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南华大学主办的杂志

南华大学主办的杂志

发布时间:

南华大学主办的杂志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已经更名为中南医学科学杂志《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原名《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8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2011年第一期起改名为《中南医学科学杂志》。系湖南省教育厅主管,南华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该刊由南华大学校长、内分泌学专 家文格波 教授担任主编。该刊已被国内多家知名数据库和检索刊物收录,2003年被美国著名检索刊物《CA》正式收录。这是第三次更名,也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大变革,她将突破学报所带来的办刊局限,实现向专业医学期刊的飞跃,为她未来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国际著名检索系统--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

还有《中国动脉粥样硬化》

只要文章符合要求,肯定能发呀~

还行!!!!!!

南华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

只有《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没有《南华大学》(自然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南华大学主办的自然学科综合性学术刊物,其前身为《衡阳工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7月,国内统一刊号为:CN43-1180;1994年更名为《中南工学院学报》,刊号为:ISSN1006-737X,CN43-1248/T;2000年由原中南工学院和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成南华大学,2001年原《中南工学院学报》更名为《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刊号为:ISSN1006-737X,CN43-1248/T;2004年6月更名为《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开本为十六开,季刊,每期96页,印、发行数1000册,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为CN43-1442/N,国际刊号为ISSN1673-0062。国内邮发代号:42-102,国外发行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代理,国外发行代号:Q-4210。创刊十多年来,我刊牢记“求真求实、崇尚科学、严谨治刊、服务社会”的办刊宗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及时发表最新科研成果论文,重点反应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报道科技新动态,促进学术交流,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培养和发现人才。学报主编为 丁德馨 教授,编委会由丁德馨、谭凯旋、周剑良、肖德涛等博士生导师和其他专 家 教授组成。我刊内容丰富,办刊质量突出。主要栏目有核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艺术设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机械工程、环境工程与资源开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技术、电子电气工程、化学与化工工艺、数学、物理等学科与技术,其中核科学与工程为本刊特色栏目。《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自创刊以来,相继荣获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优秀奖,湖南省新闻出版局颁发的“湖南省高校学报编辑质量优秀二等奖”、“湖南省科技期刊装帧、印刷优秀奖”、“湖南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等多个奖项。本刊登载国家级和省部级的基金资助项目论文的比例逐年提高,影响因子逐年上升,被《INNS系统》(INIS Atom Index)、《能源文摘》(Energy Resources Abstract)收录、《中国期刊网》、《维普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以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数据库全文收录。 联系电话:0734-8160520,地址: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邮政编码:421001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是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南华大学承办的学术期刊。既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算是 国家级核心期刊。比普通国家级 还高一个档次呢

华南师范大学主办的期刊

查2008年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目录

曾经是,现在不是。

《化学教学》、《物理教学》等一些教育类的杂志,很多的,我是化学系的就看过这两种,可以到华师大出版首页上看下,他们应该知道的详细些

南华大学主办学术期刊

南华大学是一所一本大学。学校坐落在湖南省衡阳市。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南华大学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3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33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1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1个。扩展资料6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近26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国防工业、核工业、卫生与健康、环境保护、装备制造、金融管理等行业,成为所在单位技术、管理骨干,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文明和进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学校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国际组织和国内外近10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协作关系。图书馆纸质藏书278余万册,中外文期刊2400余种,数字资源372TB,其中电子图书203万册。学校主办《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学校入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学科、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位居省属高校前列;校友会2021年中国大学排名第207位。学校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是湖南省文明单位、国防教育基地、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核科学技术学院入选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6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近26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国防工业、核工业、卫生与健康、环境保护、装备制造、金融管理等行业,成为所在单位技术、管理骨干,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文明和进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参考资料来源:南华大学——学校简介

只有《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没有《南华大学》(自然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南华大学主办的自然学科综合性学术刊物,其前身为《衡阳工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7月,国内统一刊号为:CN43-1180;1994年更名为《中南工学院学报》,刊号为:ISSN1006-737X,CN43-1248/T;2000年由原中南工学院和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成南华大学,2001年原《中南工学院学报》更名为《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刊号为:ISSN1006-737X,CN43-1248/T;2004年6月更名为《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开本为十六开,季刊,每期96页,印、发行数1000册,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为CN43-1442/N,国际刊号为ISSN1673-0062。国内邮发代号:42-102,国外发行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代理,国外发行代号:Q-4210。创刊十多年来,我刊牢记“求真求实、崇尚科学、严谨治刊、服务社会”的办刊宗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及时发表最新科研成果论文,重点反应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报道科技新动态,促进学术交流,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培养和发现人才。学报主编为 丁德馨 教授,编委会由丁德馨、谭凯旋、周剑良、肖德涛等博士生导师和其他专 家 教授组成。我刊内容丰富,办刊质量突出。主要栏目有核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艺术设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机械工程、环境工程与资源开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技术、电子电气工程、化学与化工工艺、数学、物理等学科与技术,其中核科学与工程为本刊特色栏目。《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自创刊以来,相继荣获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优秀奖,湖南省新闻出版局颁发的“湖南省高校学报编辑质量优秀二等奖”、“湖南省科技期刊装帧、印刷优秀奖”、“湖南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等多个奖项。本刊登载国家级和省部级的基金资助项目论文的比例逐年提高,影响因子逐年上升,被《INNS系统》(INIS Atom Index)、《能源文摘》(Energy Resources Abstract)收录、《中国期刊网》、《维普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以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数据库全文收录。 联系电话:0734-8160520,地址: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邮政编码:421001

学术期刊

南华大学主办的哪些学术期刊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原名《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8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2011年第一期起改名为《中南医学科学杂志》。系湖南省教育厅主管,南华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该刊由南华大学校长、内分泌学专家文格波教授担任主编。创刊于1973年,原名《衡医通讯》,后随着学校的壮大而二次更名。第一次系原衡阳医专升为本科而改名为《衡阳医学院学报》,第二次为学校合并组建南华大学后改名为《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南华大学是一所一本大学。学校坐落在湖南省衡阳市。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南华大学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3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33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1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1个。扩展资料6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近26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国防工业、核工业、卫生与健康、环境保护、装备制造、金融管理等行业,成为所在单位技术、管理骨干,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文明和进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学校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国际组织和国内外近10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协作关系。图书馆纸质藏书278余万册,中外文期刊2400余种,数字资源372TB,其中电子图书203万册。学校主办《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学校入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学科、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位居省属高校前列;校友会2021年中国大学排名第207位。学校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是湖南省文明单位、国防教育基地、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核科学技术学院入选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6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近26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国防工业、核工业、卫生与健康、环境保护、装备制造、金融管理等行业,成为所在单位技术、管理骨干,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文明和进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参考资料来源:南华大学——学校简介

  • 索引序列
  • 南华大学主办的杂志
  • 南华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
  • 华南师范大学主办的期刊
  • 南华大学主办学术期刊
  • 南华大学主办的哪些学术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