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经济资料译丛什么类刊物

经济资料译丛什么类刊物

发布时间:

经济资料译丛什么类刊物

- “Rethinking the Peasant Burden: Evidence from a Chinese Village”, The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April/July 2003, UK, (forthcoming)- China in the World Economy: the Domestic Policy Challenges (published inEnglish, French and Chinese), OECD, Paris, 2002 (contributor)- Regional Soybean Uses and Processing Capacities, in “The Changing Roleof Soybean in China’s Food System: A Study in its Production, Processing,Consumption and Trade”, Edited by Claude Aubert and Zhu Xigang, ChinaAgriculture Press, 2002 (with Aubert Claud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oybean Trade, in “The Changing Role ofSoybean in China’s Food System: A Study in its Production, Processing,Consumption and Trade”, Edited by Claude Aubert and Zhu Xigang, ChinaAgriculture Press, 2002 (with Dabat Marie-Hélène)- “Sous-emploi Agricole et Migrations Rurales, faits et chiffres”, février2002, Perspectives Chinoises, Hong Kong, mars/avril 2002, 49-61 (withAubert Claude)- “Agricultural Underemployment and Rural Migration in China: Facts andFigures”, China Perspectives, N 41, May/June 2002, 47-58 (with AubertClaude)- “Ethique et Economie Paysannes en Chine”, in Dufumier Marc (editor), UnAgronome dans son Siècle, Actualité de René Dumont, Karthala, Paris, 2002(with Aubert Claude and Cheng Ying)- “Peasant Burden : Taxes and Levies Imposed on Chinese Farmers”, OECDProceedings, Agricultural Policy Adjustments in China after WTO accession,Paris, 2002 (with Aubert Claude) - “The Role of Agricultural and OtherPolicies in Raising Rural Income in China”, OECD Proceedings, AgriculturalPolicy Adjustments in China after WTO accession, Paris, 2002 (withKwiecinski Andrzej)- “L’Economie du Soja en Chine : les Défis à la Globalisation” , in l’OCL,May/June 2001 (with Aubert Claude and Dabat Marie-Hélène)- “ Marché International du Soja : des Flux en Profonde Recomposition”, inl’OCL, May/June 2001 (with Dabat Marie-Hélène and Lan?on Frédéric) “黑龙江省的大豆经济”(合作完成),载《中国大豆经济研究》,Claude AUBERT 和 朱希刚主编,2002年9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第176-240页。“河南省的大豆经济”(合作完成),载《中国大豆经济研究》,Claude AUBERT 和 朱希刚主编,2002年9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第241-304页。“法国农业合作社”, 《世界农业》,N3,1999。“法国合作农场的发展及其特点”,《世界农业》,N10,1997。“畜牧业项目经济评价的参数测定” (合作完成),载于《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1995,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9月。“项目监测”(合作完成),载于《 农业区域开发项目管理研究》,农业出版社,1992年2月。《农业项目监测评价和经济分析》(培训教材),山东省计委,1992年。“世界银行农业开发重点的历史演变” (合作完成), 农村发展论坛 , N3, 1991。“世界银行农业开发项目贷款评述” (合作完成), 《中国农村金融》,N8,1991。“进出口商品经济分析”,载于《农业外向型技术经济手册》,中国科技出版社,1991年5月。“用好世界银行贷款,加快我国农业发展” (合作完成), 农业经济问题 , N4, 1990。“农业项目经济评价:华北平原农业项目案例分析“, 农村经济与社会 , N6, 1988。译著和译文 世界银行出版物-《农业项目监测评价和数据分析》,第7,9,16,17章,中国财经出版社,1991年11月。“全球经济前景与发展中国家”,《世界经济译丛》,N12,1991。

我曾经买过一本金圣才的习题解答,在他的最后面对各种经典教材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如下。初级教材: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 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2、 萨缪尔森《经济学》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现在版本又更新了。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3、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 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然皆远逊外国教材。中级微观教材。 中级教材一般以微观、宏观两科为主,兼修其他应用科目。传统经济学,本无宏观、微观之分,自凯恩斯针对名义变量进行宏观经济分析之后,始有宏观一科。故历来次序,先修微观,再修宏观,后及其他。微观经济学为各科之基础。其分析,乃基于马歇尔的一般均衡分析及边际效用学派之边际分析,而后由萨谬而森发展数学方法及框架而成,涵盖范围甚广,大致包括: 基础部分:传统厂商理论(技术、利润、成本)、传统消费者理论(效用、偏好、选择、需求)、局部均衡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之稳定性)、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二大定理、交换方框图) 分支部分:寡占市场理论(寡头、定价、市场细分)、博奕论(纯策略均衡、混合博奕、广延型结构、厂商博奕、颤抖的手)、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税收制度设计、投票、外部效应)、不确定性经济学(风险、博采、保险、投资)、信息经济学(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信号)、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法和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企业性质分析、法律)、拍卖理论(拍卖机制设计)、匹配理论等。 学习者可根据上述内容,与教材所列提纲比较,则可知教材侧重点之所在。1、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人大版。 此书乃标准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在美国多个大学供mba采用,国内英文版有清华版,中文版有人大版。此书内容适中,主题广泛,均是各部分理论之要点,不旁及其他分歧内容,其中定价部分较为详细。图形清晰,语言流畅。所采用数学工具甚浅,有函数但不涉及微分,只用差值。曲线只用标准严格凹性曲线,不及拟凹部分、线性仿射内容,成本函数也均为线性。建议此书应通读,可作进阶之用。 2、曼斯非尔特《微观经济学》人大版。 内容、难度、书价与平狄克相仿,唯编排次序不同。体系稍显庞杂,不如平狄克之明晰,然也为一国外通行教材。若修习平狄克有不明之处,则可先参照此教材或先修学其他国内出版之书籍。如北大系列教材之周惠中〈微观经济学〉,北大版朱善利之《微观经济学》等。此书不属必读。 3、《国外经济学教材库》系列之《应用微观经济学》,32开,经济科学出版社。 此书有大量案例及微观经济原理之运用,所用数学甚少,读此书,可补充平狄克教材之案例。加深对经济学之了解。 4、范里安《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费方域翻译。 由美国WW诺顿图书公司 1990年版译出,三联版。此书是极规范之经济学专业的中级微观教材。美国MIT,哈佛、伯克利经济学本科指定教材。32开,800多页。易懂而深刻。本书为第二版,内容除论述了市场、消费者偏好、需求、技术、利润、生产等问题,还增加了两章, 分别论述了要素供给和信息经济等。内容上相当关注技术细节问题,比平狄克要更深一些。范里安微观经济学与数学造诣极深。然此书乃其为学生所写之中级教材,刻意避免数学之应用,大部分数学推导放于附录,微分运用相当少,适宜学完平狄克后重点阅读。可作平狄克中各部分理论内容之拓展。 高级微观教材1、范里安《高级微观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这是范里安在《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的基础上的标准高级教材。每一章均相当简短但精要。阅读时需要对中级教材有比较深入的学习。但翻译质量不佳。建议直接读英文版。接近研究生一年级水平。推荐阅读。 2、《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theory》as-colell Green等。 社科院,中文版,北大翻译。经典中的经典目前所见,顶级教材,研究生一年级水平。推荐阅读。3、《微观经济理论》尼克尔森,国内中文翻译出版。 此书微积分运用、数学运算简洁明晰,全书难度、体系一致,排版清楚、内容重点突出,主题有深度,实为一极佳之中高级教材。书后之参考书目适宜进一步学习参考,为中级教材之中,最适宜和高级教材接轨者,唯书价稍贵,习题难度不深,习题量稍显不足。此书似乎出版发行量不多,除北大、复旦等处书店有少量可见外,其他大学及城市似甚少见。推荐阅读。4、平新乔的《微观经济学18讲》,北大出版。 内容属于中高级微观经济学,涉及微观领域较多,引入大量的数学运算,除文字内容外,强调逻辑推理。惟书中有不少印刷错误,且理论内容跳跃太快,不利学习理解,数学运用庞杂,不够明快清晰。在国内中高级教材中属中上之作,接近国外大学本科高年级水平。最大的优点是书后付有大量需要运算的习题,均需花时间读书和思考才能解决,很适宜学习训练。对从中级到高级过渡有帮助。不属必读范围。 5、张定胜《高级微观经济学》。武大出版。 此书属于中高级内容,因涉及主题较少,故比平新乔之〈18讲〉显得清晰。适宜找不到其他中高级教材,而高级教材又甚困难,可以此书做过渡。 6、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此书主题基础部分已达高级水平,难度甚大。至博奕论以后部分,则难度甚浅。或与日本经济学之教授方法有关。对传统的价格理论的数学描述相当清楚。数学证明部分清楚。推荐阅读。 7、武康平《高级微观经济学》,清华版。进一步学习数理经济学之用。不属于必读范围。 中级宏观教材。 若无意进一步学习高级微观经济学,则可同时学习宏观经济学。微观的特点是精深,宏观则是驳杂。因为宏观流派很多,观点各不相同。 1、《宏观经济学》曼昆,人大版。中文翻译。 此书秉承曼昆〈经济学原理〉之优点,以简单,浅显为特点。虽只有很少量的数学,但对原理及内容均提炼得甚为简洁。前半部分写得相当清晰。可读完萨谬而森《经济学》并略懂一点微观后直接学习。适宜一个循环学习,即以书入手,修完《全球视角》后,再回头重修此书,有提纲挈领之用。缺点是作者似乎限于门户之见,对真实周期学派、奥地利学派等其他学派提得很少。建议阅读。 2、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人大版中文翻译,东北财大有影印英文版。 此书是标准的中级宏观教材,属正统教材。体系清楚,描述准确,通行于美国各大学多年。采用凯恩斯IS-LM体系为框架,对各个流派评价及描述相当公平。推荐必读。 3、罗伯特霍尔《宏观经济学》,人大版中文翻译。 整本书显得有点凌乱,适宜读过其他中级宏观再做印证之用,内容比上述两本教材略深。不属必读范围。 4、巴罗《宏观经济学》,清华影印英文版。 巴罗宏观经济学造诣很深,主要研究领域在经济增长理论。但写的书却销路很差。学这本书可作为对上述教材所属凯恩斯学派的一个补充。不属必读范围。5、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三联版 。 萨克斯成功处理了南美高通货膨胀的问题,但书一样写的相当好,整本书注意细节而有条理。很适宜读完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后进一步阅读。以拓展知识。 6、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 今日之宏观经济学,已很难讨论封闭的宏观经济,此书可谓进一步拓展的宏观经济学,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个部分,渗透克鲁格曼的经济思想,所采用框架为AS-AD框架,可作IS-LM框架的补充。推荐阅读。 7、《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与反思》及《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分析》及《与经济学大师对话》此系列三册,前两册为商务版。 此书乃对各不同流派经济学大师的采访和评论,对各个流派的异同可以有清楚的了解,而且是直面经济学大师,可以看到各个大师之间彼此的观点不同,甚至成见立场,互相抨击之处,实在有趣。推荐阅读。 高级宏观经济学 1、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 。商务版。推荐阅读 2、布兰查德《高级宏观经济学》 3、萨金特《动态宏观经济理论》 4、龚六堂《高级宏观经济学》。推荐阅读 论坛比较有名的就是人大经济论坛和经济学家论坛,里面有很多有用的资料和一些最新的原创文章。相信你把以上这些东西摸透了,也就很好了!

曼昆的中级宏观,范里安的中级微观

我个人觉得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会更好,因为他与时间联系更近而且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的并被国内外多所大学作为教科书,是当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教科书,作者本人也曾经是美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经济资料译丛属于什么类期刊

初级教材,这本书中有很多高级的理论,但是并没有给出严格的数学推论,只是给出了结果。所以算是入门学者必读的一本书。西方经济学指产生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狭义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式,广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与东方经济学是不同的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主要是范式概念,而不仅仅是地域慨念。改革开放以来流行中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属于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特点:《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五版)典型题题解》(下称《题解》)是与教育部高教司组编、高鸿业主编的国家级规划教材《西方经济学》(第五版)相配套的学习资料。这本《题解》不仅给出了该教材每章后的习题解答,而且还从学习和教学的需要出发,增加了较多的有代表性的题目及其解答(为了与教材的题目相区别,增加的题目以题号上标+提示)。目前国内财经、管理类本科生报考硕士研究生时,许多高校的西方经济学试题题型基本上以问答、分析和计算题为主,本书的题型也以这些题型为主。因此,本书不仅有助于学生消化和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而且对考研学生对相关科目的应考也有参。

中国人民大学翻译的一套教科书把各个经济学科的现在理论都覆盖了呀,大开面很厚的那种,要看理论就看那套吧要了解经济学发展历史的话就先借一本经济学发展史看看框架,然后就遵循亚当斯密,李嘉图,约翰穆勒,马歇尔,凯恩斯的线路看看他们的政治经济学,中间参杂了很多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看看期刊什么的要善用学校的数据库啊,大学应该有买的,可以去问一下时政运用什么的先看看新闻吧,然后看中哪个人了以后再在网上查查他的文章看吧。如果不介意英文的话《经济学家》一直在网上组织讨论的,中国的不知道= =

我曾经买过一本金圣才的习题解答,在他的最后面对各种经典教材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如下。初级教材: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 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2、 萨缪尔森《经济学》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现在版本又更新了。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3、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 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然皆远逊外国教材。中级微观教材。 中级教材一般以微观、宏观两科为主,兼修其他应用科目。传统经济学,本无宏观、微观之分,自凯恩斯针对名义变量进行宏观经济分析之后,始有宏观一科。故历来次序,先修微观,再修宏观,后及其他。微观经济学为各科之基础。其分析,乃基于马歇尔的一般均衡分析及边际效用学派之边际分析,而后由萨谬而森发展数学方法及框架而成,涵盖范围甚广,大致包括: 基础部分:传统厂商理论(技术、利润、成本)、传统消费者理论(效用、偏好、选择、需求)、局部均衡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之稳定性)、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二大定理、交换方框图) 分支部分:寡占市场理论(寡头、定价、市场细分)、博奕论(纯策略均衡、混合博奕、广延型结构、厂商博奕、颤抖的手)、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税收制度设计、投票、外部效应)、不确定性经济学(风险、博采、保险、投资)、信息经济学(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信号)、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法和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企业性质分析、法律)、拍卖理论(拍卖机制设计)、匹配理论等。 学习者可根据上述内容,与教材所列提纲比较,则可知教材侧重点之所在。1、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人大版。 此书乃标准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在美国多个大学供mba采用,国内英文版有清华版,中文版有人大版。此书内容适中,主题广泛,均是各部分理论之要点,不旁及其他分歧内容,其中定价部分较为详细。图形清晰,语言流畅。所采用数学工具甚浅,有函数但不涉及微分,只用差值。曲线只用标准严格凹性曲线,不及拟凹部分、线性仿射内容,成本函数也均为线性。建议此书应通读,可作进阶之用。 2、曼斯非尔特《微观经济学》人大版。 内容、难度、书价与平狄克相仿,唯编排次序不同。体系稍显庞杂,不如平狄克之明晰,然也为一国外通行教材。若修习平狄克有不明之处,则可先参照此教材或先修学其他国内出版之书籍。如北大系列教材之周惠中〈微观经济学〉,北大版朱善利之《微观经济学》等。此书不属必读。 3、《国外经济学教材库》系列之《应用微观经济学》,32开,经济科学出版社。 此书有大量案例及微观经济原理之运用,所用数学甚少,读此书,可补充平狄克教材之案例。加深对经济学之了解。 4、范里安《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费方域翻译。 由美国WW诺顿图书公司 1990年版译出,三联版。此书是极规范之经济学专业的中级微观教材。美国MIT,哈佛、伯克利经济学本科指定教材。32开,800多页。易懂而深刻。本书为第二版,内容除论述了市场、消费者偏好、需求、技术、利润、生产等问题,还增加了两章, 分别论述了要素供给和信息经济等。内容上相当关注技术细节问题,比平狄克要更深一些。范里安微观经济学与数学造诣极深。然此书乃其为学生所写之中级教材,刻意避免数学之应用,大部分数学推导放于附录,微分运用相当少,适宜学完平狄克后重点阅读。可作平狄克中各部分理论内容之拓展。 高级微观教材1、范里安《高级微观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这是范里安在《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的基础上的标准高级教材。每一章均相当简短但精要。阅读时需要对中级教材有比较深入的学习。但翻译质量不佳。建议直接读英文版。接近研究生一年级水平。推荐阅读。 2、《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theory》as-colell Green等。 社科院,中文版,北大翻译。经典中的经典目前所见,顶级教材,研究生一年级水平。推荐阅读。3、《微观经济理论》尼克尔森,国内中文翻译出版。 此书微积分运用、数学运算简洁明晰,全书难度、体系一致,排版清楚、内容重点突出,主题有深度,实为一极佳之中高级教材。书后之参考书目适宜进一步学习参考,为中级教材之中,最适宜和高级教材接轨者,唯书价稍贵,习题难度不深,习题量稍显不足。此书似乎出版发行量不多,除北大、复旦等处书店有少量可见外,其他大学及城市似甚少见。推荐阅读。4、平新乔的《微观经济学18讲》,北大出版。 内容属于中高级微观经济学,涉及微观领域较多,引入大量的数学运算,除文字内容外,强调逻辑推理。惟书中有不少印刷错误,且理论内容跳跃太快,不利学习理解,数学运用庞杂,不够明快清晰。在国内中高级教材中属中上之作,接近国外大学本科高年级水平。最大的优点是书后付有大量需要运算的习题,均需花时间读书和思考才能解决,很适宜学习训练。对从中级到高级过渡有帮助。不属必读范围。 5、张定胜《高级微观经济学》。武大出版。 此书属于中高级内容,因涉及主题较少,故比平新乔之〈18讲〉显得清晰。适宜找不到其他中高级教材,而高级教材又甚困难,可以此书做过渡。 6、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此书主题基础部分已达高级水平,难度甚大。至博奕论以后部分,则难度甚浅。或与日本经济学之教授方法有关。对传统的价格理论的数学描述相当清楚。数学证明部分清楚。推荐阅读。 7、武康平《高级微观经济学》,清华版。进一步学习数理经济学之用。不属于必读范围。 中级宏观教材。 若无意进一步学习高级微观经济学,则可同时学习宏观经济学。微观的特点是精深,宏观则是驳杂。因为宏观流派很多,观点各不相同。 1、《宏观经济学》曼昆,人大版。中文翻译。 此书秉承曼昆〈经济学原理〉之优点,以简单,浅显为特点。虽只有很少量的数学,但对原理及内容均提炼得甚为简洁。前半部分写得相当清晰。可读完萨谬而森《经济学》并略懂一点微观后直接学习。适宜一个循环学习,即以书入手,修完《全球视角》后,再回头重修此书,有提纲挈领之用。缺点是作者似乎限于门户之见,对真实周期学派、奥地利学派等其他学派提得很少。建议阅读。 2、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人大版中文翻译,东北财大有影印英文版。 此书是标准的中级宏观教材,属正统教材。体系清楚,描述准确,通行于美国各大学多年。采用凯恩斯IS-LM体系为框架,对各个流派评价及描述相当公平。推荐必读。 3、罗伯特霍尔《宏观经济学》,人大版中文翻译。 整本书显得有点凌乱,适宜读过其他中级宏观再做印证之用,内容比上述两本教材略深。不属必读范围。 4、巴罗《宏观经济学》,清华影印英文版。 巴罗宏观经济学造诣很深,主要研究领域在经济增长理论。但写的书却销路很差。学这本书可作为对上述教材所属凯恩斯学派的一个补充。不属必读范围。5、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三联版 。 萨克斯成功处理了南美高通货膨胀的问题,但书一样写的相当好,整本书注意细节而有条理。很适宜读完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后进一步阅读。以拓展知识。 6、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 今日之宏观经济学,已很难讨论封闭的宏观经济,此书可谓进一步拓展的宏观经济学,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个部分,渗透克鲁格曼的经济思想,所采用框架为AS-AD框架,可作IS-LM框架的补充。推荐阅读。 7、《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与反思》及《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分析》及《与经济学大师对话》此系列三册,前两册为商务版。 此书乃对各不同流派经济学大师的采访和评论,对各个流派的异同可以有清楚的了解,而且是直面经济学大师,可以看到各个大师之间彼此的观点不同,甚至成见立场,互相抨击之处,实在有趣。推荐阅读。 高级宏观经济学 1、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 。商务版。推荐阅读 2、布兰查德《高级宏观经济学》 3、萨金特《动态宏观经济理论》 4、龚六堂《高级宏观经济学》。推荐阅读 论坛比较有名的就是人大经济论坛和经济学家论坛,里面有很多有用的资料和一些最新的原创文章。相信你把以上这些东西摸透了,也就很好了!

南洋资料译丛是什么级别的刊物

一类期刊,二类期刊,三类期刊,代表着刊物不同的水准。通常情况下一类期刊的质量是最高的。

国际级期刊是要比省级期刊是要严格很多,要求也要多很多的。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前身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创办于1956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东南亚研究机构,也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之一。1996年,由研究所升格为研究院。随后,南洋研究院成为国家“211工程”“九五”和“十五”建设子项目的机构。2000年9月,在此基础上组建的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11月,研究院入选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南洋研究院下设东南亚政治经济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所、华侨华人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心、《南洋问题研究》和《南洋资料译丛》编辑部、图书馆、办公室。现有国际政治、外交学(侨务方向)本科专业,世界经济、国际关系、中国史硕士点,政治学理论、世界经济、世界史博士点,拥有1个国家“211工程”建设子项目、1个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学科。2005年4月成立的马来西亚研究所,是与马来西亚首相阿都拉·巴达维提议建立的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相对应的研究机构。

不对弄明白几个概念,就可以解决你的问题了国家级:国内合法刊物中,主管单位是部级单位的(比如教育部、科技部等等),就是国家一级,主管单位是中国xx集团、中国xx学会的,就是国家二级核心期刊:是一些单位、团体或组织,从全国合法期刊中,经过一定程序的筛选,进入其目录的,就是该核心期刊,比如说被北大核心收录的刊物,就称为北大核心期刊。这里面既有国家级期刊,也有省级期刊,还有些期刊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市级(有些人不认可市级的说法,认为国内刊物最低是省级)。能进入核心数据库的主要条件是办刊质量,而不是级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一直不认可刊物有级别的划分,评职称过程中出现的省级、国家级,都是下面负责评职称的单位划分的。国内核心期刊数据库,总共有七个,其中最长用的有:北大核心(又名中文核心)、南大核心(又名CSSCI)、科技核心(又名统计源核心)、CSCD(又名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其他的几个核心数据库,要么认可度低,要么知名度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每个单位认可的核心数据库是不一样的,大多数单位认可北大核心,要求高的地方认可南大核心和CSCD,医学行业主要是认可北大核心、科技核心这两个无论一个刊物以前是什么级别,一旦被你们单位认可的核心数据库收录,它就脱离了省级、国家级这样的划分,这个刊物对你们来说就是比国家级还要高一个档次的期刊

南洋资料译丛cssci

研究院拥有先进的科研与教学设施,在东南亚资料信息收集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研究院拥有独立的图书馆,馆藏图书8万册,其中外文书籍9400册;现有报刊1160种,其中外文报刊880种。《南洋问题研究》(创刊于1974年)和《南洋资料译丛》(创刊于1957年)是研究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南洋问题研究》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CSSCI)选用期刊。同时,研究院已建成东南亚教学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设立东南亚研究中英文学术网站和东南亚研究数据库。

m;j; ;

南洋资料译丛论文怎么引用

在word文件里,怎么设置论文的引用?

毕业季就要到来了,大学毕业可不轻松,毕业论文可是一大难题啊,从初稿到定稿,有时候还要重复修改,为了修改次数减少,一起来看看论文的格式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引用怎么写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论文引用怎么写论文引用怎么写,如果引用只涉及一个作家的某本专著或文章,而作家的名字在自己的行文中没有出现, 将该作家的姓氏和出版的时间用括弧括起来,放在句子结尾,注意该括弧算作句子的一部分,标点符号应放在括弧之后。如果引用所涉及到的作家的名字已经出现在行文中, 只需要在名字后面加上括弧, 填入出版时间即可。论文引用怎么写,要怎么标明,论文查重先说说两种常用的方法标明,首先首先在引用地方的句末,用上标标注序号,然后再文章最后的参考文献中具体说明是谁的什么文章。没有引用原文的只在参考文献中说明是参考了谁的什么文章。引用别人的文章,其目的是用以说明自己的观点,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要注意:第一是“引用”应该是摘取,而不能大段大段的使用,否则有剽窃之嫌;第二是一定要注明文章的出处,即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等。论文最后引用原文就行,如果你不知道原文出自哪里,就注明引用自A文章即可。在A文章里面看到了我想用到的资料,但是这段资料是引用的B文献的,基于尊重原创的原则,应该引用原始出处。

论文引用怎么写,如果引用只涉及一个作家的某本专著或文章,而作家的名字在自己的行文中没有出现, 将该作家的姓氏和出版的时间用括弧括起来,放在句子结尾,注意该括弧算作句子的一部分,标点符号应放在括弧之后。如果引用所涉及到的作家的名字已经出现在行文中, 只需要在名字后面加上括弧, 填入出版时间即可。论文引用怎么写,要怎么标明,论文查重先说说两种常用的方法标明,首先首先在引用地方的句末,用上标标注序号,然后再文章最后的参考文献中具体说明是谁的什么文章。没有引用原文的只在参考文献中说明是参考了谁的什么文章。

目前最常见的有两种形式直接引用,direct quotation (引用原文,后面用括号写出作者名,年代,原文的页数)引用观点,citation (借用原文的一个想法,但是自己改写,而不是直接抄原文,后面用括号写出作者名,年代)

  • 索引序列
  • 经济资料译丛什么类刊物
  • 经济资料译丛属于什么类期刊
  • 南洋资料译丛是什么级别的刊物
  • 南洋资料译丛cssci
  • 南洋资料译丛论文怎么引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