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四川农业科技编辑部主任是谁

四川农业科技编辑部主任是谁

发布时间:

四川农业科技编辑部主任是谁

1987年7月至1997年5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工作。参加了“七五”和“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参加完成的“中国牧草种质资源调查、保存、鉴定和筛选利用”项目1994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项目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研究论文10篇,参加编写专著3部。1993年2月晋升为助理研究员。1997年5月至2005年7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办公室工作,1998年10月任秘书处副处长,2000年3月被聘为副研究员。很好完成了秘书服务与综合协调工作,几十次圆满完成院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的组织协调和会务服务工作;共起草各类总结、报告、规章制度、领导讲话等材料60余份,拟发各类文件、会议纪要等50余份。组织或参与各类材料,如中国农科院年鉴等的汇编10册。2005年7月至今,在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任综合管理处处长。2007年4月兼任《中国农业科技导报》编辑部主任。2010年1月被聘为研究员。参加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及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叶志华 男,1955年8月出生,农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食品添加剂与污染物》学报编委(International Editorial Board Member, Food Additives & Contaminants),《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编委会副主任、副主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认可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科技管理工作,近年来侧重于农业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科研、教学与管理工作;“十五”期间担任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要技术标准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先后率团赴意大利、摩洛哥、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全球性及区域性食物安全及国际食品法典会议。 钱永忠 男,1965年12月出生,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质量安全分会副理事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评审委员会委员、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评审委员会委员、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近年来,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理论与技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政策理论研究,参与起草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规划。近年来主持和承担了多项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性贸易措施、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方面的科研项目,包括科技部重要技术标准专项中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支撑技术标准研究”、“中国农业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和“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战略与预警工程方案研究”,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重点项目“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支撑技术标准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的“重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方法与评价指标研究”、“HACCP技术体系研究与咨询”和“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模型研究”948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与制度引进与建立”等课题。主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原理、方法及应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评议与案例研究》等专著6部,发表论文30余篇。 苏晓鸥 男,1963年7月出生,满族,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主任,中国毒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毒理学会饲料毒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联合国咨商专家,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技术评审员,美国公职化学家学会(AOAC)会员,农业部饲料生产许可证评审员。曾主持国家“八五”科技攻关专题“饲料生物学综合评定技术研究”、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专题 “配合饲料检测技术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专题“饲料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课题“饲料安全关键因子监测评价新技术研究”和国家社会公益性基础研究项目“畜禽、水产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物安全标准”等多项课题,主持制定饲料方面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6项,获得专利1项。主编和副主编科技专著5部,其中1部获得北京市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及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论文30余篇。

四川农业科技编辑部主任

1987年7月至1997年5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工作。参加了“七五”和“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参加完成的“中国牧草种质资源调查、保存、鉴定和筛选利用”项目1994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项目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研究论文10篇,参加编写专著3部。1993年2月晋升为助理研究员。1997年5月至2005年7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办公室工作,1998年10月任秘书处副处长,2000年3月被聘为副研究员。很好完成了秘书服务与综合协调工作,几十次圆满完成院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的组织协调和会务服务工作;共起草各类总结、报告、规章制度、领导讲话等材料60余份,拟发各类文件、会议纪要等50余份。组织或参与各类材料,如中国农科院年鉴等的汇编10册。2005年7月至今,在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任综合管理处处长。2007年4月兼任《中国农业科技导报》编辑部主任。2010年1月被聘为研究员。参加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及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10-07:四川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土壤农业化学专业,农学学士。07-10: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南川药物种植研究所,实习研究员,从事川产地道药材研究工作。11 -11:四川省中药学校高级讲师(1995-),从事药用植物栽培学科研和教学工作,任中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川药校刊》杂志编辑部主任和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兼任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1995-)、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专家(2001-)、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和川北医学院客座教授,被乐山市教委聘为职教学会学术会员等,1995年被科技部收载入编《中国科技人才大辞典》。09 -12:清华大学生物系“新药研究与设计高级研讨班”结业,清华大学化学系、药物研究所、分析中心“中药现代化GAP研究”国内访问教授。12-现在:西南交大药学院副院长(2005-2008)、西南交大中药研究所副所长(2002-2006,2008-)、副教授、中药学和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兼四川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药材科技园首席专家(2002-)、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中药材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中药学学科通讯评审专家和四川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感官品质鉴评专家、科技部科技成果评审专家、成都市科技评估专家、乐山市科技顾问团专家等,2006年被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四川省中医药发展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本人先后承担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获得国际药学优秀成果1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2等奖等成果奖10余项,发表交流论文80余篇,编著并已发布丹参、麦冬地道药材省标3项,选育并审定了我国第1个川麦冬1号和川天麻1号新品种,主审《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参编《中药材种植技术》、《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和《药用植物栽培学》,主编中药学本科专业试用教材《中药GAP教程》等专著。

福建农业科技编辑部主任是谁

1987年7月至1997年5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工作。参加了“七五”和“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参加完成的“中国牧草种质资源调查、保存、鉴定和筛选利用”项目1994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项目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研究论文10篇,参加编写专著3部。1993年2月晋升为助理研究员。1997年5月至2005年7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办公室工作,1998年10月任秘书处副处长,2000年3月被聘为副研究员。很好完成了秘书服务与综合协调工作,几十次圆满完成院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的组织协调和会务服务工作;共起草各类总结、报告、规章制度、领导讲话等材料60余份,拟发各类文件、会议纪要等50余份。组织或参与各类材料,如中国农科院年鉴等的汇编10册。2005年7月至今,在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任综合管理处处长。2007年4月兼任《中国农业科技导报》编辑部主任。2010年1月被聘为研究员。参加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及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刘文炳,男,1937年11月出生于龙岩西桥,汉族,福建龙岩人,研究员、教授,杂交水稻育种专家。研究方向为杂交水稻育种和创意农业。他是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所长、福建省海峡品牌经济发展研究院荣誉院长兼首席研究员、福建省东南科技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稻米》编辑委员会副主任、福建农林大学客座教授、尤溪县老科协顾问。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先后还获得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星火企业家、福建省劳动模范、福建省农业科学家等荣誉称号。12012年,被聘为第25届世客会“城市魅力”形象大使。

甘肃农业科技编辑部主任是谁

兰州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和系主任。甘肃省政协常委(第八届、第九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青年科协委员,教育部科技委成员,教育部教学委成员,中华医学会甘肃省分会副会长,中国生理学会甘肃省分会副理事长,甘肃省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生物学会委员,中国化学会有机合成专业委员,第五届中国国际多肽学会主席,美国多肽学会中国荣誉会员,中国科学院OSSO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甘肃省政协常委,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委员会副主任,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省分子生物医学研究所荣誉所长。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特聘科技专家。近十年来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霍英东教育基金,教育部教学科研奖励基金、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博士点基金、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以本人为主发表研究论文一百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被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世界多位著名教授在SCI刊物上引用100余次。主编出版英文专著和译著各一部。主讲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已培养毕业了12名博士,20名硕士,3名博士后,目前正在培养指导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1998年与胡晓愚教授一起成功主办了第五届中国国际多肽学术讨论会,多次应邀赴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台湾和香港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多次在国际会议和全国性会议上做邀请报告。荣获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和中国科协联合组织评选的“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作为主持人和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首届甘肃省十佳青年科技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荣获 “教育部百名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

豆豆

张合成,1962年10月生于甘肃武威。1984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副处长、处长。1999年8月任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2004年6月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局长,2005年11月起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党组书记。2007年6月农业部人事劳动司批准晋升研究员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目前兼任主要社会职务有,中国渔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风险分析委员会委员,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水产大学中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委员。1992年以来,组织编著教程、大纲等3本;主笔考察报告等7本,组织编写研究报告、法规汇编等13本;在《农民日报》、《中国渔业报》《中国水产》、《科学养鱼》等杂志共发表文章10篇(均第一作者)。有6篇文章收入《中国渔业年鉴》。特别是自1999年至今从事渔业管理及研究工作以来,主要致力于渔业经济政策研究、渔业法律制度研究、WTO与渔业国际贸易研究、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研究、渔业公共管理研究等五个领域的研究工作。渔业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自1999年起始终参与并推动渔业经济和发展研究,对恢复和推动渔业经济的研究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是参与渔业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 在这个领域的主要文章有《积极推动渔业和渔区经济政策研究》、《发挥渔业产业优势,促进农民增收》、《我国渔区经济结构和渔民收入情况报告》、《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渔业发展战略调整》、《树立现代渔业意识,推动增长方式转变》等。二是参与渔民权益保护制度研究。提出并推动了以渔业权制度研究为核心的渔民权益保护保护制度的研究。同时组建了以全国人大和农业部领导共同牵头的课题领导小组。全国人大农委、国家法律界著名专家对这个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个领域的主要文章有《赋予渔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养殖水面使用权》。三是推动水产养殖规划和制度建设研究。提出并实施了以养殖证制度建设为基础,抓好养殖业的规划和规范工作,走出无序发展的时期,提高水产养殖业发展质量。提出并建立了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建立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制度是水产养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合理开发利用养殖水域滩涂资源的基础性工作。提出并初步研究了养殖水面管理制度。包括渔业水域使用的优先制度、养殖水面有偿使用制度、渔业水域的流转制度和养殖业准入与从业许可理论和制度。我国加入WTO后渔业问题的研究——参与主持WTO与中国渔业有关问题研究,为我国渔业领域加入WTO的对策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措施。形成的WTO与中国渔业研究报告于2001年10月正式发布。参加完成了《加入WTO对我国渔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我国水产品的关税水平及政策研究》、《渔业国内支持比较研究》、《WTO规则对世界水产品贸易的影响》、《国外渔业贸易政策研究及对我们的启示》及《中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基本情况》六个专题报告。同时主持研究了我国参加WTO渔业问题的谈判的议题和议案的研究,提出了我在渔业领域的议案,推动参与WTO渔业补贴问题的谈判。主持举办了“2001渔业贸易与发展论坛”,2000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位居农产品第一后,我提出组织全国水产品进出口发展战略研讨会,并组织举办了“2001渔业贸易与发展论坛”,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全国人大农委主任高德占及我部领导出席并发表了讲话,四个省的主管副省长发表了书面报告,对我国渔业和国际渔业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另外,主持应对欧盟对我水产品贸易壁垒措施的应对工作。这个领域的主要文章有《我国水产品出口要警惕反倾销壁垒》、《加快确定渔业补贴定义,推动渔业补贴谈判进程》、《加入WTO与我国渔业贸易政策调整取向》等。渔业法律制度建设研究——研究并推动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法》、《海域使用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的立法或修定协调及有关制度的研究,为主参与了渔业权制度、养殖证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这些法律和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渔业管理的基本制度。一是在《海洋环境保护法》中争取到渔业主管部门保护渔业水域的职能。重点推动了渔业污染事故查处工作,使法律赋予的污染事故调查处理权得到准确严格行使,组织出台了《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资格管理办法》,提议并建立《中国渔业水域环境状况公报》发布制度,参与组织编制了《中国渔业环境状况公报(1999-2000)》,并于2001年6月在人民大会堂由农业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二是参与推动《渔业法》修改。原有的《渔业法》自1986年实施以来,对促进我国渔业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渔业法》主要从规范养殖业健康发展、实行捕捞限额制度、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以及规范执法人员行为等方面做了修改和完善,为实现新世纪渔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三是参与研究《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研究。提议并参与主持成立了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水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一是主持提出了水产品安全监管的体系框架。质量安全标准和法规体系、监测检验体系、政府主导的全过程质量认证体系三个体系框架。2002年下半年,采取主动行动提出并联合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开展了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行动,有力推动了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组织编印《渔民必读》,主要是引导渔民按标准操作。二是提出并实施了安全管理的制度框架。提出了建立“两个登记”、“五个基本制度”思路。这个领域的主要文章有《FAO拟建立养殖水产品抗生素残留限量制度》、《关于出口水产品氯霉素残留情况的调查报告》、《出口水产品氯霉素残留专项整治计划》、《FAO限制水产养殖使用抗生素》、《努力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技术体系》等。我国渔业公共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研究——一是参与海洋渔业体制有关问题的研究。收集和整理了对我国海洋和渔业管理体制研究具有历史价值的两本资料。为主参与了中国渔政指挥中心、中国渔业报、中国渔业年鉴的筹建工作。二是推动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研究。长期关注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的研究,提出使伏季休渔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建议。参与主持实施长江全流域禁渔。组织实施经国务院同意的2003-2010年海洋捕捞渔船船网工具控制方案,实现渔船控制由总量控制到总量压减的新阶段。组织部分专家启动《中国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国家行动计划》初步研讨。这个时期的文章有《全面落实捕捞渔船控制制度和捕捞许可制度,促进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三是渔业安全和渔船管理研究。主持举办了首届中国渔船技术发展论坛,围绕中国渔船技术发展与战略这一主题,共同探讨我国渔船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政策性、技术性、战略性和全局性问题,共同分享我国渔船建造、渔船装备技术和渔业经济发展的新理论、新思路、新技术,搭建渔船建造、渔业装备、科研、设计、生产单位之间沟通联系的平台,促进渔船制造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为扩大我国渔业装备制造业的宣传和影响做出贡献。这个领域的主要文章有《提高依法检验能力,确保渔民生命财产安全》、《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渔船产业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提高渔业船舶检验水平》等。四是参与了国际渔业合作问题研究。近年来先后参加了FAO渔业委员会会议、FAO养殖分委员会会议、中国与韩国渔业谈判、中国与挪威渔业合作会谈、中国与俄罗斯的渔业合作的实施等。特别是代表中国政府率团访问了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密克罗尼西亚两个国家,实现了我国入渔该国的目标。参与了中越渔业协定的执行工作中一些问题的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鲍朗 1954年6月出生,医学博士,病理生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分子感染免疫。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莱大学、荷兰皇家医学研究院等学习。学术任职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基础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医学会理事,中国病理生理学杂志编委,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编委等。曾任:四川大学副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等职。主要从事致病微生物分子致病机制、感染免疫、致病基因结构功能和分子疫苗研究,在结核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等重大感染性疾病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在国际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有关论著100多篇,多次被SCI、EI、Medline等检索系统收录和国际国内同行引用。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共40多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 作为负责人和主研人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共7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数十名,博士后多名。荣获“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霍英东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成都市杰出青年”;“四川省学术带头人”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侯一平男 1954年3月出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 10—07 四川医学院医学系医学专业学习;07—09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助理编辑;09—07 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法医物证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07—05 华西医科大学法医系助教、讲师、教授(其间:12评聘为教授,12—12德国科隆大学访问学者);05—09 华西医科大学法医系主任(其间: 05—05德国不莱梅大学洪堡基金学者,05起为博士生导师);09—12 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院长;12—08 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08—10 农工党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10—11 农工党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委主委,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11—08 农工党中央委员、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委主委,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08—08 农工党中央委员、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委主委,成都市政协副主席,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08— 农工党中央委员、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委主委,成都市政协副主席,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国家教学名师

怎么啦?

1982年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获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89年上海师范大学获世界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四川大学获比较文学博士学位。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1989-1997年先后任台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主任、学报编辑部主任、副校长等职,1997年10月-2002年10月任台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校长,2002年10月-2007年1月任台州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2007年1月-10月任台州学院党委书记,2008年10月任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1990年以来,曾到美国杰克逊威尔州立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英国兰开夏大学、德国亚琛应用科技大学等访问与学术交流。2003年被聘为四川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生导师 。2015年7月任浙江省社科联第七届理事会主席。2015年10月,免去蒋承勇同志的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委员职务(保留本科高校正职待遇)。 2016年元月初被免去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委员职务 。

  • 索引序列
  • 四川农业科技编辑部主任是谁
  • 四川农业科技编辑部主任
  • 福建农业科技编辑部主任是谁
  • 甘肃农业科技编辑部主任是谁
  • 四川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