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区域地质调查论文相关题目

区域地质调查论文相关题目

发布时间:

区域地质调查论文相关题目

鲍亦冈 王继明 ( 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去年中国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召开 2008 年学术年会,研讨主题是: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认识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定位与作用,从而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大地发挥区调工作在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我们有幸参加这次学术研讨会,并就北京地区以往区调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对今后工作的一些粗浅看法,请批评指正。一、北京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历史的回顾近百年来,北京地区先后开展过 3 次区域地质调查。 第一次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时间: 1916 ~1920 年;工作内容: 在北京西部山区开展 1∶ 5 万地形地质测量;工作人员: 以叶良辅先生为首共 13 人参加;主要成果: 提交 1∶ 5 万北京西山地形地质图,公开出版 《北京西山地质志》。因为该项成果是我国地质学家首次自主独立完成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因此具有里程碑意义; 而北京西山亦被称之为 “中国地质工作的摇篮”,北京西部山区的地层系统和构造格局由此初步确立。 第二次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时间: 1958 ~1961 年;工作单位: 北京地质学院 ( 名义上由北京市地质局和北京地质学院共同组队) ,大队长庄培仁老师;主要成果: 分图幅提交区调报告,共完成青龙桥幅等多个 1∶ 5 万区调图幅;重要进展:1) 索书田、叶盛基等 ( 1961) 对密怀地区产出的古老变质岩系提出两群 7 组的划分方案,正式发表见 《北京的地质》一书。2) 在郝诒纯老师的指导下,测制了门头沟下苇甸剖面,对寒武系 - 奥陶系作了系统研究,从生物地层学角度与山东和唐山两地区的下古生界作了对比,认为特征基本一致,从而直接引用了该两地的划分原则和地层单位名称。3) 在池际尚教授的直接指导下,对中生代燕山旋回侵入岩的研究有了整体推进。在详细地质、填图合理划分圈定侵入体的基础上,从岩浆活动的时空变化以及岩浆演化规律的分析入手,创造性地提出了 “旋回、阶、期、次、岩体”5 级划分方案,将区内燕山构造旋回的侵入岩体划分为 4 个阶,7 个期,10 多个次,共 200 多个大小侵入岩体。强调了岩浆侵入的多期、多阶段、多次性特点,突出了同期次岩浆活动产物的相似性与可比性。4) 同步布置了磁法和次生晕金属量测量扫面,取得了系统的磁异常和次生晕金属量测量异常资料。 第三次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时间: 1976 年至 20 世纪末;工作单位: 主要由北京市地质调查所承担,北京市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等单位亦承担完成了一部分图幅的区调任务;主要成果: 系统开展并完成了北京市山区和平原区 1∶ 5 万区调图幅 44 幅,同时完成了 1∶ 20 万怀柔幅区调和 1∶ 25 万延庆幅、北京市幅 2 个图幅的区调任务。在本轮区调工作中认真贯彻了地矿部对区调工作提出的指导思想: “……把当代地质科学领域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区域地质调查中,改革传统的区域填图方法,进一步提高我国区域地质研究程度,赶上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通过这一轮区调,在矿产资源上获得可喜的发现,单就金属矿产来说就找到金矿床 2个,一个属韧性剪切带型,达中型规模; 另一个为铁帽型,规模接近中型。辉钼矿床 2个,一个为爆破角砾岩型,大型辉钼矿床; 另一个为硅化蚀变绢英岩型辉钼矿床,小型规模。每一个矿床的发现都经历有一段复杂曲折的探索过程。这表明只要认真探索,总能有所发现!另一方面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这一轮在北京地区承担区调工作的单位,结合室内外所收集到的丰富地质资料,都致力于理论上综合提高,编写出版了多部专著,如: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单文琅等老师通过周口店幅区调工作实践,编写出版了 2 本专著: 《构造变形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北京西山地质研究》。前者在马杏垣先生所写的序言中作了很高的评价,指出: “作者们在 1∶ 5 万区调的基础上,对北京西山浅变质盖层岩系中丰富多彩的地质构造现象作了全面的研究,不仅初步阐明了北京西山不同层次、不同变形相和不同变形场的各类构造的特征、形成机制及演化序列,而且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变质岩区构造解析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强调了多尺度、多层次、多体制、多因素、多类型构造的全方位动态综合分析的原则……”北京市地质调查所是在北京地区系统开展区调的主力单位,在获得丰富实践资料的基础上,于 20 世纪 90 年代着手开展系统的专题总结,已正式出版的区域地质方面的专著计有: 《八达岭花岗杂岩》 ( 1991) 、《北京燕山期火山地质及火山岩》 ( 1995) 、《北京市岩石地层》( 1996) 、《北京地质百年研究》 ( 2001) 。特别是 《北京地质百年研究》一书,以本区丰富的区调填图资料和科研成果为基础,以现代地质科学理论为指导,把握区域独特地质背景的全局,进行了高水平的综合研究,反映了 20 世纪几代地质工作者在北京地区从事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示了北京地区多彩的地质风貌,探讨揭示了区域地质演化的客观规律,是一份优秀的区域地质综合研究成果。北京市地质研究所与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合作,通过完成大台幅和怀柔幅 1∶ 5 万区调工作,积累资料,撰写出版了 《北京西山地质构造系统分析》一书,这是一部论文集性质的论著,共收集有关论文 21 篇。以上所述是对北京地区近百年来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极为概括的介绍,受篇幅所限,谈得不很全面。但有一点必须强调的,那就是北京是一个独特的具有丰富地质现象和内涵的地区,前几次系统开展的区域地质调查,不论在基础地质特征的认识和理论研究深化上,在矿产资源的发现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客观地质体的认识不是通过一两次地质调查就能被认识清楚的,同时人们对自然界的要求和索取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对客观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调查和认识也是无穷无尽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必须不断地深化和延拓。二、新时期区调工作的深化与拓展我国经济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下一步北京的区调该怎么搞? 我们认为重点要解决好以下的问题。过去区调工作主要为矿产资源的寻找服务,因此在手段的使用上同步开展物、化探扫面工作,而在成果总结中要求通过区域地质特征和成矿背景的调查,来探讨阐述区域成矿条件与找矿远景。前两轮北京的区调工作也正是贯彻了这一指导思想。今后地质工作突出为城市建设服务,地质工作要突出开拓以下几方面新的服务领域。( 1) 为首都特大型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发展服务一个特大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向地质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如:1) 调查地 壳 稳 定 性,为 城 市 发展规划、建设 布 局、具 体 工 程 的 防 震 抗 灾 等方面服务。2) 调查平原区可能发生的各种地质灾害,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预防,以及突发时及时提供应急处理。3) 查清地下一定深度内的地壳结构,为地下空间的合理规划开发利用服务。4) 为城市不断产生的大量生活和工业污染物的填埋处理提出建议。5) 搞好水资源 ( 地下水和地表水) 的合理开发调控等。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是一个特大型的城市集群,按照北京市总体规划方案,北京的空间发展结构为: 中心城与新城协调发展,中心城的面积为1085km2,待发展建设的新城有 11个,其中重点发展通州、顺义和亦庄 3 个新城。另外,要形成以京津城镇发展走廊为主轴,以京石城镇发展走廊和京承、京张生态经济走廊为骨架的区域空间体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跃发展为地质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极好的机遇,也增加了极大的工作压力。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把工作做在前面,在部署做好整体性、区域性这一特大型城市集群基础性城市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层次,按不同比例尺、不同内容、不同工作深度要求开展应用性地质工作,是避免地质工作盲目、重复、被动、肤浅的关键。( 2) 为现代化的新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服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对农村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战略部署,必将谱写出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地质工作如何为发展现代化新农业和新农村服务? 可从两个方面来着手:1) 发展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改变农村产业结构,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这是北京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为此地质工作应立足于本专业,从水 ( 农业供水水文地质条件) 、土 ( 土壤类型、性质、地球化学条件和含量) 、地貌等不同方面提供基本数据,编制相应区域性图件,为改变农业产业结构,有针对性地规划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服务。2) 彻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方面的主要内容是大力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北京市要加快推进整合村镇,迁村进镇,撤乡并镇,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构筑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按照北京市总体规划 ( 2004 ~2020) ,镇的建设是推动北京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大批镇的合理规划建设亟待提供相应地质资料,其中规划建设的重点镇有 27 个,地质工作应该在打造现代农业的实践中构建新的舞台。3) 开展 新一 轮 矿 产资 源 的 深 度 普 查 和 评 估,促 进 资 源 有 效 综 合 利 用,发展 循 环经济。发展永远离不开作为原材料的各类矿产资源,因此普查找矿永远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开展新一轮的重点矿种普查工作,必须立足于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与背景的深入研究,否则就很难在找矿上有新的突破,在重要成矿带和成矿地段部署区域性的成矿地质条件调查研究,是开展新一轮普查的前提和重要内容。为了拓展新的服务领域,还必须统一解决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有人会提出问题,说上面所谈的这一切内容都属于一系列新的应用地质问题,与基础性的区域地质调查距离太远,这样去做是否偏离了区调的方向任务?区调是战略性工作,各种应用地质任务的解决是战术,两者是有区别的,不能笼统地混为一谈。要细化解决的是在新领域的开拓中做到什么程度? 解决哪类问题属于区调范畴,而更具体的深入开展则属于应用地质问题了,这些界限需在实践中去解决。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提得很好,其中提到的一条是: “新时期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科学化、有序化、整体化开展的对策和思路”。要体现区调工作的战略性、综合性,必须具有科学化、有序化、整体化的思路。过去的区域地质调查实际上是为了最终寻找矿产资源和探索区域地质演化历史而开展的初步的、多学科综合地质工作; 新形势下的区域地质调查尤其是城市及其周边的区域地质调查应该是为了保障城市地震安全、促进城市发展和城市地质资源合理利用,以及把握现今地壳活动性规律、预测地壳活动趋势而开展的多学科综合地质工作。这就需要对区域地质调查的内涵予以拓展,包括开展工作的指导理论和技术方法、手段,以及技术规范和要求等都需要重新厘定,或者称其为 “城市区域地质调查”。否则,只注意局部和单学科的地质工作,即使做了大量战术性工作,也不能取得满意的成果。举一个小例子,北京在平原区投入地质工作已有 50 多年了,但对于广泛发育的新生界覆盖层的工作往往只是以找水和工程勘察为目的,只注意单一的钻探,不注意综合数据的采集,打了无数钻孔,但至今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对比问题都没有很好解决,拿不出一条新生界的地质剖面。在这样的基础上怎么去科学地解决一系列城市地质问题?这次研讨会开得很及时,在我国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何面对新的历史机遇,促进新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在回顾总结过去中国区域地质调查的历史与经验的同时,地质工作者应该肩负起新的区调工作重任,使区调工作科学化、有序化、整体化地开展,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地质方面的论文范围广,选题多,你的题目没有,让别人怎么帮你写提纲呀,只能帮你找些论文,以供参考。工程地质勘察的论文有关水文地质水力方面的论文100篇_html

区域地质调查论文相关题目有哪些

query取得iframe中元素的几种方法在iframe子页面获取父页面元素代码如下:$(

一、最新地理论文选题参考1、产业地理集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测量与辨识2、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3、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与形成机制4、论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5、能源地理学——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定量评价及其地理分布6、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7、地理学: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8、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 …9、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10、产业地理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以北京市制造业为例11、关于地理学的区域性和地域分异研究12、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13、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14、集成GIS和细胞自动机模型进行地理时空过程模拟与预测的新方法15、地理和贸易16、绿洲地理特征及其气候效应17、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18、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19、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20、我国古地理学的形成、发展、问题和共识二、地理论文题目大全1、GIS环境下面向地理特征的制图概括的理论和方法2、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3、地理科学的信息化与现代化4、中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5、华北植物区系地理6、地理数据尺度转换方法研究进展7、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研究进展8、我国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研究进展9、河南农区经济发展差异地理影响的小尺度分析10、西方地理学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研究述评11、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的mtDNA COI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12、新疆黄山东铜陵硫化物矿床Re—Os同位素测定及其地理动力学意义13、地理空间的尺度-结构分析模式探讨14、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15、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16、中国青年大肠癌的发病特点及地理分布17、关于综合地理区划若干问题的探讨18、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制度选择19、金融地理学:国外地理学科研究新动向20、WebGIS中的地理关系数据库模型研究三、热门地理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北京市地理编码数据库的研究2、小熊猫种群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化3、计算机网络信息空间(Cyberspace)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4、产业地理集中研究进展5、地理标志的性质和保护模式选择6、伊犁野果林的生态地理特征和群落学问题7、祁连山区降水的地理分布特征8、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鄂尔多斯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理环境演变的研究9、地理生态学的干燥度指数及其应用评述10、从地图到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地理环境--试论地理学语言的演变11、我国SO_2和NO_X排放强度地理分布和历史趋势12、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13、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Ⅰ中国森林现实生产力的特征及地理分布格局14、中国城市地理15、三江源地区植被指数下降趋势的空间特征及其地理背景16、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心—******模式”:地理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17、中国城市地理18、湖南省森林植被的碳贮量及其地理分布规律19、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地理分布的影响及对策20、地理和贸易四、关于地理毕业论文题目1、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2、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3、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4、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5、我国湿地研究进展——献给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成立40周年6、地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7、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多样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8、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界定及其生态问题9、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持续更新问题10、景观生态战略点识别方法与理论地理学的表面模型11、植物区系地理12、地理位置与优惠政策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贡献13、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14、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15、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持续更新问题16、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回顾与前瞻17、植物区系地理18、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19、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20、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五、比较好写的地理论文题目1、从地理空间到地理网络空间的变化趋势--兼论西方学者关于电信对地区影响的研究2、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3、中国氨的排放强度地理分布4、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5、谈地理科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在1991年4月6日中国地理学会6、生态地理区域界线划分的指标体系7、栓皮栎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地理分布研究8、经验地理解法官的思维和行为——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译后9、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10、西南区野生狗牙根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与地理来源分析11、四川省农作物生产力的地理分布12、论地理空间形象思维——空间意象的发展13、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中国大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空间分布及环境因素分析14、产业地理集中度测度方法研究15、产业集聚:地理学与经济学主流观点的对比16、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17、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祝贺中国地理学会创立90周年18、马氏珠母贝不同地理种群内自繁和种群间杂交子一代形态性状参数及相关性分析19、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黄、渤海3个野生地理群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DNA分析20、家蚕不同地理品种分子系统学研究

区域地质调查论文相关题目怎么写

上地大数字图书,论文应有尽有

因你的叙述的材料背景少,所以本人跟你几点参考,愿对你有帮助。题目的话你根据你做的重点来定题,作为金属矿产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分析:矿床(矿产)的等值线构造图的描绘和分析成因;矿脉走向和成矿量的规模;该区层出现过的矿产有哪些;伴生矿物可以作为找矿成藏的依据之一;断层的分布情况的分析;该区在古地史时期的一些构造变化情况,矿物沉积情况;及你通过你所携带设备实地踏勘以后得出的数据情况来分析成矿构造和规模的一些情况都可以作为你分析该区是否有规模矿产出现的分析报告的素材。

区域地质调查论文题目

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方法方法方法方法方法

鲍亦冈 王继明 ( 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去年中国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召开 2008 年学术年会,研讨主题是: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认识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定位与作用,从而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大地发挥区调工作在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我们有幸参加这次学术研讨会,并就北京地区以往区调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对今后工作的一些粗浅看法,请批评指正。一、北京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历史的回顾近百年来,北京地区先后开展过 3 次区域地质调查。 第一次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时间: 1916 ~1920 年;工作内容: 在北京西部山区开展 1∶ 5 万地形地质测量;工作人员: 以叶良辅先生为首共 13 人参加;主要成果: 提交 1∶ 5 万北京西山地形地质图,公开出版 《北京西山地质志》。因为该项成果是我国地质学家首次自主独立完成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因此具有里程碑意义; 而北京西山亦被称之为 “中国地质工作的摇篮”,北京西部山区的地层系统和构造格局由此初步确立。 第二次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时间: 1958 ~1961 年;工作单位: 北京地质学院 ( 名义上由北京市地质局和北京地质学院共同组队) ,大队长庄培仁老师;主要成果: 分图幅提交区调报告,共完成青龙桥幅等多个 1∶ 5 万区调图幅;重要进展:1) 索书田、叶盛基等 ( 1961) 对密怀地区产出的古老变质岩系提出两群 7 组的划分方案,正式发表见 《北京的地质》一书。2) 在郝诒纯老师的指导下,测制了门头沟下苇甸剖面,对寒武系 - 奥陶系作了系统研究,从生物地层学角度与山东和唐山两地区的下古生界作了对比,认为特征基本一致,从而直接引用了该两地的划分原则和地层单位名称。3) 在池际尚教授的直接指导下,对中生代燕山旋回侵入岩的研究有了整体推进。在详细地质、填图合理划分圈定侵入体的基础上,从岩浆活动的时空变化以及岩浆演化规律的分析入手,创造性地提出了 “旋回、阶、期、次、岩体”5 级划分方案,将区内燕山构造旋回的侵入岩体划分为 4 个阶,7 个期,10 多个次,共 200 多个大小侵入岩体。强调了岩浆侵入的多期、多阶段、多次性特点,突出了同期次岩浆活动产物的相似性与可比性。4) 同步布置了磁法和次生晕金属量测量扫面,取得了系统的磁异常和次生晕金属量测量异常资料。 第三次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时间: 1976 年至 20 世纪末;工作单位: 主要由北京市地质调查所承担,北京市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等单位亦承担完成了一部分图幅的区调任务;主要成果: 系统开展并完成了北京市山区和平原区 1∶ 5 万区调图幅 44 幅,同时完成了 1∶ 20 万怀柔幅区调和 1∶ 25 万延庆幅、北京市幅 2 个图幅的区调任务。在本轮区调工作中认真贯彻了地矿部对区调工作提出的指导思想: “……把当代地质科学领域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区域地质调查中,改革传统的区域填图方法,进一步提高我国区域地质研究程度,赶上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通过这一轮区调,在矿产资源上获得可喜的发现,单就金属矿产来说就找到金矿床 2个,一个属韧性剪切带型,达中型规模; 另一个为铁帽型,规模接近中型。辉钼矿床 2个,一个为爆破角砾岩型,大型辉钼矿床; 另一个为硅化蚀变绢英岩型辉钼矿床,小型规模。每一个矿床的发现都经历有一段复杂曲折的探索过程。这表明只要认真探索,总能有所发现!另一方面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这一轮在北京地区承担区调工作的单位,结合室内外所收集到的丰富地质资料,都致力于理论上综合提高,编写出版了多部专著,如: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单文琅等老师通过周口店幅区调工作实践,编写出版了 2 本专著: 《构造变形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北京西山地质研究》。前者在马杏垣先生所写的序言中作了很高的评价,指出: “作者们在 1∶ 5 万区调的基础上,对北京西山浅变质盖层岩系中丰富多彩的地质构造现象作了全面的研究,不仅初步阐明了北京西山不同层次、不同变形相和不同变形场的各类构造的特征、形成机制及演化序列,而且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变质岩区构造解析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强调了多尺度、多层次、多体制、多因素、多类型构造的全方位动态综合分析的原则……”北京市地质调查所是在北京地区系统开展区调的主力单位,在获得丰富实践资料的基础上,于 20 世纪 90 年代着手开展系统的专题总结,已正式出版的区域地质方面的专著计有: 《八达岭花岗杂岩》 ( 1991) 、《北京燕山期火山地质及火山岩》 ( 1995) 、《北京市岩石地层》( 1996) 、《北京地质百年研究》 ( 2001) 。特别是 《北京地质百年研究》一书,以本区丰富的区调填图资料和科研成果为基础,以现代地质科学理论为指导,把握区域独特地质背景的全局,进行了高水平的综合研究,反映了 20 世纪几代地质工作者在北京地区从事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示了北京地区多彩的地质风貌,探讨揭示了区域地质演化的客观规律,是一份优秀的区域地质综合研究成果。北京市地质研究所与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合作,通过完成大台幅和怀柔幅 1∶ 5 万区调工作,积累资料,撰写出版了 《北京西山地质构造系统分析》一书,这是一部论文集性质的论著,共收集有关论文 21 篇。以上所述是对北京地区近百年来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极为概括的介绍,受篇幅所限,谈得不很全面。但有一点必须强调的,那就是北京是一个独特的具有丰富地质现象和内涵的地区,前几次系统开展的区域地质调查,不论在基础地质特征的认识和理论研究深化上,在矿产资源的发现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客观地质体的认识不是通过一两次地质调查就能被认识清楚的,同时人们对自然界的要求和索取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对客观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调查和认识也是无穷无尽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必须不断地深化和延拓。二、新时期区调工作的深化与拓展我国经济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下一步北京的区调该怎么搞? 我们认为重点要解决好以下的问题。过去区调工作主要为矿产资源的寻找服务,因此在手段的使用上同步开展物、化探扫面工作,而在成果总结中要求通过区域地质特征和成矿背景的调查,来探讨阐述区域成矿条件与找矿远景。前两轮北京的区调工作也正是贯彻了这一指导思想。今后地质工作突出为城市建设服务,地质工作要突出开拓以下几方面新的服务领域。( 1) 为首都特大型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发展服务一个特大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向地质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如:1) 调查地 壳 稳 定 性,为 城 市 发展规划、建设 布 局、具 体 工 程 的 防 震 抗 灾 等方面服务。2) 调查平原区可能发生的各种地质灾害,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预防,以及突发时及时提供应急处理。3) 查清地下一定深度内的地壳结构,为地下空间的合理规划开发利用服务。4) 为城市不断产生的大量生活和工业污染物的填埋处理提出建议。5) 搞好水资源 ( 地下水和地表水) 的合理开发调控等。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是一个特大型的城市集群,按照北京市总体规划方案,北京的空间发展结构为: 中心城与新城协调发展,中心城的面积为1085km2,待发展建设的新城有 11个,其中重点发展通州、顺义和亦庄 3 个新城。另外,要形成以京津城镇发展走廊为主轴,以京石城镇发展走廊和京承、京张生态经济走廊为骨架的区域空间体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跃发展为地质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极好的机遇,也增加了极大的工作压力。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把工作做在前面,在部署做好整体性、区域性这一特大型城市集群基础性城市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层次,按不同比例尺、不同内容、不同工作深度要求开展应用性地质工作,是避免地质工作盲目、重复、被动、肤浅的关键。( 2) 为现代化的新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服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对农村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战略部署,必将谱写出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地质工作如何为发展现代化新农业和新农村服务? 可从两个方面来着手:1) 发展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改变农村产业结构,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这是北京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为此地质工作应立足于本专业,从水 ( 农业供水水文地质条件) 、土 ( 土壤类型、性质、地球化学条件和含量) 、地貌等不同方面提供基本数据,编制相应区域性图件,为改变农业产业结构,有针对性地规划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服务。2) 彻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方面的主要内容是大力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北京市要加快推进整合村镇,迁村进镇,撤乡并镇,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构筑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按照北京市总体规划 ( 2004 ~2020) ,镇的建设是推动北京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大批镇的合理规划建设亟待提供相应地质资料,其中规划建设的重点镇有 27 个,地质工作应该在打造现代农业的实践中构建新的舞台。3) 开展 新一 轮 矿 产资 源 的 深 度 普 查 和 评 估,促 进 资 源 有 效 综 合 利 用,发展 循 环经济。发展永远离不开作为原材料的各类矿产资源,因此普查找矿永远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开展新一轮的重点矿种普查工作,必须立足于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与背景的深入研究,否则就很难在找矿上有新的突破,在重要成矿带和成矿地段部署区域性的成矿地质条件调查研究,是开展新一轮普查的前提和重要内容。为了拓展新的服务领域,还必须统一解决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有人会提出问题,说上面所谈的这一切内容都属于一系列新的应用地质问题,与基础性的区域地质调查距离太远,这样去做是否偏离了区调的方向任务?区调是战略性工作,各种应用地质任务的解决是战术,两者是有区别的,不能笼统地混为一谈。要细化解决的是在新领域的开拓中做到什么程度? 解决哪类问题属于区调范畴,而更具体的深入开展则属于应用地质问题了,这些界限需在实践中去解决。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提得很好,其中提到的一条是: “新时期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科学化、有序化、整体化开展的对策和思路”。要体现区调工作的战略性、综合性,必须具有科学化、有序化、整体化的思路。过去的区域地质调查实际上是为了最终寻找矿产资源和探索区域地质演化历史而开展的初步的、多学科综合地质工作; 新形势下的区域地质调查尤其是城市及其周边的区域地质调查应该是为了保障城市地震安全、促进城市发展和城市地质资源合理利用,以及把握现今地壳活动性规律、预测地壳活动趋势而开展的多学科综合地质工作。这就需要对区域地质调查的内涵予以拓展,包括开展工作的指导理论和技术方法、手段,以及技术规范和要求等都需要重新厘定,或者称其为 “城市区域地质调查”。否则,只注意局部和单学科的地质工作,即使做了大量战术性工作,也不能取得满意的成果。举一个小例子,北京在平原区投入地质工作已有 50 多年了,但对于广泛发育的新生界覆盖层的工作往往只是以找水和工程勘察为目的,只注意单一的钻探,不注意综合数据的采集,打了无数钻孔,但至今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对比问题都没有很好解决,拿不出一条新生界的地质剖面。在这样的基础上怎么去科学地解决一系列城市地质问题?这次研讨会开得很及时,在我国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何面对新的历史机遇,促进新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在回顾总结过去中国区域地质调查的历史与经验的同时,地质工作者应该肩负起新的区调工作重任,使区调工作科学化、有序化、整体化地开展,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地质学相关论文题目

我先前也是对论文的写作非常非常头大,还好后来找品学论文网的老师帮忙才搞定。论文里面的核心部分,分析和数据处理是最难的,包括我身边的一些同学写到一半写不下去了,我都介绍的品学论文网给他们,非常专业,有的甚至把整篇都找帮忙的

楼主!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你课一找相关的论文,看看是怎么一个格式和内容,集思广益吧!

多看,发现有几乎找不到答案的就是方向或课题或题目。问题多的是!多多学习啊哈天天向上

我国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与分布1、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与分类(1)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 旅游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一个正在发展的新的分支学科,也是介于旅游科学和地质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但严格说来应属地质科学范畴。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和保护,都与地质科学密切相关,这些工作为旅游地质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旅游地质学以旅游地质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其研究范围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地质剖面和化石产地,如具有地区性、区域性和国际性地质对比意义的地层剖面及重要而珍贵的化石产地,即那些在区域性地质对比上具有摸式、标准或典型意义的地质剖面,或是一些出露齐全、保存完好的生物地层分带,以及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剖面、重要的化石产地、古人类化石与古人类居住遗址等。   (2)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岩石、地质构造及矿物、矿产等产出地段,具体来说,即地区性或国际性的岩石产地、有历史性经济价值的矿物矿产地以及具地区性典型意义的地质构造点。   (3)可观察现代地质作用过程和造型地貌的典型地区以及有地质意义的著名风景地貌区,其中包括岩溶、山崩、冰川及其遗迹、滑坡、泥石流、岩洞、泉水瀑布、峡谷、岸湾、峰峦、黄土,以及熔岩、火山、火山口、天池等火山地貌和丹霞地貌,还有石林、土林等自然奇观地貌。   (4)具有特殊的经济、医疗、科普和教育阶值的地质现象,如矿泉、温泉和黄金、宝石、建筑石料等矿产地,以及古代的采矿与冶炼遗址等。   (5)其他地质自然历史遗迹景观和人文历史遗迹景观,包括由于大自然的作用而形成的各种自然景观,如山岳、江河、湖泊、海滨、岛屿、沙漠、草原等,以及古代建筑和历史文物古迹等人文景观,如古城、宫殿、庙宇、园林、陵墓、城堡、古塔、古科学艺术制品与建筑、古书院、石窟、石刻、碑碣、摩崖、壁画、运河、桥梁、渠堰、大坝、水库及一些纪念性建筑或遗址。 旅游地质资源: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地壳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古地理环境演变、古生物进化等因素而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岩体、构造形迹、矿床、地貌景观等景象,具有观赏、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价值,对游人产生了某些吸引力,这便是旅游旅游资源。旅游旅游资源可分为:典型地质构造形迹(如台湾东海岸清水大断崖)典型标准地层剖面(如天津蓟县中古元古界地层剖面)、奇特的岩石和矿物(如太湖石),古生物化石点(如山东临朐山旺中新统化石点)、火山遗迹(如云南腾冲火山)、地震遗迹(如唐山地震遗迹)、古人类文化地质遗迹(如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景观,如古冰川遗迹、古河流遗迹、古湖泊遗迹、古海蚀崖与古海积沙堤等遗迹称外力旅游旅游资源旅游地质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众所周知,地质资源的科学和使用价值,毫无疑问是可以肯定的。但作为一个旅游资源的价值来判断时,它的自然景色则可能是一个更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从旅游消费心态来看时,一般的旅游者,对产品价值的要求相当高,因此,无法说明单纯的科学和使用价值就有绝对的魅力,所以,如何体现地质资源在旅游产品中的价值,自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但价值判断有着极大的难度,原因在评价者间各有着不同的身分,他们有可能是科学家,地质学家,或是单纯的旅游者,因各有自己的立场,彼此之间的价值观自然不同,这个结果很可能造成地质资源的价值无法在旅游产品中体现,而形成了其“价值的不确定性”。而这个不确定性,事实上就是旅游产品在开发与设计时,如何考虑它在产品中的重要性时的一个难题所在。 因此,假设旅游产品在开发与设计时,过于强调其科学性和使用的价值性时,很可能只能满足部分人士,而失去更大一方的客源市场,如此必然成为旅游产品的致命伤。毕竟在旅游者中科学家或地质学家所占的比率较低,过分强调科学价值,自然不符和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性和现实性。 那么如何解决“价值的不确定性”的问题,是凸现地质资源在旅游发展上的关键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地质资源的价值很容易的被凸现出来,但同时也可能因某个因素的存在而制约了它,使它在旅游产品中的重要地位很难被显现出来。因此,一个以地质资源为主要旅游资源,当它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景点景区时,首先解决“价值的不确定性”的问题,是一件极为重要而且是刻不容缓的工作。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处理好地质资源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上的困境和所处的地位问题,使它能够真正的丰富旅游产品的实质内容,增强市场的竞争实力。 三、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旅游资源 如果说旅游资源在旅游产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话,那么如何有效的充分利用资源,对旅游产品的开发自然有利。 3.1∶资源的有效利用 从开发旅游资源的立场来看,一个成功的景点景区很难单靠开发一个资源就能达到经济效果,原因在于目前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因此,产品的多样性自然成为开发的基本原则了。 以三清山为例,作为一个景点景区,不但具备了自然资源的多样性特征,又有文化资源的支撑。旅游资源既丰富又具科学价值与市场的价值,对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但是三清山花岗岩资源也可能存在“价值的不确定性”的问题,因此必须慎重处理,才能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到最高点。 我们假设目前三清山的资源,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的情况下,直接将现有的资源转换产品的话,也很有可能造成因产品缺乏多样性而失去市场的问题。因此依然必须充分发挥资源的有效性,才能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这就是目前三清山景点景区发展旅游的重要工作。 这里所指的资源是整个三清山大环境的旅游资源,而非仅围绕着花岗岩资源而论资源的概念。我们应该以与花岗岩共存共生的一切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基础,包括动物,植物,矿物,地质,河川,水资源,空气,气象气候,宗教文化等等资源,来展开开发旅游产品开发和设计工作。在以上的资源能够充分被利用后,必然能创造出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如此将能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也就是说在丰富了旅游产品内容后,同时也创造了更大的客源市场,为旅游业的发展开拓更大宽广的道路。 3.2∶扩大资源利用的必要性 任何旅游的开发在条件与技术上,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保护是必要的,而资源的挖掘更是丰富旅游产品内容的必要手段,其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产品过于单一化而失去魅力,因此,主要资源之外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挖掘等都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当然为了弥补资源“价值的不确定性”的缺点,减轻在开发时因其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而采取扩大资源的利用,也是比较可行的方式,因此,这也是采取这个手段时所考虑主要因素之一。 有效的利用与开发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不但能够符合旅游的发展,更大的满足市场的需求,还能借此机会更好的保护好整体环境,对整体环境在形成产品时得到较好的协调,对提升旅游产品的内容和质量将起到较大的作用。 资源的充分利用是更大的发挥资源的使用价值,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和消费者对旅游产品选择性。但更为明确的结论,是由于产品的多样性所带来的市场机遇,它很可能因此而扩大了市场的规模,为旅游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这就是有效利用资源在旅游发展上的必要性。

  • 索引序列
  • 区域地质调查论文相关题目
  • 区域地质调查论文相关题目有哪些
  • 区域地质调查论文相关题目怎么写
  • 区域地质调查论文题目
  • 地质学相关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