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国际石油经济论文摘要怎么写

国际石油经济论文摘要怎么写

发布时间:

国际石油经济论文摘要怎么写

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既然是浓缩的,就要精简。 个人心得:列明1 主体2 内容3 总结 首先,构思1,1最重要,要花点心思 然后:列明2,找张纸列出自己大脑中大概理顺的要点,然后进一步串连起来。 最后:总结3 ,有了1和2, 3不会很难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据学术堂了解,论文摘要分以下五个部分:1、问题陈述尽可能通俗易懂地指出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有什么地位或重要性。2、动机指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论文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具体问题,可以适当指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困难和影响。3、方法描述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可指出方法的特征。如果是自己构建的方法,需要声明是自己提出的。4、结果介绍论文呈现哪些主要结果。论文中可能有很多结果,摘要中只呈现经过归纳的、可形成重要结论的结果。5、结论介绍重要结论,还可以指明这个重要结论有什么含义、影响和价值。

国际油价和进口产品价格总水平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更新时间 2006-8-23 17:21:23 打印此文 点击数 160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经济对外部市场和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的依赖日益加深。2001年,全年进口13亿美元,占GDP的4%;出口54亿美元,占GDP的4%。2000年,我国已成为石油第六大进口国,进口总量达5万吨(《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石油平衡表”中的数据,大于当年海关进口统计数),占国内石油总消费量的4%。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油价和进口产品价格总水平变动将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一定影响。本文试图运用宏观经济分析模型,分析国际油价和进口产品价格总水平变动对我国经济运行可能产生的影响(应该指出,由于数据方面的限制,本文的一些分析还只是初步的,一些定量分析只给出了方向性的判断)。  一、国际油价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油价的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既取决于国际油价和国内油价之间的传导机制,又取决于国内经济运行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分析国际油价变动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必须了解国内油价决定方式的演变和进口石油对于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性,研究国际油价与国内油价变动之间的关系,探明国际油价变动对经济运行影响的机理。 (一)我国石油和成品油价格决定方式的演变  同其他竞争性产品价格一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油价格决定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革以前,石油由国家制定全国统一的价格。1981年,国务院批准石油部实行产量包干政策,石油价格进入了双轨制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双轨制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1986年,原油计划价格全国平均值为103元/吨,而高价和计划价的平均值已达203元/吨。但在1998年以前,我国原油和成品油价格主要根据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由国家决定,价格水平高低与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相关性较小。  为消除政府直接定价的低油价政策带来的石油工业上游勘探开发投入不足、下游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石油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等弊端,1998年,国家对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通过这次改革,国内原油价格完全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接轨,石油、石化集团公司之间购销的原油价格由双方按照国内陆上原油运达炼油厂的成本与进口原油到厂成本基本相当的原则协商确定,实现了国内陆上原油到厂价格与进口原油到厂价格基本相当。但成品油价格依然没有完全并轨,在成品油价格决定方面,只是确立了与国际油价变化相适应,在政府调控下以市场形成为主的价格机制。石油、石化两大集团的成品油零售价可以在国家计委公布的中准价上下5%幅度内制定具体零售价,国家根据国际市场上油价的变化不定期地调整成品油的中准价。  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确立方式发生重大转变后,国际市场油价发生了急剧变化。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石油需求减弱,导致石油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1999年随着亚洲经济的复苏,世界经济增长加快,特别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限产保价政策的实施,从当年4月份开始,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又出现了持续大幅度上涨的局面。1999年11月和2000年2月国家先后两次调整了国内成品油中准价格,但是其变化幅度远远小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幅度。  自2000年5月份起,国务院决定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市场变化每月调整一次,2000年7月国内成品油价格水平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完全接轨。至此,国内石油价格决定方式的转变已彻底完成。  (二)石油进口在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1993年,我国开始成为石油产品净进口国,1996年开始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00年共进口原油、成品油8832万吨(海关数)。从图1可以看出,90年代以来,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迅速提高。1990~2000年,进口石油占国内石油总消费的比重提高了8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7个百分点左右。与之同时,石油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也在上升。见图2。  无疑,进口石油在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据预测,2010年和2020年石油需求将分别达到9亿吨左右和9亿吨左右;国内原油产量将分别达到7亿吨和8亿吨左右;石油供需缺口2010年为2亿吨左右,2020年为1亿吨左右。随着我国对进口石油依赖程度的提高,国际石油市场暂时和局部的短缺,以及油价的异常波动,将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和冲击。  图1 石油进口、消费量及其比例关系  图2 石油进口额及其占进口比例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2年。  (三)国际石油价格和国内石油价格的关系  世界市场上存在着多种油价,没有统一的国际油价。国际油价主要以布伦特(BRENT)、西德克萨斯(WTI)、迪拜(DUBAI)等市场上的价格和欧佩克一揽子价格为参考。分析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石油价格的数量关系,需要选定何种市场价格作为国际油价的参考值。当然,由于国际油价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无论选择何种油价作为参考值,都不会影响分析的结论。  图3展示了2001年1~12月国内原油价格(大气油田)和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布伦特)变动的关系。从图3 可以看出,国内原油价格和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图3 2001年国际石油价格和国内石油价格变动图  资料来源:路透社电讯普式报价。  图4 2000年7月~2002年4月国内外汽油价格变动  资料来源:国际油价来自“Monthly Oil Market Report”,另根据单位、汇率加以调整;国内油价来自世界石油网,。  图4则展示了2000年7月至2002年4月国内成品油(90#汽油)价格与国际成品油(无铅汽油鹿特丹离港价(FOB))变动的关系。从图4可以看出,国内成品油价格和国际成品油价格的变动也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从图4还可以看出,虽然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成品油价格而动,但是其变化要平缓一些。为了定量描述两者之间的变动关系,作者以两种假设、分三种可能对国内成品油价格和国际成品油价格的变动进行了回归分析。第一种假设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成品油油价的变动呈线性相关关系;第二种假设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成品油价格的变动呈双对数相关关系。第一种可能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成品油价格同时变动;第二种可能是,国内成品油价格滞后国际成品油价格1个月变动;第三种可能是,国内成品油价格滞后国际成品油价格2个月变动。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第二种假设的第三种可能(方程6)模拟现实关系的拟合程度最高(见表1),R2 最大,达8790。  表1 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成品油价格之间的回归关系分析  由该方程可以推出,当国际成品油价格上升1个百分点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将在两个月后上升57个百分点。  (四)国际油价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图5以油价上升  为例(亦可以用于分析油价下跌、进口产品价格总水平上升或下降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说明了国际油价变动对经济影响的过程。进口原油价格上涨,首先直接影响着以进口原油作为中间投入的部门的中间投入成本,成本的提高必将带来这些部门产品价格的上涨,如汽油等原油加工品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进口原油价格的上涨将导致原油的进口下降,国产原油需求上升和国产原油价格和替代品价格的上升。这些都将导致与原油相关产品价格的上升,并最终导致国内物价指数的上升。由于物价的上升,居民的消费需求将随之下降,这将抑制国内的生产,导致实际GDP的下降和居民收入的下降。最终这种影响将达到一个新的动态均衡。这一系列影响主要表现为:成本即价格的上升和社会总需求的下降。  图5 国际油价上涨对国内经济影响图  表2 国际油价变动引起的国内相关经济指标变动率一览表(%)  图6 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图  为了定量分析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作者运用单一生产部门的宏观CGE模型,模拟了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影响。见表2和图6。  由表2和图6可以看到,国际油价上涨,将导致国内价格总水平上升,并对实际GDP造成负面影响,但影响幅度较小。当国际油价上升5%时,实际GDP将比基准情形下降01%,国内价格水平将上涨07%;当国际油价上升50%,实际GDP将下降09%,国内价格水平将上涨74%。  二、进口价格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由于我国进口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见图7),进口价格总水平的变化必然影响到国内的经济运行。其影响过程可参考前面的图5。在本研究中,作者还利用前述模型模拟了进口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结果见表3和图8。  由表3和图8可以看到,进口物品价格总水平下跌会导致国内总价格水平的下跌和实际GDP的上升。当进口品价格总水平下跌1%时,国内总价格水平下跌22%,而实际GDP上升02%;当进口品价格总水平下跌10%时,国内价格总水平下跌23%,实际GDP上升18%。  图7 国内进口额及其占GDP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02。  表3 进口商品总价格变动引起的国内相关经济指标变动率一览表(%)  图8 进口商品总价格下跌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创新 就是能够透过当前的国际原油市场和美元兑换比例分析当前的市场情况,这个市场讲求的是实战

国际石油经济论文摘要多少字

这种题目起码要50000分才会有人做啊

发消息给你了,你看下,看完把分留下!!呵呵希望采纳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在全球贸易和我国货物贸易强劲增长的状态之下,我国服务贸易也获得高速增长。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我国服务贸易总量上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然而从结构上来看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却是滞后的。2006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超过7万亿美元,而服务贸易额仅有3亿,只占货物贸易总额约11%,这个比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主体运输和旅游业这两大传统服务贸易项目。而在发达国家占据了服务贸易出口主体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业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在我国比重却非常低。      二、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进出口总额分析   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额在近10年稳步增长,从1998年的6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亿美元,提高近4倍。服务贸易的国际地位也在显著提高,出口额排名从1997年15位上升到2006年8位。但是出口额占世界市场上的份额却非常小,2005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比重仅为1%。我国服务贸易始终处于大量逆差状况,贸易逆差从2000年的56亿美元一直增加到2004年的108亿美元,体现了我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在全球趋于劣势。不过,2005年和2006年贸易逆差缩减,2006年缩减至1亿美元。虽然缩减幅度依旧不大,也体现了我国服务贸易随着出口增长幅度超过进口增长幅度逐步趋于改善, 比较劣势也并非一直衰退下去。   进出口行业结构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行业,就旅游和运输两者相加就达到60%以上。我国新兴服务贸易项目出口比重非常之低,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比重不超过3%,咨询服务业比重不超过10%,金融保险业比重1%都不到,近乎为零。而且这种传统服务贸易项目出口占主体地位的局面延续至今依然没有改变,反映了结构的极不合理。而且从服务贸易出口变化来看,传统服务贸易项目从20005年开始稳步上升,而新兴服务贸易项目却变化不大。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系数分析   服务贸易竞争力系数(TC指数)计算公式:TC指数=(出口-进口)/(出口+进口)。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为负值,表明我国在服务贸易收支中一直处于净进口状态。在服务贸易中我国不具有比较优势,而是处于比较弱势状态。不过,从竞争力系数长期变化趋势来看,2004年数值为08,2005年数值减小至06,2006年进一步减少至05,这就意味着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在逐渐提高,但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为与原点还有距离。   综上所述,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虽然在逐步提高,而整体薄弱,发展滞后,出口行业结构又极不合理,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项目占主导地位的出口结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项目所占比例非常之低。三、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国民收入水平   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显著提高,但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导致消费结构偏低,对消费者服务的需求还不足。而服务需求不足,既抑制了进口需求,也制约了服务出口能力。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依赖于一个国家整体生产效率,而生产效率提高又依赖于交易效率提高。一个国家需要创造好的制度和制订好的政策,保障交易效率提高,从而促进各行业专业化水平提高,进而促使生产效率提高和GDP稳步快速增长,从而使人均国民收入得以增加。   服务业的发展   服务业发展是服务贸易竞争力得以提高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多数城市中的服务业基本是以传统商品零售业、餐饮、旅游等系列为主,其比重约占第三产业GDP的60%以上。建筑师、会计等事务所亟待发展,房地产、咨询、信息和广告等中介公司以及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刚刚起步,投资、证券尚处于开发阶段,而文化产业则严重滞后。可见,我国目前服务业以传统行业为主体,新兴行业相对不足;自然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居多,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居少。所以要发展服务贸易,首先需要从发展服务业着手,而我国服务业有很多是具垄断性质,如金融、电信、铁路等等,由于政府规定了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的限制,即市场化程度的不足限制了竞争,从而阻碍了此类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发展滞后导致专业化水平较低,从而对生产性服务需求不足。服务业只有加大市场开放程度,充分引入竞争,才能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货物贸易规模   服务贸易大致包括生产性服务、消费性服务和公共服务三类,其中生产性服务已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生产性服务贸易很多是伴随货物贸易而产生的,如进出口信贷服务、国际货运服务等。所以只有货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才会导致服务贸易需求增加。2006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虽位居世界第三,总量可观,然而货物贸易出口的层次较低,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出口商品所占的比重并不高。我国货物出口的50%以上是靠加工贸易方式来实现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80%以上是由外资企业完成的。货物贸易的低层次贸易限制对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需求,限制新兴服务贸易的发展。   我们必须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各行业专业化水平提高,从而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稳步进行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提高服务消费的比重;大力发展服务,加快服务业结构优化;继续逐步有序开放服务市场,消除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只有各方面多管其下,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

国际油价和进口产品价格总水平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更新时间 2006-8-23 17:21:23 打印此文 点击数 160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经济对外部市场和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的依赖日益加深。2001年,全年进口13亿美元,占GDP的4%;出口54亿美元,占GDP的4%。2000年,我国已成为石油第六大进口国,进口总量达5万吨(《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石油平衡表”中的数据,大于当年海关进口统计数),占国内石油总消费量的4%。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油价和进口产品价格总水平变动将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一定影响。本文试图运用宏观经济分析模型,分析国际油价和进口产品价格总水平变动对我国经济运行可能产生的影响(应该指出,由于数据方面的限制,本文的一些分析还只是初步的,一些定量分析只给出了方向性的判断)。  一、国际油价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油价的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既取决于国际油价和国内油价之间的传导机制,又取决于国内经济运行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分析国际油价变动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必须了解国内油价决定方式的演变和进口石油对于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性,研究国际油价与国内油价变动之间的关系,探明国际油价变动对经济运行影响的机理。 (一)我国石油和成品油价格决定方式的演变  同其他竞争性产品价格一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油价格决定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革以前,石油由国家制定全国统一的价格。1981年,国务院批准石油部实行产量包干政策,石油价格进入了双轨制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双轨制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1986年,原油计划价格全国平均值为103元/吨,而高价和计划价的平均值已达203元/吨。但在1998年以前,我国原油和成品油价格主要根据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由国家决定,价格水平高低与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相关性较小。  为消除政府直接定价的低油价政策带来的石油工业上游勘探开发投入不足、下游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石油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等弊端,1998年,国家对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通过这次改革,国内原油价格完全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接轨,石油、石化集团公司之间购销的原油价格由双方按照国内陆上原油运达炼油厂的成本与进口原油到厂成本基本相当的原则协商确定,实现了国内陆上原油到厂价格与进口原油到厂价格基本相当。但成品油价格依然没有完全并轨,在成品油价格决定方面,只是确立了与国际油价变化相适应,在政府调控下以市场形成为主的价格机制。石油、石化两大集团的成品油零售价可以在国家计委公布的中准价上下5%幅度内制定具体零售价,国家根据国际市场上油价的变化不定期地调整成品油的中准价。  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确立方式发生重大转变后,国际市场油价发生了急剧变化。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石油需求减弱,导致石油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1999年随着亚洲经济的复苏,世界经济增长加快,特别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限产保价政策的实施,从当年4月份开始,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又出现了持续大幅度上涨的局面。1999年11月和2000年2月国家先后两次调整了国内成品油中准价格,但是其变化幅度远远小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幅度。  自2000年5月份起,国务院决定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市场变化每月调整一次,2000年7月国内成品油价格水平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完全接轨。至此,国内石油价格决定方式的转变已彻底完成。  (二)石油进口在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1993年,我国开始成为石油产品净进口国,1996年开始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00年共进口原油、成品油8832万吨(海关数)。从图1可以看出,90年代以来,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迅速提高。1990~2000年,进口石油占国内石油总消费的比重提高了8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7个百分点左右。与之同时,石油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也在上升。见图2。  无疑,进口石油在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据预测,2010年和2020年石油需求将分别达到9亿吨左右和9亿吨左右;国内原油产量将分别达到7亿吨和8亿吨左右;石油供需缺口2010年为2亿吨左右,2020年为1亿吨左右。随着我国对进口石油依赖程度的提高,国际石油市场暂时和局部的短缺,以及油价的异常波动,将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和冲击。  图1 石油进口、消费量及其比例关系  图2 石油进口额及其占进口比例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2年。  (三)国际石油价格和国内石油价格的关系  世界市场上存在着多种油价,没有统一的国际油价。国际油价主要以布伦特(BRENT)、西德克萨斯(WTI)、迪拜(DUBAI)等市场上的价格和欧佩克一揽子价格为参考。分析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石油价格的数量关系,需要选定何种市场价格作为国际油价的参考值。当然,由于国际油价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无论选择何种油价作为参考值,都不会影响分析的结论。  图3展示了2001年1~12月国内原油价格(大气油田)和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布伦特)变动的关系。从图3 可以看出,国内原油价格和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图3 2001年国际石油价格和国内石油价格变动图  资料来源:路透社电讯普式报价。  图4 2000年7月~2002年4月国内外汽油价格变动  资料来源:国际油价来自“Monthly Oil Market Report”,另根据单位、汇率加以调整;国内油价来自世界石油网,。  图4则展示了2000年7月至2002年4月国内成品油(90#汽油)价格与国际成品油(无铅汽油鹿特丹离港价(FOB))变动的关系。从图4可以看出,国内成品油价格和国际成品油价格的变动也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从图4还可以看出,虽然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成品油价格而动,但是其变化要平缓一些。为了定量描述两者之间的变动关系,作者以两种假设、分三种可能对国内成品油价格和国际成品油价格的变动进行了回归分析。第一种假设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成品油油价的变动呈线性相关关系;第二种假设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成品油价格的变动呈双对数相关关系。第一种可能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成品油价格同时变动;第二种可能是,国内成品油价格滞后国际成品油价格1个月变动;第三种可能是,国内成品油价格滞后国际成品油价格2个月变动。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第二种假设的第三种可能(方程6)模拟现实关系的拟合程度最高(见表1),R2 最大,达8790。  表1 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成品油价格之间的回归关系分析  由该方程可以推出,当国际成品油价格上升1个百分点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将在两个月后上升57个百分点。  (四)国际油价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图5以油价上升  为例(亦可以用于分析油价下跌、进口产品价格总水平上升或下降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说明了国际油价变动对经济影响的过程。进口原油价格上涨,首先直接影响着以进口原油作为中间投入的部门的中间投入成本,成本的提高必将带来这些部门产品价格的上涨,如汽油等原油加工品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进口原油价格的上涨将导致原油的进口下降,国产原油需求上升和国产原油价格和替代品价格的上升。这些都将导致与原油相关产品价格的上升,并最终导致国内物价指数的上升。由于物价的上升,居民的消费需求将随之下降,这将抑制国内的生产,导致实际GDP的下降和居民收入的下降。最终这种影响将达到一个新的动态均衡。这一系列影响主要表现为:成本即价格的上升和社会总需求的下降。  图5 国际油价上涨对国内经济影响图  表2 国际油价变动引起的国内相关经济指标变动率一览表(%)  图6 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图  为了定量分析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作者运用单一生产部门的宏观CGE模型,模拟了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影响。见表2和图6。  由表2和图6可以看到,国际油价上涨,将导致国内价格总水平上升,并对实际GDP造成负面影响,但影响幅度较小。当国际油价上升5%时,实际GDP将比基准情形下降01%,国内价格水平将上涨07%;当国际油价上升50%,实际GDP将下降09%,国内价格水平将上涨74%。  二、进口价格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由于我国进口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见图7),进口价格总水平的变化必然影响到国内的经济运行。其影响过程可参考前面的图5。在本研究中,作者还利用前述模型模拟了进口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结果见表3和图8。  由表3和图8可以看到,进口物品价格总水平下跌会导致国内总价格水平的下跌和实际GDP的上升。当进口品价格总水平下跌1%时,国内总价格水平下跌22%,而实际GDP上升02%;当进口品价格总水平下跌10%时,国内价格总水平下跌23%,实际GDP上升18%。  图7 国内进口额及其占GDP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02。  表3 进口商品总价格变动引起的国内相关经济指标变动率一览表(%)  图8 进口商品总价格下跌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石油论文摘要怎么写

第一,避免出现谦词、关联词、感叹词、疑问词等。第二,摘要属纯客观介绍,一般用第三人称。第三,本科毕业论文摘要一般不用分段。第四,摘要应避免和论文引言、结论部分重复。第五,摘要要结构严谨避免冗杂,用简洁话语表述即可,一般不用长句。

论文摘要其实就是对你整篇论文做一个概述,也就是说需要说清楚你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研究结论都需要在摘要里边简要的叙述。

“论文摘一般要有四要素,分别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1)目的:指出研究的范围、目的、重要性、任务和前提条件,不是主题的简单重复。(2)方法:简述课题的工作流程,研究了哪些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对象、原理、条件、程序、手段等。”

回答 论文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根据内容的不同,摘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 提问 研究方法指的是什么 回答 “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论文的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思维方法,内容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数学方法。” 提问 研究结论又是什么 回答 也就是论文的主体段落,虽然可能看起来没什么,但做起来可能还比论文内容还要麻烦许多。首先,写作要点允许稍微改变和操纵想法和评论,用证据支持每一个陈述。因为这是一篇研究论文,任何评论都不应该直接得到研究中的事实支持。为研究提供一个好的解释,和没有事实的陈述相反,陈述事实而不发表评论,可能你确实想提供一些证据,但要保证论文是独一无二的,需要尽可能的添加评论。不过要防止内容过长而直接使用引号,虽然论文是基于研究,但关键还是由自己提出了想法,除非打算使用的引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然可以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和分析 提问 上面提到的教学方法是什么意思? 回答 升级一下服务吧,以便更好的咨询 更多5条 

中国石油论文摘要怎么写

多看看书籍吧 看多了 也就很好写了

当前石油价格的波动幅度这么大,应该有很多可以写的啊~~~结合某个特定因素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应该就是一篇硕士论文了。可以在参考文献里看到一些其他的经济学上面的文章~~~有很多的期货方面的文章,值得一看。

创新 就是能够透过当前的国际原油市场和美元兑换比例分析当前的市场情况,这个市场讲求的是实战

齿轮箱的润滑油温度信号、油位信号、油流信号都是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控制计算机根据不同的信号触发不同的控制程序,控制程序驱动相关的执行元件执行相关的操作,确保了齿轮箱工作于良好状态。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由分配器通向各个轴承的强制润滑管被堵塞而致轴承烧死的现象。究其原因可能是油液过脏或过滤器滤芯损坏致脏物进入润滑管所致。建议:齿轮箱用油要使用符合要求的滤油机加入;滤芯要规定检查周期,以防滤芯破损后使脏物堵塞油路而致轴承烧损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在传动系统中的作用是等功率地将风轮获得的低转速的机械能转变成高转速的机械能,传动系统中的齿轮箱是载荷和转速匹配的中心部件。因此齿轮箱的运行状态和技术参数直接影响到整个机组运行的技术状态。正是由于齿轮箱的技术功能特点,在风力发电机组传动系统中的齿轮箱一般都设计有相应的监控设施,控制系统可以实时地监控其中的轴承温度、润滑油温,润滑系统的油压,润滑油位,并且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配备有润滑油的加热和散热装置,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润滑油的温度自动地启动散热装置和加热装置,以使齿轮箱尽可能地工作于最佳状态。   齿轮箱的监控系统  齿轮箱的监控系统主要由润滑油温度传感器、润滑系统油流传感器、压力表、润滑油位传感器、散热装置、加热器等设施组成。系统的结构原理见下图:   齿轮箱监控系统与主控系统的关系  温度传感器将箱体内的润滑油温度以模拟电压信号的形式发送到控制计算机,控制计算机首先将润滑油温信号和环境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形成数字控制信号,根据控制信号的不同,计算机将触发不同的控制逻辑,控制逻辑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驱动继电器或发出报警信号,继电器的状态决定相应接触器的断开和闭合,接触器的状态直接控制相应执行元件的动作,如散热风扇的启动和停止、加热电阻的接通和断开、自动停机等。  油位传感器根据润滑油位的高低发出一个开关信号,开关信号输入到计算机后触发相应的逻辑模块,判断逻辑根据信号的状态发出报警信号,控制机组自动停机或正常运行。  油流传感器发出的也是一个开关信号,开关信号输入到计算机后触发相应的逻辑模块,判断逻辑根据信号的状态发出报警信号,控制机组自动停机或正常运行。   齿轮箱监控系统运行技术状态的判别  以某种 660kW风力发电机组的齿轮箱监控系统为例,该齿轮箱的润滑系统采用了主动润滑方式,对于齿轮来说,属于飞溅润滑和喷淋润滑相结合的混合润滑,对于轴承来说则是强制性润滑。该润滑系统由齿轮泵、散热风扇、过滤器、油流传感器组成,其中的油流传感器用于检测润滑系统油流的状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该传感器会向控制计算机发出信号,表明润滑系统工作正常,如果润滑系统中过滤器堵塞或油流量不足而使系统的压力降低到一定值时,该压力传感器会立即中断向中心计算机发出的信号,控制计算机检测到该信号中断后,便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并使机组停止运行。过滤器是油路系统中的另一个功能部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油流通过进油口进入滤芯外腔,经滤网过滤后进入滤芯内腔出油口;为了在各种状态下保证润滑油的流量,在过滤器中设置了一个旁路阀,目的是在滤网阻塞或气温较低引起润滑油的粘度增加时,打开旁路阀,一部分润滑油经旁路阀直接到达出油口,保证润滑系统有足够的供油量;另外过滤器上还设计了一个极限开关,当油路和滤芯内腔的压力差超过一定限度时,该极限开关便打开以指示滤网太脏,或润滑油粘度太大。  温度控制是齿轮箱运行状态控制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以某种660kW风力发电机组的齿轮箱系统为例,控制系统实时地对齿轮箱的润滑油温度进行着监控。该温度控制系统有温度传感器、散热装置、加热装置组成。控制系统连续地读取齿轮箱温度传感器发来的温度信号,若环境温度高于15℃或齿轮箱润滑油温高于60℃,则控制系统使加热电阻断电,停止加热;冷却系统的控制原理是,当齿轮箱的温度高于60℃时,则启动散热器风扇,在此状态下即使齿轮箱的润滑油温降到了60℃时以下,散热器风扇也会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再停止运行;如果控制系统检测到齿轮箱温度超过85℃,则发出报警信号并使机组停止运行,在此状态下应检查加热系统和散热系统是否工作正常,如果加热系统和散热系统工作正常则需检查齿轮的啮合状态和轴承的润滑状态和振动指标。  齿轮箱的油位是保证齿轮箱正常运行的关键要素之一,在某种 660kW的齿轮箱上,除了设计有观察窗外,还设计有一个油位传感器,该传感器在齿轮箱内的油位低于设定值时向控制计算机发出信号,控制系统检测到该信号后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并使机组停止运行。   结论和建议 齿轮箱的润滑油温度信号、油位信号、油流信号都是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控制计算机根据不同的信号触发不同的控制程序,控制程序驱动相关的执行元件执行相关的操作,确保了齿轮箱工作于良好状态。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由分配器通向各个轴承的强制润滑管被堵塞而致轴承烧死的现象。究其原因可能是油液过脏或过滤器滤芯损坏致脏物进入润滑管所致。建议:齿轮箱用油要使用符合要求的滤油机加入;滤芯要规定检查周期,以防滤芯破损后使脏物堵塞油路而致轴承烧损(完)  摘要】制定一定的法律、法规或条例,从法律上保证可再生能源(RE)的发展,这是中美两国共同作法,也是两国共同的特点。事实证明这是十分必要的。举例来说,美国所以能在风能、太阳能方面取得世界公认的成就并在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上进入世界的先进行列,一个重要原因是RE技术的发展很久以来就得到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技术和保护。如早在1978年美国"公用事业管制政策法"中就规定电力公司必须按可避免成本购买热电联产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力。这一政策为RE发电技术与化石燃料发电技术的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到1992年,在"能源政策法"中,进一步对RE发展提出了要求,即要求到2010年RE提供的能量应比1988年增加75%;同时规定对RE资源的开发利用给予投资税额减免,并授权能源部资助RE的示范和商业化项目。  1 中美可再能源政策比较与分析K  1强制性政策的比较与分析SAJ:  制定一定的法律、法规或条例,从法律上保证可再生能源(RE)的发展,这是中美两国共同作法,也是两国共同的特点。事实证明这是十分必要的。举例来说,美国所以能在风能、太阳能方面取得世界公认的成就并在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上进入世界的先进行列,一个重要原因是RE技术的发展很久以来就得到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技术和保护。如早在1978年美国"公用事业管制政策法"中就规定电力公司必须按可避免成本购买热电联产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力。这一政策为RE发电技术与化石燃料发电技术的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到1992年,在"能源政策法"中,进一步对RE发展提出了要求,即要求到2010年RE提供的能量应比1988年增加75%;同时规定对RE资源的开发利用给予投资税额减免,并授权能源部资助RE的示范和商业化项目。;d!JE  1995的中国政府颁布了首部"电力法",明确鼓励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与此同时.原电力部还出台了"风力发电并网运行的管理规定"。无疑这些政策措施对促进RE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作用。zU[Ee  但是,相比较而言,两国在强制性政策的规定方面却显示了不同的特点:N  中国的特点是:注重政策的宏观性、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论述,它的优点是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有多种选择。缺点是如果没有与之相配合的实施细则(例如就政策如何支持,怎样鼓励,支持到什么程度,鼓励维持到什么时候等问题作出相应的具体规定)。否则这些条文和要求将无法变为现实。UO_  美国的特点是:即有宏观性的论述,又有具体政策的规定,1992年的"能源政策法"即是一例。因而这些政策看起来明确具体、界限清楚、要求严格。EDGP  美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另一特点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紧密配合,既有联邦政府全国性的统一规定和要求,又有各地区和州政府的特殊、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如根据联邦政府的"能源政策法"的精神,有些州政府又制定了"系统效益收费制"和"可再生能源设备通行权"等适用本地区的政策和规定。这样,上下配合,互为补充,从而形成一套完整有力的政策体系。E:$  美国政策的第三个特点是及时审视,随时调整。即根据客观实际需要和形势变化而不断地调整或制定新的政策,这一特点在其他几类政策上亦有体现。如为了适应目前电力工业资产重组和反管制改革所带米的影响和变化,有些地区及时地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配额制"(RenewableProtfolioStandard)的政策规定等。}w  2经济激励政策的比较与分忻/  尽管经济激励政策多种多样,但从中美两国使用的频率和广泛性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种:jI1q8  (1) 补贴政策,0kn  这是中国常见的一种激励手段,美国则使用不多。一般而言,补贴有三种形式:G  一是投资补贴,即对投资者进行补贴,如中国政府对地方小水电建设的投资即属于此类。美国过去对风力发电投资者曾实行过15%投资补贴,但现在已停止使用。对投资者进行补贴的优点是可以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增加生产能力。扩大产业规模;缺点是这种补贴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无关,不能起到刺激更新技术、降低成本的作用。5o2TZ  第二种是产出补贴,即根据RE设备的产品产时进行补贴。中国目前还没有这种补贴政策。这种补贴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即有利于增加产品产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也是美国加州目前正在实施的一种激励措施(即对RE产生的电力给予6一0/kwh的补贴)~`  第三种是对消费者(即用户)进行补贴。这是中国广泛采用的一种刺激措施。除了在推广太阳能设备、微型风力发电设备中广泛采用外.在农村户用沼气池,高效率柴灶和其他生物质能技术试点示范也曾广泛采用。美国加州对购买PV系统的用户也采取了类似的鼓励措施。这一政策的理论依据是:通过刺激消费,达到扩大市场需求的效果,反过来带动生产能力的扩大,进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但实践证明。这一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就RE而言,只有当消费市场足够人时,才可能达到目的,而足够大的消费市场需要大量资金,如果仅仅靠补贴则是难以实现的。]dEsbQ  中美可再能源政策比较与分析k 来自: 书签论文网  但是,不管怎么说现阶段补贴政策毕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中美两国(特别是中国)可再生能源之所以有今天的规模和水平,同该项政策的作用则是不可低估的。然而,从总结经验角度来看,补贴政策的实施应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n)  补贴资金来源问题。根据美国和西欧的经验。一是通过系统效益收费来筹;另一个是征收化石燃料税,中国主要由政府财政支付;而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有限。需要补贴支援的事业很多,所以依赖政府财政的支持不是长久之计。<^OB[j  补贴策略问题,即应给谁予以补贴和以什么样的的运行机制进行补贴,如果对用户进行补贴,正如前述,不一定能达到政策的预期目标:如选择投资者给予补贴,并采取公开招标,公平竞争的机制,则可能取得既扩大生产规模,又能降低成本的双重目的。rb>  (2)税收政策[  这是中美两国(尤其是美国)应用最多的经济政策,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税收政策:一种是税收优惠政策,如减免关税、减免形成固定资产税,减免增值税和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收入税)等。从理沦上说,减兔税收不需要政府拿出大量资金来进行补贴。只是减少一部分中央或地方的收入;而且,目前RE产业规模小,不会构成对全国税收平衡的影响,因而易于实施。只是由于大多数税种不进入生产成本(关税例外),只影响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因而,实际上对鼓励企业改进生产制造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没有直接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一旦这种优惠政策取消企业便生存不下去的原因所在。如美国的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和销售。税收减兔政策取消后,其销售量从1980年的1746000m一下降到1990年1026000m,生产企业减少了近200家,又加世界闻名LUZ太阳能热发电装置也面临着联帮政府和州政府税收优惠取消后破产的威胁。B  论文中美可再能源政策比较与分析K来自  另一种税收政策为强制性税收政策。如对城市垃圾和畜禽场排放的污水等物质。实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等即属此类。各国的实践证明,这类政策,尤其是高标准,高强度的收费政策,不仅能起到鼓励开发利用这类资源的作用,还能促进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的作用。因而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刺激措施8Nf  应指出的是,税收减兔政策的目的在于促进技术进步和技术的商业化,因而应对什么企业减免和减免税收后应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经济的和技术的目的).则是实施这一政策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cG?0>  (3)价格政策e  由于RE产品成本一般高于常规能源产品,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对RE价格实行优惠的政策。在美国"能源政策法"中规定公用电力公司必须以避免成本收购RE电量,同时美国的一些州还作出按净用量收费的办法。这些实际上都是电价优惠的措施,在中国,原电力部也就风力发电上网电价制定了较优惠的政策。$  但是实际上,两国所制定的政策的法律效力存在明显的差别。一方面美国的电价优惠政策覆盖了所有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中国仅限于风力发电;另一方面美国的规定是由联邦政府以法律的形式而签发的,而中国的规定尚属部委一级批准实施的计划,而且未经过国务院和人大委员会的审议批准。:tn  理论分析和实践都已证明,价格优惠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激励措施,只要应用得当,可以起到促进技术进步和降低成本的作用。其关键性的问题有两个:y  一个是差价补贴的资金来源问题。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通常的办法是:政府、电力公司和用户共同承担;或全部由用户承担,如通过电费加价来筹集资金。现阶段由于RE产业规模小,补贴资金需求量小,这种做法是一种比较现实的办法。z|q%EN  另一个是价格优惠对象的选择标点其涵意与前述补贴政策基本相同,这里不再重复。r,0  (4)低息(贴息)贷款政策~P低息(或贴息)贷款可以减轻企业还本期利息的负担,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缺点是政府需要筹集的一定的资金以支持贴息或减息的补贴,贷款数量越大,贴息量越大,需要筹集的资金也越多。因此,资金供应状况是影响这一政策持续进行的关键性因素。目前美国已没有这类的贷款政策,中国的实施规模也很小,完全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y  为了提高贴息贷款的经济效益,关键性的问题与提高价格政策和补贴政策的实施效应完全相,即要正确地选择贷款对象和实施科学的贷款程序。 :V3ml  3研究开发政策的比较和分析*cR{/+  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工作是中美两国共同的特点。其主要表现是:s2B3 |  (1)从70年代以来两国部实施了一大批科学研究与开发计划;cZ/  (2)两国政府投入巨额资金用以支持RE的研究和发展;,S)Y  (3)建立并形成了一批国家级的试验室和研究队伍。@}v  中美可再能源政策比较与分析k 来自: 书签论文网  但是相比较而言,中美两国这方面政策的差别也是明显的:J~{  (1)资金投入强度相差悬殊。以"九五"(1990-1995)为例,中国政府用于"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经费不足0亿元人民币,而美国 政府投入RH研究和开发项目却高达56亿美元。两者的差距不言而喻。尽管中美两国经济基础不同,实力不在一个档次上,不能简单地直接相比较,但是从中国可再生能源及研究开发的实际需要和实际上已得到的支持来看,政府的投入是严重不足的。 5j%T>  (2)在RE的研究开发方向,中国只有一个积极性,即中央政府的积极性,地方和工业界基本还没有介人或介人甚少:近年来虽然有所改善,但实际投入RE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则屈指可数。美国不仅有联邦政府的投入,还有工业界、企业家和个人的投贤,一些州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研究开发项目和计划。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目前美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整体上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拥有世界最大的规模的风电场。太阳能热发电站和生物质能发电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依然对其研究和开发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支持,提出并实施了一批新的规模宏大的开发计划,这不是偶然的,这跟该国宏伟的社会经济目标、环境目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对研究、开发的巨大作用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关系 1  4市场开拓策略和措施的比较和分析S&:=  中美两国在可再生能源市场开拓方面显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和策略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和经验;但是从RE技术商业化发展的需要来说,这些努力还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市场运行机制的探索上更显得不足。因为愈来愈多的实践证明,在阻碍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众多因素中,运行机制是一个比技术问题和经济成本更难以解决的问题。从技术来说,目前RE所遇到的各种技术障碍几乎都可以利用现有科学技术而加以解决,经济成本问题也将随着运行机制的改善而得到改善,而机制问题由于涉及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更加广泛而复杂的因素而难以解决,因此,市场开拓是中美两国尤其是中国今后应予加强和改善的方面。6cqL`  2 认识和建议 NHLs@F  ©清洁能源技术论坛 -- 论坛讨论主要围绕清洁能源技术、位为专业技术论坛。  0"qxJs  综合上述可以得到这样几个认识,即:中美两国为了推动RE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已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尽其所能,采取一系列的技术、经济、法律、市场和研究开发的政策和措施,大大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这己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是,从两国长远的发展目标和现实需要来说,RE技术还必须有一个更大的发展。这样就需要两国政府(特别是中国政府)应在总结过去国内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措施,补充、修改、完善己有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和措施,研究制定新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和措施。为此目的,结合以上的比较分析,我们愿为中国政府提供以下建议。供在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政策时参考:bvJ  1 加强立法,从法律上和政策上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这一条己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目前中间的"电力法"和"节能法"都己肯定RE的战略地位,在明了政府热情支持和鼓励的态度。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政府的有关部门应立即根据法律上的相关规定,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细则。要进一步明确各地RE发展的合理的比例。明确亨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对象应具备的条件以及亨受优惠条件后应达到的经济目标和技术目标。#,  2 全面推行还本付息加合理利润的定价原则。1994年,电力部以部发94(461)号文件形式向全国各大电网,省、市、区供电部门发了风力发电并网运行的管理规定。该规定明确提出电网必须就近收购风电场的电量,其上网电价按生产成本加还本利息和合理利润的原则确定。超出电网平均电价的部分,采取均摊方式,由全网共同负担。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这一规定也有其不足之处,即没有定义全网的范围,由此在如何承担风电差价问题容易产生争论。建议将这规定修改和完善后,上报国务院,进一步明确风电上网电价高出电网平均价格的部分,由区域性电网厅覆盖的地区的电力用户承担,并将这一原则的适用范围扩人到其他类似的可再生能源产品。如沼气发电稻壳发电,生物质发电以及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的并网问题,均应按此原则办理。 WiK  3 继续实施现有的减兔税政策,但运作方式应加以改进。具体建议是:;  (1)目前国家己对蔗渣和沼气发电等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实行为期5年内免交所得税的政策,建议对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及非电利用技术也实行类似的政策。%97qdG  (2)现阶段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较高,征收增值税后的上网电价将更高,以风力发电为例。通常将超过7元/kwh,这是电网难以接受的,另外,可再生能源发电不消耗燃料,没有进项税或进项税少,增值税不能抵扣或抵扣很少。因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值税实际征收额远远高于常规能源发电。按全国统一的增值税率(17%〕征收是不合理的,也不利于与常规能源发电技术的公平竞争。建议实行与小水电一样的增值税税率,即0%。Z9^6  中美可再能源政策比较与分析k 来自: 书签论文网  (3)制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含其他优惠政策)的对象应具备的条件,以及享受优惠政策后应达到的目标。2O  4 增加财政投入和银行信贷,加速RE技术的进步和国产化。在这方面,美同等先进国家已先行一步,注入了数10亿美元的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经费。中国RE技术基础薄,国产化能力低。要大模地发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的高效利用,某些关键技术的攻关和国产化是不可缺少的。结合中同的条件和需要,建议设立以下扶持政策:G~K  (1)增加RE技术攻关和国产化资金,其财政拨款应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成倍增加; ~9`M  (2)将RE技术列入国家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的重点扶持计划;Q!  (3)设立专用于RE技术的信贷资金,其中贴息贷款应在目前每年用于农村能源利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贷款2亿元的基础上有所增加;5T[;{Z  (4)凡利用国产设备兴建的可再生能源企业,可以优先得到国家政策银行的优惠贷款或贴息的支持;p  (5)凡使用国产可再生能源设备或零部件的企可免征或形成固定资产税,以降低国产可再生能源设备的造价,扩大市场销路,促进国产化。DI&Kp  C  5 创新机制,逐步在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过程中(即包括研究开发,试点示范和商业化运行的各个阶段中)推行公开招标、公平竞争的运行机制,其中应特别注意鼓励和动员工业界的积极参与和投入实行费用共出、风险共担、利益同亨的合作机制。 1  6 扩大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尤其是省、市、区级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的环境意识,增强其参与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的能力和投资热情及主动性。应将可再生能源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列入各级政府主管可再生能源部门的工作计划.配备经费,切切实实地开展起来并坚持下去。  2片另外给你个网址_html

国际石油经济论文

因为这些私营加油站,他们的油都不耐烧。没跑多长的距离,你就发现油就快没了。

先给几个看看合适不:1。讲Energy price risk的一本书The Latest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Successfully Trading and Managing Risk in Today's Volatile Energy Marke_HaXn8C&printsec=frontcover#PPR3,MEnergy and power risk management :+price+risk&ots=fTpyZa_bnz&sig=dpJMVVUb6ZKb39K0TtgU4tUQ-fY#PPP1,MStochastic Models of Energy Commodity Prices andTheir Applications: Mean-reversion with Jumps andSpikes (UC berkeley的) commodity price risk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rice+risk&ots=GLekyZO6tN&sig=ygEh4UNO69ZzHJN6WEMm_TXTpvY#PPP1,MPEAKING OF WORLD OIL PRODUCTION:IMPACTS, MITIGATION, & RISK MANAGEMENT_Lisbon_Hpdf

因为许多私营加油站的汽油质量非常的不好,在私营加油站加油之后,可能会对汽车造成伤害,所以不能加。

中国期刊网

  • 索引序列
  • 国际石油经济论文摘要怎么写
  • 国际石油经济论文摘要多少字
  • 石油论文摘要怎么写
  • 中国石油论文摘要怎么写
  • 国际石油经济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