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国家地理期刊目录

中国国家地理期刊目录

发布时间:

中国国家地理期刊目录

你说的别的我没看过,我只看中国国家地理。但是这系列没有一本叫什么中国天文的,只有一本叫中国国家天文,但不是一个系列的。中国国家天文是国家天文台主办的,好像以前的杂志名叫《星空》。

挺好看的,内容根据不同的主题,侧重于景观地理和人文地理,对于地质和地貌也有一定的关注~《中国国家地理》出版日期为每月1日,订价为每期内地16元人民币、 港澳台30元港币、 国外6美元。

中华遗产 华夏地理 不能肯定

去中国国家地理的官网,查找他们的联系方式,多留意官网上面的信息。中国国家地理其实是不接受投稿的,他们都是找作者和摄影师约稿。

中国国家地理期刊目录下载

《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合集共12本 PDF电子版杂志百度云盘下载

这里可以下载或者去这里

如果你想在网上看到《中国国家地理》的电子杂志的话,需要先安装一个ZCOM电子杂志下载阅读器,你可以在下面这个网址下载到ZCOM: 下载完成之后安装→打开杂志下载阅读器→在上方的搜索框里面输入“中国国家地理”→点搜索→得到搜索结果→有好几十本都是 然后任意点击一本《中国国家地理》→进入介绍页面→点击下载→下载完毕后打开→尽情阅读吧!

我可以给你传一下

中国国家地理期刊目录格式

《中国国家地理》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6337,国内统一刊号:CN11-4542/p,邮发代号:2-806,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区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中国国家地理》原名为《地理知识》。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性的关于地理的月刊杂志。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其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 此书无论是从收藏、观赏、阅读等诸多方面都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本书极具阅读性、观赏性、收藏性于一身。无论对于从事专业地理的研究人员还是普通的地理爱好者或者中小学生都是很值得看的一本书。

没问题,我这里有

什么都有,全集

1、是的就是这本。2、《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或简称为《国家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在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成立后的9个月开始发行第一期。现在国家地理杂志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其封面上的亮黄色边框及月桂纹图样已经成为其象征,同时这些标识也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注册商标。         现在国家地理杂志以33种不同的语言全球发行:英语,保加利亚语,繁体中文,简体中文,克罗地亚语,捷克语,丹麦语,荷兰语,芬兰语,法语,德语,希腊语,希伯来语,匈牙利语,印度尼西亚语,意大利语,日文,朝鲜语,挪威语,波兰语,两种葡萄牙语版本,罗马尼亚语,俄文,塞尔维亚语,斯洛文尼亚语,两种西班牙语版本,瑞典语,泰文和土耳其语。    中国的《华夏地理》在2007年7月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与国家地理杂志进行版权合作,和全球32个版本同步刊出国家地理杂志的精彩内容。3、《中国国家地理》每月1期,每期20元,每月7号出刊。全年共12期。订阅半年120元、全年240元。4、《时尚旅游》《新旅行》《旅游天地》《户外》《中国旅游》等等可供参考

中国国家地理核心期刊目录

嘿嘿,找到了,2003年9月中国国家地理四川专集目录P20 中国人对青藏高原的科学探索P28 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大事记撰文/刘晶P60 与老青藏面对面撰文/刘晶 摄影/章铭陶等P76 中国水坝:游走于期望与声讨之间撰文/渭一P88 反水坝运动在世界撰文/范晓 易水P100 数字模拟 重现北京老城撰文/卢正刚 数字图象/水晶数字科技公司P114 龙岩:北回归线上的绿洲撰文/茹果 摄影/姜平P124 追寻日本的玄奘——圆仁足迹撰文摄影/阿南史代 翻译/朱丽双 阎彩娥地理视点P18 阅读青藏高原撰文/马丽华P70 要不要给子孙留一条自然的河 简介 河流是有生命的,这不是比喻。美国地理学家戴维斯(William Morris Davis)有个著名的“侵蚀循环”理论,他把河流的发育过程分为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三个阶段。大地上某个区域地壳上升,山脉隆起,随之河流诞生,开始发育。地壳上升的越快,河流切割的越深,这时的河流激流澎湃,昂扬奋发,河谷呈V字型,正处于青年期;随着河谷的深切,两岸崖壁岩石发生的风化和在重力作用下的坍塌和滑坡,使河谷开始变得开阔和坡度变得较缓,这时的河流是壮年;当地壳上升变得缓慢或终止时,河谷将变得越来越开阔和平坦,最终地壳隆起被夷平,河谷变成准平原,河流进入老年期,最后河流死亡。这就是河流的一生。然而河流的寿命是非常非常长的,长到以百万年,千万年计。 人类活动可以缩短河流的生命。对河流影响最大的是在河流上规划了一处处大坝,称之为梯级开发。有一个概念曾经很时髦——河流的渠化,就是通过建一个一个的大坝,把自然的野性的河流渠道化。实际上这一处处大坝好象是河流的养老院,使河流一段一段地提前进入老年期。说河流的寿命仿佛有些遥远,那种时间尺度太大,人类个体的生命根本无法见证,但是那些人工水坝的寿命却是人可以见证的。 我刚刚去了四川,在从成都奔康定的路上,我看到了青衣江上,一个水库被河流携带的卵石淤满,河水从大坝顶上奔腾而下的景象,作为一个水库,它的生命已经结束了。 四川西部——横断山区,到处是深切的峡谷和湍急的河流,这种景象在旅行者的眼中是美景,但在水电开发者看来却是水电的富矿。在川藏线上,我看到公路被迫改线,原来这里正在修建一座水电站。当我离开川藏线,驾车驶向一条乡间公路,正陶醉于河流两岸如画的牧场和藏式居民时,同行的向导告诉我,这里也已被规划为一个水电站 川西之行,给我一个印象是:好象每一条河流都被水电建设者规划好了建多少个水坝,不仅仅是规划,深山峡谷中到处都是水坝建设的工地。中国好象进入了一个水电建设的高峰期。 回到北京,我接触到一个重要信息是云南怒江上要建水坝,引起了一场讨论。讨论中一个重要的论题是:要不要给子孙留一条原生态的河?因为怒江是我国目前没有建水坝的两河之一(另一条是雅鲁藏布江)。 当我接触到这个问题时,悚然一震,这一问题为何如此有力,似乎将人从沉睡中惊醒。 关于在河流上建坝所引起的生态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三峡大坝的争论是高峰。主张建者,理由十分充足有力,如:发电、防洪、灌溉、航行等功能,反对建者针锋相对,如:水生物洄游路线受阻和环境的改变、引发泥石流、滑坡和地震、大量的生态移民、对河口地区堤岸的影响等等 在“经济发展”的强大压力下,关于生态的观点总是显得苍白,最终还是建坝的观点取胜。 然而怒江上要建水电站,反建坝者的观点却一反常态,根本就没有提什么生态环保之类的理由,而只是问一句:要不要给子孙留一条原生态的河? 这一问之所以有力,在于它仿佛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退缩到角落里的奋力一击;又好象是理性的诉说无效后被迫求助于情感。 这一问隐含的前提是:所有江河都被一处处大坝截断了,难道不能留一条吗?这里面的比例是“所有比一”。 这一问里面隐含的另一层意思是:难道不能留一条原生态的河给子孙后代们研究、观赏吗?甚至留一条原生态的河与那些建大坝的河对比之用。 “留一条原生态的河流给子孙”。这问题的提出多少有些悲凉。想想看,人们对自然的改造已经深入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总是把自然和人文相对提出,但是还有人类没有干涉过的纯粹的自然景观吗? 留一条原生态的河流给子孙后代,我想起一串类似的问题:譬如:留一块未开采的煤田、油田给子孙;留一块荒野给子孙,甚至我们还可以提出是否应该留一片未经科学考察的区域给子孙后代。因为子孙们也有到一片荒野上考察的愿望和权利呀?

是核心期刊之一

《选美中国》特辑(2005)这本加厚版专辑质量很高,非常值得一看。封面很厚,质量非常好;江河湖海、险峰峻峡的图片十分壮美。其中收录了丹霞、雅丹等不为人所熟知的地貌,也突破文化常规,精选了中国西部众多地方的绝美景色。个人非常喜欢这本特辑,看了不下十遍。不论是专心看优美的文字和专业的介绍,还是休息放松时看看图,都很好。引用一下名人的评价:2005年是《中国国家地理》创刊55周年(前身是1950年在南京创办的《地理知识》)。杂志社在2005年10月推出了大型策划专辑:中国最美的地方———“选美中国”特辑,限量发行55万册,杂志一上市即抢购一空。后来,有人在网上把这本原价16元的杂志炒到了200元。本版是精装修订第三版。这本书是中国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精华的集锦,它表现了中国这块土地的神奇和人的神奇。不夸张地说,它应该是我们送给世界的礼物。——著名作家、画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中国国家地理》这本选美中国特辑让我们把大地当作诗来读。——著名作家刘心武中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雪山和冰川大国,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雪山、冰川这样的审美范畴。《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特辑开辟了中国人欣赏雪山、冰川的新时代。——中科院院士、著名科学探险家、国家气象局局长秦大河《中国国家地理》做了一件别人没敢做的事,编辑部在图片方面强大的策划和组织能力让人吃惊。本书展示了114个中国最美的地方、无论如何,这都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著名摄影家王建军

中国国家地理期刊目录查询

你说的别的我没看过,我只看中国国家地理。但是这系列没有一本叫什么中国天文的,只有一本叫中国国家天文,但不是一个系列的。中国国家天文是国家天文台主办的,好像以前的杂志名叫《星空》。

《中国国家地理》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6337,国内统一刊号:CN11-4542/p,邮发代号:2-806,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区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中国国家地理》原名为《地理知识》。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性的关于地理的月刊杂志。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其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 此书无论是从收藏、观赏、阅读等诸多方面都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本书极具阅读性、观赏性、收藏性于一身。无论对于从事专业地理的研究人员还是普通的地理爱好者或者中小学生都是很值得看的一本书。

去中国国家地理的官网,查找他们的联系方式,多留意官网上面的信息。中国国家地理其实是不接受投稿的,他们都是找作者和摄影师约稿。

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1南迦巴瓦,云中的天堂2贡嘎:风停止了脚步3珠穆朗玛:心灵的守望4梅里:雪神的仪仗队5黄山:上帝的盆景6稻城三神山:香格里拉的地标7乔戈里:遥远的秘境8冈仁波齐:众神的居所9泰山:华夏的图腾10峨嵋山:从盆地升向天庭排行榜中国最美的五大湖1青海湖:陆心之海2喀纳斯湖:上帝的调色板3纳木错:与神耳语的地方4天池:盛怒之后的平静5风雅西湖排行榜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1丹霞山:中国的红石公园2武夷山:碧水丹山甲东南3大金湖:水上丹霞奇观4龙虎山:炼丹之处红崖显5资江一八角寨—崀山丹霞地貌:青峰赤壁丹霞魂6张掖丹霞地貌:宫殿式丹霞天地造7赤水丹霞地貌:银瀑飞泻映丹崖排行榜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1桂林阳豢:山水相依的画廊2武陵源:失落深山的丹青3万峰林:高原上的心跳4三清山: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5罗平峰林:金色的花园……

  • 索引序列
  • 中国国家地理期刊目录
  • 中国国家地理期刊目录下载
  • 中国国家地理期刊目录格式
  • 中国国家地理核心期刊目录
  • 中国国家地理期刊目录查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