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发布时间:

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还可以!现在已经是211工程的了!虽然是211学校!但是总体水平还是与内地学校有一定的差距的!但是刚过一本线进这个学校还是很好的!因为不会调档!希望我的问题对你有所帮助吧!

回答 你好呀,很高兴为你进行解答~打字需要一些时间哦,请稍等 青海大学医学院很不错的,亲 医学专业是青海大学的招牌专业,其中临床医学和藏医学这两专业又是医学院的佼佼者。 硬件设备没得说,首先得说一下,医学院在青海大学相对独立,上课的地方只在医学院的教学楼。其他的学生也不会在医学院上课,医学院女生相对较多。青海大学缺少大师级的人物,但临床医学绝对有让你信服的大师,实习基本都是到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青海大学医学部历史悠久,1958 年成立的青海医学院开启了青海省的高等医学教育,是青海省唯一一所普通高等医学院校。 2004 年 11 月与青海大学整合组建为新的青海大学。63 年来,医学部立足青海、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现已发展成为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新格局,为国家和青海省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更多4条 

  青海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省内唯一一所以工、农、医、商四大学科为主干,其它各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性综合大学。  自1997年以来,学校经过了四次比较大的结构布局调整,1997年10月,青海大学与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合并组建为新的青海大学;2000年3月,将青海省农林学校、青海省水利学校并入青海大学;2001年1月,将青海财经职业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2004年11月,与青海医学院整合组建为新的青海大学。  学校现有8个校区,占地面积2509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下设教学、科研、医疗单位,有医学院、附属医院、农牧学院、化工学院、财经学院、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科学院、成教学院等八院26个系(部)、19个研究所(中心)。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188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0616人,成人教育学生8092人,硕士研究生144人。全校教职工3710人,其中:正高职称146人,副高职称495人,中级职称1344人;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35人,省级医学专家4人。学校固定资产总值56亿元,其中教学、科研、医疗仪器设备值51亿元;图书馆藏书101万余册;公开出版《青海大学学报》、《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青海畜牧兽医杂志》、《青海农林科技》等学术期刊。  学校现有50个本科专业,13个硕士点。学科主要涵盖工、农、医、商四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设置与青海四大支柱产业(电力、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和四大优势产业(冶金、医药、建材、农畜产品加工)密切相关。有农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草业科学、水利水电、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基础医学、藏医学、高原医学、预防医学等11个省级重点学科和肿瘤外科、血液科、心血管内科、皮肤科、肿瘤内科5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有高原动物疾病、化工原理、先进材料与应用技术、春油菜育种、水利水电、高原建筑材料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肿瘤妇科、脾胃专科两个省级特色专科。有高原生物技术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校立足本省资源优势和工农业生产的实际,在柴达木盐湖化工、石油化工资源开发利用、黄河水电资源开发、高原农作物栽培、藏医药、高原医学与地方病防治、高寒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输送了38000多名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海大学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资源开发中将进一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999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内重点建设的大学,2000年又被国家确定为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高校之一,2001年国家教育部指定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2004年成为省部共建大学。  目前,青海大学已成为青海省内规模最大、学生人数最多、学科门类较广、科研实力最强的大学。  近几年来,学校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国家重点支持、省内重点建设、清华大学对口支援等有利契机,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步伐,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领域日益拓宽,科学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校容校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社会上的声誉和知名度日益提高,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 2002年顺利完成了国家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且取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使学校的办学层次和综合实力日益攀升,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学校将进一步加快发展,在院校布局结构调整、教育资源整合、实现省部共建的基础上,以工、农(牧)、医、商四大学科为主干,建成实力较强的、在西部有特色的、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大学。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进入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实现博士点零的突破,跻身国家“211工程”百所高校行列。

我今年毕业的,很明确告诉你,你来了就后悔,本地学生三百多就上这学校,毛的学风都没有,图书馆老旧不堪,危楼一栋,学生素质普遍不高,尤其是少数民族多,一言不合就十几个人过来干你,老师有个别不错,我四年只碰到一个,其他的就是无脑读PPT,现在出来找工作和其他学校的完全没有竞争力

青海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青海大学医学院建院四十多年来 ,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格局,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医科院校。2012年,学院下设临床医学系、中医学系、藏医学系、公共卫生系、药学系等五系 20 个本科专业或专业方向和基础医学部、公共学科部、高原医学研究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寄生虫病研究所、图书馆、成人教育学院和附属医院。高原医学、藏医学、地方病学等特色专业在全国医药院校中享有较高声誉 , 已成为西北地区一所具有高原区位优势和民族特色的医科院校。学院占地 140 亩,图书馆藏书 19 万册。《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院现有教职工 1900 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1700 人,专兼职教师 290多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 360 多人。学院及附院拥有国家级和省级专家 25 人。附属医院设有床位 1080 张,是青海省首家三级甲等医院。青海省创伤急救中心、青海省皮肤病研究所、青海省肿瘤研究中心、青海省烧伤研究中心、青海省医学影像中心设在该院。地址:中国 青海省西宁市昆仑路 16 号 。

《青海医学院学报》是省级杂志。中外女性健康杂志是国家级综合杂志,征集医学各类稿件,百分之八十都可以通过,文章不合格也可以提供修稿服务,现在可以发表11月,最快的发表速度。您可以到百度搜索关键词中外女性健康杂志,可以查看详情。

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青海复份库”、“国家油菜改良青海分中心”、“青藏高原农业分析中心”、“青藏高原农作物新品种品质测试中心”和欧盟援建的“马铃薯病毒检测中心”等5个国家级实验研究中心;有“高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原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高原动物疾病、化工原理、先进材料与应用技术、春油菜育种、水利水电、高原建筑材料、基础医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临床医学实验中心、草地生态环境、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基础化学、药学等2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实训基地 。 2002-2007年,青海大学累计投入科研总经费12万元,共取得各类科研项目433项。各类科研项目由2002年的46项增加到2006年的111项;省部级以上项目由2002年的33项增加到2006年的6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8项。到2007年,田正科研究员先后育成春油菜品种18个,尤其“青油14号”的全面推广,实现了甘蓝型油菜生产的全面优质化。杜德志作为春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方面的学术带头人,主持培育出了“青杂1号”至“青杂4号”油菜品种 。四项科研成果获2012年度青海省科技进步奖,其中农科院、医学院以第一主要完成单位完成的“高产优质广适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青杂5号的选育与推广”、“藏羚羊高原适应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成果获二等奖;农科院、农牧学院独立完成的“油菜田草害治理综合配套新技术示范” 、“青海花卉种球种苗工厂化繁育技术研究及应用”成果获三等奖;另外,农科院为第四主要完成单位完成的“青海生态经济林浆果资源开发技术集成及产业化”成果获一等奖 。 馆藏资源 截至2007年7月,青海大学图书馆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为28万册,其中校本部图书馆46万册、农牧学院图书馆5万册、财经学院图书馆9万册、医学院图书馆2万册、农科院信息所3万余册、牧科院信息所9万册、青医附院图书馆97万册。大部分文献为90年代前出版的,馆藏文献较陈旧。馆藏文献以农牧、医学方面的馆藏最为特色。成立了CNKI知识网络服务一级站,是青海唯一普通版、专家版和各专辑代理发行单位 。 学报期刊 学校公开出版《青海大学学报》、《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青海畜牧兽医杂志》、《青海农林科技》等学术期刊。其中《青海大学学报》是青海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创刊于1983年1月,原名《青海工农学院学报》,1988年随学校名称变更为《青海大学学报》 。

青海大学学报是青海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从1998年开始自季刊改为双月刊。主管单位:青海大学主办单位:青海大学国内统一刊号:63-1042/N国际标准刊号:1006-8996是这个吧,我看到这个杂志的专题了,有一些论文范文和投稿要求之类的,你也可以详细的看看,网址是这个:

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青海医学院始建于 1958年9月 ,1995 年青海藏医学院并入学院, 2004年11月与青海大学整合组建新的青海大学,青海医学院更名为青海大学医学院。 建院四十多年来 , 学院立足青海,突出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现已建设成为一所集研究生、本科、专科、留学生教育 , 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格局,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医科院校。 目前,学院下设临床医学系、中医学系、藏医学系、公共卫生系、药学系等五系 20 个本科专业或专业方向和基础医学部、公共学科部、高原医学研究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寄生虫病研究所、图书馆、成人教育学院和附属医院。高原医学、藏医学、地方病学等特色专业在全国医药院校中享有较高声誉 , 已成为西北地区一所具有高原区位优势和民族特色的医科院校。学院占地 140 亩,图书馆藏书 19 万册。《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院现有 2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高原医学、藏医药学), 9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内科学、外科学、皮肤性病学、藏医学、免疫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病理生理 ) 和 22 个三级学科硕士点。有 3 个省级重点学科, 1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目前,在校学生规模 5800 多人,在校生中有汉、藏、回、撒拉、蒙古、土、哈萨克等多个民族,生源来自全国 20 多个省(区)、市。 学院现有教职工 1900 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1700 人,专兼职教师 290多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 360 多人。学院及附院拥有国家级和省级专家 25 人。 附属医院设有床位 1080 张,是青海省首家三级甲等医院。青海省创伤急救中心、青海省皮肤病研究所、青海省肿瘤研究中心、青海省烧伤研究中心、青海省医学影像中心设在该院。

你说呢

青海只有一个医学院:青海大学医学院

应该没问题,青大虽然一本招生,但是都是紧挨着一本线招生,你超了16分,一本的专业肯定没问题,不过医学院的专业报的人多。

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编辑部在哪

青海大学医学院简介 青海大学医学院(原青海医学院)始建于 1958年9月 ,1995 年青海藏医学院并入学院, 2004年11月与青海大学整合组建新的青海大学,青海医学院更名为青海大学医学院。 建院四十多年来 , 学院立足青海,突出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现已建设成为一所集研究生、本科、专科、留学生教育 , 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格局,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医科院校。 目前,学院下设临床医学系、中医学系、藏医学系、公共卫生系、药学系等五系 20 个本科专业或专业方向和基础医学部、公共学科部、高原医学研究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寄生虫病研究所、图书馆、成人教育学院和附属医院。高原医学、藏医学、地方病学等特色专业在全国医药院校中享有较高声誉 , 已成为西北地区一所具有高原区位优势和民族特色的医科院校。学院占地 140 亩,图书馆藏书 19 万册。《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院现有 2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高原医学、藏医药学), 9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内科学、外科学、皮肤性病学、藏医学、免疫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病理生理 ) 和 22 个三级学科硕士点。有 3 个省级重点学科, 1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目前,在校学生规模 5800 多人,在校生中有汉、藏、回、撒拉、蒙古、土、哈萨克等多个民族,生源来自全国 20 多个省(区)、市。 学院现有教职工 1900 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1700 人,专兼职教师 290多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 360 多人。学院及附院拥有国家级和省级专家 25 人。 附属医院设有床位 1080 张,是青海省首家三级甲等医院。青海省创伤急救中心、青海省皮肤病研究所、青海省肿瘤研究中心、青海省烧伤研究中心、青海省医学影像中心设在该院。 地址:中国 青海省西宁市昆仑路 16 号 电话: 0971--6143168 邮编: 810001 传真: 0971--6104059

青海大学坐落于青海省省会——“夏都”西宁市北郊,是一所国家重点支持、清华大学对口支援、教育部和青海省共同建设的地方多科性大学。   学校校园占地285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60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行政用房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为0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7357万元,学校图书馆面积18万平方米,藏书115万余册。公开出版《青海大学学报》、《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青海畜牧兽医杂志》、《青海农林科技》等学术期刊。学校下设医学院、农牧学院、财经学院、化工学院、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科学院、附属医院等7院29系 (部);有畜牧研究所、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等12个专业研究所;有“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青海复份库”、“国家油菜改良青海分中心”、“青藏高原农业分析中心”、“青藏高原农作物新品种品质测试中心”和欧盟援建的“马铃薯病毒检测中心”等5个国家级实验研究中心;有“高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原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高原动物疾病、化工原理、先进材料与应用技术、春油菜育种、水利水电、高原建筑材料、基础医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临床医学实验中心、草地生态环境、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基础化学、药学等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基础工业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教学实训基地”。   学校现有55个本科专业、23个硕士点、2个博士点。学科专业形成了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其中,有农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草业科学、水利水电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藏医藏药、工商管理、土木工程、园艺、区域经济学等1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3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教职工3728人,其中,教学及教辅人员1197人,专职科研、医护人员1454人;正高职称235人副高职称776人,中级职称1200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32人、硕士289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有享受政府津贴专家27人,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教育部青年教师奖1人,全国及省级优秀教师7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13人,省级名医12人,省级首席医学专家5人,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37人,省级优秀专家7人,省委、省政府领导联系的高层次人才9人。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区招生,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102名,其中,本科生8231名,硕士研究生320人。  五年来,学校共取得各类科研项目433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等30项,省部级项目291项,科研总经费12万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青海省首届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8项,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   学校在接受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对口支援的同时,先后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高知大学、新西兰澳克兰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协作关系。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青海省文明单位”、“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very good

  青海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省内唯一一所以工、农、医、商四大学科为主干,其它各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性综合大学。  自1997年以来,学校经过了四次比较大的结构布局调整,1997年10月,青海大学与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合并组建为新的青海大学;2000年3月,将青海省农林学校、青海省水利学校并入青海大学;2001年1月,将青海财经职业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2004年11月,与青海医学院整合组建为新的青海大学。  学校现有8个校区,占地面积2509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下设教学、科研、医疗单位,有医学院、附属医院、农牧学院、化工学院、财经学院、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科学院、成教学院等八院26个系(部)、19个研究所(中心)。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188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0616人,成人教育学生8092人,硕士研究生144人。全校教职工3710人,其中:正高职称146人,副高职称495人,中级职称1344人;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35人,省级医学专家4人。学校固定资产总值56亿元,其中教学、科研、医疗仪器设备值51亿元;图书馆藏书101万余册;公开出版《青海大学学报》、《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青海畜牧兽医杂志》、《青海农林科技》等学术期刊。  学校现有50个本科专业,13个硕士点。学科主要涵盖工、农、医、商四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设置与青海四大支柱产业(电力、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和四大优势产业(冶金、医药、建材、农畜产品加工)密切相关。有农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草业科学、水利水电、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基础医学、藏医学、高原医学、预防医学等11个省级重点学科和肿瘤外科、血液科、心血管内科、皮肤科、肿瘤内科5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有高原动物疾病、化工原理、先进材料与应用技术、春油菜育种、水利水电、高原建筑材料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肿瘤妇科、脾胃专科两个省级特色专科。有高原生物技术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校立足本省资源优势和工农业生产的实际,在柴达木盐湖化工、石油化工资源开发利用、黄河水电资源开发、高原农作物栽培、藏医药、高原医学与地方病防治、高寒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输送了38000多名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海大学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资源开发中将进一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999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内重点建设的大学,2000年又被国家确定为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高校之一,2001年国家教育部指定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2004年成为省部共建大学。  目前,青海大学已成为青海省内规模最大、学生人数最多、学科门类较广、科研实力最强的大学。  近几年来,学校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国家重点支持、省内重点建设、清华大学对口支援等有利契机,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步伐,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领域日益拓宽,科学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校容校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社会上的声誉和知名度日益提高,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 2002年顺利完成了国家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且取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使学校的办学层次和综合实力日益攀升,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学校将进一步加快发展,在院校布局结构调整、教育资源整合、实现省部共建的基础上,以工、农(牧)、医、商四大学科为主干,建成实力较强的、在西部有特色的、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大学。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进入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实现博士点零的突破,跻身国家“211工程”百所高校行列。

  • 索引序列
  • 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 青海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 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 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 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编辑部在哪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