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材料科学与工程参考文献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前面几个是作者,紧接着是发表年份,mater应为期刊物,sci为science的简称,lett为lettice的简称,均为国际顶级期刊,这类文章很难搜到全文,一般只给出发表杂志所在页数,不提供著述名称。

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纳米器件对未来军事变革的影响The Effect of Nano-devices to Future Military Transform<<电子机械工程>>2007年 第23卷 第06期 作者: 李芹, 蔡理, 吴刚,期刊 ISSN : 1008-5300(2007)06-0001-03碳纳米管在军事上的应用前景Carbon nanotubes and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military<<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 第27卷 第04期 作者: 刘政, 毛卫民,纳米陶瓷材料的性能、制备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Nanocrystalline ceramics' preparation, properties and applied prospects in military field 下载PDF阅读器综述了纳米陶瓷的主要制备方法、独特的超塑性、高强度性能,并对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作 者:江炎兰 王杰 JIANG Yanlan WANG Jie 作者单位: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基础部,山东,烟台,264001 刊 名: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VAL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年,卷(期):2006 21(1) 分类号:TB321 关键词:纳米陶瓷 制备 性能 应用 机标分类号:U67 TP3 机标关键词:纳米陶瓷材料强度性能军事领域制备方法应用前景超塑性综述 DOI:纳米器件及其在军事电子系统中的应用前景Nanometer Devices and Their Applied Prospect in Military Electronic Systems<<电子元器件应用>>2001年 第3卷 第05期 作者: 蔡菊荣,期刊 ISSN : 1563-4795(2001)05-01-0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投稿指南一、范围及内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材料领域学术性中文科技期刊(双月刊)。本刊主要刊登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研究领域的评论论文、研究论文和研究快报。除评述论文外,本刊也欢迎用英文撰写的论文,一经录用,将优先刊登。评述论文是指关于某个专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情况的综合评论性论文,长度一般不超过8印刷页(约1600字,含标题、图表、参考文献、空格等,下同)。评述论文的撰写者必须是正在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专家,内容应包括作者对本人及所在课题组的相关研究工作的评述。引用的参考文献数量以30~50篇为宜,除个别有关科学史方面的评述论文以外,参考文献应以近五年发表的论文为主。本刊不发表只述不评的文献综述。本刊优先录用发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或重要应用价值、能引起读者广泛兴趣或对读者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评述论文。研究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未发表的科学研究成果,长度一般不超过4页(约8000字)。本刊主要刊登高新技术材料研究领域的原创性论文,本刊特别欢迎并优先发表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国家重大项目资助的科学研究论文。研究快报是快速发表的简短论文,长度不超过2页(约4000字)。研究快报是作者本人最新研究成果的简短介绍。研究快报不分节,不含中文摘要,但需包含英文题目、作者及其单位和地址、英文摘要。研究快报发表周期一般为6个月(自收到稿件之日起),审稿后一般不返回作者修改。二、投稿方式本刊接受电子稿件,电子稿件采用Microsoft Word 格式。投稿电邮:。投稿地址为:浙江省杭州市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邮编310027。电话,传真:。编辑部收到作者投稿后即会回复作者,作者根据回复内容完成投稿程序。投稿声明可在文章被录用后和修改稿的两份打印稿一起寄送给编辑部,声明中至少要有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本人签名。三、稿件格式来稿按以下顺序排版:1、中外题目:不超过20字,小三黑体加粗,居中。2、作者姓名:居中。3、作者单位、地址、邮编:居中。4、中文摘要:不少于150字。5、中文关键词:3~5个。6、中图分类号。根据论文内容查出,必须准确贴切。7、英文题目,英文作者姓名。英文作者单位:格式与中文相应内容一样。8、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英文摘要以100~150 words为宜,第1句话不可与标题重复,否则不被检索。9、正文:除研究简报以外,可根据内容加分标题,标题用1,2,…排序。评述论文可根据需要使用二级和三级标题,格式分别如:1,2,……和1,1,……。文中所有计量单位一律采用ISO单位。为了方便读者,在文字叙述中,也可以采用nm和μm表示微观尺度,用日、月、年表示长时间过程。10、参考文献:只择主要并已公开发表的文献。私人通信和其他非公开出版发行物不宜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如下:期刊论文:[序号]全部作者 题名[J] 期刊名,年份,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著作:[序号]全部作者 著作名[M] 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引用内容的起始页码¬—终止页码独立成章论著:[序号]全部作者 题名,书名[M] 主编:主编姓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会议论文:[序号]全部作者 题名[C] 会议名,会议地点,会议年月论文集名称,论文集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专利:[序号]全部作者 专利题名[P] 专利国名 专利号,专利授权日标准:[序号]标准名称[S] 标准编号学位论文:[序号]作者 学位论文题目[D] 学位授予单位名称及学位论文名称,导师姓名,地点,单位,学位论文答辩年月插图、表格:图、表要同时给出中、英文图题和表题,并尽量保证其准确性,表格内部文字全部使用英文表述。图内的曲线,文字和符号要清晰。第一页脚注(五号宋体),内容包括:[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职称或学位,研究方向。Email地址。[基金项目]:(若属各类基金资助项目,需注明基金名称和编号)。[通讯作者]:(若通讯作者不是第一作者,则需注明:本文联系人,姓名,职称,通讯地址,邮编,电话、传真、Email地址)。本刊对论文英文表达内容的具体要求一、对英文摘要的要求按美国EI数据库的要求,论文英文摘要应包含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份。应具独立性和自明性。尽量给出定量信息,反映创新之处。提倡使用简单句型。篇幅150  200个单词,约占我刊刊出期刊7  10行。摘要中以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已做的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结论”。不用“This paper”、“In this paper”或“The”开句。二、其它英文内容的表达论文题目应突出要点,尽量概括论文所要表达的内容,让人一看就知道你工作的创新之处。英文题目不以冠词开头。论文中所有图、表的图题与表题也不以“The”开头。四、投稿及对稿件处理稿件寄出后6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可另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请自留底稿。请勿一稿两投甚至多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附:投稿声明样本我(们)代表全体作者声明,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投稿的论文:(论文题目)中的内容除特别注明以外,均为我们未曾发表且未考虑在其他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的研究成果,论文中不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内容,文责由作者承担。上述论文的全体作者已同意该论文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上发表。若该论文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录用,则该论文的版权(包括: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自动转移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若6个月内未收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的录用通知,作者有权自行处理上述论文中的全部内容。第一作者(签名)通讯作者(签名)年 月 日

工程材料参考文献

书名:工程材料(第5版) 书号:9787302249078作者:朱张校、姚可夫、王昆林、吴运新定价:36元出版日期:2011-2-23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根据高等工业学校机械工程材料及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小组制定的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编写。阐述了工程材料的结构、组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等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介绍了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常用工程材料以及它们的应用等基本知识;讨论了机械零件的失效与选材等内容。本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机类专业学生用书,也可供报考机械类专业研究生的考生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本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教材课程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并荣获2004年度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与本书相配的《工程材料习题与辅导(第5版)》及与本书相配的《工程材料教师参考书(第5版)》、《工程材料多媒体教案(第5版)》也已经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工程材料》课程是高等院校机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工程材料》课程的任务是从机械工程的应用角度出发,阐明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了解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介绍常用机械工程材料及其应用等基本知识。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在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根据机械零件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对结构零件进行合理选材及制定零件工艺路线的初步能力。由于能源、材料和信息是现代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学习并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对于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是十分必要的。国内外许多高等院校已把《工程材料》(或称《机械工程材料》)课程设置为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本书中介绍的材料牌号采用了最新的国家标准。考虑到读者对材料新牌号尚不熟悉,因此保留了部分材料的旧牌号,文中用括号表明。例如不锈钢牌号20Cr13(2Cr13)、铝合金牌号5A05(LF5),其中20Cr13、5A05为新牌号,2Cr13、LF5为旧牌号。本教材体系科学合理,内容丰富新颖,理论性强,概念清晰,语言简洁,条理性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例丰富。本书介绍的材料种类多,牌号新,材料知识面广,较为完整。本教材适用面广,可作为高等院校各机械类专业学生的教材或学习参考书。书末附有国内外常用钢号对照表及工程材料学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可供读者阅读有关外文参考教材或文献时查阅。配合本教材,作者另外编写了《工程材料习题与辅导(第5版)》一书作为《工程材料(第5版)》的配套教材。内容包括《工程材料(第5版)》各章重点、习题、课堂讨论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等,同时编写了《工程材料教师参考书(第5版)》,制作了《工程材料多媒体教案(第5版)》光盘,本书编写者分工如下:绪论、第1章1、2节、第2章1节至4节、第9章3节至5节由朱张校编改。第1章3节、第4章、第7章由张弓编改。第1章4节、第5章、第6章由张华堂编改。第2章5节、第3章1、2节、第9章1节、第10章4节由王昆林编改。第2章6节、第8章、第10章2、3节都由张人佶编改。第3章3节、第9章2节、第10章1节由姚可夫编改。第3章4节由吴运新编改。第10章5、6节由巩前明编改。附录1、3、4、7、8由朱张校整编,附录2、5由张欣整编,附录6由吴运新整编。书中显微组织照片由丁莲珍、张欣、朱张校提供。郑明新教授对本书编写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并审阅了全书。全体编者对郑明新教授表示衷心感谢。本书的编写中引用了有关材料牌号方面的最新国家标准,参考了部分国内外有关教材、科技著作及论文,部分照片下载自互联网。在此特向有关作者致以深切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朱张校 姚可夫 2011年1月于清华大学 工程材料(第5版)目 录目录绪论1 中华民族对材料发展的重大贡献2 材料的结合键3 工程材料的分类8第1章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1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1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2 合金的晶体结构3 金属材料的组织2 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1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2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3 金属材料的理化性能3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1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2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点4 陶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1 陶瓷材料的结构2 陶瓷材料的性能特点52第2章 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控制1 纯金属的结晶1 纯金属的结晶2 同素异构转变3 铸锭的结构4 结晶理论的工程应用2 合金的结晶1 二元合金的结晶2 合金的性能与相图的关系3 铁碳合金的结晶3 金属的塑性加工1 金属的塑性变形2 金属的再结晶3 塑性变形和再结晶的工程应用4 钢的热处理1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2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2 汽车用塑料3 汽车用橡胶4 汽车用陶瓷材料5 汽车新材料发展趋势2 机床用材1 机身、底座用材2 齿轮用材3 轴类零件用材4 螺纹联接件用材5 螺旋传动件用材6 蜗轮、蜗杆传动用材7 滑动轴承材料8 滚动轴承用材3 仪器仪表用材1 壳体材料2 轴类零件用材3 凸轮用材4 齿轮用材5 蜗轮、蜗杆用材6 微型机电系统用材4 热能设备用材1 锅炉主要部件用钢2 汽轮机主要零部件用钢3 发电机转子用材5 化工设备用材1 化工设备用钢2 化工设备用有色金属及其合金3 非金属材料4 复合材料6 航空航天器用材1 超高强度钢2 轻金属及其合金3 高温金属结构材料4 先进金属基及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5 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6 先进功能材料335附录1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新、旧国家标准性能名称和符号对照表336附录2 金属热处理工艺的分类及代号(摘自GB/T 12603-2005)337附录3 常用钢的临界点341附录4 钢铁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摘自GB/T 17616-1998)342附录5 国内外常用钢号对照表343附录6 常用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说明与应用(摘自GB/T 16475-1996)345附录7 若干物理量单位换算表346附录8 工程材料常用词汇表347参考文献351工 材料的发放领用是材料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发料人员和领用人员要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此项工作。0基本要求:1 及时:领用人及时办理领料手续,保管员及时审核领料手续是否符合要求,及时核对库存材料能否满足需要;及时备料,发放,同时也应及时记帐。2 准确:领用人员准确按材料使用计划和施工预算上的品种、规格、质量和数量的要求领料,保管员准确按其明细给予发放。3 节约:大材不小用、长材不短用、优材不劣用;有保存期要求的材料要按“先进先用,后进后用”的原则,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对回收再利用的材料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先旧后新,合理使用。0 操作程序:1 根据施工计划和施工预算编制好材料需用计划,力求做到全面、准确,作为施工用材料的依据。2 施工班组组长按班组用料单所列材料的品名、规格、数量填写领料单,由项目部料具员核准,依据班组用料单和领料单的材料明细可一次性或分批发给。

书名:工程材料(第4版) 书号:9787302205661作者:朱张校定价:36元出版日期:2009-9-1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教材课程于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并荣获2004年度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与本书相配的《工程材料习题与辅导(第4版)》及与本书相配的《工程材料教师参考书》、《工程材料多媒体教案》也已经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系列教材) 本书根据高等工业学校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编定,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学生学习工程材料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供报考机械类专业研究生的考生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本书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郑明新教授主编的《工程材料》第1版(1983年)、第2版(1991年),以及朱张校教授主编的《工程材料》第3版(2001年)的基础上重编的。本书在课程体系和内容上作了较大的改革。由于本书主要供非材料类专业学生使用,因此重点在于阐明各种工程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能和应用,以及正确选材和用材的基本知识。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很快,一些院校和研究单位把“工程材料”作为机械类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并把《工程材料》教材作为重要参考书。因此本书加强了材料学方面的内容,以利于加强学生的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同时重视材料学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引入了大量工程应用实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工程材料》第4版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部分,由第1章、第2章组成,阐述了工程材料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其内容为工程材料的结构、组织和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金属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因素和规律。第二部分为工程材料知识部分,包括第3章至第7章。介绍了常用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及其应用知识。同时对功能材料和其他新材料作了介绍,以扩展学生的材料知识面。第三部分为工程材料的应用部分,由第8章至第10章组成。介绍机械零件的失效与选材知识以及工程材料在汽车、机床、仪器仪表、热能设备、化工设备及航空航天器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其中“工程材料的应用”一章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有选择地讲授部分内容,其他内容可由学生自学。书中引入了较多的新材料、新技术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书的重点是第2、3章和第9章。本书力求语言简洁,信息量大,内容新颖,科学性、实用性强,书末附有国内外常用钢号对照表及工程材料常用词汇表,可供读者阅读有关外文参考教材或文献时查阅。配合本教材,作者另外编写了《工程材料习题及辅导》一书作为《工程材料》的配套教材。内容包括《工程材料》各章重点、习题、课堂讨论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等,同时编写了《工程材料教师教学参考书》,制作了《工程材料多媒体教案》光盘,为工程材料课程教师提供了必要的教学资源。以上教学资源都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资助下,作者研制了《工程材料网络课程》,建设了工程材料课程网站。《工程材料网络课程》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学生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本书编写者分工如下:绪论、第1章1、2节、第2章1至4节、第9章3至5节由朱张校编改。第1章3节、第4章、第7章由张弓编改。第1章4节、第5章、第6章由张华堂编改。第2章5节、第3章1、2节、第9章1节、第10章4节由王昆林编改。第2章6节、第8章、第10章2、3节由张人佶编改。第3章3节、第9章2节、第10章1节由姚可夫编改。第3章4节由吴运新编改。第10章5、6节由巩前明编改。附录1、3由张欣整编,附录2由吴运新整编,附录4、5由朱张校整编。书中显微组织照片由丁莲珍、张欣、朱张校提供。郑明新教授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并审阅了全书。全体编者对郑明新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的编写参考了部分国内外有关教材、科技著作及论文,部分照片下载自互联网。在此特向有关作者致以深切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朱张校 姚可夫 2009年1月于清华大学 目 录目录绪论1 中华民族对材料发展的重大贡献2 材料的结合键3 工程材料的分类8第1章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1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1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2 合金的晶体结构3 金属材料的组织2 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1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2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3 金属材料的理化性能3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1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2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点4 陶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1 陶瓷材料的结构2 陶瓷材料性能特点52第2章 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控制1 纯金属的结晶1 纯金属的结晶2 同素异构转变3 铸锭的结构4 结晶理论的工程应用2 合金的结晶1 二元合金的结晶2 合金的性能与相图的关系3 铁碳合金的结晶3 金属的塑性加工1 金属的塑性变形2 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3 塑性变形和再结晶的工程应用4 钢的热处理1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2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3 钢的普通热处理4 钢的表面热处理5 钢的化学热处理6 其他热处理技术7 计算机技术在热处理中的应用8 热处理的工程应用5 钢的合金化1 合金元素与铁、碳的作用2 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的影响3 合金元素对钢热处理的影响4 合金元素对钢的工艺性能的影响5 合金元素对钢的性能的影响6 合金化的工程应用6 表面技术1 电刷镀2 热喷涂技术3 气相沉积技术4 激光表面改性136第3章 金属材料1 碳钢1 碳钢的成分和分类2 碳钢的牌号及用途2 合金钢1 概论2 合金结构钢3 合金工具钢4 特殊性能钢3 铸钢与铸铁1 铸钢2 铸铁4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1 铝及铝合金2 铜及铜合金3 钛及钛合金4 镁及镁合金5 镍及镍合金6 轴承合金216第4章 高分子材料1 塑料1 塑料的组成2 塑料的分类3 常用工程塑料2 合成纤维1 合成纤维的生产方法2 常用合成纤维3 合成橡胶1 合成橡胶的分类和橡胶制品的组成2 常用合成橡胶234第5章 陶瓷材料 1 普通陶瓷 1 普通日用陶瓷 2 普通工业陶瓷 2 特种陶瓷 1 氧化物陶瓷 2 碳化物陶瓷 3 硼化物陶瓷 4 氮化物陶瓷242第6章 复合材料 1 复合材料的复合原则 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复合原则 2 颗粒复合材料复合机制和原则 2 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1 比强度和比模量 2 抗疲劳性能和抗断裂性能 3 高温性能 4 减摩、耐磨、减振性能 5 其他特殊性能 3 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1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2 陶瓷基复合材料 3 碳基复合材料 4 金属基复合材料 1 金属陶瓷 2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3 细粒和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255第7章 功能材料及新材料1 电功能材料 1 金属导电材料 2 金属电接点材料 3 电阻材料 4 导电高分子材料 5 超导材料2 磁功能材料 1 软磁材料 2 永磁(硬磁)材料 3 信息磁材料3 热功能材料 1 膨胀材料 2 形状记忆材料 3 测温材料4 光功能材料 1 光学材料 2 固体激光器材料 3 信息显示材料 4 光纤5 隐形材料及智能材料6 纳米材料 1 纳米材料及其特性 2 碳纳米材料3 纳米陶瓷材料4 纳米复合材料271第8章 零件失效分析与选材原则 1 机械零件的失效 1 畸变失效2 断裂失效 3 磨损失效 4 腐蚀失效 2 机械零件失效分析 1 零件失效基本原因 2 零件失效分析 3 机械零件选材原则 1 使用性能原则 2 工艺性能原则 3 经济及环境友好性原则286第9章 典型工件的选材及工艺路线设计1 齿轮选材1 齿轮的工作条件2 齿轮的失效形式 3 齿轮材料的性能要求 4 齿轮类零件的选材 5 典型齿轮选材举例2 轴类零件选材1 轴类零件的工作条件2 轴类零件的失效方式3 轴类零件的性能要求4 轴类零件的选材5 典型轴的选材3 弹簧选材 1 弹簧的工作条件 2 弹簧的失效形式 3 弹簧材料的性能要求 4 弹簧的选材 5 典型弹簧选材 4 刃具选材 1 刃具的工作条件 2 刃具的失效形式 3 刃具材料的性能要求 4 刃具的选材 5 刃具选材举例299第10章 工程材料的应用 1 汽车用材 1 汽车用金属材料 2 汽车用塑料 3 汽车用橡胶 4 汽车用陶瓷材料 5 汽车新材料发展趋势 2 机床用材 1 机身、底座用材 2 齿轮用材 3 轴类零件用材 4 螺纹联接件用材 5 螺旋传动件用材 6 蜗轮、蜗杆传动用材 7 滑动轴承材料 8 滚动轴承用材 3 仪器仪表用材 1 壳体材料 2 轴类零件用材 3 凸轮用材 4 齿轮用材 5 蜗轮、蜗杆用材 6 微型机电系统用材4 热能设备用材1 锅炉主要部件用钢 2 汽轮机主要零部件用钢 3 发电机转子用材5 化工设备用材1 化工设备用钢2 化工设备用有色金属及其合金3 非金属材料4 复合材料6 航空航天器用材1 超高强度钢2 轻金属及其合金3 高温金属结构材料4 先进金属基及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5 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6 先进功能材料329附录1 金属热处理工艺的分类及代号330附录2 常用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说明与应用334附录3 国内外常用钢号对照表335附录4 若干物理量单位换算表337附录5 工程材料常用词汇表338参考文献342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我可以帮你写的。。 一: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外文原文可以去检索下载中文要自己搞定了~~~还有疑问联系我

道路工程材料参考文献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通过目标、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来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品种及配合比、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现行规范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如何确定矿料级配和沥青最佳用量,如下:首先确定沥青混合料的类型,查看现行规范中规定的矿料级配范围确定此项工程中设计的级配范围,按此范围掺配格挡料的掺配比例对选用的设计级配,初选用5组沥青用量,拌合混合料,制作试件,与马歇尔设计标准比较,从而确定配合比设计是否合理。矿料配合比设计详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中-81-页确定最佳沥青用量详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中-85-页

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一般规定一、文件体系二、分工负责三、竣工文件的印制四、技术档案案卷目录原则五、编号方法及案卷目录编制原则第二节 公路工程档案案卷构成及质量要求一、卷盒二、案卷封面三、案卷索引四、备考表第三节 公路工程竣工文件编排层次第二章 综合文件第一节 竣(交)工验收文件一、概述二、竣工验收文件三、交工验收文件第二节 单项工程验收文件一、机电、绿化工程验收文件二、房建工程验收文件三、环保工程验收文件四、档案验收文件第三节 建设依据及上级有关指示一、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二、项目建议书及批准文件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准文件四、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五、初步设计文件及审批文件六、技术设计七、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审批文件第四节 工程管理文件一、招标文件二、投标文件、评标报告三、合同书、协议书第三章 决算和审计文件第一节 支付报表一、工程量清单二、工程计量三、工程支付四、工程支付程序五、工程支付报表第二节 竣工决算文件第三节 项目审计文件(工程决算审计报告)的组成第四章 监理资料第一节 监理资料概述一、监理资料基本内容二、监理资料编制程序第二节 监理管理文件一、监理规划二、监理实施细则三、监理月报第三节 工程质量控制文件一、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二、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三、工序质量检查程序第四节 工程进度计划管理文件一、进度计划的审查二、进度计划的检查三、进度计划的调整第五节 工程合同管理文件一、工程变更二、工程延期三、费用索赔四、争端与仲裁五、违约六、分包第六节 其他文件和资料一、会议纪要……第五章 施工资料第六章 施工原始资料第七章 评定资料第八章 竣工文件目录附录一 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附录二 关于贯彻执行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有关事宜的通知附录三 公路工程竣工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参考文献

  • 索引序列
  • 材料科学与工程参考文献
  • 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工程材料参考文献
  •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 道路工程材料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