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公共事务评论期刊排名

公共事务评论期刊排名

发布时间:

公共事务评论期刊排名

基本在前十名左右的大学:耶鲁,哈佛,普林斯顿,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纽约大学,波士顿学院,卡耐基梅陇大学。

有。《本质》杂志该杂志于1968年由爱德华刘易斯,克拉伦斯澳史密斯,塞西尔霍林斯沃思,乔纳森布朗特,克拉克和Denise米创办。 本质通信公司(地球宪章)从 1970年5月开始出版。它的发行量开始时是每册约五〇 〇 〇 〇个月,后来增长到大约110万。 2000年, 时代公司购买杂志的百分之49。 2008年,本质赢得了12个奖项的新纽约黑人新闻工作者协会在调查,基本特征,国际,商务/技术,科学/健康,艺术和娱乐,个人评论,公共事务和在线类别。 内容 有财富的部分,如工作 , 健康生活 , 并期待我们爱这个主题,包括对职业时尚焦点,金融,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美感与读者共享的密切联系。 Wikipedia上的,翻译的有点怪。。。。。。

"卡普顿大学(Cape Breton University)位于加拿大的新斯科舍(Nova Scotia)省的悉尼市,是一所快速发展的基础大学,也是最早一批经过中国教育部认证的合法加拿大公立大学,其学历被中国及世界各国认可,是加拿大公认的知名公立大学。卡普顿大学的酒店管理专业在加拿大大学中享有盛誉, 该课程主要针对有志于从事酒店业和旅游业的学生所设定,采用小班授课制"

自然杂志近年来发展的很快,出版集团还出版了其它专业杂志如《自然医学》,《自然免疫学》,《自然遗传学》,《自然细胞生物学》,《自然神经科学》、《自然生物学技术》、《自然方法学》、《自然临床实践》、《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自然评论》,《自然化学》,《自然物理学》,《自然纳米技术》,《自然材料学》和《自然综述系列》,总共37个子系列杂志,另外还有其他语言版的《自然中国》,,《自然印度》等系列。应该说自然是乞今为止世界上最权威,最有影响力,学科最齐全,相对来说最为公正的科学杂志!其中的《自然医学》, 《自然免疫学》,《自然遗传学》三份的影响因子已和《自然》《科学》一样高,在专业领域里威望很高。《自然》杂志不光关注生命科学,还积极跟踪新兴科学像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个人的感觉是自然杂志以其亲民扑实的作风,敏锐的目光和分析和最其全的学科复盖面,大有一统科学文献江山的气概和实力。《科学》(Science) 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出版的一份学术杂志 。1880年,纽约新闻记者约翰·麦克尔创立了《科学》杂志,这份杂志先后得到了托马斯·爱迪生以及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的资助。此后,由于财政困难《科学》于1882年3月停刊。一年后,昆虫学家Samuel H Scudder使其复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到了1894年,《科学》重新陷入财政危机,随后被以500美元的价格转让给心理学家James McKeen Cattell。1900年,Cattell与美国科学促进会秘书Leland O Howard达成协议,《科学》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期刊。1944年Cattell去世后,AAAS成为《科学》新主人。这本杂志主要刊登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同时,《科学》也刊登关于科学的新闻、关于科技政策、科学家感兴趣的事务的观点。《科学》刊登各个学科的原创论文。目前,《科学》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英国出版的《自然》杂志。像自然一样,《科学》杂志也是周刊,稿件学术水准和质量和自然比肩的,所不同的是科学没有子刊系列,也没有像《自然》那样的定期发表综述的刊物。因为这一点,《科学》杂志的影响力是不及《自然》的。在生命科学领域,《细胞》(Cell)杂志为另一份同行评审科学期刊,主要发表实验生物学领域中的最新研究发现。《细胞》是一分深受关注并具有较高学术声誉的期刊,刊登过许多重大的生命科学研究进展。与《自然》和《科学》一样,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单从其影响因子来看,它一直高于《自然》和《科学》两杂志,表明它所刊登的文章广受引用。《细胞》是由爱尔塞维亚(Elsevier)出版公司旗下的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发行。《细胞》杂志主要以美东学术重镇波士顿为基地,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生命科学家为后盾。《细胞》杂志前主编Benjamin Lewin不光主导这份生物学中最有份量的杂志,而且亲自主编教课书《Gene》,该书出版后广受好评,被殴美大学列为生物遗传学的第一首选教课书。 Lewin先生的知识也更新的很快,该书差不多每两年再版一次,现在已出版到第8版了。DNA双螺旋的发现者沃森教授也写了一本《Molecular Biology of Gene》不过,没有Lewin先生的书流行。《细胞》杂志也有许多子刊系列像《Cancer Cell》,《Stem Cell》,《Immunity》,《Neuron》和《Molecular Cell》等都是生命科学中的重量级刊物。再加上爱尔塞维亚(Elsevier)出版公司拥有的大量其他刊物,爱尔塞维亚(Elsevier)出版公司也是在生命科学文献界能够呼风唤雨的出版公司。个人对这三份杂志的感觉是,全世界的科学家对《自然》要略微青睐一些,自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稿都比较友好,编辑会对来自英语国家的稿件进行英语修改和完善。编辑部的原则是科学第一,语言第二。《自然》杂志幅盖面很广,应该是龙头老大的地位。《科学》杂志也许一直会保留其风格,即在学术水平上跟《自然》争风斗艳,但是刊物还没有要扩张的迹象。《科学》即是《自然》的对手,又和《自然》一起协手并肩统领报道人类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的进程,比如当人类历史上耗资最大的人类基因测序工作完成后,《自然》发表了由Landers博士领导的学术界的人类基因测许结果;而《科学》则发表了由Venter博士领导的工业界完成的人类基因测序结果,可谓比翼双飞,也显示了英语在世界科学的领导地位。《细胞》杂志在生命科学界则是独树一旗,跟《自然》和《科学》的以短篇报道方式科学研究中的突破和进展不同之处是《细胞》的每篇文章都要求是长篇大论,文章必须要叙述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每期《细胞》的文章总数一般不超过15 篇。此外《细胞》跟其名一样,文章的角度也多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和方法展开,相对来说,较少从分子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化学生物学的角度出发。这三份DJ学术期刊不仅是各大学和研究所的必定刊物,而且欧美大学许多教授,科研人员都自己定阅这些刊物,其中《科学》个人定阅价是140美元,《自然》是 199美元一年。像其他许多杂志一样,欧美杂志的做法是定阅者交的费用只是像证性的,杂志主要靠名气和发行量后面所带来的广告费挣钱维持生计,杂志越有名,发行量越大,越容易生存。但是像爱尔塞维亚(Elsevier) 这样拥有众多杂志的出版公司也往往表现出很强的拢断行为,曾几何时,以波士顿地区哈佛麻省理工为代表的新英格兰派系的《细胞》杂志的学校、研究所定阅费(往往是图书馆的定阅杂志,全校师生可以下载文章)昂贵的连美国的公立大学都感到难以承受,以加州大学,密西根大学为首的几十所公立大学曾经罢投《细胞》杂志的稿件,以表达他们的不满,双方的挣执曾使牛气十足的《细胞》杂志降下身段接受发展中国家科学家的稿件,中国也有了事隔二十几年得以重返《细胞》杂志的大事记!这几份牛气的DJ学术的垄断行为和昂贵的订阅费也引起了一些科学家的烦感,终于有一些人站了出来,他们决心创办一份真正免费的生命科技杂志,Plos(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就是这样诞生的产物,它是完全开方的,免费阅读, 免费打印!只有发表是收费的,多完美的主意!记得几年前我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做博后时,有一天所里来了一个讲座,就是关于Plos杂志,题目就是介绍一份全新的杂志Plos-公共科学杂志,当时听讲的人并不多,比起一般的学术讲座真可谓廖廖无几,主持人开场白介绍-讲演者也是一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她在博士博后期间有7篇论文发表,文章包括《Nature》,《Gene Development》《JBC》,《Molecular Cell》等,后来她加入了《自然》杂志的编辑行业。她讲到在她做编辑的时候才感觉到,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大学的财力无力订阅全《自然》家族的杂志,因为稿费昂贵的原因,一些优秀的稿件也不能送到《自然》这样的DJ刊物,这种情况被诺贝尔奖获得者NIH前院长Harold E Varmus,博士也知道了,他和斯坦福大学的生化教授,基因芯片技术的殿基人之一Patrick O Brown,博士,以及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遗传学教授Michael B Eisen博士共同发起创办了一份属于大众的科学杂志,真正意义上的免费杂志!这样2000年10月Plos终于诞生了。如果你能细看一看Plos杂志的核心原则,就就会明白它是一份百分之百的大众的科学学书杂志!对于发展中国家,Plos给予了最无私的优惠政策:可喜的是Plos杂志今天已成为了仅次于《Nature》,《Science》和《Cell》的有极大影响力的刊物,并且成为了拥有Plos-one和Plos生物,医学,遗传学,计算生物,病原学,热带医学7个成员的大家庭, 虽然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和少数几份杂志也是免费的,但都没有Plos这样有高的引用率和影响力。《Plos》杂志的成功和贡献再一次告诉我们,发展科学技术一定要有一套体系,从科研基金的建立和管理,到建立世界顶尖大学及研究所,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发表科学技术成果的平台和媒体-科技杂志,每一样都极其重要!中国以人数众多的科技人才,庞大的接受了西方教育的海外人才库和飞速发展的经济为后盾,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大国和强国的现实只是时间问题,要想在这个问题上不走弯路,早日实现这一目标。创办一份成功的类似于《自然》或《Plos》这样的科技杂志是比不可少的,也是绝对需要的。

公共事务评论期刊

丁煌 男, 行政管理系 教授 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主任,武汉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改革智库 ---- 武汉大学政府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国家2011计划”---- 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极地政策与极地权益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公共管理学科行政管理专业和国际法学科跨域公共治理专业双学科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际行政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海洋法学会理事、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专家和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及国家行政学院和中国政法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以及《公共事务评论》等核心期刊的学术委员或编委等学术职务,曾应邀赴美国、阿根廷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访学,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西方行政学说史》等个人专著6部,合著6部,主编《极地国家政策研究报告》主编《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论丛》系列丛书和《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之学术经典系列以及教材《行政学原理》等3部;主持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多项。

公共事务评论期刊投稿

丁煌 男, 行政管理系 教授 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主任,武汉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改革智库 ---- 武汉大学政府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国家2011计划”---- 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极地政策与极地权益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公共管理学科行政管理专业和国际法学科跨域公共治理专业双学科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际行政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海洋法学会理事、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专家和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及国家行政学院和中国政法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以及《公共事务评论》等核心期刊的学术委员或编委等学术职务,曾应邀赴美国、阿根廷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访学,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西方行政学说史》等个人专著6部,合著6部,主编《极地国家政策研究报告》主编《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论丛》系列丛书和《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之学术经典系列以及教材《行政学原理》等3部;主持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多项。

公共事务部是负责公司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具体职责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执行上级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公共事务是 public affairs,公共关系是public relations,一个对内职能,一个对外职能,完全不一样,加上公共关系的标签是错的。公共事务的工作就是协助高层处理企业内部工作的部门,包括评估、子机构的构架与调整,当然这些都是光鲜的,扯淡的包括组织内部活动、采购乃至办公设施维护等等后勤工作,凡是大家伙都用得上的事儿,都管,类似国企中的后勤、总务、采购甚至工会的职能,换个名头而已。企业公共事务,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大多数成员的需要,体现企业的共同利益,让企业共同受益的那类事物。它可以被定义为组织的所有非商业化行为。从狭义上说,公共事务指的是组织涉及的政治活动及其与政府的关系。

《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

公共事务评论期刊有哪些

推荐你参考以下期刊:《法制与社会》、《神州》、《社科纵横》、《青春岁月》、《金陵瞭望》、《新天地》、《源流》、《湘潮》、《新一代》、《青年与社会》、《当代》、《金色年华》、《中华少年》、《南方论刊》

是你求助我?我才14岁,不太知道这些,加Q,做个朋友:1932684429

公共事务论文

公共管理类论文: 公共管理类论文:浅析转型期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困 论文 境与对策摘 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公民参与公 共政策的困境, 为了落实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这一政策路线, 应该从构建参与型公民文化,提高公民参与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把握 好公共政策的利益取向;协作解决政策冲突;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实 行政务公开;构建公民参与的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公民参与权等方面 来制定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转型期;公民参与;公民文化;总体利益;公共政策 所谓转型期,指的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由于从计划经济向市 场经济转变导致中国社会形态的改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 层面的改变。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政府的行政管 理理念正在从传统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理念向现代的民主行政理 念转变。而民主行政理念必须建立在坚实的民主政治基础上,不仅需 要制度上的配合,更需要从文化与治理观念上着手。事实上,公民参 与是实现直接民主而且有效的一种方式,而目前,我国公民在参与公 共政策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 展。本文对其中主要的障碍作粗略的分析,以期对推进我国公共政策 民主化进程有所裨益。 一、公民参与的概念及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意义。 公民参与的概念。 所谓“公民参与” ,就是为了落实民主政治、追求公共利益及实 现公民资格, 由公民个人或公民团体从事包括所有公共事务与决定的 行动,这些公共事务是以公民本人切身的地方性事务为基础,再逐步 扩大到全国性的公共政策,因此,可以由每一个公民时时刻刻的关心 与适时的投入来实现; 而公民参与的行动必须是建立在合法性的基础 上,并且依参与者根据本身所拥有的知识与能力、花费的成本、预期 的影响力等,理性地选择最有效的途径与策略[ 1 ] 。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意义。 (1)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有助于提升公共政策的科学性。信息的 完备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必要条件, 也是公共政策制定必须遵循的基本 原则之一。由于政府在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信息 的有限性,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公民的积极参与,可以为政策 制定提供丰富的信息,很好的弥补政府的这一缺陷。因此构建公共政 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机制,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提供多种方式, 通过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充分利益博弈整合公民的利益诉求, 是公共 政策建立在利益得到充分表达和相对平衡的基础上,降低政策成本, 提高公共政策科学性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2)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有助于公共政策的贯彻执行。公民在公 共政策制定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这是因为政党和政府制定的政策所要 解决的社会公共问题都与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在大多数现代国家 里,特别是人口众多和地域辽阔的国家中,公众不容易直接对中央政 府的决策发表意见, 但可在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中发挥更重要和更直 接的影响作用。 有许多政策只有依靠公众的合作与参与才能得以贯彻执行, 如环 境保护、社区发展、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政策,若没有公众的支持,即 使政策制定出来了,贯彻执行仍相当困难。要保证政策有较高的支持 度,就不能忽视政策制定中公民的有效介入[ 2 ] 。 二、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困境。 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在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实践过程中,不 可避免的产生这样那样的困境。就现阶段而言,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 主要障碍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公民文化因素的制约。尽管民主社会最大的希望是,公民个 人最大限度的参与政治事务和公共事务的管理, 这种参与将培养人类 能力并因此获得人性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知道,公民从年轻时代 首先学习的就是“如何更好地服从”这门课,只是后来才了解到权威 不过是约定俗成的东西。直到成年期,才真正发现可以参与作出具有 约束力的决定。 这时, 传统的文化意识已经把公民变成为一个顺从者, 政治文化因素影响了青少年不断形成的对民主社会中公民身份有意 义的理解[ 3 ] 。 公民自身的局限性。现代公共政策往往带有较强的专业性, 在知识方面,普通公民常常不能理解政策质量标准中包含的知识,所 以他们可能会对专业领域或科学界认定的政策质量标准无法提出质 疑。在能力方面,他们是否具有参与政策应该具备沟通技巧,是否充 分地理解政策过程和决策方式, 是否充分地理解参与者的期望受政策 限制,是否充分的理解公共问题解决的利益取向等,都是公民参与的 巨大障碍。 此外, 由于部分参与者经常代表的是现存组织的群体需要, 表达着他们的特殊利益,而不是公民的普遍利益。因此,这些现象的 存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的影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 公民参与的代表性和广泛性欠缺。公民参与的代表性和广泛 性欠缺, 主要是指部分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了达到体现自己意志的公 共政策能够顺利出台这一目的,通过操纵公民参与,导致公共政策过 程中公民代表缺乏代表性和全面性。综观近几年的公民参与实践,部 分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公共政策过程中也非常重视公民参与, 在公共 政策出台之前,广泛征集公民的意见,有的还召开大型的听证会。但 是,由于参与公共政策的公民产生方式不尽合理,参与的公民是由上 级组织指定,而非通过制度化的严格程序产生。在上级组织指定参与 公民的过程中,把一些与政府部门观点相左的公民排斥在外,更有甚 者,参与者本人就是公共政策的既得利益者,或是与政府有利益关系 等状况,都导致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代表性和广泛性欠缺。 相关利益者话语权的缺失。相关利益者话语权的缺失,主要 是指公共政策过程中, 由于政府以及公民自身等原因所导致的相关利 益主体缺位,致使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诉求在公共政策中得不到体现。 一方面,现实中的公共政策制定方式主要是封闭内向型的,政策制定 在相当程度上是与公民分离的, 常常成为及少数专家和领导封闭式自 我意志的表现。 另一方面,由于公民参与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相关利益主体缺 位,相关利益者的意志和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不到体现。本来作为公 共政策相关人的公民,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到公共政策给自己经济、社 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最有发言权。然而由于公共政 策制定过程中相关利益者话语权的缺失, 就会导致公共政策所整合的 利益不够全面[ 4 ] 。 三、完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几点对策。 构建参与型公民文化,提高公民参与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阿 尔蒙德认为 “民主国家为普通人提供一个有影响力的公民参与决策过 程的机会”[ 5 ] 。而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清官 情结、臣民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公民参与,长此以往,就会导致 公民认为政策制定是政府的分内之事,与自己关联不大,形成了公民 参与的文化困境。构建参与型的政治文化可以从地方性的事务做起, 尤其是与公民最切身的事务相关联,才会引发公民参与的动力;当公 民在这些地方性事务的学习中学会参与并适应后, 将会逐渐培养起参 与更广泛的公共事务的能力与兴趣, 并能进一步明确参与公共政策是 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和义务,在参与过程中逐步提高认知水平和能 力。 把握好公共政策的利益取向。所谓公共利益就是“在特定社 会条件下,能够满足共同体成员的生存、享受、发展等公共需要的各 种资源和条件的总和。 6 ]所谓总体利益就是“目标群体的全部利 ”[ 益,是整体利益与所有部分的相对独立的利益之总和。 7 ]在现阶 ”[ 段,公共政策的利益取向应该是以总体系统观为指导的总体利益,因 为这样既能发挥对部分进行整合的整体优势, 又能调动系统所有组成 部分的积极性,从而使系统具有较大的总体利益。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实行政务公开。公共政策实际上是一种 信息活动, 若参与公共政策的公民不能够掌握有关公共政策的相关信 息,那么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很难体现其价值。把公共政策各方面的情 况作出全面、科学的描述并公布于众,使公民能够科学地了解公共政 策的目的,并对相应的应对策略作出科学与准确的判断,以便更好的 行使公民的政策参与。 构建公民参与的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公民参与权。从理论来 看, 公共政策供给取决于社会各阶层达成的保护自己利益话语权的均 衡。 从制度上保障公民可以依照法定的程序和制度参与公共政策, 确 保参与公共政策的公民能够充分完备的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 在实践 中,公民参与的保障机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构建:一是组织结构方 面,实现地方基层自治;二是法制环境方面,建立“公民参与法” , 充分保障公民参与的实施。 参考文献: [ 1 ] 李图强。 《现代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参与》[M ] 经济管理出 版社,2004 年。 [ 2 ] 陈振民主编。 《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 》 [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 3 ] 李图强。 《现代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参与》[M ] 经济管理出 版社。2004 年。 [ 4 ] 高富锋。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路径分析》[ J ] 经济研究参 考。 2008 年第 46 期。 [ 5 ] 阿尔蒙德等著。 《公民文化》[M ] 张明澍译。 台湾五南图 书出版公司。 1996 年。 [ 6 ] 王洛忠。 《试论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 J ] 理论探讨。 2003 年第 2 期。 [ 7 ] 张国庆主编。 《公共政策分析》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M 年。

公共政策 当你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80个一级学科目录,你会看到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有二级学科行政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然而在此之外,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根据国际国内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发展状况,自主创立了二级学科公共政策和发展管理,开中国公共政策高等教育教学科研之先河。 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是目前世界上公共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但在我国还属于起步和发展时期。传统的公共政策研究派生于政治学和行政学,意在从规范意义上探讨国家、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利益制衡,通过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原理及模型分析对国家、地方和团体层面的政策制定、执行与评估进行研究,为高质量的公共政策提供咨询。 然而,20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中后期以来,社会科学的发展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争论,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分野使社会科学的发展从整体上进入了纷繁迷惘的时代。而在这个时代里,把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量化分析技术与定量分析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引入社会科学的研究已成为社会和学科发展的必然。定量分析方法引入社会科学的研究使社会科学真正成为科学,给了社会科学第二次生命。 发展中的公共政策研究也不例外,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公共管理中的定量分析已初见端倪,而中国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现代化发轫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情。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政策研究的创立和发展开启了中国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现代化研究的先河,数理分析、模型分析、心理学分析等现代分析技术与分析方法的引进使公共政策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与世界接轨,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公共政策研究是公共管理科学现代分析技术与方法集中体现的领域,公共政策量化分析技术与方法的核心是把数学、统计学、博弈论、运筹学、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引入到公共政策研究中。目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政策本科专业以公共政策分析、高等数学、应用统计学、博弈论、运筹学、模拟决策、电子政务、宏微观经济学为主干基础课,研究生以公共政策基本理论、公共政策量化技术---统计与预测、公共政策量化技术---规划与决策、公共政策的实验模拟、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管理科学理论、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为主干核心课程,参照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广泛引进人才,开辟了中国公共政策教育与世界接轨的新局面。 人才是公共政策研究最重要的资源。目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政策系拥有以陈庆云、顾昕、李永军、郁俊莉、刘霖、黄璜等为代表的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中坚力量,他们具有数学、工学的学历背景,又取得了管理科学的博士学位,拥有博士后研究经历和海外学习背景,通晓公共政策现代分析技术、了解中国国情,能进行政治、管理、经济、信息技术跨学科分析,形成了公共政策研究“社会学研究方法分析----数理建模与量化分析----计算机分析与信息技术模拟”科学的教学与科研逻辑。同时,随着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国内知名度的提高和市场认可度的提升,来自祖国各地的最优秀学子被吸引到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习,充实了公共政策人才的后备力量。世界著名的实业家廖凯原、邱徳拔对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数亿元的捐资,以及在政府管理学院设置的高额奖学金、奖教金做出了对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社会贡献。 国际知名度的提高是公共政策教学与科研的主要使命。目前,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藉政府管理学院傅军院长国际威望的优势,学院与专业开展了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密西根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的合作交流,承办了全球公共政策联盟年会、全球公共政策高峰论坛等一系列国际公共政策项目,同时与世界五百强企业BHP的公共政策高级培训项目的合作对公共政策研究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每年在学院和专业中,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朝鲜、柬埔寨、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数量占到30%的留学生成为国际知名度提高的重要标志。中国高水平运动员王皓、马琳等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习对政府管理学院知名度的提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科学只有与市场结合才能真正转化为价值。面向市场与社会是北京大学公共政策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北京大学公共政策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不仅接受了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的正规训练,而且通晓公共政策量化分析和信息科学的前沿技术,熟识中国国情,成为中国公共政策人才中的生力军。他们的就业领域遍及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宝洁、必和必拓、松下,中国著名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中国铝业,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美林、花旗,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和事务所普华永道、麦肯锡、毕马威和中央国家机关的核心部门。他们为政府、企业、NGO以及公民提供商业和公益咨询,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在创造了巨大的个人商业价值的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的进步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总之,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科学的研究,已经成为继工商管理科学之后又一个社会科学发展的领军者。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研究也将迎来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春天,公共政策科学将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巨大的贡献,中国公共政策人才的路越走越宽广。

  • 索引序列
  • 公共事务评论期刊排名
  • 公共事务评论期刊
  • 公共事务评论期刊投稿
  • 公共事务评论期刊有哪些
  • 公共事务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