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印刷经理人杂志创办人是谁

印刷经理人杂志创办人是谁

发布时间:

印刷经理人杂志创办人是谁

1989年1月 《经理人》的前身《特区企业文化》于深圳创刊1998年10月 更名为《经理人》1999年12月 经理人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成立2000年5月/ 2001年1月/2001年4月 北京/上海/广州办事处分别成立2001年11月 进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2002年6月 《经理人》正式进入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销售2003年10月 《经理人》成为BPA International正式的认证会员2004年2月 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百种重点期刊”称号  2006年8月 高端商业电子互动杂志《经理人》出版上线2007年 2月 北京引领者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07年4月 经理人掌中宝手机杂志正式上线2007年5月 上海知行合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成立2007年5月中国经理人数据库突破百万2007年6月博思会在深圳揭牌启动2007年6月《经理人》荣获“十大期刊创新经营模式”奖2007年9月 经理人杂志社完成事业单位转企进行工商注册2007年11月首届中国CEO年会在北京成功举办2010年1月经理人活动频道上线2012年10月海豚会正式启动

离别家乡岁月多,异地打工靠拼搏。今日返乡来创业,人生难得几回搏。全国创业之星、安徽本色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申勇同志,是返乡创业成功者的典范,是一位有着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2003年2月,申勇同志在阜阳颍泉区政府招商引资激情的感召下,在投资阜阳、建设阜阳、发展阜阳的乡情驱动下,从浙江温州返回故乡投资,同年8月,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合伙创办民营企业安徽本色印刷有限公司。他以“99+1=0”的质量理念,“做人、做事、做诚信企业”的经营理念,“客户是上帝、员工是上帝、供方是上帝”的管理理念,致力于现代包装印刷服务,以“追求卓越、追求完美、志诚合作、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为指导,竭力打造本色品牌。安徽本色印刷经过5年的艰苦创业,已成为皖西北最大的精品彩印包装生产基地。阜阳人惊喜的看到“过去彩印跑外地,如今精印到本色”。公司以科技为先导,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按照“市场细分化、生产专业化、产品差异化、经营个性化”的经营思路,投入近千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先后引进德国六色对开海德堡印刷机、德国四开五色海德堡印刷机、七色电脑凹版印刷机、丝网印刷、防伪商标印刷生产线,通过引进、吸收、改造,形成了以高档精品彩印、防伪商标、立体印刷、酒类包装专业化生产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品,不仅提高了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也大大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本色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申勇牢记“管理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这一理念,紧紧抓住企业的管理这一根本,不断根据实际加以完善、改进、创新,形成公司“管理有理、管理有度、管理有情、管理从严”的管理基本原则,在具体管理上,本色印刷有限公司从“建立制度、明确程序、量化标准、公开公正”入手,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先后制定颁发了《员工守则》,在《员工守则》中明确了公司的“用工原则”、“员工收入市场化的分配原则”、“员工福利原则”、“劳动纪律规定与考核原则”、“生产现场管理――5S活动考核细则”等制度、程序和考核标准。这是本色印刷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管理体系,并把这些日常的、重复性的管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专业管理和系统管理结合起来,设立了专职的管理考核办公室并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考核领导小组。对规章制度、程序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过程控制,从而达到有效激励效果。制度管理人,程序引导人,奖罚激励人。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对事不对人,对员工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表扬、奖励,对违反制度、程序者给予批评、教育、处罚。奖罚分明,及时兑现,公平、公正、公开,真正做到科学管理、有序管理、有效管理、和谐管理。本色印刷在申勇董事长人格魅力的影响下,公司拥有一批企业管理和印刷技术人才,五年来经引导与培训锻造了一支精干的管理队伍和优秀的员工队伍。在公司创业的初期到现在,公司管理团队都不过多的计较报酬,包括个从收入多少、公司盈利多少,大家追求的是认真的把每一件事情做好,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到位,从自己做起,从开始落实到位。公司内部有着和谐气氛和敬业爱岗的团队合作精神,大家同心协力,对价值观有着同样的认识,对未来拥有共同的憧憬,全身心的投入岗位工作,内心充满着把公司做好的激情和一定能把本色印刷做成皖西北区域品牌印刷企业的信念。本色印刷始终坚持对产品质量追求完美,对顾客永远奉行真诚的质量方针,严格按照ISO9000-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生产,按照“和商、专业、效率”的服务宗旨,创建本色印刷包装的“高速公路”。公司为安徽金种子集团、安徽双轮集团等诸多著名企业提供精品包装。本色印刷以高档精品彩印包装、防伪印刷技术、组合立体印刷技术填补了阜阳多年来没有高档精品彩印包装的空白。同时也促进了阜阳经济、工业商品化发展的步伐。申勇同志身为阜阳市印刷协会副会长,不但努力把本色印刷做成品牌印刷企业,而且热心关注着阜阳印刷行业的发展前景。2005年6月,首届阜阳银企诚信论坛大会上,他做了“阜阳印刷包装行业是阜阳推进招商引资项目的配套行业,政府部门应关注阜阳印刷业的发展现状,观念上要重视、态度上要积极、行动上要落实,在阜阳经济崛起的同时,给予阜阳印刷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扶持,以促进阜阳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演讲。获得了高度的评价。2005年9月,首届阜阳本土企业投资环境与发展战略论坛大会上,他所做的《把阜阳打造成皖西北重要印刷包装基地战略》演讲,获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认同。2006年4月,他向颍泉区政府、区政协书面建议,《在皖西北商贸城建立“印刷包装贸易一条街”,在安徽阜阳工业园区建立“印刷包装产业园”的思路》。2008年5月,首届阜阳工业经济品牌发展战略论坛大会上,他的论品牌战略一文受到了著名经济学家、安徽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程必定先生的肯定。这都表现了申勇董事长对阜阳经济崛起,建言献策的可贵精神。申勇董事长勤奋好学,善于总结。实践出真知,他的《浅谈企业管理的四项基本原则》、《阜阳印刷,大有潜力可挖》、《印刷企业生产现场“5S”管理》、《本色之我见》、《管理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等论文,在《中国印刷经理人杂志》、《企业家参考报》、《阜阳日报》、《阜阳广播电视报》等报刊发表,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申勇同志说:本色印刷之所以还没有成功,是因为我们受的苦还不够多。做企业,要眼光远大,要有“空杯心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兼顾社会责任,才能称之为企业家。 申勇董事长,忠诚于他所选择的职业,是一心一意的投入工作而不知疲倦的那种人们。正是申勇董事长这种“先做人,后做事;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诚信于社会,诚信于客户,诚信于员工,诚信于供方”的做人、做事、做诚信企业的态度,把事业放在第一位的做人品格,本色印刷公司才有今天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实力,企业和谐、员工和谐,公司是一个充满希望,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企业,申勇董事长是一位有着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 摘自《共和国赤子[申勇 本色人生歌大志]》,P223

印刷经理人杂志创办人是谁啊

1932年11月1日,创刊近三十年、久负盛名的《东方杂志》向全国各界知名人物发出约四百多封征稿信,胡愈之在信中说:“在这昏黑的年头,莫说东北三千万人民,在帝国主义的枪刺下活受罪,便是我们的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也都沦陷在苦海之中。……我们诅咒今日,我们却还有明日。假如白天的现实生活是紧张而闷气的,在这漫长的冬夜里,我们至少还可以做一二个甜蜜的舒适的梦。梦是我们所有的神圣权利啊!”《东方杂志》之所以发起“于1933年新年大家做一回好梦”,旨在征求两个问题的答案:(一)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请描写一个轮廓或叙述未来中国的一方面。)(二)先生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梦想?(这梦想当然不一定是能实现的。)由此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规模空前的“新年的梦想”。征“梦”活动激起热烈回响,截止到12月5日,共收到160多封答案,其中部分是《东方杂志》的读者。1933年元旦出版的《东方杂志》(总第三十卷第一号)以83页的篇幅一下子刊出142人的244个“梦想”(不算以漫画形式做“梦”的丰子恺),其中包括了柳亚子、徐悲鸿、郑振铎、巴金、茅盾、俞平伯、郁达夫、张申府、陈翰笙、金仲华、张君劢、邹韬奋、周谷城、宋云彬、李圣五、陶孟和、顾颉刚、章乃器、周作人、杨杏佛、马相伯、林语堂、夏丏尊、叶圣陶、俞颂华等大批人们所熟知的知识分子。1932年,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云五请胡愈之来主编《东方杂志》,胡提出条件,“每月领一笔钱,在外面租一个办公的地方,”编辑人员和作者稿费都由胡承包,稿件取舍也由主编负责,不必经过总经理,王云五答应了。”胡愈之从10月16日出版的总第29卷第4号开始接手,不到20天就筹划了“新年的梦想”特辑。商务印书馆经历了近代以来的风风雨雨,深知其中利害(在军阀统治时代曾谢绝出版孙中山的《建国方略》),“王云五受不了国民党当局的高压”,要他别这样编,他不干,“这样就崩了”。半个世纪后(1982年),胡愈之这样回顾这段往事:“第二年一月里,我出了题目《新年的梦想》征稿,发表不满意国民党的文章,有些国民党人也写不满意的文章。王云五看了这个特辑,很生气,对我说,你这些东西不得了呀,商务印书馆要封门的呀!你能不能少发这样的东西?我说,不行,编辑权在我,不在你。他说,那就只好取消合同了。那时我性子急,就说,你取消就取消。这样合同就取消了。”到1933年3月16日出版的《东方杂志》第30卷第4号,胡愈之一共编了9期,前后只有五个月。他因“梦想”而丢失《东方杂志》这块有影响的言论园地,几乎印证了社会学家陶孟和所说的“梦想是人类最危险的东西。”后来包括鲁迅在内的许多人批评他,“其实不必那么急躁取消合同,可以少登一点那样的文章,也能起影响,因为《东方杂志》是个大杂志。”(陈原《记胡愈之》,三联书店1994年版)鲁迅以为“本来可以连梦想这样的特辑也不必搞”,他在《听说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虽然梦‘大家有饭吃’者有人,梦‘无产阶级社会’者有人,梦‘大同世界’者有人,而很少有人梦见建设这样社会以前的阶级斗争,白色恐怖,轰炸,虐杀,鼻子里灌辣椒水,电刑,……倘不梦见这些,好社会是不会来的,无论怎么写得光明,终究是一个梦。”胡愈之离开了《东方杂志》,“梦想”并没有结束在“漫长的冬夜”,无论如何,那总是一个有过梦想的年头。如果知识分子们少一点“大同世界”的乌托邦之梦,少一点田园牧歌之梦,多一点法治之梦,多一点公民之梦,在不太遥远的将来,“梦”才有可能不再是梦。 上海沦陷后,一大批爱国知识界人士始终坚持战斗。当时,王任叔在《保卫大上海与伟大的民族个性的创造》一文中写道“为了战略,为了长期抗战的最后的胜利,拿着机关枪、大炮、步枪的中国士兵,是可以退出上海的,但拿着笔杆,拿着精神武器的文化兵,是决不能从上海撤退的。”1937年底,胡愈之偶然在美国记者斯诺的住处看到Red star over China,这是伦敦戈兰茨公司寄给斯诺的样书。斯诺告诉他,此书原名是Red star in China,排字工人将in错排为over,斯诺觉得错得好,英文版正式书名就将错就错,译成中文是《红星照耀中国》。胡愈之向斯诺借了这本真实记录延安见闻的通讯集,内容太吸引人了。他一读完,就在座谈会上介绍给朋友们。他说,国民党封锁苏区,污蔑共产党,使大众不了解苏区、红军。现在国共合作抗日,如果这本书能在上海出版,可以让民众了解真正的共产党。但最大的难题是出版。这种红色书籍,没有哪家出版社敢出。大家一商量,还是自己办个出版社,复社就这样成立了。社址设在胡愈之家里,成员还有郑振铎、许广平、张宗麟、周建人、王任叔等10多人,张宗麟任总经理。为了抢时间,他们把书拆开,十一二个人同时翻译。全书30万字,不到一个月翻译完毕。书译完了,出版社也有了,可是还没有印书的经费,怎么办?他们想了两个办法,一是复社成员每人捐几十元;再就是向读者发预约券。书定价5元,如果用预约券买,只需1元。沦陷后,商务印书馆迁走了。很多印刷工人失业,胡愈之找到熟悉的工人帮忙。在艰难的环境中,不到两个月,完成了翻译、印刷、出版全部工序。中文版还增加了大量英文版没有的照片。斯诺说,从字面上说,这本书是我写的,可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所创造、所写下的。《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是1937年10月在伦敦出的,很快就发行了五版。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说“《西行漫记》的出版,是中国现代史中的一个大事件”,它“标志着西方了解中国的新纪元”。为了掩护,中文版书名为《西行漫记》。1938年3月第一版印了2000册,很快售空。第二版、第三版,不到一年就印了第四版。仅几个月就轰动海内外,在香港和海外华人集中的地方,出了无数重印本和翻印本。不少进步青年读了这本书,向往延安的自由民主。23岁的华君武就是其中一个。那时他在上海的银行里做小职员,也听到过诬蔑共产党的谣言,后来看了《西行漫记》才恍然大悟。他说,“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延安的一切令我神往。”1938年夏天,他瞒着母亲,只身投奔延安。胡愈之(新中国建立之初担任《光明日报》首任总编辑)说,斯诺几十年前写的这本书,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是研究中国问题的首要通俗读物。此书翻译成近20种文字,在全球有亿万读者。 在抗日文化运动中,《鲁迅全集》的出版是一件大事。民族危亡的关头,人们迫切需要精神食粮。鲁迅在当时的中国,特别是在文化界进步人士中享有极高的声望。郭沫若当年在《持久抗战中纪念鲁迅》一文中说“对于恶势力死不妥协,反抗到底的鲁迅精神,可以说,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目前的浴血抗战,就是这种精神的表现”,“而这精神在鲁迅著作中是磅礴着的。”蔡元培、宋庆龄发起成立“鲁迅纪念委员会”,在编印启事中说出版《鲁迅全集》目的在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胡愈之、许广平、郑振铎等人共同筹划由复社来出版。印书资金是个大问题,把《西行漫记》的盈余贴上也远远不够。因为鲁迅深受爱戴,又有茅盾、巴金、沈君儒、陶行之的热心号召,收到来自内地、南洋、美国的很多定金。那时,上海很多印刷工人敬仰鲁迅,虽然大批工人失业,生活困苦,可一听说出版《鲁迅全集》,他们都很有热情,主动降低收费。百数十名学者文人和工友共同努力,1938年6月15日,在禁出红色书籍的孤岛,仅4个月,600万字、20卷的《鲁迅全集》就出了甲乙丙3种版本,甲种纪念本是布脊烫金,整套装楠木箱。乙种本是红布烫金。文汇报的编者这样写道“抗战爆发,对于鲁迅先生,谁都有更深切的悼念。原是那一支正义的锐利的笔,要是今日还健在,至少也可以胜过数十万雄狮的力量吧。”

离别家乡岁月多,异地打工靠拼搏。今日返乡来创业,人生难得几回搏。全国创业之星、安徽本色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申勇同志,是返乡创业成功者的典范,是一位有着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2003年2月,申勇同志在阜阳颍泉区政府招商引资激情的感召下,在投资阜阳、建设阜阳、发展阜阳的乡情驱动下,从浙江温州返回故乡投资,同年8月,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合伙创办民营企业安徽本色印刷有限公司。他以“99+1=0”的质量理念,“做人、做事、做诚信企业”的经营理念,“客户是上帝、员工是上帝、供方是上帝”的管理理念,致力于现代包装印刷服务,以“追求卓越、追求完美、志诚合作、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为指导,竭力打造本色品牌。安徽本色印刷经过5年的艰苦创业,已成为皖西北最大的精品彩印包装生产基地。阜阳人惊喜的看到“过去彩印跑外地,如今精印到本色”。公司以科技为先导,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按照“市场细分化、生产专业化、产品差异化、经营个性化”的经营思路,投入近千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先后引进德国六色对开海德堡印刷机、德国四开五色海德堡印刷机、七色电脑凹版印刷机、丝网印刷、防伪商标印刷生产线,通过引进、吸收、改造,形成了以高档精品彩印、防伪商标、立体印刷、酒类包装专业化生产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品,不仅提高了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也大大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本色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申勇牢记“管理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这一理念,紧紧抓住企业的管理这一根本,不断根据实际加以完善、改进、创新,形成公司“管理有理、管理有度、管理有情、管理从严”的管理基本原则,在具体管理上,本色印刷有限公司从“建立制度、明确程序、量化标准、公开公正”入手,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先后制定颁发了《员工守则》,在《员工守则》中明确了公司的“用工原则”、“员工收入市场化的分配原则”、“员工福利原则”、“劳动纪律规定与考核原则”、“生产现场管理――5S活动考核细则”等制度、程序和考核标准。这是本色印刷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管理体系,并把这些日常的、重复性的管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专业管理和系统管理结合起来,设立了专职的管理考核办公室并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考核领导小组。对规章制度、程序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过程控制,从而达到有效激励效果。制度管理人,程序引导人,奖罚激励人。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对事不对人,对员工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表扬、奖励,对违反制度、程序者给予批评、教育、处罚。奖罚分明,及时兑现,公平、公正、公开,真正做到科学管理、有序管理、有效管理、和谐管理。本色印刷在申勇董事长人格魅力的影响下,公司拥有一批企业管理和印刷技术人才,五年来经引导与培训锻造了一支精干的管理队伍和优秀的员工队伍。在公司创业的初期到现在,公司管理团队都不过多的计较报酬,包括个从收入多少、公司盈利多少,大家追求的是认真的把每一件事情做好,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到位,从自己做起,从开始落实到位。公司内部有着和谐气氛和敬业爱岗的团队合作精神,大家同心协力,对价值观有着同样的认识,对未来拥有共同的憧憬,全身心的投入岗位工作,内心充满着把公司做好的激情和一定能把本色印刷做成皖西北区域品牌印刷企业的信念。本色印刷始终坚持对产品质量追求完美,对顾客永远奉行真诚的质量方针,严格按照ISO9000-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生产,按照“和商、专业、效率”的服务宗旨,创建本色印刷包装的“高速公路”。公司为安徽金种子集团、安徽双轮集团等诸多著名企业提供精品包装。本色印刷以高档精品彩印包装、防伪印刷技术、组合立体印刷技术填补了阜阳多年来没有高档精品彩印包装的空白。同时也促进了阜阳经济、工业商品化发展的步伐。申勇同志身为阜阳市印刷协会副会长,不但努力把本色印刷做成品牌印刷企业,而且热心关注着阜阳印刷行业的发展前景。2005年6月,首届阜阳银企诚信论坛大会上,他做了“阜阳印刷包装行业是阜阳推进招商引资项目的配套行业,政府部门应关注阜阳印刷业的发展现状,观念上要重视、态度上要积极、行动上要落实,在阜阳经济崛起的同时,给予阜阳印刷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扶持,以促进阜阳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演讲。获得了高度的评价。2005年9月,首届阜阳本土企业投资环境与发展战略论坛大会上,他所做的《把阜阳打造成皖西北重要印刷包装基地战略》演讲,获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认同。2006年4月,他向颍泉区政府、区政协书面建议,《在皖西北商贸城建立“印刷包装贸易一条街”,在安徽阜阳工业园区建立“印刷包装产业园”的思路》。2008年5月,首届阜阳工业经济品牌发展战略论坛大会上,他的论品牌战略一文受到了著名经济学家、安徽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程必定先生的肯定。这都表现了申勇董事长对阜阳经济崛起,建言献策的可贵精神。申勇董事长勤奋好学,善于总结。实践出真知,他的《浅谈企业管理的四项基本原则》、《阜阳印刷,大有潜力可挖》、《印刷企业生产现场“5S”管理》、《本色之我见》、《管理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等论文,在《中国印刷经理人杂志》、《企业家参考报》、《阜阳日报》、《阜阳广播电视报》等报刊发表,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申勇同志说:本色印刷之所以还没有成功,是因为我们受的苦还不够多。做企业,要眼光远大,要有“空杯心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兼顾社会责任,才能称之为企业家。 申勇董事长,忠诚于他所选择的职业,是一心一意的投入工作而不知疲倦的那种人们。正是申勇董事长这种“先做人,后做事;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诚信于社会,诚信于客户,诚信于员工,诚信于供方”的做人、做事、做诚信企业的态度,把事业放在第一位的做人品格,本色印刷公司才有今天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实力,企业和谐、员工和谐,公司是一个充满希望,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企业,申勇董事长是一位有着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 摘自《共和国赤子[申勇 本色人生歌大志]》,P223

夏瑞芳

商务印书馆创办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创办人是夏瑞芳和鲍咸恩、鲍咸昌兄弟及高凤池等。此四人曾是同学,毕业后,鲍咸昌与高凤池在美华书馆当排字工人,鲍咸恩与夏瑞芳在英文《捷报》馆排字,他们不满外国经理的粗暴管理,便商议创办印刷工厂。于是他们集资3750元在上海江西路德昌里租屋三间,购置了几架印刷机器,招雇了10余名工人,奠定了商务印书馆的根基。后来,该馆规模逐渐扩大,屡次搬迁扩建,在全国各省市和重要商埠设有几十处分馆。

印刷经理人杂志创办人

印刷经理人、数码印刷这些杂志,都还可以,呵呵

报刊代号 报刊名称 刊期 出版日期 订阅单价 18-229 公关世界(下半月) 月刊 当月16日 ¥50 4-464 印刷杂志 月刊 当月10日 ¥00 64-65 印刷世界 月刊 当月20日 ¥00 82-292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 月刊 当月01日 ¥00 82-789 今日印刷 月刊 当月10日 ¥00 82-836 印刷工业 双月刊 单月25日 ¥00 82-929 中国印刷 月刊 当月15日 ¥50 82-985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月刊 当月15日 ¥00 82-986 数码印刷 月刊 当月10日 ¥00 82-987 印刷经理人 月刊 当月10日 ¥00 82-988 印刷技术 半月刊 每月01、15日 ¥00 以上杂志均可在邮局订阅。

印刷经理人杂志创办人是哪位

1932年11月1日,创刊近三十年、久负盛名的《东方杂志》向全国各界知名人物发出约四百多封征稿信,胡愈之在信中说:“在这昏黑的年头,莫说东北三千万人民,在帝国主义的枪刺下活受罪,便是我们的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也都沦陷在苦海之中。……我们诅咒今日,我们却还有明日。假如白天的现实生活是紧张而闷气的,在这漫长的冬夜里,我们至少还可以做一二个甜蜜的舒适的梦。梦是我们所有的神圣权利啊!”《东方杂志》之所以发起“于1933年新年大家做一回好梦”,旨在征求两个问题的答案:(一)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请描写一个轮廓或叙述未来中国的一方面。)(二)先生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梦想?(这梦想当然不一定是能实现的。)由此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规模空前的“新年的梦想”。征“梦”活动激起热烈回响,截止到12月5日,共收到160多封答案,其中部分是《东方杂志》的读者。1933年元旦出版的《东方杂志》(总第三十卷第一号)以83页的篇幅一下子刊出142人的244个“梦想”(不算以漫画形式做“梦”的丰子恺),其中包括了柳亚子、徐悲鸿、郑振铎、巴金、茅盾、俞平伯、郁达夫、张申府、陈翰笙、金仲华、张君劢、邹韬奋、周谷城、宋云彬、李圣五、陶孟和、顾颉刚、章乃器、周作人、杨杏佛、马相伯、林语堂、夏丏尊、叶圣陶、俞颂华等大批人们所熟知的知识分子。1932年,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云五请胡愈之来主编《东方杂志》,胡提出条件,“每月领一笔钱,在外面租一个办公的地方,”编辑人员和作者稿费都由胡承包,稿件取舍也由主编负责,不必经过总经理,王云五答应了。”胡愈之从10月16日出版的总第29卷第4号开始接手,不到20天就筹划了“新年的梦想”特辑。商务印书馆经历了近代以来的风风雨雨,深知其中利害(在军阀统治时代曾谢绝出版孙中山的《建国方略》),“王云五受不了国民党当局的高压”,要他别这样编,他不干,“这样就崩了”。半个世纪后(1982年),胡愈之这样回顾这段往事:“第二年一月里,我出了题目《新年的梦想》征稿,发表不满意国民党的文章,有些国民党人也写不满意的文章。王云五看了这个特辑,很生气,对我说,你这些东西不得了呀,商务印书馆要封门的呀!你能不能少发这样的东西?我说,不行,编辑权在我,不在你。他说,那就只好取消合同了。那时我性子急,就说,你取消就取消。这样合同就取消了。”到1933年3月16日出版的《东方杂志》第30卷第4号,胡愈之一共编了9期,前后只有五个月。他因“梦想”而丢失《东方杂志》这块有影响的言论园地,几乎印证了社会学家陶孟和所说的“梦想是人类最危险的东西。”后来包括鲁迅在内的许多人批评他,“其实不必那么急躁取消合同,可以少登一点那样的文章,也能起影响,因为《东方杂志》是个大杂志。”(陈原《记胡愈之》,三联书店1994年版)鲁迅以为“本来可以连梦想这样的特辑也不必搞”,他在《听说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虽然梦‘大家有饭吃’者有人,梦‘无产阶级社会’者有人,梦‘大同世界’者有人,而很少有人梦见建设这样社会以前的阶级斗争,白色恐怖,轰炸,虐杀,鼻子里灌辣椒水,电刑,……倘不梦见这些,好社会是不会来的,无论怎么写得光明,终究是一个梦。”胡愈之离开了《东方杂志》,“梦想”并没有结束在“漫长的冬夜”,无论如何,那总是一个有过梦想的年头。如果知识分子们少一点“大同世界”的乌托邦之梦,少一点田园牧歌之梦,多一点法治之梦,多一点公民之梦,在不太遥远的将来,“梦”才有可能不再是梦。 上海沦陷后,一大批爱国知识界人士始终坚持战斗。当时,王任叔在《保卫大上海与伟大的民族个性的创造》一文中写道“为了战略,为了长期抗战的最后的胜利,拿着机关枪、大炮、步枪的中国士兵,是可以退出上海的,但拿着笔杆,拿着精神武器的文化兵,是决不能从上海撤退的。”1937年底,胡愈之偶然在美国记者斯诺的住处看到Red star over China,这是伦敦戈兰茨公司寄给斯诺的样书。斯诺告诉他,此书原名是Red star in China,排字工人将in错排为over,斯诺觉得错得好,英文版正式书名就将错就错,译成中文是《红星照耀中国》。胡愈之向斯诺借了这本真实记录延安见闻的通讯集,内容太吸引人了。他一读完,就在座谈会上介绍给朋友们。他说,国民党封锁苏区,污蔑共产党,使大众不了解苏区、红军。现在国共合作抗日,如果这本书能在上海出版,可以让民众了解真正的共产党。但最大的难题是出版。这种红色书籍,没有哪家出版社敢出。大家一商量,还是自己办个出版社,复社就这样成立了。社址设在胡愈之家里,成员还有郑振铎、许广平、张宗麟、周建人、王任叔等10多人,张宗麟任总经理。为了抢时间,他们把书拆开,十一二个人同时翻译。全书30万字,不到一个月翻译完毕。书译完了,出版社也有了,可是还没有印书的经费,怎么办?他们想了两个办法,一是复社成员每人捐几十元;再就是向读者发预约券。书定价5元,如果用预约券买,只需1元。沦陷后,商务印书馆迁走了。很多印刷工人失业,胡愈之找到熟悉的工人帮忙。在艰难的环境中,不到两个月,完成了翻译、印刷、出版全部工序。中文版还增加了大量英文版没有的照片。斯诺说,从字面上说,这本书是我写的,可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所创造、所写下的。《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是1937年10月在伦敦出的,很快就发行了五版。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说“《西行漫记》的出版,是中国现代史中的一个大事件”,它“标志着西方了解中国的新纪元”。为了掩护,中文版书名为《西行漫记》。1938年3月第一版印了2000册,很快售空。第二版、第三版,不到一年就印了第四版。仅几个月就轰动海内外,在香港和海外华人集中的地方,出了无数重印本和翻印本。不少进步青年读了这本书,向往延安的自由民主。23岁的华君武就是其中一个。那时他在上海的银行里做小职员,也听到过诬蔑共产党的谣言,后来看了《西行漫记》才恍然大悟。他说,“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延安的一切令我神往。”1938年夏天,他瞒着母亲,只身投奔延安。胡愈之(新中国建立之初担任《光明日报》首任总编辑)说,斯诺几十年前写的这本书,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是研究中国问题的首要通俗读物。此书翻译成近20种文字,在全球有亿万读者。 在抗日文化运动中,《鲁迅全集》的出版是一件大事。民族危亡的关头,人们迫切需要精神食粮。鲁迅在当时的中国,特别是在文化界进步人士中享有极高的声望。郭沫若当年在《持久抗战中纪念鲁迅》一文中说“对于恶势力死不妥协,反抗到底的鲁迅精神,可以说,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目前的浴血抗战,就是这种精神的表现”,“而这精神在鲁迅著作中是磅礴着的。”蔡元培、宋庆龄发起成立“鲁迅纪念委员会”,在编印启事中说出版《鲁迅全集》目的在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胡愈之、许广平、郑振铎等人共同筹划由复社来出版。印书资金是个大问题,把《西行漫记》的盈余贴上也远远不够。因为鲁迅深受爱戴,又有茅盾、巴金、沈君儒、陶行之的热心号召,收到来自内地、南洋、美国的很多定金。那时,上海很多印刷工人敬仰鲁迅,虽然大批工人失业,生活困苦,可一听说出版《鲁迅全集》,他们都很有热情,主动降低收费。百数十名学者文人和工友共同努力,1938年6月15日,在禁出红色书籍的孤岛,仅4个月,600万字、20卷的《鲁迅全集》就出了甲乙丙3种版本,甲种纪念本是布脊烫金,整套装楠木箱。乙种本是红布烫金。文汇报的编者这样写道“抗战爆发,对于鲁迅先生,谁都有更深切的悼念。原是那一支正义的锐利的笔,要是今日还健在,至少也可以胜过数十万雄狮的力量吧。”

离别家乡岁月多,异地打工靠拼搏。今日返乡来创业,人生难得几回搏。全国创业之星、安徽本色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申勇同志,是返乡创业成功者的典范,是一位有着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2003年2月,申勇同志在阜阳颍泉区政府招商引资激情的感召下,在投资阜阳、建设阜阳、发展阜阳的乡情驱动下,从浙江温州返回故乡投资,同年8月,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合伙创办民营企业安徽本色印刷有限公司。他以“99+1=0”的质量理念,“做人、做事、做诚信企业”的经营理念,“客户是上帝、员工是上帝、供方是上帝”的管理理念,致力于现代包装印刷服务,以“追求卓越、追求完美、志诚合作、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为指导,竭力打造本色品牌。安徽本色印刷经过5年的艰苦创业,已成为皖西北最大的精品彩印包装生产基地。阜阳人惊喜的看到“过去彩印跑外地,如今精印到本色”。公司以科技为先导,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按照“市场细分化、生产专业化、产品差异化、经营个性化”的经营思路,投入近千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先后引进德国六色对开海德堡印刷机、德国四开五色海德堡印刷机、七色电脑凹版印刷机、丝网印刷、防伪商标印刷生产线,通过引进、吸收、改造,形成了以高档精品彩印、防伪商标、立体印刷、酒类包装专业化生产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品,不仅提高了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也大大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本色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申勇牢记“管理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这一理念,紧紧抓住企业的管理这一根本,不断根据实际加以完善、改进、创新,形成公司“管理有理、管理有度、管理有情、管理从严”的管理基本原则,在具体管理上,本色印刷有限公司从“建立制度、明确程序、量化标准、公开公正”入手,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先后制定颁发了《员工守则》,在《员工守则》中明确了公司的“用工原则”、“员工收入市场化的分配原则”、“员工福利原则”、“劳动纪律规定与考核原则”、“生产现场管理――5S活动考核细则”等制度、程序和考核标准。这是本色印刷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管理体系,并把这些日常的、重复性的管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专业管理和系统管理结合起来,设立了专职的管理考核办公室并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考核领导小组。对规章制度、程序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过程控制,从而达到有效激励效果。制度管理人,程序引导人,奖罚激励人。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对事不对人,对员工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表扬、奖励,对违反制度、程序者给予批评、教育、处罚。奖罚分明,及时兑现,公平、公正、公开,真正做到科学管理、有序管理、有效管理、和谐管理。本色印刷在申勇董事长人格魅力的影响下,公司拥有一批企业管理和印刷技术人才,五年来经引导与培训锻造了一支精干的管理队伍和优秀的员工队伍。在公司创业的初期到现在,公司管理团队都不过多的计较报酬,包括个从收入多少、公司盈利多少,大家追求的是认真的把每一件事情做好,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到位,从自己做起,从开始落实到位。公司内部有着和谐气氛和敬业爱岗的团队合作精神,大家同心协力,对价值观有着同样的认识,对未来拥有共同的憧憬,全身心的投入岗位工作,内心充满着把公司做好的激情和一定能把本色印刷做成皖西北区域品牌印刷企业的信念。本色印刷始终坚持对产品质量追求完美,对顾客永远奉行真诚的质量方针,严格按照ISO9000-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生产,按照“和商、专业、效率”的服务宗旨,创建本色印刷包装的“高速公路”。公司为安徽金种子集团、安徽双轮集团等诸多著名企业提供精品包装。本色印刷以高档精品彩印包装、防伪印刷技术、组合立体印刷技术填补了阜阳多年来没有高档精品彩印包装的空白。同时也促进了阜阳经济、工业商品化发展的步伐。申勇同志身为阜阳市印刷协会副会长,不但努力把本色印刷做成品牌印刷企业,而且热心关注着阜阳印刷行业的发展前景。2005年6月,首届阜阳银企诚信论坛大会上,他做了“阜阳印刷包装行业是阜阳推进招商引资项目的配套行业,政府部门应关注阜阳印刷业的发展现状,观念上要重视、态度上要积极、行动上要落实,在阜阳经济崛起的同时,给予阜阳印刷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扶持,以促进阜阳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演讲。获得了高度的评价。2005年9月,首届阜阳本土企业投资环境与发展战略论坛大会上,他所做的《把阜阳打造成皖西北重要印刷包装基地战略》演讲,获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认同。2006年4月,他向颍泉区政府、区政协书面建议,《在皖西北商贸城建立“印刷包装贸易一条街”,在安徽阜阳工业园区建立“印刷包装产业园”的思路》。2008年5月,首届阜阳工业经济品牌发展战略论坛大会上,他的论品牌战略一文受到了著名经济学家、安徽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程必定先生的肯定。这都表现了申勇董事长对阜阳经济崛起,建言献策的可贵精神。申勇董事长勤奋好学,善于总结。实践出真知,他的《浅谈企业管理的四项基本原则》、《阜阳印刷,大有潜力可挖》、《印刷企业生产现场“5S”管理》、《本色之我见》、《管理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等论文,在《中国印刷经理人杂志》、《企业家参考报》、《阜阳日报》、《阜阳广播电视报》等报刊发表,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申勇同志说:本色印刷之所以还没有成功,是因为我们受的苦还不够多。做企业,要眼光远大,要有“空杯心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兼顾社会责任,才能称之为企业家。 申勇董事长,忠诚于他所选择的职业,是一心一意的投入工作而不知疲倦的那种人们。正是申勇董事长这种“先做人,后做事;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诚信于社会,诚信于客户,诚信于员工,诚信于供方”的做人、做事、做诚信企业的态度,把事业放在第一位的做人品格,本色印刷公司才有今天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实力,企业和谐、员工和谐,公司是一个充满希望,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企业,申勇董事长是一位有着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 摘自《共和国赤子[申勇 本色人生歌大志]》,P223

印刷经理人杂志主编是谁

离别家乡岁月多,异地打工靠拼搏。今日返乡来创业,人生难得几回搏。全国创业之星、安徽本色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申勇同志,是返乡创业成功者的典范,是一位有着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2003年2月,申勇同志在阜阳颍泉区政府招商引资激情的感召下,在投资阜阳、建设阜阳、发展阜阳的乡情驱动下,从浙江温州返回故乡投资,同年8月,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合伙创办民营企业安徽本色印刷有限公司。他以“99+1=0”的质量理念,“做人、做事、做诚信企业”的经营理念,“客户是上帝、员工是上帝、供方是上帝”的管理理念,致力于现代包装印刷服务,以“追求卓越、追求完美、志诚合作、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为指导,竭力打造本色品牌。安徽本色印刷经过5年的艰苦创业,已成为皖西北最大的精品彩印包装生产基地。阜阳人惊喜的看到“过去彩印跑外地,如今精印到本色”。公司以科技为先导,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按照“市场细分化、生产专业化、产品差异化、经营个性化”的经营思路,投入近千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先后引进德国六色对开海德堡印刷机、德国四开五色海德堡印刷机、七色电脑凹版印刷机、丝网印刷、防伪商标印刷生产线,通过引进、吸收、改造,形成了以高档精品彩印、防伪商标、立体印刷、酒类包装专业化生产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品,不仅提高了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也大大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本色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申勇牢记“管理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这一理念,紧紧抓住企业的管理这一根本,不断根据实际加以完善、改进、创新,形成公司“管理有理、管理有度、管理有情、管理从严”的管理基本原则,在具体管理上,本色印刷有限公司从“建立制度、明确程序、量化标准、公开公正”入手,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先后制定颁发了《员工守则》,在《员工守则》中明确了公司的“用工原则”、“员工收入市场化的分配原则”、“员工福利原则”、“劳动纪律规定与考核原则”、“生产现场管理――5S活动考核细则”等制度、程序和考核标准。这是本色印刷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管理体系,并把这些日常的、重复性的管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专业管理和系统管理结合起来,设立了专职的管理考核办公室并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考核领导小组。对规章制度、程序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过程控制,从而达到有效激励效果。制度管理人,程序引导人,奖罚激励人。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对事不对人,对员工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表扬、奖励,对违反制度、程序者给予批评、教育、处罚。奖罚分明,及时兑现,公平、公正、公开,真正做到科学管理、有序管理、有效管理、和谐管理。本色印刷在申勇董事长人格魅力的影响下,公司拥有一批企业管理和印刷技术人才,五年来经引导与培训锻造了一支精干的管理队伍和优秀的员工队伍。在公司创业的初期到现在,公司管理团队都不过多的计较报酬,包括个从收入多少、公司盈利多少,大家追求的是认真的把每一件事情做好,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到位,从自己做起,从开始落实到位。公司内部有着和谐气氛和敬业爱岗的团队合作精神,大家同心协力,对价值观有着同样的认识,对未来拥有共同的憧憬,全身心的投入岗位工作,内心充满着把公司做好的激情和一定能把本色印刷做成皖西北区域品牌印刷企业的信念。本色印刷始终坚持对产品质量追求完美,对顾客永远奉行真诚的质量方针,严格按照ISO9000-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生产,按照“和商、专业、效率”的服务宗旨,创建本色印刷包装的“高速公路”。公司为安徽金种子集团、安徽双轮集团等诸多著名企业提供精品包装。本色印刷以高档精品彩印包装、防伪印刷技术、组合立体印刷技术填补了阜阳多年来没有高档精品彩印包装的空白。同时也促进了阜阳经济、工业商品化发展的步伐。申勇同志身为阜阳市印刷协会副会长,不但努力把本色印刷做成品牌印刷企业,而且热心关注着阜阳印刷行业的发展前景。2005年6月,首届阜阳银企诚信论坛大会上,他做了“阜阳印刷包装行业是阜阳推进招商引资项目的配套行业,政府部门应关注阜阳印刷业的发展现状,观念上要重视、态度上要积极、行动上要落实,在阜阳经济崛起的同时,给予阜阳印刷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扶持,以促进阜阳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演讲。获得了高度的评价。2005年9月,首届阜阳本土企业投资环境与发展战略论坛大会上,他所做的《把阜阳打造成皖西北重要印刷包装基地战略》演讲,获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认同。2006年4月,他向颍泉区政府、区政协书面建议,《在皖西北商贸城建立“印刷包装贸易一条街”,在安徽阜阳工业园区建立“印刷包装产业园”的思路》。2008年5月,首届阜阳工业经济品牌发展战略论坛大会上,他的论品牌战略一文受到了著名经济学家、安徽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程必定先生的肯定。这都表现了申勇董事长对阜阳经济崛起,建言献策的可贵精神。申勇董事长勤奋好学,善于总结。实践出真知,他的《浅谈企业管理的四项基本原则》、《阜阳印刷,大有潜力可挖》、《印刷企业生产现场“5S”管理》、《本色之我见》、《管理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等论文,在《中国印刷经理人杂志》、《企业家参考报》、《阜阳日报》、《阜阳广播电视报》等报刊发表,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申勇同志说:本色印刷之所以还没有成功,是因为我们受的苦还不够多。做企业,要眼光远大,要有“空杯心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兼顾社会责任,才能称之为企业家。 申勇董事长,忠诚于他所选择的职业,是一心一意的投入工作而不知疲倦的那种人们。正是申勇董事长这种“先做人,后做事;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诚信于社会,诚信于客户,诚信于员工,诚信于供方”的做人、做事、做诚信企业的态度,把事业放在第一位的做人品格,本色印刷公司才有今天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实力,企业和谐、员工和谐,公司是一个充满希望,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企业,申勇董事长是一位有着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 摘自《共和国赤子[申勇 本色人生歌大志]》,P223

2011年12月,制作的《迪士尼宝宝》获得“柯创杯”金奖2012年荣获年度中国印刷业“创新十强”2013年3月荣获上海闵行区《二维码标签品牌产业研发基地》称号2013年12月,凭借51315二维码标贴获得了“东港杯”创意大奖2014年1月15日获上海印刷行业协会颁发的上海印刷行业新人奖“《印刷经理人》杂志2013年7期封面人物”2014年3月,带领公司成为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2014年11月,带领公司获得科印杯亚洲数码印品大奖赛《创新优秀企业奖》2015年1月,获得中国印刷协会颁发的《毕升印刷新人奖》

  • 索引序列
  • 印刷经理人杂志创办人是谁
  • 印刷经理人杂志创办人是谁啊
  • 印刷经理人杂志创办人
  • 印刷经理人杂志创办人是哪位
  • 印刷经理人杂志主编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