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广西科技大学报考代码查询

广西科技大学报考代码查询

发布时间:

广西科技大学报考代码查询

10594。广西科技大学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西南地区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柳州市。学校于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广西工学院和原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建立,是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1广西大学1059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本科、2广西科技大学10594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本科、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10595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本科、4桂林理工大学10596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本科、5广西医科大学10598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本科、6右江民族医学院10599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本科、7广西中医药大学10600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本科、8桂林医学院10601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本科、9广西师范大学10602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本科、10南宁师范大学1060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本科、1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10604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本科、12河池学院10605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本科、13玉林师范学院10606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本科、14广西艺术学院10607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本科、15广西民族大学10608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本科、16百色学院10609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本科、17梧州学院11354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本科、18广西科技师范学院11546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本科、19广西财经学院11548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本科、20南宁学院11549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南宁市本科民办21北部湾大学11607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本科、22桂林航天工业学院11825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本科、23桂林旅游学院11837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本科、24贺州学院11838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本科25广西警察学院13520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本科、26北海艺术设计学院13524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北海市本科民办27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16205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本科28柳州工学院13639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柳州市本科民办29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13640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南宁市本科民办30桂林学院13641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桂林市本科民办31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13642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南宁市本科民办32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13643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南宁市本科民办33桂林信息科技学院13644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桂林市本科民办34南宁理工学院13645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桂林市本科民办35广西外国语学院13830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南宁市本科民办3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13890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北海市本科民办37广西城市职业大学13920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崇左市本科民办。截至2021年9月30日,教育部公布的广西普通高等学校共85所,其中本科院校38所,专科院校47所。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广西科技大学院校代码是。该校于2013年4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广西工学院和原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原广西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82年合并广西轻工业学院、广西机械工业学院、广西石油化工学院,1985年从南宁迁至柳州办学。原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1年,名为“广西省第四医士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学校介绍广西科技大学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直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是一所以工为主,包含工、管、理、经、文、法、艺术、教育、医学等9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学校。2013年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师资力量据2019年12月学校官网资料显示,该校有专任教师近140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36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总专任教师总数的近50,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1013人。有八桂学者、特聘专家、优秀专家、八桂名师、教学名师、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第二层次)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同时还有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广西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自治区级教学团队等创新团队。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1个学部,开设57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学科建设截至2020年4月,学院有有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学科,2个广西一流学科(培育),9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学科: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广西一流学科(培育):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广西高校重点学科:车辆工程、企业管理、生物化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结构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产业经济学。自治区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生物化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纺织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翻译、应用统计、工程、社会工作、资产评估、艺术。质量工程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教育部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点建设项目3个,自治区优质专业10个,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9个,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6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25门,自治区精品课程2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土木工程。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管理、自动化、通信工程、软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经济学、应用统计学、物流管理、环境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纺织工程、财务管理。附属医院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四所三甲综合医院,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柳州市肿瘤医院),广西科技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科技大学附属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对外交流该校与美国、英国、德国、爱尔兰、日本、越南以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所高校及学术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交流与合作关系,开放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科研平台据2017年10月学校官网资料显示,该校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拥有广西重点实验室2个,参与校企共建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牵头建设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拥有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其中包括一个培育点),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点1个,柳州市重点实验室4个,柳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重型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汽车零部件与整车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智能计算与分布式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8个):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车辆强度与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糖资源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机械制造系统可靠性控制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预应力及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工业过程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智能计算与分布式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高校制造系统仿真与企业信息化重点实验室。校企共建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广西铟锑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汽车车身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商用车驾驶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工程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预应力机具工程研究中心。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9个):工程机械零部件研发中心、茧丝绸技术重点实验室、铟锑锡材料开发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预应力技术重点实验室、生物化工重点实验室、广西商用车驾驶室研究中心、柳州市中小企业公共技术促进中心、车辆动力学与新能源重点研发中心、汽车零部件检测服务平台。广西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广西土方机械协同创新中心、广西蔗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校级重点实验室(7个):机电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生物化工重点实验室、车辆NVH与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管理科学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与发展重点实验室。校级研究所(14个):新能源汽车研究所、汽车工程研究所、战略与决策研究所、高速转子动力学研究所、新材料先进制备技术研究所、发酵工程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结构工程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嵌入式应用与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研究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用研究所、非线性科学研究所、电子技术研究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科研成果2008年至2013年5月,该校教师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60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0余项,获专利授权100余项,鉴定成果等其它科研成果1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20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800余篇;教师研发的50多项科研成果,被广泛用于汽车、机械、建筑、制糖、电子、化工、国防、城市规划等相关行业和单位。与企业联合申报省部级以上科技攻关项目80余项,其中广西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0余项,完成企事业单位委托的课题250余项。馆藏资源截至2013年7月,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总量385万册(件),其中,纸质馆藏183万册,电子馆藏202万册。包括中外文纸质图书、期刊、报纸、硕士学位论文以及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光盘、录音带、磁带等,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个学科。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广西高校图书馆等图书信息服务机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广西医科大学报考代码查询

广西医科大学的学校代码是10598。学校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建校至今曾七迁校址,七更校名。学校前身是广西省立医学院,因时局动荡,1940年校址迁至桂林,1954年7月由桂林迁回南宁市现址至今。

他们不招了啊

广西科技大学报考代码

几本

院校代码4145013639柳州工学院创建于2002年,前身为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由柳州市政府与广西科技大学共同举办。2020年4月,学院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更名为“柳州工学院”。2020年4月9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同意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转设为柳州工学院。成为广西独立学院成功转设更名的首例,为国有资产全额出资设立的事业单位。校园占地面积近21亩,总投资逾13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学院拥有配套设施先进的教学与实验实训楼群,建设有机器人原理实验室、汽车底盘结构实训室、工程造价综合实训室、现代制造实验室等近170个实验实训室,图书馆纸质馆藏书约56万册。

10594。广西科技大学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西南地区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柳州市。学校于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广西工学院和原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建立,是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广西大学报考代码查询入口

10593 广西大学 10594 广西工学院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10596 桂林工学院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10599 右江民族医学院 10600 广西中医学院 10601 桂林医学院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10603 广西师范学院 10604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0605 河池学院 10606 玉林师范学院 10607 广西艺术学院 10608 广西民族大学 10609 百色学院 10867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11350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11354 梧州学院 11355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11546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1548 广西财经学院 11549 邕江大学 11607 钦州学院 11608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11671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1773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11825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11837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11838 贺州学院 12069 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2104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12344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12356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2364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2379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12382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12392 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13138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13520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13521 贵港职业学院 13522 河池职业学院 13523 北海职业学院 13524 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 13525 北海宏源足球职业学院 13526 桂林山水职业学院 13638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13639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 13640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13641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13642 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13643 广西中医学院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1364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13645 桂林工学院博文管理学院 13827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13828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13829 广西演艺职业学院 13830 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 13831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1389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13920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 14026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 14067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14068 百色职业学院 14127 广西工程职业学院 50869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50870 广西教育学院 51340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51675 南宁地区教育学院 51676 广西卫生管理干部学院

10593

是4位, 如北大0001 ,北京外国语大学0015 对外经贸0019 ,但部模拟填报的代码不全,例如模拟时没有北外等,正式的时候会有。 还有就是当你填入正确地四位代码时,会显示出学校名称,所以不用害怕填错

广西工程职业学院,学校代码:14127

广西大学报考代码查询系统

广西大学代码是10593,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广西大学简称“西大”,坐落于广西首府南宁市,是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11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一省一校(Z14)联盟成员,东盟大学联盟、南亚东南亚联盟成员,广西重点支持的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高校。1925年(民国十四年),以李宗仁为新桂系等人决定设立广西大学,1928年省立广西大学成立、省主席黄绍竑任委员长、首任校长为马君武博士,1939年在桂林更名国立广西大学。1950年与南宁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合并,1952年,毛泽东亲笔题写广西大学校名;同年,广西大学农学院成为独立建制的广西农学院。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广西大学师生、学科专业以及设备和图书资料被调整到中南和华南地区的19所高校。1958年,国务院批准广西大学在南宁恢复重建。1997年,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在90年的办学历程中,广西大学秉持“勤恳朴诚”的校训,积累和沉淀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西大精神。                                    学校历史1925年(民国十四年),以李宗仁、黄绍竑为首的新桂系统一广西,为培植建设广西人才,决定设立广西大学。1927年冬,省主席黄绍竑邀请本省籍留德工学博士马君武回桂筹办广西大学,正式成立省立广西大学筹备委员会,黄绍竑亲任委员长。1928年初,广西大学开始基建施工,历时半年。当地政府举行了盛大的开学典礼,马君武被聘为第一任校长1929年6月,学校因粤桂战争停办。1931年5月,广西决定恢复广西大学,同年7月开始招生。1936年,因预测全面抗战即将爆发,广西省政府将邻近沿海的广西大学从梧州蝶山迁至桂林雁山,并将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并为广西大学文法学院,广西大学从理、工、农三个学院扩充为理、工、农、医、文法五大学院,学校规模和学科内涵都得到极大的拓展。1939年8月22日,国民政府行政院第420次院会通过决议,将省立广西大学自本年下学期起改为国立广西大学1943年8月1日,教育部决定将广西大学师范专修科并入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并改名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1946年秋迁往南宁,1949年4月更名为国立南宁师范学院)1958年2月,广西农学院由桂林迁至南宁。同年,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广西大学在南宁恢复重建。1961年,广西工学院和广西科技学院并入广西大学。1962年,广西林学院并入广西农学院。1992年,广西农业学院更名广西农业大学。                                    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7月,广西大学共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448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9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011人,专任教师1967人;其中,有专职院士2人、双聘院士4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8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1人,外籍教授、专家1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9人。                                    学科建设截至2021年12月,学校下设26个学院,有67个本科专业(2021年招生专业67个,其中37个专业按15个大类招生),涵盖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门类;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6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3个省级优势重点特色学科、20个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8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土木工程与先进材料学科群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结构工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微生物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金融学、法学、英语、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农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公共事业管理、经济学、越南语、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矿物资源工程、包装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林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矿物资源工程、农学、英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轻化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林学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土木工程、畜牧学、生物学、应用经济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态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兽医学、电气工程、作物学、机械工程、植物保护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哲学、汉语国际教育、日语、广播电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包装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植物保护、林学、音乐学、翻译、广告学、化学、车辆工程、园艺学术科研截至2018年4月,广西大学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培育基地”、1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6年,广西大学获得科研项目共1171项,获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13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项,其中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获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项。2017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27项;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23项,立项数比2016年增加8%。2016年,学校获授权发明专利420件,同比增长23%;获软件著作权登记证15件;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19个,比上年增加8个;被SCI-Expanded收录论文658篇,比上年增加74篇。2016年,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获得奖励公示广西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获广西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1项,其中一等奖1项。 2011至2015年,学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3项。                                    合作交流2007年9月,广西大学建立国际教育学院,负责留学生的招生、管理,国际教育事务的具体操作,孔子学院的管理,对外汉语教学等。广西大学还是国家教育部最早确定的全国对外开放接受外国留学生的66所大学之一。1960年至2013年,学校为64个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34个国家和地区的165所高校或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建立友好合作交流关系。                                   截至2016年12月,作为中方合作伙伴,学校先后与泰国川登喜皇家大学、爱沙尼亚塔林大学合作建立了素攀孔子学院、塔林孔子学院,与美国莫海德州立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

报考点代码4501。八桂之南、边海之交、邕江之畔、绿城之中。广西大学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广西大学的代码是10593。广西大学于1928年在梧州成立,1939年成为国立广西大学。1950年与南宁师范学院合并。1951年,与西江学院本科部合并。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广西大学”校名。同年,广西大学农学院独立建制,成立广西农学院。1953年,广西大学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停办。1958年,广西大学恢复重建。1961年,广西工学院和广西科技学院并入广西大学。1962年,广西林学院并入广西农学院。1970年,广西劳动大学并入广西农学院。1992年,广西农学院更名为广西农业大学。1997年,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学校占地面积16万余亩,其中位于扶绥县的广西亚热带农科新城(农林动科研教学实验基地)占地面积3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7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82亿元,馆藏文献总量857万册(含学院资料室),其中印刷型图书392万册(件),电子图书465万册,电子期刊5万种,中外文数据库202个。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发展和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2007年至今共获得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共62项,获得项目数居地方“211工程”高校前列。学校着力提高教师水平和质量,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造就了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现有院士1人、双聘院士5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

10593。广西大学(GuangxiUniversity),简称“西大”,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由教育部与广西共建,位列“211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 索引序列
  • 广西科技大学报考代码查询
  • 广西医科大学报考代码查询
  • 广西科技大学报考代码
  • 广西大学报考代码查询入口
  • 广西大学报考代码查询系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