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城市与环境研究杂志官网邮箱注册

城市与环境研究杂志官网邮箱注册

发布时间:

城市与环境研究杂志官网邮箱注册

中国给水排水、给水排水等,可以参考北大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我来给你介绍一些投稿注意事项吧。现在不少初学者看到别人写字拿了银子,手痒痒了,也投稿起来,但是,结果是越投越泄气,拿不到银子不说,还伤了神,伤了心。他们为何久投不中。是才气不够吗?为何那些没有才气的文字混混,发得那么欢?在这里,我给你们说点隐私话儿,也许可以提高你命中率:稿子后,要有完备的联系方式:作者名字、署名、地址、电话、邮箱,qq什么的都要详细,以便编辑联系你啊!要是没有这些,发了你文章,难找你拿米米啊!还有,详细的联系方式是编辑鉴定作者是不是抄袭稿子的一个重要依据。有些作者为了证明自己清白,把记者证、身份证、所有电话都写上了。发电子邮件,得注明投什么栏目,写上你名字和稿子名字。不要心血来潮,写稿子要积累,写稿前,你要多了解、研究你投稿杂志。包括杂志定位,板块情况、目标人群、栏目的风格、栏目设置、字数等。做到有的放矢。作者和编者都不是“瞎猫子”,世界上从来也没有“死老鼠”的。写稿子前,不妨死读杂志,读得你喷饭为佳。呵呵。读多了,你再写时,手顺了,心顺了,好故事汩汩直冒。

城市与环境研究 大气环境 地理环境研究 城市环境设计 福建环境 环境保护科学 城市环境。城市建筑 城市规划类的也可以,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给分

学校隶属关系:教育部电话:0431-5684088学校所在地: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传真:0431-5684009邮政编码:130024 网址:http://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成立于1996 年,其前身为地理系和环境科学系。地理系成立于1949 年,最初为东北师范大学史地系的一部分,也是新中国在东北根据地最早建立的地理系。环境科学系成立于1986 年,其前身是1978 年建立的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创办的培养从事环境科学研究、教学和环境保护人才的基地之一。地理系设有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系统3 个教研室;环境科学系设有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3 个教研室。学院还包括东北亚地理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泥炭沼泽研究所、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等科学研究单位。2002年学校成立“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东北研究院”,挂靠在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现有教授29 人,副教授24 人,高级工程师5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 人。近5 年来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级别课题118 项,其中国家重大课题2 项。拥有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区域经济学3 个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区域经济学6 个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5 个本科专业。一、专业设置本科专业地理科学专业为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地理教育工作和地理工作者。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城市规划、国土资源(土地)管理、区域规划等方向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政府公务员。环境科学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及环境污染控制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生态学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与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生态建设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应用数字技术从事城市、交通通讯、国土、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与监测等工作的管理与建设人才。硕士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学、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2个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包括区域开发与规划、区域经济与管理、国际区域经济学、区域可持续发展4个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包括地理教学论一个研究方向。自然地理学包括国土资源及规划管理、湿地与环境演变、资源环境信息工程3个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学包括区域经济地理与区域开发、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文化地理与区域旅游开发、经贸地理与物流4个研究方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包括遥感信息分析、GIS理论与开发、专题地图编制3个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包括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小城镇规划、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3个研究方向。环境科学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3个研究方向。环境工程包括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生态治理工程3个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包括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规划、土地评估3个研究方向。博士专业区域经济学包括区域经济开发、区域经济现代化、城市与区域整合研究、区域科技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区域资源整合与可持续发展7个研究方向。自然地理学包括综合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湿地生态学3个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学包括区域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城市地理学理论与实践、区域经济地理与区域规划4个研究方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包括空间信息集成分析模型1个研究方向。环境科学包括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评价、保护生物学、生态毒理学、环境污染化学、环境分析化学、低温等离子体与污染控制工程、放射环境学8个研究方向。二、师资队伍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110人(其中专业教师80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18人)、副教授26人,具高级职称的教师约占70%,讲师16人,助教9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9人,约占36%,具有硕士学位的36人,占教师比例的半数。学院聘请了两位校外教授作为“特聘教授”,其中一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三、人才培养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鲜明的办学特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教学上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积极实践“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培养模式,构建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课程体系,注重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近5年来学院为中等学校、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输送博士、硕士研究生249人、本科毕业生911人。2004年上半年,学院有在读博士研究生91人,硕士研究生216人,本科生680人。四、办学特色与优势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拥有大批年富力强的学术水平很高的教师,教师梯队结构合理,既有资深的院士和博士生导师,也有高学位的年轻的学术骨干,具有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和地理信息系统多学科交叉的明显优势。近年来已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8项,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69篇,已形成鲜明的区域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湿地科学和地理信息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方向,拥有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先进的区域开发信息系统实验室,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丰富,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区域经济、城乡规划管理、国土资源环境监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五、实验室建设经过多年建设及重大研究课题的开展,本院教学条件不断改善。现有多媒体教室,自然地理(地质、生物、土壤)实验室、区域开发信息工程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环境科学实验室、生态学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以及计算机房等设施。2002年,经批准,在学院设立了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修复重点实验室”。学院图书资料室拥有中外藏书5万余册,中文期刊245种,外文期刊42种。学院网站、地学信息港网站通过校园网与因特网相连。六、“九五”以来的科学研究简况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有着雄厚的历史积累和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科学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主要研究方向有:区域经济地理学、湿地科学、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综合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理论与技术、生物地理与生态恢复、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环境生态学、有机污染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区域环境规划与评价、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等研究方向。近5年来本院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973”项目1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项目总经费2396万元。近3年来,在SCI检索的期刊《地理学报》、《环境科学》、《地理科学》、《地理研究》、《第四纪研究》、《古地理学报》、《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生态学报》、《湖泊科学》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69篇,出版学术专著36部。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与地质学密切相关的第四纪环境演化和湿地环境演化的科研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多个项目得到国家资助,在环境代用指标和东北季风区全新世环境演化和定量古生态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七、国际合作与交流广泛地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是学院长期坚持的方针。近年来对外学术交流不断发展,与俄罗斯、日本、德国、白俄罗斯、韩国、朝鲜、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科研部门、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撰稿:介冬梅、王升忠)

城市与环境研究期刊官网邮箱注册

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保护环境类的专业杂志不好买,可以联系出版社购买,要不就是邮局订半年以上建议去办张图书卡,在图书馆的资源与环境,或者环境与化学等分类下寻找,现在不管公共图书馆还是大学图书馆这类的书籍都相当多

厦门城市环境研究所将重点研究城市生态、环境与健康等领域,实行理事会制,中科院、厦门市分别投入建设经费1亿和2亿元人民币,该所占地两百余亩、建筑面积逾6万平方米,力争2008年底建成运行。

城市与环境研究杂志官网邮箱注册地址

电子邮箱格式通常以类似出现。前面的guangjia为您注册时的用户名,为注册电子邮箱的域名,该域名后缀由电子邮箱注册网站的域名,假如在新浪注册电子邮箱,那么@后面的地址应该为。假如在网易163注册电子邮箱,就应该为,@为电子邮箱分隔符,根据国际惯例@符号为典型的电子邮箱地址格式分隔符,在@之前为电子邮箱的用户名,在@之后为电子邮箱的服务器域名地址(与邮箱注册网站的地址一致) 扩展资料E-mail像普通的邮件—样,也需要地址,它与普通邮件的区别在于它是电子地址。所有在Internet之上有信箱的用户都有自己的一个或几个Email address,并且这些Email address都是唯一的。邮件服务器就是根据这些地址,将每封电子邮件传送到各个用户的信箱中,Email address就是用户的信箱地址。就象普通邮件一样,你能否收到你的E-mail,取决于你是否取得了正确的电子邮件地址。—个完整的Internet邮件地址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格式如下:登录名@主机名域名中间用—个表示“在”(at)的符号“@”分开,符号的左边是对方的登录名,右边是完整的主机名,它由主机名与域名组成。其中,域名由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称为一个子域(Subdomain),各子域之间用圆点“.”隔开,每个子域都会告诉用户一些有关这台邮件服务器的信息。

通常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为:ame,其中 user 是收件人的用户名,ame是收件人的电子邮件服务器名,它还可以是域名或十进制数字表示的 IP 地址。例如申请的QQ邮箱为“QQ号码"。发送电子邮件必须知道收件人的电子邮箱地址,就像邮寄普通信件时要在收信人一栏上填写收信人的地址一样。Internet 中每个用户的电子邮箱地址都具有惟一性,这样可使邮件的收发更加方便、准确。扩展资料1、绝大部分的电子邮件地址输入错误是因为:@是半格格式,很多人用全格输入邮箱地址会变成大写的“@”,虽然肉眼看起来差别不大,但邮件系统会自动判定这个地址不符合电子邮箱地址的格式,因此无法发送邮件。2、另外,比较正式的邮件用户名最好不要添加例如“”“_”这些符号,因为很容易被看漏。参考资料电子邮箱地址--百度百科

回答 1电子邮件的地址写法为:用户名@邮箱注册网站的域名; 2邮箱注册网站的域名有qq邮箱,网易邮箱等; 3在群发电子邮件时,需要用分号分隔电子邮箱地址。 更多1条 

简单修改IP方法(可随时任意切换)可以使用浏览器搜索兔子。。IP转换器软件可以在手机上安装一个可以改IP的工具呀。这样的软件有很多种的,这边的没有什么限制的。手机/电脑都可以使用的。选择的点也是很多包含全国大部分城市数百万IP点。搜索下载--安装打开--选择适合使用的IP连接--连接即可的。

城市与环境研究杂志官网邮箱注册申请

你好 你可以发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我是杂志社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 请勿相信任何便宜包过审核广告 请你选择正规的杂志社 避免以后的纠纷造成不便

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保护环境类的专业杂志不好买,可以联系出版社购买,要不就是邮局订半年以上建议去办张图书卡,在图书馆的资源与环境,或者环境与化学等分类下寻找,现在不管公共图书馆还是大学图书馆这类的书籍都相当多

《工业水处理》《环境工作通讯》《环境化学》《陕西环境》《重庆环境科学》《轻工环保》《农业环境保护》《海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劳动保护科学技术》《中国环境管理》《四川环境》《上海环境科学》《电力环境保护》《河南环境》《上海劳动保护技术》《再生资源研究》《环境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辽宁城乡环境科技》《废钢铁》《世界环境》《福建环境》《农村生态环境》《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环境导报》《农业环境与发展》《中国环境监测》《中国物资再生》《环境遥感》《遥感信息》《自然资源学报》《灾害学》《劳动安全》《劳动安全与健康》《生命与灾祸》《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云南地理环境研究》《吉林劳动保护》《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林业劳动安全》《干旱环境监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产业与环境》《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粉煤灰综合利用》《污染防治技术》《山东环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江苏劳动保护》《自然灾害学报》《石油化工环境保护》《减灾与发展》《橡胶节能与环保》《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环保科技情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青海环境》《中国减灾》《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火灾科学》《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建材环保与节能》《江苏环境科技》《中国劳动防护用品》《人类环境杂志》《浙江劳动保护》《广东劳动保护》《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中国环保产业》《林业与社会》《环境教育》《世界安全卫生信息》《云南环境科学》《黑龙江环境通报》《内蒙古环境保护》《广州环境科学》《环境科技动态》《生态环境与保护》《环境科学》《工业安全与防尘》《环境》《新疆环境保护》《国外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科学进展》《环境科学动态》《安全》《环境保护科学》《冶金环境保护》《化工环保》《环境与开发》《交通环保》《北方环境》《贵州环保科技》《环境科学学报》《中国环境科学》《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冶金环保情报》《环境科学研究》《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上海环境报》《生活环境报》《环境报》《中国市容报》《环境保护导报》《中国减灾报》《上海劳动保护报》《劳动导报》《中国环境报》《安全生产报》《环境保护报》《市容建设报》

学校隶属关系:教育部电话:0431-5684088学校所在地: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传真:0431-5684009邮政编码:130024 网址:http://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成立于1996 年,其前身为地理系和环境科学系。地理系成立于1949 年,最初为东北师范大学史地系的一部分,也是新中国在东北根据地最早建立的地理系。环境科学系成立于1986 年,其前身是1978 年建立的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创办的培养从事环境科学研究、教学和环境保护人才的基地之一。地理系设有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系统3 个教研室;环境科学系设有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3 个教研室。学院还包括东北亚地理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泥炭沼泽研究所、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等科学研究单位。2002年学校成立“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东北研究院”,挂靠在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现有教授29 人,副教授24 人,高级工程师5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 人。近5 年来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级别课题118 项,其中国家重大课题2 项。拥有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区域经济学3 个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区域经济学6 个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5 个本科专业。一、专业设置本科专业地理科学专业为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地理教育工作和地理工作者。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城市规划、国土资源(土地)管理、区域规划等方向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政府公务员。环境科学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及环境污染控制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生态学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与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生态建设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应用数字技术从事城市、交通通讯、国土、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与监测等工作的管理与建设人才。硕士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学、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2个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包括区域开发与规划、区域经济与管理、国际区域经济学、区域可持续发展4个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包括地理教学论一个研究方向。自然地理学包括国土资源及规划管理、湿地与环境演变、资源环境信息工程3个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学包括区域经济地理与区域开发、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文化地理与区域旅游开发、经贸地理与物流4个研究方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包括遥感信息分析、GIS理论与开发、专题地图编制3个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包括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小城镇规划、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3个研究方向。环境科学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3个研究方向。环境工程包括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生态治理工程3个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包括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规划、土地评估3个研究方向。博士专业区域经济学包括区域经济开发、区域经济现代化、城市与区域整合研究、区域科技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区域资源整合与可持续发展7个研究方向。自然地理学包括综合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湿地生态学3个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学包括区域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城市地理学理论与实践、区域经济地理与区域规划4个研究方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包括空间信息集成分析模型1个研究方向。环境科学包括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评价、保护生物学、生态毒理学、环境污染化学、环境分析化学、低温等离子体与污染控制工程、放射环境学8个研究方向。二、师资队伍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110人(其中专业教师80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18人)、副教授26人,具高级职称的教师约占70%,讲师16人,助教9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9人,约占36%,具有硕士学位的36人,占教师比例的半数。学院聘请了两位校外教授作为“特聘教授”,其中一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三、人才培养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鲜明的办学特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教学上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积极实践“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培养模式,构建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课程体系,注重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近5年来学院为中等学校、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输送博士、硕士研究生249人、本科毕业生911人。2004年上半年,学院有在读博士研究生91人,硕士研究生216人,本科生680人。四、办学特色与优势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拥有大批年富力强的学术水平很高的教师,教师梯队结构合理,既有资深的院士和博士生导师,也有高学位的年轻的学术骨干,具有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和地理信息系统多学科交叉的明显优势。近年来已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8项,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69篇,已形成鲜明的区域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湿地科学和地理信息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方向,拥有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先进的区域开发信息系统实验室,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丰富,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区域经济、城乡规划管理、国土资源环境监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五、实验室建设经过多年建设及重大研究课题的开展,本院教学条件不断改善。现有多媒体教室,自然地理(地质、生物、土壤)实验室、区域开发信息工程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环境科学实验室、生态学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以及计算机房等设施。2002年,经批准,在学院设立了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修复重点实验室”。学院图书资料室拥有中外藏书5万余册,中文期刊245种,外文期刊42种。学院网站、地学信息港网站通过校园网与因特网相连。六、“九五”以来的科学研究简况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有着雄厚的历史积累和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科学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主要研究方向有:区域经济地理学、湿地科学、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综合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理论与技术、生物地理与生态恢复、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环境生态学、有机污染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区域环境规划与评价、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等研究方向。近5年来本院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973”项目1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项目总经费2396万元。近3年来,在SCI检索的期刊《地理学报》、《环境科学》、《地理科学》、《地理研究》、《第四纪研究》、《古地理学报》、《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生态学报》、《湖泊科学》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69篇,出版学术专著36部。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与地质学密切相关的第四纪环境演化和湿地环境演化的科研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多个项目得到国家资助,在环境代用指标和东北季风区全新世环境演化和定量古生态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七、国际合作与交流广泛地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是学院长期坚持的方针。近年来对外学术交流不断发展,与俄罗斯、日本、德国、白俄罗斯、韩国、朝鲜、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科研部门、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撰稿:介冬梅、王升忠)

城市与环境研究杂志官网邮箱

你好 你可以发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我是杂志社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 请勿相信任何便宜包过审核广告 请你选择正规的杂志社 避免以后的纠纷造成不便

城市与环境研究 大气环境 地理环境研究 城市环境设计 福建环境 环境保护科学 城市环境。城市建筑 城市规划类的也可以,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给分

  • 索引序列
  • 城市与环境研究杂志官网邮箱注册
  • 城市与环境研究期刊官网邮箱注册
  • 城市与环境研究杂志官网邮箱注册地址
  • 城市与环境研究杂志官网邮箱注册申请
  • 城市与环境研究杂志官网邮箱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