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道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论文

道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论文

发布时间:

道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论文

0

在道教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它的深刻影响。其某些影响至今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构成中仍然不可忽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从中国学术思想的领域来看,道教在历史上曾产生过许多著名学者,他们在思想文化方面都各有一定的贡献,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道教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儒释之间产生了复杂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另一方面又相互吸收,相互渗透,从而促进了中国学术思想的内在融合与发展。 第二 ,从文学艺术领域来看,道教信仰的理想,是长生成仙。这种神仙思想反映在文学领域中,成为文学的重要题材之一。古代以道教神仙为为题材的作品,充满于诗、词、歌、赋、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之中,数量甚多,作者亦不少。

在唐朝以前,道教成仙理论建立在"假外物以自坚固"的思想基础上,这种向外求索的倾向导致了外丹学的兴盛,大量炼丹饵服的实践促使道教不停地增进对自然和宇宙的探索,在此阶段上科学实践成为道教信仰的有力手段。而在唐以后,随着心性论、重玄学的发达,中国思想走向内在化,道教成仙的方式也转为了内向求索,精神超越与灵魂飞升成为新的仙学思想特征。随着内丹学的强劲突起,道教渐趋消失其往日对外界探索的激情,作为工具手段的外丹学由是衰落下去。在这一工具理性的转变过程中,道教也由推动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主动力而变为阻滞科学继续发展的制约力量。

在文学艺术方面, 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受道教影响很深,他曾经游历各地,求仙访道,甚至炼过丹、受过道箓,可以说是位虔诚的道教徒。寻仙过程中,他游遍五岳,给他带来大量的素材。他的诗歌中也常常出现“仙人”、“羽化”等意念。 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虽然讲述的是佛教徒唐僧等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但全书中使用了大量道教专有的概念如心猿、意马、姹女、元神等,还构筑了一个以玉皇大帝为核心的道教神祇、神官系统。而完全以道教为核心的最著名小说则要数《封神演义》了。书中讲述的商周战争,其实质就是道教的两个派别阐教和截教的斗争。书中出现的各色仙神和宝物等,也全属于道教系统。道教的炼丹术对火药的发明有着重要的影响。道教中一些宗派都师徒相传一些武术和气功,例如武术中很出名的武当派,据说就是武当山上的许多道士传承的武术。其中像太极拳这样的简单武术套路,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健身活动。道教气功也是中国气功中的一大流派,全真道的修炼方法基本上就是气功,对气功的探索和发展,其贡献很大。 道教的养生术还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医学《黄帝内经》中经络学等方面内容。 此外,许多道教徒研习医术,对于中医学发展颇有贡献,如葛洪、陶弘景等人,于中医药皆有所建树。

道家与道教的关系论文

介绍为何诸子百家中只有道家产生了宗教

关于道教和道家的关系,大致可以这样讲,即道家是道教的指导思想,而道教则是为了实践道家的理论而创立的一种组织形式。道家,是从三皇五帝以来就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原始泛神论的理论,并成为我国诸多领域的理论基础,比如中医、文化、建筑,也包括各类各土宗教,其中最为集大成者即为道教。因而,道教只是对道家理论中的一部分,主要是修行成仙以及延年益寿之类而形成的组织形式,因此道教和道家不是一回事。区别:1、理论与组织形式的区别,上已简述;2、创始创建者的区别,道家创始人不明,有记载的为黄帝,有黄帝内经传世,而道教的创始人为汉代张道陵。3、内涵的区别,道家理论具有极广性,包涵古代中国方方面面,从医学到建筑、美学、军事、政治,都不同程度受到道家理论的影响,而道教,则仅仅是为了实践道家关于修行成仙的理论而产生,其理论较原道家的理论更具专业性,对社会的影响反而要小得多。

因为老子提出了关于道的学说,后来的人就称老子的哲学学派为道家。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到庄子时,道家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后来的人谈到道家时,老子和庄子两人常常是并提的。 道家在我国历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对我国封建社会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老子》一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喜欢阅读的著作。 道家思想的影响,从哲学方面来看,魏晋南北朝的玄学,宋朝的理学,都和道家思想有密切的关系。 我国古代哲学家,研究人生的问题比较多些,例如对于生活的态度,道德的修养这些问题,是十分注重的。但是,对于宇宙的形成,自然的发展等问题,注意比较少。老子关于道的学说,第一次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宇宙观,对后来的哲学家有很大的影响。 在政治方面,汉朝初年的黄老学说提倡休养生息的政策,就是以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政治学说。历代的封建统治阶级,也常常采用老子所阐明的驾驭臣民的法术,来加强他们的权力,巩固统治。另外要说到的是老子和道教的关系。 道教是我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是汉朝末年张道陵所创立的。这种宗教混杂了巫术、神仙、鬼神、阴阳五行等内容,专门讲求长生不老、画符驱鬼等迷信。道教创立以后,就尊奉老子为祖师。 道教既然是张道陵所创立的,为什么要尊奉老子为祖师呢?这是有一定的缘故的。 老子的生平事迹,在很早的时候就失传了,所以连汉朝的司马迁对老子的记载都很不清楚。当时大概有不少关于老子的传说,例如说他因为修道,活了二百来岁,他的学问是如何渊博高深,像孔子这样的大学者都要向他请教等等,所以汉朝时候的人,对老子是非常崇拜的。 秦汉的时候,信仰神仙的风气很盛行,相传秦始皇曾经派了五百个童男和五百个童女到海外去找寻仙药。大约汉朝初年,老子也和神仙联系在一起了。后来对老子的渲染愈来愈多,成了一位活神仙。道教创立后,为了吸引群众的注意和信仰,就尊奉这位活神仙为祖师,尊称他为"太上老君",《老子》这部书,也就成为道士们诵读的经文了。 道家和道教是不相同的,一个是哲学派别,一个是宗教,各不相干。由于老子的缘故,有人把道教和道家混为一谈,其实它们并不是一回事。

道教是以长生不老之道作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土固有的宗教,它劝人通过养生修炼和道德品行的修养而长生成仙最终解脱死亡,求得永恒。道教在多方面继承改造了道家的东西继承显示出与道家的联系改造则显示了区别,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魏晋以后道教取代了道家的地位,在社会上扮演角色,发挥功能作用。美国学者唐纳德.毕肖普教授主编的《中国思想导论》一书指出:认为道教是道家思想的普遍堕落和腐败的产物的看法是毫无道理的;道教的思想体系中包含了道家思想所缺少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对人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例如道家诉诸心灵或理性,道教却诉诸于人的情感、情绪或情趣,道教充分巧妙地利用人的敬惧、神秘和惊异等感觉,而道家对此熟视无睹。(参见《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1987年,第479页,三联书店1988年版)作者试图说明道教文化对于人的现实生活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更为重要的问题是,道教文化在当代社会还有无价值意义?道教文化是否为一种博物馆文化,仅仅陈列起来让人参观,就象我们观看文物展览一样?作者没有提出也没有回答。 我们的答案是:道教文化不是化石,不是文物,而是活生生的存在于现代中国社会当中,它还在活动,还在努力表现自我。为什么它还活着,还受到一些人的欣赏?因为它有其自身存在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人们感到还能从中发现医治现代社会顽疾的妙方,它所提出的问题有一些与当代人所面临的问题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对当代人解决这些问题不无启迪意义。 已经有不少学者对道家文化的现代意义作了发掘。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史》指出 :“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这些树根今天仍然生机勃勃”。(第二卷第178页,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董光璧《道家思想的现代性和世界意义》一文认为:“在当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危机中,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被科学人文主义者重新发现。李约瑟、汤川秀树、卡普拉等人发现现代科学的世界观向道家思想归复的某些特征,并以此为契机试图建构一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平衡的新的世界文化模式”。(《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第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葛荣晋发现:“在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老子及其道家思想的灵魂还在以各种不同方式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渗透在各个生活领域和学术领域,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引论》第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从道教是对道家的继承、改造和沿伸来说,道教中的某些内容亦有其现代价值,且有与道家相通的地方。我以为,道教文化的现代意义至少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对当代科学的发展有启示意义,从中可以“温故而知新”。道教对自然、对人体自身的探索,产生了一系列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道教含有古代的科学成份,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道教的原始科学主义可以与当代科学相接通,从而建构新的科学殿堂。事实上,已经有一些当代自然科学家在道教中发现了与最新科学之间的某种相似性,并运用这些方式来解释当代科学所面临的新问题。在当代科技的理论危机中,一些著名科学家都借用“道”的理念重新建构科学理论模式。日本的汤川秀树认为物理学的发展,不断更新了“道”的观念,在探索最新的物理学概念的过程中,老子的“道”会获得非凡的新意。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认为,“道”与现代物理学中“场”的概念十分相似。可以说,“道”对于当代化学、物理学、宇宙学、人体生命科学等都具有借鉴意义。道教对于老庄之“道”的诠释作了许多创造性地发展,丰富了“道”的内容。可惜的是,当代科学家只注意到道家之道,而道教所演化发展的“道”尚未被当代科学所开发运用。相信从中可以探到宝藏,带给当代科学新的财富。 第二、道教生命哲学对当代长寿学的启示。道教十分重视生命,并在生命问题上高扬人的主体能动性,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依靠人的自我修炼改变命运,提高生命存在的数量与质量。道教依据“道”的生命法则,提出“生道合一”,认为修道者如能炼养而与大道相合,则将超越生死之限。在道教看来,凡是热爱自己的生命又关怀他人的生命,并进而泛爱万物生命的人,他便会与大道相通,便会“死而不亡”,使自我生命具有不朽的价值。从现在到将来,人们都会在道教生命哲学中发现对长寿之道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它的某些操作方法如气功、静养功等。道教各种养生方法受到欢迎,形成较大范围的持续的气功养生热,原因就在于道教气功和养生方法能去病健身,优化人的生理功能,净化人的灵魂,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个体生命旺盛持久。道教的心理疗法,对当代人无疑也是有效的方剂。放眼当今商品化社会,竞争激烈,令人心理紧张,情绪焦虑,心理病人数量增加。如能学习借鉴道教的心理疗法,忙中偷闲,可以缓释个人的焦虑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另外,道教的一些仪式也不同程度缓解当代人的心理负担,满足人们预测命运的心理需求。道教文化给予当代人身理和心理健康的帮助是十分明显的事实。 第三、道教中不乏人类生活的经验总结,可供现代人借鉴。道教给人一种安身立命的智慧,它教人知道生命的价值意义在于归真返朴,要安顿我们的生命,便应过一种清静无为的生活。这是种超越的人生观,恬适自在的人生观,它向往自然纯朴、自足和谐的生活。西哲海德格尔引荷尔德林晚期的诗说:“人建功立业,但他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海德格尔诗学文集》第194页,华中师大出版社1992年版)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过诗化般的生活,无拘无束、知足常足地享受人生,这也是道教的人生理想。这种艺术人生对于物欲横流、泛滥成灾的当代社会,对于利欲熏心、不择手段猎取财富的某些当代人来说,不啻是副清醒剂,是长鸣的警钟。当代社会的激烈竞争给人们的精神带来某种新的失落,归真返朴的价值取向,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人获得一种更合乎人性的人生体验。人们通常认为道家道教哲学是失败者的人生哲学。林语堂《吾国与吾民》认为:“每一个中国人当他成功发达而得意的时候,都是孔教徒,失败的时候都是道教徒”。(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107页)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第十章引德效骞的话说:“儒家思想一直是‘成功者'或希望成功的人的哲学。道家思想则是‘失败者'或尝到过‘成功'的痛苦的人的哲学”。(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78页)不错,道家道教的人生哲学能起到安慰人们精神上遭遇的幻灭与痛苦的作用,象服镇痛剂,使人以豁达平静的心态对待失败,维系人生的平衡。但道家道教哲学也可以是成功者的哲学,成功者以此人生哲学为明镜,不时提醒自己“福兮祸之所伏”,不飞扬骄横,功成不居,保持成功的力度与长度。实际上,成功者更需要道家道教人生哲学作为指导,此即所谓:“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郭象《庄子.逍遥游注》)道家道教这套大智大慧的人生哲学对于当代人正确冷静地处理人生得失成败,保持和谐平衡的生命情调,重振生命活力,不无启示意义。无论人生的失败者还是成功者皆可凭借它诗意般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第四、道教中的生态伦理观,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精神,自然保护主义意识,都值得现代人吸取。我们的地球就像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载着地球村的居民在太空中遨游。这艘飞船我们可命名为“大道”号,已有五十亿乘客。问题是大道号飞船正遭受人为破坏,环境严重污染。飞船的保护层––臭氧正在减少,生态失去平衡,危及乘客们的生命安全,这一切都是人对地球资源无休止的破坏性掠取所造成的。面对如此严重的问题,回忆下道教中某些古训,总结道教的生态伦理观,或许是十分有益的。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有机的同构互感整体,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对自然界的开发应遵守某些道德准则,应充分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危害人类自身。作为小宇宙的人和作为大宇宙的自然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交流,这种交流一旦被人为破坏,失去和谐平衡,那么人是得不到安宁的。当代生态平衡失调的问题,以道教眼光看,实际上就是由于人忘记了自己与自然之母的生身关系,以为可以随意从母亲身上攫取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不顾及母亲身体所受的伤害。道教生态伦理观主张对宇宙万物都施以仁慈的爱心,主张尊重自然界万物的属性,让宇宙万物自足其性,自然得到发展,不横加干涉。在道教看来,人和自然万物之间存在因果报应关系,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是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信息相通。比较起来,人是万物中最有灵性的,他属于自然又区别于自然,但人必须依赖自然界而生存,故人当爱护尊重自然。只要人类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是个永恒的主题。在人类面临新发展、走向未来的进程中,道教关于尊重、服从、歌颂自然的人天观和生态观,发人深省,对解决人类生存危机是有其现代意义的。 总之,道教所提出的某些问题与当代人面临的人生问题、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对当代人也有参考价值,道教的现代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文化与道德的关系论文

文化成就道德,什么样的文化成就什么样的道德,比如孔子儒家文话成就的道德,求采纳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确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现状是创建先进文化的前提。目前,对于我国精神文明现状的分析有那么两种理论:滑坡论和爬坡论。前者认为,我国社会思想道德总体趋势下降;后者认为,与过去相比,社会思想道德的总体趋势没有什么大的进步。这两种理论都有失偏颇。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告诉我们,只有正确地分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可以有的放矢地提出对策。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既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又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了全新的课题。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社会道德都源于个人利益及其利益实现的需要,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分工、经济成分细致化、个人实现利益、生活方式多样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化,这势必导致道德关系的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与封建主义落后文化斗争,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抗争,人们容易产生道德困惑、道德冲突甚至是道德失落。第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求全责备,对产生道德困惑、道德冲突和道德失落的原因分析不可简单化、片面化、表面化。事实上,有一部分道德问题是来自市场经济的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如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诱发和助长了拜金主义倾向。但是,相当一大部分的道德败坏本身就来自封建主义落后的、资本主义腐朽的文化与思想,迷信、愚昧、颓废、庸俗是地地道道的封建主义文化残渣,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是地地道道的资本主义思想糟粕,它们并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有的现象,更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第三,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为了坚决抵制一切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没落、腐朽思想与文化;而且在这个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的“三个代表”的思想正在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全国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它标志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将会大大提高,良好的文化环境正在营造,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 目前,建设社会文明的中心环节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正确理解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是关键。 市场需要道德。任何一种经济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的道德观念指导。市场经济更是一种信用经济,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准则。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诚实信用的原则已经成为一切市场主体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市场主体符合于诚实的道德标准,在不损害其他竞争者、不损害社会公益和市场道德秩序的前提下,去追求自己的利益。 市场促进道德。道德的建设离不开市场经济创造的物质条件。市场经济的繁荣,满足了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也不断为道德建设创造物质条件,满足了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 市场也呼唤着道德。市场经济,更多的是追求经济效用最大化,而不是社会效用,必然导致外部性和市场失灵。市场经济要持续、健康地发展,必定需要借助道德的作用来抵消外部性和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可以说是道德干预的强化与外化。

文化是知识

道德可以弥补文化的缺陷,但文化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道家与道教的关系论文范文

道教神学与道家思想的异同,确实一言难尽。试举一例:道教所谓长生不老,成仙通神,老、庄并未言及,也不能视为老、庄思想的合理的引申,甚至可以说,与自然之道亦不无悖逆。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谢谢!望采纳!

道教是宗教。是东汉时期张陵等人创建的主要以炼丹修仙之类为目的、奉道家哲学理论为宗的宗教、奉老子、以及一些民间传说角色为神仙。道家、是东周、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创建的学派、崇尚道法自然、一化万千等哲学理念。

道家呢,是一种文化学说,主张的是道法自然,无为,是一种让人们去依照经典去做的学说,一种思想。而道教,是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由一些修道的人汇集在一起所组建的成体系的组织,也不单单是一中学说了,还包含了从中分化出的各种的仁术法技,比如法术、占卜等。

道家是一个学派,而道教是一种宗教,虽然两者在学问理论渊源上有一定联系,但不完全相同。

道教与中国文化的论文

道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宗教思想流派之一,也是后世道教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道家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等,据此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道家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家黄老派的理论和实践上。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竞争加剧,为了因应这种局势,黄老道家首先提出了法、术、势、利、力等概念,使先秦学术摆脱了理想主义的窠臼,开始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在此基础上,黄老道家又提出了道生法的主张,不但解决了法律本身合法性的问题,还为道家治世开辟了道路。  2、对传统法律制度的影响。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支柱之一,曾以黄老道家的形式在先秦和西汉初期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于后世有人用道法家称呼黄老道家。儒家独尊后,中国法律制度形成了外儒内法的格局,但道家思想所倡导的法之原则与精神,还是间接隐性地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格局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对传统军事思想的影响。道家在致力于治身治国的同时,也对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战争给予了高度关注。所以《老子》、《黄帝四经》、《鹖冠子》、《文子》、《吕氏春秋》、《管子》、《淮南子》中均包括大量的军事思想,另外,黄老道家普遍还有出“义兵”(即正义军队)的思想,而这些观点和思想对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有很大影响。  4、对传统科学技术的影响。中国的传统科学范式始终在追求事物内在的道,而在道的追求中形成以道为核心,以天地人关系为主线,以自然为原则,以道、元气、阴阳、有无、自化等为基本概念的有机科学思想体系。这种科学思想体系与以逻辑分析为核心的西方机械科学思想体系截然不同,却与现代自组织化理论、复杂科学体系有许多相似之处。  5、对文学艺术的影响。道家思想尤其是道家老庄派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超过了诸子百家,也超越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这种影响如此之大,至今仍然没有过时。许多近现代文学艺术大家,如鲁迅、郭沫若、胡适、周作人、林语堂、沈从文、汪曾祺、阎连科、高行健等,都曾受过道家深刻的影响,其作品中也有浓厚的道家意味。  6、其他影响。道家对中医、传统养生学、中华武术、茶道等也有巨大影响,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这种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老道家的典籍——《黄帝内经》,它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同时更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其实,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比起儒家来说更为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儒”为表象,“道”为实质,以至于世人忽视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

道教对国人的性格心理、伦理道德和民族凝聚力的塑造是无与伦比的。周作人认为:“平常讲中国宗教的人,总说有儒释道三教,其实儒教的纲常早已崩坏,佛教也只剩了轮回因果几件和道教同化了的信仰还流行民间,支配国民思想的已经完全是道教的势力了。照事实看来,中国人的确都是道教徒。”道教尊道重道和唯道是求的人生哲学,激励国人刻苦磨练、知行合一,为求道得道而努力探索、不懈奋斗;道教贵生乐生、逍遥洒脱的精神,塑造了国人热爱生活、求真务实的品性;道教上善若水、以柔克刚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心理;道教阴阳协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决定了中国人的辩证思维方式;道教奉行“知常容,容乃公”的准则,形成了宽容谦让、包容开放的民族性格,促使中华文明经久不衰。

在文学艺术方面, 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受道教影响很深,他曾经游历各地,求仙访道,甚至炼过丹、受过道箓,可以说是位虔诚的道教徒。寻仙过程中,他游遍五岳,给他带来大量的素材。他的诗歌中也常常出现“仙人”、“羽化”等意念。 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虽然讲述的是佛教徒唐僧等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但全书中使用了大量道教专有的概念如心猿、意马、姹女、元神等,还构筑了一个以玉皇大帝为核心的道教神祇、神官系统。而完全以道教为核心的最著名小说则要数《封神演义》了。书中讲述的商周战争,其实质就是道教的两个派别阐教和截教的斗争。书中出现的各色仙神和宝物等,也全属于道教系统。道教的炼丹术对火药的发明有着重要的影响。道教中一些宗派都师徒相传一些武术和气功,例如武术中很出名的武当派,据说就是武当山上的许多道士传承的武术。其中像太极拳这样的简单武术套路,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健身活动。道教气功也是中国气功中的一大流派,全真道的修炼方法基本上就是气功,对气功的探索和发展,其贡献很大。 道教的养生术还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医学《黄帝内经》中经络学等方面内容。 此外,许多道教徒研习医术,对于中医学发展颇有贡献,如葛洪、陶弘景等人,于中医药皆有所建树。

在道教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它的深刻影响。其某些影响至今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构成中仍然不可忽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从中国学术思想的领域来看,道教在历史上曾产生过许多著名学者,他们在思想文化方面都各有一定的贡献,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道教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儒释之间产生了复杂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另一方面又相互吸收,相互渗透,从而促进了中国学术思想的内在融合与发展。 第二 ,从文学艺术领域来看,道教信仰的理想,是长生成仙。这种神仙思想反映在文学领域中,成为文学的重要题材之一。古代以道教神仙为为题材的作品,充满于诗、词、歌、赋、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之中,数量甚多,作者亦不少。

  • 索引序列
  • 道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论文
  • 道家与道教的关系论文
  • 文化与道德的关系论文
  • 道家与道教的关系论文范文
  • 道教与中国文化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