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2007年度科学成绩

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2007年度科学成绩

发布时间:

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2007年度科学成绩

这个神童是曹原。他用他异于常人的天资。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创造了中国奇迹。成为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最年轻的作者。

c 水膨胀成水蒸气同时对外做工 做工后气态水释放能量变为液态

2007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利用人体皮肤细胞“仿制”出胚胎干细胞 解读:美国和日本两个独立研究小组11月20日分别宣布,他们成功地将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了几乎可以和胚胎干细胞相媲美的干细胞。 2、发现类似地球的太阳系外行星 解读:欧洲天文学家4月24日宣布,他们首次发现了一颗大小和表面温度与地球相似的太阳系外行星。 3、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事实 解读:这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月2日发表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梗概得出的主要结论。 4、为宇宙暗物质绘图 解读:欧洲和美国的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首次为宇宙暗物质绘出的三维图。三维图显示,正如科学家原先所料,暗物质在可见物质聚集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丝状的“骨骼”,最终产生了天体。 5、成功追踪到光子活动 解读:法国科学家3月14日宣布,他们已经上百次地成功追踪到光子从产生到消失的整个过程,最长时间甚至达到半秒钟。 6、发现多种疾病的致病基因 解读: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一项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中,又发现了约120种基因的变异与癌症有关。 7、首次对活有机体实施“基因组移植” 解读:美国马里兰州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将一种细菌的基因组成功移植入另一种关系密切的细菌内,而且新植入的基因组开始取代原基因组运作。科学家计划利用人工合成基因组进行类似试验。 8、发明DNA制动器 解读:欧洲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基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转换器,名为DNA制动器或分子发电机。 9、能源新技术研发获新进展 解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化学工程专家设计出一种新工艺,可以大幅提高以玉米为原料生产乙醇的效率。 10、量子通信距离创下新纪录 解读:一个由奥地利、英国、德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小组在量子通信研究中创下了通信距离达144公里的最新纪录,并认为利用这种方法有望在未来通过卫星网络实现信息的太空绝密传输。

曹原 ,其实从小的时候就是非常的聪明,后来确实在科学方面也展现出了自己的天赋。

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2007年度科学成果

量子霍尔效应,于1980年被德国科学家发现,是整个凝聚态物理领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量子效应之一。它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美妙之处是不需要任何外加磁场,在零磁场中就可以实现量子霍尔态

量子霍尔效应:是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和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统称

1、利用人体皮肤细胞“仿制”出胚胎干细胞美国和日本两个独立研究小组分别宣布,他们成功地将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了几乎可以和胚胎干细胞相媲美的干细胞这一成果有望使胚胎干细胞研究避开一直以来面临的伦理争议,从而大大推动与干细胞有关的疾病疗法研究 2、发现类似地球的太阳系外行星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首次发现了一颗大小和表面温度与地球相似的太阳系外行星这为探索地外生命提供了新参考这一代号为“581C”的行星距离地球约190万亿公里,正围绕一颗比太阳小、温度比太阳低的红矮星运行 3、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事实这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梗概得出的主要结论专家们预测说,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8摄氏度至4摄氏度,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米至59厘米,而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至少有90%可能是人类活动 4、为宇宙暗物质绘图欧洲和美国的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首次为宇宙暗物质绘出的三维图三维图显示,正如科学家原先所料,暗物质在可见物质聚集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丝状的“骨骼”,最终产生了天体 5、成功追踪到光子活动法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已经上百次地成功追踪到光子从产生到消失的整个过程,最长时间甚至达到半秒钟这项成果是一个新的飞跃,它向实现依靠光子进行信息存储和运动迈进了一步 6、发现多种疾病的致病基因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一项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中,又发现了约120种基因的变异与癌症有关这一发现使已知的与癌症相关的基因从350种增加到约470种 7、首次对活有机体实施“基因组移植”美国马里兰州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将一种细菌的基因组成功移植入另一种关系密切的细菌内,而且新植入的基因组开始取代原基因组运作科学家计划利用人工合成基因组进行类似试验如果试验成功,将标志着一种人工合成生物的诞生 8、发明DNA制动器欧洲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基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转换器,名为DNA制动器或分子发电机科学家认为,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生物纳米技术制动器,它的研制成功为在活的生物有机体和计算机之间建立联系架设了桥梁 9、能源新技术研发获新进展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化学工程专家设计出一种新工艺,可以大幅提高以玉米为原料生产乙醇的效率这一成果将有助于推广使用新型燃料乙醇汽油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佐治亚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用多糖制取氢的新技术,以这项技术为基础,未来的氢动力汽车将携带易于存储的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碳水化合物和水在特殊的酶作用下分解产生氢气,然后通过燃料电池产生电力,驱动汽车前进 10、量子通信距离创下新纪录一个由奥地利、英国、德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小组在量子通信研究中创下了通信距离达144公里的最新纪录,并认为利用这种方法有望在未来通过卫星网络实现信息的太空绝密传输此次实验朝未来的卫星量子通信和量子物理的太空实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参考资料:

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2007年度科学

《环球科学》杂志是《科学美国人》中文版,该杂志最新一期评出了2007十大科学新闻,“人造生命诞生”位列榜首。 NO1 人造生命诞生 2007年6月21日,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在《科学》杂志上介绍说,他的科学研究团队首次实现了不同物种间完整基因组的移植,向从零开始构建简单的基因组迈出了关键一步。10月初,文特尔再次宣布,他的团队化学合成了人工染色体,并成功移植到了另一个没有染色体的细胞中,创造出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人造生命”(Artificial Life)。研究人员可以定制人工染色体,让这些人造微生物具有各种用途,比如制造生物燃料、清理有毒废物,清除二氧化碳等。人造微生物的出现,是生物工程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NO2 用人体皮肤细胞制造出“类胚胎干细胞” 2007年11月20日,日本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詹姆斯·汤姆森(James Thomson)分别在《细胞》和《科学》杂志网络版上撰文,宣布他们各自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地把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万能细胞”。两个研究小组利用相同的基因重组技术,向皮肤细胞插入4个基因,将它们改造成了所谓的“iPS细胞”。这些细胞的功能与胚胎干细胞十分相似,能够培育成各类人体组织器官。这种技术不仅能避免因利用人类胚胎进行干细胞研究引发伦理争议,它的高效、便利也为进一步医学应用打开了大门。科学界评价这一突破为生物科学的里程碑,同时意味着风靡一时的胚胎干细胞克隆技术可能退出舞台。 NO3 嫦娥一号升空,亚洲向月球进军 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11月26日,“嫦娥一号”在绕月轨道上拍摄的首张月球图像公布,表明卫星各项科学设备工作正常。“嫦娥一号”将在绕月轨道上进行为期一年的科学探测,对月面地形地貌、月球物质分布、月球土壤厚度及地月空间环境展开观测研究。在此之前,日本“月亮女神”探测器也于9月14日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绕月轨道。这两项月球探测任务的开展实施标志着,亚洲开始向月球进军,参与到全球探月热潮之中。 NO4 太阳系外发现“第二地球” 2007年4月24日,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距离地球5光年的红矮星Gliese581周围,发现了迄今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太阳系外行星。这颗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表面温度可能介于0℃~40℃之间,恰好允许液态水存在于它的表面。这是科学家在太阳系外首次发现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 7月12日,欧洲航天局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距离地球60多光年的另一颗行星的大气层中,发现了水蒸气的踪迹,不过这颗行星向阳面的表面温度高达2,000℃以上,不适合人类生存。这是天文学家首次确认太阳系外行星上有水存在。这些发现让致力于寻找外星生命的科学家们看到了希望。 NO5 IPCC确认是人类导致气候变化,各国制定应对方案 2007年2月2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法国巴黎发布第四份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称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科学家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确信,是人类影响了气候,而且人类导致的气候变化正在进一步发展。不过,人类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变化的程度取决于人类如何对待温室气体的排放。 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决议,制定了“巴厘岛路线图”,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新安排举行谈判。“路线图”还为谈判确立了明确议程,具体议题包括:适应气候变化消极后果的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广泛使用气候友好型技术的方法,以及对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措施进行资助。 NO6 发现构成DNA的第六元素 2007年8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重点实验室宣布,他们发现DNA中存在第六种元素——硫。DNA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科学界以往认为,它是由五种元素——碳、氢、氧、氮和磷构成的。该实验室的科学家发现,许多微生物合成DNA后,还会进行一种叫“硫修饰”的工作,它们依靠基因组中的硫元素,改变遗传特性。这一发现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新领域——DNA硫修饰的研究,引起了国际上的高度重视。如果能够干扰这种“硫修饰”,就可能改造病菌,化解它们对人体的危害。药物的研发也可借鉴大自然中硫修饰的过程,通过基因药物,对癌症、艾滋病患者的DNA进行人工修饰,治疗疾病。 NO7 人类癌症基因组计划启动 2007年3月8日,英国威康信托基金会桑格中心(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的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撰文表示,他们启动了一项大规模的癌症基因破译计划,目标锁定在致死率最高的肿瘤身上。就过去的研究来看,肿瘤的发生绝大多数和基因的变化有关,不过影响蛋白质活动的基因太多,不进行深入的序列分析,很难找到这些影响颇大却又很微小的变化。此次计划中,科学家将首先分析与200个特定肿瘤相关的500个目标基因。 科学家认为,测定肿瘤基因的序列并不困难,不过要找出真正引发癌症的关键基因变化,却是一个难度很高的工作。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测序计划,可以对未来找到关键的起始基因变化提供更多可用的线索。 NO8 个人基因组时代来临 2007年5月31日,美国454生命科学公司向“DNA之父”沃森赠送了一张DVD光盘,其中记录了沃森本人基因组的所有信息,使他成为世界上首位获得自己基因组图谱的人。沃森的基因图谱绘制采用了新的测序技术,不但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而且只花费了不到200万美元。随着测序价格的进一步下降,个人基因组时代将全面来临。 10月11日,我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他们成功绘制出第一幅完整的中国人基因组图谱(又称“炎黄一号”),这是第一个亚洲人全基因序列图谱。科学家认为,这项基因组科学领域里程碑式的科学成果,对于中国乃至亚洲人的DNA、隐形疾病基因、流行病预测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NO9 在土卫六泰坦上发现液态湖泊 2007年1月4日,《自然》杂志封面文章公布可信的证据,表明土卫六泰坦上存在液态甲烷海洋或湖泊。科学家在20多年前就预测,甲烷能够以液态形式存在于泰坦的表面。2006年7月22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卡西尼”探测器飞掠泰坦,获得的雷达成像数据为泰坦上大量液体的存在提供了可信证据。这些液体在泰坦表面聚集成湖泊和海洋,使泰坦成为地球以外迄今发现的唯一一颗仍存在活跃液体循环的天体。这一发现将人类研究气候和液体循环的视线延伸到地球之外,有助于揭示早期地球演化过程,甚至揭开生命起源之谜。 NO10 世界第一台分子机器诞生 2007年1月21日,法国图卢兹材料设计和结构研究中心研究院与德国柏林大学的科学家在《自然-纳米技术》上撰文宣布,他们成功地组装出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分子机器。分子机器的主要构件是蛋白质等生物分子,能够行使某种加工功能,是近年来纳米研究领域的重点。它们的用途极为广泛,可以在人体细胞内清除病灶,充当药物运输的人造载体,构成分子阀门等。研究人员确信,他们发明的“分子轮”将在复杂的纳米机器上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分子卡车和分子纳米机器人等。

c 水膨胀成水蒸气同时对外做工 做工后气态水释放能量变为液态

41-45 BAACC 46-50 CACCB 51-55 ABBCA 56-60 BBCBA

一 美国《科学》杂志12月21日公布了2007年度十大科技突破,生物科学方面入选的重大突破多达五项: 发现人类基因组个体间差异 2007年的几项前沿性研究进展,首次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DNA究竟存在着多大的差异。这是一个巨大的概念性飞跃,它将影响从医生如何治疗疾病到人类如何看自己以及保护个人隐私等各个方面。 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后,生物学家便一直在绘制碱基上的小差异,即单核苷酸多态性,这些小差异成为2007年十余个研究项目的关键内容。在这些被称为广泛关联基因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数千名患病或无病个体的DNA进行了对比,以确定哪些小的基因差异会给人类带来疾病风险。 这一研究能迅速发现疾病基因,以Ⅱ型糖尿病为例,2007年已发现了几个与该疾病相关的基因。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今后更多的人将会拥有自己部分或全部的基因组,从而更准确地了解自己存在患何种疾病的风险。 用皮肤细胞培育胚胎干细胞日本和美国小组分别在2007年6月宣布,他们用小鼠皮肤细胞培养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这些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能产生身体内包括卵子和精子在内的所有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同的功效。 2007年11月,两个小组再次报告说,他们成功地用人类皮肤细胞培养出了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由于这项研究解决了胚胎干细胞研究所面临的伦理问题,因此将彻底改变干细胞研究的科学与政策,为生物医学研究开辟新的方向。 揭开β2-肾上腺素受体神秘面纱研究人员确定了人类β2-肾上腺素受体的结构,这是科学家第一次真正认识一类重要人体蛋白———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结构。该受体通过传递体内激素、血清胺以及其它分子的信息来管理人体内部系统,从抗组胺药到β受体阻断剂等药物均以该受体为靶标。这一研究不仅能够加速新型或改良药物的研究,还能拓宽人类对自身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发现T细胞通过不对称分裂具有两种功能今年,研究人员发现了免疫细胞具有短期保护和长期保护分工的新证据。当病毒入侵时,一些T细胞就充当短命战士,而记忆细胞能在人体内存在几十年,以防相同的入侵者再次来犯。这项新成果显示了T细胞通过不对称分裂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细胞。当T细胞遇到携带特殊病毒分子的树突状细胞时,不同的蛋白质聚集在它的两极。研究人员发现,靠近树突状细胞的T细胞的后代携带了具有“战士”特征的感受器,另一极的细胞显示出“记忆细胞”的特征。在这项发现被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前,研究人员还需要对有关记忆细胞的特化作用进行更多了解,但是这项发现最终将加速疫苗的研制过程。 发现人类大脑重要记忆中心通过对人和大鼠的研究,科学家提出,记忆力和想象力均植根于人类大脑的海马区,该区是大脑重要的记忆中心。科学家推断,大脑的记忆也许能通过重新梳理过去的经历,来产生关于未来的想象。 二美国《时代》杂志12月11日评出了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生物科学方面入选的重大发现多达七项 干细胞研究获得突破 两本权威期刊《细胞》及《科学》在11月20日同时刊出来自美国及日本两个研究团队的报告,证实皮肤细胞经过“基因直接重组(direct reprogramming )”后可以转化成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这项发现一方面解决了利用胚胎进行干细胞研究的道德争议,另一方面也使得干细胞研究的来源更不受限。分属京都大学及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两个团队虽然独立研究,但使用的方法几乎完全相同,更巧合的是竟然同时分别被两本期刊审核通过,证明基因直接重组技术的确有效。他们所使用的方式都是利用病毒将四个基因送入皮肤细胞,促使普通的皮肤细胞产生变化,最后成为带有胚胎干细胞性质的细胞,称为诱导式多能性干细胞(iPS )。 科学家首次完整破译人类个体基因组 人类第一个个体基因组排序已经完成。利用基因组排序技术,研究人员成功绘制了著名科学家克雷格•温特尔的一个完整的DNA蓝图。此次破译过程发现的人类遗传变异的数量比之前人们所设想的要“丰富”的多。这一研究发现刊登在9月4日的《PLoS生物学》上。既是论文作者又是研究对象的温特尔说,遗传密码的28亿个连续位也将加快预防性药物的研制过程。根据温特尔的预测,在5年时间内,更为快速和低廉的排序技术可以打造1万人的完整基因组,它们将为“一个个性化、具体化的基因组学时代的到来”奠定基础。他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一旦完成这些基因组的排序,我们便可在根本上具备认清与天性和坏境有关的每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将知道哪些特定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哪些又是由环境造成的。”此次研究发现颠覆了短期内便成为遗传学“绝对真理”的观点: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所有人的同一性可达到9%。 南极海域发现多种奇异的深海生物 研究人员在在环绕南极洲的海洋深处发现了700多个新物种。从南极地区海域大约2300到19700英尺(700到6000米)深的海底发现的新物种包括心形海胆、食肉类海绵、和有盘子大小的海蜘蛛。该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来自德国汉堡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安吉莉卡•勃兰特说:“我们为在很多物种中发现的巨大多样性而感到惊讶。我们过去认为,随着营养和食物的减少,可能会引起两极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该研究的合著人、来自威廉港(Wilhelms haven)德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的布丽奇特•艾比说:“在发现的这些新物种中,有很多是我们以前从未见过的,因为此前有很多是我们所不知道的。”这项研究是南极深海生物多样性工程的一部分。从2002年到2005年,一个由来自14个机构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小组乘坐德国波拉斯汀(Polarstern)号研究船在南极半岛东部的威德尔海进行了三次南极深海生物多样性工程考察。这项工程对海洋生物调查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项全球协作计划中,数千名研究人员将在2010年前统计出所有的海洋生物。 科学家研制出人造心脏瓣膜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大约60万人未来三年需要更换心脏瓣膜。英国科学家给这些患者带来了希望:由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心脏学研究中心马格迪•亚库布博士领导实施了一项研究,这项历时10年的努力将有望在不久结出果实,届时,他们可以将将骨髓干细胞诱变培育成为心脏瓣膜细胞。亚库布希望,借助于特制的胶原质支架,这一组织能长成心脏瓣膜的形状。近年来,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努力培育新的心脏瓣膜和其他身体组织。如果亚库布研究小组培育的组织在动物身上的实验取得成功,他估计它有望在3到5年内用于人造心脏瓣膜移植患者身上。 内蒙古发现当今世界上最大似鸟恐龙化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于6月13日宣布,经研究确认,在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发现的一具巨型兽脚类化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似鸟恐龙化石。古脊椎所研究员徐星介绍,这具化石是我国科学家于2005年在内蒙古二连盆地大约8000万年前沉积的岩石中发现的,体长约8米,站立高度超过5米,体形可与著名的暴龙类相比。中国科学院与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局的学者经过两年的联合研究得出结论,这具化石属于鸟类的近亲——窃蛋龙类,而且是一种处于过渡类型的窃蛋龙,专家最终将其命名为二连巨盗龙。 找到人类走出非洲的证据 今年初,一个由多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小组宣布,通过对1952年在南非发现的一个骨头进行分析,证明它是第一块证明现代人是从非洲走出来的化石证据。据信,人类是在65000年前到25000前走出非洲的。这块头骨化石距今已有大约36000年。 世界上年龄最大的动物

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2007年度科学期刊

区别:《科学美国人》创刊于1845年,是享有盛誉的世界级高级科普月刊,适合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士阅读;《科学》是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于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官方刊物,为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为周刊。相比之下《科学》更为权威,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该期刊的主要关注点是出版重要的原创性科学研究和科研综述,此外《科学》也出版科学相关的新闻、关于科技政策和科学家感兴趣的事务的观点。不像大多数科学期刊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科学》和它的对手《自然》期刊涵盖了所有学科。根据期刊引证报告,《科学》在2014年的影响因子为477。虽然《科学》是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期刊,但发表文章并不需要AAAS的会员资格。《科学》收到世界各地作者的论文。发表文章的竞争极其激烈,因为发表在这样高引用率期刊上文章可以为作者吸引关注并有助于其职业发展。但是提交给编辑的文章只有不到10%会被接受发表,所有的研究文章在见刊之前皆须同行评审。

期刊

《科学》 杂志属于综合性科学杂志,英文名:Science Magazine 。它的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等部分,都是权威的科普资料,该杂志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该期刊的主要关注点是出版重要的原创性科学研究和科研综述,此外《科学》也出版科学相关的新闻、关于科技政策和科学家感兴趣的事务的观点。不像大多数科学期刊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科学》和它的对手《自然》期刊涵盖了所有学科。根据期刊引证报告,《科学》在2014年的影响因子为477。虽然《科学》是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期刊,但发表文章并不需要AAAS的会员资格。《科学》收到世界各地作者的论文。发表文章的竞争极其激烈,因为发表在这样高引用率期刊上文章可以为作者吸引关注并有助于其职业发展。但是提交给编辑的文章只有不到10%会被接受发表,所有的研究文章在见刊之前皆须同行评审。

《科学》杂志(science)和《自然》杂志(NMagazine)是当今世界上的顶级科学杂志。是高端中的高端。不过看倒是不要求是最最顶级的科学家们看的,只要是专业人士,里面的文章在你的研究领域内,你就可以看懂。但是能够发science得人都是很牛的人,确切说,只有你作出来的成果超级牛皮,才有可能被接受。在中国,如果如果可以发一篇science或者Nature,只要一篇,就可以在圈里名声远扬了。中国人是很难在这两种杂志上发文章的。 专业科学刊物好不好,通常用影响因子(IF)来评价,关于多少算好,我来给你说个概念吧,一般IF>3就是不错的刊物了,IF>6就是非常不错的刊物了,化学领域内两个权威的杂志:JACS,其IF大约是9;ANGW的大约是9-10。那么science或者Nature是多少呢?~30!再给你一个印象,我们国家的学术杂志估计也要上千了(个人猜测)那么最好的是多少?据我所知,好像大体是1-5之间,而且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 作业是写科学家成长历程的论文,我们小组准备写科学家的婚姻,觉得这个题材比较新颖,但是没想到找不到什么资料。 比如说,我国核弹元勋钱学森的夫人蒋英是学艺术的,对钱学森的影响很大。诸如此类的资料越多越好!!一定会有高分的! 当然也不限于国内科学家,国外的也行,但一定要是众人皆知的大科学家啊。

英国科学杂志公布了2007年度

《环球科学》杂志是《科学美国人》中文版,该杂志最新一期评出了2007十大科学新闻,“人造生命诞生”位列榜首。 NO1 人造生命诞生 2007年6月21日,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在《科学》杂志上介绍说,他的科学研究团队首次实现了不同物种间完整基因组的移植,向从零开始构建简单的基因组迈出了关键一步。10月初,文特尔再次宣布,他的团队化学合成了人工染色体,并成功移植到了另一个没有染色体的细胞中,创造出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人造生命”(Artificial Life)。研究人员可以定制人工染色体,让这些人造微生物具有各种用途,比如制造生物燃料、清理有毒废物,清除二氧化碳等。人造微生物的出现,是生物工程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NO2 用人体皮肤细胞制造出“类胚胎干细胞” 2007年11月20日,日本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詹姆斯·汤姆森(James Thomson)分别在《细胞》和《科学》杂志网络版上撰文,宣布他们各自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地把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万能细胞”。两个研究小组利用相同的基因重组技术,向皮肤细胞插入4个基因,将它们改造成了所谓的“iPS细胞”。这些细胞的功能与胚胎干细胞十分相似,能够培育成各类人体组织器官。这种技术不仅能避免因利用人类胚胎进行干细胞研究引发伦理争议,它的高效、便利也为进一步医学应用打开了大门。科学界评价这一突破为生物科学的里程碑,同时意味着风靡一时的胚胎干细胞克隆技术可能退出舞台。 NO3 嫦娥一号升空,亚洲向月球进军 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11月26日,“嫦娥一号”在绕月轨道上拍摄的首张月球图像公布,表明卫星各项科学设备工作正常。“嫦娥一号”将在绕月轨道上进行为期一年的科学探测,对月面地形地貌、月球物质分布、月球土壤厚度及地月空间环境展开观测研究。在此之前,日本“月亮女神”探测器也于9月14日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绕月轨道。这两项月球探测任务的开展实施标志着,亚洲开始向月球进军,参与到全球探月热潮之中。 NO4 太阳系外发现“第二地球” 2007年4月24日,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距离地球5光年的红矮星Gliese581周围,发现了迄今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太阳系外行星。这颗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表面温度可能介于0℃~40℃之间,恰好允许液态水存在于它的表面。这是科学家在太阳系外首次发现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 7月12日,欧洲航天局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距离地球60多光年的另一颗行星的大气层中,发现了水蒸气的踪迹,不过这颗行星向阳面的表面温度高达2,000℃以上,不适合人类生存。这是天文学家首次确认太阳系外行星上有水存在。这些发现让致力于寻找外星生命的科学家们看到了希望。 NO5 IPCC确认是人类导致气候变化,各国制定应对方案 2007年2月2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法国巴黎发布第四份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称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科学家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确信,是人类影响了气候,而且人类导致的气候变化正在进一步发展。不过,人类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变化的程度取决于人类如何对待温室气体的排放。 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决议,制定了“巴厘岛路线图”,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新安排举行谈判。“路线图”还为谈判确立了明确议程,具体议题包括:适应气候变化消极后果的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广泛使用气候友好型技术的方法,以及对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措施进行资助。 NO6 发现构成DNA的第六元素 2007年8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重点实验室宣布,他们发现DNA中存在第六种元素——硫。DNA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科学界以往认为,它是由五种元素——碳、氢、氧、氮和磷构成的。该实验室的科学家发现,许多微生物合成DNA后,还会进行一种叫“硫修饰”的工作,它们依靠基因组中的硫元素,改变遗传特性。这一发现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新领域——DNA硫修饰的研究,引起了国际上的高度重视。如果能够干扰这种“硫修饰”,就可能改造病菌,化解它们对人体的危害。药物的研发也可借鉴大自然中硫修饰的过程,通过基因药物,对癌症、艾滋病患者的DNA进行人工修饰,治疗疾病。 NO7 人类癌症基因组计划启动 2007年3月8日,英国威康信托基金会桑格中心(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的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撰文表示,他们启动了一项大规模的癌症基因破译计划,目标锁定在致死率最高的肿瘤身上。就过去的研究来看,肿瘤的发生绝大多数和基因的变化有关,不过影响蛋白质活动的基因太多,不进行深入的序列分析,很难找到这些影响颇大却又很微小的变化。此次计划中,科学家将首先分析与200个特定肿瘤相关的500个目标基因。 科学家认为,测定肿瘤基因的序列并不困难,不过要找出真正引发癌症的关键基因变化,却是一个难度很高的工作。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测序计划,可以对未来找到关键的起始基因变化提供更多可用的线索。 NO8 个人基因组时代来临 2007年5月31日,美国454生命科学公司向“DNA之父”沃森赠送了一张DVD光盘,其中记录了沃森本人基因组的所有信息,使他成为世界上首位获得自己基因组图谱的人。沃森的基因图谱绘制采用了新的测序技术,不但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而且只花费了不到200万美元。随着测序价格的进一步下降,个人基因组时代将全面来临。 10月11日,我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他们成功绘制出第一幅完整的中国人基因组图谱(又称“炎黄一号”),这是第一个亚洲人全基因序列图谱。科学家认为,这项基因组科学领域里程碑式的科学成果,对于中国乃至亚洲人的DNA、隐形疾病基因、流行病预测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NO9 在土卫六泰坦上发现液态湖泊 2007年1月4日,《自然》杂志封面文章公布可信的证据,表明土卫六泰坦上存在液态甲烷海洋或湖泊。科学家在20多年前就预测,甲烷能够以液态形式存在于泰坦的表面。2006年7月22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卡西尼”探测器飞掠泰坦,获得的雷达成像数据为泰坦上大量液体的存在提供了可信证据。这些液体在泰坦表面聚集成湖泊和海洋,使泰坦成为地球以外迄今发现的唯一一颗仍存在活跃液体循环的天体。这一发现将人类研究气候和液体循环的视线延伸到地球之外,有助于揭示早期地球演化过程,甚至揭开生命起源之谜。 NO10 世界第一台分子机器诞生 2007年1月21日,法国图卢兹材料设计和结构研究中心研究院与德国柏林大学的科学家在《自然-纳米技术》上撰文宣布,他们成功地组装出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分子机器。分子机器的主要构件是蛋白质等生物分子,能够行使某种加工功能,是近年来纳米研究领域的重点。它们的用途极为广泛,可以在人体细胞内清除病灶,充当药物运输的人造载体,构成分子阀门等。研究人员确信,他们发明的“分子轮”将在复杂的纳米机器上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分子卡车和分子纳米机器人等。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和奥利弗-史密西斯、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以表彰他们在干细胞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这三位科学家是因为“在涉及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组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而获得这一殊荣的。这些发现导致了一种通常被人们称为“基因打靶”的强大技术。这一国际小组通过使用胚胎干细胞在老鼠身上实现了基因变化。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今天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奖授予法国科学家艾尔伯-费尔和德国科学家皮特-克鲁伯格,以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今天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他获得的奖金额将达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挪威诺贝尔委员会12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和联合国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以表彰他们为改善全球环境与气候状况所作的不懈努力。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公布,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分享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基础。他们分别是明尼苏达大学的赫维茨、芝加哥大学的马斯金,以及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的罗杰·B迈尔森。他们三人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的奖金。

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因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而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1美元约合7瑞典克朗)的奖金。

  • 索引序列
  • 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2007年度科学成绩
  • 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2007年度科学成果
  • 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2007年度科学
  • 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2007年度科学期刊
  • 英国科学杂志公布了2007年度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