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18目录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18目录

发布时间: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18目录

我只知道科学画报真正做到了科普,我期期都看,爱不释手,里面的语言觉不多运用枯燥难懂的科学术语,反而是令人可以一口气看完的佳品! 以前,我也有看一些别的杂志,可是都不如这本杂志那样具有魔力!他成功的化繁为简了,让任何年龄,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了解到我们这个新世界的前沿,使我们不致落伍。 他真正做到了科学普及的大任务,是值得其他科普杂志学习的,未免,不是人人都需要专业的杂志,大多数更期待看看整个世界 这是我对科学画报的看法,我期期都看 另外,我极推荐science&vie,中文杂志名为《新发现》,也是把枯燥语言化繁为简的好杂志,只是我这买不到真的很好,不你,里面的文章也令人过目难忘,绝不枯燥。让我们理解世界更好! 虽然也许帮不上什么忙,但这是我亲身的所得,希望对您有帮助

涉及: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周边国家、名人地理、最新国家大事的地理深度报道单价20元/本

01——2001年03期 台湾专辑02——2001年06期 北京专辑 03——2002年01期 新疆4,澳门04——2002年06期 山西05——2002年01期 云南06——2003年01期 山东 07——2003年09期 四川专辑 08——2004年07期 大香格里拉09——2004年10月 贵州10——2005年5月 陕西11——2005年6月 陕西12——2005年9月 西藏13——2006年2月 青海14——2006年3月 青海15——2007年3月 江南16——2007年10月 塞北西域17——2008年5月 河南18——2008年7月 河南19——2008年8月 北京20——2008年10月 东北21——2009年4月 福建22——2009年5月 福建23——2010年1月 宁夏24——2010年2月 宁夏25——2012年1月 浙江26——2012年2月 浙江27——2012年10月 内蒙古1-2海南10新疆1-2重庆10西藏1-2河北

你说的别的我没看过,我只看中国国家地理。但是这系列没有一本叫什么中国天文的,只有一本叫中国国家天文,但不是一个系列的。中国国家天文是国家天文台主办的,好像以前的杂志名叫《星空》。

2018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很不错的,且值得收藏,有精美且经典的图片。不过比美国国家地理还差一点。对本国介绍比较多。如果对世界地理感兴趣,可以看看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同样对美国介绍要多,不过内容更丰富

自己看看不就知道了!

【杂志铺】国家地理杂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国内外很多家图书馆已经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18年

中国国家旅行杂志《行天下》电子杂志定价5元/期,出刊时间是每月10日,采取用户付费阅读的发行策略。读者可以单本购买,也可以长期订阅,这和传统杂志基本一致。

要求文章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把读者带入现场,设立编辑规范,做好每篇文章的大标题、小标题、引言、抽言等;要求把知识融于话题中,提出了“由头+知识”、“事件+知识”、“人物+知识”的模式和“记者+学者+诗人+哲学家”的文体。突出图片和地图独立语言的作用,图片与文字并重,版面达到1︰1。要求精心选取图片并大量选取大尺度的航拍片,写好每张图片说明,充分表达图片信息,保证有足够的文字量和空间。地图是杂志的地理特色,除常用的平面图和晕渲图外,大量采用三维地形图、卫星影像图和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以及手绘图等。2000年第8期首次在专辑中赠送大幅单张地图 区域综合性原则:以自然为核心的选题必须揭示其对人类的影响,而人文类选题的命脉则是梳理其兴衰传承的自然背景;差异演替性原则:所有自然的更替、人文的盛衰都是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无论是“以今证古”还是“以古喻今”的地理思维,都需要展示大尺度的时空变化;原创首发原则:研究性的选题制度以及专家型的制作队伍,确保杂志内容的原创性;而互联网检查制度,又保证了发表内容的独家性。 一是要求杂志整体视觉设计风格的完整一致,保证杂志视觉形象的协调统一。二是强调信息传达的直接、有效。要求版面设计要有信息的切入点,要第一时间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自改版以来,逐步引入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网格设计理念,遵循视觉规律,通过理性的设计将大量信息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梳理,从而使编辑意图表现更加充分,读者阅读过程更加流畅。三是版面设计追求简约、灵性,有意味的设计形式,强调设计形式对内容的依附性,注重信息传达与阅读趣味之间的平衡,通过设计阅读的延展,拓展想象的空间,丰富阅读的体验。 2005年10月号选美中国特辑:“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厚达550页,专辑累积发行突破300万册,国家外文局将该期翻译成英、法、德、俄、日、韩、意、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字,由外文出版社出版,面向全世界发售。2006年10月号“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专辑410页,中文简体字发行突破100万册;英文版版权由境外公司取得,并以上下卷的形式在全球发行超过20万册;2007年10月号“塞北西域珍藏版”专辑366页;2008年10月号“东北专辑”386页;2009年10月“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400页。 “中国最美的地方”专刊2008年7月成为北京奥组委特选礼品 能否被公众认可和接受是决定传媒存亡兴衰的关键,而这又要以获得关注为前提。《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以来期平均发行量稳定在100万册以上。根据该刊总编李栓科先生提供的官方解释,这是因为他们始终践行了“内容为王”的原则,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销售。所谓重构常识也就是用新的观念来替代既有观念的常识地位。由于常识在公众知识的体系架构中具有这样的独特地位,使得对它的重构尝试必然会同时遇到双重境遇:在引来关注的同时也会遭来质疑。重构必然意味着要有所颠覆,而公开地试图对既有常识加以颠覆,本身就足以引来公众的关注。对于《中国国家地理》而言,以颠覆常识来吸引公众目光是它的常规战术。例如在它隆重举荐的“中国十大最美名山”中,不仅五岳有四座落选,而且高居榜首的是此前名头并不是特别响亮的南迦巴瓦峰。再如,2003年出刊的四川专号明确表示峨嵋青城并非是典型的蜀山,它们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当期销量明显上升。 “编辑部和经营部门是完全独立的,还是那句老话,内容为王。我们很少就一个内容去进行营销,而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我们的销售。”社长李栓科说。“景观大道”专辑带来的成功,印证了李栓科的话。而用编辑们的话来说,为了这个计划中的发行量,整个9月,他们就跟上了发条一样。说及“景观大道”的策划,李栓科介绍:“我们希望找到能代表我国辽阔国土、壮丽山河的象征物,而寻找的结果是,发现大致沿着北纬30度线延伸的长达5000多公里的318国道是最佳选择。”而为了这个发现,杂志社不但派出了专门的考察队,还邀请了众多著名的作家、学者,分头探访。“对于一本杂志来讲,最重要的是编辑部,包括背后的专家支持。如果没有打不烂、揉不碎的编辑部,市场运营就是缺少根基的。”李栓科表示。伴随着内容的提升,是发行量和广告价格的增长。这一路走来,不能不提及杂志创刊55周年之际,持续一年之久的“中国最美的地方”的评选与报道。“其影响力远超我们的预想。”回顾那段经历,李栓科仍然很感慨。据介绍,杂志社首先组织了一个专家协会组、一个媒体组。专家协会组负责制定详尽的评选标准,跟媒体的合作则是希望在每一个省市都进行评选,“比如广东的一些媒体,组织当地的专家合作,并调动读者参与评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会员俱乐部组织了首次“青藏线龙脊行”会员户外科学考察活动,从此,参与会员户外科考的人数每年成倍递增。10月,《地理知识》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她以更大的气魄和胆识来展示中华的博大。 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在台湾及大陆以外的其他地区发行,成为大陆地区惟一原创并由出版人购买版权发行他种文本的杂志。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组建新的发行团队。 1月,《中国国家地理》日文版以《中国地理纪行》为刊名在日本上市发行,这是中国第一家在发达国家完整落地的媒体。1月,第一届发行年会召开,发行渠道由原来的40多家增长到70多家,发行市场数量比01年翻了两番。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网正式开通,网站功能为每期杂志的内容介绍;地理论坛同时开放,简单的留言板功能。年底,《中国国家地理》首次广告客户答谢会在北京京城大厦举办。 6月,推出“典藏三峡”专辑,9月推出“四川专辑”,10月推出“青藏高原科考50年”不仅是CNG“认识中国”的高潮,也为以后10月特辑的推出奠定了基础。8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联合举办“回望阿尔金山20年”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开启CNG联合国内著名主流媒体共同关注原生态保护区的媒体联盟报道。杂志每月拥有固定会员人数达到1万。 1月,《中国国家地理》青少版《博物》创刊,她的宗旨是:博学成就梦想,知识改变人生。2月,《中国国家地理》发行量经bpa国际媒体公司认证7月,推出“大香格里拉”专辑,开始了CNG圈点中国的里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川藏线培训。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青藏线培训。2-9月,联合全国31个省份的主流媒体开始“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3月,读者见面会南京站。4月,读者见面会西安站。5月,读者见面会广州站。6月,读者见面会上海站。7月,读者见面会北京站。10月,出版的纪念特刊“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选美中国”特辑创造了传媒界的奇迹,现已被翻译十种外文版本全球发行。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庆典在北京嘉里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及500多位嘉宾共飨盛典。 每月固定会员人数激增到2万6。《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南疆培训。3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杂志广东移动全线推出。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专辑,打造了一条属于国人的景观之路。此专辑也创造了高档杂志单期发行100万册的传媒界奇迹。10月10日,《中国国家地理》单期发行100万册庆典在北京华联印刷厂举行。启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校园基金”项目,支持高校环保社团的公益活动。11月,对公众免费开放的“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开讲。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北疆培训。1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报作为中国移动惟一人文类手机报全国重点推出。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圈点大西北”专辑,用干旱半干旱区的地理概念带领国人重新认识西北。10月,圈点大西北图片展在北京东方新天地及上海正大广场巡回展出。 3月,与中华书局合作发行《中华遗产》杂志。5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电视在中国移动平台上线。6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内蒙徒步培训。6月,开启“触摸中国”之旅,对中国的八大极限进行全方位考察。推出《地震专辑》7月,港澳繁体字版创刊号上市。7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长李栓科先生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参与奥运火炬传递活动。《选美中国》作为北京奥组委特选礼品。8月,中国国家地理网全新改版,域名正式变更。9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创刊号上市。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东北专辑”特刊。12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庆典活动。12月,《中国国家地理》与《辽沈晚报》、《生活报》发起了征集最佳旅游线路的活动 1月 非著名山峰颁奖典礼在贵州举行,并得到了贵州日报社的大力支持,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出席了颁奖典礼。3月,中国国家地理与致远协创达成合作 共同推行“绿色工作”4个月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LAMER海蓝之谜共同主办了“珍爱海洋”摄影展。4月 举办第二届“飞羽瞬间”摄影大赛。6月 杂志社与Jeep共同完成“极致之旅”之“2010重返冰河时代”,对中国的冰川现状做了一次大规模的系统考察。7月 《中国国家地理》创刊60周年庆系列活动启动:收藏创刊号 寻找传读世家重温最有影响力的观点征集改变最大的地方首届“校园行知客”挑战赛10月 推出杂志社耗时1年制作的“海洋中国”专辑聚焦海洋。该期也是杂志总第600期。12月,中国国家地理IPAD全新客户端上线,用户可看到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博物杂志、行天下、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报(地理周报)等产品,《行天下》还增加了中国国家地理影视公司提供的视频延展内容。 1月9日 举办《中国国家地理》创刊60周年庆典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在北京国贸大酒店隆重举行“中国国家地理六十周年庆典典礼”。与来自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学院及京城各大媒体的领导、院士专家、摄影师作者以及常年支持这本刊物的读者、广告商、发行商等近400位嘉宾共度60华诞。马艳丽和胡海泉出现在盛典现场。他们不仅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忠实粉丝,也是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保、提倡绿色出行的积极倡导者。此次他们接受邀请成为“中国国家地理荣誉会员”,将以更多的实际行动影响公众,共同珍爱我们的家园。2月,该刊刊发的关于千岛湖水下古城的报道引起各方关注。3月,社长李栓科获第一届优秀出版人物;杂志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3-4月,该刊推出上下两辑《盐专辑》,用精美的大图片展示了“盐是一种景观”和“盐与健康”的主题,其间恰逢日本地震海啸引发抢购盐的风潮,该专辑选题被网友赞誉为“未卜先知,想不火都不行。”6月,联手Jeep,完成“非凡故事路”的年度品牌活动。9月16日,举办最美山河水60年经典摄影作品展。12月荣获“全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先进单位”称号。 4月,中国国家地理“百年追寻”图片展在伦敦举行5月,在香港举办“四川最美的地方”大型图片展11月,“中国国家地理号”首航南极 1月8日 举办“我们的2012”嘉年华6月6日“中国国家地理号”首航北极

是关于地理的月刊,该刊的文章和图片经常被中央及地方媒体转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国内外很多家图书馆已经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有关地理的杂志。

《中国国家地理》版权页上注明每月七号发行,实际会有一定差异。首先要看楼主在哪个地区,北京无疑是最早的,一般6号就能买到。其他地区相对较晚(7到10号),边远地区和川贵等交通不太方便的,还要再迟一点。还有一点,每年的十月都会比较迟(到十月中旬)发行,两个原因,一是国庆放假,二是《中国国家地理》每逢十月都会出加厚版,发行量大,印刷任务比平时重。此外,如果楼主是邮局或杂志社订阅的,平时一般也要到中旬接近月底甚至下月初才能拿到本月杂志,十月的就更不用说了。 以上信息希望能帮到您。

国家地理杂志2018

若尔盖高原湿地是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地理区域,是目前四川省内唯一的国际重要湿地,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

水坝会导致泥沙淤积,鱼类较少,使水体富营养化,如果建设和维护不科学,还会有安全隐患。因为水坝可以发电和用来灌溉,因此我国还一直建。

美国拆水坝是减少农业,大面积退耕返牧,从生产粮食转向畜牧业,而且美国人口少,水资源四季又充沛,自然可以这样。中国要这么搞你让大家吃什么,喝什么,不看客观情况就拿别人作对比,你不是蠢就是坏!

深圳中秋节适合去哪些景点游玩 中秋节是有假期的,三天其实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算短,想要好好玩也还是可以的,那么本篇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说,深圳中秋节适合去哪里游玩。 深圳中秋节适合去哪些景点游玩 1、大梅沙 深圳大梅沙海滨公园位于深圳盐田区盐田港与小梅沙海滨度假村之间。大梅沙属于市政海滨公园,免费对公众开放,这里海水清澈,沙滩广阔,沙质细软。 大梅沙海滨公园共分游泳区、运动区、休闲区、娱乐区、烧烤场。有滑水索道、摩托艇、沙滩车、水上降落伞、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众多游乐项目,并提供购物中心、冲凉寄存、餐饮供应、休闲品茗、泳具出租、保安、救生等配套服务。 交通:直达大梅沙海滨公园门口的有J1、308、380A、380B、观光巴士线等,可在公园的月亮广场或太阳广场下车。 2、东冲沙滩 东冲海岸位于深圳大鹏半岛的东南端,距离西冲海岸仅三公里远,位于西冲海岸线的东面,目前东冲海岸还没有被大规模开发。东冲沙滩是一个天然的海滨浴场,与三门岛遥望,沙滩呈银白色,远处便是原始山林。深圳大鹏半岛东冲海岸线、西冲海岸线已经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海滨徒步路线之一。 东冲沙滩长约1200多米,宽近百米,沙细细软软、柔柔绵绵,踩上去很舒服,在沙滩上散步也是一种享受,沙滩纵深很宽,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去东冲海角的路上礁石林立、屏山傍海、山岳纵横、海岸线漫长,沙滩、砂石滩、岛屿、礁石、海蚀岩、洞、桥、柱等海积海蚀地貌发育齐全。东冲海滩给你的感受绝对是无敌海景!在东冲村还有大片的鱼塘,可以垂钓、休闲! 交通:E11路大鹏中心站下车,换乘公交车前往 3、杨梅坑 杨梅坑位于大亚湾,在南澳镇的西北面,位于七娘山与老虎坐山之前,有一片长满了杨梅的山丘,山丘下面的村庄就叫做"杨梅坑村"。 杨梅坑是由两条大坑汇合而成,一条是正尾坑,源头在大雁顶与三角山之间;另一条便是大坑湖,源头是七娘山。一路清潭连连,风景秀丽,两侧林木茂盛、鸟雀争鸣。据称杨梅坑是深圳最美的溪谷。 交通:市区坐车E11/H92/818到大鹏后,转乘m274路,在南澳杨梅坑下车,步行256米左右抵达景区,后有小巴可达杨梅坑村。 4、观澜版画村 观澜版画村是一个典型的客家人居住的古村落。古村落依山傍水而建,排屋形制,水塘、古井、宗祠、碉楼古色古香,构建成独特的客家居住风情。村子被参天大树环抱,椰树、芒果树、榕树等亚热带植物成片相连,一派风光怡人,静谧安详的气象。 版画村里有多名巡逻的保安,不用多担心安全问题。 一进版画村往右走,一排排民国时期的客家楼房映入眼前,现在这些楼房大多改建成艺术家的工作室或展览馆了。 交通: 公交 “版画村”站:途经公交有M285、观澜旅游假日专线(逢重大节假日及周末开行)等 “版画基地”站:途经公交有312路、M285路、M288路等 “菠萝岭路口”站:途经公交有M258路、M288路、M289路、M338路、M339路 5、华侨城创意园 华侨城OCT创意园位于幽静的华侨城片区,是由旧厂区改建而成的艺术创作地,是不少艺术人提供创作的好地方。 其实就相当于北京的798、广州的红砖厂,也是周末悠闲放松的好地方。 华侨城创意园也称OCT-LOFT,原为华侨城东部工业区,2004年后通过将旧厂房改造为创意产业的工作室,引进各类型创意产业,如设计、摄影、动漫创作、教育培训、艺术等行业,以及一些有创意特色的如概念餐厅、酒廊、零售、咖啡等,形成了融合"创意、设计、艺术"于一身的创意产业基地。 交通:乘坐地铁到达侨城东站,从A出口出再往北走,到达恩平街;也可以选择乘坐公交到康佳集团下车,深南路北往里走,看到城市客栈创意园店再往里走。 6、深圳南山荷兰花卉小镇 荷兰花卉小镇地址:南山区月亮湾大道3008号(近星海名城) 荷兰花卉小镇是一个小小的主题景点,以前是南山花卉世界,在深南大道边上,中山公园对面,免费进园。10月份去的,右侧有个小人工湖正在施工,开放后面积会大些。里面有些鲜花假花店,水族馆,咖啡饮品店,文艺小物品店,正是这些,吸引了不少婚纱摄影机构、摄影爱好者跑到这里拍婚纱照、拍人像。 交通:乘坐公车223路南头汽车总站下车,步行约180米;或者乘坐地铁罗宝线(1号线)大新站B出口,出了地铁口一直走,走过天虹边上的马路到南山汽车站,再往前走一点就到。 7、深圳欢乐海岸 深圳欢乐海岸依海而建,以水相连,总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由欢乐海岸购物中心、曲水湾、椰林沙滩、度假公寓、华侨城湿地公园五大区域构成,并以区域内自然环境资源为依托,形成各具特色的主题发展模式。 交通:地铁深圳湾公园站E出口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目录

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1南迦巴瓦,云中的天堂2贡嘎:风停止了脚步3珠穆朗玛:心灵的守望4梅里:雪神的仪仗队5黄山:上帝的盆景6稻城三神山:香格里拉的地标7乔戈里:遥远的秘境8冈仁波齐:众神的居所9泰山:华夏的图腾10峨嵋山:从盆地升向天庭排行榜中国最美的五大湖1青海湖:陆心之海2喀纳斯湖:上帝的调色板3纳木错:与神耳语的地方4天池:盛怒之后的平静5风雅西湖排行榜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1丹霞山:中国的红石公园2武夷山:碧水丹山甲东南3大金湖:水上丹霞奇观4龙虎山:炼丹之处红崖显5资江一八角寨—崀山丹霞地貌:青峰赤壁丹霞魂6张掖丹霞地貌:宫殿式丹霞天地造7赤水丹霞地貌:银瀑飞泻映丹崖排行榜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1桂林阳豢:山水相依的画廊2武陵源:失落深山的丹青3万峰林:高原上的心跳4三清山: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5罗平峰林:金色的花园……

不知道你要什么找了这个给你,不知道需要不需要四川旅游景区地图全集 四川省 四川旅游交通地图 四川地图 四川行政区划地图 四川地形地图 四川省公路直线图 跨省公路图 理塘-中甸地图(香格里拉) 川甘公路地图(四川至甘肃) 川黔公路地图(四川至贵州) 川鄂公路地图(四川至湖北) 川青公路地图(四川至青海) 川陕川藏地图(西藏、四川 陕西) 川滇公路地图(四川至云南 ) 省内高速公路图 成灌高速地图 成乐高速公路地图 成绵高速公路地图 成都南充高速公路地图 成雅高速地图 成渝高速公路地图 达达县重庆高速公路地图 隆昌纳溪高速公路地图 绵广高速地图 内宜高速公路地图 南充广安邻水高速公路地图 遂宁回马高速公路地图 西昌攀攀枝花高速公路地图 成都市 成都行政区划地图 成都周边景区分布地图 成都市区地图(中英文) 成都市美食指南地图 成都市公交线路地图(中英) 峨眉乐山(修改) 峨眉乐山交通旅游地图 乐山景区导游地图 峨眉山景区导游地图 都江堰-青城山 都江堰市区地图 青城山导游地图 西岭雪山、花水湾 西岭雪山、花水湾交通旅游地图 阿坝州 阿坝州交通旅游地图 阿坝县旅游地图 阿坝年宝叶则导游图 四姑娘山、卧龙 四姑娘山、卧龙交通旅游地图 四姑娘山景区导游地图 夹金山 九寨沟、黄龙、牟尼沟 九寨沟、黄龙、牟尼沟交通地图 九寨沟景区导游地图 黄龙景区导游地图 牟尼沟景区导游地图 甘孜州 甘孜州旅游交通地图 海螺沟 康定、海螺沟交通旅游地图 海螺沟景区导游地图 木格措景区导游地图 燕子沟景区导游地图 丹巴美人谷(修改) 丹巴旅游交通地图 丹巴县旅游景区示意图 稻城亚丁 稻城亚丁旅游交通地图 稻城亚丁景区导游地图 川北三国蜀道 三国蜀汉寻踪旅游地图 剑门导游图 勉县导游图 梓潼导游图 广元导游图 泸沽湖(改) 泸沽湖旅游交通地图 泸沽湖景区导游地图 蜀南竹海(改) 蜀南竹海旅游交通地图 蜀南竹海导游地图 珙县僰人悬棺风景区示意图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旅游地图 重庆市区地图 宜昌交通游览图 武汉交通游览图 大足石刻游览图 中甸丽江 中甸-丽江景区交通图 碧塔海景区地图 白水台景区地图 松赞林寺导游图 虎跳峡风景区交通图 西藏 西藏地图 拉萨市区图 日喀则地区图 日喀则市区图 山南地区图 阿里地区图 那曲地区图 那曲市区图 林芝地区图 昌都地区图 川滇藏公路示意图 新藏公路示意图 青藏公路示意图 四川其它风景区地图 米亚罗景点示意图 松坪沟景区导游地图 松坪沟交通旅游地图 成都-卡龙沟/打古冰川交通图 卡龙沟景区导游图 龙池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示意图 九峰山(银厂沟) 成都-天台山交通图 天台山导游图 蒙山导游图 大邑刘氏庄园游览示意图 成都-夹江千佛崖交通地图 夹江千佛崖景区导游图 三星堆遗址平面图 石经寺旅游地图 成都-金堂交通图 成都-龙泉驿交通图 成都-黄龙溪交通图 成都-崇州交通图 成都-银厂沟交通图 银厂沟导游图 成都-大邑县交通图 成都-蒲江交通图 成都-蒙山交通图 成都-雅安-上里交通图 中岩交通示意图 雅安周公山温泉交通图 成都-攀枝花交通图 成都-黑竹沟交通地图 四川部分城市市区地图 绵阳市 泸州市区略图 自贡市 宜宾市区 乐山市区 攀枝花市 西昌市区 广元市区 南充市区 阆中市区 雅安市 内江市 -/sc/sc_map/这个网址里什么地图都有

《选美中国》特辑(2005)这本加厚版专辑质量很高,非常值得一看。封面很厚,质量非常好;江河湖海、险峰峻峡的图片十分壮美。其中收录了丹霞、雅丹等不为人所熟知的地貌,也突破文化常规,精选了中国西部众多地方的绝美景色。个人非常喜欢这本特辑,看了不下十遍。不论是专心看优美的文字和专业的介绍,还是休息放松时看看图,都很好。引用一下名人的评价:2005年是《中国国家地理》创刊55周年(前身是1950年在南京创办的《地理知识》)。杂志社在2005年10月推出了大型策划专辑:中国最美的地方———“选美中国”特辑,限量发行55万册,杂志一上市即抢购一空。后来,有人在网上把这本原价16元的杂志炒到了200元。本版是精装修订第三版。这本书是中国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精华的集锦,它表现了中国这块土地的神奇和人的神奇。不夸张地说,它应该是我们送给世界的礼物。——著名作家、画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中国国家地理》这本选美中国特辑让我们把大地当作诗来读。——著名作家刘心武中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雪山和冰川大国,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雪山、冰川这样的审美范畴。《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特辑开辟了中国人欣赏雪山、冰川的新时代。——中科院院士、著名科学探险家、国家气象局局长秦大河《中国国家地理》做了一件别人没敢做的事,编辑部在图片方面强大的策划和组织能力让人吃惊。本书展示了114个中国最美的地方、无论如何,这都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著名摄影家王建军

去中国国家地理的官网,查找他们的联系方式,多留意官网上面的信息。中国国家地理其实是不接受投稿的,他们都是找作者和摄影师约稿。

  • 索引序列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18目录
  • 2018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18年
  • 国家地理杂志2018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目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