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生物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生物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发布时间:

生物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学习经历〗:无锡轻工业学院发酵工程专业学士、硕士、博士毕业。〖研究经历〗:1992年参加工作。2002年聘为副教授,2003年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聘为教授,2008年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2~12日本科学技术厅(STA)研究员(单位:日本国税厅酿造研究所酶工程研究室)。10~9甘肃省武威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中组部和团中央组织的“博士服务团”)。2006年江苏“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教育部“工业发酵与生物催化”创新团队成员。2007年江苏省知识型职工标兵。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主要成员;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发酵工程学科教学团队)主要成员。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学术及社会兼职〗:中国作物学会第五、六届大麦产业分会副秘书长(兼麦芽生产工作部秘书长),甘肃省武威市人民政府经济顾问,江苏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员。“大麦与谷类科学”杂志编委,“微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中国农业科学”、“Journal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和“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审稿专家。

简介:合肥凤凰肿瘤医院生物免疫治疗中心知名专家,黑龙江省肿瘤防治研究所生物治疗研究室主任,中国免疫学会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免疫学会黑龙江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黑龙江分会理事;日本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员;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议专家;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员会评议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议专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工程学报”编委;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技术通讯”常务编委;《实用肿瘤学杂志》编委;《世界今日医学杂志》编委;《中国临床医师杂志》编委;黑龙江省特殊贡献优秀中青年专家。,数十年一直工作在肿瘤生物治疗的第一线,曽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并完成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攻关,“863”等多项课题,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项课题20余项。所获荣誉:发表肿瘤生物治疗相关论文百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CIK细胞的冻存与复苏)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各项奖励20余项。擅长领域:CIK肿瘤生物免疫治疗CIK肿瘤生物免疫治疗简介:CIK是将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诱导培养后扩增而成的免疫细胞,它具有重建自身免疫系统,自动识别、追踪、杀伤肿瘤细胞,达到消除残留微小的转移病灶,有效防止癌细胞扩散和复发,提升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生物治疗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手术、放化疗的不足,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更能调节恢复机体内的免疫功能,杀死成形的肿瘤细胞,抑制新的肿瘤细胞的形成,阻断肿瘤复发转移的本源,被称为“最具人性化的治疗方法”!该疗法没有通常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不会杀伤其他任何正常组织细胞,适用于任何一期的肿瘤患者,为提高肿瘤的临床治愈率提供了全新的途径。业内人士表示,生物免疫治疗将会给肿瘤治疗领域带来奇迹。

生物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

1984年河北大学获微生物学及生物化学专业毕业,1987年浙江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获博士学位。曾在德国、日本、美国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科院微生物所所长、中科院微生物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obiology》编委、《Archives of Microbiology》编辑、《Microbes and Environments》编辑,《环境科学学报》、《生物工程学报》、《微生物学报》及《中国环境科学》编委。在芳烃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及其在污染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科研成果在国内外杂志共发表SCI收录文章60余篇,授权专利2项。

岩土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马小杰,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中国力学学会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2006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开始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任教。2008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中国科学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马巍研究员,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先后主持中国科学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建设厅等科研项目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铁道部科技开发计划项目、浙江省重大项目等重大项目。在《岩土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中国铁道科学》、《中国安全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5篇;有2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权,还有3项发明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参编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综合评价应用技术规程》。解决了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室内试验研究的两大技术难题:高温冻土蠕变试验过程中的控温技术及高含冰量冻土制样技术,这两大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法及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力学特性与未冻水含量的关联分析得到了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关专家的高度认可。在杜时贵教授的领导下,主持开发大型岩石结构面直剪试验系统,取得了圆满成功。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参与的项目《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综合评价》荣获2007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本人排名第四),《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综合评价应用技术规程》荣获建设部科学技术三等奖(本人排名第六)。

张建民,男,1960年生,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水利学院和水利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土木水利学院院长1。先后获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博士学位和东京工业大学结构工程博士学位。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分会理事长、《地震工程学报》编委会主任、《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副主任等。长期从事土动力学及岩土抗震工程领域的教研工作,在土动力学若干基本理论以及结构与土体系统的动力分析、抗震设计和测试技术诸方面取得新成果,发表SCI和EI期刊收录论文220余篇,参编设计标准及指南6部,获准和公开国家发明专利25项,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

1956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中共党员。1978-1987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读本科、研究生,获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2月至1995年3月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1995年3月至1997年10月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兼北京研究生部主任,1997年10月至1998年8月任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曾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北京校区校长、党委副书记。他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重点学科,矿山工程力学,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协委员、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兼任《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10余种科学刊物的主编或编委 谢和平教授长期致力于矿山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实践,于80年代初在我国最早建立了矿山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矿山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成功预测了采动围岩的损伤大变形和蠕变稳定过程,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矿山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矿山工程应用中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谢和平教授出版有《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FRACTAL IN ROCK MECHANICS》等3本中英文专著,发表了176篇论文,成果被SCI收录32篇、引用295次,EI收录47篇,CSCD和CSTPC引用346次。他的科研成果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煤炭部、教育部等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5项(均为第一获奖人)。他先后培养出了博士、博士后16名。并多次应邀到国外讲学与合作研究,1991年被美国犹他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为该校正式开设两门课程。1992年10月-1993年8月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客座教授。1994年和1996年应邀为客座教授赴德国汉诺威大学讲学。1993、1997和1999年三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波兰西里西亚工业大学讲学与合作研究。 谢和平教授先后获得多项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1990年被授予,煤炭系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993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为全国6名获奖者之一;并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1994年成为首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的专家。 1995年又成为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专家。1996年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次。1997年成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并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2001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

朱建群,女,1975年2月生,副教授,博士。研究的方向:特殊土土力学、隧道施工控制、地基基础与边坡工程。2000年硕士毕业后就职于湖南科技大学,从事岩土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在《岩土工程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EI收录3篇。

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刊名: 中国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 刊号: CN11-2737/TH 主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刊期: 双月刊 主编: 石治平 出版单位: 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 电话: 010-88379909 简介: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中国机械工程学报, CJME) 创刊于1988年,是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机械工程类高学术水平的英文期刊。本刊着眼于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主要报道世界范围内机械工程领域及其交叉学科具有创新性和重要意义的高水平前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面向国际征稿和发行。 本刊被SCI、Ei、CA、SA等几大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在历届各级期刊评比中多次获奖,被列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期刊国际推广项目”的资助。本刊为双月刊,每单月20日出版。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编:宋天虎 编委会主任:钟群鹏 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王淑芹编辑部地址:北京百万庄大街22号 http://;

土木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兰州交大好。

(1)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2)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地下工程研究所所长;(3)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4)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副理事长(5)中国建筑业协会深基础施工分会副理事长(6)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基坑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7)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软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8)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常务理事(9)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保险与风险研究会常务理事(10)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11)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委员(12)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桩基学术委员会委员(13)天津市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4)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软土地下工程技术委员会(TC204)委员(15)《岩土工程学报》编委(16)《土木工程学报》编委(17)《建筑结构学报》编委(18)《地基处理》编委(19)国际期刊 Cogent Engineering-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编委

建筑系、工程最出名

刘伯权1978年至1982年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就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至1987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4年在重庆建筑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生,获工学博士学位。刘伯权1982年至1992先后在西北建筑工程学院钢筋混凝土教研室任教师、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1995年至1997年任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建工系主任;1996至1997任西北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助理;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7年至2月任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兼建工系主任;1999年至2000年3月任西北建筑工程学院院长;2000年4月至今任长安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并兼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土生导师。全国高等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第五届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陕西省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为《土木工程学报》、《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工程抗震》等学术杂志编委,陕西省土建学会地震工程委员会委员。

  • 索引序列
  • 生物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生物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
  • 岩土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土木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