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航天器工程是核心期刊吗

航天器工程是核心期刊吗

发布时间:

航天器工程是核心期刊吗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5、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6、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库。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双核心期刊:如果该期刊被同时被两种核心期刊遴选体系认定为核心,那么该期刊就是双核心期刊了。比如,既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双核心期刊与单核心期刊在职称评选中,均为核心期刊。但双核心期刊的学术水准自然要更好一些。因为在国内对于中国核心期刊的认知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分成了不同的体系。各个体系都是有着自己的考量标准的。在这七大体系中最常用的有三种,分别是北大核心、南大核心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5、《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6、《中国核心期刊目录》7、《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影响因子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E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的。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即年指标这是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被引半衰期指该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都是测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种指标。这两种半衰期通常不是针对个别文献或某一组文献,而是指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文献总和而言的。来源文献量指来源期刊在统计当年的全部论文数,它们是统计期刊引用数据的来源。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核心期刊

当然是的,属于非常好的国家级核心期刊。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4)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Pж(AJ) 文摘杂志(俄)(2014)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5-2016年度)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4年版

一、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此核心目录目前是国内知名度最高的、最大众化的核心,以至于现在一说核心期刊,就是指它了。每4年评一次,下一次公布具体目录,正常应该是在2012年。 二、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此核心目前是国内比较好的高等院校公认的权威期刊,主要涉及社会科学,地位比中文核心要高。但是因为这里面的多数期刊要求太高,比如说作者必须是博士或者副教授,才有资格发表文章,所以在二类高等院校,知名度不高。此核心两年评一次。 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此核心主要涉及自然科学,现在主要是医学行业认可,其他行业认可这个核心的极少,所以地位比中文核心低,但是在医疗行业,使用率却颇高。此核心每年都会有小变化,两年一次大变化。 四、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正常来说,这个核心级别比cssci还要高,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就因为级别太高,普通作者根本没有机会在上面发表文章,尤其是在二类本科以下的院校,知名度却很一般。目录两年一变 另外还有几个核心,比如 五、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主要涉及学报,认可度一般 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主要涉及社会科学,级别也是极高,知名度一般。七、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虽然他也算一个核心数据库,但是现在认可度极低,多数不认为他是核心。

航天器工程期刊是核心

当然是的,属于非常好的国家级核心期刊。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4)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Pж(AJ) 文摘杂志(俄)(2014)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5-2016年度)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4年版

正规期刊特征、地区代号、学科分类号  一、主要特征:  有国内统一刊号。国内统一刊号格式为CNxx-yyyy/z,由中国国别代码“CN”、报刊登记号“xx-yyyy”和分类号“z”组成。其中“xx”为期刊出版单位所在地区代号,“yyyy”为出版管理部门分配的序号(期刊的序范围为“1000-4999”),“z”则是用以说明期刊所属学科分类。  二、地区代号:  北京市 天津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三、学科分类号: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学、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TB—一般工业技术 TD—矿业工程 TE—石油、天然气工业  TF—冶金工业 TG—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TH--机械、仪表工业  TJ—武器工业 TK—能源与动力工程 TL--原子能技术  TM—电工技术 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Q—化学工业 TS--轻工业、手工业  TU—建筑科学 TV--水利工程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四、其他特征:有承印单位名称;封面或封底有条码、定价;如属通过邮局发行的正式期刊,还具有邮发代号。

航天器环境工程是核心期刊吗

那个是核心的啊

这几个的级别是不一样的。权威也是不一样的。

《环境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CSCD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航天器环境工程期刊是核心

中国标准刊号(CSSN)由一个以“ISSN”为标识的国际标准刊号(Internation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ing-ISSN)和一个以中国国别代码“CN”为标识的国内统一刊号两部分组成、

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361期刊网主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航天器工程期刊

一号本来设定的是要飞一年但是最后飞了一年将近一年半超额完成任务嫦娥二号更强大了反而缩短成半年了5个任务一发射——“嫦娥”再次飞天二:地月转移——直接快速奔月三:近月制动——深空中的“急刹车”四:降轨——与月球“亲密接触”五:升轨——继续相关技术试验和科学探测这新闻有写

2010年9月29日,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发布消息:嫦娥二号卫星和火箭已完成发射场区的测试和检查,测试结果正常,完全满足发射的技术条件。将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9时整起飞。如果遇到气候等原因,不能在第一窗口时间发射,还选择了10月2日和3日择机发射。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345毫秒,嫦娥2号点火,19时整成功发射。在飞行后的29分53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道。19时56分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目前已飞入指定轨道。编辑本段发射时间 据发射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嫦娥二号最终将从2号塔位发射升空。26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移动塔开始向2号固定发射塔靠拢。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已经正式宣布,嫦娥二号将于10月1日的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到月球,开始了月球之旅。 嫦娥二号发射火箭残骸在10月1日19时11分坠落在江西省吉安市周围的村子。编辑本段发射准备 发射次日再行开放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门外,大院内宽敞的林阴道上少有人迹,偶尔会有几辆挂着军牌的车辆进出,驻地泽远乡派出所的一辆警车在附近不间断巡逻。发射中心大门侧边的一条通村公路入口,昨日开始由军人把守,其间有一位当地老乡,驾驶一辆贴着通行证的面包车试图开进,但被查出车上载有多名持外地身份证的人而被拦住。 在发射中心门外的水果摊上,发现几位身穿天蓝色工装的青年人。他们身后的“航天一院”4个字,表明他们来自北京,是火箭测试队的工作人员,他们身挂的出入吊牌上,不仅贴着各自的近照,写着各自的姓名,而且还有出入证的编号。离发射中心约5公里的铁路线上,一辆写有“成都铁路局西昌工务段”字样的巡线车正在专用线上检修。住在铁路旁的一位老乡称,估计马上就会有“罐罐车”运输火箭燃料进场。 据介绍:在发射时间上,目前有关方面的工作正在按照10月1日晚7时这一时间作准备,没有特殊情况,嫦娥二号将在国庆日晚7时开始奔月旅程。[1]

发射时间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最准确)运行时间 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孙辉先向媒体透露:“实际上,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的备用星。”孙辉先透露,发射嫦娥一号时,为确保绕月飞行的成功,准备了两颗卫星。“如果嫦娥一号没有实现当初的目标,可能就会发射这颗备用星,嫦娥一号的任务圆满完成了,这颗卫星就成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卫星的先导星了。”孙辉先透露,作为嫦娥三号的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任务将持续半年。主要任务 “嫦娥二号”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因 此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CCD照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他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发射目标 进一步探测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十大使命 (试验使命) 一、配合运载火箭验证地月转移轨道直接发射技术; 二、验证距月面100公里近月制动的月球轨道捕获技术; 三、验证100公里×15公里轨道机动与飞行技术; 四、对二期工程的备选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试验; 五、搭载轻小型化X频段深空应答机,配合我国新建的X频段地面测控站,试验X频段测控技术; 六、试验遥测信道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编码技术,月地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及降落相机技术; (探测使命) 七、获取更高精度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辨率由嫦娥一号卫星的120米提高至优于10米; 八、探测月球物质成分; 九、探测月壤特性; 十、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

2010年9月29日,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发布消息:嫦娥二号卫星和火箭已完成发射场区的测试和检查,测试结果正常,完全满足发射的技术条件。将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9时整起飞。如果遇到气候等原因,不能在第一窗口时间发射,还选择了10月2日和3日择机发射。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345毫秒,嫦娥2号点火,19时整成功发射。在飞行后的29分53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道。19时56分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目前已飞入指定轨道。发射时间  据发射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嫦娥二号最终将从2号塔位发射升空。26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移动塔开始向2号固定发射塔靠拢。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已经正式宣布,嫦娥二号将于10月1日的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到月球,开始了月球之旅。   嫦娥二号发射火箭残骸在10月1日19时11分坠落在江西省吉安市周围的村子。发射准备  发射次日再行开放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门外,大院内宽敞的林阴道上少有人迹,偶尔会有几辆挂着军牌的车辆进出,驻地泽远乡派出所的一辆警车在附近不间断巡逻。发射中心大门侧边的一条通村公路入口,昨日开始由军人把守,其间有一位当地老乡,驾驶一辆贴着通行证的面包车试图开进,但被查出车上载有多名持外地身份证的人而被拦住。   在发射中心门外的水果摊上,发现几位身穿天蓝色工装的青年人。他们身后的“航天一院”4个字,表明他们来自北京,是火箭测试队的工作人员,他们身挂的出入吊牌上,不仅贴着各自的近照,写着各自的姓名,而且还有出入证的编号。离发射中心约5公里的铁路线上,一辆写有“成都铁路局西昌工务段”字样的巡线车正在专用线上检修。住在铁路旁的一位老乡称,估计马上就会有“罐罐车”运输火箭燃料进场。   据介绍:在发射时间上,目前有关方面的工作正在按照10月1日晚7时这一时间作准备,没有特殊情况,嫦娥二号将在国庆日晚7时开始奔月旅程。[1]编辑本段飞行数据  绕月高度:100千米 飞行速度:15千米/秒   由于嫦娥二号卫星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效果非常好,卫星运行一切正常,原计划进行的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取消。据专家介绍,轨道中途修正的目标就是把卫星在原有轨道上的速度增量拉下来,把增量控制在10米每秒以下,根据2号下午的数字来看,这个速度增量还不到1米/秒。   据介绍,嫦娥二号卫星原计划要进行三次轨道修正,由于首次修正已经实现了初步的目标,第二次的修正就没有必要了,在今后几天要择机进行第三次修正,目的就是要把卫星调整到抵达月球100千米近月点进行制动时的速度,因而中途修正是这次关键太空“刹车”的基础。据了解,从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到抵达距月球100千米的时间大约为5天。编辑本段嫦娥之路  一、射向天空,飞向月球   二、X射线谱仪   三、γ射线谱仪   四、激光高度计   五、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   六、微波探测仪   七、太阳风离子探测器   八、940N发动机   九、测控全向天线   十、高速船微波直接调节器   其中,有四项已经打开,做好了靠近月球的准备。而剩下的三项仪器,也将于最近打开。已经有一批图片传回地球。编辑本段主要任务  “嫦娥二号”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因嫦娥二号此卫星上搭载的CCD照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他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为“嫦娥二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二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   进一步探测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编辑本段运行时间  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孙辉先透露:“实际上,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的备用星。”,发射嫦娥一号时,为确保绕月飞行的成功,准备了两颗卫星。“如果嫦娥一号没有实现当初的目标,可能就会发射这颗备用星,嫦娥一号的任务圆满完成了,这颗卫星就成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卫星的先导星了。”   孙辉先透露,作为嫦娥三号的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任务将持续半年。据探月工程有关负责人介绍,到2011年4月1日,嫦娥二号已经达到半年设计寿命,卫星系统状态良好,卫星燃料剩余仍然充足。目前工程各有关方面正在研究论证,赋予嫦娥二号更多的使命。[2]十大使命  (试验使命)   一、配合运载火箭验证地月转移轨道直接发射技术;   二、验证距月面1 0 0千米近月制动的月球轨道捕获技术;   三、验证1 0 0千米×15千米轨道机动与飞行技术;   四、对二期工程的备选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试验;   五、搭载轻小型化X频段深空应答机,配合我国新建的X频段地面测控站,试验X频段测控技术;   六、试验遥测信道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编码技术,月地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及降落相机技术;   (探测使命)   七、获取更高精度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辨率由嫦娥一号卫星的120米提高至优于10米;   八、探测月球物质成分;   九、探测月壤特性;   十、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

  • 索引序列
  • 航天器工程是核心期刊吗
  • 航天器工程期刊是核心
  • 航天器环境工程是核心期刊吗
  • 航天器环境工程期刊是核心
  • 航天器工程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