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内科理论与实践投稿经验总结

内科理论与实践投稿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

内科理论与实践投稿经验总结

dsa

在内二科的实习即将结束,在这一个多月的实习期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不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我在本科室实习期间,遵守劳动纪律,工作以前在学校所学都是理论上的,现在接触临床才发现实际工作所见并非想象那么简单,并非如书上说写那么典型,好多时候都是要靠自己平时在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所以只有扎实投入实习,好好体会才能慢慢积累经验。

在心内科的实习即将结束,在这一个多月的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不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我在本科室实习期间,遵守劳动纪律,工作认真,勤学好问,能将自己在书本中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心内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是我从一个实习生逐步向护士过度,从而让我认识到临床工作的特殊性与必要性。以前在学校所学都是理论上的,现在接触临床才发现实际工作所见并非想象那么简单,并非如书上说写那么典型,好多时候都是要靠自己平时在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所以只有扎实投入实习,好好体会才能慢慢积累经验。

我来XX中心医院实习已经一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第一次接触了临床,第一次穿梭于病房,第一次与病人有了正面的接触,虽然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不适应,但却让我获益良多。呼吸内科是我实习的第一站,在这里什么都是从头学起,很多时候都让我有点手足无措。在老师的耐心教导和其他实习同学的悉心帮助下,我学会了开化验单和其它项目的申请单。慢慢地也开始会刊老师开的医嘱了,从简单的到复杂的,对于一些抗生素的使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查房过程中,带教老师会对某些疾病的要点进行讲解。有新病人时,老师会认真修正我所写的病历,第二天查房时还会讲解一下他们的诊断思路,这让我从中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呼吸科碰到的病种较多,有气胸、胸腔积液、COPD、哮喘、肺炎等,通过书写病历和体格检查,对这些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我在呼吸科感到比较遗憾的是,当时没有提出来去肺功能实验室观看肺功能实验是如何操作的。从呼吸科出来后去了血液科。在这个科室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做了一次骨穿。虽然在血液科只待了一个礼拜,但通过前几天的观摩,终于在出科前一天亲身实践了一次。看到自己成功完成了,真要谢谢老师对我的信任以及支持。骨穿对血液科来说是一项常规检查,所有张慧英主任在我们进科室第一天就给噩梦详细讲解了整个过程。血液科是我感觉与我们检验专业最有联系的一个科室,看到骨髓报告单让我很有亲切感,它不像B超、CT那样,我们一点都不懂。骨髓报告单上的每一项我们都很熟悉,我们以前的实验课都有练习过。通过在血液科的一周,我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个月内最后去的科室是心内科。由于在校期间没有怎么学心电图,所以跟着老师查房比较累。当老师们对着心电图讨论P波、U波、ST段时,刚开始可以说是一头雾水,几天下来渐渐进入状态了,一些简单的还能看得明白。在心内科的时候,还去导管室看了一次冠脉造影和一次PCI,当看着导丝从桡动脉穿刺进入到心脏时,不得不惊叹医学发展之快。对于冠脉狭窄的病人,成功实行PCI术,可以感觉到作为医生的自豪。有时仅仅坐在办公室里听老师们的讨论,就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在心内科碰到最多的病人就是冠心病,通过老师与病人的交谈,了解了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知道冠脉造影是冠心病的确诊依据,对冠心病的治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作为我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个月,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我喜欢现在这种状况,喜欢每到一个科室给我带来的新鲜感。我会好好利用在内科剩下的一个月,努力学习,相信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所成长。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科研概况 截至2013年12月底,学院共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67项,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1项。 2010-2013年,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累计达1372项,2013年获得497项,连续四年稳居全国医学学科第一。 2012年度,发表SCIE论文1980篇,医学学科SCI收录论文数再次名列全国一,同比增长7%。 2005年-2012年,学院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提名奖16篇。 2008-2013年,学院以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1项,市(部)级科技成果奖162项,王振义院士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9-2013年,学院在SCI收录中国医学领域科技论文数量机构排名中连续五年荣获第一位。 科研突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科研突破  年份大事记1954年 完成中国国内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 1956年 首次用阿托品治疗锑剂中毒引起的阿斯综合症 1958年 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员邱财康 1963年 成功实施国际医学史上第一例断肢再植手术 1973年 施行中国国内首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1977年 首例同种原位肝移植获得成功 1978年 完成亚洲首例心脏移植手术 1981年 成功完成中国国内首例联体婴儿分离手术 1986年 在国际上率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8年后又在国际上首先证实了三氧化二砷的应用可以特导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使得复发难治白血病治疗取得突破 1991年 首次进行了头皮撕脱伤原位再植获得成功 1999年 研制成功中国国内首例携带有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试管牛 1999年 最早研究发展计算机辅助定制型人工关节以及形状记忆骨折内固定装置,并用于临床 2003年 成功施行了亚洲首例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成人胰岛细胞—肾联合移植 2004年 成功完成亚洲首例腹腔七器官联合移植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官网) 学术期刊 期刊  期刊名称期刊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创刊于1958年,月刊,为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该刊以全面反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科研、医疗、教学和管理等领域中所取得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为主,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中国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收载。《肿瘤》于1981年1月创刊,月刊。1992-2008年,该刊一直被北大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同时被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中心的“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数据库”收录;并被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美国)、chemical abstracts (美国)、embas (elsevier(荷兰)、viniti abstracts journal (俄罗斯)、index copernicus (波兰)、jst – china (日本)等数据库收录。《现代免疫学》于1981年创刊,双月刊,该刊致力于免疫学领域的学术研讨和交流,介绍中国国内外免疫学发展的动向和技术,主要发表原创性免疫学研究论文,注重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相结合。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及统计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临床儿科杂志》月刊,创刊于1983年,该刊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报道重点是儿科医学领域的新理念、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有实用性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国际权威检索机构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数字化网络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双月刊,2005年2月创刊,该刊报道组织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美容外科、颅面外科、眼科、口腔颌面外科、四肢显微外科、骨科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成果,并及时介绍整形重建外科重大进展、新技术和新动态,力求科学性、实用性。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85年7月创刊,双月刊,该刊主要报道内分泌代谢领域中国国内及与国外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为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Abstract》《TOXCENTER》收录,中国国内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中国期刊数据库(CNKI)所收录。 《中国男科学杂志》创刊于1986年,月刊,该刊旨在交流这一领域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荷兰医学文摘EMBASE。 《医用生物力学》创刊于1986年,季刊。该刊报道内容主要包括医学生物力学领域中有关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流变学、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分别入编《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来源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IC)来源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 《上海口腔医学》该刊于1992年创刊,双月刊,1998年加入(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1999年被选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0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2003年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Index Medicus和MEDLINE收录,2007年被美国EBSCO数据库收录。 《外科理论与实践》该刊于1996年创刊,双月刊,以普外科为重点,同时兼顾外科总论。2000年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收录。《胃肠病学》创刊于1996年,月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于2002年3月起发行,双月刊,内容涉及检验、放射、B超、病理、内镜、EKG和临床诊断等。2004年,被评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收录。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于2003年3月创刊,双月刊。该刊主要报道中国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新成果、新经验、新理论、新知识。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及美国EBSCO数据库和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CODEN码ZKHWA6)。 《内科理论与实践》于2006年7月创刊,双月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2008年录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该刊重点报道和介绍内科跨专业或交叉性疾病,提高和拓展药理知识,系统介绍随时代发展要求临床内科医师需掌握的新知识。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官网) 馆藏资源 馆藏概况根据2015年3月医学院图书馆官网显示,学院图书总藏量达5万册,覆盖医学各学科,拥有医学类电子文献数据库35个,医学及相关学科电子全文期刊4000余种,其中中文期刊约1500种。 特色馆藏临床医学文献资源收藏齐全,为中国国内重点收藏单位;基础医学以免疫、组胚等为主。 医学院图书馆作为全国法文医学文献特藏中心,不仅保存大量有价值的医学法语历史文献,还与法国虚拟医学大学( UMVF )合作,引进了该校网上教学资源等多种法语信息资源。2005年,图书馆建立了法语信息中心,进一步推进了法语及法国医学文献的馆藏建设。 医学院图书馆曾在中国国内率先引进 Medline 、 Embase 、 Biosis Preview 、 OVID 、 Micromedex 、 Karger 、 Informa 、 Lab Protocol 、 Best Practice 等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内容涉及医学临床、医学基础、药学及循证医学各领域。 在创建医学资源特色的基础上,医学院图书馆联合各附属医院的图书馆,创建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联盟”,旨在推进医学信息资源和读者服务的共建与共享,使医学信息资源在学院和附属医院的教学、科研和医疗服务中起到更好的助推作用。 教育部科技查新综合站(医学部),科技部和卫生部以及上海市科委认可的查询点,对全社会开展课题检索和查新服务。

找正规杂志社的编辑比如我

财经理论与实践投稿经验总结

需要人家帮你解决感情问题的话,投 知音、爱人、女友等都行,,,你自己写的感情故事/小说什么的文字的话,投 花溪、南风、女友、女报、爱人等比较好,不过,这些杂志社要的风格可能都略带小姿情调。。。青春类的一般在 漂流瓶、少女等上面比较好,,,你自己具体比照下吧。。根据自己的情况上网搜下可以知道得更详细。。祝你好运希望采纳

会计研究 审计研究 财会月刊 财务与会计 财会通讯 审计与经济研究 中国审计 中国农业会计 广西会计 中国会计电算化 财会研究(兰州) 事业财会 财经理论与实践 会计之友 以上都是,邮箱什么你可以对应搜索

教育理论与实践投稿经验总结

《教育理论与实践》只接受纸质稿,杂志上有声明,没有投稿邮箱,网上发布的都是假的,可以从知网上查

难啊。

我以前是这个邮件发的: 武文宣

金融理论与实践投稿经验总结

正所谓是“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在取得一点成绩的同时,我也还存在着以下几点的不足:一是工作中有时魄力还不够,放不开手脚;二是在处理一些事情时有时显得较为急躁;三是对一些业务技能特别是财会业务还不够熟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1、学无止镜,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金融理论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以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2、熟练的掌握各种业务技能特别是计算机操作、财会业务等技能,我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3、“学精于勤而荒于嬉”,实践是不断取得进步的基础。我要通过实践不断的锻炼自己的胆识和魄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的对待每一件工作。总之,短短的某某时期,是我人生角色转换的一年,是我不断成长的一年,也是我对金融事业由陌生进而熟悉、热爱并愿意为之终生默默奉献的一年。

最好是结合各个市场进行实战分析。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你可以上网看那些股评,很综合,从根源去理解他为什么这样推理,然后学会自己分析,然后可以开个模拟炒股来检验下自己分析的精准程度。国际金融学类的多关注外汇市场动向公司金融要 结合财务报表分析,有兴趣的可以扒一扒上市公司的年报,自己分析分析然后参照名家的看法,慢慢学会运用,结合股票。典型的有专门研究高送转公司,收购并购重组预期等。固定收益证券和金融工程的方面的要结合统计和计量经济学Eviews或者STATA软件进行建模、统计、检验、修正,数据来源与债券市场等,模型完善后实用性很强。好了,上面讲的是投资学的部分;下面是货币银行学的部分。货币银行学要结合上面说的国际金融学,通过对外汇市场的观察和分析来获得经验。总的来说金融类要求的综合性非常强,通过一些触手可及的市场能非常有效的帮助理解和提升对金融的兴趣。本人也是金融类学生,已接触过所有能接触过的投资工具,亲测很受用。

金融结构理论在戈德史密斯的金融发展理论中,金融相关比率处于特殊的重要地位。金融相关比率已经成为目前衡量一国金融发展程度的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指标。在金融相关比率衡量的特定金融发展程度下,通过对储蓄和投资关系的重新安排。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着巨大影响,所以,影响金融相关比率计算的因素间接地反映了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金融相关比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如果不考虑价格波动、外生的资本产出率和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化因素,那么决定金融相关比率的因素就只剩下三个实体性因素:非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δ=kη、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φ=φ(1+λ)和外国发行的金融工具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ξ。这三个因索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金融行为对储蓄和投资的重新安排,最终影响到资金向最有效率的投资部门的流动。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这一将资金从盈余方导向短缺方的过程就是金融中介过程。金融中介过程包括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种渠道,前者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后者通过金融市场进行。相应地,一国金融体系就包括了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两个部分。随着金融的发展,金融体系所承载的功能日益丰富,并由其基本的融资功能衍生流动性便利或流动性保险、资源汇聚和所有权分割、风险管理、信息生产、为投资者提供监控和激励手段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程度与作用大小,在金融相关比率的计算中,分别通过非金融部门的外部融资率和金融中介比率体现出来。前者反映了金融工具的丰富程度和以金融工具为核心的金融市场的完善与效率;后者反映了金融机构的运营与作用,其中包含了一国的金融政策取向。所以一国金融结构的调整应注意以上各个方面的完善与发展。金融结构理论戈德史密斯的研究证明了金融结构的趋同性,从而金融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提供了经验与教训。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以下几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要打破单一银行体系。中央银行的政策业务从金融业务中分离出来,形成多家、多性质的银行共存的格局;其次是金融市场的开放,主要是针对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外资金融机构准入制度障碍的削减;再次是实施相关的金融深化措施,推进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创新,如价格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开放货币市场、银行体系表外业务的拓展;最后是资本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改变单一间接融资的金融机构主导的市场结构以及政府宏观调控技术途径的多样化,监管体系的科学化。应该注意。一是国家金融中介机构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互补大于竞争[TMesse(2000),Terr(2002)],高效运作的资本市场需要健康的中介金融机构作为支付和清算体系予以支持。推进商业银行的改革,打破垄断,形成良性竞争的格局,增强金融机构的自生能力极为重要。二是金融结构趋同并不意味着金融发展的程度相同,金融结构的改革与调整应考虑本国的金融改革起点、宏观经济政策的现实取向以及本国特有的人文因素。外资流入对弥补本国资本形成所需资金的不足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外资流入的增加和对外资依赖的提高,将增大一国的外债负担。外资流入以后,可能使国内资源短缺加剧,从而导致大量进口,形成国际贸易巨额逆差,最终导致本币贬值,进而使国内储蓄贬值。并且,如果外资多流向非生产性领域,尤其是特别偏好消费品工业投资形成的消费偏好导向的需求结构;与国内私人投资争夺消费品市场,产生消费挤压效应。这种需求结构限制了国内经济的增长,也不利于国内资本积累机制的形成。因此,无论是外资流入还是货币发行都无法从根本上弥补投资——储蓄缺口。资本持续形成带来的积累对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要的资本积累是重要的催化剂。按照罗斯托的现代化理论,发展中国家必须立足于国内金融体制的发展来建设完善资本形成与积累机制。20世纪40年代末建立的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进一步论证了只有持续的资本形成,发展中国家才会有持续的经济增长。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投入的加强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资本形成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前提,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资本形成的多少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因而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或约束条件。金融结构理论但值得注意的是,高投资率、高资本形成率并不必然带来经济的持续高速健康增长。拉美国家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高投资下的经济增长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从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发展历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资本形成水平,而且还要注意该国银行体系动员储蓄、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投资效率,对于这些方面,金融体系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再者,如果在金融相关比率的计算公式中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则发现通货膨胀影响兀对金融发展存在负面影响,体现为衡量金融发展的FIR指标与兀呈负相关关系。这对被迫在国内通过货币发行来增加投资的急功近利行为敲响了警钟。目前,制约中国金融发展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因素在于金融结构的不均衡。在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过程当中,应特别注意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引致效应,金融结构改革与调整不仅是量的扩张,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即把握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考虑国情,逐步推进金融结构调整与结构优化。同时,也应该加强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深入研究,关注金融发展与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储蓄与投资的结构效应,充分认识伴随经济发展金融结构的变动与发展趋势和金融中介机构的地位调整。从历史与科学的角度深入认识金融体系的职能,并从金融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进程中吸取经验与教训,立足实际,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制。

  • 索引序列
  • 内科理论与实践投稿经验总结
  •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投稿经验总结
  • 财经理论与实践投稿经验总结
  • 教育理论与实践投稿经验总结
  • 金融理论与实践投稿经验总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