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美国天文学报电子版下载

美国天文学报电子版下载

发布时间:

美国天文学报电子版下载

这种问题对非专业人士来说都是很难回答的,包括我在内。从网络上搜索到一些信息,应该可以对两个杂志进行一些评判。SCI收录了《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ISSN: 1674-4527)但是并没有收录《天文学报》(中国)。-57081-html国内应用的影响因子也可以参考,前者是3X,后者是1X_VW9WhrZ_mS6Pfnr6UYE70PiMc2Ra4WYz_LkuKauGoMoQYEihlpFN7FiBU5Y2tHMKpLFZlDKSdHR2v6KSZ68-vBqOg2SkuDx4XA3sH_m从这两个结果来看,两份期刊的档次应该可以评判了。不过,作为一名研究生,总是感觉楼主的问题还有些稚嫩。这两份期刊主要偏向天文学,而国内大多数物理研究的课题和天文鲜有交际,想要找到一位在天文方面作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导师,恐怕也是该好好准备的。其次,国内期刊由于语言和科研水平(天文方面的确不强),和国际上是有差距的,及表比较好的一篇,不知道能不能被归进三区,作为一名研究生,如果在纠结这一档次期刊的好坏,那肯定是要为毕业而发愁了。再有,宇宙物理,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不过作为一名天文爱好者,似乎从没听过这个名词,要么是天体物理,要么是它的分支物理宇宙学,如果中学生这么说,我会鼓励,不过作为有志于读研的本科生,这样的学术水准在面试的时候恐怕是要多加留心的。

因为木星的地势很平坦,很容易造成风暴这种现象。

NASA造价10亿美元的朱诺航天器于2017年7月飞越「大红斑」。该探测器给巨大风暴拍摄了有史以来距离最近的照片。然而,行星科学家认为,大红斑在几年内会迅速减弱并消失成为“大红色记忆”。木星,作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传最快的行星,他的质量是太阳的千分之一,却是太阳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5倍。而对大红斑的数据采集,是“朱诺”号第六次飞越木星神秘云顶任务的一部分。其运行轨道最接近大红斑中心地点的准确时间,是「美国东部时间晚上9时55分」,彼时,“朱诺”号将出现在木星上方约3500公里处。接下来,它将在大红斑云层上方飞行9000公里,期间,其荷载的8个科学仪器和1台成像设备将持续运行 由朱诺号在飞掠木星的过程中拍摄的14张照片构成。这14张木星照经过了颜色增强处理,依次展现了从木星北极到木星南极不同区域渐变的景观。Amy Simon也在《天文学报》上说:大红斑是动态的,它的形状、大小和风向都在不断变化。是不是真的如所说的一样呢?或许我们也无所得知!人们从几百年前就开始观察木星了,而对大红斑的第一笔记录始自1830年。但是现代研究者对早期观测者抱有怀疑的态度,原来的斑点是否消散并改变重组了,或者只是简单的观测上的贫乏,都无从得知。直到1878年,几位天文爱好者在对木星进行观测时,再次发现了大红斑,并对其进行了连续的观测。现在科学家们也不确定大红斑消失的确切时间,也许在我们有生之年,这个“几百岁的老风暴”将永远离我们而去。新的研究表明,大红斑并不是整体的缩小,而是高增宽减,并且宽度上的变化较为分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红斑渐渐地从椭圆形趋近于圆形。Amy Simon也在《天文学报》上说:大红斑是动态的,它的形状、大小和风向都在不断变化。木星,作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传最快的行星,他的质量是太阳的千分之一,却是太阳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5倍。那么,在地球上看木星是怎么样的呢?(可能有人会告诉你从地球上看木星好吓人的呢!)现在,天文学家发现,木星上的压力是太阳系中最强的,人在木星上的体重是在地球上的5倍。

"天体的物质构成,运行轨道,一些常规的物理化学属性以及对地球的影响。黑洞研究,关于登陆火星的研究,霍金的宇宙起源和膨胀理论,以及关于空间维度和暗物质暗能量的专题,UFO和宜居星球的探索。"从这几句话就可以看出,楼主最多是本科低年级的学生,至少是没有系统的接触过学术研究。这些研究“点”都实在太大,每一个点出几百篇博士论文都不是问题。不管哪方面,比较好的学术文章都有一个特点,精致,相比之下楼主的描述也显得非常粗糙了。这类研究成果早已成熟,除非有特别吸引人的因素(例如首次发现某太阳系外类地行星位于宜居带),绝对上不了一流期刊的版面。最后呢,提出楼主几点硬伤,Nature是英国的杂志,其二,它是全国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绝不是什么科普杂志。科普杂志例如《天文爱好者》,高中生能理解其中的大半,如果是学术期刊,即便只是国内的《天文学报》,说来惭愧,80%的文章,作为一名理学硕士兼天文爱好者,照样看不懂。“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半个多世纪过去,这句话仍旧可以原封不动的送给楼主。站在山脚,却幻想着一览众山小,难免会闹出笑话。应该承认,相比于上世纪处物理学界跨越性的发展,提出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彻底改写了宏观和微观世界的教科书,当前理论物理学界的进展的确不那么瞩目。最重要的原因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观察和实验,观察手段跟不上,发现原有理论的几朵乌云,自然不会孕育产生相应的更高层次的科学理论。如果相对论是在18世纪提出,照样会被尘封几十年,知道人类有能力去监测其效应,证明他是否准确。同样道理,大一统理论、膜理论、弦理论……这些理论模型是否完善合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实验数据来说明。最后呢,要说最近物理学界万马齐喑,那非常荒谬,最近有一个课题组通过在南极安设的望远镜发现了类似引力波的痕迹,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和激烈讨论,这一点发现如果被证实,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另外目前在星系形成理论,也有着很大的进展,随着盖亚空间望远镜的投入工作,这方面也可以期待在未来的几年内得到极大的飞跃。

中国天文学报电子版下载

这种问题对非专业人士来说都是很难回答的,包括我在内。从网络上搜索到一些信息,应该可以对两个杂志进行一些评判。SCI收录了《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ISSN: 1674-4527)但是并没有收录《天文学报》(中国)。-57081-html国内应用的影响因子也可以参考,前者是3X,后者是1X_VW9WhrZ_mS6Pfnr6UYE70PiMc2Ra4WYz_LkuKauGoMoQYEihlpFN7FiBU5Y2tHMKpLFZlDKSdHR2v6KSZ68-vBqOg2SkuDx4XA3sH_m从这两个结果来看,两份期刊的档次应该可以评判了。不过,作为一名研究生,总是感觉楼主的问题还有些稚嫩。这两份期刊主要偏向天文学,而国内大多数物理研究的课题和天文鲜有交际,想要找到一位在天文方面作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导师,恐怕也是该好好准备的。其次,国内期刊由于语言和科研水平(天文方面的确不强),和国际上是有差距的,及表比较好的一篇,不知道能不能被归进三区,作为一名研究生,如果在纠结这一档次期刊的好坏,那肯定是要为毕业而发愁了。再有,宇宙物理,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不过作为一名天文爱好者,似乎从没听过这个名词,要么是天体物理,要么是它的分支物理宇宙学,如果中学生这么说,我会鼓励,不过作为有志于读研的本科生,这样的学术水准在面试的时候恐怕是要多加留心的。

《天文学报》(Acta Astronomica Sinica)专门发表天体物理、天体力学、天体测量等天文各大分支学科以及天文仪器、天文学史和天文观测新发现等方面的科研成果,进行国际交流,密切反映中国天文学的迅速发展面貌

《天文学报》编委会由30位目前天文学各领域的资深教授、研究员等组成,其中外籍编委3人,形成了包括天体力学、天体测量及天文学史、人造卫星、太阳、行星物理、恒星及星际介质、星系与宇宙学、高能天体物理、天文仪器等学科编委审稿负责制的体系。主编由从事天文学前沿领域研究的专家担任,负责办刊政策,保证刊物学术质量,实现刊物的科学定位。编委会同时聘请了6位熟悉天文学科内容及出版业务的专家,以协助并指导本刊的发展。 《天文学报》第十届编委会名单主编:甘为群 副主编:冯珑珑 李向东 周济林 黄光力(常务) 编委:丁明德 马月华 韦大明 王力帆史生才 邓李才 卢炬甫朱紫吴学兵 李爱根 吴斌 陈阳林 隽杨戟 胡友秋 赵长印侯金良 高煜 常进 崔向群韩金林鲁春林 楼宇庆 褚耀泉樊军辉 顾问:方成 陆本魁 黄天衣 唐玉华曾琴 熊大闰 投稿须知1 摘要中文摘要(1) 每篇论文正文前应附有对文章内容准确概括而不加注释或评论的简要陈述,其内容应包括: 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2)摘要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也可写成报道/指示性文摘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用的符号或术语,也不宜引用正文中的图、表、公式摘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中文摘要的篇幅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适当加长英文摘要的篇幅,以满一页为限 2 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中国人名应姓前名后分写,姓全大写,双、单名首字母大写,双名在两个汉字的拼音字母之间加连字符“-”,复姓全部大写示例: 单名LIU Bing双名 LI Wei-hang复姓 OUYANG Hai 3 标题标题结构层次一般分为二级或三级,每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标题末不加标点符号各级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取左顶格编排格式 二、三级标题的编号数字之间用下圆点“”,例如“1”,“1” 4 关键字选自A&A每年第一期 5 参考文献列入参考文献的必须是作者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未正式发表的文献(包括私人通讯等)一般不作为文献引用,必要时可作为脚注处理姓名采用姓前名后的形式,外国人名取首字母并须大写作者之间不用“和”或“and”每条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列出,超过3人时只列前3人,后加“等”或“et ”期刊名须缩写,并与ADS上保持一致,请登陆网址查询。如果所引用的论文被选译发表在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上,引用时应作为两条文献独立引用 6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与格式专著 作者 书名 版本(第一版不标注)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份: 页码示例1:易照华,孙义燧 摄动理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1: 15-17示例2:  Sanderson R T Chemical Bond and Bond 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6: 23-30期刊作者 刊名,出版年份,卷号: 起始页码示例1: 王家骥,陈 力,赵建洪,等 天文学报,1996,37: 68示例2: 龚树模 天体物理学报,1997,17: 337示例3: Bardeen J M,Bond J R,Kaiser N,et ApJ,1986,304: 15析出文献文献作者 文题名// 专著主要负责者 专著题名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的起止页码示例1: 白书农 植物开花研究 // 李承森 植物科学进展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46-163示例2:Weinstein L,Swertz M N 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 // Sodeman W A Jr,Sodeman W A 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 of D Phiadelphia: Saunders,1974: 745-772 7 图、表中的文字请统一用英文表述 图题和表题须中、英文并列且一致 凡在正文中已说明的事项,在图题和表题中不必重复

美国天文学报数字版下载

宇宙有多大?有多少星系?根据射电(或哈雷)天文望远镜以及航天科技的发展与天体天文学多年的探索,目前,人类所能观察到的星河(河外星系)就有10亿个之多。仅仙女座银河就含有2000亿个星球。所以,星球对于银河系来说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宇宙中的星球多的就像河滩上的沙粒一样,是无法计数的。所以说宇宙无边无际一点都不夸张。关于宇宙尺度之谜,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过著名的“时空悖论”,强调人们关于宇宙有限和无限的理解必然存在矛盾。而爱因斯坦1917年提出了有限宇宙模型,他提出:“应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在空间尺度方面是有限的闭合的连续区”。并从宇宙物质均匀分布的前提下,在数学上建筑了一个“无界而有限”,“有限而闭合”的四维连续体。即宇宙是封闭的“宇宙球”。根据此观点,在宇宙上任意一点上发出的光线,将会沿着时空曲面在100亿年后返回到它的出发点。这样奇妙的学说,至今人们还不能完全理解。时空曲率是正还是负?还是零(爱氏本人趋于同意正曲率存在)?人们还无法确切回答。不过美国一位科学家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观察宇宙光时,确实看到了成光圈状的由某星系发出的光线,这无疑是对爱因斯坦“宇宙球”理论的支持和验证。最后,关于宇宙尺度等问题,还有待留出时间去探讨。但可以说,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如果找不到电宇宙的深度和找不到膨胀的极限,那么宇宙尺度问题可能永远是个谜。近年来,在宇宙观测上有不少新发现。首先,用高性能的太空天文望远镜已能看到170亿光年之外的宇宙世界,发现在银河系之外,有很多河外星系。已被观察到的河外星系已达上万个。在各河外星系之间具有广阔的空间,这就是说这些河处星系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宇宙空间。这种宇宙结构有点像肥皂泡一般,在泡的中间是广阔的真空空间,而在泡的的壁上分布着各个星系。另一发现是在宇宙深处存在着“宇宙长城”。这种呈带状的星系如同长城一般,长约5亿光年,宽约2亿光年,厚约15亿光年。这是观测6000个星系后得到的结果。它离地球约有2亿至3亿光年之遥的距离。来自2001年5月份的最新报道说明天文学家通过日本的Sabaru天文望远镜观察太空中的一个区域,观测到了迄今为止穿透最远的星系“边缘”。科学家们认为Subaru几乎看到了宇宙可观察到的部分的边缘,几乎再没有其它的更远光线更弱的星系能够被观测到了。但是,尽管Subaru天文台能够观测到宇宙中几乎所有星系发出的光线,但是从卫星上的测量结果显示,宇宙中分布的背景光线的总量要比Subaru观测到的大三倍。这说明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仍然处于婴儿阶段,要想破译宇宙的秘密,仍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星系(galaxy)是由几千亿颗恒星组成的巨大恒星系统,其中不仅有恒星,而且有星云、星团、球状星团和星际物质。1996年天文学家估计宇宙中星系总数为500亿,此后不久增加到800亿。1999年,美国天文学家用哈勃望远镜拍摄了部分南部星空并求得星系密度,作出了新的推算:宇宙星系总数达1250亿,每个星系又有几十亿个太阳(此处“太阳”是广义,指恒星行星系中心的一颗恒星),满布宇宙

"天体的物质构成,运行轨道,一些常规的物理化学属性以及对地球的影响。黑洞研究,关于登陆火星的研究,霍金的宇宙起源和膨胀理论,以及关于空间维度和暗物质暗能量的专题,UFO和宜居星球的探索。"从这几句话就可以看出,楼主最多是本科低年级的学生,至少是没有系统的接触过学术研究。这些研究“点”都实在太大,每一个点出几百篇博士论文都不是问题。不管哪方面,比较好的学术文章都有一个特点,精致,相比之下楼主的描述也显得非常粗糙了。这类研究成果早已成熟,除非有特别吸引人的因素(例如首次发现某太阳系外类地行星位于宜居带),绝对上不了一流期刊的版面。最后呢,提出楼主几点硬伤,Nature是英国的杂志,其二,它是全国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绝不是什么科普杂志。科普杂志例如《天文爱好者》,高中生能理解其中的大半,如果是学术期刊,即便只是国内的《天文学报》,说来惭愧,80%的文章,作为一名理学硕士兼天文爱好者,照样看不懂。“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半个多世纪过去,这句话仍旧可以原封不动的送给楼主。站在山脚,却幻想着一览众山小,难免会闹出笑话。应该承认,相比于上世纪处物理学界跨越性的发展,提出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彻底改写了宏观和微观世界的教科书,当前理论物理学界的进展的确不那么瞩目。最重要的原因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观察和实验,观察手段跟不上,发现原有理论的几朵乌云,自然不会孕育产生相应的更高层次的科学理论。如果相对论是在18世纪提出,照样会被尘封几十年,知道人类有能力去监测其效应,证明他是否准确。同样道理,大一统理论、膜理论、弦理论……这些理论模型是否完善合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实验数据来说明。最后呢,要说最近物理学界万马齐喑,那非常荒谬,最近有一个课题组通过在南极安设的望远镜发现了类似引力波的痕迹,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和激烈讨论,这一点发现如果被证实,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另外目前在星系形成理论,也有着很大的进展,随着盖亚空间望远镜的投入工作,这方面也可以期待在未来的几年内得到极大的飞跃。

美国天文学报电子版

专门宇宙的没有,但是有《天文爱好者》,其中有宇宙都内容。是个既专业又科普的杂志。

"天体的物质构成,运行轨道,一些常规的物理化学属性以及对地球的影响。黑洞研究,关于登陆火星的研究,霍金的宇宙起源和膨胀理论,以及关于空间维度和暗物质暗能量的专题,UFO和宜居星球的探索。"从这几句话就可以看出,楼主最多是本科低年级的学生,至少是没有系统的接触过学术研究。这些研究“点”都实在太大,每一个点出几百篇博士论文都不是问题。不管哪方面,比较好的学术文章都有一个特点,精致,相比之下楼主的描述也显得非常粗糙了。这类研究成果早已成熟,除非有特别吸引人的因素(例如首次发现某太阳系外类地行星位于宜居带),绝对上不了一流期刊的版面。最后呢,提出楼主几点硬伤,Nature是英国的杂志,其二,它是全国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绝不是什么科普杂志。科普杂志例如《天文爱好者》,高中生能理解其中的大半,如果是学术期刊,即便只是国内的《天文学报》,说来惭愧,80%的文章,作为一名理学硕士兼天文爱好者,照样看不懂。“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半个多世纪过去,这句话仍旧可以原封不动的送给楼主。站在山脚,却幻想着一览众山小,难免会闹出笑话。应该承认,相比于上世纪处物理学界跨越性的发展,提出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彻底改写了宏观和微观世界的教科书,当前理论物理学界的进展的确不那么瞩目。最重要的原因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观察和实验,观察手段跟不上,发现原有理论的几朵乌云,自然不会孕育产生相应的更高层次的科学理论。如果相对论是在18世纪提出,照样会被尘封几十年,知道人类有能力去监测其效应,证明他是否准确。同样道理,大一统理论、膜理论、弦理论……这些理论模型是否完善合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实验数据来说明。最后呢,要说最近物理学界万马齐喑,那非常荒谬,最近有一个课题组通过在南极安设的望远镜发现了类似引力波的痕迹,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和激烈讨论,这一点发现如果被证实,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另外目前在星系形成理论,也有着很大的进展,随着盖亚空间望远镜的投入工作,这方面也可以期待在未来的几年内得到极大的飞跃。

天文地理、银行宇宙类

这种问题对非专业人士来说都是很难回答的,包括我在内。从网络上搜索到一些信息,应该可以对两个杂志进行一些评判。SCI收录了《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ISSN: 1674-4527)但是并没有收录《天文学报》(中国)。-57081-html国内应用的影响因子也可以参考,前者是3X,后者是1X_VW9WhrZ_mS6Pfnr6UYE70PiMc2Ra4WYz_LkuKauGoMoQYEihlpFN7FiBU5Y2tHMKpLFZlDKSdHR2v6KSZ68-vBqOg2SkuDx4XA3sH_m从这两个结果来看,两份期刊的档次应该可以评判了。不过,作为一名研究生,总是感觉楼主的问题还有些稚嫩。这两份期刊主要偏向天文学,而国内大多数物理研究的课题和天文鲜有交际,想要找到一位在天文方面作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导师,恐怕也是该好好准备的。其次,国内期刊由于语言和科研水平(天文方面的确不强),和国际上是有差距的,及表比较好的一篇,不知道能不能被归进三区,作为一名研究生,如果在纠结这一档次期刊的好坏,那肯定是要为毕业而发愁了。再有,宇宙物理,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不过作为一名天文爱好者,似乎从没听过这个名词,要么是天体物理,要么是它的分支物理宇宙学,如果中学生这么说,我会鼓励,不过作为有志于读研的本科生,这样的学术水准在面试的时候恐怕是要多加留心的。

中国天文学报电子版下载免费

《武王克商之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研究所编)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Yit55DQ 提取码:uzoj     书名:武王克商之年研究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研究所编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1997-11页数:692内容简介:本书是《夏商周断代工程丛书》的第一种;「夏商周断代工程」是 中国大陆「九五」期间的重大科研项目。这项工程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要把夏商周时期的年代进一部科学化、量化,为深入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典籍中所得到公认的古代纪年,只能上推到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因此要推求更早的年代,周武王克商之年即是重要的著手点。武王克商之年的重要,首先在於这是商周两个朝代的分界点,因而是年代学研究上不可回避的。这一分界点的推定,对其後的西周来说,影响到王年数的估算;对其前的夏商而言,又是其积年的起点,如陈梦家先生《殷墟卜辞综述》所述:「在年代学上,夏商周三代是相牵联的,要求得殷代的绝对年代,首先要确定周代元年。」从年代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武王克商之年的重要,还在於这是一个可能的突口,由於伐纣系周朝建立之始,周又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周(包括春秋战国)及其後文献中关於这一重大事件的叙述较多,而且含有若干历日和天象的记录,给运用天文历法知识进行推算准备了一定的条件。这就使学者们能够在没有确定共和以上列王年数的情况下,直接去推定武王克商之年。事实上,自西汉末年的刘歆开始,已经有许多学者做过这种推算的尝试。因为文献材料尚非充分,以及学者间对材料的理解有异,所采用的方法、角度也不相同,他们推出的武王克商之年彼此有相当大的悬殊。尽管如此,每位学者所走过的道路,总是有今天我们需要借鉴之处。只有在总结了前人的所有成果之後,我们才有希望前进一步。「夏商周断代工程」在1996年5月正式启动。在现划论证和组织项目期间,有关学科的专家都对武王克商之年的推定这一关键问题表示了特别的关注。因此,在整个工程已建立的9个课题中,专门设置了「武王伐纣年代的研究」这一课题。该课题下属4个专题:「武王伐纣时天象的研究」、「先周文化的研究与年代测定」、「周原甲骨的整理及年代测定」、「丰镐遗址分期与年代测定」。基本的想法是,把文献学、天文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和科技测年等学科结合起来,尽可能使用现代科学手段,吸收各方面成果。工作达列比较深入的阶段,大家迫切感觉到这个疑难课题上广泛借鉴和总结前人学说的必要。然而,涉及武王克商之年的学术文献数量非常繁复,资料极为分散,有些论著在几处大图书馆也难寻觅,造成研究工作的严重障碍。因而提出了蒐集编辑(还有翻译)这方面文献的设想。这一行动从年3月发轫,经过3个来月的时问,真正做到「竭泽而渔」,共辑集到各家论著一百多篇,随後精选出有代表性的57篇,结集成《武王克商之年研究》这本书。过去大家一般认为,关於武王克商之年的说法计有30多种,现在本书所反映的说法竟有44种。仅从这一点,便可看出本书的成绩。(以上内容系节录自李学勤所作序) 。作者简介:本书所收录的论文篇目如下:一、选编说明二、古代学者所定克商之年一览表三、近现代研究论文:公元前1127说论武王克殷年代,谢元震 撰。公元前1122说殷周之际年历推证,吴其昌 撰。帝辛三十三年殷亡说,(日)岛邦男 撰。公元前1118说武王克商的年代,(日)成家彻郎 撰。公元前1112说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史研究的矛盾形势和今後出路,刘朝阳 撰。公元前1111说武王伐纣年月日今考,董作宾 撰。从利簋铭看伐纣年,严一萍 撰。用周初历法与周初年代─惟一月壬辰旁死霸史日考证,郑天杰 撰。公元前1106说西周考年,张汝舟 撰。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106年,张闻玉 撰。公元前1105说西周金文和周历的研究,马承源 撰。公元前1102说西周青铜器铭文中之年代学资料,黎东方 撰。公元前1093说用日食、月相来研究西周的年代学,葛真 撰。公元前1088说武王克商之年为公元前1088年说,(日)水野清一 撰。公元前1087说西周断代和年历谱,(日)白川静 撰。公元前1076说伐纣之记载检讨,丁驌 撰。公元前1075说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年代问题,唐兰 撰。公元前1071说对武王克商年份的更正─兼论夏商周年代 ,李仲操 撰。公元前1070说西周年代综述(摘要),李仲操 撰。武王克殷之年,张政烺 撰。文王受命至成王五年年表─读王国维《周开国年表》後记,刘启益 撰。公元前1066说周初之年代,(日)新城新藏 撰。公元前1065说关於商、殷的一些新闻,(美)哈特纳 撰。西周的年代与历法,白光琦 撰。公元前1063说周初的绝对年代,(日)山田统 撰。公元前1059说古代和现代中国的行星天文学,(美)彭瓞钧 撰。公元前1057说殷周天象和征商年代,张钰哲、张培瑜 撰。公元前1055说武王克殷年考,章鸿钊 撰。试谈西周纪年,荣孟源 撰。公元前1051说略论西周武王的年代问题与重要青铜彝器,高木森 撰。西周年代考,姜文奎 撰。公元前1050说三代年表,(英)叶慈 撰。公元前1049说书经武成篇之生霸死霸及武王伐纣的年代月日考,王保德 撰。公元前1046说天命的宇宙─政治背景,(美)班大维 撰。公元前1045说西周之年历,(美)倪德卫 撰。《竹书纪年》与周武王克商的年代,(美)夏含夷 撰。西周年代新考─论金文月相与西周王年 ,周法高 撰。武王克商与西周诸王年代考,赵光贤 撰。公元前1044说武王克殷年月考,李丕基 撰。公元前1041说晚商的绝对年代,(美)吉德炜 撰。公元前1040说武王克商之日期,(美)倪德卫 撰。武王伐纣年代考,周文康 撰。公元前1039说周武王克商的年代问题,何幼琦 撰。公元前1030说周武王克殷日历,丁山 撰。西周年代学上的几个问题,(韩)方善柱 撰。公元前1030年克殷新说,周清流 撰。公元前1029说周武王克殷年代考,黄宝权、陈华新 撰。公元前1027说最初可纪之年代,梁启超 撰。殷周年代考,雷海宗 撰。西周历朔新谱及其它,莫非斯 撰。殷代的兵器与工具,(瑞典)高本汉 撰。商殷与夏周的年代问题,陈梦家 撰。西周史事概述,屈万里 撰。周初年代平议,何炳棣 撰。公元前1025说殷周年代的问题─长期求徵的结果及其处理的方法,劳干 撰。公元前1024说试论西周纪年,(日)平势隆郎 撰。公元前1018说西周年代考(摘要),周法高 撰。--------------------------------------------------------------------------------四、武王克商之年研究论著要目:--------------------------------------------------------------------------------1130BC林春溥据《毛诗正义》推算,《竹柏山房丛书》。1127BC谢元震,〈西周年代 〉,《文史》第29期1123BC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 〉引,商务印书馆。1122BC刘歆,《世经》,《汉书‧律历志》。绍雍,《皇极经世》。刘恕,《通鉴外记》。郑樵,《通志》。金履祥,《通鉴前编》。马端临,《文献通考》。吴其昌,〈金文历朔疏证〉,《燕京学报》6。吴其昌,〈殷周之际年历推证〉,《国学论丛》2卷1期1929。岛邦男,〈克殷年月考〉,《东洋学》14号1965。岛邦男,〈伐殷考〉,《文经论丛》创刊号11。岛邦男,〈帝辛三十三年殷亡说〉,《甲骨学》第11期1976。1118BC成家彻郎,〈武王克商之年代〉(修订版),《西周史论文集》。1117BC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引,商务印书馆。1116BC皇甫谧,〈帝王世纪〉引,《丛书集成本》。1112BC刘朝阳,《周初历法考》。刘朝阳,〈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史研究的矛盾形势和今後出路〉,《天文学报》1卷1期1953。1111BC一行,〈大衍历议〉,《新唐书‧律历志》。董作宾,〈中国年历总谱之西周年历谱〉,《史语所集刊》1952。董作宾,〈武王伐纣年月日今考〉,《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3期。严一萍,《何尊与中国年代》。严一萍,〈从利簋铭看伐纣年〉,《中国文学》新8期。郑天杰,〈周初历法与周初年代〉,《史学汇刊》11期1981。1106BC张汝舟,〈西周年考〉,《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张闻玉,〈西周王年论稿〉,贵州人民出版社。1105BC马承源,〈西周金文和周历的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1982。1102BC黎东方,〈西周青铜器铭文中之年代学资料〉,(台北)学生书局1975。1093BC葛真,〈用日食、月相来研究西周的年代学〉,《贵州工学院学报》2。1088BC水野清一,〈武王克商的年代问题引〉,据巴纳(Noel Barnard)"MetallurgicalRemains of Ancient China"1975。1087BC白川静,〈西周断代和年历谱〉,《金文通释》第5卷。1078BC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 〉引,商务印书馆。1076BC丁驌,〈西周王年与殷世新说〉,《中国文字》新4期7。丁驌,〈西周王年新说更正〉,《中国文字》新5期198112。丁驌,〈伐周之记载检讨〉,《中国文字》新13期2。1075BC唐兰,〈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年代问题〉,《新建设》3。刘启益,〈西周纪年铜器与武王至厉王在位年数〉,《文史》第13期。1071BC李仲操,〈对武王克商年份的更正─兼论夏商周年代〉,《中原文物》1期1997。1070BC殷历家据《易纬‧乾凿度》推算邹伯奇,〈太岁无超辰说〉,《学计一得》。李仲操,〈西周年代〉,文物出版社。张政烺,〈武王克殷之年〉,《洛阳考古四十年》。刘启益,〈文王受命至成王五年年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5。1067BC姚文田,〈周初年月日岁星考〉(按殷正),《邃雅堂学古录》。1066BC姚文田,〈周初年月日岁星考〉(按周正),《邃雅堂学古录》。新城新藏,〈周初之年代〉,《中国天文学史研究》。1065BC姚文田,〈周初年月日岁星考〉(按董作宾推算),《邃雅堂学古录》。哈特纳,〈殷商的某些消息〉,《第14届科技史国际会议论文集》1974。白光琦,〈西周的年代与历法〉,《西周史论文集》。1063BC山田统,〈周初的绝对年代〉,《大陆杂志》15卷6期。1059BC彭瓞钧,〈古代和现代中国的行星天文学〉,《美国天文学通报15》1983。1057BC朱右曾,张汝舟据《逸周书集训校释》推算。张钰哲,〈哈雷慧星的轨道演变趋势和它的古代史〉,《天文学报》19期1978。赵光贤,〈从天象推算武王伐纣之年〉,《历史研究》10。张培瑜,〈殷周天象和征商年代〉,《人文杂志》5。1055BC章鸿钊,〈中国古历析疑〉,科学出版社1958。荣孟源,〈试谈西周纪年〉,《中华文史论丛》1。1051BC高木森,〈略论西周武王的年代问题与重要青铜彝器〉,《华学月刊》11。姜文奎,〈西周年代考〉,《大陆杂志》82卷4期1991。1050BC《今本竹书纪年》。李兆洛,〈初建元以前历代甲子〉,《李氏合刻五种》卷三。叶慈(W P Yetts),《三代年表》(Chronological Tables of the Three Dynasties,"West" and "East" and the Zhou Dynasty),The Rulers of China,1957。1049BC王保德,〈书经武成篇之生霸死霸及武王伐纣的年代月日考〉,《东方杂志》复刊後17卷7期1984。1047BC林春溥,〈古史考年异同表〉(按《史记》推算),《竹柏山房丛书》。1046BC班大维(David W Pankenier),〈商西周的天文年代〉(Astronomical Dates inShang & Western Zhou),Early China(7):81-82。班大维(David W Pankenier),〈天命的宇宙─政治背景〉(The Cosmo-PoliticalBackground of Heaven's Mandate),Early China(20),1995。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045BC倪德卫(David S Nivison),〈西周之年历〉(The Dates of Western Zhou),《哈佛大学亚细亚研究学报》(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43卷1983第2期。倪德卫(David S Nivison),〈《国语》「武王伐纣」天象辨伪〉,《古文字研究》第12辑。夏含夷,〈《竹书纪年》与武王克商的年代〉,《文史》第38辑。周法高,〈西周年代新考〉,《大陆杂志》65卷5期1984。周法高,〈武王克商的年代问题〉,(台湾)《中央图书馆馆刊》1986。赵光贤,〈关於周初年代的几个问题〉,《人文杂志》2。赵光贤,〈武王克商与西周诸王年代考〉,《北京文博》1。1044BC李丕基,〈武王克殷年月考〉,《国民杂志》1卷5期1941。1041BC吉德炜(Keightley),〈晚商的绝对年代〉(Absolute Chronologhy),《商史的渊源》(Sources of Shang History)1978。1040BC倪德卫(David S Nivison),〈1040当为武王克商之年〉(1040 As the Dateof the Chou Conquest),Early China1982-1983倪德卫(David S Nivison),〈武王克商之日期〉,《竹书纪年》解谜第8章。周文康,〈武王伐纣年代考〉,《徐州师范学院学报》4。1039BC何幼琦,〈武王伐纣的年代问题〉,《中山大学学报》1。何幼琦,〈西周的年代问题〉。何幼琦,〈周武王克商的年代问题〉,《西周年代学论丛》。1035BC萧子显,《南齐书‧祥瑞志》。1030BC丁山,〈周武王克殷日历〉,《责善半月刊》20。丁山,〈文武周公疑年〉,《责善半月刊》1。方善柱,〈西周年代学上的几个问题〉,《大陆杂志》51卷1期1975。周清流,〈公元前1030年克殷新说〉。周清流,〈西周年代考辨〉,《史学史研究》2。1029BC黄宝权,〈武王克殷年代考〉,《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1》。1029BC梁启超,〈最初可记之年代〉,《饮冰室全集》之四十七。雷海宗,〈殷周年代考〉,《武汉文史哲季刊》1931。莫非斯,〈西周历朔新谱及其它〉,《考古社刊》第5期1936。陈梦家,〈西周年代考〉,商务印书馆。陈梦家,〈商殷与西周的年代问题〉,《历史研究》2。高本汉,〈殷代的兵器与工具〉,《瑞典远东博物馆刊》17期。屈万里,〈西周史实概述〉,《史语所集刊》1971。何炳棣,〈周初年代平议〉,《香港中文大学学报》1。1025BC劳干,〈论周初年代问题与月相问题的新看法〉,《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7卷1期1974。劳干,〈论周初年代和召诰洛诰新证明〉,(台湾)《中研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考古组》1981。劳干,〈从甲午月食讨论殷周年代的关键问题〉,《史语所集刊》1993。劳干,〈殷周年代的问题─长期求证的方法及其处理的结果〉,《史语所集刊》1996。1024BC平势隆郎,〈试论西周纪年〉,《中国古代纪年的研究》。1018BC周法高,〈西周纪年代考〉,《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学报》第4卷1期1971。

《天文学报》编委会由30位目前天文学各领域的资深教授、研究员等组成,其中外籍编委3人,形成了包括天体力学、天体测量及天文学史、人造卫星、太阳、行星物理、恒星及星际介质、星系与宇宙学、高能天体物理、天文仪器等学科编委审稿负责制的体系。主编由从事天文学前沿领域研究的专家担任,负责办刊政策,保证刊物学术质量,实现刊物的科学定位。编委会同时聘请了6位熟悉天文学科内容及出版业务的专家,以协助并指导本刊的发展。 《天文学报》第十届编委会名单主编:甘为群 副主编:冯珑珑 李向东 周济林 黄光力(常务) 编委:丁明德 马月华 韦大明 王力帆史生才 邓李才 卢炬甫朱紫吴学兵 李爱根 吴斌 陈阳林 隽杨戟 胡友秋 赵长印侯金良 高煜 常进 崔向群韩金林鲁春林 楼宇庆 褚耀泉樊军辉 顾问:方成 陆本魁 黄天衣 唐玉华曾琴 熊大闰 投稿须知1 摘要中文摘要(1) 每篇论文正文前应附有对文章内容准确概括而不加注释或评论的简要陈述,其内容应包括: 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2)摘要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也可写成报道/指示性文摘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用的符号或术语,也不宜引用正文中的图、表、公式摘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中文摘要的篇幅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适当加长英文摘要的篇幅,以满一页为限 2 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中国人名应姓前名后分写,姓全大写,双、单名首字母大写,双名在两个汉字的拼音字母之间加连字符“-”,复姓全部大写示例: 单名LIU Bing双名 LI Wei-hang复姓 OUYANG Hai 3 标题标题结构层次一般分为二级或三级,每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标题末不加标点符号各级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取左顶格编排格式 二、三级标题的编号数字之间用下圆点“”,例如“1”,“1” 4 关键字选自A&A每年第一期 5 参考文献列入参考文献的必须是作者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未正式发表的文献(包括私人通讯等)一般不作为文献引用,必要时可作为脚注处理姓名采用姓前名后的形式,外国人名取首字母并须大写作者之间不用“和”或“and”每条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列出,超过3人时只列前3人,后加“等”或“et ”期刊名须缩写,并与ADS上保持一致,请登陆网址查询。如果所引用的论文被选译发表在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上,引用时应作为两条文献独立引用 6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与格式专著 作者 书名 版本(第一版不标注)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份: 页码示例1:易照华,孙义燧 摄动理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1: 15-17示例2:  Sanderson R T Chemical Bond and Bond 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6: 23-30期刊作者 刊名,出版年份,卷号: 起始页码示例1: 王家骥,陈 力,赵建洪,等 天文学报,1996,37: 68示例2: 龚树模 天体物理学报,1997,17: 337示例3: Bardeen J M,Bond J R,Kaiser N,et ApJ,1986,304: 15析出文献文献作者 文题名// 专著主要负责者 专著题名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的起止页码示例1: 白书农 植物开花研究 // 李承森 植物科学进展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46-163示例2:Weinstein L,Swertz M N 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 // Sodeman W A Jr,Sodeman W A 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 of D Phiadelphia: Saunders,1974: 745-772 7 图、表中的文字请统一用英文表述 图题和表题须中、英文并列且一致 凡在正文中已说明的事项,在图题和表题中不必重复

  • 索引序列
  • 美国天文学报电子版下载
  • 中国天文学报电子版下载
  • 美国天文学报数字版下载
  • 美国天文学报电子版
  • 中国天文学报电子版下载免费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