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北师大期刊分类名称

北师大期刊分类名称

发布时间:

北师大期刊分类名称

北师大主办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刊名: 心理发展与教育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1-4918CN: 11-1608/B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心理发展与教育创刊时间:198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核心期刊  就是核心期刊没有简称 核心期刊可以分为国内核心和国际核心国内核心又分为:北大核心、南大核心(CSSCI)、统计源核心期刊、CSCD、武大核心、等等国际核心:sci、ssci 硕士可以发表北大核心,发南大核心有点牵强   如果文章质量好还可以发SCI 核心期刊各几年都在变动,要了解实时更新查询,

学术期刊的分类?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和人文科学学术期刊。其余任何分类都不足以包括全部。

A级学术期刊(A1级、A2级)B级学术期刊(B1级、B2级)、C级学术期刊

淮北师范大学期刊分类名称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是由淮北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它以繁荣科学文化、推动教学科研、促进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体育等学科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的中、英文研究论文和研究简讯。 刊名: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淮北师范大学主编:陈士夫出版周期:季刊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地址: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邮政编码:235000单价:00定价:00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0691国内统一刊号:CN 34-1316/N 现用刊名: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79 2005安徽省第五届优秀科技期刊(省科技厅)2009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省教育厅和省新闻出版局) 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文字精炼,数据可靠。研究论文(含图、表)一般不超过7000字,研究简报不超过3000字,必须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明性,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是论文主要内容的浓缩,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引用图表、公式、参考文献中的序号。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800字符,应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并与中文摘要一致,包括题目、作者姓名(汉译拼音),单位译名。 图、表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图要用计算机绘制,大小适中,线条均匀,图题放在图下;表采用三线表,表题放在表上。本刊参考文献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勿列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本刊接受电子文档投稿。文稿上务请注明第一作者和联系人的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手机号和电子邮箱。发送电子邮件时请在邮件主题栏标注“作者+文题”,方便查找。来稿请加中图分类号;作者简介,顺序为:作者(出生年- ),性别(民族),籍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7.请勿一稿多投,3个月内未接到反馈意见,作者可与编辑部联系,或可自行处理。在不违背作者本意的情况下,本编辑部有权作内容层次、语言文字和编辑规范方面的删改,凡不同意者,应在来稿时申明。稿件刊登与否,本刊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8.来稿如获得某种研究基金或课题资助,请列出其名称及编号,本刊将优先审理、优先刊用。

淮北师范大学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 淮北老年大学 淮北广播电视大学

淮北现在就淮北煤师院一个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期刊分类名称查询

在安徽省内挺不错的

序号 论文题目 作者 期刊名称 1 孙氏太极拳传播的研究 陈威 中国体育科技 2 从传播类型的角度审视孙氏太极拳的发展现状 陈威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 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组织与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刘超 四川体育科学 4 国家级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研究 刘超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5 论我国体育课程技术发展特征 裴德超 体育文化导刊 6 现代生活方式与健身项目推广 李晓静 体育与科学 7 体育赛事赞助商风险评估与风险规避的研究 李晓静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8 安徽省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健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黄山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9 我国近代体育销售与制造业的发展研究 李显国 体育文化导刊 10 电子商务系统在我国体育产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 赵先卿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1 基于WSR方法论的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特征研究 赵一平 体育与科学 12 近代我国体育广告发展研究 李显国 体育文化导刊 13 20世纪初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的发展研究 李显国 体育文化导刊 14 近代以来社会变迁下的武术活动——基于一个武术之乡的研究 陈威 体育科学 15 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技术领域拓展研究 裴德超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6 也论太极推手竞技化——与《论太极推手的技术和文化特性——兼论传统太极推手竞技化不可行》作者商榷 陈威 体育学刊 17 近代我国体育博彩业发展研究 李显国 体育文化导刊 18 奥林匹克运动会财务收入主要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裴德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陈威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 健走运动对农村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马力 中国老年学杂志 21 蚂蚁水提取物疲劳的研究 马力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2 大鼠胰岛素抵抗形成中脂联素受体基因表达及运动的影响 李蕾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3 中学体育理论课研究 赵先卿 体育文化导刊 24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National Fitness Campaign 陈威 EI收录 25 Application of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for Wushu Equipment 陈威 EI收录 26 Thinking about the Expansion of the Training Goal of PE Major Under the Stern Employment Situation 裴德超 EI收录 27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Motion Perception Ability on Football 马力 EI收录 28 Research on College PE Teachers Evaluation 刘超 ISTP收录 29 A Study on the “Combin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ion S 赵一平 ISTP收录 30 国际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对我国的启示 赵先卿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1 中国田径运动项目区域分布特点分析 赵先卿 中国体育科技 32 安徽省全民健身现状调查 赵先卿 体育文化导刊 33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终身体育之关系 赵先卿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34 安徽省高校“扩招”后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刘超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5 安徽省高校“扩招”后体育教师队伍结构现状调查与分析 刘超 体育科学 36 自愿转轮运动条件下雄性长爪沙鼠体重、能量代谢和血清瘦素的变化 胡振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37 对武术进奥运会的理性思考 郑贺 体育学刊 3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群众体育研究 郑贺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39 东京奥运会后日本体育发展的启示 郑贺 体育文化导刊 40 太极拳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郑贺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41 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郑贺 中国体育科技 4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走向 郑贺 体育文化导刊 43 大学生体育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郑贺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44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 赵一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45 体育测量信度估价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杨继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46 运动性猝死之研究 肖玉红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47 心理训练对比赛影响的分析 马翠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48 更新准备活动的实验研究 马翠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49 从体育健身娱乐市场谈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 刘云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是由淮北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它以繁荣科学文化、推动教学科研、促进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体育等学科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的中、英文研究论文和研究简讯。 刊名: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淮北师范大学主编:陈士夫出版周期:季刊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地址: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邮政编码:235000单价:00定价:00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0691国内统一刊号:CN 34-1316/N 现用刊名: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79 2005安徽省第五届优秀科技期刊(省科技厅)2009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省教育厅和省新闻出版局) 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文字精炼,数据可靠。研究论文(含图、表)一般不超过7000字,研究简报不超过3000字,必须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明性,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是论文主要内容的浓缩,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引用图表、公式、参考文献中的序号。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800字符,应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并与中文摘要一致,包括题目、作者姓名(汉译拼音),单位译名。 图、表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图要用计算机绘制,大小适中,线条均匀,图题放在图下;表采用三线表,表题放在表上。本刊参考文献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勿列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本刊接受电子文档投稿。文稿上务请注明第一作者和联系人的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手机号和电子邮箱。发送电子邮件时请在邮件主题栏标注“作者+文题”,方便查找。来稿请加中图分类号;作者简介,顺序为:作者(出生年- ),性别(民族),籍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7.请勿一稿多投,3个月内未接到反馈意见,作者可与编辑部联系,或可自行处理。在不违背作者本意的情况下,本编辑部有权作内容层次、语言文字和编辑规范方面的删改,凡不同意者,应在来稿时申明。稿件刊登与否,本刊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8.来稿如获得某种研究基金或课题资助,请列出其名称及编号,本刊将优先审理、优先刊用。

学校以前直属煤炭部,教学质量很高,教师福利很好,自从划归地方之后,因为地处偏僻,可能不是很受重视,因此学校很难留住人才,所以学术氛围不是很浓,但是学习风气很好,图书馆都要提前抢位,总的来说学校还是很不错的,也是淮北市唯一一所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期刊分类名称怎么写

淮北师范大学代码为10373。1974年建校,时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原煤炭工业部。1998年9月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大学简介:淮北师范大学,简称淮师大,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是一所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国培计划。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相山、滨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4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4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有博士600余人(含在读博士)、硕士7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56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4人,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9人,省模范教师1人,省劳动模范1人,省三八红旗手1人,省教学名师41人,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7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皖江学者2人,省级教坛新秀46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3人,省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16人。历史沿革1974年,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建立。1978年1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81年,学校获准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1998年9月,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名次。2009年,学校新增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省级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岗位设置单位。2010年3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院系专业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开办83个本科专业,另外拥有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个附属学校。学院及专业名称学院设置:文学院。专业名录:汉语言文学(师范)、新闻学、对外汉语教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戏剧影视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学院设置:数学科学学院。专业名录: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师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金融数学。学院设置: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专业名录:物理学(师范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材料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置: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专业名录:化学(师范)、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学院设置:外国语学院。专业名录:英语、翻译、日语。学院设置:美术学院。专业名录:美术学(师范兼非师范)、绘画、书法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学院设置:法学院。专业名录:法学、政治学、国际政治、社会学、社会工作学。学院设置:体育学院。专业名录: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表演(体育艺术表演方面)。学院设置: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专业名录:历史学(师范)、社会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学院设置: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名录:生物科学(师范)、生物工程、环境科学、园艺、环境生态工程。学院设置:音乐学院。专业名录:音乐学(师范)、音乐表演、舞蹈学。学院设置:教育学院。专业名录:特殊教育学(教师教育类)、公共事业管理(教师教育类)、学前教育(教师教育类)、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师教育类)。学院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名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学院设置: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名录:经济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审计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学院设置:建筑学院。专业名录:风景园林、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名录: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学院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足球学院。学科建设学位授权点截至2022年3月,学校拥有5个省级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10大学科门类。博士立项建设一级学科: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截至2020年4月,学校拥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立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高等教育学、古典文献学、应用数学、有机化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立项: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建设截至2021年4月,现拥有7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基地,1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教育部示范性项目(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3个师范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1个安徽省“高峰学科”,1个安徽省“一流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1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立项学科,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一流(品牌)专业;18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省级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10个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14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60余门省级线上线下等形式精品开放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化学。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物理学。国家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基地:淮北师范大学滨湖校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中心。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淮北师范大学——NIIT(上海)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级特色专业:美术学(师范)、生物工程、经济学、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等。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英语、电气信息类、应用化学、音乐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电子商务、统计学、日语、材料物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生物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通信工程、学前教育。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音乐表演淮北花鼓戏实习实训中心、电子电工实验实训中心、化学工程实训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实训示范中心、计算机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专业实验实训中心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路与电子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教师教育实践教育基地、淮北师范大学-NIIT(无锡)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地方高校法学教育实践基地、会计学专业校企合作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淮北师范大学上海威尔士健身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淮北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实践教育基地。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中小学教师计划、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幼儿教师、电子信息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卓越体育教师、卓越中学语文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化学教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物理学专业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会计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中学英语教师、卓越工程师、卓越知识产权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省级精品开放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常微分方程、移动通信、微生物学。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数据结构、线性电子线路、高等数学、基础英语、微机原理及应用、遗传学、中外语言学史、篮球、计算机组成原理、武术、运动生理学。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中国古代史、英语学习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国近现代风云人物评点、经济学说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微观经济学、色彩(水彩画风景写生)。学校荣誉截至2021年4月,学校获批安徽省第十届、十一届文明单位,安徽省首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第一届安徽省文明校园,安徽省第一批节水型高校,安徽省第二批省级节水型单位等称号;获批安徽省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多次获得“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连续30次获得团中央授予的“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团队”称号。2015年以来,学校连续4年在中共安徽省委对高校领导班子党建和发展的综合考核中获得“优秀”。科研平台截至2020年4月,学校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省级智库;设有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绿色化学与有机合成研究室、文学研究所、水彩画艺术创作与研究中心等校级研究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色和精准合成化学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绿色材料化学省级重点实验室、含能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资源植物生物学省级重点实验室、清洁能源及绿色循环重点实验室、污染物敏感材料与环境修复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先进功能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省级“115”产业创新团队:高聚合织物传感器的井下人员生命体征安全监测研发创新团队。省级智库:安徽高校管理大数据研究中心、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成果。截至2020年4月,学校近5年来承担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0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0余项,其中省级特等奖5项;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50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4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学术资源馆藏资源2016年,学校新购置纸质图书09万册,馆藏纸质图书总量达7万册,可使用电子图书折合总量15万册,其中,电子期刊23万种,可供师生使用数据库共49个。截至2020年4月,学校图书馆有中外文纸质藏书和电子文献500余万册。学术期刊《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重点开设栏目有:人学研究、中国化研究、20世纪皖籍名家研究、百年新诗、中学语文新教材研究探讨、百年史学研究等。《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体育、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科学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研究简讯;辟有综合评述,专题探讨等栏目;被CA化学文摘(美)(2014)收录。《古籍研究》(季刊)创刊于1986年9月,主办单位为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淮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等,是反映古籍整理与研究成果与信息的专门性学术刊物,并被国内一些高校确定为专业核心刊物,被2021—2022年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合作交流截至2022年3月,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52所院校(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并签订具体合作协议。近5年,学校派出140余名师生赴国(境)外参加访学研修、学术交流和学习;自2016年起,接收日本合作高校学生短期留学;2019年,正式启动外国留学生(学历生)招生培养工作。文化传统形象标识校徽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学校徽志为双圆套圆形徽标,外圆上方是“淮北师范大学”字样,下方是学校英文大写。内圆是三本书的叠加,代表学校历经发展的不同阶段,“1974”代表学校建校时间。学校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圆形证章。校旗学校校旗左侧为反白标准校徽,右侧为反白标准中英文全称校名,旗面底色分别为蓝、白、红、绿、浅蓝五种颜色,长宽比例为5:1。校歌学校校歌是《淮北师范大学校歌》,剑声作词,孙建国作曲。精神文化校训:博学慎思、励志敦行学校精神: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校风:敬业、奉献教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风:知行合一、学做真人

教育学院近年(2009-2013)发表的CSSCI来源以上学术论文:教育学院近年(2009-2013)发表的CSSCI来源以上学术论文(一) 作者 论文名称 期刊 发表日期 备注 褚福斌 田径运动员中的大鱼小池效应 中国体育科技 2009(2) CSSCI 李晓岩 和谐课堂:教学设计的伦理诉求 电化教育研究 2011(7) CSSCI 阎乃胜 做时代主人:回望杜亚泉“科学的劳动家”的素养观 教育发展研究 2013(14) CSSCI 阎乃胜 论杜亚泉的科学哲学观 东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3(3) CSSCI 阎乃胜 论杜亚泉的科学观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8) CSSCI 阎乃胜 当代西方人本主义课程观对我国高校课改的启示 现代大学教育 2010(2) CSSCI 阎乃胜 角色论视阈下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构成探析——基于教师资格认证的考察 教师教育研究 2010(2) CSSCI 阎乃胜 将人权教育融入中学德育课程之中 教育科学研究 2009(9) CSSCI 张家年 信息化领导力视野中的学校信息化主管素质结构和实践模式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 2013(6) CSSCI 张家年 刍议信息技术效应及其对策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3(6) CSSCI 张家年 网络教育中通用教学设计原则和模式的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 2013(2) CSSCI 张家年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型的构建 远程教育杂志 2012(5) CSSCI 张家年 伦理学视野中的网络教育伦理初探 开放教育研究 2011(4) CSSCI 张家年 网站易访问性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模型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1) CSSCI 张家年 构建无障碍信息环境的法律基础与标准实施的研究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5) CSSCI 张家年 基于XSLT的Web易访问性评估工具的初步设计 图书情报工作 2009(13) CSSCI 张家年 On accessibility of concept, principle and model of educational web sites design Proceedings-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Trends in Information and Service Science 2009(June 30-July 2) EI 张敏 青少年负性情绪事件性质判断偏向的情绪弹性与性别效应 心理科学 2013(2) CSSCI 张敏 青少年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情绪弹性和性别效应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3(1) CSSCI 张敏 青少年负性情绪信息记忆偏向的情绪弹性和性别效应 心理学探新 2012(4) CSSCI 张敏 青少年情绪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心理科学 2011(3) CSSCI 张敏 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的研究报告 心理科学 2010(1) CSSCI 赵小云 大学生生涯阻碍知觉问卷的编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5) CSSCI 赵小云 土家、苗、侗、藏族高中生学业自我发展的特点及教育对策 心理科学 2012(2) CSSCI 赵小云 感召及其相关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011(11) CSSCI 赵小云 国外生涯适应力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2010(9) CSSCI 赵小云 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 心理学探新 2010(5) CSSCI 教育学院近年(2009-2013)发表的CSSCI来源以上学术论文(二) 作 者 论文名称 期刊 发表日期 备注 彭 勃 基于生态学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培植探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2) CSSCI 彭 勃 高等教育资源的分类及其文化资源的培植 江苏高教 2008(2) CSSCI 彭 勃 高等教育文化资源及其生态化培植 学术论坛 2008(5) CSSCI 彭 勃 高等教育人才资源的生态化配置 学术论坛 2009(10) CSSCI 彭 勃 高校内“学者从政”: 一个生态的检视 学术论坛 2010(3) CSSCI 彭 勃 高等教育资源视域中的弱势高校探讨及对策 江淮论坛 2013(2) CSSCI 王翠艳 左利手及其形成机制:生理、病理及心理学的视角 心理学探新 2012(3) CSSCI 王翠艳 美国手语的空间特性及其运用 中国特殊教育 2012(12) CSSCI 燕 燕 梅洛·庞蒂:具身意识的身体 世界哲学 2010(7) CSSCI 燕 燕 具身的形式灵魂:亚里士多德与梅洛·庞蒂 现代哲学 2010(11) CSSCI 燕 燕 梅洛·庞蒂名相的肉身-从我能的身体到一体的肉身 现代哲学 2012(5) CSSCI 燕 燕 家井真《(诗经)原意研究》的方法论以及对国内身体哲学研究的启示 世界哲学 2012(11) CSSCI

北京邮电大学期刊分类名称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 一、论文摘要的定义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除了实在迫不得已,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摘要可用另页置于题名页(页上无正文)之前,学术论文的摘要一般置于题名和作者之后,论文正文之前。 论文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不容赘言,故需逐字推敲。内容必须完整、具体、使人一目了然。英文摘要虽以中文摘要为基础,但要考虑到不能阅读中文的读者的需求,实质性的内容不能遗漏。 二、论文摘要的分类 根据内容的不同, 摘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 (1) 报道性摘要: 也常称作信息性摘要或资料性摘要, 其特点是全面、简要地概括论文的目的、方法、主要数据和结论 通常, 这种摘要可以部分地取代阅读全文 (2) 指示性摘要: 也常称为说明性摘要、描述性摘要或论点摘要, 一般只用二三句话概括论文的主题, 而不涉及论据和结论, 多用于综述、会议报告等 该类摘要可用于帮助潜在的读者来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 (3) 报道-指示性摘要: 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的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 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 三、论文摘要的写法 目前,我国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多采用报道性摘要。即包括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四部分内容。而毕业论文的摘要的写法多是采用指示性摘要的写法,即概括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在指示性摘要的写作过程中,作者首先应该对论文的写作背景做简单介绍,然后应该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主要是对文章的提纲做简要的介绍,最后要对文章的研究意义进行介绍。 四、论文摘要写作的注意事项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目前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摘要应该这样写:第一句话,论文的背景及其引出的问题第二句话,采用哪些手段、方法来研究你的课题第三句话,通过研究得出哪些结论与建议 绪论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讲清研究的动机、写作的理由、目的和意义、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等。(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重要? 别人做了什么工作? 自己方法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文章的其他部分是怎样组织的?)论文的前言也叫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前言是论文的开场白,目的是向读者说明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吸引读者对本篇论文产生兴趣,对正文起到提纲掣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在写前言之前首先应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你想通过本文说明什么问题?有哪些新的发现,是否有学术价值?一般读者读了前言以后,可清楚地知道作者为什么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为此,在写前言以前,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的内容,收集前人和别人已有工作的主要资料,说明本研究设想的合理性。1、 引言应含概的内容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前言在内容上应包括: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立题的理论或实践依据是什么?拟创新点?理论与(或)实践意义是什么?首先要适当介绍历史背景和理论根据,前人或他人对本题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及在学术上是否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明确地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语句要简洁、开门见山。如果研究的项目是别人从未开展过的,这时创新性是显而易见的,要说明研究的创新点。但大部分情况下,研究的项目是前人开展过的,这时一定要说明此研究与被研究的不同之处和本质上的区别,而不是单纯的重复前人的工作。2、 前言的写作方法(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3)、回顾历史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围绕标题介绍背景,用几句话概括即可;在提示所用的方法时,不要求写出方法、结果,不要展开讨论;虽可适当引用过去的文献内容,但不要长篇罗列,不能把前言写成该研究的历史发展;不要把前言写成文献小综述,更不要去重复说明那些教科书上已有,或本领域研究人员所共知的常识性内容。(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在前言中,评价论文的价值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用词要科学,对本文的创新性最好不要使用“本研究国内首创、首次报道”、“填补了国内空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研究内容国内未见报道”或“本研究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等不适当的自我评语。(5)、前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请指正”、“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前言最好不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列表,不进行公式的推导与证明。(6)、前言的篇幅一般不要太长,太长可致读者乏味,太短则不易交待清楚,一篇3 000一5 000字的论文,引言字数一般掌握在200一250字为宜 一篇学位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2、选题背景及意义;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论文结构安排。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论文摘要是对论文的简短陈述,摘要也就是内容提要,是论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论文摘要是一篇具有独立性的短文,有其特别的地方。作者的观点、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成果、独到的见解,这些都应该在摘要中体现出来,是论文的精华所在,因此,写好摘要很重要。摘要的的分类论文摘要一般位于论文正文之前,起总结概述作用。根据内容的不同,摘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 论文摘要怎么写摘要是论文的概述性语言,虽说篇幅不大,可却是一篇论文的精华之处。一般由具体研究的对象、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组成。对象:是论文研究调查的所具体的主题范围,体现出论文的论述内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方法:是论文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途径,例如:原理、理论、条件、材料、工艺等,是完成研究对象的必要手段。结果:是作者运用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效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等,是进行科研所得的成果。结论:是作者对结果的分析、研究等,是结果的总结,体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实用性、创新性,体现论文研究的价值与学术水平,是决定论文价值的体现。撰写步骤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的陈述性短文,书写的步骤也与普通类型的文章有所不同。用重要的事实开头,突出论文新的信息,即新立题、新方法、结论与结果的创新性等。这些信息要能完全、准确的回答摘要的四要素所涉及的问题,语句要精炼。摘要中涉及他人的工作或研究成果的,尽量列出他们的名字,将这些零散信息,组成符合语法规则和逻辑规则的完整句子,再进一步组成通畅的短文,通读此短文,反复修改,达到摘要的要求。 写作技巧技巧—:上网查阅一些或阅读一些论文摘要的写作资料,仔细研究一下别人的写作步骤、 方法和技巧。技巧二:多向指导教师和同学请教,并根据提供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修改,以期达到更高水 平。技巧三:叙述要完整,要有逻辑性,短文结构要合理,在简短的篇幅下尽量是语言优美。技巧四:从小从专,即是指软文撰稿者在进行选则和提炼摘要时,要从专业出发,从小处入手进行突破,切记全而不专,大而空洞。注意事项: 不以数字开头,中英文必须对应英文摘要略有不同,望大家注意。摘要以主题概念不遗漏为原则,中文摘要字数为200-300字,英文摘要为100-150words 用第三人称,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这样会使摘要显得冗长。语言要规范,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其中,核心库期刊:669种(以*号为标记); 扩展库期刊:378种。CSCD已被中国科学院院士主席团指定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推选人查询库,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列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申请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后期绩效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等指定查询库。 A *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 Applied Mseries B:A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 Acta Mathematica SEnglish Series 癌变畸变突变 * Acta Mathematicae Applicatae Sinica * 癌症 * Acta Mechanica Sinica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安徽农业科学 * Algebra Colloquium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B * Biomed Environl Sci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半导体光电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半导体技术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半导体学报 北京医学 爆破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爆破器材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爆炸与冲击 表面技术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 冰川冻土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兵工学报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 病毒学报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波谱学杂志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玻璃钢/复合材料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C * Cell Research 蚕业科学 * Chem Res Chin Univ 草地学报 Chin Ann Math B 草业科学 * Chin Geograph Sci * 草业学报 * Chin J Aeronaut 测绘科学 * Chin J Astronomy Astrophysics * 测绘学报 * Chin J Cancer Res 测井技术 * Chin J Chem Eng 测控技术 * Chin J Lasers B 茶叶科学 * Chin J Mech Eng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hin J Nuclear Physics 长江科学院院报 * Chin J Oceanol Limnol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Chin J Polym Sci 肠外与肠内营养 * Chin Phys * 沉积学报 * Chin Phys Lett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 Commun Theor Phys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 材料保护 城市规划汇刊 * 材料导报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 材料工程 * 传感技术学报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传感器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艺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 材料热处理学报 磁性材料及器件 * 材料研究学报 * 催化学报 D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地质找矿论丛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大豆科学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 第四纪研究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 大气科学 * 电波科学学报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电池 弹道学报 电镀与环保 弹箭与制导学报 电镀与涂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电工电能新技术 低温工程 * 电工技术学报 * 低温物理学报 * 电化学 * 低温与超导 电机与控制学报 * 地层学杂志 电力电子技术 * 地理科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 地理科学进展 * 电力系统自动化 * 地理学报 电路与系统学报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电气传动 * 地理研究 * 电网技术 * 地球化学 * 电源技术 * 地球科学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 地球科学进展 * 电子技术应用 * 地球物理学报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地球物理学进展 电子器件 地球信息科学 * 电子显微学报 * 地球学报 * 电子学报 * 地学前缘 * 电子与信息学报 * 地震 电子元件与材料 * 地震地质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地震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地震研究 *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质地球化学 *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质科技情报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质科学 * 动力工程 地质力学学报 * 动物分类学报 * 地质论评 * 动物学报 地质通报 * 动物学研究 * 地质学报 * 动物学杂志 * 地质与勘探 锻压技术 E* Entomologia SinicaF * 发光学报 分子植物育种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 粉末冶金技术 * 纺织学报 * 福建林学院学报 飞行力学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非金属矿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分析测试学报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分析化学 * 辐射防护 * 分析科学学报 *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分析试验室 *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分析仪器 * 复旦学报医学版 * 分子催化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分子科学学报 * 复合材料学报 G*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功能高分子学报 * 干旱区地理 古地理学报 * 干旱区研究 * 古脊椎动物学报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古生物学报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固体火箭技术 *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 固体力学学报 * 钢铁 * 管理工程学报 * 钢铁研究学报 * 管理科学学报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管理评论 *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 管理世界 高电压技术 灌溉排水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光电工程 * 高分子通报 * 光电子激光 * 高分子学报 光电子技术 * 高技术通讯 光谱实验室 *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高校地质学报 * 光散射学报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光通信技术 *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光通信研究 高血压杂志 光学技术* 高压物理学报 * 光学精密工程 * 高原气象 * 光学学报 * 给水排水 * 光子学报 工程勘察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 工程热物理学报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工程设计学报 *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 工程数学学报 * 广西植物 工程塑料应用 广州化学 工程图学学报 * 硅酸盐通报 工业工程 * 硅酸盐学报 工业工程与管理 贵金属 工业建筑 贵州农业科学 工业水处理 桂林工学院学报 工业微生物 *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果树学报 * 功能材料 * 过程工程学报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 索引序列
  • 北师大期刊分类名称
  • 淮北师范大学期刊分类名称
  • 淮北师范大学期刊分类名称查询
  • 淮北师范大学期刊分类名称怎么写
  • 北京邮电大学期刊分类名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