能辅导出好成绩,辅导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勤于动笔,善于总结科技活动的经验教训1999年,我在辅导学生科技活动中受到启发而设计的一个创新实验,获全国中师化学老师实验大赛二等奖。2000年,我将辅导学生科技活动的一点做法和经验整理成文章参加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比赛,获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对我辅导学生科技活动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的榜样和动力。总之,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是一项艰辛而又繁琐却富有意义的工作。教师虽然不是科学家,但应该是科学家的引路人

我也在早范文哈~~  我只有格式。。可是看的不太明白。。  科技论文的撰写格式  一般说,科技论文的组成部分和排列次序为: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和建议)、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  1 题名  1 题名的概念  题名,又叫文题、题目、标题(或称“总标题”,以区别于“层次标题”),是论文的总纲,是能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  2 题名的一般要求  1 准确得体  题名应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不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和华而不实的词藻。  常见的毛病有如下几种:  1)题名反映的面大,而实际内容包括的面窄。例如:  ①新能源的利用研究  实际上文中只讨论沼气的利用问题。沼气只是“新能源”中的一种,显然原题过于泛指和笼统。可改为“沼气的利用研究”或“沼气的利用”。  2)标题一般化,不足以反映文章内容的特点。例如:  ②论自动化在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此题名不能引人注目,因为与此类似的题名已经不少,很多文章从不同的角度都在阐明工业自动化的作用,而该文有着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首次提出了对于这一论题的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得出了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因此将②改为“自动化在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的定量分析”,就反映了这篇论文的特定内容“定量分析”,即有别于其他的一般性论述文章。  3)不注意分寸,有意无意拔高。比如有的作者,其课题的研究深度并不大,却常常把“……的机理”、“……的规律”一类词语用在题名上。比较客观的做法是,除确实弄清了“机理”、掌握了“规律”而外,一般地取名为“……现象的(一种)解释”、“……的一种机制”等比较恰当,比较慎重,也留有余地。  2 简短精练  题名应简明,使读者印象鲜明,便于记忆和引用。GB7713-87规定,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我们应把这“20字”视为上限,在保证能准确反映“最主要的特定内容”的前提下,题名字数越少越好。  这里介绍几种减少题名字数的方法:  1)尽可能删去多余的词语。例如:  ①××港自引船增多对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可改为“××港自引船增多对安全的影响及其对策”。  2)避免将同义词或近义词连用。例如:  ②叶轮式增氧机叶轮受力分析探讨  “分析”与“探讨”义近,保留其一即可。据文章内容可以删去“探讨”。  3)题名不易简化时,可用加副题名的办法来减少主题名的字数(当然,列副题名不单是为了减少主题名的字数)。例如:  ③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按大轮齿面上任一基准点配切小轮的原理共30个字。从需要考虑,原理很难简缩,但可改为: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切齿调整计算新方法——按大轮齿面上任一基准点配切小轮的原理。  采用了副题名,整个字数可能还不少(此例总字数还增加了),但不会使读者感到题名过长,而且编排页眉也很方便(按惯例,页眉可以不排副题名)。  采用副题名不单单是为了减少主题名的字数,下列场合还可以采用副题名:题名语意未尽,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的特定内容;一系列研究工作用几篇论文报道,或者是分阶段的研究结果,各用不同的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其他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伸或说明的情况。  3 便于检索  题名所用词语必须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以便为检索提供特定的实用信息。  题名中一定要有反映文章内容的关键词,关键词多一些更好。这一点只要避免了题名“笼统”和“空泛”就比较容易做到。  4 容易认读  题名中应当避免使用非共知共用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等。  3 题名的文字要求  题名在文字表达上还有特殊要求,那就是题名比内容的行文要求更高,即一定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和逻辑规则,决不能出现语病,同时还要尽量做到给人以美感。  1 结构应合理  1)尽可能不用动宾结构。习惯上题名不用动宾结构,而用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例如:  ①研究一种制取苯乙醛的新方法  这是动宾结构(研究+新方法),可改为偏正结构:“一种苯乙醛制取新方法的研究”;按题名精练原则,可以改为:一种制取苯乙醛的新方法。  例外的是,若中心动词带有状语,则仍可用动宾结构。例如:  ②用机械共振法测定引力常数G  由于中心动词“测定”带有状语“用机械共振法”,无法将“测定”作为名词而把②改为以“测定”为中心词的偏正词组,所以仍可以用动宾结构(测定+引力常数G)。  还有一种例外,即“(试)论……”、“(浅)谈……”等形式的题名可用动宾结构。例如:  ③试论物流系统的网络模式  2)注意选用定语词组的类型。不注意定语词组类型的选择,有时会产生歧义。例如:  ④研究模糊关系数据库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按文章作者的本意,原题名的中心语是“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其定语是“研究模糊关系数据库(的)”,但组合结果却可能使读者理解为“研究”“几个基本理论问题”。问题出在定语采用了动宾词组(研究+模糊关系数据库),而应当改为主谓词组(模糊关系数据库+研究)。修改后的题名为“模糊关系数据库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最好是改为:“模糊关系数据库研究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2 选词应准确  题名用词应仔细选取,否则会使语意不明或产生逻辑错误。例如:  ①煎炸油质量测试仪的研制  在汉语里,“质量”一词有2种完全不同的含义:一种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量(英语为mass),另一种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英语为quality),两者毫无关系。从文章内容看,该测试仪是用来测量煎炸油的品质指标,而不是用来测量煎炸油的多少,所以,将“质量”改为“品质”,表意比较准确。  3 详略应得当  1)避免“的”的多用和漏用。语法规则要求,联合词组、偏正词组、主谓词组、动宾词组、介词词组做定语时,中心语之前需用“的”;而修辞规则又要求,多项定语中的“的”字不宜多用。因此,题名中某处该不该用“的”,既要用语法规则,又要用修辞规则来“综合”检查-用了“的”修辞效果不好,不用“的”也通顺,就不用“的”;若不用“的”便不通顺,那就应当用“的”。例如:  ①专家系统结构的分析  不用“的”既通顺又简练。  ②高层建筑变水量供水电气控制系统  可改为“高层建筑变水量供水的电气控制系统”。原题名未用“的”,使定语同中心语界限不清,不便理解。  2)删去多余的词语。题名应简洁,“多余”是拟定题名的大忌。本部分2中已举例说明,这里不再讨论。  3)不能随便省略词语。省去了不该省的词语,叫做苟简。题名中出现苟简,同样会造成语法和逻辑错误。例如:  ③车辆维修器材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  按文章应改为“车辆维修器材管理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其中,“管理”一词不能省,因为在这里,计算机处理的不是“器材”的信息,而是“器材管理”的信息。  4 语序应正确  题名的语序不对,有时造成语意混乱,使人不知所云。例如:  ①计算机辅助机床几何精度测试  正确的语序是:机床几何精度的计算机辅助测试。  题名中结构助词“的”的位置不能忽视,否则表达的可能不是作者的本意。例如:  ②拱坝的应力特点和分布规律的探讨  第1个“的”放错了位置,就成为“拱坝的应力特点”和“拱坝的分布规律”。前者读起来拗口,要不拗口应为“拱坝应力的特点”;后者简直与作者的本意不符:文中是研究拱坝应力的分布规律,而不是研究拱坝的分布规律。所以,修改后的题名为:拱坝应力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的探讨。  署名就不要了~~创新大赛不许出现名字  3 摘要  3.1 摘要的概念和作用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对一篇完整的论文都要求撰写随文摘要。其作用有二:  1)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科技文献数量大,读者不可能一拿到文章就通读。读者是否需要通读某篇论文,从题名上进行判断后,主要的就是根据摘要来决定,所以,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主要内容的任务。  2)为科技情报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从而可避免由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和错误,这就为科技文献的检索和利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2 摘要的分类  3.2.1 报道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即资料性摘要或情报性摘要。它用来报道论文所反映的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向读者提供论文中全部创新内容和尽可能多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尤其适用于试验研究和专题研究类论文,多为学术性期刊所采用。篇幅以200~300字为宜。  3.2.2 指示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即概述性摘要或简介性摘要。它只简要地介绍论文的论题,或者概括地表述研究的目的,仅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篇幅以50~100字为宜。  3.2.3 报道—指示性摘要  报道—指示性摘要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篇幅以100~200字为宜。  以上3种摘要形式都可供作者选用。一般地说,向学术性期刊投稿,应选用报道性摘要形式,只有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报道—指示性摘要或指示性摘要。摘要形式选用不合适,尤其是对价值较高的论文若采用指示性摘要形式,往往会给文献检索带来麻烦,可能失去较多的读者,将直接妨碍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有人认为随文摘要可以写得“概括”或“简短”一些,理由是“全文就在后边”。实际上,摘要的形式及其字数的多少不能依随文不随文而定,即使是随文摘要,也应根据论文价值的大小、刊发刊物的类型和论文中有用信息的多少来决定,否则摘要就可能失去应有的作用。  3.3 摘要段的内容  摘要中应写的内容一般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下面的例子比较符合这一要求。  〔例1 摘要段的内容〕  题名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倾向性的不同因果模型  摘要 借鉴Bcanlan的运动倾向性因果模型及其调查问卷来分析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倾向性的影响因素。对北京市252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施测结果的分析表明:运动倾向性五因素模型比较符合北京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其中运动乐趣、个人投入、参与机会是主要影响因素,而社会约束几乎无作用。  用不长的篇幅即表述了研究工作的目的(从“分析我国”至“影响因素”片断)、方法(从“借鉴”至“问卷”片断)、结果和结论(冒号之后至末尾)。可见在行文方式上,倒无需机械地用“本文的目的是……”、“所用的方法是……”和“结果是……”这样的语句格式。我们看到的许多摘要,也如例1那样,自然地就把“目的”、“方法”、“结论”等主要内容阐述清楚了。当然,在具体行文时,“目的”、“方法”、“结论”等哪项应详写,哪项可略写,还有“研究的背景”、“成果的意义”等写不写,如何写,是因文而异的,不必千篇一律。  3.4 摘要的写作要求  根据有关规定,可以把摘要的写作要求归纳成如下几点。  1)用第三人称。作为一种可供阅读和检索的独立使用的文体,摘要只能用第三人称而不用其他人称来写。  2)简短精练,明确具体。简短,指篇幅短,一般要求50~300字(依摘要类型而定);精练,指摘录出原文的精华,无多余的话;明确具体,指表意明白,不含糊,无空泛、笼统的词语,应有较多而有用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  3)格式要规范。尽可能用规范术语,不用非共知共用的符号和术语。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并切忌罗列段落标题来代替摘要。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一般不出现插图、表格,以及参考文献序号,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分段。摘要段一般置于作者及其工作单位之后,关键词  之前。  4)文字表达上应符合“语言通顺,结构严谨,标点符号准确”的要求。摘要中的语言应当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修辞规则和逻辑规则,不能出现语病。  4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出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包括主题词和自由词2个部分:主题词是专门为文献的标引或检索而从自然语言的主要词汇中挑选出来并加以规范了的词或词组;自由词则是未规范化的即还未收入主题词表中的词或词组。  每篇论文中应专门列出3~8个关键词,它们应能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其中主题词应尽可能多一些,它们可以从综合性主题词表(如《汉语主题词表》和专业性主题词表(如NASA词表、INIS词表、TEST词表、MeSH词表等)中选取。那些确能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但现行的主题词表还来不及收入的词或词组可以作为自由词列出,以补充关键词个数的不足或为了更好地表达论文的主题内容。  关键词作为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列于摘要段之后。  5 引言  5.1 引言的概念和内容  论文的引言又叫绪论。写引言的目的是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其作用在于唤起读者的注意,使读者对论文先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引言中要写的内容大致有如下几项。  1)研究的理由、目的和背景。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前人对这一问题做了哪些工作,存在哪些不足;希望解决什么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研究工作的背景是什么。  要回答的问题比较多,只能采取简述的方式,通常用一两句话即把某一个问题交待清楚,无需赘言。  2)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如果是沿用已知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只需提及一笔,或注出有关的文献。如果要引出新的概念或术语,则应加以定义或阐明。  3)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要写得自然,概括,简洁,确切。  5.2 引言的写作要求  1)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引言中要求写的内容较多,而篇幅有限,这就需要根据研究课题的具体情况确定阐述重点。共知的、前人文献中已有的不必细写。主要写好研究的理由、目的、方法和预期结果,意思要明确,语言要简练。  2)开门见山,不绕圈子。注意一起笔就切题,不能铺垫太远。  3)尊重科学,不落俗套。有的作者在论文的引言部分总爱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或能力表示谦虚,寻几句客套话来说,如“限于时间和水平”或“由于经费有限,时间仓促”,“不足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等。其实不可不必。因为,第一,这本身是客套话,不符合科学论文严肃性的要求。第二,既是论文,作者应有起码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这里的责任感表现在自我要求不能出差错;自信心表现为主要问题上不会有差错。否则就不要投稿,不要发表。第三,水平高低,质量好坏,应让读者去评论。  确实需要作说明或表示歉意,可以在文末处写,但要有分寸,实事求是;同时要具体写,不能抽象和笼统。  当然,必要时引言中可以交待方法和结果等可以供哪些人、干什么作参考。  4)如实评述,防止吹嘘自己和贬低别人。  下面介绍1篇写得比较好的“引言”,供读者参考。  〔例2〕题名:液压式固有频率可控动力消振器的研究  (引言):动力消振器是一个附加于主振系上的由质量和弹簧组成的振动系统。当其固有频率与主振系的振动频率相等时,主振系便不发生振动(1)。由于动力消振器具有良好的消振效果,自本世纪初发明以来,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但传统动力消振器的缺点在于其固有频率固定不变,不能在使用过程中加以调节,更不能随主振系振动频率的变化对它进行控制,因而它只适用于消除基频基本不变的振动。对于更为常见的频率经常改变的振动系统,使用传统动力消振器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消振效果,反而会招致更大的危害(2)。(说明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即前人研究的不足,亦说明了本研究的理由和背景)  笔者提出一种可以用于消除变频振动的新方法,即采用液压式固有频率可控动力消振器来跟踪振动频率的变化,使之在变频条件下达到良好的消振效果。实验表明,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消振方法。(本研究的成果及其意义)  这篇引言问题阐述明确,条理也很清楚。  6 正文  正文即论证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在这里阐述,因此它要占主要篇幅。  由于论文作者的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差异很大,所以对正文要写的内容不能作统一规定;但是,总的思路和结构安排应当符合“提出论点,通过论据(事实和(或)数据)来对论点加以论证”这一共同的要求。  1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2)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在相应之处注明见何文献即可。这不仅精炼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文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  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  2 参考文献著录的原则  1)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2)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3)采用标准化的著录格式。  3 参考文献著录的方法和要求  论文中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国际上流行的有好多种,而我国国家标准《GB7714-8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这2种。其中,顺序编码制为我国科学技术期刊所普遍采用,所以这里只介绍这一种。

科技革命或许还在远方,但寻找突破的脚步每天都可以踏响如同孩子向往外面更大的世界,人类也从未磨灭“离开地球摇篮,扩大生存空间,向着宇宙更深更远处出发”的梦想。而航天事业,正是这一梦想与智慧的完美结合。

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作品论文

d65ds6gf6ga6+rege+6g+6g+6g56+rg6+reg5e6+rg56+rge+6r+6gre56gr+6g5e6+gr56g5r+e6g5r6+g5er6+g5er6+g5er+6g5erg+6er5g+er5+6ger56+g+rg6+g6+erg56f6+er6gf5gr6eg+56r+6gerg565ge+6rg5+rfg65+erg6+erg6+5reghshtrshsthsrthghrthrthrtghrshrthrtdshghdrthdfghthdghrtghdrthghrthghrthtrhrthghrthghfrthdrgr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h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g65+er

醋对花卉有什么影响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花卉则能净化生态环境,并美化我们的生活。 你是否想到过,醋和花卉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怀着好奇心,开展了这个课题的探究。据富有种花经验的人告诉我们,对盆栽花卉施些醋溶液,可改善盆花的生长,增加花朵,而且花艳叶茂。这一点我们在实验中很快就证实了。 浓度不同的醋溶液,对花卉有不同的影响吗?这是我们第二阶段的实验。我们选取长势相同的满天星、报春花、月亮花各四盆,分为四组,每组(三盆)各有三种花卉,分别编号、贴上标签。同时,我们取食用白醋配制成1%(pH值为2~3)、0.01%(pH值≈4)、0.0001%(pH值≈6)三种浓度不同的溶液,每天分别给三组盆花固定喷洒一种醋液,第四组盆花洒不含醋的清水。每五天观察记录花卉的生长情况。 这项实验的结果是:喷洒低浓度醋液(pH值≈6)对这几种花卉没有明显影响;喷洒中等浓度醋液(pH值≈4)的花卉明显长得比其他几组好,花苞多,开花期提前,而且花色较浓艳,花期也延长了;喷洒pH值2-3的高浓度醋液后,反而使花朵过早凋萎。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告诉你:种花时适当喷洒一些醋液,可使花卉长得更好。不过要掌握好醋液的浓度,醋酸过浓则会伤害花卉。

加点字就行了 上个星期天,我在剪指甲时,一不小心把一块手指甲丢进了喝剩的可乐里,我漫不经心地看了眼已经沉下去的手指甲,回房去了。 第二天,我凑到玻璃杯前,吃惊地发现:指甲的颜色变了。这下我可来劲了,想看看究竞会有什么变化。就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书桌上,几天过去,我竟然把这事给忘了。 一星期后,我在书桌前写作业时无意中看到玻璃杯,想起了杯子里的指甲,我仔细观察以后,好像指甲不见了,然后我就把可乐倒在地上,才找到指甲,比起以前的指甲变薄变小了。我想会不会是可乐中的某些成份与指甲起了化学反应? 因此,我就上网查资料。电脑告诉我,可乐中含有磷酸,而磷酸属于强酸,即使经过稀释还有一定的酸度,对物体有腐蚀作用。我想指甲变小变薄很有可能是可乐中的磷酸所造成的。另外我知道了可乐中含有咖啡因,长期饮用会上瘾,喝可乐还会使牙齿受到腐蚀,更容易长胖。 碳酸饮料虽然具有提神的作用,但一般适合成年人偶尔感觉疲劳、精神不济的时候喝,不太适合我们儿童饮用。像我们这样年龄的儿童还是喝白开水比较好。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石室初中 2015级“啊„„呵„„”人从生命之初起,直至生命的终结,都会打哈欠,特别是在人疲乏、倦怠的时候。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了搞清楚这个原因,我去请教了家中的两大元老级人物——爸爸和爷爷。不过爸爸和爷爷也说不太明白,也许是因为人体的需要吧!大概是大脑提醒自己该休息了。 得到这样模糊的答案,我并不就此罢休。于是,我继续在图书馆和网上查找资料,终于,我找到了正确的答案:科学家研究发现,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大约是6秒钟,在这期间是人闭目塞听,全身觉得舒服。因此,可以认为打哈欠使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了最好的放松,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保护作用。之前我听爷爷说打哈欠是大脑缺氧的表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相反,人体通过打哈欠的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增加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人的精力更加充沛。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吧。当我们感到困乏时总会哈欠接连不止。这是大脑提醒人体说,它已经疲劳了,需要睡眠休息。所以,打哈欠其实也是一种催眠的方法。不知道大家留意没有,当我们即将进入紧张工作之前,比如在重要的考试之前,在大型演讲比赛或文艺节目表演之前,我们也常常会哈欠连连。这时我们可能会埋怨自己精力不集中,不够紧张,状态不好。不用担心,其实这并不是件坏事。这时的我们精神处于紧张状态,打哈欠反而是人体借助深吸气是血液中增加更多的氧气,提高大脑的活动能力,以至于促进大脑皮层的各 个功能区由抑制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这样大脑皮层才能更出色地工作。根据这个原理,我推测:如果我们即将进入紧张工作时,就可以像打哈欠一样深呼吸,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放松,把身体调整到更好的状态。 瞧吧,只要我们去发现、去追问,一个小小的哈欠里竟然也藏着这么多学问!我定要努力学习,通过不断的探究,从而得到更多的知识,以后才能方发现更多的奥秘。

  • 索引序列
  • 高中生科技创新大赛论文
  • 科技创新大赛小学生论文
  • 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论文
  • 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论文范例
  • 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作品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