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西藏地质期刊投稿邮箱

西藏地质期刊投稿邮箱

发布时间:

西藏地质期刊投稿邮箱

请通过本刊在线投稿系统投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如有特殊需要,请在来稿中注明。作者投稿时应声明稿件专投本刊且未正式发表,切忌一稿多投。如有违反者,一切后果由作者承担。另纸提供作者的通信地址、电话、E-mail地址等,并提供3~5位审稿人的姓名及通信地址、电话,供编辑部参考。编辑部收到来稿后3个月内答复作者是否录用。如3个月后仍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作者可改投他刊。本刊除印刷版外,还有光盘版和网络版等电子版本。稿件一经录用,所有版本的版权即由作者转让给本刊,凡不愿将自己的文章以光盘版、网络版形式发表者,请在投稿时声明。来稿发表后,本刊酌付稿酬(包含电子版稿酬),并赠送2本样刊和20份单行本。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之外,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对来稿做文字性修改,对实质性内容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作者在收到录用通知及退改意见后,务请及时将修改后的打印稿、退改的原稿、退改意见书、修改说明、清绘好的图件一并寄交本刊编辑部。关于稿件具体编写格式,请参见“《地质通报》稿件编写格式须知”。

估计想要来西藏地质队实习很难,人一般都是把机会留给有关系的。待遇当然是很不错的

1、《工程地质学报》杂志社要求来稿请注明以下信息:作者姓名、职称/职务、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来稿文章字数以6000-8000为宜,摘要字数控制在300-500字左右,英文摘要控制在300 words左右。关键词3-5个。  2、 图/表格:图最好为黑白色,表用三线表。图内、表内汉字为六号宋体,数字、字母为六号新罗马体。通栏图、表宽不超过15cm,半栏图、表不超过5cm。图、表的中英文题目齐全,小五号字。坐标轴上的刻度线朝内。如:  3、单位:有关记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例如:sin-1应为arcsin, ctg应为cot, tg应为tan, ppm等表示法已要求停止使用;除特征数外,变量应使用单个字母表示(或带下标的单字母,否则由多个字母表示单个变量,易被误解为多个变量相乘)。  4、《工程地质学报》编辑部提示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进一步的解释或说明,文中以注号(例①、②)表示。  5、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并在文中相应处用上角标注明,未公开发表的文献请勿引用。

西藏地质期刊投稿

估计想要来西藏地质队实习很难,人一般都是把机会留给有关系的。待遇当然是很不错的

待遇挺好的,工资高,福利好

核心刊物论文:1.李胜荣、邵克忠,河南嵩县祁雨沟金矿床石英流体包裹体标型,现代地质,1991,5(4):415-4222.李胜荣,论豫西洛宁-嵩县中生代钙碱性花岗岩类的同源性,地质论评,1994,40(6):489-4933.李胜荣、高振敏, 黑色岩系中铂族元素研究概况及意义,地质地球化学,1994,(4):45-495.李胜荣、陈光远、邵伟、孙岱生,石英环带结构填图有效性研究 -以胶东乳山金矿为例 矿物学报,1994,14 (4):378-3826.李胜荣、陈光远、邵伟、孙岱生,胶东乳山金矿双山子矿区黄铁矿环带结构研究,矿物学报,1994,14 (2):152-1567.李胜荣、陈光远、邵伟、孙岱生,胶东乳山金矿黄铁矿形态研究,地质找矿论丛,1994 9 (1):79-868.李胜荣、陈光远、邵伟、孙岱生,胶东乳山金矿石英中H2O和CO2相对光密度研究,矿物学报,1995,15 (1):97-1039.李胜荣、高振敏,湘黔地区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稀土特征-兼论海相热水沉积岩稀土模式,矿物学报,1995,15 ( 2 ):225-22910.李胜荣、高振敏, 湘黔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的热水成因硅质岩 ,矿物学报,1996 ,16 (3)12.李胜荣、高振敏,湘黔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热演化条件,地质地球化学 ,1996 ,(4):30-34 13.王宝德、李胜荣,河南祁雨沟爆发角砾岩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研究。地质地球化学,1996,(6):37-4414.李胜荣、陈光远、邵伟、孙岱生,胶东乳山金矿床矿物学填图方法比较研究,岩石矿物学杂志,1997,16 (增刊): 63-6515.高振敏、罗泰义、李胜荣, 黑色岩系中贵金属富集层的成因:来自固定铵的佐证。地质地球化学, 1997, (1):16.高振敏、李胜荣,华南寒武系底部黑色岩系贵金属矿化特征,矿床地质,199817.邵伟、陈光远、孙岱生、李胜荣等,霍尔效应参数研究方法及其在金矿找矿中的应用,现代地质,1998其它论文:1.于耀先、李胜荣、栾文楼,河北宣化贾家营斑岩钼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综合研究。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82,5(1):2.李胜荣,印度扎瓦铅锌矿床矿质来源及矿体定位机制研究-以扎瓦莫拉矿床为例,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87,10(4):375-3813.李胜荣(译),可采储量评估-地质统计方法,国外地质技术经济,1987,3(3):47-564.李胜荣(译),发展中国家的石油勘察:是不利的地质条件还是拙劣的协约?国外地质技术经济,1987,3(3):73-825.李胜荣,克什米尔利达山谷新构造形迹,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88,11(4):59-636.李胜荣(编译),金矿勘察的某些经济准则-以加拿大西部地盾为例,国外地质技术经济,1988,4(4):1-107.邵克忠、李胜荣,祁雨沟金矿床石英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研究,见:全国第三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1988,708.邵克忠、李胜荣,石英热发光性在祁雨沟(式)金矿床研究中的意义,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89,12(2):127-1339.邵克忠、李胜荣、栾文楼,“祁雨沟式”金矿矿床矿物学和成因矿物学特征,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0,13(2)42.许虹,李胜荣,申俊峰 浅析现代地质专业课教学理念与方法 地质通报, 2002, 21(12):43.肖启云,李胜荣。湘黔下寒武统矿化黑色岩系中元素的表生迁移和环境效应。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2。3:44-5244.肖润,李胜荣,傅璐珈;张天平,周肃; 阎柏琨 西藏改则县铁格山金矿稀土及微量元素研究西藏地质,2002(2):13-1845.李胜荣,申俊峰 环境与生命成因矿物学国际讨论会纪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3,1:46.江永宏,李胜荣 地学前沿——地球物质学与矿物标型学 安徽地质,2003,13(2): 105-10747.李胜荣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见:郝东恒编 探索生物起源 地震出版社,2003:5148.李胜荣 21世纪的两个前沿研究方向。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5- 李胜荣,许虹,申俊峰,张秀宝,莫少龙,李旭平 《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建设若干问题探讨见:王训练,王根厚(主编) 立足特色 塑造精品——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84- 肖润、李胜荣、曾庆高、刘波 西藏尼玛县达查金矿区稀土及微量元素分析 西藏地质,2005,(1):45- 许虹、李胜荣、朱瑞亮。《结晶学及矿物学三维互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见:王训练,王根厚(主编) 立足特色 塑造精品——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94-96

在西藏只要统招大学生去都能保证就业,因为那地方正常人不大回去,直白点内地的是个正常人去了都不会有失业的问题。

西藏地质期刊

期刊出版 PERIODICALS'PUBLICATION期刊出版PERIOLICALS'PUBDICATION主办的《地质学报》(英文版) 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组织实施学会能力提升专项的通知》(科技发学字〔2012〕14号)精神,中国地质学会组织积极申报,经过专家评审,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每年奖励办刊经费200万元,连续支持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900余种刊物中仅有5个学会主办的刊物英文版获得一等奖。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地质学报》(中文版、英文版)、《地质论评》三刊同时荣获新闻出版总署、清华大学CNKI数据库颁发的“2012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地质学报》(中文版)再次荣获科技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颁发的“2011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分支机构和省级学会期刊服务面和影响力继续扩大中国地质学会与江苏省地质学会合办的《地质学刊》质量不断提高,“编辑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正式启用,并成为美国《化学文摘》(光盘版)的收录期刊。《西北地质》、《地质与勘探》等刊物载文量持续扩大,影响因子不断提升,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四川地质学报》、《重庆地质矿产》、《贵州地质》、《新疆地质》及上海、辽宁、安徽、河南、云南、西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科技刊物稿源丰富,充分发挥了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为推出新成果、新进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地质学会主办(联合主办、协办)刊物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2013年,承担各类项目29项,其中973计划专题2项,行业专项课题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地调项目2项,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4项,其他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检索论文6篇。Ar—Ar测年样品超过150件。热电离质谱实验室全年运行机时率>80%;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实验室全年运行机时率>280%;稀有气体实验室全年运行机时率>200%。组织了第六届全球华人地质大会的同位素地质专题会议和第十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在蓟县剖面下马岭组发现大量菱铁矿,天山中段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的同位素热年代学应用研究、西准噶尔中基性岩墙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U-Th)/He等低温热年代学约束下库车盆地吐孜2井构造热演化研究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建立了特殊样品的铁、铜、镁的纯化方法和微量样品的铁的纯化方法。第十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国土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截至2013年底,实验室共有固定人员20人,其中研究员11人、副研究员2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人,另有在站博士后4人。实验室有多人新进入或留任国内外的相关学术组织:3人任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第二届委员,1人当选亚洲恐龙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4人进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10余人在第四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各工作组任组长或成员。“燕辽—热河生物群重要脊椎动物宏演化与生态多样性研究”荣获201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辽宁首次发现侏罗纪多瘤齿兽类哺乳动物”入选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2013年,实验室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26篇(其中Science论文1篇、其他SCI检索论文14篇),出版专著1部。2013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30项。50余人次参加了国内外学术会议,并有20余人次做大会或分会学术报告;1人应邀赴台湾进行讲学交流;邀请3名国内知名院士和学者来实验室作学术报告;组织1次实验室内部的学术交流会议。重要成果:完成“鲁科一钻”1600米的钻探工程,取芯率97%,为认识胶莱盆地晚白垩世地层层序、寻求陆相白垩系和古近系界线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研究材料;研究了我国辽西中侏罗世多瘤齿类哺乳动物一新属种(欧亚皱纹齿兽);系统描述了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纪多门类微体化石90种(其中3新属、40新种),为埃迪卡拉纪生物地层划分及国际对比、埃迪卡拉纪年代地层划分及全球界线层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学依据;在河南、江西、内蒙古发现并研究了多种恐龙等爬行类动物化石,丰富了对恐龙演化的认识。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纪微体化石的研究成果作为专刊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封面)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与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2013年,承担各类项目28项,其中国家专项1项,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5项,青年基金项目6项,公益性行业专项5项,地调项目8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检索论文31篇,其中国际SCI检索论文22篇,国内SCI 检索论文10篇。实验室成员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1项;获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1项。被地质研究所评为年度“优秀科研团队”。高锐主任向学术委员会作2013年工作进展汇报实验室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与开放研究,派出访问学者1名,中美联合培养博士后1名,参加了SSA、AGU等国际学术会议,接待国(境)外专家来访6名,与美国、西班牙、蒙古等国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依托已有项目经费设立8项开放研究项目,累计经费达491万元,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团队承担了项目。培养了博士后3人、博士生7人、硕士生6人。重要成果:天山与塔里木盆山结合部深反射剖面揭示出现今岩石圈尺度构造关系及造山变形深部动力学过程。突破深反射地震探测技术瓶颈,获得青藏高原腹地巨厚地壳强反射。用深反射地震剖面综合分析解释了龙门山地壳结构,系统地建立了青藏高原东缘构造演化模型。宽频地震观测研究发现华南大陆东南缘“薄岩石圈”。与深地震反射剖面和多种地球物理综合研究,提出了成矿地球动力学模式。横过班公—怒江缝合带及羌塘盆地中央隆起的深反射地震剖面获得可靠Moho反射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2013年6月4日,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姜大明一行来实验室调研实验室以高分通过评估 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进展汇报会地球物理勘查新技术新方法高级研讨班在厦门举行2013年6月4日,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姜大明一行到实验室调研。2013年6月21日,实验室以6分的高分通过部科技司组织的现场评估。2013年12月10日,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召开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进展汇报会。专家们一致认为实验室紧密围绕国家目标,瞄准国际矿产资源科学前沿,创新成矿理论,开展矿产资源评价,特色和优势明显、设备精良、科研成果丰硕,为我国地质找矿勘查作出了突出贡献,建议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要求组织论证材料,尽快申报。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发表论文107篇,其中SCI检索论文37篇,含国际SCI检索论文2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70篇;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协办了第六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第十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固体地球科学重点实验室联盟学术委员会会议和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等,还举办了多期实验和探测技术培训班。实验室新引进Helix SFT稀有气体同位素质谱仪、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Bruker M90和MICRO/LAS 193nm激光剥蚀系统。各类在研项目经费6000万元。指导中铝资源公司、西藏地质五队在多龙铜金矿集区发现荣那超大型铜金矿(勘查确定铜资源量超过450万吨,伴生金超过80吨),厘定为典型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运用地球物理新技术和综合信息技术,在东准琼河坝拉伊克勒克覆盖区发现多处异常,经钻探验证,探明了高品位的矽卡岩型铜铁矿和高品位斑岩钼矿体。HELIX SFT稀有气体同位素MICRO/LAS 国土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2013年,承担项目23项,总经费320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973课题3项,公益性行业专项2项,地质调查计划项目1项和工作项目10项,其他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27篇,其中国际SCI检索论文4篇,国内SCI检索论文4篇,国内EI检索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篇,会议论文4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6人次,做学术报告7人次,邀请国内外专家来做报告3人次。2013年成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获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1项。在郑绵平院士带领下,在钾盐资源勘查与基础研究、盐湖资源调查、盐湖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油田水资源调查评价以及火星试验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普洱市宁洱县一带发现找钾有利区,主体埋藏深约500~1500米;调查西藏湖泊15个,其中11个为前人没有调查过的湖泊,填补了这些湖泊水化学等资料空白,估算了三个盐湖资源量;在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盐湖区,建立了火星盐类环境类比试验场。MK-1井含钾石盐岩心MK-1井含钾石盐镜下鉴定郑绵平主任在云南察看钾盐钻探岩芯参加44LPSC会议并与同行交流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2013年实验室承担各类项目73项,其中地调项目32项,公益性行业专项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科技支撑1项,973项目1项。发表论文71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9篇,EI检索论文7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8篇,科技核心期刊论文10篇;出版专著3部。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1项。实验室邀请专家讲学4次,派出交流或学习4人次(2次国外)。在部组织的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得优秀。现有研究人员38人,实验人员20人,管理人员2人。2013年培养研究生37人。2人获得院新华联科技奖,1人获得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1人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高层次地质人才计划,2人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年地质英才计划。2013年12月在京组织召开了“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2013年度学术年会暨工程滑坡与地震滑坡防治关键科技问题研讨会。围绕“工程滑坡与地震滑坡防治关键科技问题”主题,安排了有关工程滑坡防治研究方面的5个专题报告,地震滑坡防治研究4个专题报告。实验室学术年会在四川芦山地震地质及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中,分析研究了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地应力变化特点,并分析总结了地震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其成灾规律,为芦山地震灾区应急地质调查和救灾部署提供了决策参考和技术支撑。在雅砻江畔调查崩塌危岩体国土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2013年在研项目25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3篇,EI检索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1篇,受邀专题报告1个。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16名,国外留学人员2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2名,博导6名,硕导6名,研究员9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1人。客座人员7名,其中院士1人,研究员6人。目前在读13名博士、11名硕士,并有1名博士后出站,6名博士后在站。1人入选首批国土资源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开发和培养计划,1个团队入选首批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1人入选首批中国地质调查局高层次地质人才计划,1人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四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获中国地质科学院2 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1项。参加了构造地质论坛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年会,并作学术报告,展示了成果;赴南极、法国、吉尔吉斯、美国、奥地利等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考察。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人员赴奥地利参加EGU会议完成了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1:25000地质图(待出版),这是我国在南极地区完成的第一张大比例尺地质图。重新厘定了南极温德米尔群岛及其内陆地区中元古代构造事件,该构造活动带穿过南极内陆,与北美南部格林威尔期活动带相连,增生造山作用在该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G 755-4K长岩心超导磁力仪测试系统国土资源部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2013年11月以“土壤地球化学环境现状与污染防控”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477次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为配合香山科学会议,实验室举办了“生态环境地球化学关键科学问题研讨会”;举办“矿山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系列讲座”,邀请李冰研究员等8位专家就矿床学、表生地球化学、矿物加工工艺学、地球化学环境监测、元素形态分析等作了学术报告。参加第三十三届二A英大会2013年发表论文30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7篇。3人赴芬兰开展环境修复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磋商;与加拿大PARSON′S公司开展交流与磋商;出访欧洲著名的兰卡斯特环境中心;参加了韩国二A英大会;赴英国Hall Analytical Laboratories Ltd 学习高分辨磁质谱原理、调谐方法和仪器维护方法。在芬兰开展学术交流地调计划项目《生态地球化学环境修复技术研究》通过验收,项目在金属矿山、稀土矿山地球化学环境及与人体健康研究、环境污染的控制与修复研究及示范等方面取得成果。地调工作项目《中国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体系研究与成果集成(测试中心)》通过验收,项目完成了我国低硒带典型地区生态环境中硒的现状和演变的研究工作,对造成环境低硒的主要地学因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对目前仍然存在的大骨节病高发区的地学环境开展了研究。生态环境地球化学关键科学问题研讨会参会人员合影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参与组织承办第二届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暨地下水与生态学术研讨会。到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美国交流学习6次,参加在荷兰、澳大利亚、法国、印度尼西亚以及西安、北京等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8次,参加国内学术交流、学术会议多次。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香港、中科院等国内外知名学者来访9次,了解了国内外研究动态,学习了先进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参与承办的地下水与生态学术研讨会不同密度粘性土弱透水层超滤性能实验结果地面沉降压缩释水机理图承担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2项,项目名称为“利用重复同位素示踪分析技术评价华北平原高强度地下水开采条件下的补给和水文动力学响应”和“华北平原滨海地区承压含水层古地下水年龄测定”。承担973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变机制与调控》第3课题《深层含水层系统变异与地下水可更新能力演变机理》,深化了水—土复合作用及地面沉降发生机理认识,编制了华北平原地面沉降防治分区图,探索了地下淡水—咸水界面移动与驱动机制,证明了越流过程中粘性土存在阻盐效应,认识了复合地下水漏斗演变及地下水可更新能力。IAEA国际合作项目协调会在维也纳召开国土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2013年,实验室建立了全国地球化学基准网。通过研究制作了全国稀土和稀有分散元素地球化学图及全国放射性元素(钍、铀、钾)地球化学基准图,发现了镉等8个重金属元素与人类活动存在密切关系,初步发现氧化钙含量分布与降雨量和酸雨分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同时发现成矿元素,如金、钨、锡、铜、铅、锌、铀、稀土等分布与已有的成矿省和大型矿集区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对应关系。基准网研究工作的深入将为化学元素在中国大陆的演化、全国资源评价、未来环境变化提供定量参照标尺。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铀地球化学图盆地穿透性地球化学探测理论与技术取得原创性成果,并在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区域调查中取得实效。在鄂尔多斯盆地成功开展了砂岩型铀矿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实验。在区域上使用微细粒级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准确圈定了砂岩型铀矿矿化出露区与矿床隐伏区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推进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王学求主任向CCOP国家培训班学员示范地球化学样品采集方法国土资源部地球物理电磁法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国家863计划、水合物国家专项和公益性行业专项共同支持下,在祁连山木里地区开展了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物化探方法技术攻关。通过实验研究了水合物矿藏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响应特征,初步建立了判断水合物成藏的物化探综合指示标志,提出冻土、断裂、地下水环境和气源是水合物成藏的重要控制条件;确立了地震、电磁法、有机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组合,建立了预测评价指标。木里地区水合物主要成藏模式示意图(1)依据物化探方法提出的验证井位成功钻遇水合物实物样品。研究了水合物矿藏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响应特征,初步建立了判断水合物成藏的物化探综合指示标志。水合物地震学响应呈现“高频、弱振幅”特征,不存在海洋地震剖面上的BSR特征。水合物地震学响应呈现“高频、弱振幅”特征(2)提出冻土、断裂、地下水环境和气源是水合物成藏的重要控制条件;深部烃类气体沿断裂构造向上运移,在冻土的封盖下,在断裂破碎带内富集,在稳定的地下水环境下,于适合的温压条件下成藏是木里地区水合物的主要成藏模式之一。(3)确立了地震、电磁法、有机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组合,建立了预测评价指标。(4)在DK9孔井下20~59米区间,发现4层水合物,单层厚度超过20米,累计厚度56米。DK9孔井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学术会议2013年,承担各级各类项目26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2项,国家科技专项1项,省级科技计划及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12项,其他项目11项,研究项目总经费达66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1篇,其中5篇为SCI检索论文;出版专著1部;承办或参加学术会议11次,大会报告5人次。实验室年会1人入选首批国土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开发和培养计划;实验室引进硕士2人,培养在读博士3人、硕士13人,加强了科研队伍建设;资助开放课题4项。地调计划项目“中国地质碳汇潜力研究”成果报告通过评审,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与模式、乌蒙山片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岩溶土壤改良增汇技术、典型岩溶峰丛洼地水土保持技术研究、从古地理学角度探讨广西石漠化分布特征、利用遥感影像反演土壤属性及元素含量、土壤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特征、不同石漠化等级下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势梯度及其环境效应、鹤庆县石漠化调查初步分析、滇中引水工程鹤庆岩溶与水文地质专题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进展。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2013年学术委员会会议人员合影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2013年,实验室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含面上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4项(含重点1项),国家留学基金1项,其他项目24项,总经费1657万元。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5篇,其中SCI检索论文5篇,EI检索论文2篇。1人入选地调局青年地质英才计划,2人入选首批国土资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1个团队入选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获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1项。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评估,并先后被中国地质调查局认定为“全球气候变化中心”,被广西科技厅认定为“广西院士工作站”,被科技部认定为“岩溶动力系统与全球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完成中国地质碳汇综合潜力调查,为国家“增汇、减排”提供科学决策;与德国美因茨大学共同研究碳酸酐酶的作用机制,为中国西南岩溶区如何利用生物技术开展石漠化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研究成果发表在《Planta》上(影响因子65)。“岩溶动力系统与全球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揭牌实验室学术会议(袁道先院士作报告)岩溶泉群发育特征考察邀请外国专家来实验室作报告

西藏地质期刊投稿经验

朋友说的这些刊物太专业,一般人做不了

好像没那么夸张吧?你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增刊比较难发我还相信?只能说你水平还没能上升到一定程度,还是好好练练内功吧。记得当时第一次发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正刊(建筑水利行业排名第一,EI核心收录期刊,正刊增刊100%EI收录)也是很痛苦,但是第二次发的时候就要简单得多了。发文章关键看你有没有好的idea,还有就是你自己的论文写作水平了。多写几篇好点的论文,循序渐进,水平自然就提高了,我相信你能成功的!

地质学报为很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大概得一年的时间。

有,非核心级的相对来说好发。要是核心级的,要求就会比较高,且发表的周期会比较长一些。如果普刊也在考虑方位内,那么 树人论文 或许可以考虑先去了解一下。

西藏地质期刊官网投稿

不错

顶,读完博士后,回头看,除了那些高档一些的EI\SCI可能有些难度,其他全都那样的,有些装得有些品味吧,其实垃圾,不过不赞成的是,创新难度大,不能要求全部社会的人都去搞创新,不现实,生活本就这样,平淡而已,真正的,上至所谓的伟人,下至黎民百姓,都要生活,不能太苛求,哈哈。

首先你是干什么用。 如果是要省级的话我有几个 很好发! 华北国土现代矿业都很好发。

待遇挺好的,工资高,福利好

  • 索引序列
  • 西藏地质期刊投稿邮箱
  • 西藏地质期刊投稿
  • 西藏地质期刊
  • 西藏地质期刊投稿经验
  • 西藏地质期刊官网投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